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导入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04-29 04:24:44
  • 《读懂“君”意,启迪“子”心——《诫子书》微课》
  • 【情境导入】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同学们,上次家长会后,同学们收到了父母的信。当你读信时,有怎样的感受呢?相信大家感受到了父母的期盼。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读一封经典家书,那就是诸葛亮的《诫子书》。

    为了更好地读懂这封家书,我们试着进行一场穿越吧。让我们回到公元234年的蜀汉……

    军帐里,夜灯下,诸葛亮叹息着:北伐多日,久攻不下,渐感精力不济,恐时日不多矣。我那瞻儿才八岁,我该为他留下些什么呢?给吾儿写封家书吧!

    【一读家书·明理悟深情】

    1.同学们,假如我们就是诸葛亮放不下的瞻儿,当收到这封沉甸甸的家书时,我们能读懂父亲的心意吗?请大家自由朗读、体会。

    请你说。你读懂了,父亲希望我成为一个君子。

    谢谢你,请你说。你也读懂了,父亲还传授了成为君子的方法,那就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这位瞻儿说,还有些地方不明白:为什么“静”和“俭”能帮我们修身养德呢?

    (教师口吻)同学们,我们一起来为年幼的瞻儿答疑解惑吧!请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

    【PPT】

    【活动一】合作探究:为什么“静”和“俭”能帮我们修身养德?

    请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文本,相互讨论,合作探究。

    (1)同学们讨论得很热烈,接下来让我们分享分享。

    请你说。你从“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读到:只有淡泊宁静才能明确志向,然后实现远大目标。

    谢谢!请你说。你又从“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这句话读到:学习需要内心宁静,而静心学习又能帮我们增长才干。

    【PPT】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通过讨论,我们明白了: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宁静专一,可以帮助我们笃定志向、成就学问、增长才干,实现理想。这不就是在提升自身修养吗!

    (2)我发现刚才的讨论和分享主要是围绕“静以修身”来展开的。那么,“俭”为什么又能涵养品德呢?大家露出了为难的表情。

    哦,原来文中和“俭”有关的语句似乎很少。请大家读读老师补充的资料,或许会有启发。

    【PPT】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咏史》(李商隐)

    请你说,俭,与奢相对,是节俭的意思,是不追求物质享受。

    请你补充。你发现:小至家,大至国,只有注重节俭才能成就贤能。

    同学们说得都有道理。不难发现:注重节俭的人往往能自觉抵制外界诱惑,不注重物质享受,更注重精神的提升。就好像心灵的花园里,开满的是节俭的鲜花,而骄奢淫逸的杂草无处生根。

    (3)同学们,古代先贤中有没有这样“以俭养德”的君子呢?大家能不能从学过的文章中寻找答案呢?比如《论语(十二章)》。

    【PPT】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大家马上就想到了孔子与颜回。这对师徒身居陋巷,粗茶淡饭,不以物质生活为念,安于清贫,他们就是“以俭养德”的君子呀!

    综合同学们的观点,我们明白了:静,就是内心的笃定坚守;俭,是对物质欲望的自我约束克制。“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就是内外兼修,终成君子!

    3.那如果不静不俭,会有什么后果呢?

    大家都读到了这句话。

    【PPT】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父亲从反面告诫我们:一个人如果放纵懈怠,轻薄浮躁,于己就不能奋发图强,于社会更不可能做出贡献!所以,于己于世,须静须俭啊!

    4.让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这封家书吧。

    【PPT】

    《诫子书》全文。

    通过朗读,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了父亲的期盼:希望儿子做一个“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君子。

    5.老师觉得刚才的朗读似乎还少了点韵味和情味。我们还可以通过关注语言形式特点,从用词和句式这些角度来继续揣摩家书背后的深情。

    【PPT】

    《诫子书》全文。

    大家发言很踊跃!我们读到了“非……无以……”双重否定句中包含的浓烈情感。还找到了舒缓语气的“夫”、“也”等词语,从中体会到了父亲的语重心长。我们还从六个连续的四字短语中,感受到了父亲的警示。

    【PPT】

    双重否定句,“夫”,“也”,变红。

    四字短句变红。

    同学们,这份殷殷期盼,这份警诫之语,不都是一位临终父亲对儿子最深沉的爱吗!那让我们再次朗读悟深情!

    【PPT】

    《诫子书》全文。(学生实景朗读录音播放)

    【二读家书·怀亲承家风】

    期盼如此,警诫如此,诸葛瞻是否谨记了父亲的教诲,成为了君子呢?

    让我们再穿越到公元263年。

    军帐里,夜灯下,37岁的诸葛瞻眉头紧锁:

    【PPT】

    景耀六年(263年),魏将邓艾伐蜀,时任平尚书事的诸葛瞻率领长子诸葛尚防御绵竹。邓艾遣使送信诱降诸葛瞻:“你如果愿意投降,我一定上表封你为琅邪王。”

    哎,我困守绵竹,进退维谷,我该如何抉择呢?如果父亲在世,他会怎样指引我?

    同学们,我们能不能为诸葛父子设计一段跨越时空的对话,让父亲的教导再次成为他的人生明灯。请结合《诫子书》和补充资料,小组合作,设计对话。

    【PPT】

    【活动二】设计对话:结合《诫子书》和补充资料,揣摩诸葛亮言行带给诸葛瞻的影响,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段跨越时空的父子对话。

    【拓读资料】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许之也。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诸葛亮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诸葛亮

    老师发现这一组写得非常好,请上台演绎一下。(播放学生演绎的对话)

    子:父亲大人,儿现在内不能除奸佞,外不不能攘强敌。愧对您的教诲和期盼!

    父:瞻儿,为父也曾“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还记得你八岁时,为父写给你的家书吗?

    父子(合):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子:儿子一直谨记父亲的教诲,尽忠蜀汉是我永不改变的志向。

    父:是的,需谨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子:父亲,我懂了!您一生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子承父志,此刻的我又怎能为生死和诱惑所动摇呢!

    【PPT】

    公元263年,诸葛瞻出城与邓艾决战,兵败被杀。其子诸葛尚亦力战而死。

    谢谢你们动情地演读。

    这就是诸葛瞻最后的选择与坚守。不仅如此,诸葛瞻的儿子也做出了同样的选择。

    同学们,这封家书甚至影响了整个诸葛家族后世——(PPT图片)这是我国浙江兰溪市诸葛村。那里的村民世世代代传诵着诸葛亮的《诫子书》。《诫子书》成为了诸葛家族的传世家训,更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传世珍宝。

    那我们究竟在传承什么呢?

    ——那就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君子之风啊!

    【三读家书·尚贤扬美德】

    君子之风代代相传,从古至今,无数君子如璀璨群星。你最崇敬哪位君子?你想学习他怎样的君子美德呢?

    【PPT】

    【活动三】见贤思齐:从古至今,无数君子先贤激励着我们。你最崇敬哪位君子?请结合他的事迹,说说你从他身上学到了怎样的君子美德。

    示例:我崇敬 陶渊明 。因为他 不为五斗米折腰,转向田园,独守宁静。(事迹)。我从他身上学到了“ 静以修身 ”的君子美德。

    请你说。你钱学森。因为在他心里,国为重,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你从他身上学到了“淡泊明志”的君子美德。

    请你分享。你最崇敬的是袁隆平。因为他虽身价千亿,却身着平价衫,脚踏棉布鞋,他笃志“禾下乘凉梦”,尽显大爱国士风!他诠释了“俭以养德”的君子美德。

    大家都是见贤思齐的新时代好少年!

    结语:正是这样的君子美德,涵养了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引领我们穿过弥漫的硝烟,挺过苦难的岁月,走向民族的伟大复兴!

    同学们,我们即将从父辈手中接过历史的接力棒,请全体起立,再次在诵读中汲取奋进的力量!

    【家庭作业】

    课后请同学们阅读老师补充的课外家书节选——《诫外生书》(诸葛亮)、《告诸子及弟侄书》(范仲淹),并从中选取一句最能启迪自己的话,做成一枚“诫己书签”,勉励自己。

    【板书设计】

    静以修身 见贤

    君子

    俭以养德 思齐

    【教学阐释】

    《诫子书》是一篇论说性文言文,对七年级学生来说,确实有点难:文意读懂难,理解深意难,读出经典的价值更难。

    基于学情,我依据语文核心素养、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双减”政策和立德树人的要求,设计了教学目标:读懂“君”意,启迪“子”心;而读懂“君”意,即父亲谆谆教诲里的君子内涵和修身养德之道,这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达成教学目标,本堂课运用了情境创设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补读拓读法等主要教学方法。

    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我力求从以下维度推进。

    1.环节的层层递进:一读家书,明理悟深情;二读家书,怀亲承家风;三读家书,尚贤扬美德。环环相扣,推动学生理解由浅入深。

    2.语言的揣摩体悟:经典是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通过品读关键词句,读懂家书中的情与理。不仅知道父亲诸葛亮说了什么,还知道他是怎么说的。让学生明白,同样的文意,语言形式不同,传递的情感也往往不同。

    3.活动的多维创设:课堂的灵动不是来自活动的花样繁多,而是源于活动对目标的精准推进。据此,我做了如下尝试:

    其一,情境创设贯穿课堂始终。基于教学难点,让文本从文字走向学生内心,真正发挥经典的现实意义。我从《诫子书》的第一位读者诸葛瞻的角度创设了本课的大情境,结合史实,设计了8岁的诸葛瞻初读家书的情境、成年诸葛瞻生死抉择间,父子跨越时空对话的情境,呈现出诸葛瞻在父亲言行的影响下由“知”走向“行”,成为君子的过程。学生自己设计并演读对话,在理性的文字中融入感性的体验,让学生真实直观地体悟到这封家书对于修身养德的现实意义。

    其二,“合作探究”“设计对话”“见贤思齐”三个学习活动推动语言由理解走向创造与运用,带领师生由“读家书”到“承家风”再到“扬民族浩然正气”,努力凸显经典的传世价值;

    其三,补读与拓读相关资料,进一步挖掘“俭”的内涵,厘清“静”“俭”的关系,拓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在活动推进中,注重渗透品读体悟、关注注释等文言学习方法。

    4.作业的精巧适宜:制作一枚“诫己书签”,延伸课堂所得,在巩固已学内容的基础上走向自主学习;尊重生情差异,给予学生警句选取的弹性空间;作业量小,但任务明确,形式新颖,让学生乐于接受。

    最后,我想说:经典其实离我们很近。当你真正走进它时,便能感受到它的力量。在磨课过程中,我数次被文中警句打动,几度落泪。我也在不断的推倒与重构中,收获真知、感受到了教学之美。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
  • 一、导入新课

    孩子们,还记得几个月前,我们曾经向孟晚舟女士的朋友圈学语文吗?孟晚舟女士是华为公司的首席财务官。而华为已经成为了全国通信产业的毋庸置疑的龙头,受到了来自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关注。几年前,一篇《华为的冬天》的文字曾经风靡全网,让我们看看其中的一段文字:

    公司所有员工是否考虑过,如果有一天,公司销售额下滑、利润下滑甚至会破产,我们怎么办?我们公司的太平时间太长了,在和平时期升的官太多了,这也许就是我们的灾难。泰坦尼克号也是在一片欢呼声中出的海。而且我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我想这段文字在揭示着华为成功的秘密,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孟子的经典文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进一步寻找华为能成为民族企业的一道旗帜的秘密。

    二、读——初感文章,疏通文意

    1. 齐读文章,注意读准确,读流畅,读准节奏。

    (学生读完后,因学生具体情况,提醒几个长句的节奏)

    预设: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行/拂乱/其所为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 检测预习,学生自由提问。

    (前一天布置了前置学习任务:自主翻译全文)

    预设:

    曾益其所不能:增长他原来所不具备的才干。

    然后:这样之后

    ......

    3. 师生共同梳理总结文言现象。

    (1)通假字:曾;衡;拂

    (2)被动句:舜发于畎亩之中.......举于士。

    (3)介宾短语后置句:困于心,衡于虑;征于色,发于声。

    (4)六个使动用法的字词:苦、劳、饿、空乏、动、忍

    三、思——探究文章的结构

    1. 齐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译文(PPT显示译文)

    2. 现在我们都已经了解了文章的大意,全文一共分成两个自然段。你是否赞同课本上这样的分段方式吗?说说你的思考。

    预设:

    分两段:

    (1)“舜发于畎亩之中......而后喻”个人层面进行论证

    “入则无法家拂士......死于安乐也”国家层面进行论证

    (2)“舜发于畎亩之中......举于市”举例论证

    “故天将降大任......死于安乐也”道理论证

    分三段:

    “舜发于畎亩之中......增益其所不能”个人客观层面

    “人恒过......而后喻”个人主观层面

    “入则无法家拂士......死于安乐也”国家层面进行论证

    分四段:

    “舜发于畎亩之中......百里奚举于市”个人层面举例论证(客观)

    “故天将......其所不能”个人层面道理论证(客观)

    “人恒过......而后喻”个人层面道理层面(主观)

    “入则无法家拂士......死于安乐也”国家层面进行论证

    师总结:其实不同的分段方式就折射着作者的论证思路,用板书梳理文章结构图。

    四、探——文章独特的艺术特色

    这已经是我们学的孟子的第三篇文章了,这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可以称得上是孟子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以小组为单位,分组讨论,把它和前两篇文章进行比较(语言、论证方法、论证角度等角度),思考这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独特的艺术特色。

    预设:

    (1)这篇文章最后才提出中心论点,可以称得上卒章显志。

    (2)这篇文章和前两篇都运用了举例论证,但是这篇的举例论证又不同于之前,有着独特的魅力,具体体现为开篇用例,集中用例,排比用例,具体用例,正面用例。

    (追问:这样独特的举例论证的作用是什么?开篇就形成排山倒海之势,增加文章的句势、感染力和震撼力,充分体现了孟子的雄辩艺术)

    (3)论证逻辑极其清晰而严谨:由个体到群体;由个人及国家;由正面及反面;由举例及说理。

    (4)表达语气笃定有力:文章多用排比句式,多用短句,铿锵有力。同时一些副词的运用,也加强了语气,如“必先苦其心志”中的“必”,“国恒亡”中的“恒”等。

    (5)这篇文章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五、联——探寻经典的现实意义

    1.刚刚提到现实意义,学习完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么呢?(包括人、事、名言警句等)。

    预设:

    (1)想到了越国勾践卧薪尝胆,终灭吴——生于忧患

    (2)想到了秦二世而亡——死于安乐

    (3)想到了唐玄宗前期励精图治,开创“开元盛世”,典型的“生于忧患”;想到了唐玄宗后期怠慢朝政,宠幸奸臣,沉迷享乐,导致了“安史之乱”,典型的“死于安乐”。

    (4)想到了《伤仲永》中方仲永没有跳出自己舒适圈,没有持续学习,最终导致了“泯然众人”。

    (5)想到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谚语

    (6)想到自己或者家人在磨砺中成长的经历

    (7)想到了近几年一些曾经风靡一时的品牌走向消亡,如步步高复读机、太子奶等等。

    ......

    2.再看《华为的冬天》中的那段文字:“公司所有员工是否考虑过,如果有一天,公司销售额下滑、利润下滑甚至会破产,我们怎么办?我们公司的太平时间太长了,在和平时期升的官太多了,这也许就是我们的灾难。泰坦尼克号也是在一片欢呼声中出的海。而且我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你是否对华为的成功有了新的思考?

    预设:不仅个人的成长、国家的发展需要忧患意识,一个企业的发展壮大也需要居安思危,有忧患意识。华为公司正是因为一直拥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所以在面对美国强有力的制裁时,推出自发研究已久的鸿蒙系统,打破美国的垄断,在荆棘中探索出一条自主发展之路,这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典型例子。

    六、积累——增加文化的积淀

    其实,《孟子》中还有很多句子都是朴素的真理,对于个人成长,企业壮大,国家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PPT显示,学生齐读,并且选取其中自己最喜欢的几句进行当堂的积累。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2、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3、虽然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4、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5、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6、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7、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8、虽千万人,吾往矣。

    七、小结课堂

    经典有力量,更有时代的价值,在多次党的重要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都强调了忧患意识和居安思危对于当今中国发展的重要性。无论对于个人、学校还是企业、国家,忧患意识的确立都有着无法取代的价值和意义。希望大家可以多读文言经典,汲取精神的力量,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做一颗文化传承的种子,做一棵精神之叶茂盛的大树。

     

  •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
  • 一、直接导入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久仰大名的新朋友,他写的语文二字伴随我们七载有余,咱们课本上的“语文”二字就出自他的笔下。他就是叶圣陶先生。

    二、初识“二三”名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后来请他的先生给他改名,名秉臣,意为秉承爱国之志,用一己之力改变国家之命的臣子,可见其拳拳爱国之心。随后清廷已没,无君哪来臣,遂又改名为圣陶(“圣人陶钧万物”),这个名字便伴随了叶老一生。改了两三次名的叶圣陶先生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我们一起走进《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三、概括“二三”事

    1.齐读标题,你可以得知哪些信息?

    “先生”可见其学识之广博,如:冰心先生,杨绛先生;可见其二者之间的师生关系,如:臧克家称闻一多为先生,萧红称鲁迅为先生。

    “二三事”写了叶圣陶先生一些零星片段的事情。

    2.略读文本,梳理主要事件。

    略读方法:

    (1)遇到与重点无关的地方,可以跳读;

    (2)注意每一段的首句,快速把握段意。

    主要事件:

    (1)描标点:“描”可见叶老耐心细致,一丝不苟;

    (2)修润文章:“不耻下问”,透过这温暖的话语,诚恳的举止,可见叶老待人宽厚,谦逊的品质。

    (3)真诚送客:其中的动词、副词、数词,可见其热情待客,礼数周全,温文尔雅的君子形象跃然纸上。

    (4)及时复信:“第二天就接到他的信”可见其对朋友的重视珍惜。信中所提及的“悔恨”“悲伤”如何理解?引出“十年来的社会现象”:“1966年,叶老靠边了,成了文教界被打倒的“祖师爷”。当时中央统一的课本没有了,各个省编的课本叫做《政文》,等于是取消了语文课。文革中一点一滴建立的语言规范和美感瞬间崩塌。叶老一篇不漏地看报上的批判文章,也出门看机关、学校张贴的大字报。回到家中,他不做声了。他有一个原则,既然不能说真话,他就不说话。在1969年后,叶老到北京,长期与家人分离,叶老内心感到孤独,他开始给儿子写信,一写就是500封。”自己的处境已是如此不易,还能体恤朋友的情形,可见其仁慈之心,仁厚之情。这就如杜甫身居茅屋还在吟咏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先人后己的情怀。

    (5)谈写文章:有何主张?“写文章,即像话。”——像话的文章“不像话”,是话的文章才“像话”。可见其待文之严格。

    (6)删废字:别人常忽视的,他竟关注到,可见其严谨的治学态度。

    (7)规范“做”和“作”:如何使用?“叶老作为教育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可见其心思之严密。

    四、归类“二三”事

    1.全文记叙了七八件事情,为何以“二三事”为题呢?有何用意?

    2.哪两三个方面?找出过渡句段,朗读,把握全文的结构及思路。

    “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五、读懂“二三”事

    文章写两三个方面的内容,却列举了七八个事例,是否不符合叶老简洁文风的主张呢?能否删去其中的一个事例?以第三段为例,能否将描标点或修润文章删去?小组讨论,说出理由。

    明确:事无大小,他都同等对待;人无贵贱,他都一视同仁;场所之别,他都一以贯之。因此,作者赞他是“单一的儒”“确是为人师表”。

    六、感悟“二三”情

    1.朗读“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儒,思想是这样,行为也是这样。”“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饱含怎样的情感?作者写此文仅为表达赞美与敬佩之情吗?

    2.“双层的悲哀”:以乐衬哀,倍增其哀,喜气祥和的鞭炮声为先生去世的消息笼上了“双层的悲哀”;像叶老这样的人越来越少,而有意或无意写得不像话的人却越来越多。“深重的苦心”:叶老的业绩之大,苦心之深重,他的去世不仅是张中行个人的痛失,更是我们大家的遗憾。

    七、寄以“二三”字

    斯人已逝,生者如斯。不妨提起笔来,写上二三字,来缅怀这至真至善至美的叶老吧!提示:事迹精神,巧妙融名,采用第二人称。

    预设:“您谨严律己,以身作则,是教育的灯塔引领我们向前;您宽厚待人,虚怀若谷,是一座丰碑令后人永远仰止。圣人先贤之德,陶冶后辈之魂。至真至善至美之人,动人动情动容之文!”

    (该课例论文获得国家级二等奖奖励)

  • 《《论语》导读课教学设计及教后小思》
  • 一、课堂导入

    孩子们,我们来一起读一读PPT上的三句话,说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1. 半部论语治天下。

    ——赵普(北宋开国宰相)

    2.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蔡伯潜《诸子通考·绪论》

    3. 中国的孔子,是哲学界的华盛顿。

    ——艾默生(美)

    师:其实,大家所回答的都可以化成一句话,即为:孔子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文化巨人,而《论语》是一本真正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

    (什么是经典呢?PPT呈现:卡尔维诺《我为什么读经典》中:经典作品是那些你经常听人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

    过渡语:今天便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这本值得我们不断重读的经典——《论语》。

    二、回顾旧知

    为什么说是重读呢?因为七年级上期我们曾经学过《论语十二章》,说说你已经了解的《论语》和孔子吧。

    (1)《论语》文体为语录体。(“语”就是语言,就是说话,“论”是编纂的意思。就是编辑孔子及其弟子所说的话。)

    (2)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3)《论语》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

    过渡:孔子其人和其文,都值得我们用一生来探究。卡尔维诺还曾经定义经典:是一本即使我们重温也好像在初读的书。是的,今天我们再次翻开经典,一定会有新的收获。

    图片

    三、为孔子勾勒“精神肖像”

    1. 请大家一起重新翻开《论语译注》,看看《论语译注》的目录,你有什么发现吗?

    明确:

    (1)一共20篇,每一篇里面又有章,一共512章;

    (2)每一篇的名字,有的指向内容,有的指向人物。其实《论语》中各篇都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

    (埋下伏笔:《论语》二十篇分类并不严谨,在我们读完整本书后,也可以根据内容把《论语》的进行重新分类,编写它的目录。)

    2.虽然《论语》二十篇内容不同,但是也有相同点,即在形式上大多是以“子曰”开头。而“子”为孔子,孔子一定为这本经典的中心形象。现在我们来见微知著,读下面十章《论语》的节选,说说通过这些语言描写,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孔子形象呢?并且说明理由。

    (1)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篇》

    (2)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篇》

    (3)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篇》

    (4)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篇》

    (5)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子罕篇》

    (6)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八佾篇》)

    (7)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颜渊篇》

    (8)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子路篇》

    (9)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篇》

    (10)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篇》

    预设:

    是执着坚毅的学者;

    是安贫乐道的君子;

    是重礼重孝的仁者;

    是自省通达的智者;

    是博学厚德的思者;

    是智慧善教的师者......

    总结:朱熹曾评价:“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这样的智者、仁者、学者、思者、君子,他是中华文明夜空中最璀璨的明星!

    四、打通生活

    卡尔维诺还曾说“经典是产生某种特殊影响的书”。《论语》对于现在的我们每一个人依旧有深远影响。你能否选择其中一句送给自己,或是送给你的朋友和家人或者老师,你会选择哪一句呢?并且说明理由。

    (小组讨论交流后分享)

    总结:在阐述选择理由的过程中其实我们在践行两种阅读方法。

    第一,我们都在根据自己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勾连自己的生活,与《论语》中的文字产生共鸣,发出感慨,转化成文字,其实我们在做阅读的感悟式批注。(PPT屏显感悟式批注的概念和要求)

    第二,我们每个人找的句子都不同,因为我们的目的,思考的问题都不同,这其实在进行一种选择性阅读。(PPT屏显选择性阅读的概念和要求)

    《论语》是真正的经典,它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目的、所遇到的问题做选择性阅读,重点读那一些和我们现在生活息息相关的篇章。在选择性阅读的过程中做一些感悟式批注,这样便能更好地汲取经典的力量。

    五、课堂小结

    孩子们,《论语》是毋庸置疑的经典,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的信仰。卡尔维诺还曾定义经典:“一部经典的作品是一本从不会耗尽它要向读者说的一切东西的书。”《论语》是至宝,它从不会耗尽要向我们诉说着一切。从今天开始,让我们用这节课所学的方法一起阅读《论语》,与孔子对话,与经典对话,真正汲取经典的力量!

    后续阅读任务单:

    1. 每天至少读两章《论语》,做好感悟式读书笔记。

    2. 初读完整本书后,试着按照内容,重新给《论语》编写目录。

    3. 以“我向《论语》学仁/学义/学孝/学礼/学智/学信”为主题,以小组为单位做好中期展示报告的准备。

    教后反思

    经典的力量

    ——《论语》导读课教学小思

    湘潭江声实验学校 王丹蕾

    上午第三节课,顺利上完了《论语》的导读课,我的心也放了下来。但同时,我也想好好记录这堂课给我带来的思考和影响。

    一切要从暑假说起,不知怎的,那时我又开始重新拿起了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这本书买了很多年了,以前也读过,但似乎心中没有太多波澜,所留下的痕迹也不多。而这次暑假在一种冥冥力量的推引下,我重新一章章地慢慢读,与孔子对话,与经典对话,读出了以前没有的意味。这样的语录体言简义丰,仿佛有一种魔力,常常让我陷入沉思,让我不自觉地就想到自己的一些经历,也在郑重地反省着自己当下的生命状态。我甚至觉得,这本书本便是我的一本生命之书,里面有太多太多为学、为师、为人的智慧,值得我用一生去学习。同时,我也有了一个想法作为语文老师的我能否带我的孩子们一起读《论语》呢?他们也许也可以从中汲取很多成长的智慧,青春期的他们也许正需要这样的智慧,去拨开他们成长的迷雾。

    进行《论语》的整本书阅读吧,我听到心里有一个很笃定的声音。对!我虔诚地想尝试,想实践,想让孩子们和我一起汲取经典的力量。

    既然要进行《论语》的整本书阅读,首先,作为老师的我必然要深读《论语》,要做一个成熟的阅读者。于是,我在暑假读完了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又买来了湖南的学者唐翼明先生译注的《论语》。唐先生的译注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极真诚地联系了他独特的生命体验,以及现当代的社会背景,用极接地气的语言阐述着经典的现实意义,让《论语》焕发出了新的生命活力。这也给我带来了一种启发:孩子们在读《论语》时,也可以引导他们跟唐先生一样结合自己的生活和观察到的社会现象来读,并且以此做批注,让经典和他们的生命融合在一起。接着,我用闲暇的时间在《樊登读书》上听了樊登讲《论语》,这更加坚定了我要带孩子们读《论语》的决心。甚至,我觉得,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读《论语》,没有理由对这样宝贵的精神财富置若罔闻!

    接着,我要开始着手设计《论语》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导读课,这是整本书阅读的起点。我很明确,导读课我要导兴趣、导价值、导方法。导兴趣,我要尽可能地消除孩子们对这本年代久远的经典的距离感,产生阅读的兴趣;导价值,我要让学生们感知到这本书有着巨大的文化和思想价值,阅读它对于成长中的他们是极有益处的;导方法,我还要给予他们阅读方法上的指导,让他们在合适的阅读方法的指引下开始整本书阅读。

    9月份虽然忙碌,但是我还是在睡前重新读了一遍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我知道这是公认最好的《论语》读本,适合我做睡前读物,也适合孩子们读。这次重读,我试着转换自己的身份,以一个学生的身份阅读。我不断思考着,如果我是一个初中生,哪些地方会是我感兴趣的,哪些会是我读不懂的,哪些又是现阶段的我确实需要知道的。我发现,全书512章,并不是每一章学生都可以读懂,并且不是每一章现处于八年级的他们都有必要读懂。《论语》是经典,正如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中提到的:“经典作品是那些你经常听人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论语》是值得人一生不断重读的书籍。而现在的阅读对于八年级的他们而言,仅仅只是一个开始,随着他们的成长和人生阅历的增长,他们可以进一步读懂《论语》中更多的篇章。我脑海里马上冒出了“选择性阅读”这种阅读方法。这是部编教材编者对《傅雷家书》整本书阅读的阅读方法的建议,而在我看来,《傅雷家书》和《论语》在某些方面是相似的。如它们都是由一些没有紧密逻辑关系的语言片段组成;它们内容上所跨越的领域都很广,都极丰富。选择性阅读适合阅读《傅雷家书》,也应该适合孩子们阅读《论语》。阅读方法确定了,接着我要进一步确定好教学活动和具体的教学策略。

    同时,在进一步备课的过程中,我发现要读懂孔子的思想,要真正读懂《论语》,仅仅只是盯着一本书还是不够的。《论语》中的很多语言诞生于特定的语境内,诞生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中。于是,我找到孔子的纪录片,开始更进一步了解孔子其人,这样才有可能真正读懂孔子其言。

    到了上导读课这一天,讲台上的我是从容的,更是虔诚的,我真诚地希望能给孩子们打开一扇经典的大门。整堂课推进得很顺利,孩子们也表现得很积极,思考深入而表达精彩。最让我开心的是,下课后,还有几个孩子意犹未尽地围着我,想跟我诉说他今天读《论语》独特的思考和感受。我能感受到,经过这一节课的导读,达到拉近了大部分孩子和《论语》的心里距离的目标。《论语》不再只是遥不可及、束之高阁、冷冰冰的文化经典,而成为了我和孩子们阅读生活中有温度的而又重要的一部分。

    “吾日三省吾身”,孔子极注重自我反思,也许,这段时间研读《论语》的我也真切地受到了他的影响。很快,我就从上课的兴奋感中抽离,进入了一种冷静地反思课堂的状态。我认为,这节课,至少有四个方面,是值得我反思,并且需要调整的。

    首先,我特别关注自己的课堂引导。今天这节课上,我选取了《论语》中10章来自不同篇章的选段,并且提前准备了导学案,附上了注释,让孩子们在前置学习中熟悉文段。但是,在课堂上,我依旧发现有孩子在理解原文上出现了偏差。我记得当一个孩子在理解“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时,出现了困难。当时我抓住了“求”字来追问她,什么时候才要“求”己“求”人,这个孩子还没是没有反应过来。我心中有些着急,便停下了引导,干脆让她坐下,顺势让另一个孩子进行回答。此时,我再进行反思,那一个孩子彼时了解不了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我想应该是她不明白“诸”字是什么意思,字词的疏通成了问题,所以直接影响了她后续的理解。如何在课堂上快速反应,找到孩子们出现问题的整症结,并且加以引导和疏通,这真是我要不断努力修炼的真功夫。

    第二,对语言的品析不够深入。在“勾勒孔子的精神画像”这一个环节,PPT上呈现了10章《论语》的选段。而我仅仅是让孩子们齐声读了一遍。孩子们在提炼孔子的形象上,阐释依据时大多是以概括选段大意的形式。而此时,我也并没有引导孩子们深入到文本之中,去抓住一些语言的细节进行分析,从而使得整堂课对于孔子语言的赏析都在文字表面滑行。而《论语》为语录体,要真正获取其中的思想,并借此读懂文化巨人孔子,必然要深入文字的肌理。以这堂课列举的语段为例:“朝闻道,夕死可矣”中“朝”和“夕”形成了鲜明对比,正突出了孔子对真理的强烈的渴望;再比如“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运用了反问的手法,强调了此时内心的激愤,借此突出了孔子对礼的重视。这一些语言现象我不能忽视,并且还可以通过朗读的形式加深学生的印象,从而让这堂整本书阅读课的导读课更加有语文味,成为一堂本色的语文课。

    第三,整本书阅读课型的特点要更加突出。整本书阅读教学不同于单篇阅读教学,其关键的不同之处在于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整”字的落实。无论是导读课还是精读课,都要体现“整”的概念。反思我这节课,我在设计这堂课时是有“整”的明确意识指导的。比如重新给这本书编写目录,选文是选自整本书不同的篇章以及探讨孔子形象时板书上的省略号,都是想要引导学生把目光放到整本书中。但是,大部分的教学策略和活动设计在实施时都是适用于单篇阅读的。一定程度上来说,我的这个设计用来教《论语十二章》也适用。那么也就说,“整”字的落实我要提升的空间还很大。整本书阅读的“整”并不是口号,而是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灵魂”,也是任何时候不能弃而去之的原则。它的实现不是只是学生整本整本地读就可以解决的,它需要一定策略和方法。“整”中定有路,这条路是教师的思路,也是教师用教学智慧和阅读经验为学生实现整本书阅读搭建的有效台阶。这样的台阶搭建和策略思考,是我迫切需要继续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的。

    第四,我的课堂语言还可以更加干净而简洁,少一些文化味过强的表达。暑假我专题研究了肖培东老师的课堂语言,肖老师的课堂语言平实、凝练而清晰,让我印象极为深刻。而我在课堂上,喜欢重复学生的回答。对学生的回答我可以进行及时的提炼,但绝不能机械地用重复的方式加以强调。这样的课堂细节看似问题不大,但似乎也成为了一种我的教学惯性和舒适圈,需要我有意识地克服和改变。同时,我一定要谨记的是:自己课堂上的一切语言表达都是为了服务于学生更好地学,而绝不是为了自我的展示。

    导读课上完了,接着孩子们便要正式开始《论语》的整本书阅读。我要求孩子们每天阅读一到两章即可,并且做好感悟式批注。晚自习时,我逐个看了全班孩子所写的感悟式批注。我欣喜地发现大多孩子都在极认真地结合着自己的生命体验读《论语》,读出了属于自己的经典的力量。继而,我又给孩子们提了些许的建议,例如也可以积累一些文言的实词和虚词以及一些文言句式表达。我相信,今天的导读课开启了一段我们和《论语》在一起的日子,而这样的开始于我于他们都是美好而有意义的。

    一切才刚刚开始,如何继续把《论语》的整本书阅读推进下去,如何准备好精读课和读后分享课,如何真正让这群八年级的孩子在他们能力范围以内地汲取经典的力量,都是我要继续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前路漫漫,我深知自己的能力和力量都有限,但我定会小步徐行,借用经典的力量,虔诚地带着孩子们走向一个更加广阔、更加深邃、更加丰富的远方。

  • 《《湖心亭看雪》教学实录》
  • 一、导入课文

    杭州之盛,在西子一湖。不同的诗人笔下的西湖是不一样的。

    白居易笔下的西湖: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屏显,生齐读)

    杨万里笔下的西湖: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屏显,生齐读)

    苏轼笔下的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屏显,生齐读)

    西湖只有一个,在文人的笔下西湖各不相同,今天我们就一起看看张岱笔下的西湖。

    二、读课文,重感知

    1.齐读文章。

    师:同学们,这篇文章其实只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生:张岱去湖心亭看雪。

    师:对,本文就是讲张岱去湖心亭看雪。

    师板书:看雪

    2.其实我们去西湖,很多地方可以看雪,比如说:孤山(屏显孤山),登上孤山,西湖雪景一览无余;比如说:苏堤(屏显苏堤),苏堤横贯西湖,这里可以看到西湖全貌;比如说:断桥(屏显断桥),西湖十景里有一处就是断桥残雪。那么,张岱选择了什么地方呢?

    生:湖心亭

    师:曾经张岱在自己的文章里提到过湖心亭,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笔下的湖心亭到底是个什么地方呢?

    屏显链接资料:

    “夜月登此,阒寂凄凉……人稀地僻,不可久留。”——张岱《西湖梦寻》

    师:他没有去孤山,没有去苏堤,没有去断桥,就选择了这么一个人稀地僻、不可久留的去处看雪。

    板书:湖心亭

    那我们一起去看看张岱在湖心亭看到的雪景到底是怎样的呢?

    生: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个句子里面有一个字出现的频率特别高?

    生:“与”

    师:文言文本是用语非常精炼,为什么会在这里连用三个平常又普通的“与”字呢?(去掉“与”字,齐读原文的句子和去掉“与”字后的句子。)

    生:有“与”字会让人感觉到天、云、山、水全都融为一体了。

    师:是的,连用三个“与”字,我们仿佛看到了天、云、山、水都融为一体了,此外,我们好像还看到谁也与天、云、山、水融为一体了?

    生:张岱

    师:人与环境融为一体就会达到什么样的境界?

    生:天人合一

    板书:独游天人境。

    师:当他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时,眼前的景色就发生了奇妙的变化,是什么变化呢?

    生:从“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等词可以看出他眼中的世界变小了,尤其是“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给人一种沧海一粟的感觉。

    师:是的,眼前的世界变小了,心中的世界就变得越来越大,于是他感觉到自己仿佛沧海一粟。

    3.引读第一自然段。

    师: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这正是西湖最冷的时候,此时的西湖万籁俱寂,什么声音都没有。(屏显: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生齐读此句。

    这个时候,我想要去看看雪景,我没有去孤山,没有去苏堤,没有去断桥,我没有带亲人,没有带朋友,就这样一个人去了人西地癖、不可久留之地看雪。(屏显: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生齐读此句。

    师:当船儿出发的时候,呈现在我眼前的是这样的景色(屏显: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生齐读。

    师:当船靠近湖心亭的时候,我看到了天、云、山、水融为一体了。(屏显: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生齐读。

    师:此时的“我”与天地间一切都融为一体,进入了天人合一的境界,眼前的世界也变越小,心中的世界越变越大,人仿佛就是天地间的沧海一粟。(屏显: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生齐读。

    过渡语:在这样的大雪天,晚上八点多,我独自去了人稀地僻、不可久留的湖心亭看雪,这样的行为,用原文中的一个字形容,你们认为哪个字合适?

    生:痴

    板书:都云作者痴

    三、扣字词,赏主题

    张岱这样的痴人意外地发现了原来还有两位痴人先他而到,痴人与痴人地相逢,甚是喜悦,于是他强饮三大白而别,这个场景,感动了一旁地舟子。于是,舟子说了一句什么话?

    生: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师:从选择看雪的时间和地点来看,张岱的痴和金陵人的痴完全一样,但请同学们仔细研读文本,张岱的“痴”和金陵人的“痴”有什么不同?

    生1:一个带了酒,一个没带酒.

    师点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张岱的痴是一心一意的痴。

    生2:一个独往,一个与友对坐。

    师点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张岱孤怀雅兴。

    生3:一个住在西湖,一个客居。

    师点评:从这里可以看出张岱的痴是一往情深的。

    生4:一个是人鸟声俱绝,而两个金陵人谈笑风生,旁边酒炉烧得正沸,感觉一边是万籁俱寂,一边是很热闹。

    师点评:我们也可以理解为这是孤怀雅兴。

    Ppt屏显(学贵有疑:“问其姓氏,金陵人,客此。”问其姓氏,不答姓名答籍贯。张岱写错了吗?还是另有深意?请结合材料思考。)

    材料一:“湖心亭看雪”事件发生于崇祯五年(1632);崇祯十七年(1644)明朝灭亡,顺治帝登基,清军入关;顺治元年(1644)张岱反清复明失败,逃入山中著书;1647年左右,张岱写《湖心亭看雪》。

    材料二:“金陵”即南京,明太祖朱元璋定其为国都,后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

    明确:“金陵”终究还是和明朝有些关联的。亭中人含蓄地用了“金陵”这个古称,可见对南京这个地方是有深意的。在改朝换代的当口,这个深意正好戳中了张岱的痛处,所以张岱牢牢记了这么多年。活在清朝的张岱透过明亡去看当年的旧事,半百的他写下“金陵人,客此”,内心应该也是有隐痛的。从开篇的崇祯”二字就可看出。既然已经改换朝代,对于前朝显贵旧人是很敏感的,而张岱依然特地写下“崇祯”字样,可见内心怀有对于亡国的沉痛、怀念等复杂的感情。

    师补充说明:所以,张岱的痴还有一份“亡国之痛”“故国之思”。

    师:文章以“痴”字做结,这个“痴”字出自舟子之口,你认为舟

    子真的能懂张岱的“痴”吗?

    生:我认为不能,因为文章中明明写了“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张岱却偏偏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可见在张岱的心里,舟子虽然与他同行,却无法与他精神相通,情感共鸣。

    师:你说得太对了!自古以来,我们就有俞伯牙和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美谈,天下爱听琴的人那么多,但并非每个人都能像钟子期一般读懂俞伯牙的琴声;那位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白居易,只因为他从琵琶女的曲中仿佛看到了自己。环境的热闹从来都无法排遣一个人内心的孤独,真正的同行是精神的相通与情感的共鸣。那位明朝遗贵在明亡之后的清朝赫然地写着“崇祯”“金陵”的那一份“痴”,世间谁又能懂呢?

    板书:谁解其中情。

    (最后配乐齐读全文结束)

  • 《记叙文结尾写作指导》
  • 一、导入

    人们常用“凤头、猪肚、豹尾”来比喻对文章的三个部分的写作要求:所谓“凤头”即开头要亮丽,高雅、先声夺人;所谓“豹尾”即结尾要简洁、明快、干净利落,犹如豹尾劲扫,响亮有力,并余味无穷给读者以咀嚼回味的余地好的开头有先声夺人之势,一见倾心之妙;好的结尾有画龙点睛之效,不能忘怀之功李渔也曾说:“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笔留连,若难遽别”所谓“媚语”,即富有文采、意蕴深刻的语言可见,我们必须在结尾处多下些功夫

    今天我们将一起探讨作文的结尾艺术,通过学习和训练,掌握结尾的几种技巧,使自己的文章更有文采、有可读性

    二、观察结尾存在的问题

    1.落入俗套,缺乏真诚,抒情苍白

    例:啊,老师,你甘为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你甘做春蚕,呕心沥血,奉献一生您是多么伟大,多么无私!

    2.空喊口号,呼告无力,生硬拔高

    让我们学会与人为善吧,那样,生活才会更美好,社会才会更和谐!

    3.照抄照搬,套用生硬,缺乏创意

    盈盈月光,我掬一杯最清的;落落余辉,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草,我摘一束最灿的;漫漫人生,我要采撷世间最重的———毅力

    三、引用佳作结尾,归纳写作技巧

    读读下列文章结尾部分,试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几种文章结尾的方式(可从结构、修辞、句式、表达方式等角度归纳)

    ①(首)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尾)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朱自清《背影》)

    技巧一:前后照应式

    在结尾紧扣文章的题目,形成文题照应,或照应开头,形成首尾照应,这样既使文章的结构完整圆合,具有整体的美感,又使中心论点更加突出,具有更强的论证力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语言范式1:引用作结+照应题目+展望前景

    语言范式2:排比强调+照应比兴+照应观点

    ②不要轻易说“不”,我们会看到坚强意志所焕发的魅力;不要轻易说“不”,我们会更好地把握前进的方向;不要轻易说“不”,生命才能创造出更大的奇迹(08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

    《不要轻易说“不”》)

    技巧二:总结归纳式

    为帮助读者把握和理解文章的的论证思路和进一步增强论证的力量,我们可以在论证完中心论点之后,作一个简洁、明了的总结归纳,这样既突出了中心论点,还给人以深刻和鲜明的印象

    ③与中国经济改革相适应的政治改革正逐步展开,而政治改革的一个热点是人事改革中央政府对人才战略也非常重视,但现实不容乐观,改革任重道远因为伯乐们及其亲友的马尚未售出,或者已售出的尚未退役,甚至刚刚售出尚需扶送它一程可见,中国人事改革要雷厉风行,迫切需要的是公正无私、为国选贤的黑脸伯乐黑脸伯乐,人民的期盼,国家的福音,民族的希望(

    高考满分作文《伯乐应是黑脸人》的结尾 )

    技巧三:戛然而止式

    文章结尾重在自然简洁,议论文主要是对所论之事的剖析和推理,当阐述的事理已经说清,文章就可戛然而止,不另外再写结束的话,意完语完,不结为结,决不拖泥带水,显得干脆利落

    诚信与成功是连在一起的它带给人的或许是万贯家财,即“金钱”;或功成名就,即“才学”;或许是流芳百世,即“荣誉”……但是,这一切都不是最根本的,最根本的乃是心灵的崇高和精神的富足所以,朋友们,请背起“诚信”的行囊,哪怕它只与“一毛钱”有关……(高考范文《一毛钱与诚信》的结尾)

    技巧四:余音袅袅式

    为了增添文章的艺术魅力,给读者以想象回味的余地,议论文的结尾我们也可运用含蓄委婉的手法,或托物言志,或含蓄议论,或借助比喻、象征及省略号等方法,使结尾蕴涵丰厚,寓意深远,“言有尽而意无穷”,给人以深刻的启迪,留下无穷回味的境地

    ⑤在人生这张大考卷上,问题看似简单,答案看似丰富多采,但真要交出一份满意的答案,远非想象中的简单你会如何作答呢?(高考满分作文《人生也是一张答卷》)

    技巧五: 设问共鸣式

    为了表达强烈的情感或激起更大的反响,文章往往用问句的形式结尾,问句包括疑问句、反问句前者只问不答,激起读者的想象和思考,后者虽问不答,但答案又蕴涵其中,往往能语气强烈,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引起强烈的共鸣这两种结尾都能极好的启发读者深入思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⑥最后,“所有的感情在本性上都是好的,我们应避免的只是对它们的滥用和误用”笛卡尔也告诉我们在认知事物时,应谨慎地基于理智,辅以情感,努力使感情的亲疏远近在认知事物的过程中发挥正面的作用(

    高考满分作文《不可靠,不可不靠》的结尾 )

    技巧六:引文作结式

    在结尾处引用现成的话,如名言、警句、歌词、诗文等,可以有力的突出论点和概括全文,使文章收束得干脆有力,又能显示出作者的开阔的知识面

    ⑦崇尚创造,接纳并鼓励这种无限的多样性吧!记住,“第一个形容女子是花的是天才,第二个这样形容的是庸才,第三个这样形容的是大大的蠢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