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的福田口岸还裹着薄雾,我们已站在口岸的玻璃门前。这是我第一次去香港,昨夜翻来覆去的等待就是为了今日站在这里,我兴奋又忐忑,港澳通行证也染上了手心的温度。香港,曾与我们阔别百年的土地,现在,我将一步步深入这里,探索它独特的魅力。
第一站直奔旺角东,站在天桥上,我第一次直观地体会到了城市的苏醒,随着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马路上的车渐渐多了起来:富有香港风情的双层巴士,红色的的士,以及各种各样的轿车。形形色色的人从我们身边走过,街边商店的粤语广播回荡在我们耳边。我掏出相机,找准时机,咔嚓一声,清晨的旺角东便藏在了我的相机中。
一路走走停停,街边红绿灯的提示音此起彼伏,旺角,油麻地⋯⋯我们走过了一个又一个景点,直至日上中天,我们到了维多利亚港。正午的阳光把海水晒成了碎钻,天星小轮的铜铃在风里轻响。我扶着栏杆,看对岸的中银大厦,它像把银色的刀,IFC的玻璃幕墙折射出七彩光斑。船尾翻起的浪花里,有白鸽扑棱棱掠过,翅膀尖儿沾了点海水,又扑向码头上的人群。坐上小艇,海水清澈碧蓝,波澜透亮,好似流动的青金石,叫人心中欢喜。海风清新,随着小艇的加速扑面而来,我闭上眼睛,任由海风吹散我的头发。风穿发梢间,我恍然觉得:这,就是香港。
来了香港,怎能不去香港艺术馆?步入大厅,充足的冷气让我激动兴奋的心渐渐平静下来,文人墨客,书画陶瓷,我观摩着书法家们留下的字迹,在一撇一捺中体会他们人笔合一的心境。我欣赏着先人遗传下来的画作,在线条色彩中享受艺术的盛宴。我观赏着匠人手下温润的瓷罐,透过他们的温度,我感受到了文化手艺的传承。不觉间,艺术的殿堂到了尾声,我们细细回味着美的余韵,告别了维多利亚湾。
日斜西山,坐上中环的摩天轮,攻略都说,傍晚的香港会让你再一次体会到他的魅力,事实果真如此,上升到最高处,傍晚的红霞梦幻而又浪漫,整个城市一览无余,街道此刻在我们脚下成为了微缩模型,感受着爬高带来的心跳加速,咔嚓一声,傍晚的香港,也就与正午的的维多利亚港,清晨的旺角东一起,永远留存了。
返程的渡轮上,我靠在栏杆上,看最后一抹残阳给海水染上一层橘红。我忽然觉得香港像本翻不完的书——第一页是旺角东的朝阳,第二页是维港的海风,第三页是中环的晚霞,每一页都沾着人间烟火的温度。合上书本时,一切都结束了。但那些相片,像根细细的线,把香港的阳光、海风、都串成了记忆里最亮的星星。
日复一日,又一个清晨悄然而至,那第一缕阳光如新生的婴儿般,轻柔地拨开了黑暗的帷幕。
我出生在冬天的早晨,丝丝缕缕的阳光让我感到温暖与安心,也正是从那时起,我便爱上了被阳光照耀的感觉。
光阴似箭,时光如梭。转眼间,我已是五年级的学生。就在得知考试成绩的那个晚上,我彻夜未眠,泪水一次又一次模糊了我的双眼。那时,黑暗与无尽的悲哀仿佛将我吞噬,我觉得清晨永远不会来临,阳光也永远不会再洒在我身上。
尽管我的心情如此低落,但地球依旧不停转动,又一个清晨来临了。太阳缓缓升起,阳光再次将我包裹,可我从阳光中感受到的,却不是温暖,而是心灵深处的寒冷。
就在这时,我的目光不知为何聚焦到了被层层云雾遮挡的太阳上。我怔住了,太阳即便被云层遮挡,依旧在努力发光发热。而我,仅仅因为一点挫折就不再努力,这难道不是自我放弃吗?
阳光好像不仅仅照亮了我的表面,更照进了我的心里,驱散了我内心的黑暗,照亮了那个萎靡不振的我。
这阳光让我下定决心,无论何时都要努力发光,即使被层层失败的云雾包围,也要奋力前行。这不仅仅是我下定的决心,更是我和太阳、和阳光的约定,一个我终生不忘的约定,一个烙印在我心中的约定!
这个清晨,阳光不仅拨开了天空中黑暗的云雾,也拨开了我心中黑暗的云雾。
暑假的清晨,阳光刚爬上巷口的青砖,就带着灼人的热气。
我跨上妈妈小电驴的后座,跟着她在三个菜市场间穿梭。“这家的前腿肉最嫩,调饺子馅刚好”“隔壁摊的白菜带着露水,炒年糕甜津津的”,妈妈一边挑拣一边念叨,菜篮子里很快堆满了新鲜的食材。等回到店里时,她后背的汗衫已洇出深色的印子,妈妈却顾不上擦汗,转身就往灶台前站——不锈钢漏盆里,白菜丝切得粗细均匀;案板上,水磨年糕透着温润的米白,正等着下锅。
妈妈的小馆子最招牌就是手工煎饺,它传承了三代的老手艺。妈妈会在菜市场挑选新鲜的夹心肉,混和着葱花和外公亲手做的乳白色皮冻,一个个捏制。饺子煎到锅边冒起金黄的脆皮,起锅时撒把葱花和芝麻,咬开的瞬间,鲜汁会“滋”地溅在舌尖,烫得人直咂嘴却舍不得松口。
老主顾都认可妈妈做的大白菜肉丝炒年糕,说这是“老味道”。年糕必选宁波水磨的,吃起来糯叽叽;白菜得是本地青帮,炒后还带着脆甜;肉丝要先裹淀粉黄酒腌制,再和白菜、年糕一起翻炒,出锅时泛着亮亮的油光,吃着却一点不腻。
酷暑天里,凉面是抢不到的热门。面条先蒸,后过凉水,拌上芝麻酱、香醋和妈妈一早炒的浇头——有时是糖醋排骨,有时是青椒茭白肉丝……呼噜噜吃下一碗,额头的汗立马收了,浑身透着爽快。
还有面线糊配葱包烩的组合,也是街坊们的心头好。细如发丝的面线在骨汤里熬得绵密,撒把香菜和葱花;旁边的葱包烩烙得外皮焦香,蘸点甜面酱咬下去,面线糊的暖混着葱包烩的香,成了最熨帖的午餐。
妈妈的馆子靠门口的位置总留给张爷爷,他每次来都点一份大白菜肉丝炒年糕,时常和妈妈念叨:“炒年糕里头帮我多加点猪油,香!”有次外卖小哥满头大汗冲进来取餐,妈妈顺手递过一瓶冰镇矿泉水:“大热天跑单不容易,喝口水歇歇,餐马上好。”有次王奶奶揣着一小把自家种的小葱来,妈妈当即煎了一份葱包烩回赠。穿校服的贝贝总在周末补习班结束后,跟着他的爸爸来吃凉面,妈妈每次都多给他夹块排骨:“长身体呢,多吃点。”贝贝就把课堂上得的小红花贴在馆子的玻璃门上,笑嘻嘻地说:“阿姨的店最光荣!”最难忘是某个傍晚,突降暴雨,对面小区的清洁工叔叔推着三轮车冲进屋檐下,浑身湿透。妈妈赶紧递过干毛巾,又从后厨端出一碗热乎的面线糊:“趁热吃,暖暖身子。”叔叔吃得鼻尖冒汗,临走时非要塞来十块钱,妈妈笑着推回去:“一碗面线糊而已,下次路过进来歇歇脚。”第二天一早,我发现店门口的台阶被扫得干干净净,想必是叔叔悄悄做的。
暮色照进巷子里,妈妈麻利地收着碗筷,走出巷子时,晚风带着煎饺的香气,心里暖烘烘的……
(作者是浙江省嘉兴市行知小学四年级学生)
后 记
这个暑假,我数着妈妈包饺子时洒落在案板上的面粉粒,记着老主顾们固定的点餐习惯,看着清晨的露水如何被灶台的热气蒸成白雾。原来那些被称为“烟火气”的东西,从来不是模糊的概念。这些藏在街巷里的细碎瞬间,比任何课本都更生动地告诉我:生活的温度,就藏在一粥一饭的认真里。
家长感言
看着孩子用文字记下小馆子里的日常,忽然发觉,那些我习以为常的清晨采购、灶台忙碌、街坊闲聊,竟成了他眼里最珍贵的风景。原来所谓“教育”,未必在远方的名胜或厚重的典籍里。很高兴孩子能在烟火气里读懂生活的本质——认真对待一餐一饭,真诚对待遇见的每个人,就是最动人的成长。
教师赏析
这篇习作如鲜活市井画卷,小作者以质朴文字,勾勒妈妈小馆子的烟火日常,美食与温情细节动人。于烟火中捕捉生活温暖,于平凡里悟出人间至善,让我们看到细微观察感悟方能书写动人成长。(陆惜昔)
晨光初绽,登山前那个雾霭弥漫的清晨,山间似被一层薄纱轻笼。我背着行囊,望着眼前高耸入云、似要刺破苍穹的山峰,心中忐忑不安,脚步犹豫着是否要开启这场未知攀登。
“出发吧,孩子!”
父亲沉稳的声音传来,如暗夜中的明灯,为我驱散迷茫。
山风带着凉意与草木芬芳,阳光透过薄雾洒下,斑驳光影为山林添了几分神秘。山路崎岖,碎石与树根横亘,每一步都需谨慎。父亲走在前,步伐稳健有力,似山间磐石,沉稳而可靠。我因经验不足,脚步踉跄,几次险些摔倒。父亲察觉到我的吃力,转身向我伸出手。那双手粗糙宽厚,我犹豫后递出手,父亲的手紧紧握住我,温暖有力,如一股暖流注入我心,让我在这陌生山间有了依靠。“登山如人生,每一步都要踏实。”父亲边走边说,目光望向远方连绵山峦,那是对人生的深刻洞察。
随着攀登深入,我的体力渐渐不支,双腿如灌铅般沉重,每一步都似用尽全身力气。我开始抱怨,想要放弃,退缩之意如潮水般将我淹没。父亲停下脚步,转身看我,眼神坚定而鼓励,如一盏明灯照亮我心中黑暗。他指着路边石缝中顽强生长的小草:“看,它没有肥沃土壤,没有充足阳光,却依然绽放生命的绿色。这就是生命的姿态,无论环境多恶劣,都要努力向上。”
我凝视那株小草,纤细身躯在石缝中倔强挺立,叶片带着露珠,在阳光下闪烁如明珠。它虽渺小,却以顽强姿态诠释着生命的坚韧。我心中一阵触动,小草尚能在艰难中生存,我又怎能轻易放弃?在父亲鼓励下,我咬紧牙关,继续前行。
终于登上山顶,眼前景象让我震撼。连绵山脉起伏如巨龙,云雾缭绕似仙境。阳光洒在身上,疲惫与辛苦瞬间消散,心中满是登顶的喜悦与自豪。父亲站在我身边,脸上露出欣慰笑容,如春日暖阳。“孩子,你做到了。这就是生命的姿态,面对困难与挑战,不放弃、勇往直前,才能看到更美的风景。”
站在山顶,迎着山风,我思绪万千。这次登山,不仅是对身体的挑战,更是对心灵的洗礼。那株石缝中的小草,父亲坚定的背影,都成为我生命中难忘的印记。
生命的姿态,是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不拔,是遭遇挫折时的永不言弃。未来的日子里,或许会有更多的高山等待我去攀登,有更多的困难需要我去面对。我会铭记这次登山的经历,以顽强的姿态,勇敢地迎接每一个挑战,在岁月的长河中,让生命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墨香,宛如一位忠实且温柔的闹钟,在每个周末的清晨六点,准时将我唤醒。当第一缕阳光轻柔地洒落在古朴的砚台上,宛如给它披上了一层金色的薄纱,我已然伫立在那充满墨香的书院前。
犹记得考书法九级的前一夜,我久久凝视着《兰亭集序》中“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这句话,陷入了深深的沉思。那些被王羲之写在蚕茧纸上的字,仿佛有了生命,此刻正在我的宣纸上微微颤动,好似在与我进行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去年冬天参加市级比赛时,命运跟我开了个残酷的玩笑。我的右手大拇指生了冻疮,医生建议停笔两周,可决赛就在三天后。妈妈心疼地把暖手宝剪成小块,小心翼翼地贴在我的大母指指缝间。我戴着露手指的手套,毅然决然地继续练字。每一次写“捺”画,都要用力顿笔,那疼痛如同一把尖锐的针,每一次收锋都像是在伤口上撒盐。决赛那天,当我写完“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最后一横,宣纸的角落悄然晕开了一朵淡红的梅花——那是冻疮裂开渗出的血珠,它竟成了这张作品最独特、最珍贵的印章。
时光回溯到六年前,那时我刚上完幼儿园大班。在少年宫,我邂逅了书法。老师笔下的“永”字,宛如一位灵动的舞者,笔尖行走时如同跳舞时的足尖,轻盈而优雅。墨色渐渐由浓转淡,仿佛字也有了会呼吸的脉络,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后来我才明白,那种着迷便是“一见钟情”。如今,每一次临帖,我都像是在与颜真卿、苏轼这些老朋友促膝长谈。我懂得了,真正的美,从来不怕被重复千万遍,就像经典的书法作品,历经千年依然熠熠生辉。
四年级的那个冬天,我们前往敬老院写春联。一位老爷爷盯着我写的“福”字,聚精会神地看了很久。他笑着说,这个字右半边的“田”像笑着的眼睛,让他想起了小时候私塾先生说的“字要有筋骨,更要有温度”。那一刻,我恍然大悟,书法于我而言,不仅仅是横平竖直的功夫,更是一场将中国千年文化基因融入血脉的神圣仪式。当我的毛笔轻轻亲吻着宣纸,仿佛能感受到无数先辈的手正与我隔空相握。
那些在晨光中颤动的笔锋,宛如灵动的精灵;那些在寒冬里绽放的血红“梅花”,恰似坚韧的勋章;那些被老爷爷认可的温暖笑意,如同璀璨的星光。这些都是时间赠予我的秘密礼物。书法教会我的,不只是运笔的技巧,更是一种生命的姿态。每当我展开一卷新的宣纸,就像是在续写中华民族这本永远未完的壮丽史诗。而我墨黑色的字迹,正是五千年文化跳动的最新脉搏。这份热爱,终将成为我生命中的印章,在未来的每一天,继续印刻着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美丽印记。
清晨,露珠冲刷掉昨日的尘垢,滴落在蚂蚁若晨的房前,打在大象的背上,小草的嫩芽方才冒出,就被大象那钢铁般结实,水桶粗的脚狠狠地撵进土地里。
“不可以!你踩到小草了!”若晨大喊着。
大象左顾右盼,愣是没看见人影,他低头一看,原来只是一只还没有米粒大小的蚂蚁。
“哈?我凭什么听你的?我就踩!”
若晨脸色铁青,他气愤极了!他就决心要好好治治这个无礼、高傲的大家伙.他找到了巫婆,巫婆给了他一瓶“变小变小”药水,于是,若晨趁大象正睡觉的时候,将药水全都倒进了他的嘴巴里,大象一点一点缩小了,变得跟若晨一样了!
大象毫无察觉地走在草上,他却想:“我怎么不知这儿的树如此之高?”这时,一只小鸟从他头上飞过,小草们极力掩护着小虫子们,但当他们想掩护大象时,去想到了他的行为,全把头往旁边伸,大象这才发现自己变小了!他想躲到草下,却被小草躲开,小鸟抓走了大象,大象拼命挣扎,却无动于衷,他在心里后悔着,而若晨在草丛中观望着,就觉得他已经变好了。而大象的身子这时也变大了,他再没踩过草了。
傍晚,朝霞舞动着绚丽的裙衣,给大地抹上一层银色的辉煌,大象的心像跳动的火苗般……
清晨,太阳缓缓升起,阳光洒在大地上,树木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美丽。阳光下的池水波光粼粼,犹如黑夜中划过的流星般闪闪发光。
小猴子吉吉带着他的三个朋友——毛毛、皮皮、朗朗,一起来到草地上玩他新买的皮球。他们踢得可高兴了,欢声笑语回荡在草地上。然而,意外突然发生了。毛毛一脚用力过猛,皮球“嗖”的一声飞了出去,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径直跑进了河里。
大家刚才美好的心情一下子被打破了,毛毛害怕得躲到一棵大树上,其他小猴子也七嘴八舌地嚷起来:“怎么办怎么办?这可是他唯一的宝贝!”
他们十分伤心。这时,朗朗灵机一动,说:“我们可以用猴子捞月的办法呀,这可是我们前辈们留下的智慧呢。”小猴子们听了,纷纷叫了起来。他们赶紧爬上了大树,吉吉对躲在大树上的毛毛喊道:“毛毛,别躲啦,知错能改就好,快下来一起想办法。”
于是,它们一个抱着另一个的腰,试图去捞皮球。可是皮球被扔得太远了,根本够不着。大家只好重新想办法。就在这时,一头大象慢悠悠地走了过来。小猴子们立马跑过去,吉吉着急地说:“大象爷爷,您可以帮我们拿一下皮球吗?”
善良的大象爷爷点了点头,走到河边,用长长的鼻子去吸皮球。可没想到,吸着吸着,大象爷爷的脸涨得通红也没办法吸到皮球。
正当小猴子们一筹莫展的时候,一只乌龟带着他的孩子正在池里游泳。小乌龟一边游一边喊着:“一二一,一二一!”这时,他看到了愁眉苦脸的小猴子们,便叫得更起劲了:“孩子们,走,我们去看看小猴子们。”乌龟游到小猴子们身边,问道:“猴子们,你们要干嘛呀?”小猴子们着急地说:“我们的球掉进这个池子里啦,您可以帮我们把球拿上来吗?”乌龟爽快地说:“当然可以呀!”说着,乌龟用脑袋把皮球顶到了小猴子们那里。小猴子们立马说:“谢谢你,乌龟阿姨!”
于是,他们又开心地玩起了皮球,草地上再次响起欢快的笑声。
做一只蚂蚁吧,真的挺好的。
清晨,草尖上的一滴露珠,把我的脸洗得干干净净。从叶子上滑下来,这就是免费的滑梯。幸运的话会滑到小鸟的背上,免费乘坐巨型的直升飞机啊!森林里的蘑菇对来我们说就是巨大的蹦床,我在上面快乐的玩耍。如果马路上有一个小水洼,我就可以拿起旁边的叶子,在“大海”里冲浪。
我认识了好多昆虫朋友。蝴蝶是昆虫界的时尚大师,它有一对色彩斑斓的翅膀,翅膀上那些独特的花纹让她显得那么美丽高贵。独角仙是昆虫界的大力士,它有一对大大的角,总想把其他昆虫给顶翻在地,而它身上遍布坚硬的铠甲,刀枪不入。蚂蚱是昆虫界的跳高健将,它两个强壮的后腿一蹬,跳得又高又远,它还有一件隐身衣,它隐藏在周围的草丛里,天敌休想发现他。
做一只小蚂蚁真的挺好:有免费的滑梯,还有巨大的蹦床和直升飞机,很多有趣的朋友,每天都可以快乐的玩耍……做一只小蚂蚁真好!
清晨,妈妈从集市上买来了几朵白玉似的昙花。花瓣层层叠叠,裹着晶莹的露水,像穿着纱裙的睡美人。
我拿起昙花仔细端详:花苞比我的手掌还大,边缘泛着淡淡的鹅黄,凑近能闻到若有若无的清香。我用指尖轻轻触碰花瓣,感觉软软的像婴儿的脸蛋。
“今天,让我们尝尝昙花的味道!”妈妈的话让我大吃一惊。“什么,那么美的昙花居然还可以吃?”
妈妈看见我疑惑的表情,带着我一起从网上搜索。原来昙花不仅美得惊艳,还能润肺止咳、清热去火。古人说它是“月下仙药”,要是加上甜甜的冰糖煮一煮,功效就更明显。看到这里,我迫不及待地和妈妈一起把花瓣一片片剥开。用清水冲洗时,还看到花瓣在水中轻盈地漂浮,像片片浮舟。
锅里的水咕嘟咕嘟冒起泡泡,冰糖融化成琥珀色的糖浆,我小心翼翼地把洗净的花瓣放进去,原本舒展的花瓣触到热水,立刻蜷起边角。接着我们把火调小,慢慢等着美味出来。
我眼巴巴地看着锅里,心里十分激动。不一会儿,一碗黏黏稠稠,甜香四溢的昙花羹上桌了。我飞快地舀起一勺,抿了一小口,哇!清甜的冰糖水带着昙花独有的清香顺着喉咙滑下去,我忍不住眯起眼睛,嘴角不受控制地扬起,大声叫道:“妈妈,太好喝了!原来昙花不是好看,还这么美味!”
(作者是浙江省台州市路桥街道实验小学三年级学生)
后 记
昙花居然能吃,这让我长了见识。
家长感言
这场味觉与视觉的奇妙之旅,不仅让孩子体会到自然万物的神奇,也让我们在亲子互动中收获了珍贵的回忆。
教师赏析
这篇文章宛如一幅灵动的画卷,将昙花从视觉之美到味觉之享的奇妙转变娓娓道来,充满生活意趣与童真色彩。(李海红)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我睁开惺忪的睡眼。"啊——"一个长长的哈欠后,困意像潮水般涌来。我掀开被子坐起身,想着:现在该去写作业了。可温暖的被窝像有魔力一般,我又躺了回去:"再睡五分钟就好......"
我的理智开始挣扎:"早点写完就能早点休息!"于是强撑着爬起来,摇摇晃晃地走向洗手间。镜子里的我眼睛半闭,刷牙的动作慢得像树懒。冰凉的水拍在脸上,可困意还是挥之不去。
过沙发时,柔软的坐垫仿佛在向我招手。我像被施了魔法般倒了下去,脑袋刚沾到靠垫就迷糊起来:"就眯一小会儿......"突然一个激灵,我猛地跳起来:"不行!作业还没写!"
终于坐在书桌前,我强打精神翻开作业本。可没过多久,眼皮又开始打架。手中的笔慢慢停下......等我惊醒时,发现本子上画满了睡梦中写的"天书"。
哎,说好的"早起写作业"呢?原来我这位"赖床之神",连早晨的时间都被睡意偷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