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更多

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

2023-03-24 13:39:48 李思扬 字数: 1000字 点击: 标签:美国人

《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斯诺是一位美国人,他以记者的身份走访了苏区,写下这本不朽的经典名著。这部名著所展现的是中国共产党为了民族的解放而披荆斩棘不懈奋斗的故事。在这部书里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冲锋陷阵,奋力拼搏,迎难而上的红军精神。他们向世人宣告:中国共产党犹如一颗璀璨的红星,永远照耀着我们的新中国!  

在书中,我们看到: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七百多座县城,红军牺牲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人,他们的平均年龄不到30岁!他们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翻过连绵起伏的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他们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与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红军长征胜利结束。可以说,红军在长征路上的经历是千难万险的,身后有追兵,头上有敌人的飞机,还要空着肚子,光着脚走过没有路的“路”,这些看来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他们却胜利完成了。支撑他们走完漫漫长征路靠的是什么?是伟大的中国梦!?

红军长征途中表现出来的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那个年代,物质生活极其匮乏,但人们的精神缺相当富有!长征中红军战士表现出的对革命的必胜信念和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反思如今这个物质生活丰富的年代,喧嚣的社会令有些人的精神匮乏起来,有些人出门开名车,穿着讲名牌,一些官员当官不是为了服务人民,而是为了追求个人的名利,他们也丢掉了长征精神和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如今中国已经崛起,为了实现中华腾飞的中国梦,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让中国立足于这个世界的巅峰! 

《红星照耀中国》让我们仿佛再次回到了那激情燃烧、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深深地感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光辉历程,深刻感悟着革命先辈的坚定信念和英雄壮举,从而擦亮我们心中的信念之灯,点燃我们心中的红色激情,并将自己融入祖国和民族的伟大事业中,从而让红色精神在不断传承中获得永生。  

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这个梦想,既充满着厚重的历史底蕴,又洋溢着豪迈的“中国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追梦开拓的复兴之路,我们要在这条道路上不懈奋斗,不断开创更为光明的民族复兴前景。?

习近平主席对中国梦的阐述,指出实现中国梦就是要走中国道路,就是要弘扬中国精神,就是要凝聚中国力量。同时指出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让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就能够创造出来!

读《草房子》有感

前几天,我刚刚读完一本经典书籍《草房子》,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本书的作者是曹文轩叔叔 ,主要讲了男孩桑桑在油麻地小学度过了六年刻苦铭心,终身难忘的校园生活,亲眼目睹或直接演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震撼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间之间纯洁无暇的情意;不幸少年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残疾男孩对尊严的执着坚守,在死亡体验中对生命的深切而优美的领悟;垂暮老人在人生的最后瞬间闪耀出的人格光辉;大人们之间扑朔迷离且又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感纠葛......这一切,清楚而又朦胧地展现在少年桑桑的世界里。

这本书让我感受最深的是:秦大奶奶为了一个南瓜,就从这个世界消失了,永远不会再回来。可油麻地的老师和同学们还记得她,为她守灵。还有桑桑,为了让蒋一轮老师和白雀姐姐约会,他三更半夜摇船去白雀家,接走她,让她和蒋一轮老师去芦苇荡约会。

这是一本励志的丰富的书。从这本书中,我知道了现在的叔叔阿姨们以前是怎么过来的。那时他们的学习条件非常差,在草房子里上课,用的还是小黑板,一课抄一课。再看看我们现在的高科技,跟以前简直不能相提并论。因此,我明白了不管现在高科技有多发达,都应该认真听课,为班级和学校争光。我们应该磨练自己的意志力,向那些叔叔阿姨们学习。

让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吧!让我们的未来更加美好,加油!

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读《目送》有感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龙应台。

有人是这样评价龙应台的文字的,“横眉冷对千夫指时”,寒气逼人,如刀光剑影;“俯首甘为孺子牛”时,却温柔婉转仿佛微风吹过麦田。百炼钢化作绕指柔,想来也只有“爱”能有这般巨大的威力。

文中写道,从儿子华安上小学开始,母亲的目光如那紧紧附着其他枝干的菟丝花一般,也紧紧地跟随着他。“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哪怕是重重人海,母亲仍有若”火眼金睛”的能力找到孩子,直到孩子消失在那一边,再也,再也不见。母亲的爱,就藏在这恋恋不舍的目光中。

青春期的我们,也如同那个在机场被母亲目送走的十六岁少年华安——母亲的深情在我们眼中,宛若“洪水猛兽”。我们不能理解母亲突如其来的一个拥抱,那太肉麻;我们不愿聆听母亲轻声细语的一顿教诲,那是唠叨。可我们不曾想过,体会过母亲心里的难过。“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交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交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那三字“进不去”,蕴含着多少无奈与心酸,渴望亲近却只能远望的心酸呢?龙应台眼里的青年,终究是不见了。他走在他的路上,可路上没有他的母亲。此时龙应台心里大概只剩落寞和惆怅罢了。

这在背后的静静目送,让我也想到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一幕不禁让朱自清先生潸然泪下。父亲的伟岸,就是在坚持为儿子做简简单单之事时所现。

当我阅读《目送》,当我想起《背影》,我也总忍不住想起车站里一次目送,一个背影。

数日前,我需坐动车前往学校。父亲将我送到车站门口,将行李递给我。别时,也只是叮嘱我几句,诸如安全学习一类。当我忍不住回首时,发现父亲还在等候,还在看着我。也许是等我的背影消失,目送我的又一次远行;也许是等我的一次回首,盼望我的再一个眼神。古人常云:父爱如山。父亲的爱,大概也就藏在一次又一次驻足中吧。

读了《目送》,让我更容易体会到一个个细节隐藏之下的情感,是父母担心自己的多次问候,是父母在车站驻足不前,是父母准备的一桌饭菜。

感谢《目送》,给我以情感上的启迪,感谢龙应台,告知我世间纯纯的爱,感谢书籍,给我带了温情的文字。读书,不仅可以沉浸于作家优美的文字,而且可以丰富自己的内心。让读书,让温情,伴我们远行……

读《目送》有感

贺州市建设路小学127班 陈一铭 指导老师:陈正

班主任陈老师在一次读书课上边擦泪边读龙应台的《目送》,然后告诉我们她被书里的情深深地感动了。于是,暑假里,我也捧起了《目送》,看了后,除了学会关爱和孝顺外,我更感受到作为一名中国小学生的幸福。

书里有一章《幸福》,给我很深的印象。书中写到: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开店铺的人天亮时打开大门,不会想到是否有政府军或叛军或走投无路的饥饿难民来抢劫。……作为中国的一员,我们不会因为战争家破人亡,也不用像肖邦那样因为国家被侵而背井离乡。

龙阿姨说:“幸福就是,寻常的日子依旧。水果摊上仍旧有最普通的香蕉。银行和邮局仍旧开着。打开水龙头,仍旧有清水流出来;天黑了,路灯仍旧自动亮起。”我们是幸福的,我们不仅可以享受到无数龙阿姨笔下的仍旧,还可以在阳光下背着书包上学,可以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 ……

暑假了到北京旅游,登上长城雄伟的“好汉坡”、来到壮观的故宫、看到街头摆放整齐的共享单车 ……我觉得我们真幸福!

旅游回来,走在风景秀美、灯光五彩斑斓的北堤公园,漫步贺州文化中心幽静的小径,领略集广西特色于一园的贺州园博园,我觉得我们更是幸福!

看《目送》,让我学会感恩,更让我感受到作为一名中国人的幸福!

读《流浪地球》有感

《流浪地球》这一本书,是我在看完同名电影时了解到的,看完后,感触颇深:是启迪?是深思?还是......自己一下子也觉得要说的太多太多。

这本书12个章节,从刹车年代开始讲,从中说了地球遭遇的种种困难,每当我拿起这本书的时候,我想起的并不是人们知道自己被骗而反叛,冲向联合政府的那件事,而是想起那其中描述逃逸时代是紧接着刹车时代地球驶离原定位置向半人马星座飞去的故事中的其中之一。

这个故事讲了,地球需要利用轨道变速的力量冲出太阳。期间人类必须住到地下以躲避极寒极热的恶劣天气。轨道的改变使地核平衡发生变化,滚烫的岩浆渗出,许多人因此丧生,包括“我”的母亲。经过许许多多人的努力才使剩下的人活了下来。那些人大多数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和地球上的十几亿人口而牺牲自己。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人。“岁月静好,是有人誓死捍卫”,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

我觉得如果按照他们说的“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英雄”,那么我觉得现在的英雄就是可爱的白衣天使们,他们如同上述故事的那些人们,闻令出征。而不是像某些人那样,缩手缩脚,隔岸观火。他们是奋勇前行,奋力扑火的人们。

他们从死神手里抢来一个又一个的生命,以自己的生命做赌注。武汉还在哭,疫情还没有结束。为了人民的健康,他们在所不惜。

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懂得了,爱他人做对他人有用的事。这本书我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品味,我也会牢牢记住书中的这句话:“希望是这个时代的黄金和宝石”。

【评】希望来自人们对其他人的爱,哪有什么“岁月静好”是有人在“负重前行”。这篇读后感,值得我们每个人都要深思的一个问题,我们对待地球是否需要更加善良一些?我们身边的英雄是否该受到更多的赞扬?愿爱常在,希望常在。——赵伟

读《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有感

罗兰说过,一个人没有梦想,生活就没有重心,就缺少朝气。为自己建立一个目标,朝向目标去努力追求,生活就会充实而有意义。

——题记

拥有梦想不难,但难的是让梦想照进现实。

哈利是和姨父姨妈一起长大的,有一天他突然收到了魔法学校的入学通知单,于是他进入了学校,梦想着成为和邓布利多一样伟大的魔法师,并抵抗了伏地魔。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就是邓布利多说的:沉溺于虚幻的梦想而忘记现实中的生活,这是毫无益处的,千万记住。

所以人并不是不能拥有梦想,而是有梦想之后,不能沉浸在梦想中无法自拔。而应该脚踏实地,向着梦想去前进。

而这也让想起了一段往事。小时候妈妈就常常把“读书是一种享受,它能给我们带来快乐”挂在嘴边。在我识字前妈妈经常陪我看书。在亲子共读的熏陶下,我比同龄人识字更早、更多,懂得也更多。那时候我非常崇拜书里各种不同职业的人。所以我一会梦想成为探险家,一会梦想成为警察等等,因为那时候年纪小,妈妈觉得童言童语,一笑置之。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还是乐此不疲,甚至和书中的沉迷魔镜的哈利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天天沉溺在自己构筑的虚幻梦想世界中,却从来不付诸行动。妈妈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有一天,她拿起了这本《哈利波特和魔法石》,兴致勃勃地说想和我一起看。当读到哈利沉迷魔镜环节,我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明白了妈妈的良苦用心。

现在的我,有了梦想后都会制定具体的计划,脚踏实地,一步步朝着梦想的彼岸前行。

比如,四年级时,我对人工智能非常感兴趣,我就买了很多有关编程的书来学习。之后还和爸爸妈妈商量上了编程的兴趣班。课余时间,我都是用来研究这些编程书。功夫不负有心人,因为我的脚踏实地,一次又一次付诸于行动,我成了余杭区人工智能基地的第一批成员,在浙江省编程比赛中获了奖,还在“2020世界机器人大赛——九宫智运”比赛中获了奖。学校大队委竞聘中,我凭着自己一套完美的编程演绎,一举夺得了少先队大队长的职位。

梦想因为其华丽而易碎,而当其照进现实,小小的我努力地踮起脚尖,尝试着更接近阳光,我们就在阳光的呵护下奋力向前。正所谓心若向阳,何惧忧伤。即使前途布满荆棘,我依然洒下一路明媚的阳光,经历不断沉淀和积累,“拼”出美丽现实画卷。

梦想照进现实,花朵绚丽盛开;梦想照进现实,小溪汇成大海;梦想照进现实,小船扬帆远航。

萧伯纳曾说:“行动是通往知识的唯一道路。”我愿追随哈利的脚步,让梦想照进现实。

标签:一位有感作者斯诺红星照耀中国美国人
相关作文
读《西游记》有感

千万里,大唐终,千万魔,妖斩......

读《最后一片叶子》有感

夏天的风拂过窗前的大树,绿色的叶子在风中飞舞,仿佛是一曲生命的赞歌,让我想起了看过的一篇文章《最后一片叶子》。 《最后一片叶子》出自三大短篇小说大师欧.亨利之手,主要写了这样一个故事:穷画家琼西得了重病......

读《孔融让梨》有感

我前不久重温了《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故事里孔融的举动震撼了我小小的心灵。我觉得这种尊老爱幼的美德应该在我们中华民族代代相传。 回想以前,我总是和妹妹抢好吃的,我感到自己的行为多有不对。记得有一次妈妈从......

读《西游记》有感450字

大家都看过《西游记》吧!我也看过,它的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这本书主要写了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求取真经的故事。路上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才取得了真经。 读完这本书后,大家一定觉得孙悟空很厉害,他会七十二变,......

读《奇妙的新年舞会》有感

最近,我读了一本《奇妙的新年舞会》的绘本图书,对我的感触很大。讲的是一只流浪猫在新年之夜所遭遇的一些事情,它原本是一位像尊贵的公主一样的宠物猫,名字叫尼尼,但自从它的腿被摩托车轧瘸以后,女主人抛弃了它......

读《时刻听党话,永远跟党走》有感

读了《时刻听党话,永远跟党走》,我深为感叹,为书中的英雄感到无限敬佩与自豪,明白了什么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所谓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谋复兴。这个初心......

读孙犁《荷花淀》有感

孙犁的《荷 花 淀》是典型的中国传统的婉约派文本。作者以高度柔情化的叙述语调,描写了一大群冀中水乡的妇女形象。无论是严酷的现实、还是激烈的战斗;无论是凄凄惨惨的分别,还是死亡的冷酷无情,都笼罩在一层挥......

读《墨童》有感

读一本好书能让我们明白很多道理。寒假期间,我读了一本叫《墨童》的书,它是由我国作家冯与蓝写的。这是一本关于一个叫梁墨童的书。 男孩墨童的妈妈去世后,父子俩的生活陡然变得阴沉。才华横溢的爸爸似乎一直停留......

读《连城诀》有感

老实善良,不会说慌,他注定被油嘴滑舌之人欺凌。他进过监狱,被穿了琵琶骨;他被误认为是邪恶的青海教的血刀僧,被人纵马踹短了腿;他被扼住喉咙,与死亡只距数尺,在危急之中,他的体内突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劲......

读《骆驼祥子》有感

最近,我看了一本老舍先生的书--《骆驼祥子》,它使我受益匪浅的同时,也鼓励着我积极向上面对困难。竹子百年长青;石头万古不移;兰花四时不谢。如此,在人生道路上,我定会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哪怕千......

不满意这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