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读后感3篇

2025-09-04 15:30:07 文题网 字数: 点击:

第一篇:《骑在鹅背上的成长》

提纲

1. 开篇:介绍《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的主角尼尔斯,点明他从调皮蛋到好孩子的转变

2. 主体1:描述尼尔斯变小前欺负动物、不爱学习的样子

3. 主体2:写他骑鹅旅行中保护大雁、帮助松鼠的具体事例

4. 主体3:联系自己,说说从尼尔斯的转变中得到的启发

5. 结尾:总结旅行让尼尔斯长大,也让我们明白成长需要付出

正文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里,那个骑着白鹅飞过瑞典天空的小男孩,像一场奇妙的梦。尼尔斯一开始真让人着急——揪猫尾巴、踢公鸡,还偷偷撕坏课本,直到被小精灵变成拇指大的小人儿,骑上家鹅莫顿开始旅行,他才慢慢变了样。

变小后的尼尔斯,第一次尝到被欺负的滋味:以前被他追打的鸡群啄他,被他扯过毛的奶牛用蹄子踩他。可当大雁阿卡被狐狸斯密尔围攻时,他竟忘了害怕,抓起石头砸向狐狸。看到这里,我忽然觉得他不再讨厌了——原来人在保护别人时,会悄悄长出勇气。

旅行中这样的改变还有很多:他帮松鼠找回孩子,冒雪给老雁送食物,甚至为了让莫顿回家和家人团聚,愿意独自留下面对危险。最让我感动的是,当他有机会变回原样时,却先想到要帮爸爸妈妈干活。这哪里还是那个调皮蛋?分明是个体贴懂事的好孩子。

想想自己,有时也会任性地惹妈妈生气,读着尼尔斯的故事,忽然有点不好意思。或许成长就像一场旅行,需要经历一些事,遇到一些人,才能明白什么该珍惜,什么该担当。

合上书,仿佛看到尼尔斯骑着白鹅掠过云端。原来长大不只是个子变高,更是心里能装下别人的模样。

修改建议

1. 可增加尼尔斯欺负动物的具体动作,比如“他把小猫的耳朵扯得老长,看着小猫龇牙才松手”,突出前后对比

2. 联系自身时,可举一个具体场景,比如“上次我抢了妹妹的玩具,现在想学着尼尔斯那样主动道歉”

写作建议

1. 写人物转变时,用“前后对比法”,比如先写尼尔斯过去的调皮,再写他后来的善良,反差越明显越有说服力

2. 抓住旅行中的“关键事件”,像保护大雁、帮助松鼠这些事,能让转变显得真实可信

第二篇:《白鹅莫顿的翅膀》

提纲

1. 开篇:介绍尼尔斯的伙伴白鹅莫顿,点明它是尼尔斯旅行中最重要的朋友

2. 主体1:描述莫顿一开始胆小怕事,却为了尼尔斯勇敢飞起来的样子

3. 主体2:写莫顿在旅途中保护尼尔斯、不离不弃的事例

4. 主体3:联系自己的朋友,说说友谊需要互相陪伴

5. 结尾:总结莫顿的翅膀不仅带着尼尔斯飞翔,更载着珍贵的友谊

正文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里,那只叫莫顿的白鹅总让我想起最好的朋友。莫顿本来只是只普通的家鹅,怕水、怕风,连跳上栅栏都要犹豫半天,却因为要带尼尔斯跟上雁群,扑棱着翅膀学会了飞行,哪怕飞得歪歪扭扭,也从没想过丢下尼尔斯。

有一次,暴风雨把尼尔斯从莫顿背上吹了下去,掉进冰冷的湖水里。莫顿不顾大雁们的劝阻,拼命扇动翅膀飞回湖面,用嘴叼着尼尔斯的衣角往岸边拖。湖水打湿了它的羽毛,让它飞得越来越慢,可它就是不肯松口。读到这里,我忽然想起上次我发烧时,同桌顶着大雨给我送作业的样子——真正的朋友,就是这样愿意为你冒险的人。

莫顿不仅保护尼尔斯,还总在他难过时陪着他。当尼尔斯因为自己变小而哭鼻子,莫顿会用脖子轻轻蹭他;当尼尔斯想家时,莫顿会安静地听他说话。它们一起在麦田里找食物,一起在星空下睡觉,原本胆小的莫顿,因为有了要守护的朋友,变得越来越勇敢。

合上书,好像看到莫顿带着尼尔斯飞过金色的麦田。原来友谊就是这样:你带着我飞翔,我陪着你成长,哪怕翅膀不够强壮,也愿意为彼此拼尽全力。

修改建议

1. 可增加莫顿飞行的细节,比如“它的翅膀被树枝划破,留下血痕,却还是坚持飞了整整一夜”,突出它的付出

2. 联系自身时,可补充朋友帮助自己的具体事例,比如“上次我跑步摔倒,是朋友背着我去医务室,像莫顿保护尼尔斯一样”

写作建议

1. 写动物朋友时,要赋予它“人的情感”,通过动作、神态展现它的忠诚,比如“莫顿盯着尼尔斯的眼神,像在说‘别怕,有我’”

2. 用“具体场景+感受”的方式,让友谊的描写更动人,避免只说“它们是好朋友”

第三篇:《旅途中的魔法》

提纲

1. 开篇:介绍尼尔斯旅行中遇到的奇妙风景和奇特经历

2. 主体1:描述瑞典的自然风光,如拉普兰的极光、维姆兰的森林

3. 主体2:写旅行中遇到的有趣角色,如会预言的猫头鹰、爱开玩笑的渡鸦

4. 主体3:联系自己的出游经历,说说旅行能教会我们什么

5. 结尾:总结旅行不只是看风景,更是一场发现世界和自己的魔法

正文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像一张会动的地图,跟着尼尔斯的旅程,我仿佛也看到了瑞典的每一寸土地。当他们飞到拉普兰时,尼尔斯说极光像“绿色的绸缎从天上垂下来”,连大雁们都忍不住停下飞行静静看;当他们穿过维姆兰的森林,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上,像撒了一地的金币。这些风景里,藏着比课本更生动的知识。

旅行中遇到的生灵更让人着迷:住在城堡里的猫头鹰能讲出几百年前的故事,教会尼尔斯“尊重过去才能懂得现在”;渡鸦虽然总爱捉弄尼尔斯,却在他迷路时悄悄指引方向,让他明白“朋友有时会用特别的方式关心你”。这些相遇不像课堂上的道理,却像一颗颗种子,悄悄种在尼尔斯心里。

这让我想起去年和爸爸妈妈去山里露营的经历:看到萤火虫在草丛里跳舞,听到泉水叮咚的声音,才明白课本里“大自然的美”不是空话。就像尼尔斯在旅行中学会了观察、学会了倾听,我们在出游时,也会发现平时忽略的细节——原来世界这么大,有这么多值得学习的东西。

合上书,忽然觉得身边的公园、街道都变得不一样了。或许真正的魔法不在故事里,而在愿意带着好奇去看世界的眼睛里,就像尼尔斯说的:“走出去,才能发现自己有多渺小,又有多强大。”

修改建议

1. 可增加一个具体的自然场景,比如“他们飞过波罗的海时,浪花拍打着礁石,像在唱一首古老的歌”,让风景更鲜活

2. 联系自身时,可补充出游时的发现,比如“在山里看到蚂蚁搬家,才明白‘团结’不是课本上的词,而是真实的力量”

写作建议

1. 写旅行中的风景和奇遇时,要用“五感描写”,比如看到的极光、听到的鸟鸣、摸到的树皮,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2. 把“风景”和“成长”结合起来,比如“看到极光时,尼尔斯明白了‘广阔’;帮助了小动物,他懂得了‘责任’”,让主题更深刻。

给孩子选一本能“带他飞翔”的书,《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再合适不过。这部诺贝尔文学奖作品,藏着一场穿越瑞典的奇妙冒险,更藏着孩子成长需要的勇气与善良。

调皮的尼尔斯被小精灵变成拇指大的小人儿,骑着家鹅莫顿跟着大雁群飞过森林、湖泊与雪山。他会为了保护大雁和狐狸斗智,会冒雪帮松鼠找回孩子,还会在旅途中见识极光的绚烂、城堡的秘密。孩子跟着尼尔斯飞翔时,既能看到拉普兰的极光如何“像绿色绸缎垂落天际”,也能看着那个爱欺负动物的小男孩,慢慢学会尊重与担当。

没有生硬的道理,却让孩子自然明白:真正的成长不是个子长高,而是心里能装下他人;世界的精彩,要靠自己的眼睛去发现。书中的每只动物都有性格,每段风景都像插画,孩子会追着情节问“尼尔斯接下来去哪”,不知不觉就懂了什么是友谊、责任与勇气。

这不仅是本童话,更是场让孩子“悄悄长大”的旅行。翻开它,孩子会跟着尼尔斯一起,在冒险中长出善良的翅膀。

标签:一篇读后感开篇提纲3篇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骑在鹅背上的成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