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快乐的清明节作文400字

2023-12-12 05:43:01 文题网 字数: 点击:

    今天是清明节,各家各户都回家乡去扫墓了。因为下了一场雨,所以路很滑,但是我们还是上了山。

    走了一阵山路,我们来到“太爷”坟墓前,爸爸和叔叔把墓上的杂草割掉,妈妈把上等美食摆放在坟墓前,奶奶点了几根香在“太爷'的墓前不知说了什么话,我也学着大人的样子默默地在心里念着:“老太爷啊,您一定要保佑亲爱的爷爷奶奶健康长寿!”之后,奶奶烧了一叠金黄金黄的纸,放了一串长长的鞭炮。我们把东西收好,高高兴兴地下了山,回家了。

    虽然清明时节雨纷纷,但是我们大老远回乡下扫墓,一点儿也不觉得累。

“ 快乐的清明节作文400字 ” 相关的作文(5篇)

忧伤的清明节

又到了一年一次的清明节,爸爸妈妈带着我和弟弟去扫墓。一路上绿树荫荫,野花簇簇。

来到墓地,我们就开始忙碌起来,插坟标纸、摆贡品、祭拜先人……我们没有放鞭炮,没有点香和蜡烛,因为老师在“云上清明”的主题班会上和我们讲过西昌火灾中救火牺牲的消防员,让我们不要用火,要文明扫墓。但是,我的妈妈坚持要烧纸钱,真是个糊涂的妈妈呀!不过,看在她很小心翼翼地拿了一个盆烧纸钱,神情也很忧伤,就不跟她计较了。大不了我最后一个走,等火完全灭了再走,这样就不用担心火苗飘走了。

我觉得今天的大人们可真忧伤呀,尤其是十点钟的时候,电视上播放各族同胞祭奠英烈的活动:降半旗,全国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并默哀三分钟。电视前的妈妈,默默流下了眼泪,这样的时刻,让我小小的心也变得忧伤起来。

这种日子,我可不能调皮,不去惹他们生气,还是让他们省心点吧。毕竟,我那脾气火爆的妈妈发起脾气来那是很可怕的!

关于清明节作文600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正如唐代大诗人杜牧的名诗一样,每年的清明都是伴着蒙蒙细雨而至,它给人的感觉总是忧愁的。

这不,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伴着蒙蒙细雨到来了。

这天早上,又是浓郁的天,徘徊了一会了,感到分外忧愁,仍是不适宜!被爸爸拉去吃了早饭,拿起香纸,扛起锄头扫墓去了。

踏着路上的荆棘,顺着泥泞的小路,我们来到了老爷爷、老奶奶的坟前。爸爸把坟四周的杂草除掉之后,我在上面贴黄纸,插上香就离去了。

众多亲人的坟前都去过了,我们又冒着小雨,准备去爷爷奶奶的坟前。一路上,花呀,草呀,我无心欣赏;鸟叫声,虫鸣声,我无心聆听,只顾着早些来到坟前。一会儿,我们到了。望着孤零零的坟墓,我不禁满腹忧愁。待爸爸锄完草,贴完纸后,我们又拿出纸钱跪在坟前,将它们全部撒在坟上……

雨越下越大,花草被打得东倒西歪,周围一片死气沉沉。此情此景,使我一股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想想他们生前对我的关爱,带给我的欢乐,想到他们临终前的遗嘱,我不禁一阵惆怅,顿时泪流满面。此时,爸爸也流泪了。雨势并不减退,我们已经哭成了一个泪人,好久才站起来。

这时,我看见了远处火红的杜鹃花。听妈妈说,杜鹃花又称清明花,它之所以在清明时节开放,是因为它是纪念和安抚亡灵的最佳物品。于是,我跑了过去,摘了几束插在爷爷奶奶的坟前,希望他们都能得到安抚……

年年都有清明,年年都有不同的忧愁。这忧愁,不是任何人都能感受到的。我向往在这雨中的忧愁,所以我向往清明节的光临!

关于清明节作文600字

“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节这一天,细雨绵绵下个不停。渲染了迷蒙黯然的气氛,给人带来忧愁和悲伤。我和爸爸妈妈因为思念家乡,便一起到美丽的乡村踏青。

一路上,春景明朗绚丽,生机盎然。让我们倍受感染,我不禁低吟:“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奏的山村,千里大地花红柳绿,莺歌燕舞,郁郁葱葱的树林绿遍了山陵和原野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呈现出一片白色。山间到处鸣响着鸟儿欢快清脆的叫声,蒙蒙的细雨如烟似云,轻轻地飘洒着,这真是“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啊!我们欣赏着美景,兴致勃勃地前进着。这时,两个天真烂漫的孩子映入了我们的眼帘,他们在路边追逐打闹,在和煦的东风中放起了风筝。“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我吟诵诗句,这两个活泼的孩子给美好的春天平添了几分生机。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我们走进农家的花园,美丽的景色让我们惊叹。小路两旁开满了鲜花,压得花枝都弯下了腰。游戏的蝴蝶在花丛中时来时往,盘旋飞舞,依恋着不愿离去。自由自在的黄莺在树上发出娇柔的鸣叫,声音是那么和谐动听,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

我们又来到田野,真是“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田野上长得茂盛的野草,每年一度枯荣,又一度繁荣,春风吹来,它们生机勃勃地生长着,充满了生气。“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田野无边无际,一阵清风吹过,草儿低伏下去,显现出成群的牛羊,给静寂的田野增添了无限乐趣!

今天,清明踏青让我体会到了农村简朴而富有乐趣的生活,农村是多么的美好,四月的乡村,到处呈现着别样的风景。

关于清明节作文600字

今天是清明节,为了拜祭祖先,我 们来到了墓前扫墓,清明节作文600字。大家知道为什么要扫墓吗?这是由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演习而来的。

古代的时候,人们就认为,清明节即起始于节气。汉代刘安所著《淮南子》称:“春分后加十五日指乙则清明风至。”这清明风至之时正值阳春三月,故有“三月节”之称。后来,《岁时百问》一书曾做解释:“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显而易见,清明节是因它所处的时令,在光照、气温、降雨等各方面俱佳而得名。后来,皇帝为了纪念 忠臣介子,把这天叫做寒食节(也就是今天的清明节)。久而久之,清明节就成为了拜祭祖先的日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

清明节我家也不例外,扫墓和拜祭祖先是今天很重要的任务,一大早,在外公 外婆 的号召下,我们向县城的东南方向 进发,我骑着自行车,飞快的到达目的地,锁好车后,我们开始上山,大概由于刚下过雨,再加上山路是土铺成的,所以格外湿滑,十分难走,一路上我的名牌运动鞋可遭殃了,被搞的"全身上下"都是泥土,但是,山上的景色 还是不错的,放眼望去,可以看到连绵起伏的群山,还可以听到潺潺的流水声和清脆的鸟叫声……经过了一段艰难的路途,我们来到了外公家的祖墓前,只见墓前有杂草丛生,不是去年刚刚清理过了吗?此时,我脑海里突然浮现出一句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草的生命 力那么强,仅一年的工夫就把整个大墓都遮蔽起来了,看来割草的任务很艰巨,于是我拿出镰刀去割草。我拿起镰刀,就往野草用力的砍去,可是野草不但没有被砍掉,反而我的手还被割出血来。爸爸 看到这情景急忙过来教我割草,爸爸对我说:"割草先得把草搂紧,然后用力把草往下压,然后再用镰刀用力割,这样才能把草割掉。于是,我按照爸爸教的方法 去做,果然许多草都被我割掉了。在我和爸爸等人的努力 下,终于把草割光了。我还帮助 妈妈 扫地,我们打扫了地,恭恭敬敬的摆上鲜花,然后打道回府。

今天清明节,虽然很累,但我很高兴 ,学到了知识,用自己 的劳动 ,表达了对祖先的怀念和尊敬,我想一定是很有意义的。大家想必也去扫墓了吧?不妨把你们的扫墓过程也告诉我吧!

关于清明节作文600字

今天是清明节,是纪念祖先和介子推的日子。不禁让我想起杜甫的一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大概到了8点左右,我与妈妈爷爷从家中出发了。在路上,我不断回想着以前的事,似乎我从来没有见到太太那慈祥和蔼的模样,脑海里也没有任何跟太太有关的事迹。她长什么样子?待我好吗……一连串的问题一下子涌到我的大脑。我问妈妈:“妈妈 ,我见过太太吗?待我好吗?”妈妈无奈的说:“实话说吧,我也没见过,应该很早就去世了吧。所以这……”

漫长的20分钟过去了,我们终于来到了上林湖,顿时天空中飘下了似花针的雨。停好车,拿好工具,准备上山。向远处望去,这人也太多了吧,把整条过道都挤满了,一点空隙也没有。随着人群,我们缓缓移动着。我发现一些老年人十分封建迷信,带着爆竹,香烛,纸钱等。万一发生什么不测,那可这么办呢?

我们再次随人群而上,拐过一个弯,再拐过一个弯,上了阶梯,我们找到了太太的坟,跟往常一样。这次我给经历了一个春秋风吹雨打的字上色。我写着这一个个的大字,想到如果太太还活着,那么该多好啊!这下我肯定与太太快乐的聊天……想到这我的欣慰的笑了。

妈妈与爷爷拿着镰刀,在坟旁边把杂草杂花清理掉。我拾起坟沿边的杜鹃花,静静地将花插在太太的碑后,望去,犹如太太头上的装饰品。这时妈妈爷爷也做好了清理工作,整个坟边看起来干净了许多。

之后我们小心翼翼地点了一柱清香,放上祭品,默默祈祷,给予我们的祝福。

我转过身子,放眼望向蓝色的湖,上面还有一个个的涟漪,湖面上行驶着一条条的游船,它带着人们的祝福,带着人们的祈求,带着人们的希望……驶向远方。

关于清明节作文700字

今天是清明节,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又是最有传统特色的节日之一,也是一个扫尘的日子,一大早爸爸、妈妈和我一起乘车去了乡下奶奶家,准备一起去山上墓地扫尘。

奶奶家可热闹啦!大姑、二姑都带着家人来走娘家,爷爷和奶奶忙着炸丸子,姑姑忙着包水饺,爸爸当厨师做菜,妈妈给他当助手,我就当孩子王,领着六七个小孩给他们讲我身边发生的新奇故事,忙活了一个中午,我们全家人吃了一顿丰盛团圆地午餐。

下午两点钟左右(当地风俗中午不能去扫尘),爷爷、爸爸和我带上早已准备好的祭品和香火,沿着水泥路走了二十分钟左右,穿过层层梯田,沿着蜿蜒曲折的小道一步一步艰难的奋力向山上墓地攀登。

终于来到老爷爷和老奶奶的墓地前,庄重而又肃穆的几颗四季常青松树早已在那迎接我们,我们三人都是肃然起敬,直立在他们的墓前。爸爸递给我一根已经燃烧起来的不时向外冒着缕缕烟的香,那香味是那么的浓重,使人一闻到这这股香味,马上就会感觉出一副沮丧而又难过的滋味,我们手里都拿着香,一起为在“九泉之下”的老爷爷、老奶奶鞠了一个九十度的躬,以表示我们对他们的哀悼和敬意。

爷爷熟练地把一些祭品恭恭敬敬地放在了老爷爷和老奶奶的墓前。然后拿出很多黄纸,巧妙地用两手摊成扇形,又在纸上面放上了很多一百万元和一亿元的阴间的钞票,爷爷嘴里不停的念叨\"这是老爷爷的,这是老奶奶的,这是二老爷爷的……”,我听后觉得真好玩,可当时的情景又不敢多嘴问,只好跟在爷爷身后拜了又拜,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在回家的路上,爷爷告诉我以前老爷爷过着贫穷的日子,像我这样大的时候,还给人家当小工混饭吃,没上一天学,凭自己的努力奋斗为爷爷创下了这份家业……。”我听后觉得很受感动,我现在有着优越的家庭,过着无忧无虑,丰衣足食的日子,却不知道老爷爷过去吃过那么多苦、受过那么多难,才为我们换来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应该好好珍惜,在学校要好好学习,长大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我坚信老爷爷在另一个天堂也有这份心愿。

关于清明节作文700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唐朝诗人杜牧写的一首关于清明节的诗。清明节是24节气之一,是一个传统的民俗节日。每当到清明节时,人们都会去扫墓踏青植树等。一提起清明节还得从介子推的故事说起。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重耳在外流浪19年,介子推一直跟着,立下了大功,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晋文公要给介子推做官,介子推不愿意做,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关于清明节作文700字

清明时节特有的雨丝欲断还续,从遥远的天边无声飘落在荒谅的山野。我的心也随着这缠绵不断雨丝,在微风中飘来飘去,永无定所之处。

走着泥泞的山路,踏着满地的荆棘,一路上艰难地寻找着爷爷的墓碑。找到了,找到了!“爷爷,爷爷!”我的心剧烈的颤抖,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我抚摸着爷爷的坟头,轻声地告诉爷爷“爷爷,我们来看您来了,这下您不觉得孤独了吧!”

我怀着虔诚哀思的心情,将爷爷坟前坟后的卫生打扫了一遍,为爷爷献上了鲜花,摆上供果祭品。爸爸点燃一柱香,插在香炉中。看着缕缕升起的青烟,一幕幕往事又涌上我的心头:爷爷,是一个自立自强的人,做什么事都非常认真。

记得您在为我们建房子时,那正是一个夏天,天气非常炎热。无论是设计、施工、买材料,都是您一手完成,哪怕是一颗小小的钉子,您者要亲自过问。您每天都汗流浃背地穿梭在工地上,脸被太阳晒得黝黑发亮,肩头上的皮红通通的,死了一层又一层。当我每次问他疼不疼,他总是乐呵呵地笑着说:“不疼,这点皮肉之苦算不了什么,为子孙造福是我最幸福的事。”您这时的笑总是那慈祥,那么真挚。在房子建好半年之后,您因劳累过度,得了重病,最终离开了我们。

今天又是清明节,爷爷,我有好多话想对您说,哪怕雨水淋湿了我的头发,泥浆沾满了我的衣裳,我也毫不在乎,我一定要陪伴您多坐一会儿,只想看看您那黝黑的脸庞,想听听您那慈祥的笑声……爷爷,我是多么想您啊,我永远都不会忘记您。看着那缕缕升起的青烟,我仿佛看到了爷爷灿烂的笑脸,听着枝头鸟儿清脆的鸣叫,就好像是爷爷在喊着我的乳名。泪水再一次把周围的一切又模糊了。

再见了,爷爷,我们要走了,下一个清明节我们还会来看您的。

关于清明节作文700字

又一个清明节的到来,我们依然怀着思念的心情来迎接清明节的到来。

清明,给人的印象总是一片湿雨。仿佛有了这雨,清明才更能显得出它淡淡悲凉和丝丝思念的味道。是清明成全了这蒙蒙的雨,更是这雨衬托了清明。望着飘落的细雨,才更能引得人们心中那种淡淡的哀愁和忆思。

这使我们不禁又想到了清明节的来历。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就是冬至后的108天,节气是按照阴历制定的,阴历没有闰年。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

其实清明节还有很多习俗,如寒食节,又称热食节,禁烟节,冷节,它的日期又距冬至108天,也就是距清明节不过一天或两天,这个节日的主要节俗是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能食备好的热食,冷食,故而得名。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至今日祭祖扫墓,现在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固定的传统民族风俗。

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中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108天就是清明节气。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生机勃勃。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秋千,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揪着皮绳而迁移。,最早叫千秋,后改之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星星。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给自己带来好运。

又一个清明节的到来,我们带着哀愁和忆思来怀念那些壮士先烈

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

中国有25个民族过清明节,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 清明冷食、郊游是基本主题。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

方法

河北

在河北的上坟烧纸钱讲究“早清明,晚十一(农历鬼节)”。扫墓烧纸在清明前一周就开始了,而清明当天已很少有人去扫墓了。冀南地区则选择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寒食节扫墓。倾城男女出郊踏青、看、挑菜、簪柳。有谚语道:「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

上海

上海清明节的主要活动是扫墓、踏青,每年清明前后祭扫出行人次近千万。由于改革开放推动公墓化的兴盛,而相关选址以外省的苏州、嘉兴等地为主。因此前往上述区域的人次达到一百余万之多,从而在清明前后数天往往会造成出省交通的拥挤。

将雀麦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后包上豆沙、枣泥等馅料,用芦叶垫底,放到蒸笼内。蒸熟出笼的青团色泽鲜绿,香气扑鼻,是本地清明节最有特色的节令食品。上海也有的人家清明节吃桃花粥,在扫墓和家宴上爱用刀鱼。对上海人而言,青团是清明祭祖时必不可少的供品。
 

温州

在温州这一带有吃绵菜饼的习俗,绵菜饼顾名思义是绵菜做的饼,也有人称为清明饼,绵菜是 清明饼照温州话翻译过来的,原来它的学名叫曲鼠草,是在清明时节才会有的.做绵菜饼可是很有讲究的,先要去地里采摘绵菜,(绵菜这东西可不是种的,是每到这个清明时节就会自已长出来的,)然后洗净晾干,放入倒臼中,(倒臼就是一个石头做的一种工具,以前他们用来捣年糕用)捣碎后,再放入米粉,(通常是八斤白米粉,二斤糯米粉)再加入适量的水,要把绵菜全部均匀的融入到米粉中就可以了,倒好后就要准备里面的馅,馅也是其种一道重要的工序,这里最常见的就是用鲜嫩的竹笋、豆腐、猪肉、咸菜(或者萝卜丝),抄好,等馅冷了就可以包了,把绵菜饼包好后下面一定要放一张柚子叶,一、是避免粘锅、二、也是最重要的,是因为放了柚子后,这个绵菜饼里会多一种柚子的清香,好吃起来口感好多了,包好后放到蒸笼里蒸上25分钟即可.

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仪式后,将祭祀食品分吃。晋南人过清明时,习惯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枣儿、豆子,外面盘成龙形,龙身中间扎一个鸡蛋,名为“子福”。要蒸一个很大的总“子福”,象征全家团圆幸福。上坟时,将总“子福”献给祖灵,扫墓完毕后全家分食之。上海旧俗,用柳条将祭祀用过的蒸糕饼团贯穿起来,晾干后存放着,到立夏那天,将之油煎,给小孩吃,据说吃了以后不得疰夏病。

湖州

在浙江湖州,清明节家家裹粽子,可作上坟的祭品,也可做踏青带的干粮。俗话说:“清明粽子稳牢牢。”清明前后,螺蛳肥壮。俗话说:“清明螺,赛只鹅。”农家有清明吃螺蛳的习惯,这天用针挑出螺蛳肉烹食,叫“挑青”。吃后将螺蛳壳扔到房顶上,据说屋瓦上发出的滚动声能吓跑老鼠,有利于清明后的养蚕。清明节这天,还要办社酒。同一宗祠的人家在一起聚餐。没有宗祠的人家,一般同一高祖下各房子孙们在一起聚餐。社酒的菜肴,荤以鱼肉为主,素以豆腐青菜为主,酒以家酿甜白酒为主。浙江桐乡河山镇有“清明大似年”的说法,清明夜重视全家团圆吃晚餐,饭桌上少不了这样几个传统菜:炒螺蛳、糯米嵌藕、发芽豆、马兰头等。这几样菜都跟养蚕有关。把吃剩的螺蛳壳往屋里抛,据说声音能吓跑老鼠,毛毛虫会钻进壳里做巢,不再出来骚扰蚕。吃藕是祝愿蚕宝宝吐的丝又长又好。吃发芽豆是博得“发家”的口彩。吃马兰头等时鲜蔬菜,是取其“青”字,以合“清明”之“青”。

福建

福建闽南并不一定只在清明节扫墓。扫墓日期一般有两种,泉州习俗是在清明节前后几天,漳州则有部分人士会选在三月初三的上巳节附近扫墓,客家人则通常在春节之后。方式是,清理完坟墓环境后(如杂草、木),先祭拜土地神,然后祭拜祖先。祭拜完后在坟墓上,用小石头压上“墓纸”,代表已经将坟墓修缮完毕。清明节当天一般是不煮食物,只吃冷的润饼,这是源于寒食节的习俗。

四川

四川都江堰放水节祭祀大典,祭祀李冰父子清明会(二王庙庙会)(成都都江堰)。

山西

清明节上坟,山西南部多数地方不燃香、不化纸,要将冥钱等物悬挂坟头,有“清明坟头一片白”的说法。原因是寒食节习惯禁火,而清明节又在寒食节期间。山西北部多数地方却要将冥钱等物全部烧尽,理由是不烧尽就转不到先人手里。大同等地又习惯白日上坟,晚上在家中焚烧冥钱冥帛。  

晋西北的河曲等地,旧俗上坟要带酒肴,祭毕祖先,便在坟地里饮食,意寓与先人共饮共食。晋南的闻喜等地,上坟时要用嵌枣糕在坟堆上滚来滚去,传说是为死去的老人抓痒痒。晋中的介休等地,上坟时供品为面饼,形如盘蛇。回家后将面饼放在院里,吹晒干以后再吃。老人们讲究可治病,其源盖出于寒食禁火的缘故。

晋南地区上坟后,回家时要拔些麦苗,并在门上插松枝柏叶或柳条以辟邪。晋北地区多插柳条。还有的地方,在坟上也插一些柳条。

晋南地区民间要蒸大馍,中夹核桃、红枣、豆子之类,称为子福。取意子孙多福,全凭祖宗保佑。家家还要做黑豆凉粉,切薄块灌汤而食。铲萎蕤草,在炕席上搓拉,名曰驱蝎。晋东南地区,人人头上插柳枝枯叶。妇女要用描金彩胜(头饰)贴在两鬓。 晋北地区,习惯生黑豆芽,并用玉米面包黑豆芽馅食用。晋西北地区讲究用黍米磨面作饼,俗称“摊黄儿”,吕梁地区在清明后一天,要接女邀婿,俗称“清新火”。

山东

招远、即墨、临朐、临清等地在清明扫墓时,要在坟上加新土。据说这是为祖先修屋,避免夏天漏雨。威海、栖霞、黄县等地全族公祭祖坟后,一起吃祭后的馒头及菜肴,称为「房食」或「祊社」。鲁北地区还保留了南北朝时「斗鸡子」的习俗。滨县的儿童,在这天以煮热的鸡蛋互顶,谁的鸡蛋先破,谁就是输。齐山、博山等地在清明节煮一锅小米干饭让牛饱餐一顿,称为「饭牛」。有谚语道:「打千骂万,清明一饭」。

河南

巩县清明,女婿也祭岳家之祖坟。人家祭祀青苗、牛王、洪山诸神。孟津县清明插青苗于麦地。

陕西

兴平县清明,姻亲间以纸钱相赠,且互相拜墓。富平县每户人家于清明请名山之泉源水,共礼一神。准备牲礼来祭祀,以祈求丰收,称为「游水」。同州县清明祭扫后,折柳枝插门;并以纸钱贴于树干,据说如此可以防虫蚁。洛川县清明蒸馍为食,馍四周作鸟蛇之形的装饰。据说介子推上绵山时有鸟、蛇保护他,所以以此作为纪念。

江苏

泰州农民于清明节举行划船比赛,称为「撑会船」。镇江人以柳叶七片泡茶,据说喝了可以明目。丹徒县圌山附近的乡民,还保留了寒「望绵」﹝绵山﹞的旧俗。

安徽

徽州府于清明淘新泉酿酒。贵池县清明节,妇女制米茧以祭蚕姑,祈祷蚕桑有好收成。泾县称清明为「插柳节」。寿春清明,家家插柳,并悬纸钱于墓树,称为「赆野 鬼」。

湖南

长沙府清明插柳,称为「记年华」。永州府清明节凌晨汲水,经数月味、色不变,用以造酒尤佳。新田县农谚:「清明晴,万物成」。

四川

川东重庆、万县等地,旧时有「上野坟」的习俗。清明节前后,三两女子结伴携酒食往郊外野餐。不管是否相识的男子均可入席同乐。什邡等地,妇女以荠菜花沾油后投入水中,视水面花纹以卜吉凶,称为「油卜」。成都一带则卖炒米团,上面点染彩色,以线相串,称为「欢喜团」。

广西

横州乡民清明节取柳叶及田螺浸水洗眼睛,据说可使眼睛明亮。兴仁县扫完墓后,以白纸作长幡挂在墓头,称为「标坟」,又叫「挂青」。开阳县扫墓时,由值年主祭备酒食以祭。祭毕,亲友就近饮宴,称为「野餐」。

江西

新建县清明拜扫,例用春饼。永丰县清明扫墓以前三后七为期。除例行的牲礼外,还以米粉作果,称为茧果,或压糯米为糕,浇上糖汁,称为饭果,犹有寒食之遗风。安义县清明祭扫惟男丁行祭,妇女皆不参加。

台湾

中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不一,所以清明节也因地而异,有二月初二的,也有三月初三的。台湾的清明节是从前一年冬至开始算起的第105天,台湾的漳州籍人清明节则是在农历三月初三。台湾清明节习俗和闽南差不多,台湾客家人祭祖扫墓的时间是从元宵节过后便开始,日期由每家自定,一直到清明为止。

台湾民众的扫墓习俗,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般祭扫,仪式及祭祀的东西比较简单,大都只供一些米糕、粿类和糕饼;二是修整祖墓,祭礼相当隆重,供祭的祭礼一般包括各种祭礼品十二种蔬菜及粿类、糕饼等。扫墓时一定要在坟墓的四周献置“墓纸”(用五色纸剪成长方形)每张纸压上小石头,还得放一沓在墓碑上。这个仪式俗称“挂纸”,是献给祖先的钱。如果是培墓即修整祖墓,全家人要围在坟墓四周吃红蛋,蛋壳就撒在墓地上,含有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吉祥意思。扫墓的同时,也要祭拜长期站在一旁守护墓地及祖先安灵的土地公(有一块小石碑),一方面是慰劳,更有感恩图报的意思。台湾还有一个特殊习俗,如果在这一年内家中有喜事,扫墓时要整修坟墓,还得准备一个小红灯(油灯)点在墓前,回家时再带回家,据说可招来更多的喜气和吉祥。

过去的台湾农村,每当扫完墓之后,都会有一群孩子前来讨粿类,来的人愈多,表示这一家族日后将愈发达,主人们也都乐意分送“发粿”或金钱给那些孩子们。

后因台湾墓地减少而实行骨灰塔,不少人把骨灰盒放置骨灰塔上,每到清明则到骨灰塔去祭拜,也同样起祭拜祖先的作用。由于人们观念的逐步改变,祭扫祖墓的仪式也省略了许多。

东南亚地区

东南亚地区拥有独特的宗乡会馆文化,其形成与华侨的清明节祭祖传统密切相关。正是为了处理同胞的身后事,早年闯荡南洋的华人共同凑钱置地,建“义山”(免费公墓),盖大伯公(土地神)庙,以实现共同的祭祖愿望,由此逐渐形成对东南亚华人社群起到重要凝聚作用的宗乡会馆文化。

不过,在华人约占总人口75%的新加坡,由于土地资源有限,政府自1960年代起采取了移风易俗的措施,倡导华人改土葬为火葬,并在郊区建造了大型骨灰瓮安置所,市区内的坟场因此渐渐消失。如今在新加坡,若要土葬,买一处政府提供的坟地约需六七千新元(1美元约合1.52新元),不仅费用高昂,而且使用期只有15年。

新加坡华人至今仍按照传统仪式扫墓,多半为闽南仪式。每逢清明时节,新加坡华人多会举家出行,亲戚朋友相邀同往,坐满一、两辆小货车浩浩荡荡去扫墓,大多先祭祀土地神。然后在亲人墓前摆上酒食、果品和鲜花,燃起香烛,压上墓纸,再将纸钱焚化,磕头行礼,最后当场将酒食、肉、果吃完回家,一般会准备五牲祭拜祖先,当中少不了蛤、螃蟹、鸡、鸭等。祭拜完毕便当场剥蛤吃,然后把蛤壳丢在坟前,表示子孙已来扫过墓。

回中国寻宗认祖、祭拜先人,则是近一二十年新加坡华人兴起的潮流。在清明节前,祖籍海南的新加坡华人见面时往往会用家乡话互相询问:“回屋(家乡)做清明不?”

清明节扫墓作文300字

清明节到了,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去烈士陵园扫墓。一路上同学们都想早一点到烈士陵园。伴着鼓号队的乐曲声,我们来到了烈士陵园。首先,老师和同学们一起为烈士默哀。之后,老师给我们讲了烈士的先进事迹,有的解放军战士为了修铁路饿死了,有的双手都磨破了。听着,听着我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开始扫墓了,有的同学扫落叶,有的拔草,有的扫墓碑。扫干净了,同学们给烈士献上花环,有的献上自己采的鲜花,有的给烈士送上新鲜的水果,有的给烈士送上饼干和糖果,还有的同学给烈士献上贺卡……同学们献完礼物,辅导员老师说:“向烈士敬礼,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将来建设祖国。”

扫墓完了,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回到了学校。我想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辜负烈士们的期望。

清明节扫墓作文300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来了,现在我来说说清明节扫墓的事吧。

我和妈妈、还有姑姑和姑父在中午吃了点饭,开车来到爷爷墓地的山下。路过香烛店,买了些纸钱和香。我们开始爬山了。开始的山路很好走,后来路越来越难走,我看了看下面,啊!这座山可真高啊!要是一旦掉下去,就会“粉身碎骨”了。真是步步惊心啊!终于到了爷爷的墓地,这个墓可真大啊!后面长着许多特意种的草和花,我说:“这是不是爷爷的头发啊?”大人们都笑起来了,妈妈尴尬地说:“快点过来,这么不懂事!”然后我就跪拜爷爷,心里默默地念着:“祝爷爷在天堂好好的。”然后爸爸给了爷爷旁边的邻居一点纸钱,烧了。我问爸爸为什么,爸爸笑笑说:“当然要给邻居一点钱呀。”然后爸爸给爷爷烧钱,烧完钱,我们就开始吃青团,我吃完青团,又吃了两个草莓,喝了一瓶王老吉就下山去了。

清明节扫墓,既开心又有点悲伤。

清明节扫墓作文300字

今天是清明节,我们一家人去扫墓。刚到山坡下的柏油路时,我看见马路右边摆满了小车和摩托车,看来我们不算太早哦。

我们一家人沿着一条窄窄的小山路向山坡上走去,山路左边排满了一座座墓地,右边长满了小草和稀稀松松的大树,山上不时传来阵阵爆竹的声音。没走多远,就到了太奶的墓地。奶奶和妈妈用镰刀割墓地边上的野草。割完草,奶奶把带来的鱼、鸡、米果等供品摆在墓地前,点燃香烛,爸爸把爆竹点燃,“啪啪啪”的声音立刻在山腰上响起,浓浓的烟在墓地前冒起。放完爆竹之后,奶奶叫我在墓地前跪叩了三个头。

回家的路上,我问爸爸为什么要来扫墓。爸爸说“因为今天是清明节,清明节中国的传统节日,是活着的人怀念死去的人的节日”。

清明节扫墓作文300字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爸爸带着我和大哥一起去给妈妈扫墓,我手上拿着鞭炮、香蜡和钱纸,大哥手里捧着一盆白菊花,来到我母亲的墓前,爸爸把妈妈墓地周围的杂草清除干净蜡插在左右两边,香插在中间,然后大哥摆上了一盆洁白的菊花,我依次把苹果,绿豆酥和妈妈爱吃的大白兔糖放在妈妈的墓前,最后爸爸倒起了酒,在坟前给妈妈祭拜,我们给妈妈烧纸,跪拜。

我的母亲是在我7岁那年因疾病去世的,她的离开给我们全家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今年是我母亲去世后的第二个清明节了,妈妈请你好好安息吧,你的儿子一定会好好学习,听爸爸的话,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想起了杜牧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泪水不自觉地就流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