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岁月的长河里,我们常常听到许多的声音,但在记忆深处,有一种声音却无时无刻提醒着我——妈妈的叮嘱。
那是在我9岁的时候吧,记得那时是在下暴雨的时候,天气十分阴沉,炎热的夏天突然变得无比潮湿,雨声如瀑布般倾泻而下。此时在球馆里的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回家,于是我拿上电话手表向妈妈打去了电话,可连续打了数次电话都没有被接通,于是我产生了一个想法跑回家去。
跑着跑,我便看到远处有一团黑影朝我奔来,看清之后我便大喊道:“妈妈,你终于来了。”还没等我说完她便对我询问:“怎么样?有没有摔倒呀?还有我出门前不都和你说过,下雨了别出来吗?”我看妈妈看着我这一副十分狼狈的样子,满脸心疼,说罢她便从袋子里拿出了一件雨衣,立刻给我穿上了。穿上雨衣后,我突然感觉身体流过一阵暖流,让我原本十分寒冷的身体变得暖洋洋的,那是妈妈的爱。
如今,此事也已经过去了许多年了,可母亲的叮嘱和提醒却从来没有停止过,小到吃饭“吃多点”,大到“不要自己出去玩”……母亲的关怀无论是在哪里,母亲的关怀却一直都在。
即使世上所有的华美乐章都消失了,我也不怕,因为我有这样一种声音永远都在耳畔回荡。母亲爱的声音,是人生的馈赠。
在我们日复一日的生活中,那些看似触手可及的自由,其实往往隐藏着一个个越来越“幽暗”的牢笼。终于,一个学期的漫长旅程缓缓画上了句号,迎来了我们翘首以盼的假期。
踏出校门的那一刻,啊!那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那无垠的蓝天仿佛也在诉说着自由的故事,整个世界都充满了无尽的诱惑。我恨不得立刻挣脱身上沉重的枷锁,把压力如山的书包扔到一旁,像刚刚破壳的小鸟一样,展开翅膀,迎接风的拥抱,跃向幸福的彼岸。
然而,就在我满怀憧憬地向前奔跑时,却没有留意到身后那抹不寻常的笑容。一场精心策划的“冒险”正悄无声息地拉开序幕,仿佛一张无形的大网,将我紧紧笼罩。
一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躺在沙发上,任由自己沉醉在幻想编织的美好世界中。“哇,自由的感觉真好!”我被喜悦冲昏了头脑,仿佛整个世界都在我的脚下。但就在我即将踏上屋顶、掀起一片天的那一刻,却丝毫没有察觉到,所谓的“自由”,其实只是换了一个牢笼而已。
果然,第二天一早,那无形中响起的闹钟就像一只凶猛的怪兽,不断吞噬着我体内残余的喜悦和宁静,直到把我变成一摊无助的碎石。“嘿!这是谁定的闹钟?我明明没定啊!”我定了定神,关掉闹钟,一扭头,“嘿!这书包怎么又在这儿?我不是放假了吗?”说完,我又躺了下来,满脸不屑。
“咔嚓!”一个响亮的巴掌声突然在耳边响起,瞬间把我从沉醉中拉回了现实。“起床!上补习班了!一天天的就知道睡懒觉!”一个身影在昏暗的早晨中赫然出现在床头,吓得我一激灵。
刚刚摆脱学校的牢笼,以为可以展翅高飞,却不曾想,天空中又出现了一个新的牢笼。也许摆脱了这个,还有下一个在等着我。一切似乎都已经被设定好了,无处可逃。
学生们不约而同地呐喊着、无助着,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期望,希望能够退出这个精心设计的“游戏”,但这一切却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奢望。生活中,你越是想逃脱,就越是被迫面对;你越是挣扎,就越是深陷其中。而那些试图反抗的人们,迟早会被现实的巨轮碾成粉尘,甚至化成粉尘也无法获得真正的自由。
人啊!你们难道不曾想过是谁设下了这个“局”吗?你们难道不觉得这一切都是那么荒唐和可笑吗?人生似乎总是不那么完美,它总是充满了遗憾和束缚。但请记住,即使身处牢笼之中,我们也要保持一颗勇敢和坚定的心。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有限的空间里寻找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无尽的束缚中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让我们勇敢地面对现实吧!即使前路坎坷、布满荆棘,也要坚定地迈出步伐。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走出牢笼,拥抱属于自己的自由与幸福。
今日跟随社区组织者的脚步,我们走进了未成年人管教所。这里高墙壁垒森严,无形中将一处特殊的世界与我们日常的天地隔绝开来。
踏入劳动车间,我看到比我年纪大不了几岁的少年们正低头专注着手中的活计。他们身着统一的囚服,神情肃穆而认真,唯有警官巡逻的脚步声在偌大的空间里回荡——安静得令人心头发紧,仿佛空气都凝结了,只剩下时间在肃穆中缓缓流淌。随后我们继续参观了生活区,整齐划一的床铺、一尘不染的地面,处处都透露着纪律的烙印,也让我第一次具体地感受到了“规则”这二字沉甸甸的分量。
最揪心的探视区外的那幕场景:铁网那一边,一位母亲踮着脚尖,久久凝望着铁门内的“另一个世界”,眼神如被投进一颗石子的深潭,交织着无限的爱与痛楚,让人忍不住低头,不忍多看。
但真正烙印在我心底的是现身说法的少年。他曾经就读于成都顶尖中学的竞赛班,本是众人仰望的星辰,是大人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后来因为父母离异,他怀着赌气的怨愤误入歧途,一步步滑入犯罪的深渊,最终甚至挥刀伤人。如今一年多过去,他站在我们面前,语调沉重地的讲述这段故事,语气真挚地表达忏悔之情。那每个字都像锤子敲打着我的心。
当我们在操场上目睹他们队列行进时,那如军人般整齐划一的步伐与口令声,又在我心上刻下了另一重震撼:原来严明的纪律是秩序也是无形的围墙,是束缚亦是对迷途者最后的挽救。
归途中,我的内心却久久不能平静。那扇铁窗之内所见的每张脸庞、每个场景都成了我心头沉甸甸的警示之碑:人生歧路或许始于一步之差,歧路深渊最终却要用自由与青春作为代价去丈量。
此行之后,我对“法律”二字有了切肤之重:它绝非仅存于课本的冰冷字句里,而是悬于少年命运的上方,庇护我们航向光明的一盏长明灯。青春的船,唯有时时紧握法律之舵方能避开暗礁,行稳致远于那无垠而湛蓝的浩瀚之中。
“同学们,现在请把你们的鞋带解开,今天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单手系鞋带!”老师的话音刚落,教室里立刻炸开了锅。
我把左手放进口袋里,用右手拎起鞋带。两条鞋带,想打个蝴蝶结咋这么难呢!只见两条鞋带刚刚被我打好一个结,我一松手,那鞋带就不听我的使唤了。“用单手系鞋带,现在比写一张数学卷子都难了!”我嘴里小声说到。再看看我的同桌,他气得直跺脚,汗都急出来了!
“时间到!”老师一声令下,同学们规规矩矩地回到座位,但还是很懊恼。老师说:“现在可以两人一起合作,但是每人还是只能用一只手。”我和同桌迅速凑到一起,你说我笑地一边商量一边配合,可顺当了!
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刚刚的困难也不在话下。而且这次的游戏让我明白: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多人的力量更强大。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玩一个特别的游戏吧!”老师说完,转身就在黑板上写下五个大字:单手系鞋带!班里瞬间炸开了锅,同学们一个个又笑又叫,觉得又新奇又有趣。
前面的小杜同学先尝试。他把左手背到身后,只用右手笨拙地拎起鞋带。他的右手好像被胶水粘住了似的,动作僵硬。好不容易打了一个结,小手一动,结又松开了!小杜心里急得怦怦直跳,他想:“平时两只手系鞋带五六秒就好,今天单手系,半天都系不上,这可怎么办?”可是……
这个任务可真难啊!小杜急得跳了起来!看着他的样子,大家心里也在打鼓:“真有那么难吗?”轮到我了,我把左手插进裤兜里,开始尝试!一开始我还觉得“不难”,结果你相信吗?我没有成功!全班只有一个人成功了。
“时间到!”老师话音刚落,大家齐声叹气。第一次尝试结束了。这时老师说:“可以两人一组合作试试看。”大家一听又兴奋地叫了起来,仿佛胜利在望。
这次,我和搭档互相配合,没人伸出一只手,鞋带马上就系好了!我们相视一笑,心里满是喜悦。
这次游戏让我明白,用一只手系鞋带可真不容易!但是两人合作就变得简单多了。如果大家携手共进,相互配合,就能成功,这就是合作的力量啊!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们五年级全体同学在操场上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爱心义卖会”。这次活动不仅让我们体验了当“小老板”的乐趣,更让我们懂得了奉献爱心的意义。
活动前一周,各班就紧锣密鼓地准备起来。同学们纷纷从家里带来闲置的书籍、文具、玩具,甚至亲手制作的手工艺品。我们班负责的是“创意手工区”,我和几个同学利用课余时间折纸鹤、编手链,还在商品上贴了手绘的爱心标签。大家一边忙碌,一边猜测着义卖当天会有多热闹,心里充满了期待。
义卖当天,操场瞬间变成了热闹的“集市”。五彩的气球、醒目的海报、此起彼伏的叫卖声,让整个校园洋溢着欢乐的气氛。我们班的摊位前挤满了人,负责销售的同学大声吆喝:“纯手工手链,买一送一啦!”我则当起了“收银员”,小心翼翼地清点善款。最有趣的是隔壁班的“盲盒抽奖”活动,连老师们都忍不住参与,操场上不时传来惊喜的欢呼声。
活动结束时,我们班共筹集了五百多元善款。当班长将沉甸甸的捐款箱交给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时,所有人都鼓起了掌。这次义卖让我明白,小小的行动也能汇聚成大大的温暖。那份为他人付出的快乐,比任何玩具都更珍贵。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或许不完美,但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学会欣赏自己,是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课。
以前,我总觉得自己无论怎么努力,成绩都不如别人。每当看到同学们优异的成绩,我就会感到自卑和沮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明白,成长并不是要和别人比高低,而是要发现自己的优点,学会欣赏自己。
记得有一次五年级语文的级考,我为了取得好成绩,付出了很多努力。在考试过程中,我绞尽脑汁地思考,竭尽全力地答题。当得知自己考了97分的那一刻,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个成绩让我激动不已,也让我明白了自己的价值。虽然我可能不是最聪明的,但我的努力同样值得肯定。
欣赏自己,并不是骄傲自满,而是认可自己的价值。就像夜空中的星星,虽然渺小,但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光芒。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只要用心去发现,就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闪光点。
有人说:“一个人如果不懂得欣赏自己,就很难感受到真正的快乐。”的确,如果我们总是盯着自己的不足,就会陷入自卑和沮丧的泥潭。而当我们学会欣赏自己,就会发现自己其实有很多值得骄傲的地方。这份自信会让我们更加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扬帆起航,迎接未来的美好。
现在的我,已经不再是那个总盯着自己不足的孩子。我学会了欣赏自己的优点,珍惜自己的努力。就像小溪不会去嫉妒大海的辽阔一样,我也懂得欣赏自己的清澈与独特。这样的我,更加自信、快乐,也让我的生活充满了阳光和希望。
学会欣赏自己,是我们成长过程中必修的一课。只有真正了解自己、认可自己,我们才能在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绽放出独特的光芒。
放暑假了,我和堂哥、堂妹又欢聚在了一起。
吃过中饭,我们正打算午睡,窗外传来了阵阵蝉鸣:“知了……知了……知了……知了……”这让我们睡意全无。
“我们去抓知了吧!”堂妹说。“好啊,好啊!”我也很想试试。堂哥说:“那得先做个抓知了的网兜,你们去找一圈铁丝和一个塑料袋。”
说干就干,堂哥找来了一根长竹竿,我和堂妹找了铁丝和塑料袋。堂哥先把铁丝做成了一个碗口大的圈,然后在圈上套上塑料袋,并用细铁丝固定,最后把网兜插在了长竹竿的顶端。这样一个简易的抓知了神器就做好了。
中午的太阳火辣辣的,知了在树上不知疲倦地叫着。我们拿着网兜,朝着知了叫声最响的地方奔去。那是村口的老槐树,槐树枝繁叶茂。等我们来到树下,知了好像发现了我们似的,竟集体噤声了。我们抬头仔细搜寻,终于发现了树上歇着的一只知了,它正躲在树杈间,全身黑亮黑亮的,透明的翅膀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我们轻手轻脚地靠近树干。堂哥个子最高,他举起竹竿,慢慢地向树枝上的知了伸去。我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网兜,心扑通扑通直跳,手心沁出了汗。眼看网兜马上要罩住知了了,“唧”的一声,知了飞走了。可恶的知了还在我们头顶撒了一泡尿,淋了堂哥一脸。
“哈哈哈!”我们三个都笑弯了腰。堂哥抹了把脸上的“知了雨”,不服气地说:“今天我一定要网住几只知了!”他蹑手蹑脚地绕到树后,发现一只知了正趴在树干上休息。这只知了的位置很低,不用网兜也能够着。只见堂哥蹑手蹑脚,屏住呼吸,悄悄靠近,双手猛地一合。“抓到了!抓到了!”他兴奋地大叫起来。
我们围着他,从他的指缝中观察这只知了。它瞪着圆圆的眼睛,“唧,唧,唧……”地发出抗议的声音。
“哥哥,我们要把知了带回家吗?能活吗?”堂妹说。“这知了我们抓了也没用,还是放了吧。”堂哥说道。他打开双手把知了放走了,知了扑棱着翅膀飞向天空。
回家的路上,树上的知了又欢唱了起来。
(小作者是浙江省桐乡市振兴西路小学五年级学生)
后 记
虽然我们放走了知了,但那份捉知了快乐却难以忘怀。
家长感言
孩子的作文让我重温了小时候抓知了的时光,那时候,没有手机、电脑,抓知了是童年暑假的快乐源泉之一。
教师赏析
现在的孩子,愿意顶个大太阳到外面抓知了玩的实是不多。晶怡同学把抓知了的经过有条不紊地写了下来,先是制作抓知了的网兜,再抓知了,最后放知了。抓知了的乐趣不在于占有,而在于那份参与的快乐。(陈惠英)
有些友谊在晴空下生长,我们的却在雨水中抽芽。记忆里那场秋雨落下,乒乓球在蓝色的球台上跳跃,划出白色的弧线,清脆的撞击声混杂着点滴雨声,友谊的种子就在此刻破土萌发。
他相貌清秀,身姿挺拔,像一棵小白杨。蓝色的校服穿在他的身上总是挺括如新。一对乌黑的眼睛,如黑色宝石一般闪闪发光,眼神中总带着几分让人难以察觉的笑意,那张能说会道的嘴,常常说出一些令人眼前一亮的想法。我总觉得他的脑袋瓜仿佛是一块海绵,知识点灌到脑瓜便“嗖”地一声被他吸纳。然而真正拉近我们距离的,不是他耀眼的光芒,而是那个雨天乒乓球台的一次邀约。
刚来班级,面对互不熟悉的同学,我总是“稳坐小板凳”,寡言少语,内心是满满的不适应。一次午休,紧靠着的座位旁边伸出一只手,还有一张纸条:“你会打乒乓球吗?明天中午带上球拍操场较量怎么样?”落款还画了一只有几分滑稽的小青蛙。我一偏头,就对上那双含笑的眼睛,我说不出拒绝,轻轻地点了点头。
第二日天公不作美,从早上就下起了小雨,待到第四节课还没有放晴的意思,我内心有几分着急,摸了摸桌子里的球拍,迟疑之后还是把它收到了书包里。第四节课铃声一落,去食堂的同学百米冲刺,而他用尺子戳了戳我的手臂,右手拿着球拍向我挥了挥,而我俩在对视中里读懂了彼此的心意,一鼓作气地跑下楼。
雨点在操场散乱砸在身上,蓝色乒乓台上积了浅浅一层水,我们一把掀倒桌上的积水,带起校服的帽子,就这样不管不顾地在雨中打起了乒乓球。球拍沾了水,每次挥拍都甩出细碎的银珠,球也逐渐失去了清脆的击桌声,在雨帘中划出一道道弧线,我们冒着雨打得不亦乐乎,他还神神秘秘地告诉我:“雨里的球会自己转弯!”直到巡查老师的呵斥声穿过雨水传来时,我们正打得热火朝天,那是第十七个回合,我俩的外套早已被雨水打湿,颜色都深了一个度,球鞋踩着积水发出咕唧声,他最后那个旋球撞在球台上,弹起的水花模糊了镜片。我们就这样仓皇收起球拍直冲上楼去。
如今的我们早已熟悉,球台自然也成了我们最常去的基地,回想起那天坠落在身上的雨滴,都成了记忆里友谊绽开的水波似的礼花。那副被雨水泡过的球拍边缘已经微微卷起,握柄处还有干了的黄色水渍纹。我们两个都换了一个新的球拍,不过旧的那个,我早已收在了我的书桌盒子里,握柄处上歪歪扭扭地刻着日期——正是我们淋雨打乒乓球的那一天。
那副旧球拍上的水渍是我们友谊最独特的印记,有些相遇,始于一次冒雨的邀约,却足以照亮无数个平凡的日子。
(指导老师 王啸)
教师评语:
汤程佳同学的这份作文标题别出心裁,将抽象的情感具体化,通过运动器具完成了诗意的情感转译。全文以微观叙事为切口,抓住了“乒乓球拍”这一象征物,细节描写丰富,通过“雨中打乒乓球”这一典型场景勾勒了属于少年人独有的纯粹和执着,在别人看来或许有些“傻气”的淋雨行为,恰是最为动人的青春印记。全文展现了真挚的少年情谊,质朴而有温度。
今天老师组织我们进行吹气球比赛,把全班分成红队(女生)和蓝队(男生)。
小蓝代表蓝队上场!他猛地吸足一口气,胸膛剧烈起伏,然后一口咬住气球口,腮帮子立刻鼓得像塞了两个小皮球。他使出全身力气,眉头拧成疙瘩,仿佛在和气球搏斗。额头上沁出细小的汗珠,脸蛋儿也瞬间红透了。那气球“呼噜——呼噜——”地响着,像被施了魔法,先是膨胀成个小橘子,接着鼓成了大南瓜,最后竟变成了圆滚滚、亮晶晶的“透明大冬瓜”!他这才松了劲儿,嘴角咧开,露出两颗小虎牙,然后屏住呼吸,用肉乎乎的手指头轻轻巧巧地系上绳子,最后像捧着什么绝世宝贝似的,稳稳托在掌心,生怕它溜走。
“预备——开始!”老师一声令下,比赛正式打响!我们蓝队立刻蹦跳起来,扯着喉咙高喊:“小蓝加油!小蓝必胜!”红队也不示弱,围着她们的小选手小红,拍着手整齐地呼喊:“小红加油!小红加油!”只见小蓝腮帮子一鼓一鼓地猛吹。终于,“嘟——”哨声长鸣,老师高高举起小蓝的手宣布:“蓝队获胜!”我们瞬间炸开了锅:“Yeah!太厉害啦!”
阳光下,小蓝那只晶莹剔透的大气球闪闪发光,像一颗璀璨的巨型水晶球,球里仿佛藏着无数个小小的、快乐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