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文1:《激烈的拔河比赛》
思路
回忆学校运动会上的拔河比赛,聚焦比赛过程中的紧张、激烈,以及同学们团结一心的表现,展现活动的精彩与意义。
提纲
1. 开头:点明学校运动会上的拔河比赛令人难忘。
2. 中间:
赛前准备:同学们的各种准备动作,参赛同学的姿态。
比赛过程:哨声响起后双方的较量,重点写“大力士”小明和小宇的表现,啦啦队的助威。
关键转折:对方发力时我方的坚持,最终获胜。
3. 结尾:总结比赛收获,明白团结的力量。
例文
学校运动会那天,最让我难忘的就是拔河比赛了。
比赛还没开始,操场上就热闹非凡。我们班同学一窝蜂跑到拔河区域,有的互相系红领巾当“加油巾”,有的帮参赛同学搓手哈气,还有人在地上用粉笔画线,生怕看不准界。参赛的同学紧紧攥着粗麻绳,脚抵脚,身体往后倾,活像拉满的弓,蓄势待发。
“嘟——”哨声锐耳响起,比赛开始!两边同学都卯足了劲,麻绳中间的红绸带像个调皮的孩子,一会儿往我们班挪,一会儿又朝对方班跑。我们班的“大力士”小明,脸涨得通红,额头上青筋都鼓起来了,死死抓着绳子,嘴里还不停喊“一二、一二”。小宇的鞋子都快被磨破,可他毫不在意,眼睛直勾勾盯着红绸带,脚步跟着节奏一点点往后退。
旁边的啦啦队也没闲着,我们班同学扯着嗓子喊:“加油!四(1)班最棒!”声音都快把天震破了。我旁边的小希,一边喊一边使劲挥手臂,加油棒掉了都顾不上捡,接着拍手跺脚。
突然,对方班爆发出更大的力气,红绸带慢慢往他们那边滑。我们班同学急得直冒汗,小明大喊:“加把劲!坚持住!”大家听了,重新鼓足劲,身体压得更低。就在这紧要关头,啦啦队喊得更响,像给参赛同学注入新能量。终于,红绸带“嗖”一下过了我们画的线!
“赢了!我们赢了!”大家跳起来互相拥抱。小明一屁股坐在地上,笑着说:“累死了,可太开心!”小宇喘着粗气擦汗:“刚才手都快磨破了,值了!”
这次拔河比赛,让我真切感受到团结的力量。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450字)
分析点评
1. 修辞手法:把红绸带比作“调皮的孩子”,把参赛同学姿态比作“拉满的弓”,形象生动;通过“攥”“抵”“倾”等动词,细致描绘动作。
2. 好句积累
“参赛的同学紧紧攥着粗麻绳,脚抵脚,身体往后倾,活像拉满的弓,蓄势待发。”
评价:用比喻展现参赛同学的紧张与准备充分,画面感强。
适用范围:“比赛场景”“活动准备”类作文。
“麻绳中间的红绸带像个调皮的孩子,一会儿往我们班挪,一会儿又朝对方班跑。”
评价:将红绸带拟人化,生动体现比赛的胶着状态。
适用范围:“拔河比赛”“激烈竞争”类作文。
3. 文章结构启发:采用“总—分—总”结构,开头点题,中间按“赛前—赛中—关键转折”展开,层次清晰,结尾升华主题。写作时可借鉴,先点明活动,再分阶段描述,最后总结感悟。
4. 模仿修改调整建议:写其他比赛(如跳绳比赛、接力赛)时,可模仿“赛前准备+过程描写+关键瞬间+感悟”的结构,突出比赛的紧张与团队力量。
例文2:《有趣的校园义卖会》
思路
讲述学校组织的义卖会,描述活动中同学们摆摊、推销、购买的热闹场景,体现义卖会的有趣和爱心传递。
提纲
1. 开头:介绍学校组织义卖会,同学们充满期待。
2. 中间:
摆摊准备:同学们布置摊位,摆放各种物品。
义卖过程:推销的吆喝声,同学们的购买互动,重点写小乐推销图书和我买手工艺品的情景。
活动意义:筹得的钱捐给山区孩子。
3. 结尾:表达对义卖会的喜爱,感受到爱心的温暖。
例文
学校组织义卖会那天,同学们个个满怀期待,早就把要卖的东西准备好啦。
中午一到,大家就忙着布置摊位。我们班在操场角落的摊位,被同学们用彩带、气球装饰得格外漂亮。书、玩具、手工艺品……各种各样的物品摆得满满当当,像个小集市。
义卖会一开始,操场上就热闹起来。“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好看的图书便宜卖啦!”小乐举着一本漫画书大声吆喝,脸上笑盈盈的,眼睛都弯成了月牙。有同学凑过去,小乐赶紧说:“这本书可好看了,里面的故事特别有趣,买回去绝对值!”不一会儿,那本漫画书就被买走了。我在摊位间穿梭,看到一个用彩泥捏的小兔子,特别可爱,一问价格才两块钱,赶紧买了下来,心里美滋滋的。
每个摊位前都挤满了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着物品的价格,欢笑声、吆喝声此起彼伏。最后,我们班筹到了不少钱,都捐给了山区的孩子,希望能帮他们买些学习用品。
这次义卖会太有趣了,不仅让我们买到喜欢的东西,还能献出爱心,真希望以后多举办这样的活动。(450字)
分析点评
1. 修辞手法:把摊位比作“小集市”,形象展现物品丰富;用“笑盈盈”“眼睛弯成月牙”等描写,体现小乐的热情。
2. 好句积累
- “我们班在操场角落的摊位,被同学们用彩带、气球装饰得格外漂亮。书、玩具、手工艺品……各种各样的物品摆得满满当当,像个小集市。”
评价:通过环境描写,展现义卖会的热闹与丰富。
适用范围:“活动场景”“校园集市”类作文。
-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好看的图书便宜卖啦!’小乐举着一本漫画书大声吆喝,脸上笑盈盈的,眼睛都弯成了月牙。”
评价:语言、神态描写结合,生动体现小乐的积极推销。
适用范围:“推销场景”“人物互动”类作文。
3. 文章结构启发:按照“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意义)”的顺序,清晰展现义卖会的全过程,结尾点明意义。写作时可借鉴,先写活动背景,再详细描述过程,最后总结价值。
4. 模仿修改调整建议:写跳蚤市场、爱心捐赠活动时,可模仿“布置摊位+活动过程+意义升华”的结构,突出活动的趣味性与爱心。
例文3:《难忘的“六一”儿童节演出》
思路
回忆“六一”儿童节的班级演出,描述排练的辛苦和演出时的精彩,以及同学们的兴奋与自豪。
提纲
1. 开头:点明“六一”儿童节演出令人难忘。
2. 中间:
排练过程:利用课余时间练习舞蹈,遇到的困难和克服的过程。
演出当天:化妆、候场的期待,舞台上的表演,重点写大家的动作和台下的掌声。
演出结束:同学们的喜悦和成就感。
3. 结尾:表达对“六一”演出的难忘,感受到集体的力量。
例文
“六一”儿童节的班级演出,是我小学生活里特别难忘的事。
为了这次演出,我们提前好几个星期就开始排练舞蹈。每天放学后,大家都留在教室,跟着音乐一遍又一遍地练。一开始,有的同学动作不协调,不是快了就是慢了,急得直跺脚。但我们不放弃,互相提醒,反复练习,慢慢就整齐多了。
演出当天,我们早早来到学校化妆。大家坐在镜子前,看着自己被涂上红红的腮红、亮晶晶的眼影,都觉得特别新鲜有趣。候场的时候,心里又紧张又期待,心“怦怦”直跳。
终于轮到我们班上台了。音乐响起,我们迈着整齐的步伐走到舞台中央,跟着节奏舞动起来。旋转、跳跃、伸手、弯腰……每个动作都尽力做到最好。台下传来阵阵掌声,那掌声像鼓点一样,给我们带来了力量。演出结束,我们鞠躬谢幕,台下的掌声更热烈了。
回到教室,大家都特别兴奋,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刚才的表演。虽然排练很辛苦,但看到演出成功,心里满是成就感。
这次“六一”演出,让我难忘,也让我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能带来精彩的表演。(450字)
分析点评
1. 修辞手法:把掌声比作“鼓点”,形象体现掌声的激励作用;通过“跺脚”“怦怦直跳”等描写,展现心理与动作。
2. 好句积累
- “每天放学后,大家都留在教室,跟着音乐一遍又一遍地练。一开始,有的同学动作不协调,不是快了就是慢了,急得直跺脚。”
评价:通过动作、心理描写,展现排练的辛苦与坚持。
适用范围:“排练场景”“克服困难”类作文。
- “台下传来阵阵掌声,那掌声像鼓点一样,给我们带来了力量。”
评价:用比喻体现掌声的激励效果,突出演出的精彩。
适用范围:“舞台表演”“观众反应”类作文。
3. 文章结构启发:采用“总—分—总”结构,开头点题,中间按“排练—演出—感受”展开,逻辑清晰。写作时可借鉴,先点明活动,再分阶段描述,最后总结收获。
4. 模仿修改调整建议:写文艺汇演、班级节目表演时,可模仿“排练辛苦+演出精彩+收获感悟”的结构,突出活动的难忘与集体力量。
例文4:《欢乐的植树活动》
思路
描述学校组织的植树活动,展现同学们分工合作、植树的过程,体现劳动的快乐和对环保的贡献。
提纲
1. 开头:介绍学校组织植树活动,同学们兴致勃勃。
2. 中间:
到达场地:看到空地,领取工具和树苗。
植树过程:分组行动,挖坑、放树苗、填土、浇水,重点写我和同桌的合作。
活动成果:种下的小树苗,大家的期待。
3. 结尾:表达对植树活动的喜爱,希望小树苗快快长大。
例文
学校组织植树活动,同学们都兴致勃勃,盼着这一天好久了。
到了植树场地,一眼望去是片空旷的土地。老师给我们分组,发了铁锹、水桶和小树苗。我和同桌分到一组,拿着工具,找了块合适的地方准备开始。
我先用铁锹使劲挖地,可土地硬硬的,没挖几下就累得气喘吁吁。同桌赶紧过来帮忙,我们轮流挖,费了好大劲才挖出一个坑。接着,我们小心翼翼地把小树苗放进坑里,我扶着树苗,同桌用铁锹填土。填好土后,我们又用脚把土踩实,然后去打水浇树。看着清澈的水慢慢渗进土里,小树苗像喝饱了水的孩子,挺直了腰杆。
周围的同学也都忙得热火朝天,有的在挖坑,有的在扶树苗,还有的在浇水,大家脸上都挂着汗珠,却洋溢着笑容。不一会儿,空地上就种满了小树苗,远远看去,像一排小卫士。
看着自己种下的小树苗,我心里满是期待,希望它能快快长大,为地球增添一抹绿色。这次植树活动真欢乐,既劳动了,又为环保出了力。(450字)
分析点评
1. 修辞手法:把小树苗比作“喝饱水的孩子”“小卫士”,形象生动;用“气喘吁吁”“热火朝天”等词语,体现劳动的状态。
2. 好句积累
- “我先用铁锹使劲挖地,可土地硬硬的,没挖几下就累得气喘吁吁。同桌赶紧过来帮忙,我们轮流挖,费了好大劲才挖出一个坑。”
评价:通过动作、状态描写,展现植树的辛苦与合作。
适用范围:“劳动场景”“同学合作”类作文。
- “看着清澈的水慢慢渗进土里,小树苗像喝饱了水的孩子,挺直了腰杆。”
评价:拟人化描写,体现小树苗的生机与植树的成果。
适用范围:“植树活动”“自然生命”类作文。
3. 文章结构启发:按照“活动开始—植树过程—活动成果”的顺序,清晰展现植树的全过程。写作时可借鉴,先写活动背景,再详细描述劳动过程,最后展现成果与期待。
4. 模仿修改调整建议:写种花、校园绿化活动时,可模仿“领取工具+分工劳动+成果展示”的结构,突出劳动的快乐与意义。
例文5:《温馨的看望孤寡老人活动》
思路
讲述班级组织看望孤寡老人的活动,描述同学们与老人交流、表演节目、帮忙做事的过程,体现活动的温馨与爱心。
提纲
1. 开头:介绍班级组织看望孤寡老人活动,同学们很期待。
2. 中间:
到达老人家中:老人的热情迎接,同学们的问候。
活动过程:表演节目,陪老人聊天,帮忙打扫,重点写给李奶奶唱歌和帮王爷爷擦窗户。
活动感受:老人的笑容,同学们的满足。
3. 结尾:表达对活动的难忘,希望多关心孤寡老人。
例文
班级组织看望孤寡老人的活动,同学们都特别期待,想为老人们做点事。
我们来到敬老院,老人们早就等在门口,看到我们,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热情地把我们迎进去。李奶奶拉着我的手,一个劲地说:“孩子们,快进来坐。”王爷爷也笑着跟大家打招呼,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到了李奶奶房间,我们给她表演节目。几个同学合唱了一首《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李奶奶听得特别认真,还跟着轻轻哼起来。我给李奶奶讲了个笑话,逗得她哈哈大笑。去王爷爷房间时,看到窗户有点脏,我和几个同学主动拿起抹布,仔细地擦起来。擦完后,窗户变得干干净净,王爷爷直夸我们能干。
还有的同学陪老人聊天,听他们讲过去的故事;有的帮老人整理房间。整个敬老院里充满了欢声笑语,老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要离开时,老人们拉着我们的手,舍不得我们走。看着他们的笑容,我们心里也暖暖的。这次活动让我觉得,我们应该多关心孤寡老人,让他们不再孤单。(450字)
分析点评
1. 修辞手法:通过“拉着我的手”“眼睛眯成一条缝”等细节描写,体现老人的热情与慈爱;用“欢声笑语”“幸福的笑容”等词语,营造温馨氛围。
2. 好句积累
- “我们来到敬老院,老人们早就等在门口,看到我们,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热情地把我们迎进去。李奶奶拉着我的手,一个劲地说:‘孩子们,快进来坐。’”
评价:通过动作、语言描写,展现老人的热情与对孩子的喜爱。
适用范围:“看望老人”“人物互动”类作文。
- “整个敬老院里充满了欢声笑语,老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评价:环境与神态描写结合,体现活动的温馨效果。
适用范围:“爱心活动”“温馨场景”类作文。
3. 文章结构启发:按照“到达—活动过程—离开感受”的顺序,展现看望老人的全过程,情感真挚。写作时可借鉴,先写活动背景,再详细描述与老人的互动,最后表达感悟。
4. 模仿修改调整建议:写社区志愿服务、关爱弱势群体活动时,可模仿“问候交流+帮忙做事+情感传递”的结构,突出活动的温馨与爱心。
例文6:《精彩的“祖国在我心中”朗诵会》
思路
回忆学校“祖国在我心中”朗诵会,描述同学们的精彩朗诵和活动带来的爱国情感激发。
提纲
1. 开头:点明学校举办“祖国在我心中”朗诵会,氛围庄重。
2. 中间:
朗诵会开始:主持人的开场,同学们的期待。
朗诵过程:不同同学的朗诵表现,重点写小丽朗诵《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和小组合诵《少年中国说》。
活动影响:同学们的爱国情感被激发。
3. 结尾:表达对朗诵会的难忘,感受到祖国的伟大。
例文
学校举办“祖国在我心中”朗诵会,教室里布置得庄严肃穆,同学们都怀着崇敬的心情等待活动开始。
朗诵会由班长和学习委员主持,他们的开场白充满激情,一下子就把大家的情绪调动起来。第一个上台的是小丽,她朗诵的是《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只见她站在台上,眼神里满是深情,声音时而轻柔,时而激昂。当读到“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时,她的声音带着一种挣脱束缚的力量;读到“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时,声音又变得无比豪迈。台下的同学都听得入了迷,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她。
接下来,几个小组也带来了精彩的朗诵。我们小组合诵的是《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我们的声音整齐洪亮,充满了少年的朝气与力量。朗诵时,我能感受到一股强烈的爱国情感在心中涌动,看着身边同学坚定的眼神,我知道他们也和我一样。
还有同学朗诵了自己写的诗歌,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与赞美。整个朗诵会过程中,教室里掌声不断,每一次掌声都饱含着同学们对祖国的深情。
朗诵会结束后,大家都还沉浸在激昂的情绪中。这次朗诵会,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祖国的伟大,也激发了我要努力学习,为祖国贡献力量的决心。(450字)
分析点评
1. 修辞手法:通过“眼神里满是深情”“声音时而轻柔,时而激昂”等细节描写,展现朗诵者的情感;引用诗歌内容,增强感染力。
2. 好句积累
- “当读到‘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时,她的声音带着一种挣脱束缚的力量;读到‘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时,声音又变得无比豪迈。”
评价:结合诗歌内容,通过声音变化体现情感起伏,生动展现朗诵的感染力。
适用范围:“朗诵表演”“情感表达”类作文。
- “我们的声音整齐洪亮,充满了少年的朝气与力量。朗诵时,我能感受到一股强烈的爱国情感在心中涌动。”
评价:通过声音描写和内心感受,体现合诵的气势与爱国情感的激发。
适用范围:“集体朗诵”“爱国主题”类作文。
3. 文章结构启发:按照“朗诵会开始—个人朗诵—集体朗诵—活动影响”的顺序,清晰展现朗诵会的过程与效果。写作时可借鉴,先写活动背景,再分不同形式的朗诵进行描述,最后总结活动意义。
4. 模仿修改调整建议:写诗歌朗诵会、主题演讲活动时,可模仿“个人展示+集体展示+情感升华”的结构,突出活动的感染力与主题意义。
例文7:《热闹的端午节看赛龙舟》
思路
描述端午节去江边看赛龙舟的经历,展现赛龙舟的热闹场景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提纲
1. 开头:点明端午节去江边看赛龙舟,心情激动。
2. 中间:
到达江边:人山人海的热闹场面。
赛龙舟过程:龙舟的样子,选手们的动作,观众的反应,重点写最激烈的一组比赛。
活动感受: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热闹与魅力。
3. 结尾:表达对赛龙舟的喜爱,希望传统文化能一直传承。
例文
端午节那天,我和家人一起去江边看赛龙舟,心里特别激动,早就盼着这一天了。
还没到江边,就听到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和锣鼓声。走到江边一看,这里早已人山人海,大家都挤在岸边,伸长脖子等着看赛龙舟。江面上,几条装饰得十分漂亮的龙舟静静停着,龙舟上的选手们个个精神抖擞,穿着统一的队服,手里握着船桨,蓄势待发。
“咚!”一声锣响,赛龙舟开始了。选手们立刻奋力划动船桨,龙舟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江面上水花四溅,锣鼓声、呐喊声此起彼伏。最激烈的要数中间那组,红队和蓝队你追我赶,互不相让。红队的选手们动作整齐划一,船桨入水、出水的节奏特别快,他们嘴里还喊着响亮的口号;蓝队也不甘示弱,拼命划桨,船桨在水里划出一道道白色的水花。
岸边的观众都沸腾了,有的挥舞着彩旗,有的大声喊着“加油”,还有的拿出手机拍照录像。我也跟着又蹦又跳,大声为喜欢的队伍加油。最终,红队以微弱的优势赢得了比赛,选手们兴奋地互相击掌,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看着这热闹的场景,我深深感受到了端午节赛龙舟的魅力,也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活力。真希望这样的活动能一直举办下去,让更多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乐趣。(450字)
分析点评
1. 修辞手法:把龙舟比作“离弦的箭”,形象体现龙舟的速度;用“震耳欲聋”“人山人海”等词语,展现场面的热闹。
2. 好句积累
- “江面上,几条装饰得十分漂亮的龙舟静静停着,龙舟上的选手们个个精神抖擞,穿着统一的队服,手里握着船桨,蓄势待发。”
评价:通过环境与人物描写,展现赛前的紧张与期待。
适用范围:“赛龙舟”“传统活动准备”类作文。
- “选手们立刻奋力划动船桨,龙舟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江面上水花四溅,锣鼓声、呐喊声此起彼伏。”
评价:运用比喻和多感官描写,生动体现赛龙舟的激烈与热闹。
适用范围:“比赛过程”“热闹场景”类作文。
3. 文章结构启发:按照“到达现场—比赛过程—活动感受”的顺序,清晰展现看赛龙舟的经历。写作时可借鉴,先写活动背景与现场氛围,再详细描述比赛过程,最后表达感受与期待。
4. 模仿修改调整建议:写元宵节看花灯、中秋节赏月等传统节日活动时,可模仿“现场氛围+活动过程+文化感悟”的结构,突出传统文化的魅力。
例文8:《有趣的科学实验活动》
思路
讲述学校组织的科学实验活动,描述做“火山喷发”实验的过程,体现活动的有趣和对科学的热爱。
提纲
1. 开头:介绍学校组织科学实验活动,同学们充满好奇。
2. 中间:
实验准备:老师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分发实验材料。
实验过程:分组做“火山喷发”实验,遇到的小问题和解决过程,重点写我和同桌的实验操作。
实验结果:实验成功,感受到科学的神奇。
3. 结尾:表达对科学实验活动的喜爱,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例文
学校组织科学实验活动,同学们都好奇极了,一个个睁大眼睛,等着老师介绍实验内容。
老师先给我们讲解“火山喷发”实验的步骤,还强调了安全注意事项。然后给每个小组分发了小苏打、白醋、洗洁精、塑料瓶等实验材料。我和同桌分到一组,迫不及待地开始准备。
我们先往塑料瓶里倒入一些小苏打,然后小心翼翼地挤了一点洗洁精进去。接着,同桌拿着白醋,我盯着塑料瓶,心里既紧张又期待。当同桌把白醋快速倒入塑料瓶时,神奇的一幕发生了!只见瓶里迅速冒出大量白色的泡沫,像岩浆一样从瓶口涌了出来,还发出“滋滋”的声音。我们赶紧又加了些小苏打,泡沫涌得更厉害了,把旁边的同学都吸引了过来。
不过,一开始我们的实验没那么顺利,有一次倒白醋太慢,泡沫冒得很少。我们赶紧讨论,调整了倒白醋的速度,第二次就成功了。看着“岩浆”不断涌出,我们都兴奋地叫了起来。
其他小组也在忙着做实验,教室里充满了欢笑声和惊呼声。这次科学实验活动太有趣了,让我感受到了科学的神奇,也激发了我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希望以后能做更多这样的实验。(450字)
分析点评
1. 修辞手法:把实验产生的泡沫比作“岩浆”,形象体现实验效果;通过“睁大眼睛”“紧张又期待”等描写,展现同学们的状态。
2. 好句积累
- “当同桌把白醋快速倒入塑料瓶时,神奇的一幕发生了!只见瓶里迅速冒出大量白色的泡沫,像岩浆一样从瓶口涌了出来,还发出‘滋滋’的声音。”
评价:运用比喻和拟声词,生动展现“火山喷发”实验的效果,充满趣味性。
适用范围:“科学实验”“趣味活动”类作文。
- “不过,一开始我们的实验没那么顺利,有一次倒白醋太慢,泡沫冒得很少。我们赶紧讨论,调整了倒白醋的速度,第二次就成功了。”
评价:通过过程描写,体现实验中的挫折与解决,突出探索的乐趣。
适用范围:“实验过程”“克服困难”类作文。
3. 文章结构启发:按照“实验准备—实验过程(挫折与成功)—活动感受”的顺序,清晰展现科学实验的过程与收获。写作时可借鉴,先写活动背景与准备,再详细描述实验过程(含问题解决),最后总结感受与兴趣激发。
4. 模仿修改调整建议:写手工制作、小发明活动时,可模仿“材料准备+操作过程(问题与解决)+成果与感悟”的结构,突出活动的趣味性与探索精神。
例文9:《难忘的校园运动会接力赛》
思路
回忆校园运动会的接力赛,描述比赛的紧张激烈和同学们的团结协作,体现集体活动的魅力。
提纲
1. 开头:点明校园运动会的接力赛令人难忘。
2. 中间:
赛前准备:同学们的热身、加油,参赛选手的状态。
比赛过程:接力赛的交接棒,选手们的奔跑,重点写最后一棒的冲刺。
比赛结果:班级获胜,同学们的喜悦。
3. 结尾:表达对接力赛的难忘,感受到团结协作的力量。
例文
校园运动会上,最让我难忘的就是接力赛了。
比赛前,我们班的参赛选手都在做热身运动,有的压腿,有的活动手腕脚踝。旁边的同学则围成一圈,大声喊着“加油”,给他们鼓劲儿。参赛选手们个个神情严肃,眼神里透着坚定,好像已经做好了冲刺的准备。
“各就各位,预备,跑!”发令枪响,第一棒的小明像箭一样冲了出去。他咬紧牙关,飞快地摆动双臂,脚下生风。我们班的同学都扯着嗓子喊:“小明,加油!”眼看小明就要到交接棒的地方了,第二棒的小华早就伸着手,眼睛紧紧盯着小明手里的接力棒。小明靠近后,迅速把棒递过去,小华一把抓住,立刻冲了出去。
接力棒一棒一棒传递着,大家都很紧张。到了最后一棒,是我们班的“飞毛腿”小刚。他接到棒时,和其他班的选手几乎并驾齐驱。小刚看到后,咬紧牙关,使出浑身力气向前冲。他的脸涨得通红,头发都被风吹得竖了起来。我们班的啦啦队喊得更响了,“小刚,冲啊!”小刚听到后,跑得更快了,最终第一个冲过了终点线!
“赢了!我们赢了!”大家都欢呼起来,互相拥抱,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这次接力赛,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团结协作的力量。每一位选手的努力,每一次顺利的交接,都离不开大家的配合。这样的集体活动,真的特别有意义。(450字)
分析点评
1. 修辞手法:把选手奔跑比作“箭一样冲出去”“脚下生风”,形象体现速度;通过“神情严肃”“脸涨得通红”等描写,展现选手的状态。
2. 好句积累
- “他咬紧牙关,飞快地摆动双臂,脚下生风。我们班的同学都扯着嗓子喊:‘小明,加油!’”
评价:动作与声音描写结合,展现第一棒的冲刺与班级的助威。
适用范围:“跑步比赛”“班级助威”类作文。
- “小刚看到后,咬紧牙关,使出浑身力气向前冲。他的脸涨得通红,头发都被风吹得竖了起来。”
评价:通过动作、神态描写,生动体现最后一棒的奋力冲刺。
适用范围:“冲刺场景”“拼搏精神”类作文。
3. 文章结构启发:按照“赛前—赛中(各棒表现)—赛后”的顺序,清晰展现接力赛的过程与结果。写作时可借鉴,先写赛前氛围,再分棒描述比赛过程,最后总结收获。
4. 模仿修改调整建议:写拔河比赛、跳绳接力等集体项目时,可模仿“赛前准备+比赛过程(分阶段)+胜利喜悦+感悟”的结构,突出集体协作的力量。
例文10:《快乐的班级读书会》
思路
描述班级组织的读书会,展现同学们分享书籍、交流感受的快乐场景,体现读书的乐趣和班级的温馨。
提纲
1. 开头:介绍班级组织读书会,同学们准备充分。
2. 中间:
读书会开始:主持人开场,同学们的期待。
分享过程:不同同学分享喜欢的书籍和感悟,重点写小红分享《窗边的小豆豆》和我分享《夏洛的网》。
活动氛围:同学们的交流讨论,温馨的氛围。
3. 结尾:表达对读书会的喜爱,感受到读书与分享的快乐。
例文
班级组织读书会,同学们都特别积极,早就把自己喜欢的书准备好,盼着和大家分享。
读书会由文艺委员主持,她笑着说:“希望大家都能分享自己的读书收获,让我们一起在书海里畅游。”话音刚落,就有同学迫不及待地举手了。
小红第一个上台,她分享的是《窗边的小豆豆》。她拿着书,绘声绘色地给我们讲小豆豆在巴学园的有趣经历,说到小豆豆的天真可爱时,她自己都忍不住笑了起来。我们听得也很入迷,仿佛跟着小豆豆一起在巴学园里玩耍。小红还说:“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尊重和理解的重要性,我希望自己也能像小豆豆一样乐观。”
接着,我也上台分享了《夏洛的网》。我跟大家讲了夏洛用蜘蛛网帮助威尔伯的故事,说到夏洛快要死去的时候,我的声音有点哽咽。同学们都安静地听着,眼神里充满了感动。我最后说:“夏洛的友谊特别珍贵,让我懂得了要珍惜身边的朋友。”
其他同学也纷纷上台分享,有的分享科幻小说,有的分享童话故事。大家在分享后还互相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整个教室都充满了温馨的氛围,大家都沉浸在读书的快乐中。
这次读书会让我特别开心,不仅听到了很多有趣的故事,还和同学们交流了读书的感悟。我真希望以后能多举办这样的活动,让我们一起享受读书和分享的快乐。(450字)
分析点评
1. 修辞手法:通过“绘声绘色”“哽咽”等词语,展现分享者的情感;用“入迷”“感动”等描写,体现听众的状态。
2. 好句积累
- “她拿着书,绘声绘色地给我们讲小豆豆在巴学园的有趣经历,说到小豆豆的天真可爱时,她自己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评价:动作、神态描写结合,生动体现分享的投入与书籍的吸引力。
适用范围:“读书分享”“故事讲述”类作文。
- “同学们都安静地听着,眼神里充满了感动。我最后说:‘夏洛的友谊特别珍贵,让我懂得了要珍惜身边的朋友。’”
评价:通过听众反应和感悟表达,体现书籍的情感力量与分享的意义。
适用范围:“情感分享”“友谊主题”类作文。
3. 文章结构启发:按照“读书会开始—同学分享(不同书籍)—活动氛围”的顺序,清晰展现读书会的过程与氛围。写作时可借鉴,先写活动背景,再分同学分享进行描述,最后体现活动的温馨与快乐。
4. 模仿修改调整建议:写读书交流会、故事分享会时,可模仿“同学依次分享+交流讨论+快乐氛围”的结构,突出读书与分享的乐趣。
标签:六年级单元例文上册多彩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