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文1:我的“星星”存钱罐
思路
选择“星星”存钱罐作为写作对象,一是因为它外形可爱、辨识度高,金色星星造型搭配笑眯眯的小兔子图案,能直观勾起读者的兴趣,符合五年级学生对“心爱之物”的审美认知;二是存钱罐背后有明确的情感联结——它是外婆在“我”十岁生日时送的礼物,承载着长辈的期待(希望“我”养成存钱习惯),这种亲情元素容易引发共鸣;三是存钱罐伴随“我”的日常有具体事例可写,从每天存零花钱、稿费,到用存的钱给妈妈买母亲节礼物,既能展现“我”的成长(学会坚持、懂得感恩),又能让“心爱”的理由更真实可感,避免内容空洞。通过描写存钱罐,不仅能清晰呈现物品特点,还能自然传递亲情与成长的主题,贴合“我的心爱之物”既要写“物”、更要写“情”的写作要求。
提纲
1. 介绍星星形状存钱罐的可爱外形,说明其是十岁生日时外婆送的礼物。
2. 描述收到存钱罐的开心心情,记录每天存入零花钱、稿费的日常,讲述用存的钱给妈妈买母亲节礼物的过程。
3. 总结存钱罐的意义,它不仅是存钱工具,更是成长的见证者,表达对它的珍视与感激。
例文
我的书桌上放着一个特别可爱的存钱罐,它是一颗金灿灿的“星星”,边角圆润润的,不会扎手,正面还画着一只笑眯眯的小兔子,两只长耳朵竖得高高的,特别讨人喜欢。这是我十岁生日时,外婆特意给我买的,她说希望我能养成存钱的好习惯,像星星一样慢慢积累光芒。
自从有了这个存钱罐,我就成了家里的“小财迷”。每次妈妈给我零花钱,我都会小心翼翼地塞进它背后的小嘴巴里,听着硬币“叮当”一声落进去,心里就美滋滋的。学校组织作文比赛,我得了三等奖,拿到了二十元稿费,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把钱存进去,还轻轻拍了拍存钱罐说:“看,我们又多了一笔‘财富’啦!”有时候我也会忍不住摇摇它,里面的硬币“哗啦哗啦”响,像在唱一首快乐的歌。
今年母亲节,我想给妈妈一个惊喜。我把存钱罐倒过来,叮叮当当地倒出所有硬币,仔细数了数,居然有一百多块!我用这些钱给妈妈买了一束她最喜欢的康乃馨,还有一张亲手画的贺卡。妈妈收到礼物时,眼睛红红的,抱着我说:“我的宝贝长大了。”我知道,这都是存钱罐的功劳,是它陪着我一点点学会坚持和付出。
现在,我的“星星”存钱罐又慢慢鼓了起来。它不仅帮我养成了存钱的好习惯,更见证了我的成长。每次看到它,我都会想起外婆的叮嘱和妈妈的笑容,它就像一颗真正的星星,在我的书桌前闪闪发光,我会一直好好爱护它。
分析点评
1. 修辞手法:将存钱罐比作“真正的星星”,把硬币碰撞声比作“快乐的歌”,生动形象,充满童真;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存钱罐“小嘴巴”“唱歌”等人类特征,让物品形象更鲜活,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2. 好句积累
“每次妈妈给我零花钱,我都会小心翼翼地塞进它背后的小嘴巴里,听着硬币‘叮当’一声落进去,心里就美滋滋的。”
评价:通过动作和听觉描写,细致展现存钱时的快乐心情,画面感强,容易引发共鸣。
适用范围:“我的心爱之物”“成长中的小事”主题作文。
“它不仅帮我养成了存钱的好习惯,更见证了我的成长。每次看到它,我都会想起外婆的叮嘱和妈妈的笑容,它就像一颗真正的星星,在我的书桌前闪闪发光。”
评价:点明存钱罐的意义,情感真挚,升华了主题,适合作为文章结尾的借鉴。
适用范围:“心爱之物的价值”“亲情与成长”主题作文。
3. 文章结构启发:本文采用“介绍物品—日常经历—体现价值”的结构,先描述存钱罐的外形和来历,再讲述与它相关的具体事例,最后总结其意义,逻辑清晰,层层递进。这种结构能让读者清晰了解心爱之物的特点和重要性,适合写作“我的心爱之物”这类主题作文。
4. 模仿修改调整建议:写玩具、文具等心爱之物时,可模仿这种写法。比如写玩具小熊,可写“每次我不开心的时候,都会抱着小熊倾诉,它软软的身子像在给我安慰,耳朵耷拉着,好像在认真听我说话”。
例文2:奶奶织的“暖阳”围巾
思路
选择奶奶织的围巾作为写作对象,首先因为围巾是日常生活中常见且有温度的物品,冬天佩戴的实用性让它与“我”的生活紧密相连,容易找到具体的描写场景;其次,围巾是奶奶亲手制作的,从挑选毛线到熬夜编织的过程,能体现长辈的用心与关爱,这种“手工制作”的特质比商店购买的物品更有情感分量,适合表达“心爱”的深层原因;再者,围巾带来的“温暖”既可以指物理上抵御寒冷,也能引申为心理上的亲情温暖,能自然将“物”与“情”结合,避免只写物品外观、缺乏情感的问题。通过描写围巾,既能展现奶奶的爱,又能记录“我”在冬天的温暖回忆,让“心爱之物”既有具体形象,又有情感厚度,符合五年级学生对“心爱”的理解与表达需求。
提纲
1. 介绍奶奶织的羊毛围巾,描述其颜色、花纹和触感,说明它是冬天里最温暖的陪伴。
2. 讲述奶奶熬夜挑选毛线、编织围巾的过程,回忆冬天戴着围巾上学、玩耍的温暖场景。
3. 表达对围巾的珍视,点明围巾不仅温暖身体,更承载着奶奶的爱意。
例文
在我的衣柜里,挂着一条米白色的羊毛围巾,它不像商店里卖的那样有华丽的装饰,却带着一股淡淡的羊毛香,摸起来软软糯糯的,贴在脸上特别舒服。围巾的边缘有一圈小小的菱形花纹,那是奶奶一针一线织出来的,对我来说,它就是冬天里最珍贵的“暖阳”。
这条围巾是奶奶花了一个月时间织成的。记得去年冬天来临前,奶奶特意去集市挑选毛线,她说:“纯羊毛的暖和,戴着不扎脖子,我家宝贝上学不冷。”从那以后,每天晚上我写完作业,都能看到奶奶坐在沙发上,戴着老花镜,手里拿着毛线针飞快地穿梭。有时候我劝她早点休息,她总是摆摆手说:“快织好了,等天冷了就能给你戴上了。”有一次我半夜醒来,还看到客厅里亮着一盏小灯,奶奶还在认真地织着,灯光照在她的白发上,显得特别温柔。
终于,在第一场雪落下的时候,奶奶把围巾送到了我手里。我立刻围上它,一股暖流从脖子蔓延到全身,连心里都暖暖的。上学的路上,寒风呼呼地吹,可我一点都不觉得冷,围巾像奶奶的怀抱一样包裹着我。同学们都羡慕地说:“你的围巾真好看,还这么暖和!”我骄傲地告诉他们:“这是我奶奶亲手织的!”
现在,每当冬天来临,我都会戴上这条围巾。它不仅能抵御寒冷,更承载着奶奶对我的爱。每次摸到围巾上的菱形花纹,我都会想起奶奶织围巾时的身影。这条普通的围巾,就是我最心爱的宝贝,我会永远珍藏它,因为它是奶奶给我的最温暖的礼物。
分析点评
1. 修辞手法:将围巾比作“暖阳”“奶奶的怀抱”,生动体现了围巾的温暖和亲情的厚重;通过细节描写奶奶织围巾的场景,用“飞快地穿梭”“认真地织着”等动作,让画面更具感染力。
2. 好句积累
“从那以后,每天晚上我写完作业,都能看到奶奶坐在沙发上,戴着老花镜,手里拿着毛线针飞快地穿梭。”
评价:通过典型场景描写,展现奶奶织围巾的用心,细节真实,充满生活气息,容易引发读者对亲情的共鸣。
适用范围:“亲情”“我的心爱之物”主题作文。
“它不仅能抵御寒冷,更承载着奶奶对我的爱。每次摸到围巾上的菱形花纹,我都会想起奶奶织围巾时的身影。”
评价:点明围巾的深层意义,将物品与亲情紧密结合,情感真挚,突出了“心爱”的原因。
适用范围:“心爱之物的故事”“亲情的寄托”主题作文。
3. 文章结构启发:本文按照“物品特点—编织过程—使用场景—情感寄托”的顺序展开,从围巾的外在特征入手,逐步深入到背后的亲情故事,最后升华情感,结构完整,层次清晰。这种写法能让心爱之物的形象更丰满,情感表达更自然,适合用于描写承载亲情的物品。
4. 模仿修改调整建议:写妈妈做的食物、外婆缝的衣服等带有亲情温度的物品时,可模仿这种结构。比如写妈妈做的红烧肉,可写“妈妈做的红烧肉色泽红亮,肥而不腻,每次她都会把最嫩的那块夹给我,这盘红烧肉里藏着妈妈对我的爱,是我最爱的味道”。
例文3:我的“战友”篮球
思路
选择篮球作为写作对象,一是因为篮球是很多五年级男生感兴趣的运动器材,贴近学生的课余生活,容易写出真实的体验和感受;二是篮球背后有明确的“成长线索”——从一开始拍不稳球,到通过练习学会投篮、运球,再到和队友一起参加比赛夺冠,这个过程能展现“我”的坚持与进步,让“心爱之物”成为成长的见证;三是篮球还承载着爸爸的期望(希望“我”多运动、学会合作),以及和队友的友谊,既有亲情又有团队情谊,情感维度更丰富。用“战友”形容篮球,既符合篮球在比赛中“陪伴作战”的特点,又能体现“我”对它的重视,让物品形象更有感染力。通过描写篮球,既能展现运动的快乐,又能传递坚持、合作的品质,让“我的心爱之物”不仅有“喜欢”的情感,还有“成长”的意义。
提纲
1. 介绍蓝色篮球的外观和手感,说明它是爸爸送的,是自己运动路上的“战友”。
2. 讲述每天练习拍球、投篮的艰辛过程,回忆参加校园篮球赛并夺冠的难忘经历。
3. 总结篮球的意义,它不仅是运动器材,更是陪伴自己成长的伙伴,表达深厚感情。
例文
我的床底下,藏着一个陪伴我两年的“老伙计”——一个蓝色的篮球。它的表面有黑色的条纹,虽然有些地方已经磨损,露出了淡淡的黄色,却一点都不影响我对它的喜爱。每次摸到它粗糙又有弹性的表面,我就忍不住想抱着它去球场酣畅淋漓地打一场。
这个篮球是爸爸在我三年级生日时送我的。他说:“男孩子就要多运动,打篮球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学会坚持和合作。”从那天起,篮球就成了我形影不离的伙伴。每天放学后,我都会去小区的篮球场练习。一开始,我连拍球都拍不稳,篮球像个调皮的小娃娃,总在我手里“乱跑”。但我没有放弃,一遍又一遍地练习,手心磨出了茧子也不在乎。慢慢地,我不仅能熟练拍球,还学会了投篮、运球过人,篮球在我手里越来越听话。
最让我难忘的是去年的校园篮球赛。决赛那天,我和队友们带着这个篮球上场。比赛一开始,对方就发起了猛烈的进攻,我们比分暂时落后。我抱着篮球,心里暗暗想:一定要加油,不能辜负大家的期望!在最后一分钟,我接到队友的传球,果断运球突破,纵身一跃,将球稳稳投进篮筐!全场响起了欢呼声,我们赢得了比赛!那一刻,我紧紧抱着篮球,感觉它也在为我欢呼。
现在,这个篮球虽然不如以前崭新,但它见证了我的努力和成长。每当我遇到困难想放弃的时候,看到它,我就会想起练习时的坚持和比赛时的热血。它就像我的“战友”,陪着我一起成长,一起进步。这个篮球,是我最心爱的宝贝,我会带着它,继续在运动场上追逐阳光和梦想。
分析点评
1. 修辞手法:将篮球比作“老伙计”“调皮的小娃娃”“战友”,赋予篮球人格化的特征,形象生动,体现了“我”与篮球的亲密关系;用“酣畅淋漓”“热血”等词语,准确表达了运动带来的快乐和激情。
2. 好句积累
“一开始,我连拍球都拍不稳,篮球像个调皮的小娃娃,总在我手里‘乱跑’。但我没有放弃,一遍又一遍地练习,手心磨出了茧子也不在乎。”
评价:通过比喻和细节描写,展现了练习篮球的艰辛与坚持,内容真实,容易引发读者的共鸣。
适用范围:“我的心爱之物”“坚持与成长”主题作文。
“每当我遇到困难想放弃的时候,看到它,我就会想起练习时的坚持和比赛时的热血。它就像我的‘战友’,陪着我一起成长,一起进步。”
评价:点明篮球对“我”的激励作用,升华了文章主题,让“心爱”的理由更充分。
适用范围:“成长的伙伴”“运动的意义”主题作文。
3. 文章结构启发:本文采用“介绍伙伴—相处经历—成长意义”的结构,先介绍篮球的基本情况,再讲述与篮球相关的练习和比赛经历,最后总结篮球对自己的影响,逻辑清晰,内容充实。这种结构能让读者全面了解心爱之物的价值,适合描写与成长、运动相关的物品。
4. 模仿修改调整建议:写足球、滑板等运动器材时,可模仿这种写法。比如写滑板,可写“刚开始学滑板时,我经常摔倒,膝盖都摔破了,但我没有放弃。现在我能熟练地玩各种技巧,滑板就像我的翅膀,带着我在广场上自由穿梭”。
例文4:我的绿毛龟“墨墨”
思路
选择绿毛龟“墨墨”作为写作对象,一是因为绿毛龟外形独特(背甲长绿毛、眼睛像黑葡萄),和常见的猫、狗宠物不同,容易写出新鲜感,吸引读者注意;二是养绿毛龟的日常充满细节可写,比如喂食时的“迫不及待”、晒太阳的“悠闲”、生病时的“悉心照顾”,这些具体场景能体现“我”与墨墨的互动,让“心爱”的情感更真实;三是墨墨作为“动物伙伴”,能给“我”带来快乐,比如不开心时看到它的样子就会心情好转,这种“情感陪伴”的作用,符合“心爱之物”需要传递情感的要求。给绿毛龟取名“墨墨”,既贴合它的外形(背甲墨绿色),又显得亲切,体现了“我”对它的喜爱。通过描写墨墨,既能展现小动物的可爱,又能记录“我”照顾宠物的责任与快乐,让“我的心爱之物”充满生活气息和童真。
提纲
1. 介绍绿毛龟“墨墨”的外形特点,说明它是爸爸从花鸟市场买回来的,是自己最好的动物伙伴。
2. 记录给“墨墨”喂食、观察它晒太阳和游泳的日常,讲述“墨墨”生病时自己悉心照顾的经历。
3. 表达对“墨墨”的喜爱,说明它给生活带来很多快乐,是不可或缺的伙伴。
例文
我家的玻璃鱼缸里,住着一位特殊的“小客人”——一只绿毛龟,我给它取名叫“墨墨”。它的背甲像一块墨绿色的盾牌,上面长满了细细的绿毛,摸起来软软的;长长的脖子总是时不时地伸出来,一双小眼睛圆溜溜的,像两颗黑葡萄,看起来机灵又可爱。自从墨墨来到我家,我的生活就多了很多乐趣。
墨墨是爸爸从花鸟市场买回来的。刚到家时,它特别胆小,总是缩在壳里不肯出来,连喂食都要等我走开后才敢吃。我每天都会准时给它换水、喂食,慢慢的,墨墨开始熟悉我了。每当我拿着龟粮走近鱼缸,它就会立刻游到岸边,伸长脖子,眼睛紧紧盯着我手里的食物,像个迫不及待的小馋猫。我把龟粮放进水里,它就会飞快地叼起来,然后慢慢咀嚼,小脑袋一点一点的,样子特别逗人。
周末的时候,我经常坐在鱼缸边观察墨墨。天气好的时候,它会爬到鱼缸里的石头上晒太阳,把四肢和脖子都舒展开来,一副悠闲自在的样子;有时候,它会在水里慢悠悠地游泳,绿毛在水里轻轻飘动,像穿着一件绿色的纱裙。有一次,墨墨生病了,不吃不喝,我特别着急。爸爸告诉我要给它换水、保持水温,我每天都精心照顾它,还特意查了资料,给它准备了营养丰富的食物。过了几天,墨墨终于恢复了活力,又开始欢快地游来游去了,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墨墨已经陪伴我三年了,它就像我的好朋友一样,每天陪着我学习、玩耍。每当我不开心的时候,只要看到墨墨可爱的样子,我的坏心情就会烟消云散。这只小小的绿毛龟,给我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快乐,它是我最心爱的宝贝,我会一直好好照顾它。
分析点评
1. 修辞手法:将绿毛龟的背甲比作“墨绿色的盾牌”,眼睛比作“黑葡萄”,绿毛比作“绿色的纱裙”,比喻贴切,形象生动,展现了绿毛龟的可爱模样;运用拟人手法,赋予绿毛龟“胆小”“悠闲自在”“迫不及待”等人的神态和性格,让动物形象更鲜活,充满童趣。
2. 好句积累
“每当我拿着龟粮走近鱼缸,它就会立刻游到岸边,伸长脖子,眼睛紧紧盯着我手里的食物,像个迫不及待的小馋猫。”
评价:通过动作和神态描写,细致刻画了绿毛龟喂食时的可爱模样,画面感强,充满生活气息。
适用范围:“我的心爱之物”“小动物的日常”主题作文。
“每当我不开心的时候,只要看到墨墨可爱的样子,我的坏心情就会烟消云散。这只小小的绿毛龟,给我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快乐。”
评价:直接表达了绿毛龟对“我”的重要性,情感真挚,点明了“心爱”的原因,适合作为文章的抒情句。
适用范围:“动物伙伴”“快乐源泉”主题作文。
3. 文章结构启发:本文按照“介绍动物—相处日常—情感寄托”的顺序展开,从绿毛龟的外形入手,讲述与它相处的具体事例,最后表达对它的喜爱之情,结构完整,内容丰富。这种写法能让读者清晰了解动物的特点和与主人的感情,适合描写作为心爱之物的小动物。
4. 模仿修改调整建议:写小猫、小狗、小鸟等宠物时,可模仿这种写法。比如写小猫,可写“我家的小猫叫‘花花’,它有一身雪白的毛,像一团棉花。每当我放学回家,它就会跑到门口迎接我,用小脑袋蹭我的腿,发出‘喵喵’的叫声,可爱极了”。
例文5:我的“时光宝盒”日记本
思路
选择日记本作为写作对象,一是因为日记本是很多学生用来记录心情的“秘密基地”,贴近五年级学生的生活,容易写出真实的内心想法;二是日记本有“时光载体”的特点,记录的日常小事(解出难题、和朋友闹别扭、放风筝)能成为回忆的线索,翻开日记就能想起过去的自己,这种“留住时光”的作用,让“心爱”的理由更有深度;三是日记本背后有妈妈的鼓励(奖励“我”期末进步、让“我”倾诉心里话),承载着亲情,同时又有“专属钥匙”“贴纸装饰”等细节,体现了“我”对它的珍视。用“时光宝盒”形容日记本,既形象又有情感,能突出它对“我”的特殊意义。通过描写日记本,既能展现“我”的日常与成长,又能传递对回忆的珍惜,让“我的心爱之物”既有个人色彩,又能引发读者对“珍藏回忆”的共鸣。
提纲
1. 介绍带锁的卡通日记本的外观,说明其是妈妈奖励自己期末进步的礼物,是自己的“秘密基地”。
2. 讲述每天睡前写日记的习惯,描述日记本上的贴纸、插图和专属钥匙,回忆翻看旧日记的温馨场景。
3. 总结日记本是装满回忆的“时光宝盒”,会好好保存以留住更多成长瞬间。
例文
我的书桌抽屉里,藏着一个特别的“秘密基地”——一本带小锁的日记本。它的封面是淡紫色的,印着一只闪着星光的独角兽,独角兽的角上还挂着小小的蝴蝶结,旁边点缀着粉色的云朵和彩虹,摸起来软软的,像裹了一层绒毛。这是我去年期末考进班级前五,妈妈特意给我买的奖励,她说:“以后有什么心里话,都可以跟它说。”
从那以后,每天晚上做完作业,我都会打开日记本,拿出专属的小钥匙——那钥匙比我的指甲盖还小,串在银色的链子上,我天天挂在脖子上。我会把当天的事一笔一画写下来:比如今天数学课上,我终于解开了难住全班的思考题,老师还夸我“爱动脑筋”;比如和好朋友小美因为抢跳绳闹了别扭,我有点难过,写着写着就忍不住掉了几滴眼泪,在纸上晕开小小的印子;还有周末和爸爸去公园放风筝,风筝飞得比树还高,我在日记里画了个歪歪扭扭的风筝,旁边写着“今天太开心啦!”。我还会在日记旁边贴满贴纸,有笑脸的、有小蛋糕的,有时候还会画个小太阳,让日记页看起来热热闹闹的。
有一次放假,我翻起以前的日记,看到去年写的“今天第一次自己叠被子,妈妈说我长大了”,还有“今天给流浪猫喂了火腿肠,它蹭了蹭我的手,好可爱”,一下子就想起当时的样子,忍不住笑出了声。还有一篇写着“今天考试没考好,躲在房间里哭,妈妈进来抱了抱我,说下次加油”,现在读着,心里还是暖暖的。我赶紧把新的感受也写在旁边,画了个加油的表情。
这本日记本现在已经写了大半本,锁上的小钥匙被我擦得亮亮的。它不像玩具那样能玩,也不像零食那样能吃,却装着我好多好多的小秘密和小回忆。每次看到它,我就像看到了过去的自己。它是我的“时光宝盒”,我要一直锁好它,等以后长大,再翻开看看这些甜甜的成长故事。
分析点评
1. 修辞手法:将日记本比作“秘密基地”“时光宝盒”,生动体现其特殊意义;通过细节描写“晕开的眼泪印”“歪歪扭扭的风筝画”,让日记内容更真实可感,充满童真。
2. 好句积累
“我会把当天的事一笔一画写下来:比如今天数学课上,我终于解开了难住全班的思考题,老师还夸我‘爱动脑筋’;比如和好朋友小美因为抢跳绳闹了别扭,我有点难过,写着写着就忍不住掉了几滴眼泪,在纸上晕开小小的印子。”
评价:用具体事例展现日记内容,包含开心与难过的情绪,贴近小学生生活,容易引发共鸣。
适用范围:“我的心爱之物”“成长小事”主题作文。
“它不像玩具那样能玩,也不像零食那样能吃,却装着我好多好多的小秘密和小回忆。每次看到它,我就像看到了过去的自己。”
评价:通过对比突出日记本的独特价值,情感真挚,点明“心爱”的核心原因。
适用范围:“珍贵的回忆”“我的小天地”主题作文。
3. 文章结构启发:本文采用“介绍物品—使用日常—回忆价值”的结构,从日记本的外观和来历入手,逐步深入到使用场景和情感意义,逻辑清晰,层层递进。这种结构能让读者清晰了解物品的特点和背后的故事,适合描写承载回忆的物品。
4. 模仿修改调整建议:写手账本、画册等记录类物品时,可模仿这种写法。比如写手账本,可写“我的手账本里贴着电影票根、树叶标本,还有和朋友的合照,每次翻开,都像重新经历了那些开心的日子”。
例文6:爷爷送我的“老物件”竹蜻蜓
思路
选择爷爷做的竹蜻蜓作为写作对象,一是因为竹蜻蜓是充满童年回忆的“老物件”,爷爷亲手制作的过程(选竹子、削翅膀、刻“乐”字)能体现长辈的用心,比商店买的玩具更有情感价值;二是竹蜻蜓关联着具体的温馨场景,比如夏天傍晚和爷爷在院子里玩、爷爷教“我”做事要耐心,这些场景既能展现祖孙亲情,又能传递成长道理,让“心爱之物”既有情感温度,又有教育意义;三是竹蜻蜓在爷爷生病时成为“情感纽带”(带去医院让爷爷开心),进一步体现了它对“我”的特殊意义,让“心爱”的情感更深厚。通过描写竹蜻蜓,既能记录与爷爷的美好回忆,又能表达对爷爷的爱与思念,让“我的心爱之物”成为亲情的载体,容易引发读者对长辈关怀的共鸣。
提纲
1. 介绍木质竹蜻蜓的外形,说明其是爷爷用老家竹子做的,刻有“乐”字,是爷爷爱的象征。
2. 讲述爷爷制作竹蜻蜓的过程,回忆夏天傍晚和爷爷玩竹蜻蜓并得到教诲的场景,描述爷爷生病时带竹蜻蜓去医院的温暖瞬间。
3. 总结竹蜻蜓承载着爷爷的陪伴和教诲,会好好珍藏并牢记爷爷的话。
例文
我的玩具箱里,放着一只看起来有点旧的竹蜻蜓,它没有商店里卖的那么花哨,翅膀是用老家的竹子做的,磨得滑溜溜的,呈淡淡的棕色,中间的杆儿是细细的木棍,上面还刻着一个小小的“乐”字,是爷爷特意给我刻的。这只竹蜻蜓,是我最宝贝的东西,因为它是爷爷亲手做的,藏着爷爷对我的爱。
去年暑假,我回爷爷家,看到爷爷在院子里削竹子,就凑过去问:“爷爷,您在做什么呀?”爷爷笑着说:“给我的乖孙做个竹蜻蜓,比买的好玩!”他先选了一根粗细正好的竹子,用小刀慢慢削出两片对称的翅膀,削一会儿就用砂纸磨一磨,生怕有毛刺扎到我。我在旁边帮忙递砂纸、拿小刀,爷爷还教我怎么握刀才安全,说:“做事要慢,要耐心,不然竹蜻蜓飞不高。”等翅膀做好,爷爷又找了根细木棍当杆儿,用胶水粘牢,最后在杆儿上刻了个“乐”字,说:“希望我的乖孙天天快乐。”
从那以后,每天傍晚,爷爷都会陪我在院子里玩竹蜻蜓。我握着杆儿,用力一搓,再往上一送,竹蜻蜓就“嗡嗡”地飞起来,翅膀转得飞快,能飞到屋顶那么高。有时候我力气太大,竹蜻蜓会栽下来,爷爷就捡起它,重新教我:“搓的时候要匀,送的时候要轻,就像做人一样,不慌不忙才能做好事。”我跟着爷爷学,慢慢也能让竹蜻蜓飞很久,每次飞起来,我和爷爷都会哈哈大笑,院子里满是我们的笑声。
IFrame 今年春天,爷爷生病了,住进了医院。我把竹蜻蜓装进书包,带去医院给爷爷看。爷爷躺在病床上,看到竹蜻蜓,眼睛一下子亮了,伸手摸了摸翅膀,说:“我的乖孙还记得这个呀。”我握着爷爷的手说:“爷爷,等您好了,我们再一起玩竹蜻蜓。”爷爷笑着点了点头。
现在,爷爷虽然不能经常陪我玩了,但每次看到这只竹蜻蜓,我就想起爷爷做竹蜻蜓时的样子,想起他教我的话。这只竹蜻蜓,不是普通的玩具,是爷爷的陪伴,是爷爷的教诲。我会一直好好保存它,就像保存爷爷的爱一样。
分析点评
1. 修辞手法:通过细节描写“削竹子”“磨翅膀”“刻字”,展现爷爷制作竹蜻蜓的用心,让亲情更具体可感;将竹蜻蜓比作“爷爷的爱”的象征,直接点明物品的情感价值,情感真挚。
2. 好句积累
“他先选了一根粗细正好的竹子,用小刀慢慢削出两片对称的翅膀,削一会儿就用砂纸磨一磨,生怕有毛刺扎到我。我在旁边帮忙递砂纸、拿小刀,爷爷还教我怎么握刀才安全。”
评价:用动作描写展现制作过程,包含爷爷的细心和“我”的参与,充满生活气息,体现祖孙温情。
适用范围:“亲情”“我的心爱之物”主题作文。
“爷爷就捡起它,重新教我:‘搓的时候要匀,送的时候要轻,就像做人一样,不慌不忙才能做好事。’”
评价:将玩竹蜻蜓的技巧与人生道理结合,自然不生硬,突出竹蜻蜓的教育意义,升华主题。
适用范围:“成长的启示”“长辈的教诲”主题作文。
3. 文章结构启发:本文采用“物品来历—互动时光—情感寄托”的结构,从竹蜻蜓的制作过程入手,讲述与爷爷的互动,最后点明物品承载的亲情与道理,结构完整,情感层层递进。这种结构能让物品与人物、情感紧密结合,适合描写带有亲情温度的“老物件”。
4. 模仿修改调整建议:写奶奶织的毛衣、外公做的小凳子等手工物品时,可模仿这种写法。比如写外公做的小凳子,可写“外公做小凳子时,特意把凳角磨圆,怕我摔着,现在我每次坐这个凳子吃饭,都能想起外公的样子”。
例文9:我的“探险伙伴”旧书包
思路
选择旧书包作为写作对象,一是因为书包是学生每天都要用到的物品,陪伴“我”从一年级到五年级,见证了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装课本、带零食、藏秘密),容易找到丰富的写作素材;二是“旧”书包的磨损痕迹(褪色的奥特曼、卷边的小熊贴纸)不是缺点,反而成为“时光痕迹”的象征,每个痕迹都对应着具体的回忆,让“心爱”的理由更真实;三是拒绝妈妈买新书包的情节,能直接体现“我”对旧书包的珍视,背后是对校园回忆、伙伴情谊的珍惜,情感表达更强烈。用“探险伙伴”形容书包,既贴合它陪伴“我”上学、研学的“探险”经历,又能体现“我”对它的情感。通过描写旧书包,既能展现校园生活的快乐,又能传递对“陪伴”与“回忆”的重视,让“我的心爱之物”贴近学生生活,引发共鸣。
提纲
1. 介绍蓝色双肩旧书包的外观,说明其是一年级入学时买的,已陪伴自己四年校园生活。
2. 描述书包里的物品摆放和“秘密基地”,回忆背着它参加研学活动的快乐经历,讲述拒绝妈妈买新书包的原因。
3. 总结旧书包装满校园回忆,是自己的“探险伙伴”,会一直保存。
例文
我的椅子后面,总靠着一个蓝色的旧书包,上面印着我一年级时最爱的奥特曼,不过现在奥特曼的红色披风已经有点褪色了,连眼睛都磨得淡淡的。书包侧面的口袋还破了个小洞,去年我用一张小熊贴纸把它补上了,现在贴纸边缘也卷起来了。这是我刚上一年级时,妈妈带我去文具店挑的,四年了,它一直陪着我上学放学,就像我的老朋友。
每天早上,我都会把书包收拾得整整齐齐:左边的大格子装语文、数学课本,课本角都被书包磨得软软的;右边装作业本和练习册,我还在作业本上贴了小标签,找起来特别方便;最里面的夹层是我的“秘密基地”,藏着和小美交换的卡通卡片,还有一张去年运动会得的“加油小明星”奖状。有时候忘带红领巾,我还会从书包侧袋里摸出备用的——那是妈妈特意给我放的,说我总丢三落四。
去年秋天,学校组织去植物园研学,我把书包塞得鼓鼓的:里面有妈妈准备的火腿面包、一盒牛奶,还有一小袋圣女果。到了植物园,我和好朋友小刚一起坐在草地上,从书包里掏出零食分享。小刚咬了一大口我的面包,说:“你书包里的东西真好吃!”我笑着把圣女果递给他,看着书包躺在旁边的草地上,阳光照在蓝色的布料上,好像也在笑。那天我还捡了一片枫叶,夹在语文课本里,现在枫叶都干了,还在书包里跟着我上学呢。
前几天妈妈说:“你的书包都旧了,再给你买个新的吧,现在流行那种带拉杆的。”我赶紧摇摇头:“不要不要,我就要这个旧书包!”妈妈笑着问我为什么,我指着书包上的奥特曼说:“它陪我考过100分,陪我在研学路上跑,还帮我装过和朋友的小秘密,新书包没有这些呀!”妈妈听了,摸了摸我的头,没再提买新书包的事。
现在我上五年级了,书包还是天天跟着我。有时候同学会说:“你的书包好旧呀!”我都会骄傲地说:“这是我的探险伙伴,里面全是我的回忆!”虽然它没有新书包好看,可我还是喜欢抱着它,闻着里面淡淡的书本香。我想一直留着它,等以后上了中学,再看看这个陪我走过小学时光的旧书包。
分析点评
1. 修辞手法:将书包比作“老朋友”“探险伙伴”,赋予书包情感温度;通过细节描写“褪色的奥特曼”“卷边的小熊贴纸”“干了的枫叶”,让旧书包的形象更具体,充满生活痕迹,容易引发共鸣。
2. 好句积累
“最里面的夹层是我的‘秘密基地’,藏着和小美交换的卡通卡片,还有一张去年运动会得的‘加油小明星’奖状。有时候忘带红领巾,我还会从书包侧袋里摸出备用的——那是妈妈特意给我放的,说我总丢三落四。”
评价:用具体的“秘密”和生活小事,展现书包的实用与特殊意义,贴近小学生日常,画面感强。
适用范围:“我的心爱之物”“校园回忆”主题作文。
“我指着书包上的奥特曼说:‘它陪我考过100分,陪我在研学路上跑,还帮我装过和朋友的小秘密,新书包没有这些呀!’”
评价:通过直白的语言,表达对旧书包的珍视,情感真挚,突出“心爱”的核心原因。
适用范围:“珍贵的陪伴”“旧物的意义”主题作文。
3. 文章结构启发:本文采用“介绍旧书包—书包里的日常—特殊经历—情感坚守”的结构,从书包的外观入手,逐步深入到使用场景和情感联结,逻辑清晰,层层递进。这种结构能让读者感受到旧物背后的故事,适合描写带有时光痕迹的“心爱之物”。
4. 模仿修改调整建议:写旧文具盒、旧笔袋、旧球鞋等物品时,可模仿这种写法。比如写旧球鞋,可写“我的白球鞋现在有点发黄,鞋尖还有块小补丁,可它陪我跑过运动会,跳过绳,每次穿着它,我都觉得特别有力量”。
例文10:我的“治愈小能手”毛绒小熊
思路
选择毛绒小熊作为写作对象,一是因为毛绒玩具是很多孩子童年的“情感陪伴者”,尤其是小熊柔软的材质、可爱的外形,能给人安全感,贴近五年级学生对“心爱之物”的情感需求;二是小熊伴随“我”的关键成长时刻,比如第一次独自睡房间时给予勇气、考试前缓解紧张,这些具体事例能体现小熊的“治愈”作用,让“心爱”的理由更有说服力;三是小熊背后有姑姑的心意(三岁生日礼物、亲手绣爱心),承载着亲情,同时“我”给小熊缝蝴蝶结的细节,体现了“我”对它的爱护,情感互动更真实。用“治愈小能手”形容小熊,既贴合它缓解“我”负面情绪的作用,又显得亲切可爱。通过描写小熊,既能展现童年的温暖回忆,又能表达对“情感陪伴”的依赖,让“我的心爱之物”充满童真与温情,容易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提纲
1. 介绍浅棕色毛绒小熊的外形,说明其是三岁生日时姑姑送的,是自己的“睡前伙伴”。
2. 讲述每天抱着小熊睡觉的习惯,回忆第一次独自睡房间时小熊给予的勇气,描述考试前小熊帮助自己缓解紧张并考出好成绩的经历。
3. 总结小熊能给自己勇气和安慰,是“治愈小能手”,会一直放在床头。
例文
我的床头,永远放着一只浅棕色的毛绒小熊,它比我的枕头小一点,浑身的毛软软的,摸起来像棉花糖。小熊的两只圆耳朵上,系着一个粉色的蝴蝶结,现在蝴蝶结的线头有点松了,我还特意用妈妈的针线缝过一次。它的肚子上绣着一个小小的红色爱心,是姑姑亲手绣的——这是我三岁生日时,姑姑从外地回来带给我的礼物,到现在已经陪我六年了。
每天晚上睡觉前,我都会把小熊抱在怀里。它的爪子软软的,贴在我的脸上,特别舒服,就像抱着一朵暖暖的云朵。有时候我睡不着,会轻轻摸着小熊的毛,跟它说悄悄话:“今天数学课我又举手回答问题啦”“小美今天跟我分享了一块巧克力”,说着说着,就慢慢睡着了。有一次妈妈偷偷拍了我抱着小熊睡觉的照片,照片里我把小熊搂得紧紧的,嘴角还带着笑。
记得一年级的时候,妈妈说我长大了,要自己睡一个房间。第一天晚上,我关了灯,看着黑漆漆的房间,心里有点害怕,眼泪都快掉下来了。这时候我摸到了床头的小熊,赶紧把它抱进怀里,捏着它的耳朵。小熊的毛软软的,好像在轻轻拍我的背,我一下子就不害怕了,慢慢闭上眼睛睡着了。从那以后,只要抱着小熊,我就能安安稳稳地睡一整晚。
上次期中考试前,我特别紧张,总担心考不好。复习的时候,我把小熊放在书桌旁边,捏着它的耳朵背课文。遇到记不住的地方,我就对着小熊叹气:“这篇课文好难呀!”然后继续努力。考试那天早上,我还跟小熊说:“小熊,你要保佑我考出好成绩哦!”结果我真的考了班级前三,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抱着小熊转圈圈,跟它分享我的开心。
现在小熊的毛没有以前那么蓬松了,可我还是每天抱着它。妈妈说我都五年级了,还抱着小熊睡觉,有点“幼稚”,可我知道,小熊不是普通的玩具,它知道我的害怕,分享我的开心,是我的“治愈小能手”。我要一直把它放在床头,让它陪着我长大。
分析点评
1. 修辞手法:将小熊的爪子比作“软软的云朵”,形象体现小熊的柔软;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小熊“拍背安慰”“分享开心”的行为,让小熊成为有情感的“伙伴”,贴近小学生的内心世界。
2. 好句积累
“有时候我睡不着,会轻轻摸着小熊的毛,跟它说悄悄话:‘今天数学课我又举手回答问题啦’‘小美今天跟我分享了一块巧克力’,说着说着,就慢慢睡着了。”
评价:通过生活化的细节,展现小熊作为“倾诉对象”的作用,真实自然,容易引发读者共鸣。
适用范围:“我的心爱之物”“情感寄托”主题作文。
“考试那天早上,我还跟小熊说:‘小熊,你要保佑我考出好成绩哦!’结果我真的考了班级前三,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抱着小熊转圈圈,跟它分享我的开心。”
评价:用具体的事件,体现小熊带来的心理安慰与积极影响,情感真挚,突出“心爱”的原因。
适用范围:“成长中的小确幸”“我的小帮手”主题作文。
3. 文章结构启发:本文采用“介绍小熊—日常陪伴—特殊事件—情感总结”的结构,从小熊的外形入手,讲述不同场景下的情感联结,最后点明其“治愈”作用,逻辑清晰,情感饱满。这种结构能让读者感受到物品与情感的紧密联系,适合描写作为“情感寄托”的玩具类物品。
4. 模仿修改调整建议:写毛绒小兔、布娃娃、玩具汽车等物品时,可模仿这种写法。比如写玩具汽车,可写“我的玩具汽车是蓝色的,每次我不开心的时候,就推着它在地板上跑,听着车轮‘咕噜咕噜’的声音,坏心情就不见了”。
标签:单元例文五年级上册我的心爱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