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以倾听为话题的作文(10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3-09-16 12:02:15
  • 第1篇:倾听历史的声音
  •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每件事都是一滴水,无论事件大小,都是这条巨河的一部分,都汇总在这里。水,是生命之源;历史的长河,则是人文之本。我们能在它那儿获取无尽的智慧。那么,我们又从它那儿获知了什么呢?

    春秋末年,吴越战乱不断,百姓苦不堪言。再两国一次交锋中,越王勾践败给了吴王夫差,成了俘虏。勾践服了三年的苦役后,被放回越国。之后他卧薪尝胆,愤发图强,最终做出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壮举。

    历史告诉我们: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之后就一蹶不振、自甘坠落。只要信念还在,只要信心犹存,只要勤奋依旧,便能取得巨大的成功。

    淮阴侯韩信曾经受市井混混的胯下之辱,但后来却成功了,被别人看成懦夫的韩信功成名就,而且名留千古。

    历史告诉我们:“忍”是人们的必修课。“忍”是什么?“忍”是心头上的一把刀啊。懂得“忍”的人才是成功的人。

    楚霸王项羽戎马一生,身经七十余战,英勇无比,无人能及。可最终在乌江自刎身亡,“江水依旧流,霸王不复返”。为何?

    历史告诉我们:“天命”是不可信的东西。听信天命,不会判断,只是自取灭亡罢了。

    成吉思汗铁木真,他是蒙古人的骄傲。他的少年时代是悲惨的,但他听了过来。靠着战马与弯刀,荡平了四海,建立了横跨亚欧的蒙古大汗国。

    历史告诉我们:坚强的人,往往都是成功的人。

    读史使人明智,历史是一本教科书。它告诉我们:为人的成功,就是处事的成功。历史,就是在教我们该如何做人!

  • 第2篇:倾听,花开的声音
  • 春,在我看来,不过是一个矫情的季节。我喜欢夏天,热情如骄阳,树木郁郁葱葱;秋天,温婉如皓月,红枫似血一般艳;我也喜欢冬,娴静如星辰。万籁俱静时,放眼望去,白雪皑皑,天然无雕饰的美。

    惟独,我不喜欢春。冬季虽美,但也只是一个冷艳的女神。当春终于来临时,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令人失望。而当天气终于温暖起来时,事实上,已至夏季。因此,我并不太喜欢春。

    四季交替,忽而春至。新年里,我随姐姐到武汉。名目上是参观她的大学,实则是去看武汉的樱花。

    天空瓦蓝瓦蓝的,几朵纱般的轻云羞涩地依在那一大片,一大片厚实的云旁边。至于,武汉的春,雷雨是很难邂逅的。这倒免了我几句抱怨。

    母亲终归是心软的,同意陪我一起去看樱花。我不知鲁迅先生当年在东京,和我看的是不是一样的樱花。但我知道,一样很美。

    粉如霞,娇如水。似棉花糖,又像染了色的云团。偶有其他花花绿绿的草夹杂着,更添几分真实。因为这像是一场梦境,温暖的武汉仿佛还蒸腾着几缕轻烟。也不知我是否真的陷入梦里。只觉那粉瓣上躺着的,不仅是滴露,更是春那含嗔带笑的泪水,只觉那如妙龄少女般,曼妙多姿的花的枝干,像春正欲翩翩起舞的舞姿。

    那一刻,我对春的厌恶,被完全抛弃在一片花海之中。

    春暖花开,开在繁华的城市,更开在淳朴的乡村。古人有“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伤感经历。而今,我也有“望尽油菜花田”的壮观感受。那鲜黄得要溢出来的花田,静静地,静静地,享受着微风轻抚、阳光照耀的待遇。我按捺不住,便走入那片黄色花田。四周都只是单纯的一种颜色,油菜花散发的幽香使人迷醉,我不敢试图破坏这份美感,踮起脚尖,小心翼翼地走着。但,仿佛没有尽头似的。湖蓝的天空,鲜黄的花田,踮着脚尖的女孩,一切都像油画那般唯美清新。

    只因花,就轻易地消除了我对春的偏见。春,之所以短暂,只因她太美。

  • 第3篇:倾听生命
  • 生命是脆弱的,是渺小的,是不堪一击的。但当你仔细去聆听她时,你一定会发现,春光,是那样明媚,生活,是那样美好,生命的呼唤,是那样强烈。来吧,让我们一起,倾听生命……

    生命是一串音符,一篇散文,一幅水墨画,它会带你倾听感受到生命的律动,生命的呼吸,生命的喜悦,生命的叹息。倾听生命,去感受,生命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倾听生命,去爱护,那每一个脆弱的小生命。不管他是谁,他都有活着的权利,即便是一只再小不过的蚂蚁,即便是一株无人知晓的青草,那是因为,这些小生命们都是上天赐给大自然的礼物……

    还记得前段时间的雅安地震吗?地球的微微一颤,有多少个鲜活无辜的生命在这一颤中,失去了原本亮丽夺目的色彩!那一刻,时间凝固了,哭声,喊声,叫声……可顽强的雅安人民放弃了吗?不,他们没有!没有谁会放弃一丝丝生存的希望!多少天过去了,有谁放弃过?片片废墟下发出的那惊天动地的对生命的渴望,饱含了雅安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无限遐想!这片堆满废墟的土地上,重新又充满了生命的芬芳与光泽。不断掉落的残垣断壁,只是渴求生命的人的拌脚石,却远远无法阻挡人们对生命的无线关爱与珍惜。不久以后,千万个志愿者前扑后继,捐款纷纷而至,寻觅、拯救、支援、关爱,这一切都源自人们对生命的向往与热爱!

    聆听生命,哪怕他再弱小,再不起眼,也需要人的爱护。聆听生命,那不是偶然,我们一定要像对待自己那样对待任何生命,倾听它的絮语,感受它的奇妙。

    倾听生命,倾听它的呼吸,倾听它的律动……

    四川达州宣汉县南坝镇一小六年级:谢函希

  • 第4篇:倾听大自然的声音
  • 声音,是神奇的;声音,是美妙的;声音,是动听的……而大自然却是声音的集合之地。

    清晨,顺着大自然里清澈见底的小溪,随着它“哗啦啦”的声响,起先打破了早上的宁静。跟着它一起向下游走去,会有一群勤劳的小鸟们,结伴的去捉虫子,口里还不时发出“叽,叽,喳,喳”,仿佛它们不是在捉虫子,而是在玩耍,似乎十分快活。这时,远处忽然传来几声“呱,呱,呱,呱”,循声望去,原来是一些爱美的青蛙姑娘们在池塘里洗澡,一会儿这一声“呱”,一会儿那一声“呱”的,总之,好不热闹!好像在夸赞自己:“这里,我最美!”再看看那儿里,咦?这“嗡,嗡,嗡,嗡”声,又出自哪位歌唱家的口中呢?哦!原来是蜜蜂小姐正在采蜜呀,它这时在鲜艳的野花上,可那时却又立在了绿油油的小草上,好像非常劳累……

    随着时间飞快的流逝,中午先生也跟着来凑热闹了。使原先安安静静的大自然,顿时沸腾!小溪也变成了由静到闹的状态,“哗啦,哗啦,哗啦,哗啦”地叫个不停,这儿便是小溪的笑声。你看,猴子在上午还是懒洋洋的样子,可一到午餐的时间,又恢复它活泼开朗的模样,它先到这棵树上摘一些桃子,又到那棵树上吃一些梨子,弄得树叶“沙,沙,沙,沙”的直响,不仅这样,它还上蹦乱跳的,一直发出“嘻,嘻,嘻,嘻”的欢声笑语,不禁让其它的动物怀疑:“它难道喝了兴奋剂?”……

    中午先生玩儿累了,便回去睡了,可傍晚爷爷却睡不着,它静静地看着准备入睡的动物们,轻轻地哼着歌,来伴它们入睡。此时,小溪不再流动了,小鸟也回家了,青蛙也静悄悄地回去了,蜜蜂也休息了,猴子也不闹了……大自然又一次安静了。

    啊!大自然的声音就是好听。

  • 第5篇:倾听夏雨的旋律
  • 星期天,我正在看着电视。突然“隆隆隆”的声音传来。我知道就快要下雨了,我关上电视,把在沙发上从窗户向外面看。燕子飞得很低,蚂蚁忙着搬家,蟋蟀们也烦躁的鸣叫着,蝉更是扯着嗓子拼命地叫:“知了!知了!”蜻蜓成群结队的在低空盘旋,好像有一只大手把他们稳稳的压下去似的。玻璃般透明的翅膀扇动着,好像一架架轻盈的小飞机。乌云越来越多,越来越浓,最后把整个天空都盖住了,似乎将要落到大地上的不是大雨,而是浓浓的墨汁。狂风刮个不停,它抓起尘土沙石、杂草、垃圾袋往空中扔,把他们抛的高高的,甩的远远的。它抱住每一棵树用力摇。小树被折弯了腰,大树也痛得“哇哇”叫。天气闷闷的,人们好像走进了一个没有窗户的房间似的。雷声“隆隆隆”地响,好像汹涌澎湃的海涛声滚滚传来。

    电光一闪又一闪,惊雷一个接一个,大地震的发抖,天空也吓得直哭,一颗颗雨点像泪珠子一样落了下来。雨点打在玻璃窗上“吧嗒吧嗒”地响,就好像有无数颗豆子在欢快的跳着踢踏舞;雨点打在地上“滴答滴答”,好像钢琴家在演奏美妙的乐曲,非常悦耳动听。雨水从屋檐上流下来,好像一条条晶莹的丝带垂下来,落到地面,溅起无数朵水花。雨渐渐大了起来,“哗哗哗”的大雨声,好像有千军万马在奔跑,在呐喊。大大的雨点打在水面上溅起的水花,像水中盛开的白莲花;打在屋檐上建起的水花,像一层薄薄的烟,笼罩在屋顶上。雨点顺着屋檐落下来,开始像断了线的珠子一颗接一颗,过了一会儿连成了一条线,“哗哗”地流个不停。人们撑着雨伞,在雨中行走,就像雨中开出了一朵朵五颜六色的伞花。地面上到处都是雨水汇成的小溪流。远处的山、树都变的蒙蒙一片了。雨停了,天晴了。大地好像洗了个澡,变得干干净净的,草呀、树呀更绿了,花儿更艳了,一条美丽的彩虹横跨在空中,好像天上搭起了一座又亮又长的七彩拱桥。天空,像大海一样透蓝透蓝的,一朵朵白云就像一只只扬帆启航的船,在“海面”上慢悠悠的漂浮着。露珠在树叶、草叶、花叶上滚来滚去,好像一个个调皮的娃娃我在翻跟头。积水坑坑洼洼的,一不小心踩下去,鞋子就染上了一层污水。孩子们都出了家门,在水中嬉戏玩耍。小鸟“叽叽喳喳”地在天空自由飞翔。大地又是一片欢腾。这就是夏日的雷雨。

  • 第6篇:以聆听细雨为话题的作文
  • 听雨

    初夏之晨。阗寂。

    伫立窗前,看丝丝细雨。

    倏然,不知哪里一派叮咚的钢琴声飘然而来,清澈激越,那飘落的雨随着琴声的节奏,歌咏般地紧一阵慢一阵,似乎吸纳厂这音乐之魂,也变得多愁善感起来、

    这是一幅别样的图画——雨中琴韵、:绵绵细雨,沐浴着琴弦的节拍,悠悠飘洒,这份情致,优雅、怡然,使我不单单可以赏其姿态,更能感受其卓尔不群的诗化的神韵。

    我对雨有种莫名的偏爱,尤爱那如诗如诉的霏霏细雨。

    有人说,雨是女性的,最富于感性。雨气空漾而迷幻,细嗅,有一点清新的香味,浓的时候,竟发出青草树木沐浴后所散发的特有的清新之气。

    然而,我更喜爱听雨,驻足窗台前,静静地聆听,听那雨的呼吸,雨的叹息,雨的倾诉。

    清晨的雨,是静谧的。躲过喧嚣与纷扰,她悄悄地走来,伴着清凉和湿润。

    午后的雨,是和谐的。在绵延的雨幕里,氤氲着云气,有种缠绵悱恻的浪漫情调。

    午夜的雨,是孤寂的。听,在惆怅伤感的漫漫长夜,是谁轻轻叩响你寂寞的窗棂?

    雨,不但可嗅,可亲,更可听。

    你听,听听那细雨,那飘忽跳跃的音符,会使你获得听觉上的美感与享受。

    在江南水乡的乌篷船上听雨,是小桥流水人家的古朴与淡泊。

    在空山不见人的幽谷中听雨,是万物与山雨的和谐与共鸣。

    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芭蕉、击落叶,那雀跃的雨点,舞动着的是雨的精灵。

    听啊,听听那细雨。

    “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灰而温柔,迎光则微明,背光则幽黯,对于视觉,是一种低沉的安慰。至于雨敲在鳞鳞干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

    余光中先生这段对雨的描写,可谓把情感发挥到厂极致,真是美妙绝伦,如诗如画,,

    这些年来,为学业和生活所累,已少有厂这种心情,去静静地走入这雨的世界,静心感受这雨的韵律美;更多时候,只是随着四季的更替,麻木地应对着四季的日出H落花枯花荣。

    今天,是雨义给了我这份久违的心境,使我顿悟。 在拥挤的城巾中,拥有一块自己的小小的心灵空间,让它成为你奔波忙碌的一个驿站,在清空的启悟中,打开尘封已久的记忆,听听自己的心跳,放飞你无忌的思绪……

    去吧,去聆听,去品味,去感受,听听细雨那美的弹奏。

  • 第7篇:倾听脚步的声音
  • 这么近那么远,走在世界的后面。我埋首寻路,不愿看见内心的牵连。

    ——题记

    每当我问起父亲:“爸爸,为什么你走得这么快?等等我们不行吗?”他总是沉稳地回答我:“如果我不继续往前走,那么你也就不会努力向前了。”我疑惑着,并不知那是什么意思。

    毕竟那时我还小,五六岁,个字很矮,才与父亲的腰间平齐。同父亲上街,就像个球似的在他身旁绕来绕去。每当他抬起脚准备跨出去时,我就开始嚷嚷:“爸爸,走慢一点,等等我。”显然是父亲的脚步过快,而个矮的我总是在后面努力地追。

    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父亲的脚步是最快的,每次,我们的距离都被拉得很远很远,我总是被落在后面。隔了这么远,我听到的脚步声是那样的微弱、那样的渺小,甚至若隐若现……

    可是在那一天,我听见的脚步声不再那么遥远。它,渐渐隔近。

    不是父亲停了下来,而是我已经跟上了他。我上了初中,他也陪伴者我一路走着。我感到疲倦、无助、无可奈何,我追不上他的脚步,我向他呻吟,可最后,他还是沉稳的走着,绝不停止。但我要感谢他,这一路上,他都陪着我,不管是苦还是累,正因为如此,我加快着我的步伐,越走,就越充实。

    现在,父亲慢慢地减弱了速度,而我却替补了他正衰弱着的速度。我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贴近,近得触手可及,甚至是可以倾听到,他脚步的声音。

    以前的距离总是那么远,现在的距离是那么近。这一路都有你——父亲。也许,又会在某一天,我们之间,没有了距离。而我踏上了另一条道路,你对我笑着说离别。你将止步,静静地回过头,回味着那从渺小到跟前的一步步脚印,思念着那从轻微到稳重的一道道痕迹,而这时的心情,谁又说得清?

    这么近那么远,走在父爱的后面,我埋首寻路,不愿看见内心的牵连。

  • 第8篇:聆听作文800字
  • 双休日,一个人静静地躺在床上,总能听到隔壁传来的钢琴声,悠扬动听。疲惫的身体像揉皱的纸被再次展平,一种难以言说的惬意由心头滋生,向周身扩散……有时候,我们需要学会静静聆听,那是困倦之后放松自己的一种极好的方式。

    其实,你周围的一切每时每刻郡在以自己的方式演奏着不一样的乐响,只要你愿意聆听便能听见——春雨过后嫩草萌发的声音,夏日里树木蓬勃生长的声音,秋日里百草凋零的声音,冬日的午后温瑗的阳光掉落在地上的声音……或许那些声音并不真正存在,但是你愿意听,用心听,不就有了吗?世间万物,无论什么都应该或多或少地在每个人心里留下些许痕迹。即使是那些极其微小的东西,也会像一滴水滴入水面似的在你的心底荡起层层涟漪,留下一串串清脆的声响。但前提是,我们必须留心生活,愿意聆听每一种声音,记录每一个细节。

    不仅该留心我们的周围,有时我们更该学会聆听自己。我们其实并不完全了解自己,或者说我们并没有自己所想象的那样了解自己。盯着镜子里的自己久了也会觉得镜子里的那个人陌生,更何况那不同于双目可及的外表,而是处在更隐蔽处的内心呢?所以,我们更需要聆听自己。

    偶尔静下心来,全身心地放松,细细地聆听自己身体的每个细节的脉动,你会越来越清晰地听见心脏有力的跳动和血液流经身体各处的声音。试着聆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慢慢地回想起以前自己做过的事,客观地检讨,这时往往才能发现自己是否还存在着不足。这是修缮一个人的灵魂的过程。没有人生下来就是完美的,只有在经历了磨难和自我修复之后,你才能一步步向着正确的目标迈进。聆听自己,了解自己,进而完善自己。

    这个世界并不安静,也不可能绝对安静。别以为白云淡淡飘过的蓝天是安静的,也许当我们真的用心聆听,静心观察,便会发现它原来在以一种喧闹、奔腾的姿态展现在我们面前。学会聆听后,那些看似平静的过去会被点点滴滴地放大起来,丰富起来,记忆开始变得清晰,脉搏的跳动震动着你的耳膜——一个更广阔的世界便会被你唤醒。

  • 第9篇:倾听作文800字
  • 全球变冷。

    大街上人们忙忙碌碌,上班、下班、吃饭、睡觉……全世界的人们将系统调成了统一模式。没有问好,没有微笑,不小心踩了别人的脚、挡了别人的道,连声对不起都没有。晚上放学回家,听见隔壁夫妻以在吵架,彼此吵了好几年也没得出个结果。半夜听见楼下有人醉酒打架,陆陆续续引来围观的一群人,拜托你们一次解决了好吗……我厌烦地捂住了耳朵。

    吵吵嚷嚷的世界,乱乱地闹着我的神经。气温持续下降。

    于是,我关上了耳朵,闭上了眼睛。

    梦里。

    走进一片小树林,冬天里,仅剩松树还绿油油的,风吹过,它们来回摇晃着身体,一个个尽情跳着摇摆舞。几只喜鹊吱吱喳喳地叫着,在那些落了叶的枝干上蹦来蹦去。听见鸟儿们的呼唤,太阳便迫不及待地扒开厚厚的云层,于是,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便照向大地,洒在树林里,哗哗地流入每个角落。还不太冷,泉水还没有冻住,细细的水流依旧从山顶流下,在山间穿梭着,不时还有叮叮咚咚与石块碰击的交响乐。落叶铺满了林子,踩上去,便有清脆的断裂声,沙沙,沙沙……

    倾听吧,树林里还有这么美妙的乐曲。

    回到自然之中,身体是轻盈的,呼吸着富含负氧离子的空气,这种感觉是从未有过的。

    拥抱大海,同样也是欢乐无比的。面对这一片辽阔的汪洋,一眼望不到边。看阳光轻抚的海面,那束光辉在海面上跳动着,犹如串起一串亮晶晶的水晶珠,好像能听见它们叮噹的脆响。看那白帆由远及近,击起的水花连成一线,在海里翻滚着,有如浪里白龙,灵活着畅游在这广阔的天地间。它是活的,我听得见它欢快的长鸣。

    走在沙滩上,感受到一种柔软,细腻的沙在脚下起伏,全身的每个细胞都听得见沙子细微的声响,温柔得像小猫梦呓。随手拾起一只贝壳,贴近耳边,“嗡——”那是一个古老的传说,我躺在阳光下,沙滩上,望着天空,听贝壳里讲故事的精灵轻轻地诉说。遥想那一段美妙的神话……

    “哗啦……”一个酒瓶落地。

    梦醒。

    冬天的风可能不会减小,冬天的雪可能不会立即减小,但是人心总该是火热的,能不能多一个温暖的笑容,或者,人们该去大自然里走走,在那里,请你仔细倾听,它会教给你它的温柔。

    期待我真正徜徉在自然之间时,会遇见一个温暖的你。

    听一听。

    地球不再冷。

  • 第10篇:有关倾听的作文
  • 倾听,一个美丽的字眼,他与沟通架起了心与心之间的桥梁;倾听,一种奇妙的感觉,它使我们发现人性的美好,大自然的奇妙;倾听,一种给心灵的感悟,聆听他人的心语,有所思索,有所启迪。

    倾听是一种美德。倾诉每个人都会,而倾听确是一种美德。你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去聆听旁人的倾诉,不管是快乐的,忧愁的;雀跃的,沮丧的,你都要无言的包容,静静地坐在那里,面带微笑。你会发现,倾听具有神奇的功效,快乐会变成双份,两人共享,痛苦变成半份,两个分担。即使你分担的是痛苦而不是分享快乐,倾听时那恬静的心态,也会使苦痛烟消云散。

    倾听是一种智慧。我们在倾听中获取智慧,而不是在聒噪中创造智慧。倾听来自远古的雄音,你会听到什么?是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乐观,还是“与其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的豁达?是岳飞“抬望眼,仰天长啸”的不甘,还是东坡“一 烟雨任平生”的豪迈?倾听古人,吸收岁月精华。倾听大自然的鸟啼虫鸣,你听到了什么?呼啸的北风带来了西北胡杨坚韧不拔的意志,鸟儿啾啾带来北国大地的复苏与生机,蝉虫鸣叫向我们诉说这片土地的传奇……倾听自然,沐浴日月圣光。

    倾听是一种感悟。当你在教堂中倾听唱诗班孩子优美地歌唱,你是否感悟到孩子的天真与美好,当你倾听大自然的耳语,你是否感悟到自然的博大精深。倾听,会使你进入倾诉者的内心深处,同时触动你心中的那根弦,把你倾听到的人或事,埋在心底,经过岁月的发酵,散发出时间的芳香。而这发酵的时光,正是你感悟的过程,感悟人生,感悟时间,感悟一切的一切。而这所有的过程,都汇成了那股芬芳,历久弥新。

    倾听是一种美德,授益他人,升华自我;

    倾听是一种智慧,吸收古人与岁月的精髓,沐浴自然的灵气;

    倾听是一种感悟,陶冶自我,发现美好的生活。

    倾听是……

    请你,侧耳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