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看过这篇文章的同学都会在轻松的笑声之后,引发深深的思索。因为文章写得不仅生动,而且非常真实,把一个儿子在不同年龄段对父亲的评价表现得惟妙惟肖,同时也折射出儿子的整个人生旅程。
在童年的时候,天真无邪,稚嫩可爱,把父亲看做是偶像;少年时,初学知识,有点自以为是,对父亲的话表示怀疑;青壮年时,血气方刚,一腔热情,追赶潮流,以为父亲跟不上时代;而立之年,事业有成,便向父亲炫耀;中年时有些力不从心,才想起“老头”;直到自己老年时,尝尽人生的酸甜苦辣,才真正了解父亲,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和傲慢。
也许不少同学都有类似的经历,随着自己年龄的不断增长和思想的逐渐成熟,家长在心目中的地位总在发生变化,而只有当自己在生活中碰壁时,才会低头认错,父母是对的。父母毕竟经历了人生的一半旅程,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和经验,能够判断是与非善与恶。就像常听大人们说的“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们过的桥,比你们走过的路还要多”之类的话,可是没有一次放在心上,认为他们太爱唠叨了。总是凭着自己的直觉和不成熟的大脑我行我素,听不进善意的劝解,因此犯过不少错误,但仍然是执迷不悟。如今看来,我们的的确确是错了,没有好好听大人们的话,这是我们最大的失误。我们正在人生的路上瞒姗学步,需要父母为自己指明方向,使自己走向成功的大门,而不是排斥家长,自以为是。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同学们抑扬顿挫的读诗声从教室里传来,我陶醉了。我沉浸在无限的遐想中……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有一个穿着长袍,戴着秀才帽的人,站在一艘小船上正在观赏眼前的一片美景。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唐代诗人李白。
忽然,岸上传来了踏歌声,随后就出现了李白的好朋友汪伦。李白看到了汪伦便马上走上去与他相会。汪伦拍了一下李白的肩膀说:“你怎么连一声招呼都不打就悄悄地要走了,要不是我发现的早,恐怕现在见不到你了。”
李白不好意思地说:“我是一个重兄弟情意的人,我不愿看到兄弟为小弟的离去而感到伤心,所以才写下离别信给你,谁知你这么早就发现了。”
汪伦听后,连忙拉住李白说:“李白兄,你怎么这么快就走了,不如在小弟家多休息几日,李白兄你是否赏光啊?”
李白为难地说:“不是我不赏光,而是我在兄弟家已逗留多日,你又这么好客,我已不好意思再待下去了。”
汪伦还是不肯放弃,连忙又说:“李白兄,你在家中反正没有什么事,还是再在我家多留几日吧!”汪伦见李白还是没有做出决定,便又说下去,“是不是小弟有什么地方照顾不周?还是兄弟你有什么难言之隐啊?”
李白见汪伦误解了自己的意思,连忙回话说:“不是你的错,要错还是得怪我。谁叫我是一喜欢四处旅游的人,从而养成了四海为家的习惯,我已在兄弟家待了这么久,也是我归去的时候了。”
汪伦听了李白这么一说,脸上露出了一丝伤心的神情。李白看了看天色,说:“汪伦兄,现在天色不早,你还是回去吧,我也应该走了。” 汪伦见没法留住李白,便深情地说:“好吧,那就后会有期吧。”
于是,两人就地握手告别。李白站在船上,看着多情的汪伦,就吟出了一首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我也跟着同学们轻声吟诵着《赠汪伦》这首诗。是啊!若没有李白和汪伦这份友情,这首诗怎能流传千古、广为传诵呢?
我们现在的友谊能像汪伦对李白一样吗?我们现在的友谊很少有纯洁的友谊,大多都是互相利用,感情都经不住时间的考验,希望我们像汪伦一样用一颗真挚的心去对待朋友!
在这个暑假里,我读了一本名为《坏人都知道我有多厉害》的书。这本书主要讲当妇女儿童遇到诱拐时的处理方法。
本文的主人公胡小闹很聪明却常常犯糊涂,爱搞恶作剧却很有爱心。他的梦想是做一个伸张正义,拯救弱者的胡大侠。
文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胡小闹和他的同桌长安在回家的路上被人贩子迷晕了,并被绑进一个又暗又潮湿的小木屋。同时还发现两个同校同学也被绑架了,他们思前想后,决定团结一致自救。最终胡小闹用计谋战胜了人贩子,成功逃离坏人的魔爪。我很崇拜胡小闹的聪明才智,冷静应对。有时我在想,假如我被人贩子骗了,也能化险为夷吗?
其实在我们身边也经常听说有人贩子拐骗儿童的事件。记得在我读四年级的时候,妈妈说她有一个朋友的亲戚的小孩,已经读二年级了,在自己家的小区玩耍时被人贩子用手机玩游戏为诱饵,把他骗出了小区拐卖。以致于他的爸爸辞掉工作,带上所有的积蓄,开着家里的老版桑达纳满中国地找。孩子的妈妈不停地发寻人启事,见到人就问:"你见过我的孩子吗?这么高,这么胖。"路人纷纷摇头摆手。几个月过去了,孩子的妈妈仿佛一下子老了十几岁!天天以泪洗脸,悲伤欲绝。如今这个家早已支离破碎......
我在想,人贩子简直就是人间魔鬼,他们摧毁了一个个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如果被公安机关抓住了,应该判无期甚至死刑!这样人贩子就不会这么猖狂了。
作为父母的心肝宝贝, 作为祖国未来的花朵,我们要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增长见识,使自己更强大而富有智慧。同时更要牢记使命,我的梦想是长大后能成为一名人民警察,专门消灭打击拐卖儿童的犯罪分子,为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每一个孩子走在中国的道路上,幸运而又幸福。
当我看到《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就想到顾炎武说的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啊,难道圆明园的毁灭与那懦弱,无能的清政府无关吗?
1860年10月6日至19日,英法联军侵入中国北京圆明园,能拿的掠走,不能拿的毁掉,为了销毁罪证,就让300名侵略军放火,整整烧了三天三夜,可清政府却反而割地求和。
清政府的贪官奸臣无穷尽也,八国联军在中国无恶不作,只因当时的中国武装一点也没有,只能任人侵略,任人宰割。
我认为世界的生存法则就是这样,弱肉强食是自然界的生存状态。这就跟八国联军和清政府一样的。
这不禁让我想起我们三年级的篮球比赛,我们班的球队一上场就浴血奋战,努力得分,可我们的实力没有他们强,好几次要进了,却都失败了,气得我咬牙切齿,可对手上篮就如闪电一般迅猛,完完全全防不住,最后的结果就是被对手“按在地上摩擦”,根本没有反抗之力,被打成了6比13败北。
我们当时的心情就跟以前的清政府一样的,想打不可能,无可奈何,谁叫我们的技术不如别人呢?
人民要强,国家才强,否则只能任人宰割,所以只要我们强于别国,就等于有了资本,中国再也不会被别人欺负了。
一个寂静的夜晚,同学们在教室里安静地阅读着,我无聊地翻看语文书,一篇课文深深地吸引了我,就是这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
本文讲的是“我”写了第一首诗,母亲念完后,赞扬“我”写的诗。而父亲念完后,我却被父亲批评了,“我”很伤心。“我”不到十二岁的时候又拿起那首诗,承认父亲的话是对的。
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
记得有一次,我写了一篇作文,妈妈看到后,疑惑地问道:“这是你写的吗?多么美的作文啊!”我因为妈妈的赞扬得意了起来,我拿作文给爸爸看,爸爸看后批评道:“写得不够好,要把一些错字和不通顺的句子改正过来,要继续努力。”我把作文改完后又拿给爸爸看,才得到了爸爸的表扬。
原来,他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19世纪有两个奇人。嗯一个是嗯,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这句话是马克.吐温说的话,一直不懂这句话的我,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后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主要写了海伦变成聋哑人后的生活和她的求学生涯,她以一个身体残弱的女子的视角,来告诉我们要热爱生活,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海伦凯勒是一个度过88个春秋,却熬过87年,都是悄无声息孤独岁月的柔弱女子。然而,正是这么一位。盲聋柔弱的女子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
海伦曾说过一句这样的话,身体上的不自由终究是一种缺憾,我不敢说没有怨天尤人或沮丧的时候,但我更明白,这样根本于事无补,因此我总是控制自己,使自己的脑子不要去钻这种牛角尖,看,海伦这样一个身体极度不自由的人,还能这样乐观的面对生活,向命运发起挑战,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埋怨生活是多么苦,命运是多么不公平呢?
可在现实生活中,我是怎么怎样做的呢?记得我六岁的时候和小伙伴比赛骑自行车被石头绊倒摔了一跤,胳膊骨折了骨折的日子里我什么也不能干,每天似乎不高兴,现在想起来都觉得不应该,我就受了一点伤,就这样和不自在一样,长大一定是一个不能吃苦的人,所以以后我一定不能轻易落泪,要勇敢去面对。
在我心中,海伦就像一位英雄,时时刻刻鼓舞着我,启发我,让我乐观的面对生活。
标签:同学有感相信看过都会文章这篇轻去年的寒假,我翻了姐姐的书架,无意翻到了一本《三字经》,我带着好奇心认真读了这本书,让我收益很多。《三字经》这本书讲述了人从生来的本性到儿童再到少年时期父母 师长对他的重要性。 在这本书中,列举了古时候......
在这个看似漂亮的世界真的要有高低贵贱之分,人和人都不能和谐相处吗?人与人不都是平等的吗? 错了。这世界也许就是这样,这样的黑暗与无赖,把人与人的平等变得那么的不值一提。这本书里面有一篇文章就是来反映这......
读现代的书,可以与同时代人做精神上的交谈;读古代的书,可以继承古圣先贤的精神遗产。读《三国演义》可以享受和吸取人类文史足迹,吸引着无数人阅读兴趣,让人深有感触,回味无穷。 《三国演义》写了三个国家的兴......
书就像海洋,知识的海洋;书就像伴侣,陪你度过美好时光的伴侣。小时候,喜欢听妈妈睡前读的幼稚的童话故事,沉浸在自己想象的童话王国。慢慢的,我看上了小说书,而且喜欢看中国四大名著的《西游记》。 读完西游记......
信步三百米甬道,阅历五千年沧桑,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那些经典的书籍更是令我震撼,无关别的原因,只因它传承下来的道理深深的刻在中华儿女的骨子里。 而我最喜爱也最有感触的当属经典《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
最近,我读了海伦凯勒的自传叫《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掩卷回味,我深深地被主人公那坚强的毅力和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所 感动 。我简直无法 想象 :88年的光阴,却有87年是在无声无光中度过的。可就是这样......
夜,没有星光,一片漆黑,在这宁静的黑暗里,冉阿让结束了一生的痛苦与磨难,满载欣慰与幸福,走向未知世界的光明。 缓缓合上这本书的最后一页,我的心似乎有一种无法抑制的悲痛在流淌,冉阿让永远的走了,却留下了......
西游记作为四大名著之一,想必大家早已烂熟于心。对于这部名著,我也有太多想说的话。 整部书写的就是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去西天取经的故事。虽然每个故事都是唐僧被抓,悟空去救,但是毫不影响故事的精细......
自从有了《管好自己我能行》这本书,我就对它爱不释手。它的作者是任军锋,他写的文章能让我们阅读后有所启发,快乐地成长! 其中《为身边的爱点赞》这个故事更是让人难以忘怀。故事是这样的: 从盖尔刚出生的那天起......
我一口气读完了《深山点灯人》,轻轻合上书,才去擦擦满脸的泪痕。 书中主要讲了时代楷模,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张玉滚的感人事迹,张玉滚在伏牛山生深处的黑虎庙村长大的。小玉滚上学去山里根本没有通公路,人们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