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康奈尔大学进行过一次著名的“青蛙实验”。实验人员先将一只活青蛙抛向沸腾的油锅中,生死存亡之际,青蛙异常敏捷,后腿使劲一蹬,跳出油锅,死里逃生。然而接下来当青蛙悠然地在凉水中游动时,实验人员开始给锅中的水加热。水温渐渐升高。对即将到来的危险青蛙却没有一丝觉察。水沸腾了,青蛙葬身锅底。
如此“生于优患,死于安乐”的又何止是青蛙呢?早在几千年前,大思想家孟子就将它推广到贵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及其治国之理。今天,人类已进人高科技时代,但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这古老的哲理依然导演着一幕幕悲喜剧。
做过学生的大都有这样的感受:手捧红灯高挂的试卷,悔恨的泪水即将夺眶而出之时,最易痛下决心,发誓发愤读书。一段“头悬梁、锥刺股”的学习之后,成绩定有起色。若每天面对着作业本上一两道错题,多数人会不以为然。不痛不痒中,错题越积越多。终于,当坐在考场上时,便如同那只经历了凉水温水而始终优哉、游哉,及至水沸则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青蛙,望题兴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固然正确,但若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做好“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准备,心存一丝优患意识,及时弥补学习上的缺陷,纠正错误,又何需一次次地经历痛心疾首的时刻呢?
同样的道理,一部正常运转的机器因一两个小螺丝松了而未被发现,天长日久便会停止运转;下设多个细小部门的工厂、企业因不注意职员的福利、精神状况、道德素质、主人翁责任感的培养,不注意日常琐碎、经费开支等,这些看似不起眼的问题最终会导致人心涣散,开支混乱,信誉每况愈下,企业陷入危机。若是在日常检修机器工作中,多一分认真,便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松了的小螺丝;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注意到每一个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的细小的方面,便不必等到即将关门大吉之时才搜肠刮肚,割肉补疮。一句话,在工作中,若防徽杜渐,不放过点滴错误,哪会有“后悔莫急”之无奈呢?
谈完了学习、工作,说到治国。孟子说:“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话昭示人们臣不贤甚于“敌国外患”。其实火山地震、洪水猛兽、敌国外患固然可怕,只要众人齐心协力,同舟共济,总会战胜天灾人祸的;盗窃抢劫固然可恶,只要群防群治总能减少损失。与之相比,外表冠冕堂皇而内里却贪污受贿、奢侈浪费才如那锅正在升温的水,在不知不觉中,腐化了我们的干部队伍,站污了人们的思想,吞噬了我们的劳动成果,其后果甚于洪水猛兽。
人类贵为万物之尊,有智慧、有思想,如能多些忧患意识,防微杜渐“青蛙悲剧”就会少一些。
“昆虫的特征是:头上有一对触角,六只脚,身体分为头、胸、腹,可那么多虫子里,什么是昆虫?什么不是昆虫?”“所有昆虫都是好虫吗?”“不,苍蝇就是害虫。”“不对”常识课上完了,可我们的争论却开始了。在争论中我们谁也说不出充分的一道理,所以谁也说服不了谁。
“咱们到自然博物馆去问吧!”我们来到自然博物馆的第二馆,讲解员叔叔的讲解使我们懂得了好多东西。我们知道了昆虫有八十多种,其中蜻蜓、瓢虫、蜘蛛、蜜蜂、金小蜂、螳螂、蚕等都是益虫。蚊子,臭虫、马铃薯瓢虫、星毛虫、白蚁、星天牛等都是害虫。我们还知道了昆虫的生长过程,知道了昆虫的繁殖力很强,繁殖的速度也特别快。一只蚊子一次产卵就一、二百个,一年可以产十到二十代。蚊子传染病毒,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流行性乙型脑炎。得了这种病,轻的会留下后遗症,重的会造成死亡。蚊子会冬眠,所以冬天冻不坏,饿不死,春天又出来害人。才智勇同学说:“蚊子是个大坏蛋,我们街坊就得过大脑炎,病好了也是个傻子,要让我逮住它,绝不留情。”
从自然博物馆参观回来,同学们想到:春天来了,苍蝇万蚊子等害虫又要开始繁殖了。为了今后使人们少得传染病,队委会在同学们建议下决定搞一次
“扫荡害虫”的活动。于是我们向卫生李老师请教了有关灭虫的知识,了解到苍蝇分家蝇、绿蝇、丽蝇、麻蝇、舍蝇、厕蝇等十多种。苍蝇全身有细小的毛,一只苍蝇能带一千七百多万病毒,能传染一百三十多种疾病,如肝炎、肠炎、痢疾等。李老师还告诉我们,春天正是第一代苍蝇蛹羽化成蝇的时候,消灭第一代苍蝇非常重要。
关于昆虫的争论变成了消灭苍蝇的行动。我们分成十二个小组,拿着蝇拍,提着“敌敌畏”药水,分别到雨水口、下水道口、厕所和花池去挖蛹灭蝇。
害虫的天敌是益鸟和益虫,我们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书,号召同学们保护益鸟、益虫。不许打鸟,不许捕青蛙和蜻蜓。
我们想,将来要发明了特效、自控灭蝇器,也许苍蝇会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灭绝。
谈起“孝”,也许你会联想到大人逢年过节买礼品送长辈的场景吧!什么人参、鹿茸、深海鱼油,一堆又一堆,花很多钱,好像这才算是孝。然而我却不这样认为。我觉得真正让长辈感到子女“孝顺”他(她)的,就应该像一首歌里唱的那样:“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哪怕帮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这些事虽然细小,又不花钱,但很实在。不信吗?我就有这样的亲身体会。
一次,我和妈妈结伴去联华超市买油盐酱醋。临近傍晚,买东西的人不算太多,刚进店,我和妈妈便一人拿起一个篮子往货架走去。一瓶料酒、两桶精制油、三盒牛奶、四包馄饨……当然其中也少不了我爱吃的“奇多”喽。不一会儿,我们就把两个货篮子给装得满满的。
付了款,装了袋,眼看着那么多东西,又没骑车来,该怎么拿回家呢?公交车?没有;打的?似乎又太“奢侈”了!商量了老半天,我们母子俩一致决定还是乘“11”路———步行回家!
目标明确,我二话没说,忙抢过妈妈手中那两桶精制油出了店门。5斤一桶,两桶可就有10斤了,怪不得沉甸甸的。妈妈见了,心疼坏了,忙喊住我:“沈涵,沈涵,快停下!让我来拿这两桶油吧,别弄伤了身体!”闻声回头,看着妈妈拿着很多东西,一副吃力的样子,我自然不肯答应。这时我想,“孝”的时候到了,妈妈关心我,我更要体贴妈妈呀。于是,我装着满不在乎的样子对妈妈说:“妈妈,还是让我练练臂力吧!”妈妈看我如此“顽固”,也无可奈何,只得爱惜地摇了摇头,拎着其他东西赶了上来。一路上,我们猜猜谜语,讲讲歇后语,连收银条也成了口算的题目,说说笑笑,一点儿也不感到累。
终于到家了。刚放下手中东西,进了屋,妈妈就急匆匆地告诉爸爸我抢拿精制油的事,爸爸听后,开心地笑了。以后,妈妈逢人便夸我是个孝顺的好儿子。
我说得没错吧,孝顺不只是逢年过节时送些礼品给长辈,要更多地在细微处体贴长辈,帮助长辈,关心长辈。总之一句话,我认为“孝”应体现在实处,体现在细处。
每每想到那个男人,那个宠我的男人,那个关心我的男人,我都不禁落下眼泪。我始终都不愿承认他的去世。可每一次想到他——外公,我都会崩溃。
始终无法忘记,也永远不会忘记,那一个忐忑不安的夜晚,外公出事了。我始终不知道我当时是以怎样的速度穿上衣服裤子,火急火燎地赶到外公家。印入眼帘的却是躺在担架上、已经不省人事的外公,还有那刚打开,却散落一地的药片……医护人员把他抬上救护车,“轰”的一声,我的神经系统开始慢慢倒塌。谁能理解,我是多么不希望亲人的离去,我希望他好好地。
到了医院,我们推着不省人事的外公,不停地在医院里跑动,做着各种各样的检查。最后把外公推进了ICU,我才知道,这次,是真的凶多吉少了。夜里我不敢在医院中睡去,生怕错过一点关于外公的消息,哪怕眼皮在打架了。本来已平复一点的心情,却在这时被医生打破。他说外公这是脑溢血,能治这病的手术,外公不适合做,一是因为年龄大了,二是因为出血量过多。这次即使做了这个手术,存活率5%不到,即便能醒过来,也会变成植物人。我呆了,我看了看医生,看了看舅舅,再看了看哭成泪人的妈妈。我的神经系统在加快崩溃。可是外公说的那句话还在支持着我:“你外公我,什么没经历过,再大的困难都不能把我怎么样,相信你外公,可以的。”我相信你了,可是你并没有回来啊……外公,你为什么没有回来呢?为什么不愿再看看我们了呢?
当我完全崩溃的时候,是舅舅在外公的死亡通知书上签了名。医生把外公的氧气拔了,舅舅他们给外公清理好身体,换上衣服,打电话请人搭棚子。我才清楚地知道,那个强大的男人,那个在我面前从不流泪的男人,他累了,他倒下了,他休息去了。我只有一直紧握着他的手,流着泪,看着这个男人的心电图慢慢变成直线,温度慢慢变得冰凉,嘴唇慢慢变成乌紫发白……那一刻,我完全崩溃了,眼泪肆无忌惮地流了下来。忍着痛,为这个强大的男人送行。我怎么也没想到那天晚上,我给他打电话,是我最后一次听到他的声音;我怎么也没想到,那是见他最后一面……
外公被送去火化的那一天,我没有走到前面,并不是不想见,而是怕会在他面前哭,因为他说过:“遇到什么事,必须要笑着面对,哪怕世界末日。”所以我是笑的,含泪的笑。
贾平凹说过:“人虽然去了,一个在地下,一个在地上,阴阳相隔,但是互相的那种牵挂是永生永世的。”虽然如此,但是那一次,我是真真切切的完全崩溃了,因为那个最爱我的男人——外公,不在了。
彩色沙林是我们陆良独特的地理奇观,方圆十几公里五颜六色的沙子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十分耀眼,光怪陆离的沙桩、沙堆令人目不暇接。
游人如织,给我们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许多人都说,沙林真是天赐给陆良的一片福地啊!可是,我每次去沙林回来,总会增加一分忧虑,增加一分悲哀。
其实远古的时候,这里是森林密布,动物繁多,山花烂漫,流水潺潺的自然风光。从唐代开始,人们就不断地砍伐树木,开垦土地。随着时间的流逝和人口的增多,树木却越来越少。经过长期的雨水冲刷,平整的土地冲成千沟万壑,形成了一个个沙柱和沙堆。
由于这些裸露的沙粒色彩丰富,引来不少的游客。但当你在沙林中游览时,一阵风吹过,全身都沾满了沙粒,从沙林里面出来就变成了一个沙人了。有时强劲的风吹起沙子,在原野上肆虐,使人好像置身于沙漠之中口漫天飞舞的沙尘,污染着水源,破坏着庄稼,甚至引起交通事故,沙害一步步逼近了县城,使人们的财产安全受到威胁。这个时候我总在想,如果这片土地是一块绿洲,是一片森林那该多好!
今天,我们在陆良举办国际沙雕节,除了展示人们的雕塑技术外,最主要的是呼唤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不要再出现另外一个彩色沙林。
对此,我们已经开始了植树种草,珍惜附近的绿色原野,保护好一草一木。同时,人们还在每平方米沙丘上,安装一个喷水管,管子小巧玲珑,它们能减少空气中的沙尘。让沙子再也不乱飞到游客的身上,而且还有利于小草的生长。没安排水管之前,去一次沙林就再也不想去了,沙害现象被我们辛勤的工作人员给治住了。我为此而感到无比的高兴和喜悦。
我想只要我们加大植树和种草,绿化荒山,使动植物回归家园,生息繁衍,让彩色沙林披上绿装,恢复原有的森林茂密和山花烂漫。
一段文字叙述了一位小朋友画的画。看来,小朋友的画,画得是很幼稚的。不过再想想;我们如果作画的话,也可能会发生类似的错误。
小朋友心想描绘一福美丽动人的景象,因为他缺乏知识和生活经验,思想也幼稚,作画时是凭他一些一知丰解的认识、一些美好的想象,作了“想当然”的描绘。比如:小姑娘要穿得漂亮,在公因里当然要撼戏、玩耍,知了总是攀在树上振翅鸣叫的,柳条是静垂着的,烟自是要胃烟的……
可是,在炎炎夏日的中午(画面上表现的),女孩怎能在公因里这样玩耍呢?在远处的知了怎能肴得见呢?而且,知了又是用振翅来鸣叫的。城市严禁污染,怎能允许烟囱窗浓浓的黑烟呢?既然,柳条静垂着,那是没有风,那么,烟自里,出的烟又怎能交错地上升呢?
孩子们在作画中出现的错误是由于缺乏知识,生物知识、环卫知识;又不懂得各个方面要联系起来分析。他们就凭一些感性认识和美好的愿望,“想当然”地作画描绘。这并不奇怪。可是,成人,甚至很有些名望和知识的人,有时也不免会犯这样的错误。比如:观察事物片面,缺少抖证观点,知识老化而不勤于吸收新知识,等等,办事就会主观主义,不符客观实际,做错了事。当然,事件不像孩子作画那样,但性质却是一样的:“想当然”,不作调查研究,主观唯心。
成人犯了主观主义、“想当然”的错误,它的影响、后果有可能会很严重。这鱿要加强思想修养,勒学习、勒调查。
标签:想到美国一次青蛙著名行过青蛙实验康奈尔大学实一段文字叙述了一位小朋友画的画。看来,小朋友的画,画得是很幼稚的。不过再想想;我们如果作画的话,也可能会发生类似的错误。 小朋友心想描绘一福美丽动人的景象,因为他缺乏知识和生活经验,思想也幼稚,作画时......
国庆节那天,我们全家去大梅沙玩,我想今天大梅沙一定有很多人,可在去大梅沙的路上人却很少。相反,从大梅沙回来的人倒很多,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下车后,迎面吹来一阵风,我本想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可闻到的却是......
如果那天不是帮王大爷送 花 的话.她做梦也没想到还会碰到他。他还是从前那样.只是比以前高了些、黑了些,也瘦了些。她有些激动,想冲过去跟他打招呼。于是她把花车停在马路边锁好,转过身来,却忽然停住了。她注......
彩色沙林是我们陆良独特的地理奇观,方圆十几公里五颜六色的沙子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十分耀眼,光怪陆离的沙桩、沙堆令人目不暇接。 游人如织,给我们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许多人都说,沙林真是天赐给陆良的一片福地......
花生实在平凡不过了,它矮矮地长在地上,没有华丽的外衣,它的果实也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而是植根于泥土之中。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
一方苍穹,展现雄鹰的万里翱翔,更见证它曾在跃跃欲试时不畏巨痛的奋斗。 一片绿茵,展现小草的萋萋芳华,更见证它曾在破土而出时不畏阻碍的奋斗。 逆水而游的鱼儿,我曾想,你们是否是由那些历史上不懈奋斗的斗士灵......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是最动荡。也是最混乱的时期。《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作者赛林格,以及他笔下的主人公霍尔顿考菲尔德,都是 成长 于那个年代、寂静怯懦的五十年代,而在那样环境下成长的他们,被冠以垮掉的......
朋友,你读过唐朝诗人李商隐的诗吗?你可曾记得有这么两句千古绝唱: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它歌颂了蚕的高尚品质和献身精神。 春天 到了,田野里到处是嫩绿的桑叶,同学们都养起了蚕,我也要了几条来养......
一天,有三 个人 来到天堂,一个美国人,一个日本人,还有一个是中国人。美国人问上帝:上帝啊!我们的足球队什么时候才能拿到世界冠军呢?上帝说:快了快了,还有十年吧!美国人哭了:唉!我看不到了!日本人问上......
提到风景,自然会联想到有着桂林山水甲天下美誉的桂林;如诗如画的九塞沟 风景虽美,可是,有谁曾注意过自己身边那些看起来平淡无奇的风景呢?其实这世间本是没有风景的,看的人多了,那山水便成了风景。 每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