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四年四月二十七号,我的爸爸离开了他和睦的家庭。爸爸去世已经五年了,但我还深深地怀念那位撤丁岛人。
因为现在我正在中国留学,四月五号又是中国的清明节,所以我要按中国的民间习惯来纪念我心中最尊敬、最爱戴的人—慷慨、慈祥的父亲。那天,我和我的中国对象一起买来了小米、馒头、酒、水果、黄纸、香等等。在我的房间里,我跟“典礼女官”一起布置起了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祭坛来祭祀我的意大利先人。爸爸生前非常喜欢喝咖啡,所以特意在祭坛上加放了一杯咖啡,而且我亲手在一条黄纸上写下了“卓瓦尼大人千古”七个字,以表示拳拳孝子之心。当我手捧着酒杯,跪在地下,仰望着祭坛上爸爸面带笑容的遗像,我的眼泪如泉水般涌了出来,一件件的往事顿时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我还记得他当大夫的时候,是如何热情地照顾病人的。有一位患帕金森氏病的老人,很优愁。爸爸知道,对这种病当时还没找到好的治疗方法,所以常常陪那位老人散步,长时间地跟他谈话,鼓励他勇敢地继续生活下去。这是个星期天,阳光灿烂,我们全家一起去海边钓鱼,爸爸特意邀请他同去,但没想到刚到达目的地,那位老人就忽然投海自杀。爸爸来不及脱下衣服,立即从礁石上跳入海中,硬是把他拖回海滨,马上进行抢救。老人醒过来以后,结结巴巴地说:“谢谢您,卓瓦尼先生。”从那以后,他再也不想自杀了,再也不认为自己是个无用之物,下决心要好好地活下去。
对病人,爸爸是个贴心的大夫;对学生,爸爸是个循循善诱的老师。这后一点,是在爸爸去世以后我才知道的。爸爸去世的那一天,有那么多学生失声痛哭,有个女学生尤其哭得厉害。她是我爸爸教神经学时的一个好学生。那时她想在我爸爸的帮助下,完成一篇关于酒精中毒的论文。一般来说,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学生比较少,特别是女学生.爸爸问她为什么选择这个题目,她伤心地说:“我爸爸就是个酒精中毒的人。我小时候,妈妈就离开了他,我被爸爸折磨得苦极了……”说完,她默默地看着爸爸。她的目光打动了爸爸的心。以后这个女学生常常去我们家,同爸爸讨论一些她难以理解的问题。爸爸总是耐心地讲,她也总是认真地听。后来她成了一位专门研究酒精中毒的专家。至今她还经常去我们家,跟妈妈和我们聊天儿。我还记得她喜欢说的一句话:“很可惜,没有别的卓瓦尼老师出世!”
爸爸在外面受到别人的尊敬,在家里受到妻子儿女的热爱。作为丈夫,他主动帮助妻子干家务,买菜、买水果,还常送给妻子香水、皮包、皮鞋等东西。每次妈妈开会要发言时,爸爸都用打字机细心地把她的讲话稿打得整整齐齐。他又是我们的好爸爸。他不仅给我们买好吃的,好玩的,还关心我们的学习生活。高中四年级时,我喜爱诗歌,也喜欢写文章、记日记,而对化学一点也不感兴趣,上化学课对我是一种折磨,老师总是“为难”我。爸爸了解到我的苦恼,提出了一个好主意,建议运用“孙子兵法”来学好化学。每夭他和我一起学习两小时化学。那一学年,我的化学成绩果然提高了许多。多亏了他的耐心帮助,我才避免了化学补考。
现在我再也见不到我爸爸了,只有墓碑上镌刻的“怀念你,慷慨慈祥的人”几个字可以看看。这使我常常感到非常寂寞,尤其是来中国以后,我生活中的一些重要的梦都一个个实现了,然而我不能亲口告诉他。想到我学了汉语,便用中文写下了我想要对爸爸说的这番话,希望爸爸在九泉之下能够听到。
我们班的班长——林芷怡,她有很多优点,多才多艺,对人乐情。是很多同学心目中学习的榜样。
圆圆的脑袋,好像装满了无穷的智慧,圆圆的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常常吐出精言妙语。圆嘟嘟的身子,就像一个不断吸收知识和营养的海绵体。
林芷怡,优点太多,成绩太好,又有威望,使很多同学羡慕她。她是一颗璀璨的小星星,她的学习成绩好,因为他把时间安排得好好的。在家长会时,他介绍自己的学习方法,一回到家,就做作业,做作业时,不磨七磨八,不被外界干扰,做完作业,就把这个单元的课文复习一遍,如果还有时间,她就会去看看课外书。她口才也很好,我母亲说:“家长会上,林芷怡讲话多少老练,说的多少清楚,流畅,又大声。你呢,说话那么小声,又内向。|我埋怨地说:“不要总拿我跟人家比。”当时我嫉妒林芷怡,害我被母亲批评。但,现在,我明白了,她这么厉害,是自己努力学习坚持过来的。她付出了很多,而我没付出什么,整天想着玩电脑、看电视,三、四年级语、数考试都没考过100了,我也要向她一样付出。
学习,学习再学习,我要向林芷怡那样成为有才干的人。
父爱如山,为我遮风挡雨;父爱如火,热情而严厉;父爱如一条溪流,用甘甜的溪水浇灌我。
那是一个下着鹅毛大雪的早晨,北风呼啸着。我看着外面的场景,不禁两眉紧锁,嘟着嘴。爸爸看见我愁眉苦脸的样子,似乎看出我的心思。手一挥,铿锵有力地说:“别愁,爸爸带你去上学。”我听了高兴的一蹦三尺高。
接下来我和爸爸来到了停车场,我一抬头,眼前的一切大惊失色。原本高兴的心情就像一个花瓶摔进了万丈深渊,最后粉身碎骨。原来爸爸从停车场上抬来一辆血迹斑斑的自行车,上面布满了脏脏的泥土,时不时的发出臭恶味。我不情不愿地坐到了后座上,自行车缓缓地向前驶去,时而快,时而慢。我无可奈何地小声嘀咕道:“早应该就不坐这辆比蜗牛还慢的自行车了。”然而车子还是在慢慢的“爬。”这时我的心情就像一个快要爆发的小宇宙,不耐烦地等待着,心想:这次上学一定会迟到。 风似乎更大了,就在这时,从前面传来一种声音:“孩子,你冷不冷?”我摇摇头,突然发现父亲只穿了一件加绒的毛衣,在风雪中瑟瑟发抖。我问爸爸:“您怎么只穿了一件衣服?不冷吗?”爸爸却坚定的说:“不冷。”顿时,我抱紧爸爸,眼圈红了,不由自主的低下头。
这一次我突然感觉到父亲的肩膀是多么的宽大!
我们终于抵达目的地,回头到别时,我才发现,皑皑白雪中,只有父亲的背影。
陈伊玲是我的姐姐。她走上学习音乐的道路,还有一段不平凡的故事呢。
姐姐今年二十岁,从部队文工团转业回来,分配在工厂做行政工作。她是一个共青团员,又积极又热心,不管厂里也好,里弄也好,人们有什么事都爱找她。
姐姐爱好音乐,去年报考了音乐学院。
初试那一天,她唱了冼星海的《二月里来》和意大利歌剧《蝴蝶夫人》中的一段。她音色优美,音域宽广,在声乐、视唱、练耳和乐理方面都取得优异成绩。
谁知,竟是这样的不巧,就在复试前两三天,一场台风造成电线走火,烧坏了不少房子,弄堂里有些墙垣己经倾塌,烧焦的梁柱呈现一片可怕的黑色,断瓦残垣中焦黄的破布碎片在散发着呛人的气味。姐姐为了安置灾民,整夜没有睡觉,人乏了,嗓子受到影响。而她还是坚持参加了复试。
复试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我想这对姐姐真是个不小的打击,因为做个人民的音乐家,这是姐姐多年来的理想呀!而她却好象没有去想它,还是一个劲地忙碌着。
可是事情竟出乎我意料之外.就在复试的第三天,音乐学院的苏教授向我询问了姐姐的事情,我如实向他讲了。
听完我的叙述,苏教授激动地站起身来说:“请转告你的姐姐,她被录取了!”
我高兴得几乎要蹦起来。姐姐知道这个消息时的高兴劲儿自然更不用提了。
这就是我的姐姐——陈伊玲走上学习音乐的道路的故事。她现在已经是音乐学院二年级的一名学员了。
我的哥哥,现在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他有张红红的樱桃小嘴,粉嘟嘟的小脸蛋像个小桃子。因为近视眼了,眼睛变得小小的,偶尔带着他那副蓝色框的眼镜,像蓝精灵似的,挺可爱的。哥哥的个子小小的,瘦瘦的,可是手脚却很灵活。
你们别看我哥哥个子瘦瘦小小的,平时也很淘气,可他也很有男子汉气概。每个周末回校,我总是撒着娇,让哥哥送我坐校车,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嘻嘻……因为哥哥总会帮我背书包和提水果箱。哥哥说:“回到学校就没人帮你拿东西了,所以在回校前总不能让你太辛苦!”这么好的哥哥你们喜欢吗?我太喜欢了!而且每次哥哥送我上车,车上的小朋友总会向我投来羡慕的目光,我可自豪啦!
可是我的哥哥快要升初中了,他也准备要住校了,到时就不能像现在一样,帮我拿东西,送我坐校车了,呜呜……
看,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帅哥哥,我可喜欢我的哥哥了!
“啊!我的书!”我一边大声吼叫着,一边看着若无其事的妹妹,我的泪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滴一滴的落下来,妹妹张大嘴巴看着我,就好像这作文书不是她拿的,这圈儿不是她画的……
“怎么了?!”在楼下做饭的表姐闻声赶来,看见最在地下的妹妹,再看看委屈有气愤的我,然后翻了翻已经是被妹妹毁了的作文书,就知道发生什么事情了。
“小玥啊,妹妹她……”
“我知道,我知道,妹妹她还小,不懂事,要让着她嘛!可是她每次犯错你都来骂我,您就不怕宠坏了她啊,到底我有什么错嘛!”还没等表姐说完,我便气呼呼的打断表姐的话。
表姐挥挥手,示意妹妹出去玩,妹妹便乖乖出去了,我最讨厌她这样,在表姐面前像个天使,在我面前像个恶魔!
表姐拿起橘子,边剥编队我说:“玥啊,你看这橘子,橘皮包着橘肉,她们就像亲姐妹一样,橘肉没了橘皮保护,她也是会边干、变小,就像你跟妹妹一样,你是姐姐,无论妹妹做什么,你都要无条件的包容着她,你对妹妹的爱,对妹妹的好,我们都看在眼里,妹妹长大了自会明白的。
嗯,表姐,我懂了,橘皮永远包着橘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