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毫不犹豫地选择“在北京开车”这个话题,一来,是因为北京的交通是很多西方人感触最深的事情;二来,一座城市的交通情况,往往是全社会的反映;三来,在两年半的时间里从三里屯到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每天我都自己开车来来去去,可以说我对北京的交通比较熟悉。最近我发现许多住在北京的外国人不敢自己开车。这让我大吃一惊。因此,今天我想分析一下,北京的交通跟西方有什么不同,北京的交通有什么特点。然后我想提一些建议,可以叫做外国人“在北京的开车须知”。对西方人来说,北京交通的奇怪之处在于车辆千差万别。从豪华奔驰到马车,从敞篷卡迪拉克到自行车,在北京的马路上能看到各种各样的车辆。北京的马路也千奇百怪。比如有六条机动车道非常现代化的大街会突然变成一条古代式的窄窄的道路。如果你们不相信,只要从离这儿不远的四环路,一直向东去就能看到这样的情况。不过,这倒不算什么。在北京最可怕的是堵车。依我看,堵车的原因,一共有六个。
1.堵车是由于交通事故引起的。北京的交通事故一般不很严重,常常只是一辆面的和一辆自行车碰撞了。不过这种事故能带来很严重的交通堵塞.因为出事的车辆不能马上被移开。
2.也是因为发生了事故,但事故并不发生在你的道路一侧,而是发生在道路的另一侧。奇怪的是这也会造成堵车,因为大家都降低车速想看一看热闹。
3.因为马路有斜坡,面的上不去,所以面的司机就把他的车停在马路中间。
4.一些大白菜或其他东西从一辆超载的大货车上翻到马路上。
5.在有红绿灯的路口一位警察帮倒忙地指挥交通。
6.你可能离机场高速公路不远。在机场高速公路的附近一天二十四个小时常常堵车。
怎么对付在北京开车的困难呢?我刚才说了交通反映社会,像我们在社交上应该使我们的行为适应中国人的思想和习惯一样,开车的时候也要考虑到文化差异。
首先,要考虑到中国人把面子看得很重。这跟开车有什么关系呢?我举个例子你就能清楚了。有一次我在三环路开车,在我的前面是一辆相当漂亮的汽车,我想用快行道超车。但每当我准备超车时,那辆车的司机就挡住了我的路,不让我超。一次,两次,终于我无可奈何地用右边的慢行道超过他。没想到我这样做让他那么生气。好像非要追上我不可,于是他加速。可是,因为堵车我不得不急刹车,结果他的车撞在我的车上。结论呢?在北京超车等于让人丢面子。
其次,要考虑到中国的汽车数量问题:在中国不能很礼貌地让路。在北京让路意味着给潮水般的车流放行。
为此,我总结出如下开车须知,总的来说,只要遵守交通规则,就行。不过我想在北京要加上四个规则.我把它们称为“四个避开”。
1.要避开面的和小货车一类的汽车,因为这类车很容易突然抛锚。
2.要避开小公共汽车,他们很可能会不发信号就突然从快行道上,把车靠到路边去接客人。
3.要避开慢行车,因为这类车会给超车带来麻烦。
4.要避开快行车,那些司机很可能是最近才得到驾驶执照的,安全行车的本领太差。
这就是我总结的“开车须知”,我相信只要注意以上几点,在北京开车会成为一件很愉快的事情。
我想,作为一个期末考试的loser,如果不把所有失利的原因都归结到学习不够刻苦、付出不够上面,大概都会被视作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的典型吧。
是不是像一个检讨?不错,很多时候,让老师满意的总结只会是检讨。
那些久经考验的猛士们冷峻着脸,看不清神情,刷刷刷笔走龙蛇 ,一气呵成,分分钟搞定一篇经受无数次磨砺的自我剖析。千篇一律的话语变幻着排列组合的玄妙,也不知是谁乐此不疲。好在多数时候,只需要拿到一种名为“阅”的道具就可以顺利通关。
还有些学霸就更了不得了,一个个正襟危坐,搜肠刮肚,满脸爱与正义的光辉,一副“我就是又牛又谦虚”的表情。怎么检讨自己才能显得又低调又牛气才是永远困扰他们的问题。就像每年六月,这里就会突然出现一大堆爱生活爱体育偶尔还要打游戏的高考状元,一夜之间。
抱歉,扯远了。按照总结的套路,我应该先对老师以及永远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关心着我们的领导致敬。接下来就要对各个科目各类题目进行各种无良操作(这是字数的主要构成部分,对排列组合和方块字运用水平是极大的考验)。检验篇幅,再次对老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如此,一篇老师眼中的完美总结就新鲜出炉了。
好,结构鲜明,条理清晰,套话连篇,怪不得不光深受学生党追捧,连上上下下大小领导也青睐有加。
我已经佩服得五体投地以头抢地,小生唯有一事不明:老师们是何以认定检讨的深刻程度是与字数的多少成正比?好吧,看来以鄙人几成负数的智商是无法理解这个据说比相对论还难以领会的定理。理解不到,不过应用就没有任何问题了。而鄙人多年实战,深得其中三味,另附一条花费无数代价才总结的推论:某些老师的话绝对不容置疑,除非你是领导。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如此这般也不是毫无意义,窃以为有如下好处:
一、 为写作诗歌锻炼了我们神奇的
分
段
能
力(便于扩充篇幅)
二、 大大提升各位同学的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的能力与想象力,专业作家也拍马难及(原因同上)
三、 训练了同学们当领导的能力,广泛积累套话兼淡定说谎沉着应变。
四、 你能否认我分点概括的能力吗?
检讨到了结尾理应有一句保证不犯类似的错误,老师都乐于见到此句的出现,似乎什么问题都可以因此解决。我唯一不解的是唯有多次练习此类检讨才能将之谙熟,而保证下不为例的人多数是多次操作此类检讨。
写到这里,以我作为资深检讨书总结书作家的经验判断,这里距离态度度良好尚有一段差距,为了体现我的专业水准和深刻的认识,且委屈各位看客再听我絮叨几句。
邻班那个女生笑起来确实很可爱,像阳光灿烂的日子。不知她是否意识到了这里佯装不经意的注视。我希望她注意,但最好不要,不知这种纠结谁能懂得?作为一份学期总结,这是我想写下的。
热火队终于成功卫冕,虽然麦迪无缘总冠军,本赛季还是基本圆满。当然,最开心莫过于我在体育课上分别完成过“三双”和“帽子戏法”。作为一份学期总结,这是我想写下的。
友情、误解、争吵、和解、复习、考试、汗水、泪水、注目、回眸、笑靥、心跳、张狂、内敛、嘲讽、自嘲……我想总结这期间所有的喜乐、伤悲,记录我细碎而真实的成长,一次次散落的心跳和那暧昧难明的情愫,还有一次次淋漓的汗与肆虐的泪,还有,还有……
但当我提起笔来,却以毕恭毕敬的姿态挤出了这样的字句:英语,完形填空出现了较多失分,原因在于……
【月考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青年的思想愈被范例的力量所激励,就愈会发出强烈的光辉。 ——法捷耶夫
②盲目地听从,盲目地相信一切者,他一定是蠢物,他们的头脑只是别人的跑马场。 ——闻一多
③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众多明星在微博上呼吁大家“守望和平”。
④近年来,随着文化市场的开放,日韩两国的文学艺术作品也进入了我国文化市场,形成了“日潮韩流”的现象。一些中学生竞相模仿日韩明星的发型、服饰等。
⑤2017年,国内多家公司推出了10余位虚拟偶像(“画”出来的人物)。业内确定虚拟偶像洛天依已经盈利,她的魅力也得到了青少年认可。
⑥父亲辛苦打工卖面条,12岁少年小赵沉迷快手直播,半个月狂刷支付宝3万余元打赏主播。
学校辩论社将举办一场以“偶像崇拜是否利大于弊”为辩题的辩论赛。请结合上述材料,选择正方或反方写一篇一辩陈词,或者以主持人的身份综合两方的观点写一篇总结陈词。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偶像崇拜是否利大于弊”辩论的总结陈词
1617班 修静瑶
各位朋友:
本次辩论赛到此结束。下面由我就正反两方观点做本次“偶像崇拜是否利大于弊”辩论的总结陈词。
随着近日偶像绯闻、各种沉迷现象的接连爆出,不禁让国人在“偶像”二字上加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崇拜偶像,是一件错误的事情吗?我的答案是:崇拜本身无罪,是崇拜的形式和方法影响了崇拜本身。
为何说崇拜的形式与方法影响了崇拜本身?古人不乏追星者,不乏偶像崇拜。不论孔夫子被文人学士推崇了几千年,也不论钱塘江上“塘王射潮”的故事流传了多久,单就古代诗人墨客而言,他们的崇拜者就有许多许多。李白一首《蜀道难》,让贺老连连赞叹“真谪仙也!”,诗艺无数,连杜甫也将李白作为心目中的偶像。但古人崇拜的形式又是如何?以杜甫为例,杜老的追星方式便是——写诗。《饮中八仙歌》里,“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勾勒出李白豪放不羁的生活态度,表达自己对李白的热爱。这首“追星之诗”,也悠悠地流传了千年,为今人耳熟能详。反观如今的偶像崇拜形式,“少年不顾家境为主播打赏万元”、“为买票观看偶像演唱会竟拦路抢劫”等新闻层出不穷。今人似乎忘记了手中的那一捧现实的泥土,不顾现实、不顾一切地追星,只会找不到落脚点,摔个头破血流。这种崇拜的形式与方法,本身就是极端错误,自然弊大于利。
为何崇拜本身无罪?蒂斯黛尔曾写道:“我是湛蓝池水一泓,向往着明媚的碧空。尽管心愿高抵苍穹,是你圆了我所有的梦。”偶像崇拜,是人在寻找自己所希望拥有或赞赏的品质。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明星呼唤“守望和平”体现出了他们爱国的精神。这种精神本就令人赞赏,为何不能崇拜?英国脱欧时“卷福”、“抖森”等众多中国粉丝所熟知的男神,纷纷发表反对意见并分析利弊,言辞中肯。如此高的责任意识和学识素养,又如何不让人敬佩?当偶像以自己的优点感染粉丝们,同粉丝一点一滴地努力进步,给了粉丝一个仰望苍穹的机会,自然利大于弊。
“勿以一叶障目。”请不要因为个别极端事例禁止偶像崇拜,也请不要以“颜值至上论”成为崇拜偶像的标准。我们崇拜的,是偶像们一点一滴的美好品质,是我们一点一滴的努力学习。正如,人要手握现实的泥土,仰望天边广袤的苍穹。如此,便能利大于弊。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