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我们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9-02 21:54:29
  • 《与众不同的朋友》
  • 当我们搬到温馨的新家时,我结识了一位蒙古族好朋友——哈尼。她是我楼上的邻居。她长着一张精致的瓜子脸,高高的鼻梁,宛如一座挺拔的小山峰,而且她还拥有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里面充满了天真与可爱。

    哈尼的性格非常沉稳文静,她走起路来轻声慢步,并且在平日也很少能看见她笑。而我,却与哈尼的性格截然不同,我走起路来风风火火,就像一阵风一样,每天都笑哈哈的。我发现哈尼不喜欢笑的特点,于是我每天想方设法的逗她开心。我就像有魔法一样,将哈尼拖到我的世界里,逐渐让她变得开心,并且她的眼神中也充满了自信的光彩。

    暑假的傍晚,我和哈尼的举动就像一幅温馨的画卷,每天写完作业,我们都会迫不及待地出来玩耍。有时会一起跑步,有时会一起跳跳绳,有时会一起跳皮筋……有了她的陪伴,我更爱运动了,从此我们也成为了运动搭子。

    有了哈尼的陪伴,我还学会了一种新的语言——蒙语,她每天教我一句,渐渐地,我有很多话都能听懂了。我每天教她一些较难的汉字,我们互相帮助,每天都能收获满满的知识。

    我们两个人就像一束光温暖着彼此,就是在这些事情中,我们成为了生活中最要好的朋友。

  • 《乐游贵州》
  • 今年暑假,我们一家三口去了期待已久的贵州。那里群山环绕、空气清新、天气凉爽,真是个好地方。接下来,让我带领大家感受多姿多彩的贵州吧!

    壮观的马岭河峡谷

    兴义市的马岭河峡谷,这是被称为地球上最美伤疤的 地方。我们去的那天很不巧,天上下起了中雨,我有点担心美景会不会看不到了呢?

    进入景区,我从远处望去,只见白茫茫一片,峡谷里面因为雨天充满雾气,朦朦胧胧一片,只听见“隆隆”的响声。我爬着楼梯 缓缓地靠近瀑布,瀑布的声音越来越大,周围也是人声鼎沸。我随着人流来到瀑布前,许多冰凉的水滴扑面而来,让 人感觉凉爽、舒服。瀑布非常宽,水声震耳欲聋,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奔腾而下。这壮观的景色让我想起 了李白《望庐山瀑布》中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 落九天”。

    这里真是太壮美了,到现在我才知道原来这个瀑布叫 “万马奔腾”。

    千姿百态的织金洞

    织金洞是个溶洞,讲解员告诉我们,40 年前,有一群村民在附近斗鸡,一只鸡不小心掉到一个 洞里。村民就到洞里去找,发现了这个溶洞,然后就取名“打鸡洞”。后来,人们又根据地名,将这个溶洞的名字改成“织金洞”。

    进洞之前我们走过了一段小路,有一块石头上刻了“黄山 归来不看岳,织金洞外无洞天”。织金洞的洞口又高又宽,高 达六七层楼,洞口写着三个大字——“织金洞”。跟随讲解员,我们进入了 织金洞。一进洞,我就感觉有点清凉,一下子燥热全消,原来洞内常年的温度都 是 16℃到 18℃之间,非常舒服。洞内很滑,很容易摔倒,光线也很暗,就像七八点钟的夜晚一样。我小心翼翼地向前走着,看到了溶洞里面有千姿百态的石头,有钟乳石,有石幔,有石帘,有石葡萄……真让我大开眼界。

    “猴子登天”这块奇石令我印象深刻。远远看过去就像一 根柱子立在山洞里面,这根柱子很细,顶天立地。走近一看, 柱子上爬满了一只只小猴子,只见这些猴子争先恐后地往上爬,难道是要登 上天宫吗?我仰起头望着这些栩栩如生的石猴子,嗯,我猜它们有的 想成仙,有的想偷蟠桃,还有的想在那天宫里大吃大喝呢!

    织金洞是一个巨大的溶洞,这是大自然伟大的作品,大自 然真是鬼斧神工啊!

    闻名中外的黄果树瀑布

    那一天,我们去了黄果树瀑布,这个景区 分为大瀑布、天星桥、陡坡塘三个部分。因为时间优有点赶,所以我们 只去了大瀑布和天星桥这两个景点。

    我们从大瀑布的侧边进了水帘洞。走到水 帘洞中间,我转过头发现了另一个巨大的洞,外 面的瀑布就像巨人房里的窗帘一样。透过这窗帘,我隐隐约约看到河对岸的游客和风景。 我穿着雨衣,狂风把许多水滴吹到我的脸上, 我感觉冰凉冰凉的。雨衣被风吹起来,我紧紧 抓住雨衣的帽子。当时我离瀑布很近,感觉伸手就能碰 到,声音就在耳边,像在敲锣打鼓一样。在洞里待了片刻,我就和家人一起出来了。我感觉很 幸运,因为走出水帘洞的那一刻,我看到一道忽隐忽现的彩 虹。

    随后,我们坐着大巴来到天星桥景区,又走到了银链坠潭瀑布。银链坠潭瀑布中间有个水潭,瀑布半包围 着水潭,瀑布的水流 过石头,形成一根根白色的线,就像银链一样坠入潭中。所以这个瀑布叫“银链 坠潭瀑布”。

    稻田抓鸭

    在贵州的几天里,我们还去了万峰林,那里有很多好玩的地方,有摸鱼、抓鸭子、坐小火车……其中 我最喜欢抓鸭子,因为特别有趣。

    我先穿上防水衣,拿上渔网,小心翼翼地下了稻田。我走的每一步都很困难,因为我的脚会 陷在泥里,每提一步都得花大力气才行,走起路来像年迈的老奶奶一样。 我找到了一只小鸭子,高兴得不得了。我先用网把鸭子赶到水 稻丛中,然后把网斜着放到了水里面,最后快 速地向上一捞,一下子就抓住了一只小鸭子。我高 兴极了,叫道:“我抓到了!我抓到了!”接着,我开始向大鸭子发起挑战。可大鸭子比小鸭子反应快,它们游得可快了,“嗖”的一下就无影无踪了。我在稻田里转了好一会,一只大鸭子都没抓到,哎,它们实在太灵活了!不过,我还是很开心,因为稻田抓鸭子真是太好玩了!

  • 《我学习的榜样》
  • 班里有一位了不起的大人物,既是我们班的班长,也是数一数二的学霸,我有时叫他“领头羊”,他任何事情都是第一个冲在最前头的,那就叫他“领头羊”吧!

    他的头发乌黑发高,一双卡姿兰大眼睛水汪汪的,就是那两颗歪歪斜斜的大门牙不怎么好看,这严重影响了他绅士一般的外貌。

    他的性格有一点怪怪的,有时像默默无闻的老黄牛,有时又像昂首阔步的领头羊。他奋勇拼博,勤奋好学,他上课听讲,从来不会走神,静得出奇,勤奋刻苦的精神不比车胤差到哪里去。别看他小脑袋瓜不太大,里面却装满了各种智慧!老师不在班级的时候,他就会有“大动作”,从他管理学生的武器库里一件一件地拿出来:近战一飞毛腿、远程一狮吼功、法师技能一死亡凝视、原子弹打击技能一我把老师叫过来都别上体育课了、终级技能一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亿点点作业,“反抗者”可以加倍写哦,被他抓到的人就会变得压力山大。

    是他给了我们全班五十四个人良好的学习环境,我认为他是老师的优秀小助手,也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 《摘黄皮》
  • 夏天来了,我们来到朱老师的院子里摘黄皮,这里好热闹呀!有我、朱老师、弟弟、爸爸和妈妈,几个同学和家长、还有朱老师的亲戚朋友。院子里的两棵黄皮树有三层楼那么高,枝叶茂盛,树上挂满了黄澄澄的果子,看了馋得直流口水。大人们叽叽喳喳地聊个不停,孩子在树下团团转,好开心!我们开始摘黄皮,伯伯搬来梯子,阿姨拿来长臂铁钩,妈妈拿来纸箱装黄皮。有的人登上梯子,钩树枝,有的在树下一边拽着竹竿往下拉,一边喊:“一、二、三,加把劲!”嘿嘿,好像拔萝卜呢!有的在地上低着头捡黄皮;还有的吃起了黄皮。咔嚓一下,一丛丛黄皮从树上掉下来。不知不觉,地上的箱子满满的,箱子装不下了还拿来雨伞倒放在地上装呢!

    忽然,下起了大雨,大家躲在雨棚里吃黄皮,我迫不及待地拿一颗,放进嘴里,又酸又甜。

    雨渐渐小了,树上还有知了蜕壳,我们把它拿了下来玩;爸爸翻开断砖,让我们看蜗牛产卵;老师带我们去看筑在电缆上的鸟窝……

    吃过黄皮,我们说着笑着,带着今天的劳动成果走在回家的路上,还相约明年再来。

  • 《暑假盔甲山》
  • 暑假,对于我们小学生来就,是一段充满欢乐和自由的时光。在这个假期里,我还经历了许多有趣的事,其中最让我难忘的,莫过于那次我和家人一起参加的盔甲山旅行。

    那天阳光明媚,微风拂面,正是旅游的好天气。我们迎着朝霞,吃着零售,我们一家早早的就来到了位于盔甲山的山顶,这里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仿佛是一处室外桃源,我们带着丰盛的食物和装备,准备在这度过美好的一天。

    我们从山顶向山下开去,这时,眼前的景色让我惊艳到了,大树茁然挺立,高耸入云,展现出神圣端庄的威严,里面暗暗发出溪水的流动声,阳光把溪水照得闪闪发亮。闪露出大自然的神奇。远处的几只散养牛正无忧无虑的吃着青草,显出一派生机,那山林散发出自然的幽香。

    游玩不久,空气显然变热,我抬头一看,正午当头,看着被太阳晒热的车,爸爸心生一计,从后备箱拿出洒水枪,我们立刻开始了洒水游戏,欢笑无处不在。

    这次的旅行,让我领略了大山的风采,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神奇,让我回味无穷。

  • 《《寄小读者》读后感》
  • 《寄小读者》是冰心奶奶写给我们小朋友的书,全书分为三册,为《寄小读者》、《又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对孩子、小动物的喜爱,对母亲的依赖,对祖国的关注和深切怀念。

    在冰心奶奶心里,哪怕是一只小白鼠,也变的有声有色有情感,记得在《寄小读者-通讯二》中,小狗虎儿叼走小老鼠时,冰心奶奶的心仿佛挨了一箭!她还伏在枕上流下了泪来!可想而知冰心奶奶有多么纯洁,多么善良!她为一只折足蟋蟀流泪,为受伤黄雀呜咽!还有许许多多的……

    当读到“母亲爱我,只因为她是我的母亲”时,我的心里不由得想到一首诗: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委屈的泪花儿,有人给你擦。是啊,母爱无处不在,每时每刻都在关心、爱护着我们。我想,我们是不是应该为所爱的家人们做点什么呢?

    在刚读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会有种“明明每个字我都认识,连起来却读不懂”的感觉,但重复阅读后才发现,不仅读懂了内容,还领悟了道理,让我们有了一双可以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发现:原来世界这么美好。

  • 《秦淮河游记》
  • 放暑假后,爸爸妈妈就带我们来到了我期待已久的南京。一下高铁,热浪便扑面而来,热得我们汗流浃背。我们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后,才到达酒店。当我向烂泥一样瘫倒在床上时,就听到妈妈说:“都起来了,这才哪儿到哪儿?晚上我们还要去秦淮河、夫子庙呢!”

    到了晚上,我们来到秦淮河边,这里人挤人,人挨人,灯火通明。秦淮河上的游船,一条接着一条,不断的从码头驶离,归来。爸爸妈妈拉着我们好不容易才排队买到了船票。

    当我们登上船,就能看到对面红墙上的双龙戏珠,两条金光闪闪的龙之间有一个同样在发光的龙珠,这样一副巨大的浮雕使人们无论在哪个角度,都能看到它,而这就是使它成为主角的原因。

    船儿向前驶去,秦淮河两岸的道路上,人声鼎沸,灯火通明,河上波光粼粼,就好像宝石散落,河面上亮晶晶的,倒映出楼房、花草树木和人群,让人忍不住地赞叹,南京真不愧是六朝古都。

    我们先经过了桃叶渡,再驶进白鹭洲公园,说是公园,其实在我看来,白鹭洲公园更像是森林和街市的交接处。这好不容易等船来到了一处略显宁静的树林,一转眼,画舫就又来到了热闹的街市,让人恍惚间以为刚才的宁静树林其实是自己梦里的场景。

    之后,我们又经过了水街、东水关和中华门。水街的人比别的地方的都多,也更加热闹,而东水关则更加肃立,它的主体颜色是灰黑色的,与旁边灯火通明的商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让人奇怪的是,这样竟然一点都不违和。中华门则有固定的灯光表演,蓝色的光线交叉着,河两岸还冒出阵阵烟雾,十分好看。

    南京,这个六朝古都,正在闪闪发光!

  • 《旅途中的数学》
  • 暑假里我们从宁波坐飞机去兰州啦!爸爸说机票上写着飞行时间是3小时20分钟,我们是16:45起飞,我赶紧掏出本子算:16时45分加3小时是19时45分,再加20分钟,45分+20分=65分也就是1小时零5分,正好是20:05降落。果然,飞机差不多就在这个时间落地,数学算时间真准!

    到了兰州,我们去吃牛肉面。一碗面8元,爸爸买了三碗,还加了两个2元的鸡蛋。我算:3×8=24元,2×2=4元,一共24+4=28元。爸爸付了50元,阿姨找了22元,和我算的一样,我真棒!

    第二天早上我们从兰州去甘南拉卜楞寺,车程大约4小时。我们9点出发,我望着窗外想:4小时后就是13点,也就是下午1点。路边的里程牌上写着兰州到甘南全程230公里,那平均每小时要走多少公里呢?爸爸说这叫速度,230÷4=57.5公里,“原来车子每小时大约跑57.5公里,差不多就是58公里呀!”

    在拉卜楞寺转经的时候,我数了数转经筒,一排有108个,我们转了三排,一共转了108×3=324个。妈妈说这些数字里藏着吉祥的意思呢!

    我们还去了甘南的草原,草原真大呀!我们看到了一群羊,我数了数,左边有28只,右边有35只,加起来一共28+35=63只。牧民叔叔说,每只羊每天要吃4斤草,那63只羊一天就要吃63×4=252斤草,真是个大数目!

    这次旅行让我发现,不管是坐飞机、赶路,还是看风景、花钱,到处都有数学的影子,学好数学真能帮上大忙呢!

  • 《爬长城》
  • 8月15日 星期四 阴

    今天,我们全家一起去爬了慕田峪长城!爸爸告诉我,这段长城已经有六百多岁了,是万里长城中最陡、最险的一段,我听了,觉得它真了不起!

    一路上,我看到了大大的“好汉石”,爸爸还帮我拍了照片呢!旁边有毛主席写的“不到长城非好汉”几个大字,爸爸说,爬上了长城,我也是小好汉啦!

    爬长城真的好累呀,我呼哧呼哧地喘着气,一步一步登上了高高的烽火台。站在上面往远处看,长城就像一条又长又威风的巨龙,静静地趴在山上一动不动。妈妈告诉我,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人们用双手建起来的,真是太神奇了!

    今天虽然腿有点酸,但我特别开心,因为我终于见到真正的长城了!

  • 《未能并肩,但仍同行》
  • 十三天的军政训练如同一场短暂的淬火,将我们这些初入高中的稚嫩灵魂置于纪律与集体的熔炉中重新锻造。因过敏性鼻炎的纠缠,我成了一个特殊的旁观者——身在樊笼外,心在旌旗下。

    当同学们在烈日下挥洒汗水时,我只能通过班级群里不断更新的照片,拼凑出一场我未能全程参与的青春仪式。这种奇特的“在场缺席”,赋予了我另一种视角:不是通过身体的劳累来感受军训,而是通过心灵的远观来理解集体。

    参与的第一天,空气中已然弥漫着变革的气息。上午的分班仪式上,一张张陌生而稚嫩的面孔相互打量着,眼神里藏着对未知的期待与不安。当在分组表上找到自己的名字时,归属的班级被确定,一种奇妙的认同感便开始滋生。

    下午的启动仪式上,沈主任的话语掷地有声:“从这里开始,你们不再是个体,而是一个整体。在赤峰二中这个大集体中你们要有集体意识,有规则意识。” 这句话在当时听来不过是例行公事的勉励之辞,却在后续的日子里逐渐显现其重量。

    翌日清晨,同学们在操场上排列组合,最初杂乱无章的方阵逐渐变得边界清晰,每个人的动作从参差不齐到整齐划一。在队形排列完成后我们被带到大礼堂学《长征组歌》。《长征组歌·送别》的旋律时常穿过热浪飘进窗内,“红旗飘,军号响”。大家一遍又一遍跟着音乐老师学习时,我忽有所悟:集体不是对个体的消解,而是个体在更大和谐中的安顿。每个声音保持独特性,却又共同创造出单一个体无法完成的和谐。

    第三日的军姿训练让我切身感受到了“规训”的力量。时间在汗水的滴落中变得缓慢,每一秒都是对意志的考验。就在我开始体会这种“动的静默”时,哮喘的不适迫使我退出训练,成为了场边的观察者。从此,我的军训转移到了手机的四方屏幕上。班主任老师发来的每张照片都成了我解读集体的密码。通过照片,我看阳光在同学们日渐黝黑的皮肤上跳跃,眼神中的迷茫逐渐被坚定取代;我看到散乱的步伐变得整齐划一,个性的姿态融为集体的仪态。

    因身体状况而缺席大部分训练,这起初令我深感遗憾。但渐渐地,这种“缺席”成了另一种形式的“在场”。我看到了同学们归来时疲惫却闪耀的眼神,听到了他们沙哑却充满骄傲的交谈,感受到了那种共同经历艰难后产生的无形纽带。我意识到,真正的集体认同感并非来自于简单的“在场”,而是来自于心灵的共鸣与情感的投入。

    这场未完成的军训,恰如一个隐喻,预示着我们即将展开的高中生活乃至更长的人生旅程。在此期间特别令我动容的是,同学们从未因我的缺席而视我为异类。他们在休息时发来问候,分享训练中的苦乐,这种无形的接纳让我明白:集体的边界不是由物理在场划定的,而是由心灵的归属感决定的。亚里士多德说“人是城邦的动物”,但这种社会性并非简单地居住在一起,而是通过共享的经历与价值观形成的联结。

    古人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缺席让我获得了跳出“庐山”的机会,从而更清晰地看到了集体的真面目。这种特殊的经历,或许正是命运赐予我的一份独特礼物,让我在高中生活的开端,就学会了用双重视角看待自我与集体的关系——既在其中,又在其外;既是个体,又是整体的一部分。

    军训结束了,但它留给我的并不是一个完整的体验,而是一个关于“缺席与在场”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