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苏东坡传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04-29 01:03:05
  • 《读《苏东坡传》有感》
  • 眉山,是个传奇的地方,俗话云:眉山生三苏,草木尽皆枯。此“三苏”,乃北宋著名学者苏洵、苏轼及苏辙父子三人。三人中,才智最为突出者,便为苏轼。

    走进《苏东坡传》,仿佛穿梭时空,东坡居士那豪爽、奔放的才子气质尽收眼底。书中详细记载北宋国力最为旺盛时期的历史风云,苏轼由作官到被贬的每一时期,仿佛苏轼本人自传。苏轼面对生活的热爱,面对困难的积极乐观,使得不少人崇拜他。是啊!谁又能在人生中最低落的时刻作出“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山云雨仙”这般梦幻诗句?而他一生的成就,在《苏东坡传》中文也被详细记载:“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四家之一”等等;诗词4000余篇、《苏沈良方》中4000余个药方......

    只是,人生总有不如意,天有不测风云。中年苏轼被贬职,流放至杭州等远离京师的地方,大家想一想,好不容易得个官,现又被流放,那得多难过呀!可人家毕竟是苏轼,他可是一个极其乐观的人啊!他被流放的第一年为庶人,第五年是地方官。当时,杭州只是一个普通港口,出口量甚至不如南蛮之地的广州府。而苏轼的到来,为当地的经济、文化、语言以及文字都进行了统一。在苏东坡的改善下,杭州人民生活、幸福感都有所提高与改善。没错,苏轼用他面对困难的积极乐观,为人民带来了希望。在苏轼的努力下,朝庭开始重视杭州这个小地方,为后杭州的发展带来了小小的火种。

    回想一下,他能在人生低落时作出阳光积极的诗词,鼓舞人民,更是鼓舞了自己,不仅为水深火热的劳动人民带来了希望,还给自己带来了希望。没有这乐观心态,怎有千古流传的那句“宋,苏轼”?

    《苏东坡传》中的最后一大章,便是“被贬儋州”。儋州即现在的海南省。那时,海南寸草不生,每一粒粮食都要靠大陆运输到儋州。当地人大多为少数民族,语言不通,几乎每个月都有因粮食原因而死的人。在这里,人们住着棕榈叶搭成的破房,环境无比恶劣。而苏东坡呢,越是困难,他就越是乐观。种不了稻子?就种柳椰树吧,反正椰白也能补充能量;住破房子?就到沙滩上捡大石头来搭房子,反正石头多的是......在海南,他作出了无数诗篇,哪篇不是积极向上的?他更是海南人民的希望,为他们送去了像样的生活。

    苏轼之诗篇,或豪放,或浪漫,或现实。不可否认,他是那个时期劳动人民所爱戴的人,因为他总能给人以希望!

  • 《读《苏东坡传》有感900字》
  • 1947年,林语堂用英文写的《苏东坡传》在纽约出版,被誉为民国四大传记之一,同时这也是一部他致敬偶像之作。林语堂在此书中写到“苏轼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苏轼的一生中创作了很多惊艳岁月的诗词,对妻子的思念他写道“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关于读书他说“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他笔下的快乐“自言其中有至乐,适意无异逍遥游”;

    他抒发离别之情“天涯流落无穷思,既相逢,却匆匆”;

    当他经历人生的大风大浪,感慨人生时说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一个热爱生活,热爱旅游,喜欢记载生活小事,记载游历经过,写所思所想,真正将困苦生活活出了让人羡慕的诗意。他不像其他士大夫那样高高在上,他总是那么接地气,书中介绍到苏轼在黄州居住期间脱去了文人的长袍,摘去了文人的方巾,改穿农人的短褂,好使人不能辨识他士大夫的身份。在耕作之暇,他到城里去,喝得小有酒意,在草地上躺下便睡,直到暮色沉沉时好心肠的农人把他叫醒。苏东坡这种解脱自由的生活,引起他精神上的变化,这种变化渗透到他的写作中。使他原本书中尖锐的讽刺,锋利的笔尖,以及紧张与愤怒,全已消失,代之而出现的,则是一种光辉温暖、亲切宽和的诙谐,醇甜而成熟,透彻而深入。

    在黄州期间,他自己动手种田,修建庭院,筑东坡,完全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还顺手发明了“东坡肉”;在岭南、在儋州,他尝试荔枝,向当地的少数民族居民学习酿酒、栽种技术……这些人间真实都让苏东坡显得更加可爱纯粹。

    苏东坡是一个充满烟火气的乐天派。他不像李白那样浪漫至死,也不像杜甫那样忧国忧民,更没有辛弃疾那种壮志未酬。无论身在何地,处境如何,他的豁达与从容伴随他的一生,他永远将眼前事做好,不计较个人得失,即使受人排挤,贬谪在外,他还是会说“此心安处是吾乡”,每每读到《定风波》,我总试着去揣摩苏东坡的心境,究竟是怎样的心情才能写出“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东坡用自己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不止有高潮,也有低谷,唯有以坚韧不拔的精神,乐观豁达的态度,才能在逆旅中活出精彩的一生!

  • 《读《苏东坡传》有感950字》
  • 近日,读了《苏东坡传》,立刻被语言大师林语堂先生隽永的文字所吸引。中华上下五千余年悠悠历史,无数文人墨客如同星河一转,而像苏东坡这般诗文书画和人品道德都趋于完美的更是少之又少,大多数人在其耀眼的光辉对比下显得黯然失色。

    我敬仰苏东坡的博学。他好学,向多领域进军,并且在多领域颇有成就。论诗,他站在了宋诗的至高点;论散文,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论书法,他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北宋四大家”;论画画,他的一幅木石图现今值四亿人民币,他最先提出文人画的概念。

    我敬仰苏东坡的正直。他一生坎坷,仕途崎岖,但从未压弯过他的脊背,从来未能挫败他的正直,阻碍他对奸佞小人和不公的反抗。当时王安石仍未失势,几乎所有忠良贤能之士舍官而去,就连他的弟弟子由也选择明哲保身,闭口不言时事。但他却不愿如此似缩头乌龟般畏言畏行,即使知道一旦自已将不满诉诸笔端会得罪当权的群小,但还是义愤填膺不能自制,连上三书。他依旧说“若遇饭中有绳,仍需吐出。”试想一下,倘若苏东坡一生妥妥当当,不仗义直言,官职也许可以扶摇直上,最终也能够安享晚年,这般幸福,他是知晓的,但他心中装有人民,关注的是疾苦。在他看来,一切的富贵荣华,安宠荣辱也不过为朝荣夕毙罢了。

    从凄美的“只恐夜深花睡去,股稍高烛照红妆”,到豪放的“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再到洒脱的“此心安处是吾乡”,最后是哲思的“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这一句句诗一首首词承载首苏东坡的人生起起落落。经历了“乌台诗案”后他的仕途变得不平坦,却造就了他文学巅峰。《前赤壁赋》《后赤壁赋》《赤壁怀古》等一篇篇巨著接连诞生。在那个昏暗的年代里,他以文人之浩然秉性,敢于去质疑变法之弊端,敢于去挑战权贵的权威。即使会牺牲自己的仕途,却还要坚定不移地拯救苍生。

    林语堂先生如是说“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心灵的喜悦,是他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苏东坡的浩然之气,也将如他的诗词一样永留千古”。

    诚如,苏东坡肉体虽逝,但他的精神长存,在大浪淘沙,他的巨著仍然流芳百世,给无数人希望与力量。无数人以他作榜样,成为一个个“孺子牛”,为国家谋富强,为人民取幸福。我也应当从中汲取力量,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将来成为国家栋梁之材。

    (指导老师:肖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