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猫》教学设计

2024-04-13 17:16:38 刘振华 字数: 点击: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了解三只猫的不同特点及在家中的地位。

2.在矛盾冲突中,体会“我”对第三只猫前后不同的情感。

3.比较不同人对猫的态度,探讨人性的复杂,反省如何善待生命。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郑振铎的《猫》。

二、文本解析

(一)识猫

1.文章第一句话说“我家养了好几次的猫”,养了几次呢?怎么得来的?

【出示第一行表格,第一只猫给出来历示范】

2.这三只小猫,如果你有机会带回去一只,你会选择哪只?为什么?学生回答。

【出示表格第二部分内容外形、性情,边回答边出示具体内容】

3.刚才是同学们的态度,文中一家人对这三只猫是什么样的态度呢?默读勾画。

【出示表格第三部分内容:家人对猫的态度】

(二)析猫

1.课文预习提示说:一个爱猫的家庭。请问我家爱猫吗?请同学们结合表格中“家人对待猫的态度”说说我们是否爱猫?分团队讨论,用以下句式发言:

【出示:我认为家人 猫,因为 。】

2.展示团队结果。教师抓学生的关键词做副板书。

(爱: 不爱: )

3.归纳总结:这是一种 的爱。

(三)思猫

1.这种有条件的爱是正确的吗?

2.文中的谁和同学们一样的观点?面对有条件的爱,文中“我”进行了深刻的反省。请大家齐读30-34段。

关注本段中“我”的情感。请在文中勾画关键词语并说一说。

明确:难过、痛苦、后悔、自责、愧疚。

再次朗读体会。(提醒重音、情感)

3.这样的情感是无比沉重的,为何如此愧疚痛苦?请从原文中寻找答案。

【出示: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

妄下断语的意思是:胡乱地说断定的话,随便地下结论。

如果是第二只猫,他会妄下断语吗?我为什么对第三只小猫这样?

明确:因为“我”的偏见,因为“我”有条件的爱。

4.那么我们呼唤什么样的爱呢?

【出示: 的爱】

无条件的、真心的爱。尊重、善待每一只猫,每一个生命。

5.现在让我们回到最开始的问题,再给你一次选择的机会,你会带哪一只猫回家?你会怎么对待第三只猫?

第一二只:喜欢 宠爱

第三只: 怜悯 同情 关爱

真正爱猫的人应该是关爱每一只猫,善待每一个弱小的生命。

(四)悟猫

其实,本文是一篇小说。小说是通过叙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刻画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

本文写于1925年,出示写作背景:

孙中山领导的大革命失败,军阀混战,民不聊生,而“五四”青年要求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等。在作者这一时期的作品中,表现出新思想、新观念;表达出同情弱小无辜,谴责专制霸道,弘扬民主博爱的思想。

在这样的创作背景下,同学们觉得文中的第三只猫单是指猫吗? 明确:不仅是猫,还是那个动荡年代里那些颠沛流离、孤苦无依的弱者,那些遭受不公待遇,被摧残,被虐待的生命。

三、拓展延伸

那个年代的《猫》有着这样的时代意义,那么今天呢?你的身上有什么类似于“猫”的故事?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自由分享

教师总结:让我们和作者一样也做一个时常反省、善待生命的人!

教学反思(节选):

备课之初,觉得这文章很有意思,通过养猫的故事告诉世人道理。随着研读深入,越发觉得文章内涵丰富,主题多样,初一的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加之很多大咖都上过这一课,出新出奇不太容易。于是我改变思路:与其特意新巧,不如讲清楚一个问题。

再看课文阅读提示,有这样一句话:一个爱猫的家庭“永不养猫”。“爱猫”两字便是这堂课设计的起点。我的课堂处理为识猫、析猫、思猫、悟猫四个主要环节。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识猫”环节,其实就是了解各只猫的不同特点,从外形到性格。最初的设计是“圈点勾画”,试课发现,学生闷头划记,气氛有些压抑,“不同”因散落于文章各处也不明晰。听课老师建议,利用课后表格,填写信息之后横纵向一对比,区别显而易见。的确,再次试课,这个“识”的过程很轻松,助学系统本就为上课的助力,要多留意。但新问题也随之而来:“任务”痕迹太重,学生提炼信息只是为了填好空,发言机械,也缺少主动对比的意识,怎么办?有同事提及黄厚江老师上课的处理:给猫取名字并阐述理由。生活情境化的设计激活了课堂,学生参与踊跃。于是,我稍稍改动,设计为:假如有机会带一只回去,你会选择哪一只?为什么?学生回答时,再利用希沃,擦出表格答案,从而实现第一个目标:三只小猫的不同特点。代入感的设问让他们的表达欲望明显提升,大家纷纷发言。由此看来,改变一小点,结果大不同。

本文是小说,小说是折射生活的镜子,所以回避不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课堂的最后我结合背景,想深化主题,再让学生思考文章的现实意义,但引导学生发掘生活的“第三只猫”时有些生硬,可以准备几个例子力求共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