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爱的教育》读后感3篇

2025-09-03 22:01:35 文题网 字数: 点击:

第一篇:《恩里科的校园日记》

提纲

1. 开篇:点明《爱的教育》是“快乐读书吧”推荐的经典,以恩里科的日记形式展开,带来亲切感

2. 主体1:讲述“小石匠”来访的故事,体现同学间的真诚相待

3. 主体2:描述班级为生病同学补课的温暖场景,展现集体之爱

4. 主体3:联系自己班级的互助小事,感受身边的“爱的教育”

5. 结尾:总结这本书教会我们发现日常中的善意

正文

《爱的教育》是“快乐读书吧”里让我反复翻看的一本。主人公恩里科用日记记下一学年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却像一股暖流,慢慢淌进心里。原来最动人的爱,就藏在每天的校园生活里。

“小石匠”来访的片段总让我笑出声。这个顶着“石匠帽”的同学,不小心在恩里科家沙发上蹭了灰,紧张得脸都红了。恩里科的爸爸却笑着说:“这是勇敢的印记!”还故意在自己衣服上画了道灰痕。读到这里,我想起同桌弄脏我笔记本时,我急得叫起来——和恩里科一家比,我真该学学这份包容。

班里同学轮流给生病的小泥瓦匠补课的事更让人暖心。克洛西带了鲜花,德罗西帮他整理笔记,连平时调皮的弗兰蒂都安静地听着。老师说:“同学就是要像兄弟姐妹。”这多像我们班,上次小美脚扭伤了,大家每天帮她带午饭、抄作业,原来“集体”两个字,就是互相搭把手。

“快乐读书吧”推荐它时说:“这是一本让孩子懂爱的书。”确实,以前我总觉得“爱”要很隆重,现在才发现,借给同学一块橡皮是爱,帮老师搬作业本是爱,甚至一句“没关系”都是爱。恩里科的日记像面镜子,照出我们身边处处是温暖。

合上书,我也想拿起笔,像恩里科那样,记下今天同桌帮我解答的那道数学题。

修改建议

1. 可补充“小石匠”的外貌细节,比如“他的手指上有小茧子,那是帮爸爸干活留下的”,让人物更鲜活

2. 联系“快乐读书吧”时,可加入推荐语的具体感受,比如“原来推荐语说的‘日常里的爱’,就是这些藏在细节里的温暖”

写作建议

1. 写“快乐读书吧”推荐的书,可在开头或结尾呼应推荐理由,让读后感更有针对性

2. 选事例时,优先挑贴近校园生活的片段,比如同学交往、师生互动,更容易和自己的经历挂钩

第二篇:《卡隆教会我的事》

提纲

1. 开篇:说明《爱的教育》是“快乐读书吧”力荐的成长指南,引出卡隆这个角色

2. 主体1:讲述卡隆保护被嘲笑的克洛西,展现勇敢的友爱

3. 主体2:描述卡隆安慰失去母亲的同学,体现细腻的关怀

4. 主体3:联系自己曾忽略的小事,反思如何学习卡隆

5. 结尾:总结卡隆让我们明白“爱要靠行动表达”

正文

“快乐读书吧”说《爱的教育》里有许多“照亮成长的小伙伴”,卡隆就是最亮的那一个。这个高个子男孩没说过什么豪言壮语,却用一个个举动告诉我们:爱不是口号,是该伸出手时就不犹豫。

克洛西因为残疾常被同学模仿,那天弗兰蒂又学他走路的样子,卡隆“腾”地站起来,涨红了脸说:“你再这样,我就揍你!”他挡在克洛西身前,像一堵墙。这让我想起上次班里转来的新同学被嘲笑口音时,我明明觉得不对,却没敢出声——卡隆教会我,善良需要勇气。

更让我触动的是卡隆对耐利的照顾。耐利妈妈去世后,他总坐在座位上发呆。卡隆每天陪他散步,把自己的点心分给他一半,还在他课本上画笑脸。有次耐利哭了,卡隆什么也没说,就默默递过手帕。这多像我们班的小雨,上次我考试失利时,她没劝我,只是陪我在操场走了两圈——原来陪伴就是最好的安慰。

“快乐读书吧”说这本书能“让孩子学会如何去爱”。以前我总想着“做大事”,现在才懂,帮同学捡起掉落的笔,扶起摔倒的人,这些小事都是卡隆式的爱。卡隆不是天生的小英雄,他只是把别人放在心上而已。

合上书,我决定明天主动帮那个总被孤立的同学一起做值日。原来像卡隆那样去爱,一点也不难。

修改建议

1. 可增加卡隆的一个小细节,比如“他保护克洛西时,手在微微发抖,其实也有点怕,但还是站了出来”,让勇敢更真实

2. 联系自身时,可具体写“打算怎么做”,比如“明天见到新同学,我要主动说‘我们一起玩吧’”

写作建议

1. 写书中角色时,抓住“行动细节”,比如卡隆“递手帕时别过脸,怕耐利不好意思”,比单纯说“他很善良”更有感染力

2. 结合“快乐读书吧”的推荐意义,说明这个角色能教会我们什么,让感悟更贴近“成长”主题

第三篇:《每月故事里的光》

提纲

1. 开篇:提及《爱的教育》中“每月故事”是“快乐读书吧”特别推荐的部分,引出对“大爱”的理解

2. 主体1:讲述“伦巴第的小哨兵”为军队放哨的故事,体现爱国之爱

3. 主体2:描述“万里寻母记”中少年跨越重洋找妈妈的坚持,展现亲情之爱

4. 主体3:联系生活中普通人的坚守,感受平凡中的伟大

5. 结尾:总结这些故事让我们懂得爱有很多种模样

正文

“快乐读书吧”推荐《爱的教育》时,特别提到了书里的“每月故事”。这些穿插在恩里科日记里的故事,像一颗颗星星,照亮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原来爱不止是关心身边人,还有对国家的担当,对亲情的坚守。

“伦巴第的小哨兵”让我眼眶发热。那个和我们差不多大的男孩,主动帮军队爬上树放哨,发现敌人时大声示警,自己却中了子弹。他从树上掉下来时,手里还攥着国旗的一角。读到这里,我想起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原来爱国可以是这么勇敢的模样——不是长大后才要做的事,而是此刻就该藏在心里的信念。

“万里寻母记”里的马尔科更让我震撼。为了找到打工的妈妈,这个十一岁的男孩独自坐船、走路,穿越整个美洲。钱花光了就打零工,生病了就咬着牙前进,终于在妈妈床边哭着说:“我找到你了。”这让我想起爸爸出差时,每天再晚都会给我打视频电话——原来亲情是不管多远,都要奔向彼此的勇气。

“快乐读书吧”说这些故事能“让孩子看见爱的多种模样”。确实,以前我以为爱就是送礼物、说好听的话,现在才懂,小哨兵的坚守是爱,马尔科的执着是爱,甚至楼下保安叔叔每天的守护也是爱。这些故事像一把钥匙,打开了理解“大爱”的门。

合上书,我望着窗外的晚霞,突然觉得自己也该做点什么——比如认真升好每次国旗,给远方的爷爷奶奶打个电话。原来爱,从来都在我们能做到的小事里。

修改建议

1. 可补充“小哨兵”的外貌细节,比如“他的鞋子破了个洞,袜子露出脚趾,却站得笔直”,让形象更立体

2. 联系生活时,可加入一个具体场景,比如“小区保安叔叔冒雨帮邻居收衣服,这也是他的‘坚守’”

写作建议

1. 写书中的“故事集”部分,可挑选2个不同主题的故事,展现爱的多样性,避免内容单一

2. 结合“快乐读书吧”的推荐点,说明这些故事能带给我们什么成长,比如“让我们明白爱不只有一种样子,每种爱都值得尊重”。

给孩子选一本能悄悄滋养心灵的书,《爱的教育》会是绝佳选择。作为语文教材“快乐读书吧”推荐的经典,它用意大利男孩恩里科的日记,记录了一学年里温暖的成长故事。

没有枯燥的说教,却藏着最动人的教育:卡隆会站出来保护被欺负的同学,用行动教会孩子什么是勇敢;“万里寻母记”里的少年跨越重洋找妈妈,让孩子懂得亲情的重量;每月故事里的小哨兵,用生命诠释爱国不是口号。这些故事像朋友在耳边轻轻说,让孩子自然明白什么是尊重、善良与担当。

孩子会跟着恩里科一起,看见同学间的互助、老师的温柔、父母的牵挂,慢慢懂得:给摔倒的人扶一把是爱,认真听长辈说话是爱,为集体荣誉努力也是爱。

翻开它,孩子会在故事里悄悄长出同理心与责任感。这不是一本需要催着读的书,而是会让孩子主动分享“今天读到的温暖”的成长礼物。

标签:一篇读后感开篇提纲3篇点明爱的教育恩里科的校园日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