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妈妈笑着问我想吃什么,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爸爸每次吃辣椒炒蛋干挑面时,那满足得仿佛拥有了全世界的模样,于是想也没想就说:“我要吃辣椒炒蛋的干挑面!” 很快,我们一家来到了面馆。我满怀期待地点了单,然后便开始焦急又兴奋地等待,心里满是对那碗面的憧憬。
在我感觉无比漫长的等待后,终于听到喊我的号了。我像只欢快的小鹿,蹦蹦跳跳地跑去端面。可当我看到碗里的面时,瞬间愣在了原地 —— 那分明是一碗汤面,而不是我心心念念的干挑面。我的心一下子凉了半截,像被泼了盆冷水,刚才的期待瞬间烟消云散。我只好可怜巴巴地向爸爸投去求助的目光,爸爸也点了同款,却轻描淡写地说:“算了,就这样将就着吃吧。” 无奈之下,我带着一肚子的委屈和怨气,端着那碗 “冒牌” 的干挑面,慢吞吞地走回座位。
妈妈看到我碗里的汤面,皱起眉头疑惑地问:“这怎么是汤面呀,是不是下错了?” 我耷拉着脑袋,也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只是满脸的不高兴,那股失落劲儿都快写在脸上了。妈妈见状,立刻起身去找店员理论。一番沟通后,确认是厨师下错了。店员赶忙道歉,还提出要重新给我做一碗。
可就在这时,那个厨师却大声抱怨起来:“为什么不在取餐的时候说,非要吃了一半再说。” 妈妈听到后,立刻上前,语气平静却坚定地解释道:“孩子根本没吃,是你自己误会了。” 在妈妈的据理力争下,最后,我总算又等来了那碗心心念念、正宗的辣椒炒蛋干挑面。
吃完面,妈妈把我拉到身边,语重心长地说:“妈妈不是非要让你吃到这碗面不可,而是想借这件事让你明白一些道理。遇到这种情况,不要总是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觉得算了算了就过去了。你没做错什么,是厨师下错了面,你有权利维护自己的合理权益。还有呀,也别像那个厨师一样,一遇到问题就先抱怨别人,要懂得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想想是不是自己哪里没做好。你懂妈妈的意思吗?”
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心里却记下了妈妈的话。这次面馆的小插曲,成了我成长路上生动的一课,让我在小小的年纪,就对“维护权益”和“自我反思”有了懵懂却深刻的认识。
点评
这篇习作以一碗“错面”为引,烹制出了一道关于权益与自省的成长佳肴。文章将一次寻常的生活冲突,转化为一个层次分明的“微缩剧本”——从期待落空的委屈,到父亲“将就”的妥协,再到母亲“据理力争”的示范,情节层层推进,矛盾集中而真实。作者通过“蹦跳的小鹿”与“凉了半截的心”等生动比喻,将孩童的心理波动刻画得细腻可感。更可贵的是,文章并未止步于事件叙述,而是借母亲之口,将主题升华为“维护权利”与“自我反思”的双重启示,让一碗面的波折,拥有了沉甸甸的成长分量。
标签:妈妈立刻我脑问我海里想吃笑着什么周末一课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