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阳光普照大地。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出现了一个身影。她拿着扫帚,在扫树叶,她扫啊扫啊,时不时发出沙沙的声响。那树叶乖乖得聚拢在一起,路面一尘不染。她是谁呢?
哦,是我的外婆——一名光荣的志愿者。
太阳升高了,校门口热闹起来了。马路上大大小小的汽车来来往往,不时发出刺耳的喇叭声。穿着各色服装的学生,陆陆续续来上学了。有的家长骑着电瓶车,在马路上穿梭。这时,外婆的身影又出现在了学校门口,只见她举着指挥棒,模仿交警叔叔指挥车辆,让孩子一一安全进入校门。
烈日当空,外婆的身影又出现在了老人服务中心。她拎着菜篮,骑着电瓶车,去菜场买来了新鲜蔬菜,在专用厨房里炒炒烧烧,不一会,几道既健康,又营养的菜上桌了。老人们吃得津津有味。
太阳偏西了,外婆又去哪儿了?哦,原来她在垃圾回收站啊——不对,她去垃圾站干嘛?原来,下午的人们都争着扔垃圾,分垃圾的人手不够,外婆就去了。她负责把人们的垃圾传递给分类员,这样,人们扔垃圾方便多了。
我经常想,外婆退休了,当上了志愿者,为人民服务,做的都是小事情,但其实多么了不起啊!
开学报到的前几天,我得知语文换了一位姓高的老师。因为之前的语文老师都是女的,我理所当然地以为高老师是一位温柔可亲的女老师。
31日早上,我早早地来到学校,和那些两个月不见的同学们有说有笑,谈论着暑假的趣事。突然,门口走进来两位老师,一男一女。男老师个子很高,皮肤黝黑,额头上满是皱纹,但是容光焕发,目光炯炯有神。旁边的女老师比男老师矮了一大截,戴了副眼镜,很年轻,始终保持着可亲的笑容。我正想着这位女老师是不是就是高老师的时候,男老师开口了,说:“我是高老师,很荣幸做你们的语文老师。”我一下子傻眼了,什么?高老师是男的!我一直到报到结束都没有缓过劲来,失落地回家了。
第二天,我对高老师有了一些的了解:他很严厉。打扫卫生时我们做得不太好,高老师的语气变得有点那个(各位都懂)了。他又很幽默,我们班的同学拖地时只拖过道不拖桌子底下,他说:“我们班的同学是不是在走迷宫拖地呀?”逗得我们哈哈大笑。
这是我对高老师的初步印象。不过正所谓“日久见人心”,相信再过一段时间,我们会看到一个更加全面的高老师。
(小作者是浙江省桐乡市龙翔小学五年级学生)
后 记
新学期,新气象,我们有了一位新的语文老师。我们专注认真时,他十分幽默,但如果我们粗心大意,他就会变得十分严厉。能遇到他,我感觉十分庆幸,盼望着他带领去我们遨游知识的海洋。
家长感言
得知孩子遇到了一位尽心尽职,又有独特人格魅力的老师,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愿他的校园生活碰撞出更多绚丽的火花。
教师赏析
一个刚升入五年级的孩子与我接触三天,通过细心观察,就能运用外貌、语言、心理等多种描写方法把认识老师的过程记录下来,确实难得。生活即教育,生活即作文。(高继年)
我的故乡有一棵芒果树,每年我都盼望着它能为我们结下香甜纯正的小芒果。
这小芒果不是一般的芒果,它是可以连皮带肉吃下去的芒果,当它还没有成熟,皮是酸中带苦的,再加上果肉的酸,让人愈发觉得难以下口。当它已经成熟时,那就不一样了,果皮由厚变薄,皮中的微苦被果肉的香甜覆盖了,再加上皮微脆的口感与果肉软糯碰在一起,味蕾开始彻底地绽放,使人不得不再来一口。
这棵老果树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树干粗壮,树枝众多,巍峨挺拔,让人不得不联想到那镇守江南的将军!
说到这棵芒果树有遥远的历史,这不能不让我联想到我搜索这棵芒果树信息时的一件趣事儿。
那天中午,我正在吃饭。突然,眼睛不小心瞥见了放在果盘里的芒果,心中猛然一个问题浮在水面——这棵芒果树种了多久了?我放下手中的饭碗,向爸爸问道:“老爸,那棵芒果树种了多久啦?”
“那可就说来话长了,”爸爸回答,“应该也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我震惊道:“古人也吃芒果吗?”
妈妈笑道:“难道他们就不可以吃了吗?”我们都哈哈大笑起来。
夕阳西下,我站在芒果树下,感叹大自然的馈赠。
今天是五一劳动节,我坐着大巴车来到了五原找爸爸。我坐在大巴车上,欣赏着沿途风景:天晴得像一张蓝纸,几片薄薄的白云,像被阳光晒化似的,随风缓缓浮游着;成群结队的羊群在牧羊人的指领下悠闲地吃着草……
不一会儿,我就到了五原,此时已是傍晚,我和爸爸来到了爸爸租的房子里休息,顺便计划一下行程;夜深了,我和爸爸便早早地上床睡觉了。
第二天早上,我们早早起床,梳洗打扮后,我们就前往了第一个景点:五原印巷,这里车水马龙,人山人海,这儿的建筑透露着浓浓的古代气息,一跨过大门,墙上就展示出许多脸谱,各种各样的,有红的、黑白相间的、蓝白相间的让人眼花缭乱。
第二个景点是烈士陵园,一进门,没往前走几步,就有一个足迹广场,代表着抗战时期共产党所走过的艰难坝坷之道路,再往前走,就是一块大石头,上面写着:"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我们在烈士陵园转了很长时间,还见到了坦克,模拟的飞机残骸,模拟的民国警察局和医院等,这些建筑真让我感慨万千!
在五原的这两天,我去了很多地方,感受也很多,古人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现在已经体会了行万里路的意思。
千百年来,人们对知识的渴望是无穷无尽的,获取知识的渠道——书籍排在了第一位。
读书像一盏灯,照亮未知的道路,也记录了你走过的路。读书不仅要读好书,还要往骨子里去思考。以前的我,总以把书上的字认识完了,就认为把这本书读完了,现在想想简直是在浪费时间,我们不仅理解书上的故事情节,更重要的是要扩展对世界的认知,开阔我们的眼界。常言说读书如果没有情感,没有理解作者的意图,那就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啦!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的多了,积累的经验也多了,在写作的时候就像大丰收一样,什么优美的语句啊,什么故事的曲折离合啊,都像喷泉一样喷涌而出,一气呵成。于是,我总结出了一句话,读书,靠的不是眼睛嘴巴,而是心,“用心读书”才是读书的最高境界。
记得大教育家孔子说过:“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意思就是不吃不睡地思考是没有用的,读书能让我增长知识,反之,书读完了,转眼间就忘了!
我喜欢读书!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让我们一起探索奥妙无穷的世界,享受阅读,品味人生!
2022是11月8日,是千年难得一见的月全食。据说月全食在晚上18:16分出现。时间还没到,我便就早早的关上灯,关上门,搬上椅子坐在窗台边期待着月全食的到来。
起初的月亮跟平时十五的月亮有点不一样,不圆也不那么亮。我正在纳闷,一会儿功夫,我发现月亮正在一点一点的变化着,而且变化的速度很快。好像几秒钟就看不见了。大约十来分钟,月亮首先是很快的换了一身红色的衣服,完全不像我心目中那个洁白如玉的月亮。我正想着,发现此时的月亮可怕极啦,血淋淋的,持续没多久,就变成黑色的啦!我奇怪的想,怎么会变化的这么快?我再仔细看,月亮却又变成黑色的啦!几乎看不到月亮的影子。
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月亮依然是黑色的,当我写完作业再去看月亮时,只看见了一道小小的亮光,尽管亮光很小,但是发出的光却非常亮,照得我睁不开眼睛了。又过了半个小时,月亮此时已经光芒万丈,并且恢复了原来的模样。这时候,我突然想起了李白写的一首诗:“小时不识月,忽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入青云端。”看到这里,我真想大声的对月亮说:“月亮,你好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