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非常幸福的女孩,我有一非常幸福的家庭,我在爱的世界里成长着。
首先说我的妈妈,她是一个温柔善良的人,月牙般的眉毛下面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小眼睛,一张红红的嘴唇,生气的时候从红的脸旁一直到深紫色的脸旁.而不生气的时候脸上有着若隐若现的笑容,我的妈妈从不骂人,就是我犯错了也是讲道理式的批评,我的妈妈每天很辛苦,她还是一个厨神.她的厨艺很棒!我非常喜欢妈妈做的黄鱼和红烧鱼和红烧肉,味道美极了!上次西安回来我的几位哥哥,妈妈给我们做了一大桌美味可口的饭菜让我们大饱口福,我的妈妈真的特别优秀哦!
再说我的爸爸,他是个非常有责任有担当的人,勤劳又善良,他爱喝酒但是他有分寸,爸爸身材魁梧他很爱运动,特别喜欢骑自行车,他和我的妈妈一样对我们很严厉,做错事会给我讲道理批评。
这就是我的家庭,有温柔贤惠厨艺高超的妈妈,有个有责任有担当的爸爸,还有自由的我,哦!还有爱我的哥哥,我喜欢我的家!我更爱我的爸爸妈妈。我一定要用最优异的成绩来回报我的爸爸和妈妈。
暑假里,我和爸爸妈妈去绍兴东湖游玩,最令我惊奇的是那藏在山水间的仙桃洞。
我们乘坐乌篷船,慢悠悠地滑进碧绿的湖水里。湖水绿得像绸缎。微风的轻拂下,湖面泛起鱼鳞似的波纹,温柔而恬静,让我们陶醉其中。两岸岩壁却截然不同,像被天神的巨斧劈过似的,直直地插进水里,石缝里还嵌着几丛倔强的绿藤。石壁的影子浸在水里,随着船动轻轻晃,活像一幅流动的水墨画。
船儿摇摇晃晃靠近仙桃洞,船渐入洞口,一阵凉飕飕的风扑面而来。刚靠近洞口时,眼前只有一道窄窄的石缝,洞壁岩石奇形怪状,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坑洼,据说是古老工匠们凿出来的。
正当我纳闷“仙桃洞”在哪时,船头悠悠一转,眼前豁然开朗——洞壁赫然悬着一块嶙峋奇石,形状活脱脱像一只饱满的大桃子。原来这就是“仙桃洞”啊!我张开双臂比划,这“桃子”比我两臂张开还要宽,简直能当一张小床啦!船夫叔叔笑着说:“下雨天来才妙呢,岩壁上会挂起小瀑布,比现在更漂亮。”
船驶出洞口时,我回头望,岩壁上的坑洞倒映在水里,和天上的云影叠在一起,像一幅会动的画。
今天的游览,像一场神奇的探险,让我记住这个藏在洞里的“大桃子”。
(小作者是浙江省台州市路桥街道实验小学四年级学生)
后 记
原来大自然和巧匠的双手能创造出这么美的景色,难怪大家都说东湖是“水石大盆景”。
家长感言
东湖确实很美,我们一家人坐在乌篷船上探秘藏在岩壁里的惊喜,这是一段美好的回忆。
教师赏析
骏溢同学的《寻“桃”东湖》是一篇充满童真与诗意的佳作。此文文字流畅、想象丰富,探寻仙桃洞的过程充满探险的趣味和惊喜,孩子眼中的东湖仙桃洞,也因这份纯真描绘,奇妙动人。(李海红)
七月盛夏,酷暑难耐。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妈妈的娘家,一个还没有拆迁的农村去看望老太公。
到了之后,整体感觉不错,村庄整齐干净。听老太公说,村里的田地大部分由大户承包,但每家都有一些自留田,因为这些田地机械化操作不方便,承保大户不愿意承包只有自己种。老太公家人喜欢吃早稻米。现在早稻苗刚刚插入田里不到十天,长势很好。在来老太公家的第二天,老太公就带我到刚刚插好秧苗的水田里去捉泥鳅。
中午时刻,挂在天空中的大火球照在村里的墙上和水泥铺的路面上,反射出一轮又一轮的热浪。老太公和我带着竹制的鱼笼,顶着头上的火球,冒着高温去捉泥鳅。
老太公告诉我,高温下捉泥鳅也是一项技术活,如何识别泥鳅躲在水里或在土里什么地方,是捉到泥鳅的前提,而不是盲目的在水里或土里乱摸。刚插好秧的水田里,水不是很深,大约五到十厘米,水田里的水温很高,因为泥鳅既怕热又怕动,自己不想用力钻进土里筑巢,来逃避高温酷暑,因此它也学会投机取巧,就用人们在水田里插秧时,留下的深深的脚印,作为自己的安乐窝来避暑。
老太公还告诉我,泥鳅在水里面是一个不好捉的小动物。但是在高温的水田里,泥鳅也老实多了,你摸到它的时候,它会装死,在你手里一动不动,如果快要离开水面了,它却一溜从手中滑走。听了老太公的话,我小心翼翼地双手并拢,慢慢地将并拢的手放入一个大脚印中,轻轻地捧起大约五、六条泥鳅,快出水面时,老太公赶紧把鱼笼放在我的右手边,只要配合的好,泥鳅就能一条不漏地全部被“俘虏”。
如此反复,我学会了捉泥鳅这一项技能。
(小作者是安徽省芜湖市石硊中心学校六年级学生)
后 记
捉泥鳅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我明年的暑假还要到老太公家去。
家长感言
非常支持孩子暑假到农村去体验生活,我们觉得既能让孩子开阔视野,又能促进孩子学会动脑动手的技能,体会生活的乐趣。
教师赏析
小作者以细腻的观察捕捉到了乡村生活的独特细——盛夏的高温、早稻田的景象、捉泥鳅的技巧,尤其是对泥鳅“投机取巧”f躲在插秧脚印里避暑、“装死” 后突然溜走的描写,既生动又充满童趣,可见孩子在体验过程中真正用了心、动了情。(俞良德)
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了一个超级神奇的地方——古墓博物馆!我既紧张又兴奋,小手一直紧紧抓着妈妈的衣服。
一进门就看到一条长长的"时光隧道",两边都是黑乎乎的墓洞。每个墓洞前面都有个矮矮的石门,爸爸要像大虾米一样弯着腰才能进去。我个子小,一钻就进去啦!里面有些白白的骨头,但我一点都不害怕,因为我是勇敢的"小考古学家"!
最神奇的事情发生啦!在一个墓洞里,我发现墙上的影子会"变魔术"!明明那个石头人手里空空的,可他的影子却握着一把宝剑。我像侦探一样仔细观察,原来墙上有一条凸起的石头,灯光一照就变成宝剑的影子啦!我高兴地跳起来:"我破解谜题啦!"
我们还参观了一个皇帝的大陵墓,里面站着两个威风凛凛的石像将军,就像动画片里的守卫战士。地宫里黑漆漆的,我的手电筒成了最亮的"探险灯"。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给爸爸妈妈讲今天的发现。虽然古墓有点神秘,但真的超级有趣!下次我还要当"小小考古学家",去发现更多秘密!
我和爸爸去街上买完渔具,我就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回乡下去钓鱼了。
周一,我们一家人终于可以回到乡下了。来到池塘边,我看见满眼碧的荷叶和洁白的荷花。一阵风吹来,荷叶、荷花都舞动了起来,荷花的清香飘入我的鼻子。但我还是认为钓鱼更重要,转过头一看,爸爸已经把渔具准备好了。
我把鱼线抛进水中,坐在椅子上静静地等待。水面上偶尔有蜻蜓或豆娘飞来飞去。水中不时游来几条小鱼,但它们太小了,不会咬饵。水中的鱼漂一直一动不动,我等啊等,一条鱼也没有上钩,我失落极了。
一旁的爷爷用网子网到了很多小鱼。它们只有二三厘米长,但在水桶里很活泼。我很羡慕,于是我接过网子去网鱼,可还是一无所获。
没有钓鱼经验的爸爸也没有钓到大鱼,但是爸爸用鱼竿钩着鱼饵,把小鱼引到爷爷那,爷爷就用网子网。最终我们网到了很多小小的鱼。
回家的路上,小鱼死了很多,我很伤心。到家了,爸爸及时给鱼增氧,挽救了一些鱼。我为被拯救的小鱼们感到庆幸。
看来,我们得积累经验,下次才有可能钓到大鱼啊!
“儿子,你今天上课发言了吗?”“儿子,你的作业都写完了吗?”“儿子,我跟你说过多少遍了,不许打游戏!”唉,这就是我的爸爸,每天都唠叨个不停,简直就像《西游记》里的唐僧一样。
有一次,我正在家里打英语单词卡,想提前预习一下初中的知识。因为每个单词后面都有形近词,我需要仔细地看每一个。可是爸爸等得不耐烦了,又开始唠叨起来:“儿子,你是不是又在玩游戏?还是在干别的事情?如果你在玩,就别打英语卡了,直接去睡觉吧!”我听了后,赶紧跟他解释原因。他听了以后,这才停止了唠叨。
我的爸爸呀,真的是无时无刻不在唠叨。早上唠叨,中午唠叨,晚上还是在唠叨。但我知道,他的每一句唠叨都是对我的深深的爱和关心。他唠叨我,是因为他想让我变得更好,更出色。虽然有时候我会觉得他很烦,但我知道他都是为了我好。
记得有一次,我遇到了一些困难,感到很沮丧。爸爸看到了,又开始唠叨起来:“儿子,你不能因为一点点困难就放弃啊!你要勇敢面对,努力克服!”他的话语让我感到很温暖,也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在妈妈的支持下,我还因此获得了一个“不怕困难奖”。
这次经历让我想起了那些在楼宇间穿梭的外卖小哥,他们的工作是那么艰辛,但他们依然坚持着。我也应该像他们一样,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现在,每当我走过那条曾经让我感到害怕的道路时,我都会想起爸爸的唠叨。他的唠叨让我变得更加勇敢,也让我更加珍惜他对我的爱。我爱我的爸爸,也感谢他的唠叨陪伴着我成长。
今年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去了云南旅游。其中,昆明的石林,是云南旅行最不能错过的地方。这里不仅拥有美丽的喀斯特地貌,更是彝族传说中阿诗玛的故乡。
它坐落在昆明市郊的石林彝族自治县内,导游阿黑哥说这个地方在3亿年前还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海底逐渐升起了碳酸盐岩,在经过了数百万年的侵蚀后,逐渐形成了千百座拔地而起的石峰,石竹,石笋等,就像一片姿态各异,妙趣横生的石头森林,“石林”也由此而得名。
就说“剑锋弛”里的“剑锋石”吧,它如同一把从天而降的宝剑,直插入石林里最低洼的一处地下水出露水池——“剑锋池”。阿黑哥说,因为一次地震,“宝剑”被折断,所以现在只有剑柄立于池中了。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这里还藏着一个天然石洞,就是当年《西游记》拍摄孙悟空被如来佛镇压在五行山下的场景。这个石洞不大,却透着岁月的痕迹。我站在洞口,仿佛看到了天不怕地不怕却在这里无可奈何的齐天大圣。周边怪石林立,有的像天兵天将,有的像妖魔鬼怪,这不就是当年神仙打架后的战场吗?
还有小石林,这里的石头不太密集,地面也比较平坦。但却有一座婀娜的石峰,她背着背篓,昂首远眺,仪态优雅,她就是美丽勤劳的“阿诗玛”的化身。
石林的奇石还有很多,如“空中一块地震石”,“金刚大猩猩”,“雄鹰展翅”......在这里,只能感叹大自然的造化,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着你去给他们起名字呢!
暑期一到,我和爸爸妈妈就来到五马渡游轮码头,准备游长江,还要直接穿越南京长江大桥。
黄河之水犹如万马奔腾,那么长江水是否也如此呢?我既好奇又期待。一来到码头,远远望去,长江水非常平静,宛如一条柔和的丝带。微风轻轻拂过,它就随风飘荡;没有风的时候,它就静静地躺在那里,闪着粼粼的波光。
为了抢到最好的观景位置,我们提前一小时就在检票口排队等候。一开闸,我就直冲游轮。找到窗边的位置,游轮开始发动前进了。我好奇地东张西望,江面上来往的货船络绎不绝。哇!迎面缓缓开来了一艘海军的轮船,特别酷!那轮船就像拉拉链一样,把长江的江面拉开了一个平顺的口子。不一会儿轮船后面那拉开的口子又慢慢合上。真有趣!
我正盯着帅气的海军发呆时,广播里响起来了:“马上就要到南京长江大桥了,有需要的乘客请到甲板上拍照留念。”我“嗖”地跳起来,跑到甲板上。哇!我的眼前出现了一条“钢铁巨龙”架在长江之上,正缓缓向我逼近。“巨龙”离我们越来越近,周围的乘客开始疯狂地尖叫起来,我激动得呆在原地,久久说不出话来。紧接着,“钢铁巨龙”从我头顶缓缓滑过,大家拿出手机“咔咔”拍照。而我却看到一列黑色的火车飞驶过来,我大声喊道:“快看,火车!大桥上有火车!”妈妈连忙拿出手机,“咔嚓”一声,我完美地和火车、“钢铁巨龙”、五星红旗合影了。眼看着“钢铁巨龙”就要完全飞越游轮了,我拉起妈妈的手说:“妈妈,跟我来,我们去船尾的甲板上,快快快!”
哈哈,果然如我所料,“钢铁巨龙”又再一次滑过我们的头顶!
我站在原地望着远去的“钢铁巨龙”,直到它完全消失在江面上的雾气之中。
(小作者是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路桥街道实验小学四年级学生)
后 记
长江两岸距离这么远,能建造出这么雄伟的大桥,这些建筑师真的是太厉害了,我长大了也要当工程师!
家长感言
确实不虚此行!回来的路上孩子激动地分享自己的感受:“妈妈,我感觉是南京长江大桥在靠近我们,不是我们的游轮驶向大桥。”我细细品味,还真是这样的感觉。
教师赏析
虽未亲历,可随着小作者的笔触,我似乎也切身感受了一番这长江大桥的霸气!小作者从景及情,字字珠玑,委实让人眼前一亮。(林玲)
这一天,我早早起来,妈妈和爸爸正要收拾东西出门,我叫爸爸和妈妈快点回来。
快9点的时候,我和哥哥刷好了牙,吃点早饭后,看了一会儿电视。看完电视后,我想: 爸爸妈妈每天都要扫地、拖地,而现在我们却在闲坐着,真是不该呀!我和哥哥商量后,决心要做些家务活。
我们分配完要做的事情。我先拿一个水桶,在桶里装了3/4的水,拿了一条布,哗哗两声把布弄湿,再把水分弄出来。我搬来一只椅子,站在椅子上,面对着玻璃窗,左擦擦右擦擦,突然,我的脚一滑,摔倒在地上。可我并没有放弃,又擦了起来。擦好了,我露出了笑容。
接下来我又扫地了,我拿起扫把,一顿狂风扫落叶,把尘土扫在一起。当我拿起粪斗,要把它们扫到粪斗里时,它们却跟我玩起了躲猫猫,有的躲在粪斗下,有的被风吹到别的地方。我一急,把尘土弄得到处都是。我静下心来继续扫地,当全部灰尘扫在粪斗里时,我小心地把尘土倒进垃圾桶里。我看到干净的地面,愉快地笑了。
妈妈回来后,问:“是谁把房间打扫得这么干净?”我和哥哥自豪地回答“是我们干的”!
星期天,我看爸爸在鱼缸前忙来忙去,于是便凑了过去,其实,每一次我看见爸爸这样忙碌就想过去帮忙。今天,机会终于来了。
爸爸叫我过去说:“我有点事要出去一下,你按我平时换水的方式,给小鱼们换次水吧!要注意别把水洒一地。”
我表面上平静答应,内心却无比激动。我来到第一个缸前,十分开心地拿出抽管,把一头扔进水中,另一边放在桶里,“哗哗”水一下通过抽管流入桶中。我看一切顺利就去了另外一个鱼缸加水,“哗哗哗——”“哗哗哗——”“哗哗哗——”,催眠的水流声不断响起,我也开始渐渐走神:哈哈,给小鱼换水一点也不难嘛!忽然,抽水桶发出“哗”的声音,妈呀已经加满了。我手忙脚乱地去拨管,幸好洒出来的水不多,另一边加水的缸也快满了,我赶忙停下加水,防止“悲剧”再次发生。
有了前两次的教训,我暗暗想:做事一定不能分神。接着我又开始刷缸壁,左刷刷,右刷刷,这种小事十分顺利就完成了,毫不费力。
就在我干得正起劲时,爸爸回来啦,说:“天呀!我的宝贝,你可真能干啊!”我不好意思地把刚才的弄洒水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诉了爸爸。爸爸笑着说:“没事儿,一开始干活都这样,干成这样已经很不错啦。”
爸爸夸我能干,我太开心了!
(作者是河北省石家庄市育才小学五年级学生)
后 记
原来通过自己努力是可以做的很好的,也可以得到父母的表扬,我以后要经常帮助家里人多干活。
家长感言
作为父母适时放手可以让孩子充分的得到锻炼,让我们在陪伴中见证孩子的成长。
教师赏析
生活中的点滴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此篇作文通过描写孩子体验给鱼换水整个过程,能够充分体现出孩子干活的快乐,也充分表现父子之间浓浓的爱。(马佳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