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浓浓的父爱,让人深深地感动。在火车站,父亲买橘子的背影,那艰难爬上月台的背影,深深地烙在我的心中。那是一道爱的背影,不仅让作者潸然泪下,也温暖着每位读者的心房,触动着每个儿女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我不由得想起了我的父亲,我的心里此时也有一个背影愈来愈清晰......
前段时间,我被语文老师选上去长沙参加《诗说中国》节目的录制,老师要求我们在高铁站的售票厅集合。高铁站我已来往过几次,本已说好由我自己坐出租车去的,但爸爸终究不放心让我单独坐出租车,决定还是亲自骑电动车送我。
一出门,寒冷的空气让我的寒毛都竖了起来,路边的树木无精打彩的样子,几只早起的小鸟在低声哀鸣。我坐上车后座,座位冷冰冰的,气温仿佛一夜之间降了下来,我连打了两个喷嚏。
爸爸经常骑电动车接我放学回家,多少个昏黄的傍晚,那挺直的腰杆、宽厚的肩膀就立在我的前头,让我倍感安心与依赖。一路上,爸爸特意坐直身子,那宽大的脊背,就像一面墙,挡住了迎面吹来的寒风。
到了高铁站,我跳下车,爸爸把身份证递给我,关切地说:“ 我走了,一路上要注意安全,要听从老师的安排,课堂上要好好表现啊!”我接过身份证的那一刻,爸爸的手碰到我的手,他的手如冰块一般冷冰冰的,没有一点温度。
即将走近售票大厅的那一刻,我回头一看,正看到爸爸远去的背影,那穿着深蓝色大衣,因为寒风扑来而略显佝偻的背影,在马路上越来越小的背影,我的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
有人说:“孩子留给父亲的,不过只有背影。”而父亲留给孩子的,又何尝不是呢?正如我的父亲!只是原本年轻矫健的身影在一点点地褪去。他的背影或许不再高大、不再挺拔,但是父亲流逝的青春年华却填满了对我的爱与希望。他的爱踏实,让我想久久依靠,他的爱朴素简单,却一直在陪伴着我。
抚摸着手中语文课本,读着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父亲那深蓝色大衣的背影又浮现在我眼前,似乎在告诉我:孩子,努力前进,爸爸一直都在!
指导教师:袁淑萍
标签:作文生的800字父亲读完浓浓的背影朱自清冬去,春来,故乡的梨花又开了,花枝紧凑,纷繁的生活挡不住其清香,偻背的老人依然还站在树下,一手撑树,看向天边云霞……
爷爷爱种梨花,一把遍布锈斑的铁铲便是最好的证明。挖好一个坑,将新生的希望注入种子,埋下土,等待开花。爷爷平日并无事,便总会扛把藤椅到树边,面带慈祥,和蔼地与它谈起家常。自奶奶走后,爷爷将梨树当作世上唯一的知音。在他眼中,一人一树的孤寂是值得骄傲的。
爷爷善画梨花,些许歪斜的毛笔在他手上如有神助,大手一挥,便是傲骨的枝干,笔锋一露,便是白中透黄的梨花,这淡白的纸张却与雪亮的梨花不同。
梨花的故事属于爷爷,一个不可告人的故事。不信?请细品爷爷的画作:淡淡的花蕊轻绽,浑晕的花边似水般轻柔,仿佛只用一点力,就可将这风也似的花撕碎,再细细观赏,才觉花不是雪白,是泥土边边的鹅黄,是天边云霞上的淡紫,是夕阳的残红。
每个故事都有终案,花总有凋落之时……
爷爷还是熬不过岁月,查出了肝癌,医生说只剩一个月了,看着手中的报告,眼泪润湿了眼眶,我搬来与爷爷同住,爷爷也打算享受晚年,平日里并无大变化,只不过是梨树下又多了把椅子。起初几天,我很猴急,总是坐不住,只要身乱蹦几下,爷爷不语,只是用画梨教导我静心,后来,我也懂了梨花之美,需静演。梨香携细雨润湿梅的清芬,撷微风扰乱牡丹的惊艳,爷爷也拾起老把行,一曲《长生殿》唱出前世荣华富贵,梨花随时间推移,愈发得香了,人也逐渐复弱。多年来,我第一次看清爷爷,缕缕银丝占满半边天,皱纹似爬山虎布满脸颊,脸色不再红润,是那么残白,深逐的瞳孔,诉说岁月的苦难,令人狂,令人痴 。
曲尽,人终散。
花有重开之日,人却无重逢之时。梨花盛开,却不见老人,原来孤寂是可骄傲的。
梨花挟一楼清风拂过我的心田,久久不散,在心中起舞,他和它教会在纷繁混乱的生活中,仍有一颗“恍然见南山"的淡然而平凡的心,梨花的故事又将被重新续写……
(指导老师:黄曦蕾)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更像是一场蓄谋已久的战争。正当我们沉浸在春节的喜悦中时,它却已经开始大张声势地恐吓着每一个人。一夜之间,各大新闻媒体都是疫情进展的情况,周围的人们不断地寻找着抵抗疫情的各种办法。一时之间,药店人满为患,酒精、口罩成了一价难求的精贵商品。街道,马路上不在像往常那般热闹了。人们出行必戴着口罩,冠状病毒给大家的生活蒙上厚厚的阴影。
而在这时有这么一群人,却在新春佳节之际与家人告别,踏着义无反顾地步伐前往疫情重灾区,帮助那里的患者。他们的背影是那么的坚定,那么的有力,就像一道道坚固盾墙。他们是一群逆行而上的英雄。84岁的钟南山院士本该退休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却在国家最需要他的时候,人民最需要他的时候,再次“挂帅出征”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电视屏幕前看着他疲惫的身影,心中除了感激还有敬佩。除了钟南山爷爷,还有很多医护人员,为了方便穿防护服的女医生,剪掉了自己那头美丽的秀发。当看到这些穿着防护服,戴着防护口罩的护士们走出隔离病房摘下口罩的那一刻,脸上被勒出的一道道印痕,手上的一道道疤痕,感动之余更多的是心疼。
寒风瑟瑟,人烟稀少的街上,还有零零星星的人影,他们身穿红色的衣服,穿梭在各个村里的路口。其中有一个背影就有我的爸爸,他是我们村的村干部,从疫情防控开始,他便每天忙个不停在村里巡逻,在路口排查测量…每次看着他匆匆忙忙的背影时,心中不由的想,这就是我的超级英雄。像爸爸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他们默默无闻,只为给我们一个安全的家,留下的是一个个来去匆匆的背影。
还有许多许多这样的背影,警察、城管、清洁工、出租车司机……不同的职业,不同的身份,他们用生命守护生命,共同温暖着我们每一个人。
人跟树其实都是一样的,都有根,这根就是母亲,无论你身处何处,即使你远在千里之外,还是有根在身边环绕的。
提起“母亲”二字,很多人都会想起自己心中那个伟大的母亲,心里不由得涌起一股浓浓的依恋与崇敬之情。
我的心里也有一个伟大的母亲,她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我们上千年,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是在三皇五帝之时便存在的古老之物。她的名字紧扣着我的心弦。黄河,黄河。我细细咀嚼着这两个神圣的字眼,脑海里浮现出她那清秀美丽的容貌,是多么的壮丽,多么的神圣,多么的伟大。老实说,我从未真正见过我们母亲,只有幸在照片、视频里一睹她醉人的风采。可我却能感受到她的威严,只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感严;能够感受到她健壮的身躯犹如蜿蜒长龙。将神州大地,劈成南北两面;感受到她像是一个巨人,永远用她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永远屹立在那神圣的美丽的世界的东方!
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耳边听到的,尽是母亲的抽泣。
河边的树木被愚蠢的人们砍下变成那所谓的“财富”,建起了工厂,当起了高高的烟筒,排放朵朵白云似的却又肮脏不堪的烟雾。
有时网上拍摄的视频里,不时就“扑通“一声,掉进去好天一块泥土。我多想化身超人跳进去,将那淤泥捧出来啊!
可我知道,这样的努力,只会是徒劳。今天将它捧出来,明天还会有很多数不清的泥土掉进去,这是我们人类所犯下的不可饶恕的错误啊!
也不知是在哪一本历史书里看到过,几千年前的黄河,整日泡在一方暖阳里,波光粼粼,有看清亮的水面,甚至还有小鱼在里面游动呢!
碧蓝如洗的苍穹下,微风吹拂,水波荡漾。想那时候,母亲也是个花季少女,整日无忧无虑,不用为疾病所困挠。
可如今,她疲倦了,她累了,她想用自己残存的力量,告诉自己亲爱的孩子们一个无法改变的真理:破坏大自然,就等同于自我毁灭。人们也似乎渐渐明白了这个道理,于是,一个深刻的意识在人们心里播种、发芽:同饮一河水,共护母亲河……
我们的母亲见了,她那苍白略显无力的脸终于流露出那一抹久违的笑容……
亲爱的妈妈:
您好!
在童年记忆里,我曾跟您无理取闹过,惹您生气过,也让您伤心过。今天,我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发自内心的忏悔,并真诚地向您道歉。
妈妈,对不起!是我的懵懂让您心急如焚。小时候您出去工作,我拿着自己最爱的玻璃杯追在您车后,不小心摔了一跤,玻璃碎片划破了我的手。您透过后视镜看见我摔了一跤,立刻停车跑下来查看我的伤势,发现伤口很深,一把抱起我,驱车赶往了医院。医生帮我清理伤口的过程中,我看得出来您的心一直是悬着的,甚至您眼眶都红了。伤口处理好后,您并没有责怪我,反而一路安慰我。我觉得我对不起您!
妈妈,对不起!是我的固执害您耽误了很重要的工作。有一天,天空下起了雨夹雪,您让我多穿点衣服,以免感冒,而我却不听您的,执意穿得单薄,结果感染了风寒,发起高烧。您训斥了我一顿,立刻把我送去医院。我坐在医院的长椅上,看着您一直在忙碌着,一会儿带我做检查,一会儿缴费,一会儿拿检查报告,后来还办理了住院手续。您精心照料了我一周,直到我身体康复,而您因为我生病耽误了工作,错过了升职加薪的机会。我觉得我对不起您!
妈妈,对不起!是我的冲动让您心力交瘁。有一次我在家里写作业时,老师要家长批改,您发现了我的一处错误,便要给我讲解,可我执意认为自己做的答案是对的,不肯听您的分析,冲动地对您大吼。我们展开了激烈地争吵,吵到面红耳赤的地步。后来是您先冷静下来,不再和我正面“战斗”。为了平复我的心情,你耐心地跟我讲道理,终于说服了我。次日出门系鞋带时,我发现您似乎又多了几根白发,脸上多了几道皱纹,感到很愧疚。我觉得我对不起您!
妈妈,谢谢您的包容,让我学会了豁达大度;谢谢您的爱,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是我的懵懂、固执和冲动伤害到了您,我只尽情享受着您无私的爱,却从未回馈过什么。世人都说世上只有妈妈好,的确如此。谢谢您,妈妈!
未来的路还很长,请相信我会努力给您幸福!
祝您:
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您的儿子:黄浩优
2022年11月23日
世上美味繁多,有初春鲤鱼之鲜美,有盛夏莲子之清甜,有深秋粉藕之软糯,有末冬蛋羹之醇香,但能深为奶奶所爱,恒久不变的,唯有一旁承载着团圆的饺子。
饺子在晨曦中孕育。
除夕的阳光越过地平线,翻过古朴的屋脊,将积累一夜的温暖倾洒而下,团圆的温暖也便随之而来。年过古稀的奶奶,用她枯黄的手在水中轻漾,荡起层层涟漪。清澈的井水从盆中倾泻,与白生生的面粉融合,成团。那阳光更是倾泻而下,给她们披上一层朦胧的霓裳……
我心生好奇,从秋千跳下,跑来桌前,学着奶奶的样子和面,却弄得满手浆糊。“你瞧你,要变成小花猫了。”奶奶故作生气吓唬,笑意却溢出了眼角。这温馨的场景,自我有记忆起便常常在呈现,无论花开花落,抑或云卷云舒,一直在那里……
饺子在午后发酵。
奶奶束起满头银发,端坐在桌前。将洁白的饺皮平铺于掌心,轻柔地舀起一勺肉放在上面,接下来更是行云流水,原本嶙峋的手此刻异常灵活地包着,似如琴键上跳舞的精灵,好像这动作深深地烙在灵魂里。不管是曾经鲜花怒马的少年,还是如今的古稀老人,恒在的是嘴角的一抹微笑,以及眼底不变的温柔。
饺子在黄昏中爆发。
“咕噜,咕噜……”像三月的闷泉。冉冉升起的白雾遮挡了视线,却也让饺子香味弥漫了整个厨房。饺子浮出水面,如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小娃娃,满足地畅游在自己的小天地间。
“来喽,饺子上桌喽!”厨房里响起爷爷的吆喝声。饺子被端上桌来。轻咬一口,鲜嫩的肉汁在舌尖爆发,直冲大脑。餐桌上,大人们聊着今年的所见所闻,带着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畅想。屋外寒意不减,但我却倍感温暖。
对于我们我们这年轻的一辈而言,这饺子着实平平无奇。对于奶奶而言,这饺子却不仅仅是一种味道,它是一种仪式,是一种念想;它温暖着一段又一段岁月,守候着一代又一代的游子;它缠绕在手指间,流淌在血液中,恒久未变,传承至今……
何谓佳肴?纵清欢百味,不抵一盘饺子。
何谓恒久?于千万游子,不过一家团圆。
(指导老师:覃玲)
信任是一个让人感到温暖的词汇,尤其是来自陌生人的信任,更令人难以忘怀。那年冬天,一位陌生人对我的信任,正如当天的暖阳和热乎的烤红薯,温暖馨香并令我感动至今。 那是一个大雪初停的午后,外面银装素裹。我十......
说来有意思,父亲的身份证除了名字董国财以外,其他信息竟都不准确。他出生于1970年阳春三月,具体日期奶奶说得含糊,已无从考证;籍贯吉林省水吉县也不详细,其实,吉林省磐石市明城镇永红村小红石电的乡亲们才最先......
那条不算繁华的马路,是我每天上学的必经之路。 它尘土飞扬着,让我总是想到迟暮老人费力地咳嗽,或是不良少年咧嘴对空咒骂,让人很想做点什么却又无能为力。路边的墙壁上漆色斑驳,狭窄的车道上总拥挤不堪。这处老......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更像是一场蓄谋已久的战争。正当我们沉浸在春节的喜悦中时,它却已经开始大张声势地恐吓着每一个人。一夜之间,各大新闻媒体都是疫情进展的情况,周围的人们不断地寻找着抵抗疫情的各种......
母亲未曾回娘家过年已有数年,去年疫情防控终于放松,我们得以陪她回家。而此行最令人难以忘却的,是外公的背影。 去年冬天,曾祖父已经去世三年了。虽然外公嘴上不说,但家人们都知道他对父亲的去世一直抱有愧疚。......
原来人来疯、自来熟的一群玩伴,逐渐有了各自的圈子。有爱运动的,有爱做手工的,有爱看动漫的,形成了不同的小团体。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在空闲时间习惯躲在自己的小世界中发呆,我仿佛不属于任何一个圈子,我有......
面对任何事情,我们总有两个选择,尝试或是逃避。逃避固然是轻松,大多数人也喜欢这么......
现在想来,已有近三年了吧,仍不能忘记那个落寞的背影。 那年秋天,是一个玩得很好的伙伴,上课时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下课招呼他也心不在焉,细问时,才知他搬家了,为了需要,转到另一所小学了,心头恍惚,不禁愣......
黑暗中的环境总会有光芒,哪怕只有一丝一缕,也值得我为其奋斗! 题记 翻开记录时光的相册,每一页都随着风而去。突然,目光停留在一张照片上,这是一张我与父亲一起跑步的照片。 以前,我总是会因为胖被别人嘲笑。......
冬去,春来,故乡的梨花又开了,花枝紧凑,纷繁的生活挡不住其清香,偻背的老人依然还站在树下,一手撑树,看向天边云霞 爷爷爱种梨花,一把遍布锈斑的铁铲便是最好的证明。挖好一个坑,将新生的希望注入种子,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