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一年级作文
|
二年级作文
|
三年级作文
|
四年级作文
|
五年级作文
|
六年级作文
初一作文
|
初二作文
|
初三作文
|
中考作文
高一作文
|
高二作文
|
高三作文
|
高考作文
欣赏
|
寻找
|
友谊
|
生命
|
交流
|
母亲
|
梦想
|
分享
|
渴望
|
倾听
|
放弃
|
感动
|
习惯
|
自信
|
成熟
|
团结
|
选择
|
责任
|
感恩
|
沟通
|
希望
|
更多
元旦节
|
重阳节
|
劳动节
|
感恩节
|
青年节
|
圣诞节
|
母亲节
|
腊八节
|
端午节
|
情人节
|
儿童节
|
元宵节
|
妇女节
|
父亲节
|
植树节
|
建党节
|
更多
伙伴
|
外婆
|
妈妈
|
外公
|
爷爷
|
舅舅
|
奶奶
|
表弟
|
阿姨
|
表姐
|
叔叔
|
表哥
|
老师
|
哥哥
|
同学
|
姐姐
|
弟弟
|
同桌
|
妹妹
|
表妹
|
朋友
|
更多
小狗
|
小兔
|
小猫
|
小鸭
|
小鸡
|
小鸟
|
小金鱼
趣事
|
演讲稿
|
游记
|
续写改写
|
看图
|
应用
|
读后感
|
诗歌
|
观后感
|
抒情
|
说明
|
议论
|
状物
|
叙事
|
写景
|
日记
|
观察
|
植物
|
童话
散文
|
寓言
|
祝福语
|
历史典故
|
成语知识
|
诗词赏析
|
哲理故事
|
优美段落
|
名言警句
|
名人故事
写作指导
|
作文点评
|
优秀作文
|
写作基础
|
作文教学
热门搜索:
大族
雪兔
浪淘
刘备取
财务
引为
生病了
她离
略无
浩溪
逼死
江两岸
知难
毛发
谁都
一妹
魂动青春
如牛
一节课
徒儿
当前位置:
文题网
>
作文素材
>
散文
>
散文
寓言
祝福语
历史典故
成语知识
诗词赏析
哲理故事
优美段落
名言警句
名人故事
散文
早春里的意识流
诗意三月,水亮如眸,风醇如酒,秦皇河十里长堤,桃花红艳,杏花洁白,游人如织,好一幅姹紫嫣红的春之画卷。 侵陵雪色还萱草,泄漏春光有柳条,不错的。你瞧,袅娜依依的柳梢,正演绎着杨巨源《城东早春》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的天然之美,演绎着诗王白居易 …
散文
落花飞絮清明节
清明时节,细雨霏霏,人们的心里难免有一丝惶恐、忧伤 张爱玲曾经说过:日子过得真快,尤其是对于20以后的人,10年8年都好像是指缝间的事。 壹 遥望往昔,不禁感慨万千! 我敬爱的姥爷,已经离我而去整整20年。姥爷的音容与行止、风貌与性格像一条河流,一起涌来 姥爷如 …
散文
清明时节忆父亲
又是一年清明,每逢佳节倍思亲!父亲离开我们已经整整19年了。每当看到和父亲年纪相仿的人,看到老人到女儿家,看到爷爷领着孙子在广场上玩,我都会想到父亲。他走的太早了,那一年他才只有56岁。 父亲在家里是个长子,下面有5个弟弟,还有一个妹妹。小时候家里穷,兄弟 …
散文
因为我们是老师
开学不久,一个疲惫不堪的午后,一位资深老师忽然十分感慨地说:有个同学的家长跟我说,老师,我的孩子考不好,你就没有工资收了哦。她忍不住感叹:这家长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是想警告老师,你没教好我的孩子就没有工资收,还是认为老师紧张孩子的成绩和作业,是为了赚得 …
散文
我嫂子的快乐生活
昨天我娘家有点事,我回了一趟大营村,见了很多亲人,让我在浓浓的亲情中十分感动。最让我想和伙伴们分享的是我三嫂给我讲她的快乐生活 嫂子属马,今年已经53岁。家里的小院盖的十分漂亮,门前还有个小菜园,一条小矮狗被她侍弄的十分乖巧。大姑娘结婚随姑爷去了杭州, …
散文
美要眇兮宜修
西风冽,竹声敲雨凄寒切。凄寒切,寸心百折,回肠千结。瑶华早逗梨花雪。疏香人远愁难说。愁难说,旧时欢笑,而今泪。 《忆秦娥寒夜不寐忆亡女》 动人的,不是诗人沈宜修,动人的,是母亲沈宜修。 母亲在一个家庭中的分量到底有多重?在我看来,母亲的素质决定了一个家 …
散文
玉兰花开的日子
走在阳春三月,无暇顾及春天的事情,但有一种约会,隐隐约约在心底泛着涟漪,又说不出所以然。直到看到区作协发布游玉兰古巷,抒秦州雅韵的活动,才豁然开悟。年年相约古巷,不见不散的玉兰花开了 3月22日,下午下班后,快快收拾好自己的办公桌,下楼邀甄姐姐与我一起前 …
散文
保全爷
每次回婆婆家,都会见到一位风格迥异的人,蓄着长发,络腮胡子 。 老远看到就会打招呼:回来了!这时老公会大声的喊: 保全爷--- 我也会随着喊一声:保全爷- 保全爷是老公族里近门 ,长老公两辈 ,所以称爷。 曾是位读书人, 还搞过一段时间文艺。但都没有干出什么名堂 …
散文
春暖花开
春意盎然的早晨,悠闲地翻开《海子诗 …
散文
洋芋飘香的集市
离村子不远处,有一片开阔的场地。每到阴历二、四、七逢集的日子,那里便聚拢了很多人,空寂的场地瞬时变得异常热闹。 作为一名外来人,起初并没有对乡村集市产生过太多热情。只是记得某一天,房东大嫂将一辆半旧不新的架子车立于小院当中,麻利地将储藏于屋后地窖的两 …
散文
好的语文课是朴素的
感谢语文年会理事长吴伟老师的推荐,我这次有幸登上第七届十大语文年度人物榜。去年语文年会在灵宝召开,我把自己编写的诗教校本教材和相关资料给吴老师看,并简要介绍了两年来的做法,后来把吴老师加进了我们五校诗教微信交流群,他对我们的童诗教育教学有了更多了解。 …
散文
石枣树下的女人(下)
9. 横祸 放暑假了,奶奶一大早起来,在院子里喊,强子,奶奶知道你最爱吃杏子,我上山给你摘杏子去了。强子没有言语。一直到中午还没见奶奶回来,强子去告诉爸爸,奶奶去摘杏子还没回来,建国一听感觉不妙,他知道他妈妈高血压,而且今天特别热,赶紧和豆豆还有几个邻居 …
散文
继承,传承
这里是楚长城遗址,是一个普通而又宁静的村庄。村南是一片麦地,麦地周围有几个土坡。走近一个土坡,看到一块石碑,碑上刻着“楚长城遗址,文物保护”字样。碑的背面刻着楚长城遗址的简介。 那年来的专家说,这段千疮百孔的土坡,还是保存相对完整的,十分珍惜,他还说 …
散文
课堂外的那片天空
遥想三十五前,那时的师范生活真的可以用多姿多彩来形容。课堂之内是紧张的,可是课堂外的那片天空是活泼的,我们去阅读,去涂鸦,去打球,去跳舞,去踏青,去旅游 当时,淮阴师范教学楼是我们上课的地方,我们在这里学到许多知识。教学楼与学校南围墙之间,有一块空地 …
散文
最美的约定
青春年少的学生时期,努力进取的你是最美的风景。想起你的时候,想起我们的那个约定,就如同走进芳香艳丽的花丛,徜徉在那个美好的回忆之中 那是去年国庆节,上级布置的爱家乡赞天鹅的主题征文,学校只要求交一篇稿件,我觉得是个好机会,就把作文好的、语文好的连同总 …
散文
石枣树下的女人(上)
1.录取 一条条蜿蜒盘旋的公路犹如白色的丝带穿系在秦岭大山的每一处,绵延起伏的山包若隐若现,紧密相连,千百年来静静地杵在这里,仿佛从来没有被岁月侵蚀,反而更加苍翠提拔,那些沟沟壑壑里的野花招惹着成群的蜜蜂蝴蝶,热闹非凡,这些小精灵和大山的沉默相比,更有 …
散文
父亲
我的今年父亲六十一岁了,两鬓的头发已经全部苍白,生活的重担早已压弯了他挺拔的脊梁。 父亲大部分的生活时间都是在工地上渡过的。自从我记事起到现在一直都是。 小时候,每当冬天来临,我们姐弟三人就特喜欢下雪,天天盼望着天下雪,因为在那时的意念中,只有下雪了, …
散文
写在春天的札记
昨天是三月三,约好了娥子,带着两个孩子一起去挖荠菜。风好似是觉得遇到了海,顿时生发出推波助澜的豪情,天地之间,感觉满满的全是春风。行走在春风里会觉得自己就是鼓鼓的灌满了风的帆,随时会起航。 树远远看去没有响动,颜色、形状、姿态都没有多大的变化。走近了 …
散文
板角牛
板角牛来我家时还是一头不到两岁的牛娃。 那是一个冬日的午后,一大早就去赶集的父亲引领着板角牛娃回到了已整两年没有畜力的老家。自从家里一匹四岁的骒马在一次犁完地打滚滚时掉下悬崖摔死后,家里的所有农活就全靠父母亲的肩膀来完成了,那份艰辛至今仍像扎在我灵魂 …
散文
你是人间四月天|张雪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 是诗的一篇;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写在前面 我们都是行走在时光里的人,落在悠悠风景里,踏着万千星辉赶路,继而又消逝无踪。光阴,是一个温柔又恍惚的词,它会陪伴萦绕我们的一生,看似缓缓悠然,却又倏忽急逝, …
散文
活着活着就明白了
活着活着就明白了。 年少的时候,他人的一句无心之语都会沉甸甸的挂在心上,别人的一个眼神都会思量半天,脸上的一颗青春痘都搅得人几天寝食难安,觉得生活真是好烦,总有那么多的不如愿。 记得十一二岁的时候,出门宁愿步行,也不好意思骑家里那辆大而破旧的直梁自行车 …
散文
有苗不愁长
一 去看一刚出生的小宝宝,要是不见到她,我都一点都记不起来威风月子里的样子了,老年痴呆了,越发觉得自己笨了。 黑红色,高鼻梁,鼻头上有小白点,张开眼也挺大,一哭就眼肿着,我所有的记忆都来了,和威风一模一样,我用两手拇指和食指圈她的脸,整好圈满。惹得嫂子 …
散文
组装衣橱
俗话说,衣食住行,柴米油盐。可见,衣服是在第一位。作为家庭主妇,我们常常会望衣兴叹,理顺你这个家庭的衣服可真不容易。春夏秋冬,一年四季,该有多少衣服需要我们整理呀。常常会有这种状况:这个季节过了,找下一个季节的衣服,却看见上个季节还有衣服没穿过,而当 …
散文
齐客
01 正月初四,岳父家齐客。说是齐客,其实也没什么外人,就儿子、女儿,带着各自的家人们。 到了岳家,妻子提了两箱礼物先进家了,我从车里取别的礼物。 大姑父。我听到一声有礼貌的招呼。是化雨,岳家的长子长孙。 小伙子帅帅气气的,模样像极了他爸爸,只是身材更欣长 …
散文
童心淌情风景无限:我眼中的牛耕
虽然从未谋面,但一如文中帅帅的他,一脸阳光的,灿烂的笑!当然,这个笑更多是充沛的活力、智慧的表达。 他,扛着相机潇洒地走来从洒满晨雾的阳光中;从葱郁茂密的森林里;从皑皑的雪域高原上;从具有民族风情的异域;当然,险峻的峭壁更是留下了他的足迹。 他有一颗历 …
散文
人往高处走
常言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时过不惑之年,将至天命之岁,才渐悟这其中的道理。清人张潮在《幽梦影》中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非至今日不懂此意,若非读经也不明此语。孔圣云:朝闻道 …
散文
个人散文观
散文,是人类几千年来的心灵之书。 一篇散文里面,有家国情怀,有精神矛盾,有人生悲喜,有世态苍凉,再往细处说,有人性坚强与脆弱、痛苦与感动、困顿与焦虑、思念与自语。一篇散文,可以审美,也可以审丑,更可以化丑为美,可见,世间一切美的东西都是大家所喜欢的。 …
散文
我为爸爸拔火罐
爸爸一个月之前因为搬面粉扭住了腰,到现在还没好。这不,今天他的腰疼病又发作了,连走路的姿势都变了。 早上六点,因为妈妈在医院陪外婆,爸爸只好叫我起床为他拔火罐,他说能止疼、治 …
散文
猾牛
猾牛是牛群里的智叟,属于走一步看三步的高智商类型。 猾牛爱琢磨事,终生无法心宽,体也就胖不起来。碧绿的山坡上,静静地舔食青草的牛群里,猾牛很难安心吃草,牛嘴在密密的青草额头漫不经心地游走,一双老谋深算的眼睛一会儿瞄一下放牛娃,一会儿瞄一下邻近坡边的庄 …
散文
冬香奶奶
冬香奶奶能诗会画,她的名气,早在她孙子小李那里听到过许多次。那时,我与冬香奶奶住一个巷道,从古树旁的一个铁门走出来,穿过马路,到另一颗古树下的铁门进去,就能找到冬香奶奶的家。 这么近的距离,可我总是忙碌,或者是忘记,或许还和冬香奶奶的缘分未到,一直未 …
散文
到“根”的地方去洗礼
有个叫“根”的地方,是你终生的烙印,一直在这样那样地对你进行一遍遍地洗礼。你官再大,钱再多,混的再清楚,能摆平很多江湖上的事。但你在“根”的眼里,充其量是从她那儿出去的一匹流浪八荒的狼,一只迁徙天际的鸟。 流泪的时候,委屈的时候,劳累的时候,烦躁的时 …
散文
水乡的芦苇
有根的芦苇长得高,无根的浮萍顺水漂。 水乡民谣 家住江洲,与水为邻。每当翠鸟啼醒水乡晨梦,晓风掀开薄雾轻纱,睁开眼,推开窗,扑面而来的便是汹涌澎湃的绿色芦浪。 就像沙漠里缺不了沙粒,草原上少不了野草,芦苇就是水乡的招牌,水乡的形象大使。一个缺了芦苇的水 …
散文
一份简单的幸福
曾经开过十几年的烟酒铺子,今夜想起,忽如昨日。时光的脚步匆匆又匆匆,一晃就十几年了,心境早已被岁月侵蚀得面目全非。但是,就有那么一件事情,至今令我幸福犹存。 我站在铺柜旁边,烤着火,一个人静立在那,欣赏着窗外的世界。昨日寒风送来了一场久违的瑞雪,晶莹 …
散文
母亲的母亲
周末,我回了一趟老家,到了家门口,发现门是锁着的,奇怪,母亲会上哪儿呢?她不会骑车,一般没人带着是不会出去的。于是,我像小时候一样上姥姥家去找。 她家离我家不到一里地,种的地都是地头挨着地头,小时候去姥姥家已经是一种习惯。儿时的烙印,是一辈子最简单最 …
散文
我是一个好妈妈!
昨天早晨,在我的年度陪伴群里,我给朋友们分享了一部分我之前听的洪兰老师的课程内容。有图有真相。 尤其是有一坐标图,内容讲述了孩子各个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期,比如听力、情绪管理、社交技巧、习惯养成、语言等九项能力的最佳发展时期令人很吃惊地,都在2岁之前。 我 …
散文
平定师范的那些日子
1982年7月底的一天中午,多云闷热,和顺县温源村南街的村民在街里吃饭,邻居杨瑞芝老师从县城结束中考阅卷回村,告我父母:你孩考上平定师范了! 这则消息不啻为村里的重大新闻,迅速传遍了大街小巷。 那一年和顺县考上平定师范的35人,是从全县1000余名考生中脱颖而出 …
散文
校门的绒线树
校门口有一棵绒线树,长得精精致致的。 校门就在马路边上,两个用石头砌成的柱子,粘上了一些细小的石头颗粒,两扇铁管焊接而成的格子门扇,刷上了银白色的漆,形成一个网状的结构,中间被一个铁锁紧紧地连着,透过大门上的格子,马路上的人都能看到一棵绒线树。 春天了 …
散文
一件旧毛衣
昨晚还是一轮新月,今晨已是一帘雨幕。校园里亮起了灯光,到处湿漉漉的。远处的山见不到一点轮廓,不知道它们睡醒了没有。 教室里的灯次第亮了起来,低年级的家长来学校生炉子,学生越来越多,把晨曦叫醒了,东方渐渐的亮了。 我来到操场上,踩着积水走了几圈,雨丝没有 …
散文
猫的忠诚
在我们单位,有两只猫。一只是母的,黑白杂色;另一只是公的,黄色。 这是2006年酒店成立之初为彻底解决老鼠问题而买的。当时我在采购供应部工作,买过电猫、老鼠夹、粘鼠板等灭鼠工具,但效果均不佳。于是不知道后来什么人便买了两只猫,这便是它俩的出处。 我不知道它 …
散文
干干馍
这些年对吃的已经提不起太大的兴趣了。听人描述或者看样子都想流口水的食物,吃到嘴里也觉得不过如此。 好友给我带来几个馕,不是新疆那种厚厚的有嚼劲的馕,而是一毫米厚,薄薄脆脆、撒满芝麻、圆圆的饼,咸香味。我小时候叫它------干干馍。 我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边儿, …
散文
怀念儿时的年味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非常浓郁的"过年"习俗已淡出我们的生活。虽然儿时记忆中的年味已经远去 ,但我还是十分怀念。 那时的年热闹、喜庆。虽说经济不发达,但人们把过年看作是一件美好而神圣的大事情。小时候在农村,一到腊月,年的气氛就渐渐浓起来。 …
散文
母亲的生日
谨以此篇献给老娘的古稀寿辰! 今天是母亲七十七岁生日,母亲属羊相,都说属羊的人命苦,这说法在母亲身上还真那般灵验,母亲的家世可以说是命运多舛,童年时代更是不堪回首。 母亲生了五个子女,拉扯并成家了我们现在的四个,听母亲说第一个我们未见过面的大,在两三岁 …
散文
路遇“维塔斯”
这还是发生在几年前的事。 那是来到乌市的第二天。清晨一觉醒来,就听见窗外哗哗下起了大雨。拉开窗帘,轻轻推开窗户,点点雨珠裹挟着凉爽的风迎面袭来。哦,这雨来得真猛,让人猝不及防。 前往乌市之前,已经提前计划好行程,这天中午必须要赶往昌吉市的,否则后面的行 …
散文
稻草人
今年暑假,我和女儿约定一起读书,我读了叶圣陶老师写的《稻草人》,通过稻草人在夜间遇到的三件事,我感受颇深,让我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稻草人的主人是位可怜的老太太,她的丈夫八九年前死了,三年后她的儿子又死于白喉,紧接着两年闹水,稻子都烂了,悲惨的遭遇让 …
散文
守望
正入万树圈子里,一树放出一树彩认识这棵柿子树己有8年了,每次都是怀着敬畏和感恩的心仰望她,终于勇敢的拿起拙笔向她致敬分享给圈内朋友。 贫瘠的山梁,一方高高陡峭的山坡 不知你在那儿己守候多时 经历了多少风霜雨雪的洗礼 一直坚强地屹立在那里 不知你在那儿己等候 …
散文
记忆中有你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远离了家乡,坐在这座陌生的城市,直到视线逐渐模糊, 再看不到远方。霓虹灯闪烁着,影子越拉越长,你的落魄,无人可知。蜿蜒的山脉挡住了家乡,甚至于方向,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可悲,我只能在地图上沿着铁路线龟爬,看似的咫尺之间却是行程万里 …
散文
我的养生秘诀
《弟子规》曰:朝起早、夜眠迟。很多人觉得这只是文学作品的说法,现实生活中不可能真的做到朝起早、夜眠迟,那么是否古代的圣贤欺骗了我们呢? 非也,翻阅大量伟人传记,我认为圣贤们说得完全正确。 我们的所有精力都来自于吃进去的食物,因此学会吃是很一个重要的话题 …
散文
晨读记
(1): 草木有本心 昨晚整理三年前在武汉耕读园所作之《晨读记》,共计173篇,12万余字。重读一些篇目,甚为感慨。当时还曾立志,每日晨读,终生不 …
散文
李晓东笔记九则
仓颉以来,穷天地之变,仰视奎星圜曲之势,俯察鱼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是故结绳,八卦,图画,书契者,皆有符可依,有形可溯。如此,凡宗祠村落,其名必可名,其源必有源。 梅江者,因文生义,若水乡之境。梅斜清江,独天下而春。初生为元,开花为亨,结子为利 …
散文
腊月(二)——做粉条
进入腊月,离年就不远了。 民谚云:腊七、腊八,冻掉下巴,正是言冬之冷。这时,正是一年岁尾,田事告竣,大地沉寂,人们停下脚步,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 在乡村,腊月所做的事,都与过年有一定的关系,而与过年联系最为密切的,便是准备各种吃食。人们忙碌一年,劳累一 …
散文
首页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末页
按字数分类
50字
100字
150字
200字
250字
300字
350字
400字
450字
500字
550字
600字
650字
700字
750字
800字
850字
900字
950字
1000字
你可能感兴趣的话题
正甜
灰云
为甚么
扇枕温被
漏泄
投壶
五时
历史感
庞旭
险中
灯似
周岁
珠穆朗玛峰
不对的
山东人
鱼疗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