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中天门,我们都坐下休息。从中天门已经能看到泰山的高峰,也能看到前面的很陡的台阶。最困难的,最费力气的一段山路还在前面。我在琢磨到底应该怎么继续往上爬的时候,有另外一个人的“影子”出现在我旁边。这个人物在喃喃自语:“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他说的话我好像在什么地方听过?对了,他是青年的诗人,杜甫。我想,杜甫可能就曾在这个地方歇了一会儿,并抬头仰望雄伟的东乓泰山,意欲攀登绝顶……我鼓励自己把这首诗歌回忆一遍:“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毗人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首诗充满了青年人的蓬勃朝气和雄心壮志——我也仿佛得到新的精神似的,决心像诗人那样“会当凌绝顶”,爬到最高的山顶。
我们几个人一起往前爬,一边互相鼓励,一边一台阶一台阶地迈上去。有时感觉累得再也抬不起腿来,再也迈不出下一步来。不管我们怎么爬,山顶还是那么远,好像我们越爬,目的地离得越远。但我们已经下了决心,虽然累了,但没有转身回去。
我们到了南天门的时候,已经是黄昏的时刻,东边的天空慢慢开始变黑了,西边还能看到太阳落山的最后光线。我们往四周看了一看。在这大自然的怀抱里,我们爬山时感到的疲乏,几个小时的“痛苦”很快就都消失了。看着优美的风景,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我们感到格外高兴。我估计杜甫,那位年轻人,也曾经停歇在这个地方,而看到这个风景他也赞叹不已···
泰山为五岳之首,又名岱山,海拔一千五百四十五米.在这个黄金周我有幸登上了泰山。
我们开车来到泰安市,在泰安市吃过早饭便来到了天外村,把车停到停车场。随后买票进入泰山。
在蜿蜒起伏的山路上坐了十几分钟的车到达了中天门。我抬头仰望泰山,泰山山势高峻挺拔;山峰连绵起伏;清澈的泉水从山上流淌下来;石头千姿百态;山花烂漫;松柏苍翠欲滴…… 我暗下决心:一定要登上泰山,去欣赏山上那美丽的风景!
我们从中天门出发,我们爬呀,爬呀,望着眼前的石阶,仿佛爬不完似的。我看到其他游客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的样子,心里不仅担心:我能爬上去吗?正在这时,一位拄着拐杖,年纪约七十多岁的老奶奶从我身旁走过,既然一位花甲老人都不放弃,那被人们称为刚出生的太阳的我又怎能放弃!特别是看到几位叔叔光着脚丫,拎着皮鞋,我特感动!我擦了擦汗,喝了点水,又开始了。一边爬山,一边欣赏风景,峭壁的石头上有许多古代、现代的名人的书法,他们的字苍劲有力,各有千秋。终于到了十八盘,十八盘是泰山最险峻的一段路,十八盘过后便到了南天门,之后是玉皇顶。我们一鼓作气向前“冲”,终于攀上了玉皇顶,我俯视泰山四周,其他的山峰好象在我们脚下。这时,起雾了,雾好像一层薄纱环绕在泰山的四周,,在我看来,一切都那样渺小。我们来到日观峰,日观峰是欣赏泰山日出的绝佳场所。我们乘缆车下山,从空中欣赏泰山,脚下的泰山显得那样安静!那样美丽!
我们在中天门下了缆车,坐上汽车下山了。再次仰望泰山,泰山在薄雾的映衬下
显得更加俊秀挺拔!我想:泰山!我下一次还要攀登到顶峰!
“我来游兴未闲珊,小径红稀花正残,犹有风光笼眼底,满身云雾上泰山。
积习难改,每有所感,总凑上几句,将波时彼地之情景记录下来。他日翻翻,常会勾起一些美好的回忆。
署假回北京途中,有机会登临泰山,领略了k-览众山小”的壮丽风光,了却了多年的夙愿。
春雨初晴,云日艳丽,我们一行四人身披日光,从中路开始登山。出岱庙,进岱宗坊,过王母池,继续向上攀登,即进入凉森森的柏洞。说是洞,不过是一条景象特殊的山道。山道两旁的柏树参天蔽日、枝叶交互,人们迈步其间,似穿行洞中,故有此名。过柏洞便见峭壁间有弓形石桥突兀而起,横跨峡谷之上,恰似枕山的虹霓,这便是云步桥。桥端有一亭,名日观瀑亭。坐于亭中,见瀑布飞泻于碧峰之上,宛如玉毅冰绢,从天女的织机上飘然落下。又似联翩白鹭,上下争飞,跌入碧潭,腾起一片烟雾。深谷风幽,更兼泉水清冷,至此顿觉署热尽消。倚石听涛,砰砰甸旬,仿佛千万钟鼓一齐鸣响。我惊叹不已,口占二句道:“断崖时落晴天雨,神柞频敲寺外钟。”
过云桥飞澡,到五松亭,有松树三棵翼于崖上,古朴苍劲,据说昔日秦始皇登泰山时,在此遇雨,憩于大树下。为表彰松树蔽雨之功,特封松树为“五大夫,”。沿石阶而上,又见一巨松伫立道旁,枝丫远扬,似向人招手,故名日“泰山迎客松”。其上是对松山,两峰对峙,松柏森森,有古人留下的众多碑刻,诸如:“梦游天地外,身坠烟雾中”,“自是腰间森傲骨,当年不受大夫封。”等等,生动地显示了山势的高峻和松树的兀傲风骨。
过万松山,就踏上“十八盘”。这里距南天门虽只二里许,却是最艰苦的行程,危阶千级,形同壁立,真乃“半山悬古刹,云端挂天梯”,身后深隐隐的,叫人不敢回头,更不敢俯视。
有道是:“铁铸金刚爬泰山,南夭门前盔甲湿。”我们爬上南夭门时,已是汗水淋淋的。山风一吹,松涛飒飒,颇有置身天外之感。门上有阁,谓之“摩空”。阁上有副对联:“门辟九霄仰步兰天胜,阶崇万初俯临千峭奇观”,恰好道出游者此时的感受。
过南夭门,沿石阶爬约二十分钟,.便登上了泰山极顶—玉皇顶,我们俊步天街,天街北依悬崖峭壁,南临深谷幽整,形势十分险峨。
走出天街,过碧截寺,向东北不远,有一壁立的岩石,称大观峰。巨大的石碑上,镌刻着唐玄宗的泰山铭。东边是日观峰,可观东海日出,西边也是日观嘟可观黄河日落。天柱峰上有石栏围拱的,是极顶石。站在这里,举目远眺,只觉泰山巍峨莽苍,确有拔地通天之势。极顶石下两座笔直的山峰之间,几块巨石交错着搭成栈道,谓之“仙人桥”。下面是万丈深渊,白云如海,稍一不慎,就有跌落云海,葬身深渊的危险。此时此刻,非要摒除一切杂念,眼观鼻,鼻观心,学习出家人不可了。这景象看看都令人生畏,不要说过桥了,就是在上-站一站都需要足够的勇气和胆量,同伴中的两位男同学好似吃了豹子胆,居然爬上巨石,悬身于万丈深渊之上,他们高远瞩,指点江山,还要我给他们拍照。我壮壮胆,“喀嚓”一声拍下了这难得的惊险镜头。
翌日清晨,我们随人流到极顶观日出,置身云雾之上,四面凌空,天风浩荡,有飘然若仙之感。瞬间,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顿时,云海流金,峭壁染赤。不一会,脚一的云雾逐渐消散,现出青紫色的山林来,人满身光采,象是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与大自然同时融化在金色的朝霞里。此时,谁不感到自然的伟大,生命的价值,这喷薄而出的红日多么象我们充满希望的祖国啊!
我突然想:溶溶月色下的泰山该是别有一番风味,便提议月下下山,同伴们一致赞同,于是大家聚集在山顶养精蓄锐。当明月高悬,群星闪烁时,我们披着月光下山了。月夜中的泰山显得神秘莫测,瀑布泻于两蜂之间,发出巨大的轰响,万顷松涛在夜风中翻腾不已,在这夜深人静之时,更加令人心惊魄动。午夜之时,我们来到万寿桥,仰卧于亭中石椅之上,静听鸣泉飒飒,俯视清波粼粼。月色茫茫,云山淡淡,此情此景,妙不可言。
到达泰山脚下,已是曦光初现之时,“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在那自云深处。在那绿树丛中,留下了我的脚印,那是我最关好的经历。
9月2日,自济南乘车向东南方行驶,去游览泰山余脉千佛山(古称历山)。相传上古虞舜帝为民时,曾耕田于此,故又名舜耕山。我们踏着绿树掩映的林荫路.登上海拔300来米的千佛山.拜渴尽南端的舜祠,恰巧路经鲁班祠,自然要进祠瞻仰。只见一位凝眉深思的匠人塑像端坐其中,该祠规模不大.是宋元时期的建筑。据史料记载,各班是春秋时鲁国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建筑巧匠,发明了曲尺、墨斗等一套木匠工具。创造了攻城的“云梯”、水战的钩强,滑翔的木鹊等。后来历代建筑工匠都拜他为“祖师”.并立庙祭祀。从这里移步东邻旋即到达了舜祠,这座造型简朴的祠堂,几乎看不出与鲁班祠有多大区别,正中供奉着慈祥面孔的舜帝,据说这是北魏以前的建筑。
人民中流传舜是农民的儿子,长大后就在这里开荒种地。他才华过人,不论作什么总是把最艰苦的事情担当起来,又肯尽力助人,所以,人们都爱受他感化.他在历山耕种不久,这里的农民都争着让起田界来;他到雷泽去打鱼,雷泽的人也都跟着学打鱼;他到河滨去做陶器,不久,陶工们做的陶器既美观又耐用.随着他的足迹所到之处,一年,就会成为小小的村庄;两年就变为城镇;到第三年就成为都会了。后来,部落联盟领袖尧因年老,寻访夭下贤人,经四方部落领袖推荐,便把位置让给了他,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舜继位后颇得民心。这就是历史上尧舜禅让的故事。为了纪念舜的两个妻子,1981年还在千佛山林园内新辟了娥英池。我们从旁走过,顿觉清爽宜人,原来,水从南山引来,注水口虚掩在假山石下,前有横石隆起,每当注水时,清冽的山水喷薄而出,撞在横石上,激起一尺多高的水花,然后跳过横石淌入池中,形成一道透明的水帘,池内水清见底,煞是好看。
三天多的游历,使我对泰山有所领略,过去萦绕在脑际的疑问,迎刃而解:就高度而论,泰山不及珠峰之四一(1540米左右);按风光来比,并无峨眉之秀色;论古松异石,也不如黄山之奇特。但她为什么偏被誉为五岳之尊呢?就在于她据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进而形成古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古代文化发源地;东方,自古被认为是万物生长的方位。因之,历代帝王相继前来告祭,于是也成为佛、道、儒各教派的繁盛之区;同时,有景必有诗,四方文人雅士,在这向往的游地遗留下千古传颂的诗文。诗以山丽,山以诗传。这东方文物宝库一般的泰山.被尊为五岳之首,是当之无愧的。
俗话说得好:“不到长城非好汉。”今天我就做了一回好汉。
站在长城脚下,它像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的长龙。人山人海的人们在长城上走来走去,活像一只只小蚂蚁。
坐缆车到长城上,这一段长城修筑在慕田谷上,高大坚固的长城是用巨大的青砖的条石筑成的。宽阔的过道,像很宽阔的马路,上面铺着十分平整的条石。它旁边有瞭望口,供瞭望用。下面有射击口,用来射击。每隔一定的距离,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时,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往前看,能看见在山上面的五个巨大的字“忠于毛主席”,意思是要永远听他的话,效忠于他。
站在长城上,很自然的想起当年修建长城的古代人民,真为他们感到骄傲。这些每块重达两三千斤中的条石是古代人民一块一块地运上这陡峭的山岭的。那时没有汽车、火车、起重机。这些都是劳动人民的智慧才凝结成的万里长城。
这真的是中国的壮举!
端午假期,爸爸、妈妈说泰安新开了一个景点——泰山石敢当文化园,我一直不明白“石敢当”是干什么的,爸爸妈妈说作为泰安人,要了解泰安的文化,所以我们一家决定去泰山石敢当文化园一探究竟。
一早,我们顶着太阳就出发了,没一会就到了景区。果然是新开园的,环境看着真好啊,到处都整洁又美观。爸爸停好车,妈妈兑好票,我们就正式进入景区了,我激动极了!穿过一个长长的时空隧道,我们就来到了“敢当殿”,里面供奉着“石敢当”神像,看着高大威猛。爸爸扫了下电子地图,对整个景区的景点布置和时间安排都心里有数。然后,我们去了“古镇梦魇”,就是古代的一个小镇,经历了狂风暴雨、地震等灾害,又恢复重建。我身临其中,真的感受到了地震和暴风雨来临时的恐惧,更多了一份对大自然的敬畏。出来后,爸爸带我们去了“飞越泰山”,这个太好玩了!坐在一个飞行器上,在天上飞来飞去,时而高,时而低,泰山的美景尽收眼底,太刺激了!真为作为泰安人而骄傲!然后,我们就紧接着去了“盘古开天”,坐着个小火车,沉浸式的体验了解,盘古如何战胜各种妖魔鬼怪,把天地分开的,也很好玩,更为盘古的勇猛震撼。
终于到了我最想了解的故事了,“英雄石敢当”剧场开演了。我和爸爸、妈妈挑选了最佳位置观看,心中的疑问马上揭晓了,很是激动。因为都是真人表演,还有真火、真水,各种道具,我不由自主的沉浸其中,把石敢当的由来,以及他勇猛的战胜了水怪、瘟神等故事看完,明白了石敢当原来可以驱邪降魔,所以许多人便用他的名字来吓唬鬼怪,是老百姓的“守护”神。
最后,我还玩了彩虹滑道、水上漂流、海盗船、毛毛虫等娱乐项目,真是惊险又刺激,好玩极了!所有的项目我们基本都玩了一遍,太阳也要落山了,我们依依不舍的出园了,真是既好玩又收获知识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