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小英雄雨来》读后感3篇

2025-09-02 21:59:34 文题网 字数: 点击:

第一篇:《那个芦花村的少年》

提纲

1. 开篇:用芦花村的场景引出雨来,简述对这本书的整体感受

2. 主体1:通过夜校读书、保护课本的事例,展现雨来爱学习的品质

3. 主体2:描写雨来面对敌人不屈服的情节,体现其勇敢无畏

4. 主体3:联系自身生活,说说该如何学习雨来的精神

5. 结尾:总结雨来带来的启示,表达对他的敬佩

正文

芦花村的河水静静流着,像在讲那个叫雨来的少年的故事。读《小英雄雨来》时,我总觉得他就站在芦苇丛里,睁着亮晶晶的眼睛,让人忍不住想走近他、认识他。

雨来对学习的那股劲儿,真让人佩服。那时候夜校的屋子漏着风,课本薄得像片纸,可他每天放学都要把“我们是中国人,我爱自己的祖国”读上好几遍,连做梦都在背。有次敌人来搜查,他把课本紧紧藏在怀里,任凭敌人怎么打,就是不松手。想想我自己,课本崭新却很少珍惜,真是该向他学学。

更让我震撼的是他的勇敢。当敌人用刺刀对着他,逼他说出八路军的下落时,他脖子一梗:“我什么都不知道!”鲜血顺着脸颊往下流,他却瞪着敌人,一点都不害怕。他明明只是个十二岁的孩子,却比很多大人都有骨气。

现在我们不用面对枪林弹雨,但雨来的精神一直都在。认真上好每节课,爱护胸前的红领巾,遇到困难不退缩,这些都是在学雨来啊。那个芦花村的少年,就像一颗星星,永远亮在我们心里。

修改建议

1. 可在“敌人搜查”部分加入雨来的动作细节,比如“把课本往炕洞里塞时,手指被烫伤也没吭声”,让场景更具体

2. 联系自身时,可举一个具体例子,比如“以前遇到难题就想放弃,现在会像雨来保护课本那样坚持思考”

写作建议

1. 写人物时,把“事例”和“感受”结合起来,比如先写雨来护课本的事,再写自己看到这里时的心情

2. 用书中的细节(如“还乡河”“芦花”)作为线索,能让文章更有画面感

第二篇:《枪声后的奇迹》

提纲

1. 开篇:点明书中最让人难忘的是雨来“死而复生”的情节

2. 主体1:详细描述雨来被敌人抓住、宁死不屈的过程

3. 主体2:写敌人开枪后,雨来从水里冒出的惊喜场景

4. 主体3:分析雨来能逃生的原因,以及这个情节的意义

5. 结尾:由这个情节想到英雄背后的智慧与团结

正文

读《小英雄雨来》时,有个情节让我攥紧了拳头又突然笑出声——就是雨来被敌人枪毙,却从还乡河里冒出来的那一刻。那声枪响像块石头砸在我心上,直到看见他的小脑袋从芦苇丛里探出来,我才松了口气。

那天敌人把雨来绑在树上,皮鞭抽得他浑身是伤,可他咬着牙,一句关于八路军的话都不说。领头的敌人气得嗷嗷叫,把他拖到河边:“再不说就打死你!”雨来仰着头骂:“你们这群坏蛋,永远别想知道!”“砰砰”两声枪响,芦花村的人都低下了头,连最坚强的李大叔都红了眼眶。

可就在这时,还乡河的水面“哗啦”一声,雨来甩着头上的水,咧着嘴笑:“我在这儿呢!”原来他早就算好敌人不敢靠近水边,枪响的瞬间就一头扎进了水里。他从小在河里摸鱼捉虾,闭着眼睛都能游出老远,敌人哪追得上?

后来我才明白,这不是简单的运气。雨来早就把水性练得顶呱呱,还和村民们约定过暗号,枪声一响,大家就故意哭闹吸引敌人注意,给了他逃生的时间。原来英雄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是大家的心连在一起,才创造了这个奇迹。

这个情节教会我,勇敢不光是不怕死,还要有智慧。就像雨来那样,既敢和敌人硬拼,又会想办法保护自己。

修改建议

1. 可增加敌人的神态描写,比如“敌人举枪时,手在发抖”,反衬雨来的镇定

2. 补充雨来平时练习游泳的细节,如“他能在水里闭气三分钟,还能踩着水摘芦苇尖”,让逃生更合理

写作建议

1. 写情节时,用“慢镜头”的方式描写关键瞬间,比如敌人开枪时的表情、雨来跳水的动作,能让读者有代入感

2. 分析情节时,多问自己“为什么”,比如“为什么雨来能逃生?”“这个情节告诉我们什么?”,能让感悟更深刻

第三篇:《教室里的课本》

提纲

1. 开篇:由自己的课本联想到雨来的课本,引出对比

2. 主体1:对比雨来和自己的学习条件(教室、课本、环境)

3. 主体2:说说虽然条件不同,但对学习的热爱是一样的

4. 主体3:联系现在的生活,谈雨来精神在当下的意义

5. 结尾:表达要像雨来一样珍惜学习机会的想法

正文

看着书包里崭新的课本,我突然想起《小英雄雨来》里的那句话:“雨来的课本被手摸得卷了边,像只展翅的蝴蝶。”同样是课本,却藏着两个时代的故事。

雨来的课本是用糙纸印的,字都有点模糊,他却像宝贝一样揣在怀里。夜校的屋子是土坯垒的,冬天漏风,夏天闷热,可他每天早早到校,眼睛瞪得溜圆听老师讲课。而我的课本彩色印刷,还带着插画,教室有暖气有风扇,连桌椅都是光滑的木头做的。光是这一点,就知道我们多幸福。

但有件事是一样的——对学习的认真。雨来把“我爱自己的祖国”背得滚瓜烂熟,是想学好本领保护家乡;我认真听语文课、数学课,是想将来能为祖国做些事。老师说,过去的孩子用知识当武器,现在的我们用知识建家园,其实是一回事。

雨来的故事还让我明白,英雄不一定都要面对敌人。每天按时上学,认真完成作业,帮同学解答难题,这些看似平常的事,其实都是在学雨来的认真和担当。他守护的是课本,我们守护的是学习的机会,本质上是一样的。

合上书,我轻轻摸了摸自己的课本。以后我要像雨来那样爱惜它,更要像他那样,带着一股认真劲儿去学习——因为这是我们这代人该做的事。

修改建议

1. 可增加一个具体场景对比,比如“雨来在油灯下看书,头发被火星烫了个洞也没察觉”和“我在台灯下写作业,妈妈还会递来水果”,突出条件差异

2. 结尾可加入一个小目标,比如“明天起,我要像雨来背课文那样,每天背诵一首古诗”

写作建议

1. 用“小物件”(如课本、书包)作为对比的桥梁,能让文章更生动,避免空洞的议论

2. 写对比时,不光要说“不同”,更要找到“相同”的精神内核,这样才能让主题更深刻。

给孩子选一本能种下勇气与爱国种子的书,《小英雄雨来》再合适不过。

这是个让孩子读得入迷的故事:十二岁的雨来住在芦花村,白天在还乡河摸鱼,晚上去夜校读“我们是中国人,我爱自己的祖国”。当敌人进村搜查,他像小豹子一样机警,用智慧掩护八路军;面对刺刀威胁,他梗着脖子喊“死也不说”,哪怕被打得满脸是血,也咬着牙不松口。最让人拍手称快的是,他借着熟悉水性的本事,从敌人枪口下奇迹逃生,像条小鱼一样消失在芦苇丛中。

没有生硬的说教,却能让孩子懂得什么是勇敢、什么是责任。雨来和小伙伴的调皮捣蛋里藏着童真,面对危险时的坚定里透着担当,特别容易让孩子产生共鸣。 翻开它,孩子会看到战火里的成长,更会明白:爱国从不是口号,是危难时的挺身而出,是平常时的认真对待。这样的故事,会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一盏小灯,照亮他们对勇气与信念的理解。

标签:读后感3篇小英雄雨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