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人们把书当成好老师,当成照亮黑夜的萤火虫,当成人生路上的启明灯……这让我感到亲切,像甜蜜的上课铃声,像风儿吹过的麦田,像农家升起的炊烟。
我遇到好书时像着了迷似的,连续看了两三个小时也觉察不出时间太长。无论是骄阳似火的夏季还是寒风呼啸的冬天,即使大汗淋漓或冷得哆嗦,我也会被一本本好书的魅力俘虏,完全融入书的感情世界,仿佛进入宝库。有时,我恨不得用橡皮把书中罪恶的坏蛋统统擦去,让好人少受一些罪。看到紧张的内容时,心都提到了噪子眼儿,盯着一个个跳动的文字,它们似乎活起来了。不知不觉地翻了一页又一页,直到书中的故事情节缓和下来时,我才放下了心。
今天,我又重新看了《三国演义》,虽然已经看过四五遍了,可每一次翻开它,书里的各路英雄; 激烈的战斗场面和诸葛军师高深莫测的智谋,都吸引着我手不释卷。尤其是足智多谋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让我十分敬佩五体投地。书中三气周瑜,七擒孟获最为精彩。
诸葛亮有非凡的军事才能,张飞关羽用他的计谋一下子夺取了两个城池,气得周瑜口吐鲜血;第二次孙权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刘备,周瑜正准备偷袭船上的刘备时,没想到又中计了,被蜀军杀得大败而归。周瑜气得疮伤裂了,还昏死了过去。之后,周瑜又想骗诸葛亮来攻荆州,可又被杀得大败,活活被气死了。临死前还说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读后,谁不觉得诸葛亮是"卧龙"呢?我觉得三国演义是本百看不厌的好书。
书看多了,就会感到世界上什么都像一本书,一天是一本书,一节课是一本书,语文老师是一本书,体育老师是一本书,大千世界更是一本书。仔细品读,都能感悟出许多哲理,都能知道应该知道的一切。也许,咱们自己也是一本书。
悠悠华夏文字绵长,千年历史书香飘扬,这个世界上最浪漫的话一定是中国诗人的情话。最悲壮的歌一定是中国人的壮词。谈到与书香共成长,我大抵深有感悟。无论是少时的童话或神话,还是后来的小说,散文都是我的挚友。
初识文字时很喜欢各种童话,白雪公主或是青蛙王子,小孩子应该都很喜欢。读的遍数多了,我就有了疑问,他们是不是真的呢?我的身边没有公主和王子,更没有国王和王后。索性我的父母并没有告诉我童话是骗人的,哪怕我年岁稍长,也坚信他们是存在的,只是遥远些。后来喜欢看各种神话故事,里面的道理触动了年幼的我,虽然一知半解,却也能拿来安慰别人。
网文火爆的时候很喜欢各种小说,看世界之外不一样的人生和选择。«七月暖风过凉城»的作者说:“我只是执笔写下别人的命运,却改变不了我或你悲剧的人生。”这句话是浅显易懂的,却也不是谁只言片语就可以解释的。«破窗»中有一句很经典的话,“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因为远方还有彩色。这本书中我很喜欢的一句话,被我引以为座右铭“君子不轻诺,既诺之,则不悔。”
近来喜欢林清玄的散文,读他的文章似乎可以让世界安静下来。于我看来,他大抵是一位浪漫至极的修士。他在书中写“北极的人因北极寒冷,话落凝冰不得不带冰回去煮化慢慢听。”各位听过最浪漫的情话是什么?我听过最浪漫的情话送给各位,只不过需要各位带回去用情诗情词细细切碎,加一点小酒慢慢煮来听。林清玄曾说苏东坡“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太寂寞了。一个竹杖芒鞋的老人在江湖道上瑀瑀独行,身前身后皆是烟雨弥漫,一条长路连到天边去确实太寂寞了。他应该带一壶酒,一份爱,一腔热血去。所以林清玄后来说“生命的事一经过了,再热烈也是平凡。”我是不太懂的,只记得他愿意用一个空瓶把今夜的桂花香装起来,等桂花谢了,秋天过去,再打开瓶盖细细品尝。
书香伴我成长,更恰当应是与书为友,共赏月光寒,举杯邀明月,享桂花香不散。春不晚望江南,辽东远盼春雪。水墨纸笔二三下,勾绘人生千百年。
老师常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已深深烙在我的脑海中。然而,小时候我并不理解它的真正含义。直到有一天,妈妈告诉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指的是只有不断的读书,平时多积累好词好句,写作时才能文思泉涌。我似懂非懂的点点头,从此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读书生活拉开帷幕。
我开始努力看书,一有空闲便抱着书本啃,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我知道,只有这样我的写作水平才能提高。星光不负赶夜人,平时令我胆寒的作文,不再令我头疼。在一次五年级的语文测试中,由于阅读时积累了大量的好词好句,我顺利地写出了八百多字的作文,让我自己都不敢相信。慢慢地,我喜爱上了阅读。我尽情享受着书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国家的荣辱兴衰,感叹着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如沧海一粟。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眨眼间,时光的大转盘指向了五年级下学期。至此,我已阅读了大量的史籍、诗歌和散文。历史上重要的人物和事件,常常在我的脑海中浮现。给我一部时光机,我要和李白对诗、畅饮,与关羽比武切磋,拜扁鹊为师治病救人。
在一次作文竞赛中,我获得了满分。放学后,爸爸来接我,我走出了全校最靓仔的步伐。爸爸诧异的问我:“儿子今天走路怎么不一样呢?”,我骄傲地把作文卷递给爸爸,爸爸赞叹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儿子作文取得这么大的进步,爸爸为你自豪”。“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名言陪伴我度过了小学时光,也将继续指引我勇攀高峰。
书是一首歌,激越高亢,催人奋进;书是一幅画,色彩斑斓,赏心悦目;书是一朵花,清香四溢,沁人心脾。
我书架上一排排整齐的书,在那阳光下像是镀了一层金,显得熠熠生辉。我不禁回忆起这一路走来,与书相伴的点点滴滴。
刚刚上幼儿园时,我就喜欢上了那些带拼音插图的童话、神话书,什么《伊索寓言》、《格林童话》、《西游记》等都成了我的精神“食粮”,成了我征服的对象。我尤其喜欢爱读《西游记》,读的时候,宛如成了唐僧的徒弟,为一次次化险为夷,成功打败妖精而欢呼,喝彩!
少时和爷爷到图书馆,便立刻被卷帙浩繁的书海吸引了。然而在这些书中,一眼看到的便是插画精美的《小王子》,于是,满心欢喜地捧回家,一个人窝在窗前角落里翻看,似乎每一页都让我充满未知,眼里全是期待的目光。我羡慕小王子与狐狸之间的友谊,被小王子的纯真善良、对玫瑰的精心照顾所打动......小王子说:“遥望星空时,由于我在一颗星球上发笑,那么在你看来,所有星星都满载笑意,你将拥有能欢笑的满天星星!”于是,当我感到孤单时,便想到此时小王子在向我招手。我依然在窗角,任尘埃在时光中沉淀,随后,传来一阵阵银铃般的笑声。
长大一点我爱上了余秋雨的《行者无疆》,爷爷帮我买回了这本书,于是,每一次夜深人静,我倘佯于宁静的佛罗伦萨......为但丁金桥遇到的美好而开心,为塞万提斯三次入狱而悲痛,然而一切都缓缓到来。合上书,闭上眼,会心一笑,或许,这笑容已经褪去了最初的稚嫩,最多的是一份意味。
一路书香,伴我成长。书终会伴随我的一生,每一页都将永远鲜活,存在那笑声盈盈的时光里。
书,似百花盛开的花园中一朵朵绚丽的花,散发着不同的香味。暑假里,我读了许多书,读《爱的教育》我“嗅”到人与人之间如康乃馨似的深厚的爱;读《童年》我“品”到当时俄罗斯底层人民苦难中如梅花似的隐忍和坚强;读《小英雄雨来》我“闻”到雨来像太阳花样散发着阳光积极乐观的味道......
《爱的教育》主人公是一个叫安利柯的小男孩,他用日记的形式将生活的滴滴点点记录下来。在这一篇篇日记中我感到了浓浓的父子情、师生爱、同学谊和家国恋。这里的师生之情,令我感同身受。书中的每位老师都和蔼可亲,慈祥温柔,教导时细致耐心,幽默风趣,就算是生病,心里仍惦记着学生,担心孩子学习、身体。这种爱是自然流露,真情可鉴。它如纯白的康乃馨,散发着清幽淡雅的香,让人感觉舒适自在。
《童年》这本书有着作者高尔基对快乐、自由的向往。阿廖沙从小丧父,跟母亲居住在开着小染坊却濒临破产的外祖父家,尽管外祖父性情暴躁,俩位舅舅自私自利,两位表哥贪得无厌,但温柔体贴的外祖母,淳朴的“小冈茨”,正直的格里戈里,让阿廖沙即使身处低地但仍心向阳仰望星空。故事中阿廖沙顶着被打的风险小心翼翼地从母亲那偷了一卢比去买《安徒生童话》和教材,他渴望书籍,书籍就像那三月的暖阳温暖着阿廖沙,书籍为他打开了新世界,也是他心灵的寄托。他虽小小年纪就承担着家庭重任,但就是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中成长为一位大文豪,这成长之路着实令我敬佩。“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娇艳”,这不就像梅花吗?在书香四溢的书籍园里,《童年》这本书可谓是那雪中傲然绽放的梅花,以清新的姿态治愈苦难,世间因你而总是希望不灭,冬天过去,春天还会远吗?
《小英雄雨来》这本书的小英雄——雨来,他活泼、勇敢机智、不怕艰难,一心想当八路军报效祖国。在和鬼子斗智斗勇时,我时而为他担惊受怕,时而为他喝彩鼓掌,心绪跟着他起起伏伏,一颗顽强的种子慢慢根植在我心里。这本书就像花园中的一朵太阳花,它给人一种阳光、勇敢乐观的味道。太阳花生命力旺盛,在恶劣的环境下依然顽强生长;它喜欢阳光,它向阳而开,开起来如阳光一般灿烂;在风中迎着太阳,将灿烂写在花盘上,正义又活泼。闻着它总让人斗志昂扬。
书,既能开阔我们的视野,治愈我们心灵,也让我们身心健康,带给我们快乐。不管是康乃馨、梅花,还是太阳花它们都有各自芬芳,无论是《爱的教育》《童年》还是《小英雄雨来》都有价值。这个暑假书香四溢,令人陶醉!
品一杯香茗,剪一段时光,斑斑驳驳的阳光倾洒而下,指尖在字底流连,似追忆,似叹息……
不觉记起了“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诗句。窗外,桃花盛开,微风轻拂,便飞舞而下;河畔,传来阵阵捣衣声,又间或夹杂着几声鸭鸣。放眼望去,入目的却是一幅极为生动的游鸭戏水图。
细细地看着眼前美景,指尖从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一诗下流连而过,会心一笑,一切景语皆情语。
夹起一张纸页,斜倚在靠枕上,感受着文字的脉络,指尖从那微微凸起的墨块上扫过。驻足,似要铭记,似要探索这其中的奥秘。
我爱读书,不是因为古人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那红粉佳人、美艳皮囊又怎能经受得住岁月的考验,终究不过是一抔黄土,红颜枯骨罢了。那阿堵物只不过是愚昧者无聊的把戏,又怎能与那警世恒言,流芳之作相提并论?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通过书籍我们可以看见宇宙的浩瀚,可以感受红尘中的人生百态,可以丰富自己的见闻,书籍是我们一生的良友。
若要我说:“书中自有英雄冢,书中自有赤子心,书中自有家国泪。”
驼铃声渐渐从远方传来,率先入眼的便是那一抹纤细的身影,螓首微俯,素手轻拢,琵琶音便在这荒漠中唱响起来。阵阵乡音,缕缕情思,荡漾在这一望无垠的荒漠孤野之上。一碧如洗的天幕,唯见几只落单了的大雁,似乎也被这如诉如泣的琵琶音所感染,低旋哀鸣。“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昭君又何曾有怨,那阵阵琵琶音传达的是对故园的难舍,是皎皎如月的爱国之心。“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那书中自有英雄冢。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也是在荒漠,一位老人手持节杖在贝加尔湖边赶着羊群,苍老的面容露着几点坚毅。苏武牧羊,那紧握不放的不仅仅是节杖,更是一个民族的气节,是那铮铮铁骨,是那一颗天涯赤子心,那书中自有赤子心。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岳武穆发出如斯般呐喊,说出了人们的心声,说出了热血男儿的愤怒,说出了那国仇未报的不平。然而,那十八道金牌阻挡了他前进的脚步,奸佞之徒的谗言使他身陷囹圄。风波亭,风波难平,英雄泪空留。那泪里包含的是对国仇未报的扼腕,是对佞臣的仇怨,是对当朝天子的控诉。书中自有英雄泪。
那书中有着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凌然风骨。那书中有着阮籍“时无英雄,以致竖子成名”的轻狂肆意,那书中有着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男儿本色。
……
合上书,指腹在扉页上摩挲,久久不离,似在享受,又似在感叹那些荡气回肠、如泣如诉的英雄传奇,更似在探索那五千年的文化积蕴,在触摸那些融入中华民族骨血里的精灵。
捣衣声,鸭鸣声不绝于耳,回收起遐思,向外望去,风景依旧,却依稀多了点儿风骨,那是中华民族骨气的积蓄。英雄冢,赤子心,家国泪……
指尖在字底流连,斑斑驳驳的阳光倾洒在窗前,微风拂过,吹散了困意,吹就了那一阵桃花雨下。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一本你喜欢的书就像一面镜子,可以看清人世间的好与坏;也是一扇窗户,只要你打开,就会有一个全新,不一样的世界。
曾记得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孟德斯鸠说:"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的寂寞的辰光换作巨大享受的时刻。"是呀,我们要以书为伴书,好好去保护它,去呵护它,去爱惜它……因为世界上没有第二样东西能比书更有吸引力,没有第二样东西能比书更忠诚!
古语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是呀,读书也是这样,你不能急于求成,必须一步一个脚印,每天一点一滴慢慢积累下来,才能成为永恒,把知识永远铭记在心中。
书,它可以把一个无知的我带进了另一个全新的世界里。在书的海洋中,我驾着一只小小的帆船,扬帆起航,去认识这个全新的世界,去发现这个全新的世界。"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书中,我认识了命运悲惨的卖火柴小女孩;认识了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认识了多愁善感的林黛玉;也认识了变化多端的孙悟空……
是书,开阔了我的眼界;是书,启迪了我的智慧;是书,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是书,帮助我提高了写作水平……我要感谢书,是它为我插上理想的翅膀,飞向美好的明天……
书,是我的良师益友!我将陪伴它,直到永远,永远……
夜悄然来临,窗外弦月如钩,夏虫脆鸣,几许繁星闪烁陪伴着冷月,淡淡清风拂过,掀开了书,卷起了席席往事。
初触书,忆犹新。
儿时的我,总是坐在地板上,倚着书柜,摔一卷书。虽然我还不认识多少字,却不求甚解的读着。直到饭菜的香味从厨房溢出,母亲喊我吃饭,我才不得不被从书中唤起。多少次,我为《卖火柴的小女孩》悲惨的命运而默默流泪,我曾幻想为她准备丰盛的晚餐,给她穿上温暖的新衣,给她温暖;多少次,我被《白雪公主》中那个阴险毒辣的王后气的咬牙切齿,也曾被滑稽可爱的小矮人逗的哈哈大笑,更被白雪公主的美丽善良感动的热泪盈眶;多少次,我曾幻想着变成“白天鹅”,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那一刻,我沉浸其中,于书的海洋,遨游,感受乐趣。自那起,我与书成为了朋友。
再闻书,意无穷。
书丰富了我的精神,涵养了我的品格,充实了我的生活,书逐渐融入到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记叙我的成长。回望书中与叶绍翁游园的乐趣,与柳宗元在漫天飞雪中垂钓的孤独。体会李白诗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磅礴气势。领悟杜甫诗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忧国忧民。欣赏白居易诗中“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优美景色。
中华上下五千年,悠悠历史长河中,文化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而古诗词是文化中的精髓。
后观书,念沉醉。
书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开始阅读文学名著。就拿我最喜欢的《红岩》来说吧!我沉醉于江姐闻丈夫死讯强忍悲痛赴华釜山中;还沉醉于许云峰被匪徒拿死亡做要挟中;更沉醉于女室里共产党员绣红旗那段中。画面一转,我跟随作者的脚步来到这里,她们身处暗无天日的秘密集中营,却还珍藏着一面象征革命的红旗;她们被关在几乎与外界隔绝的渣滓洞,却依然打听到了共和国成立的消息。无论何时何地,她们都在牵挂着人民的安危和民族的解放,这种精神和信仰令人动容!虽然不知道五星红旗的实际图案,但她们还是根据自己对祖国的憧慢与祝愿,绣出了他们心中的那一面国旗,你一针,我一线,红旗在一双双灵巧,炽热的手中来回抖动。不一会,五颗金星就出现在了国旗上。尽管她们失去了自由,没有光明的道路,但她们心中依旧充满了希望,这种乐观的精神也深深的把我打动!
正如“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籍的智慧给予我们关于人生的启迪,让我们一路前行,一路思索,一路丰盈。
浅浅时光,暖暖花香,枕一袭月色安然,守一处风月恬淡。月夜下,于房间中,与书为伴,挑灯夜读,书写着我与书的故事。
每当我拿起一本书,都会想起书改变了多少人的命运。我与书为友,只因她和我,必有同感。
记得我是从三年级爱上阅读的,那时虽然只是囫囵吞枣,但我还是会被深深吸引,并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每每读完一本书,我都会感到自豪。
那时,我和“小公主”一起去感受人性的善恶;和“小王子”一起去感受内心的孤独;和《念书的孩子》一起去看人的艰苦;和《野葡萄》一起去感悟神话中的道理……
我何曾有过像《绿山墙的安妮》一样的经历;更不会像《电车上的陌生人》中的犹太人那样悲惨;也不可能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同感。
我无法感受他们,只能在书中和他们一起去经历有悲有喜的故事情节。
我感叹三国的大乱,感叹水浒的雄壮,感叹西游的神奇,感叹红楼的可悲……是啊,我正处于现在,怎能真正理解古时的人们,我们的生活又怎能和书中一样?
我喜欢看书,因为书好似又神力,她可以把我带到世界各地。我从《晴天就去图书馆》看到了日本的特色;从《悲惨世界》看到了法国的社会;从《枫树山的奇迹》了解了美国的文化。
虽然我不曾记得我看过的许多书,但我依然相信我读过的所有书都会在未来的某一天里用到。
我的家里有许多书,独属于我的就有两百多本。许多书都是我看完一本书后,看到后面的推荐,就让妈妈给我买。就这样,一本接一本,我似乎总能在几本书中看相似的地方。果然,作家才是最好的读者。
我与书为伴,因为她和我共存,伴我长大。书就像一个无形的朋友,默默地陪着我,让我和她同辉煌,又怎能不为友?
书籍是灯塔,点亮我们前行的路;书籍是良药,医治我们浮躁的心;书籍是阶梯,指引我们走向成功。
还没上小学,我就开始接触书籍。当时大字不识、懵懂无知的我,对那些密密麻麻的“小蚂蚁”一点也看不懂,倒是对书中的插图感兴趣。记得有一本名叫《协作》的书,里边有一篇《戏说“脚”》,里面的插图十分有趣:左边有一个张得大大的嘴巴,里边有一个小苹果,右边有一个男人在瑟瑟发抖,应该是吃坏了肚子吧……我是靠着自己的想象来猜想故事的内容。
直到我上一年级,开始认字了,妈妈给我买了个礼物----我人生中的第一本书——《好习惯故事》。这本书很薄,字是带拼音的,还很大。我看了一遍又一遍,早已烂熟于心。哥哥又挑了一本绘本《安徒生童话》给我,我可喜欢看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却渐渐变得不爱阅读了。倒是不时看到爸妈给“书虫”哥哥买书。每次爸爸看到我在哥哥房间玩,都劝我:“诗怡,看哥哥多努力呀!你要向哥哥学习,他成绩这么好,就是因为爱读书哇!”听到这话,再看看书架上快堆成山的书,我就感到压力“山”大,也为自己欠下的“账”而感到难过。
现在的我,难过,是不存在了,读书的乐趣早已布满心头。只要有空,三两天我就能读完一本书,慢的话,也就四五天吧。每天,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到哥哥房间看书。科幻故事《三体》、冒险故事《查理九世》、外国名著《悲惨世界》是我现在的最爱。
书中有我没接触过的神奇世界,她点亮了我心中追求理想人生的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