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2024年高考作文真题预测:“教育与人才”

2024-04-13 17:31:49 文题网 字数: 点击: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逝世前,发出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创新思想的人才。问题在于,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都是些人云亦云、一般化的、没有自己独特创新的东西,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一直是这个样子。我看,这是中国当前的一个很大问题。”

根据上面的文字,以“教育与人才”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启选角度,自拟题目;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4.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读]

“教育为本”主题

“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破译。“十年木,百年树人。”教育是定国安邦的基础,是文明传承的纽带,是塑造灵魂的沃土。古往今来,“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问题,中国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要发展强大,必须要有“具备创新思想的人才”。人才哪里来?当然从教育中来,这是教育的第一要务。时代呼唤杰出的人才。时代需要创新的教育!

[写作导引]

话题作文,是针对一种现象或事物,自由命题进行作文。这类作文题面一般不含有观点,内容上不予限制,形式上往往也是体裁不限,自拟题目,自主立意,自由选材。“教育与人才”,这个话题针对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引发思考。作文时,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叙经历,编写故事,抒发感受等。

就此话题而言,构思立意时应主要注意以下两点:

其一,要善于“化大为小”。“教育与人才”这个话题和其他话题作文一样,写作范围十分宽泛,是一个比较开放的构思空间。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果仅把话题当做一个僵死的概念,笼而统之去做文章,势必出现内容空泛、文意散漫的现象。所以,写好这个话题作文的第一点要求就是善于在一个宽泛的范围内,“择其一点,不及其余”,也就是只写“大范围”中的“某一方面”。如果不注意把握话题,缩小写作的口子,就会出现“下笔干言,离题万里”的毛病。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小小的切入口,如一件事、一个人、一种感受、一点看法等等,集中笔力加以突破,把自己所选择的话题角度写细写深写透,做到“以小见大”。教育就类别而言,可以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就内容而言,又可以分为道德教育、知识教育、情感教育、心理教育等。每一个方面都可以立意,都可以深入下去,让话题更“小”些,当然行文时,要与“人才”联系起来,不能顾此失彼。

其二,要善于“写出新意”。高考(微博)“考试说明”中“发展等级”要求考生作文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要达到这—要求,必须增强“选择意识”,要善于选择自己熟悉的、想说的(有话可说的)、有一定拓展空间的内容去写。“教育与人才”这个话题,对于当今学生最熟悉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可以作为选材的重点范围。选材上要有独到的眼光,不选陈题旧话。

写好这篇文章,要善于选择新的切入点,也就是从新的方面认识事物,表现事物。在文章的构思和表达上,最主要的是独具慧眼,独具匠心,不要四平八稳,波澜不惊。在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角度上,要做到独辟蹊径,有特别的感悟,不人云亦云,表现出文章的新颖性和作者的创造性。语气上要有独特的魅力,不平铺直叙泛泛而谈。“教育与人才”这个话题,可以多用对比论证,让人在比较中鉴别真伪,在对比中明辨是非。

[素材链接]

1.我国著名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对自己的孩子要求是:事业上永无止境,思想上谦虚诚实。他在写给儿子的中说:“你的弹琴成绩,叫我们高兴。对自己父母不用怕 自吹自捧 的嫌疑,只要同时分析一下弱点,把别人没说出而自己感觉到的短处也一 齐告诉我们。把人家的赞美报告我们,是你对我们最大的安慰,但同时必须深深检讨自己的缺陷。这样你写的信就不会显得过火;而且这种自我批评的功夫也好比一面镜子,对你有很大的帮助。把自己的思想写下来与在脑中空想是大不同的。写下来需要正确精密的思想,所以写在纸上的自我检讨格外深刻,对自己的印象深刻。你觉得我这段话对不对?”

2.1978年,新中国向美国公派第一批50名留学(微博)生。2009年,约10万名中国学子在美国大专院校求学。2010年前十个月仅成都就有11564名学生申请赴美留学,交流签证。

3.法国思想家圣西门有两个假设:第一个假设:假如法国突然损失了自己的50名优秀物理学家、50名优秀化学家、50名优秀作家、50名优秀军事和民用工程师……法国马上会变成一具没有灵魂的僵尸。第二个假设:假如法国失去了国王的兄弟和那些王公大臣、参事、议员、主教、元帅、省长,并不会给国家带来不幸,因为他们并没有给国家带来进步。美国作家房龙则有个更耸人听闻的说法广发明蒸汽机的瓦特对我们国家发展的根本贡献大于18世纪后半期和19世纪前半期所有的政治家、将军、银行家和政客加起来的总和。”

教育是什么?杜威说:“教育乃是社会生活延续的工具。”夸荚纽斯则认为:“只有受过一种合适 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教育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事业。没有教育,社会生活就无法延续。没有教育,社会就不会进步。没有教育,人类的智能就不会发展。没有教育,人就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那么,如何理解“教”“育”这两个字呢?

[名家作品选读]

谢冕:永远的校园

一颗蒲公英小小的种子,被地上那个小女孩轻轻一吹,神奇地落在这里便不再动了——这也许竟是夙缘。已经变得十分遥远的那个八月末的午夜,车子在黑幽幽的校园里林丛中旋转终于停住的时候,我认定那是一生中最神圣的一个夜晚:命运安排我选择了燕园一片土。燕园的美丽是大家都这么说的,湖光塔影和青春的憧憬联系在一起,益发充满了诗意的情趣。每个北大学生都会有和这个校园相联系的梦和记忆。

尽管它因人而异,而且也并非会一味的幸福欢愉,有辛酸烦苦,也会有无可补偿的遗憾和愧疚。我的校园是永远的。因偶然的机缘而落脚于此,终于造成决定一生命运的契机。青年时代未免有点虚幻和夸张的抱负,由于那个开始显得美丽、后来愈来愈显得严峻的时代,而变得实际起来。热情受到冷却,幻想落于地面,一个激情而有些飘浮的青年人,终于在这里开始了实在的人生。

匆匆五个寒暑的学生生活,如今确实变得遥远了,但师长那些各具风采但又同样严格的治学精神影响下的学业精进,那些由包括不同民族和不同国籍同学组成的存在着差异又充满了友精神的班级集体,以及战烟消失后渴望和平建设的要求促使下向科学进军的总体时代氛围,给当日的校园镀上一层光环。友谊的真醇、知识的切磋、严肃的思考、轻松的郊游,甚至失魂落魄的考试,均因它的不曾虚度而始终留下充实的记忆。燕园其实不大,未名不过一勺水。水边一塔,并不可登;水中一岛,绕岛仅可百余步;另有楼台百十座,仅此而已。但这小小校园却让所有在这里住过的人终生梦绕魂牵。

其实北大人说到校园,潜意识中并不单指眼下的西郊燕园,他们大都无意间扩展了北大特有的校园的观念:从未名湖到红楼,从蔡元培先生铜像到民主广场。或者说,北大人的校园观念既是现实的存在,也是历史的和精神的存在。在北大人的心目中,校园既具体又抽象,他们似乎更乐于承认象征性的校园的精魂。我同样拥有精神上的一座校园。

我的校园回忆包蕴了一段不平常的记忆。时代曾给予我们那一代青年以特殊的际遇,及今思来,可说是痛苦多于欢愉。我们曾有个充满期待也充满困惑的春天。一个预示着解放的早春降临了,万物因严冬的解冻而萌动。北大校园内传染着悄悄的激动,年轻的心预感于富有历史性转折时期的可能到来而不安和兴奋。白天连着夜晚,关于中国前途和命运、关于人民的民主和自由的辩论,在课堂、在宿舍、在湖滨,也在大、小膳厅、广场上激烈地进行。这时有着向习惯思维和因袭势力的勇敢抗争。

那些富有历史预见和进取的思想,在那个迷蒙的时刻发出了动人的微光。作为时代的骄傲,它体现北大师生最敏感、也最有锐气的品质。与此同时,观念的束缚、疑惧的心态,处于矛盾的两难境地的彷徨,更有年轻的心因沉重的负荷而暗中流血。随后而来的狂热的夏季,多雨而湿闷。轰然而至的雷电袭击着这座校园,木为风雨所摧折。激烈的呼喊静寂以后,蒙难的血泪默默唤醒沉睡的灵魂。他们在静默中迎接肃杀的秋季和苍白而漫长的冬日。

那颗偶然落下的种子不会长成树木,但因特殊的条件被催化而成熟。都过去了,湖畔走不到头的花阴曲径;都过去了,宿舍水房灯下午夜不眠的沉思,还有轻率的许诺,天真的轻信。告别青春,告别单纯,从此心甘情愿地跋涉于泥泞的长途而不怨尤。也许即在此时,忧患与我们同在,我们背上了沉重的人生十字架。曼妙的幻想,节日的狂欢,天真的虔诚,随着无可弥补的缺憾而远逝。我们有自己的青春祭。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校园与我们青春的希望与失望相连,它永远。燕园的魅力在于它的不单纯。就我们每个人说,我们把青春时代的痛苦和欢乐、追求和幻灭,投入并消融于燕园,它是我们永远的记忆。未名湖秀丽的波光与长鸣的钟声,民主广场上悲壮的呐喊,混成了一代人又一代人的校园记忆。

一种眼前的柔美与历史的雄健的合成;一种朝朝夕夕的弦诵之声与岁岁年年的奋斗呐喊的合成;一种勤奋的充实自身与热情的参与意识的合成;这校园的魅力多半产生于上述那些复合丰富的精神气质的合成。燕园有一种特殊的气氛:总是少有闲暇的急匆匆的脚步,总是思考着的皱着的眉宇,总是这样没完没了的严肃和沉郁。当然也不尽然,广告牌上那些花花绿绿的招贴,间或也露出某些诙谐和轻松,时不时地出现一些令人震惊的举动,更体现出北大自由灵魂的机智和聪慧。北大又是洒脱和充满了活力的。

这真是一块圣地。数十年来这里成长着中国几代最优秀的学者。丰博的学识,闪光的才智,庄严无畏的独立思想,这一切又与先于天下的严峻思考,耿介不阿的人格操守以及勇锐的抗争精神相结合。这更是一种精神合成的魅力。科学与民主是未经确认却是事实上的北大校训。二者作为刚柔结合的象征,构成了北大的精神支柱。把这座校园作为一种文化和精神现象加以考察,便可发现科学民主作为北大精神支柱无所不在的影响。正是它,生发了北大恒久长存的对于人类自由境界和社会民主的渴望与追求。

这里是我的永远的校园,从未名湖曲折向西,有荷塘垂柳、江南烟景,从镜春园进入郎润园,从成府小街东迤,入燕东园林阴曲径,以燕园为中心向四面放射性扩张,那里有诸多这样的道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那里行进着一些衣饰朴素的人。从青年到老年,他们步履稳健、仪态从容,一切都如这座北方古城那样质朴平常。但此刻与你默默交臂而过的,很可能就是科学和学术上的巨人。当然,跟随在他们身后的,有更多他们的学生,作为自由思想的继承者,他们默默地接受并奔涌着前辈学者身上的血液——作为精神品质不可见却实际拥有的伟力。这圣地绵延着不会熄灭的火种。它不同于父母的繁衍后代,但却较那种繁衍更为神妙,且不朽。它不是一种物质的遗传,而是灵魂的塑造和远播。生活在燕园里的人都会把握到这种恒远同时又是不具形的巨大的存在,那是一种北大特有的精神现象。这种存在超越时间和空间成为北大永存的灵魂。

北大学生以最高分录取,往往带来了优越感和才子气。与表层现象的骄傲和自负相联系的,往往是北大学生心理上潜在的社会精英意识:一旦佩上北大校徽,每个人顿时便具有被选择的庄严感。北大人具有一种外界人很难把握的共同气质,他们为一种深沉的使命感所笼罩。今日的精英与明日的栋梁,今日的思考与明日的奉献,被无形的力量维系在一起。青春曼妙的青年男女一旦进入这座校园,便因这种献身精神和使命感而变得沉稳起来。这是一片自由的乡土。从上个世纪末叶到如今,近百年间中国社会的痛苦和追求,都在这里得到集聚和呈现。沉沉暗夜中的古大陆,这校园中青春的精魂曾为之点燃昭示理想的火炬。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学者,从这里眺望世界,用批判的目光审度漫漫的封建长夜,以坚毅的、顽强的、几乎是前仆后继的精神,在这片落后的国土上传播文明的种子。

近百年来这种奋斗无一例外地受到阻遏。这里生生不息地爆发抗争。北大人的呐喊举世闻名。这呐喊代表了民众的心声。阻遏使北大人遗传了沉重的忧患。于是,你可以看到一代又一代人的沉思的面孔总有一种悲壮和忧愤。北大魂——中国魂在这里生长,这校园是永远的。怀着神圣的皈依感,一颗偶然吹落的种子终于不再移动。它期待并期许一种奉献,以补偿青春的遗憾,并至诚期望冥冥之中不朽的中国魂永远绵延。

[报刊时文阅读]

小乔:该如何回答“钱学森之问”

一个接一个的大师,都到了蓝天白云,斯人已去,绝响谁继?

在近代欧洲,规模并不大的社会经济转型产生了包括马克思在内的一代又一代的大家。当代中国的转型无论是规模还是速度都在世界历史上罕见,却尚未能看到大师产生的踪影。迄今已有八位华人获诺贝尔奖,但在13亿人口的大陆,人才济济却无一人获奖。中国怎样才能出学术大师?“钱学森之问”令我们苦苦求解。

中国数干年的文化底蕴到哪里去了?这样的质疑与担忧,本身就说明这个时代复兴传统文化的努力并没有成功。有学者认为,在原创匮乏的今天,我们能做的只是文化的阐释,通过再度阐释来达到文化的复兴。但同是阐释,也有高明和平庸之分。明代王阳明以其“心学”对传统儒学作出了全新的阐释,而今天的阐释典型如易中天、于丹,只是以说书人的表演在赢得普遍的掌声。尤其是,知识分子在如今公共事件的关注讨论中集体缺席,自我弱化,更成为这个时代最严重的病痛之一。没有内部的文化崛起,又谈十可弘扬中国文化?又谈十可继续产生影响时代影响世界的学术大师?

回答“钱学森之问”,除了关注时代之痛外,自然绕不过备受诟病的现行教育体制。不仅有高校科研机构的假论文假大师盛行、一心评职称捞钱的浮躁,而且关涉到我们中小学(微博)应试教育的功利。教育很大程度上被自己的客户牵着鼻子走,目光为金钱的光芒所迷。他们失去了自己最宝贵的思考力、判断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忘记了自己肩负的神圣使命,欠缺了高瞻远瞩的目光,欠缺了超越时代的超前意识,欠缺了独特的办学思想。

政府在教育文化领域的投入在大幅增长,但却事与愿违收效甚微。且不论世界上尚没有经验表明,政府的大量投入能够产生这样那样的大师,至少这样的结果应该促使我们进一步反思现存的文化管理体制。这一管理体制被人诟病为不重鼓励创新而重于控制,因而容易对一些新出现的文化思潮和形式,作出过分敏感的其他解读,难免将可能的文他rJ造扼杀在本能和直觉的状态中,从而造成文化界“ 收就死,一放就乱,一乱就收”的尴尬局面。

清明之际,怀想大师。如杜鹃啼血,声声呼唤文化的早日复兴。印度诗人泰戈尔说:“信念是,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际,感觉到了光明,唱出了歌。”

(选自《羊城晚报》)

[赏析]怎样回答“钱学森之问”是本文的主旨所在。文章开门见山地提出了疑问:“斯人已去,绝、响谁继?”掷地有声,发人深思。然后通过对比表明虽然中国大陆人口众多,但是“却无一人”获得诺贝尔奖,进一步强化了问题的严重性。接着,文章从文化崛起和现行教育体制等角度分析了难以回答“钱学森之问”的原因,既点明问题所在,又指陈弊端。最后引用泰戈尔的诗句结束全文,彰显了问题的严重性。仍然是“黑暗之际”,但同时给人希望,“感觉到了光明”。文章就此收束,给人余音绕梁、意味无穷之感。

[学生佳作示例]

“教”?“育”?

沈佳丹

教育,由“教”与“育”组成,“教”是“教授,传道、授业、解惑”,育是“培养,养成人格之事业也”。这两个字必然连在一起,若“教”与“育”分开,那“教育”的含义就会混淆不清,因为“教育”的合成意义为“教授知识,培养人才”。

数千年,有不少人误解了这两个字,有时将其单纯理解为“教授知识”,而有时却将其理解为“培养品德”。“教授知识”能提升人的知识内涵,若单纯只有“教”,那即使错教,杂教甚至乱教,也似乎无可厚非。“培养品德”是用尽一切方法将人发展成无损国家、无损人民的人,可是如果这个社会的人都只会喊空口号,毫无才干,毫无专长,那么这个社会还能发展吗?

从古到今,教育的最终目的都是培育人才。在孔子之前,教育被官方垄断了,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从孔子开始到今,私学就一直存在,而教育的范围也随之扩大。自隋之后,科举创的出现,教育的意义似乎有了显现,无论民间还是官府,都有大批的人才被挖掘出来;为国效力。不过也有很多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才”。

至此,我们应该明白,光是“教”或“育”都是行不通的,只有两者结合,这样才有用。我们来看看现今的教育,许多青少年感叹压力太大,可是,父母的期待,老师的教导,国家的重担,统统被冠以“教育”之名压在一群原本活泼的青少年稚嫩的肩头上,殊不知他们已经快被压得喘不过气未了。试想这样的教育能培养出杰出的人才吗?

中国需要发展,发展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如果把“教”和“育”割裂开来,我们永远不能回答钱学森先生的问题。

[点评]升格部分:“从孔子开始到今…… 人才 。”修改前是:从孔子开始到今,私学就一直存在,而教育的范围也随之扩大,可那些培育出来的人才却无用武之地。在隋之前,有才干的人被摒弃在外。自隋之后,科举制的出现,教育的意义真正显现,无论民间还是官府,都有大批的人才被挖掘出来,为国效力。而当时的教育很随便,你可以去私塾读书,也可以在家自学。

升格理由:材料扣题不严,“教育”与“人才”的关系不明。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哲学思辨中遨游半辈子后的幡然醒悟。的确,除了我们生活的物质世界之外,我们还有一个精神的家园,一个诗意的家园在。在这一家园中,我们可以享受文学、音乐、爱情、亲情……从而获得精神的幸福与满足。不管你闲居陋巷还是身陷缧绁,只要你的心灵是自由的,只要你:有放飞心灵的那一片蓝天,只要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不汲汲于富贵,不醉心于功名,那么你就能超越物质化的生活,摆脱尘世的羁绊,从而打造属于自己的诗意家园,获得诗意般的美好人生。

标签:阅读作文预测2014年真题高考教育与人才下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