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初二作文(10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3-12-09 12:37:28
  • 第1篇:雨夜思绪
  • 晚上,我下楼拿包裹,走到室外,才发现天上下起了绵绵细雨,土地干涸已久,这似乎是入春以来的第一场雨。

    看着眼前细雨纷纷,我思绪如绵。 一直觉得,雨是诗意的化身,会让人产生莫名的孤寂和凄冷。不论是踏着轻快的脚步,还是裹挟着寂寞与惆怅,只要是细雨缠绵之日,那些感性的文人墨客定会挥毫抒情,泼墨成文。

    比如《夜雨寄北》,首句“君问归期未有期”便表达了李商隐对于归期难定的忧愁,“巴山夜雨涨秋池”更是写出了大雨滂沱的悲凉。但作者用“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设想了来日重逢的欢悦 ,既衬托了今夜的孤寂,又抒发了自己对妻子深深的思念。

    再比如《雨霖铃》,整首词以冷落凄凉的秋雨之景来衬托词人与情人难以割舍的离情。开篇一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交代了千年前的北宋词人柳永与情人话别的场景,天下雨,正好停留;时将晚,停留时间有限,他们多么希望雨不停,天不晚啊!“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伤情离别,自古皆然,可万不该在这冷落清秋的时节,这叫人怎能忍受?此句表达出词人的离情比古人更深更浓,不落俗套。作者当时在仕途上失意,不得已离京远行,这种抑郁的心情和失去爱情慰藉的痛苦与刚刚停住的急雨交织在一起,谱成了这首词孤独忧伤的主旋律。

    还有我们所熟知的“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雨是诗人眼中传情的意象,是词人心中唯美的意境。

    这些大诗人都能借雨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而我为什么就只能看到这纯粹的雨呢?这或许就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吧?现在的幸福生活让我很快乐,快乐是会抵消忧愁的。也许是因为我还不曾懂得人生,或者我还没有体会到人生的坎坷吧?也许未来有那么一天,“雨打梨花深闭门”,雨也会引发我的愁怨,引发我的孤寂……

    看着这绵绵细雨,我走上了小楼,回到了家。

    指导老师:刘启彦

  • 第2篇:更上一层楼
  • 千百年前,王之涣登楼远眺,挥笔泼墨写下了《登鹳雀楼》,绘下北国河山的雄伟气势和壮丽景象,气势磅礴、意境深远,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昂扬向上。尤其是后二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常被引用,借以表达积极探索和无限进取的人生态度。

    人生苦短,想看的想要的东西太多,我们需要“更上一层楼”!

    更上一层楼,立于群山之巅。登高望远,站于地理上的制高点,俯视万物,目之所及,一泻千里。心灵震撼,顿时就能体会到杜甫的“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同时也对“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了更直观的理解。这是对“更上一层楼”最基本的体会了。

    更上一层楼,学于书山之峰。“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努力读书,是我们走向远方最便捷的途径。博览群书,通古博今,可以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化平凡为伟大。书籍是我们进步的阶梯,多读书,读好书,在知识的长阶上“更上一层楼”,我们的谈吐更为优雅,我们的胸襟更为豁达,我们的见识更为辽远。

    更上一层楼,思于道德之顶。参观红色遗迹,重走长征路线,可以让我们坚定信念,让我们勇于面对挑战和困难;阅读名人传记,重温伟人故事,可以帮助我们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自己的思想品质和内在追求。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的境界得以提高,我们的格局得以宏大,这便是做到了最高层次的“更上一层楼”。

    我们努力更上一层楼,是登高望远时的“更上一层楼”,是学习新知时的“更上一层楼”,是追寻伟大时的“更上一层楼”。一个在于空间,一个在于精神,一个在于思想。这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递进过程,更是一个自我修养不断提升的过程。

    在大好河山中,更上一层楼!

    在书山学海中,更上一层楼!

    在高尚品质中,更上一层楼!

    指导老师:刘启彦

  • 第3篇:把奋斗写进青春里
  • 蝉准备四年,只为那几天奋力高歌,星辰奋力闪耀,以射过翻涌的云海,对峙绝望倔强生长,只为将奋斗写进青春里。

    青春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兵荒马乱,是在无数次的重复中以求极致,那天,半轮明月以瓜瓢,白中夹灰,我急匆匆赶去教学楼,只为挣得那几分十几秒的时间,再复习一下那基础知识。我坐在座位上一遍又一遍的默写,一遍又一遍的低声背诵。无数次的重复,任谁都会厌倦,无数次的想要停下来,无数次的向自己发问:我的努力真的会有成果吗?每当这样,我便会想起班主任说过的话,学习是极致的重复。你踏上考场,面对试卷之前至少求个问心无愧,心中又会燃起奋斗的火花,再次沉迷于书海……那一天因烟火缭绕,不见星辰,回首嫣红依旧,奋斗写进青春里!

    为什么还要体育考试?一位少年在赤红的跑道上大声发问,无人回应,如果说坚持只是一个小插曲,那么800米长跑便是我的噩梦,每次跑完后都是精疲力尽,头发晕,眼睛看不清东西强撑着自己,不要坐下。每次呼吸都仿佛是针扎一般的疼痛。我害怕那种感受,心中的倔强却未停止,我难道真的完成不了它吗?同学的鼓励更要这种想法潜滋暗长起来,我再一次站在了那跑道上,不断告诉自己,只要跑就行了“开跑!”我迈开大步如箭一般冲了出去,但跑到第二圈时喉咙里仿佛开始冒出一股酸涩味,身体慢慢沉重,双腿仿佛不再是自己的了,步子也渐渐沉重下来,我又想放弃了,当我沉迷于这种想法时,一声呼喊,打破了幻境“快点,这就跑不动了!加油,马上就到终点!”抬头一看,迎上了她的笑脸,她的话语如同星星之火成功让我心中将熄灭的火焰燃起我咧开嘴回应他的一个笑容不再惧怕,再一次往前冲去。冲向那人在远处的终点,不再惧怕,心中只有奋斗燃烧,当到达终点时仿佛浴火重生,是鲜花,是欢呼,是夸奖。是成功的喜悦,是奋斗的青春。

    山只有悬崖峭壁才会显得俊美,大海只有波涛汹涌,才会觉得深邃。命运,有了曲折和困境,才有了最后的光鲜亮丽,才有了一路的奋斗前行。

    奋斗是极致的反复中的坚持,是在无数次想要放弃中的拼搏,在之后的道路上,我仍然披星戴月,将奋斗写进青春里。

  • 第4篇:我心中有一粒种子
  • 茶香源远流长,爷爷的爱与温柔藏在笑容里。

    窗外小雨淅淅沥沥,我的思绪却飘回了远方。再次睁眼,我回到了爷爷的小平房里,窗外鸟儿鸣叫着,清脆悦耳,和谐动听。我下了床,在院子里寻找爷爷,这看看,那看看,好像要将我儿时缺失的记忆全都找回来似的。许久,许久…...我终于找到了爷爷,辛勤忙碌着的爷爷看到了我,眉头都舒展开了。我一蹦一跳地跑向爷爷,扑进爷爷的怀里,央求着爷爷带我出去看看,爷说:"小不点,日上三竿了才起床,饭还没吃呢!"爷爷将我带到客厅里,我的面前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精致的蔬菜,水果,我惊喜地望着爷爷,眼睛里仿佛都装满了星星,爷爷只是看着我笑了笑。

    吃到一半,爷爷却率先出去,我想跟着,爷爷却叫我好好吃饭,爷爷走了出去,我自然是闲不下来的,过了一会,我也悄咪咪地跟了出去,只看见爷爷躺在院中的摇椅上,泡着茶、先将茶泡了一遍,又将水倒了,又斟了一遍水,最后才倒入那心爱的紫砂壶中,先将茶嗅了一下,再喝入口中,只见爷爷细细品位着,紧锁的眉头也渐渐舒展开了,我一跑小跑过去,说我要也喝,爷爷看看我,笑了笑,倒了一小杯茶给我,我一饮而尽,甘苦自舌头漫延到喉头里,爷爷看到我的表情笑了,赶忙给我斟了一杯白水,我问爷爷这茶那么难喝,您怎么还那么爱喝呀?爷爷笑而不语,最终对我说:“小不点,我们来对古诗吧。”我开心地应下,最终却没对上几个,爷爷对我说:“这品茶就如同诗一般,需一点一点细品,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小不点要也做个有内涵的人呀!”我坚定地说:“好!我要做一个比爷爷还有内涵的人!”这颗好学的种子已然埋藏在我的心间。

    雨停了,我在阳光的呼唤下,思绪飘回到现在。

    回头望去,长路慢慢亦漫漫,彼时的种子已然生根发芽。再回到平房,看着爷爷的背影已然佝偻了,爷爷还坐在那里,还拿着心爱的紫砂壶,品着心爱的茶,我慢慢走过去,伸手准备给自己倒一杯,爷爷却按住了我的手,对我讲道:”茶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每道茶的工艺都及其繁锁,今天的红茶更是要经过干锤百炼,更是要细品,切勿心急!”爷爷给我倒了一杯,我嗅了嗅,又细品,入口苦而又从喉头传来甘甜。爷爷又笑了笑……

    多年前的那颗种子终将成长。

  • 第5篇:我的“朝花夕拾”
  • 一棵古树,一把竹椅,伴着夏日蝉的鸣叫,一个故事悄然拉开了帷幕:“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石庙里用功……”随着长妈妈抑扬顿挫的语句,听着跌宕起伏的“美女蛇”的故事,我眼前仿佛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活泼可爱的迅哥儿坐在绿树荫下,聚精会神地听着长妈妈讲故事。时不时点点头,应和着。这幅温馨亲切的画面深深刻在了我的心中。

    小时候,外婆也经常给我讲一些小故事。当雨点敲响玻璃,外婆总会将我搂进怀里,和着窗外的雨声雷声给我讲“龙王”的故事。“好久以前,有一只龙王住在天上,它看到懂事的孩子,就会下饼子给他吃;它看到不听话的孩子,就会把他带走!”“轰隆隆”一声雷鸣,响彻天空,我吓得边往外婆怀里钻,边大喊:“呀!我……我最听话了!我……我不要被抓走!外婆救我!”外婆便会笑呵呵地说道:“好!我们家可可最乖、最懂事了!”我便又是给外婆捶背,又是给外婆捶腿,嘴里还念念有词:“我最听话了,对不,外婆?”外婆也会乐呵地回应道:“对、对,龙王肯定会下饼子给可可吃!呵呵呵……”

    现在,上了初中的我已经好久没和外婆见面,也好久未听过外婆讲这些小故事。刚刚踏入初中的我,就感觉到了如山的压力。每天一睁眼是习题,一闭眼是错题,在这样强大的学习压力下,和好友疏远了,与同学冷淡了,就连跟家人也好久未曾一起看过一场电影,一同散会步。我多怀念以前和外婆的点点滴滴,与朋友的件件往事……而鲁迅的童年时光,不正是我所向往的吗?在百草园里,“我”可以尽情玩耍;下雪天,“我”可以在广袤的雪地里捕捉小鸟;无聊时,“我”还可以逗弄先生。他是那样无拘无束,是那样毫无压力。

    “咔嚓!”一声开门声,啊!是外婆来看我啦!我激动地喊着外婆,一头扑进外婆怀里。那天晚上,我依偎在外婆怀里,静静地听着。窗外,是宁静的夜;屋里,外婆的声音缓缓响起:“好久以前,在天上有一个神仙……”

  • 第6篇:我爱秋季
  • 时光匆匆,夏日那热烈的身影还在眼中挥之不去,秋日的脚步已经渐渐来到我的身边。

    在这初秋里,秋风里带了些凉意,早晚的冷更是凉得有些刺骨。夏花平日被夏日骄阳照拂惯了,自然受不住。往日的艳丽不再,只剩萧条。唯有这菊花,在秋风中愈开愈烈。红的有些发黑,在秋阳的照拂下,盛大热烈的开放,为这秋的荒凉增添了几许生机。一片片细长的花瓣组成朵朵幽放的菊花,在秋风晨霜中傲然开放。让人感受着“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傲骨。

    “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雨是宁静的、无言的。它并不似夏雨来的猛烈,却也短促。它是柔和缠绵的,却也是漫长的。像老人叙述的往事,平平淡淡,却被岁月染上了一层韵味。它的到来,又打落了片片枯叶,让人明白这秋又深了几分。

    落叶,是秋重要的一部分。火红的、金黄的,是大自然为世间画上的几笔色彩。落叶就像金黄的蝴蝶,一阵风吹过便随风落下,或是在半空转几圈儿,这或许是对人间最后的眷恋吧!在校园中颇有“门外行蹊落叶遮”的意境。出了教学楼,就有一片绿化带,小路上时常铺满落叶,像在地面上画了一幅多彩的油画,这一定是大自然的手笔。踩上去,落叶发出动听的声音,像一曲悦耳的交响乐。

    阳光散在那还在树上的黄叶时,是最美的。光的金黄与叶的颜色融为一体,远远望去,我竟觉得那光与树像梦中一般,相互融合,让人分不清树上是叶,还是光?若是夕阳时,又是另一番滋味,让人感到淡淡的忧伤,想到骄阳、绿叶从前的生机,再对比现在的凄凉与最后的美丽,心中不免多了些悲秋之意。

    我爱秋,爱秋菊的热烈盛大,爱秋雨的淡然宁静,爱秋叶的金黄绚丽。爱这个让我喜爱又充满淡淡忧伤的季节。

  • 第7篇:窗外
  • 我坐在桌前写作业,阳光透过窗户,照射在桌上。琳琅满目的书本闯进了我的视线一道数学题打断了我的思路,我慢慢走到窗前,打开窗帘,一道光拉开了我的思绪。

    烈日当头,父亲穿着单薄破旧的白色寸衫拿着手中的大扫把弯着腰在烈日下扫着院子中的尘土和垃圾.一会儿,院子里焕然一新。阳光很毒辣,我静静站在的窗口望着,汗珠已经打湿了他的衣服,他还在那里蹙着眉静静的扫着。屋檐的阴影下几个客人在那里坐着乘凉聊天。

    我看着那个佝偻的背影出了神,脑海里浮现出父亲从喧器的空地上搬起砖头放进背篓里又弯着月腰背着脊篓走进从尘土飞扬的工地上,他戴着口罩和手套,我看不知道他的神情,但他的眉依就皱着。我不觉的湿了眼眶。

    父亲撑着扫把喘着粗气,接着将扫把放下,从屋子里端着凳子走进院子的阴影下,他没有同客人聊天,只是垂着腰坐到了不起眼的角落下自言自语的看着远方.不一会,父亲的一位工友来了,他毫不客气的坐在父亲边上的凳子上,工友话很多,父亲有一搭没一搭的回答他。不知怎的,聊着聊着就谈到了他们的以前。工友感慨的说:"看啊!现在那些孩子日子真好啊!九年义务教育,家家都有书读,不像我们以前那读过什么书......"父亲笑了笑,仿佛将这一切都看淡了。他抬头看了看我的窗户......

    在我的印象里父亲是很少笑的,至少在我们面前他很严肃,透过窗户,我看见父亲露出微笑,他笑着的模样很阳光像他年轻时在照片中那样。

    我看过他年轻时的照片那时的他意气风发,身体挺拔得像参天大树,现在的他像冬天的杨柳,杨柳树上堆积的白雪是他身上的重担子还有早已白花花的头发,他的身体如杨柳一般佝偻着,细细的柳条犹如他瘦弱的身体,与他年轻时判若两人。

    工友又说:“打工真不容易,还是读书好”。父亲难得的接了话:"都打了十年的工了,还想读书,没机会喽"!我知道父亲其实也这样想过,他把读书的希望寄托在我们的身上。但时光转瞬即逝,岁月在他身上在他的额头上留下了一道痕迹,明明30多岁的人看上去像是一个苍老白的老人.他又笑起来,眼尾的鱼尾纹和鼻子边上的两条法令纹格外明显......

    这时,我感觉到我的肩上的担子重了......

    望着窗外,父亲变成了一道光。

  • 第8篇:我会查字典
  • 随着我们读的书越来越多,不认识的字也越来越多,怎么办呢?这时候就可以向不会说话的老师——《新华字典》求助。

    我们在一年级学习了音序查字法,可以帮我们写会读不会写的字。在二年级学习的部首查字法可以帮助你认识会写不会读的字。

    有一天我在阅读山海经的时候,看到了一个不认识的词“饕餮”,我发现它们有共同的部件“食”,在检字表的68页。我看到“饕”在1276页,意思是传说中的一种贪食的野兽,比喻凶恶贪婪的人,也比喻贪食的人,还指丰盛的大餐。在1305页我找到了“餮”,意思是贪食,通常和“饕”搭配使用。古代鼎、彝等铜器上面常用它的头部形状做装饰,叫作饕餮纹。远来字典里还藏着这么多知识呢!

    我把查到的关于“饕餮”的知识告诉了爸爸妈妈,他们伸出大拇指夸我懂得多!那时候我感觉自己变成了“会说话”的字典。

    未来我要通过字典认识更多的字,争取变成会行走的字典!

  • 第9篇:我爱《新华字典》
  • 我是一个爱读书的孩子,平时妈妈工作忙,我就自己在旁边看书。读着读着就遇到很多不认识的字,想问老师和家人,可是他们都不在身边,这可怎么办呢?我急得抓耳挠腮,突然,我想到了我的一位不会说话的老师——《新华字典》。

    我们在一年级时,梁老师教会了我们音序查字法,它帮助我学会了写好多不会写的字。现在,梁老师又教会了我另一种查字典的方法——部首查字法,这回就解决了我们不认识的字。

    我喜欢读的书很多很多,古诗词,名人故事,童话故事,都是我喜欢看。有一次我读《时代广场的蟋蟀》,看到了“场”字,我记得我们学过它是多音字,有“chǎnɡ”和“chánɡ”两个读音。到底该读哪个音呢?这可难住了我,我的眉头紧紧皱着。一扭头看到了书桌上的字典,我马上拿起字典,按照梁老师教的方法,确定部首,数好笔画,很快就在字典中找到了“场”。我仔细阅读两个读音中的每一个意思,经过比较我终于发现,原来“chánɡ”和粮食有关,专门放粮食、晒粮食,可以组词:打场、场院、扬场等;而“chǎnɡ”大多是一个特定的大的地方:操场、会场、广场等。这位老师就帮助我解决这这个难懂的多音字,下次我肯定一下子能区分出来了,我要告诉老师,梁老师一定会夸我会学习。想着想着我忍不住笑出了声。

    字典真是我的识字好老师,它还默默的帮助认识了很多生字,帮助我知道了很多词语的意思,我喜欢这本《新华字典》。

  • 第10篇:这边风景独好
  •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那让我魂牵梦萦的酉水河啊,泛着金光,在它的身旁坐落着我的家乡——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那个承载梦想的地方,那个在改革的浪潮中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的地方……

    家乡的河,变清了。听姥姥说,曾经为了追求经济高速增长,过度开发矿产资源,导致矿渣直入河流;因为乱砍滥伐,导致水土流失;因为城镇人口增加,导致污水、废水直入河流。从这以后,河里的小鱼小虾不见了,两旁的树也遭到破坏,再也没听见鸟儿那清脆的歌声……

    如今的酉水河美如仙境一般。早晨,清脆的鸟鸣声嘤嘤成韵。河面上雾气缭绕,酉水河像一位蒙上面纱的女子,清秀而又羞涩;中午时分,河面波光粼粼。在太阳的照耀下,酉水河好似被万箭穿心,金光闪闪。水中的小鱼小虾成群结队地嬉戏着,酉水河微笑着,灵动而又美艳;偶尔有渔夫驾着一叶小舟在河里垂钓,这时便可以看到船头扩散出一圈圈涟漪,在水中微波荡漾,别有一番景致。这时的酉水河,恬静而又安然;到了傍晚,彩霞为酉水河披上一层红纱,霞与水相映生辉,妩媚而又温柔;深夜,弯月像一只银色的小船在河中穿行,不去打扰那些甜蜜的梦,就这样静悄悄的……

    家乡的路,变宽了。听妈妈说,她当年上学到学校的路,在晴天时,往往一身的灰尘,小白鞋会变成小灰鞋。在碰到有车经过时,小路更是窄得不得了,没有红绿灯,何况家乡的路又没有几条。人与车拥挤得让人不知到底是人让车?还是车让人?碰到下雨天更是艰难,路面上脏兮兮的,被雨水一淋,道路更加泥泞。有的两旁堆积着散沙,和雨水一搅合,全流下来了,下雨天可真是不好受。一不小心就会被溅一身泥,脏兮兮的……

    如今的道路又大又宽,去哪都方便。灰尘不见了,阳光又开始无忧无虑地放肆。大街小巷都被硬化路面取而代之,再也不是昔日的坑坑洼洼,泥泞不堪。许许多多的车辆如同欢乐的音符“跳跃”在马路上,川流不息。四通八达的马路给人们带来了交通的便利,给家乡的人民带来财富。现在路上人来人往,因为有了人行道,红绿灯,快车道,慢车道等,街上井然有序。道路两旁也注射了新的活力,种着笔直挺拔的银杏树,叶子常绿的桂花树,秋天来临之时,银杏叶金灿灿的,像姑娘的裙子,又像一把扫帚,或像一把伞,它们是家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桂花盛开,十里飘香。让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道路两边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住宅小区也都一带绿化,家乡的面貌焕然一新。

    家乡的灯,变亮了。听哥哥说,以前,晚自习结束后,大街上黑不溜秋的,偶尔才碰到水泥杆灯,每当天边最后一抹夕阳燃尽,天空拉下一层黑色的幕布,几束光在茫茫夜色中是那么渺小,那么凄凉,纵然只有让人失意的感受。

    如今的街道两旁换上了节能灯。商店里,明亮的日光灯把店里照得灯火通明。沿江大道上,放眼望去,桥下镶嵌着五颜六色的霓虹灯,与河水交相辉映,又与天上的繁星相映成趣。使得河岸上的大楼金碧辉煌,珠光闪耀。点缀着灯光的桥像童话中的彩虹一般,让人充满遐想,流连忘返。微风阵阵,河水泛起波浪,此刻渔灯微光在水面散开,与星星相映相衬,让人不禁想起“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家乡的人,变美了。小时候的印象中,大人们都很忙碌,为了养家糊口都拼命干活。在大街上,白天几乎都不见什么人,晚上更是寥寥无几。

    如今到哪里都能看见悠哉悠哉散步的人。特别是在纤夫广场这一带,一到晚上,许多大妈一群一群地跳起了婀娜多姿的广场舞。很长时间,她们仍然跳得不亦乐乎。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对,这是发自内心的笑容!停下来的人,在河边吹吹风,照照相,赏赏景,都是惬意的,她们真美呀!

    家乡还在茁壮成长,它的每一个足迹都是祖国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一个缩影。酉水河畔的保靖小镇,它是一幅淡雅的山水画,一章动情的不朽诗篇,一曲悠扬的华丽乐章,是我们立志成才的地方。

    指导老师:彭秀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