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家要包汤圆了。先把材料找好:元宵粉,水,汤圆心和盆子。
准备好后,将元宵粉倒入盆中。可我倒的时候一不小心,把元宵粉弄得满脸都是,成了一只“小花猫”,把妈妈姐姐和婆婆都逗乐了!然后倒入适当的水,再揉成面团。可我又因为水倒多了,揉得时候弄得满手都是。妈妈帮我加了面粉后,我的手才不粘了。再把揉好得面团搓成面条子,用刀切成小段搓圆,慢慢压平,放上汤圆心,一点一点地包好。提示:可千万别有那些小缝,不然的话,心子可要暴露了哦! 来自:作文大全
我包好后,总想变变新花样,就把汤圆捏成了花朵的形状;UFO的形状,.......妈妈见了后“扑哧”一声笑了起来,妈妈的笑,把婆婆和姐姐也逗笑了。 来源:作文网 妈妈把包好的汤圆煮下锅,不一会儿,汤圆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夹起一个,咬了一口,啊!软软的,甜甜的,真好吃!
元宵节前的饭桌上总有几分不同:糯米粉、铁盆、木板、水杯——开始做元宵了!
妈妈总是那一句“揉一点面放一点水,揉到元宵的感觉时,停水续揉。”
在我面前的铁盆里。装着白沙般的面粉。在我左手指间乱摇一阵,掌心缓缓向面粉拍去,无论怎么用力掌心都不能压到盆底。
随手一捧粉屑,立刻如流沙般从指尖划过,用另一只手轻抚一下,才明白留下了抹不去的痕迹。
这难办。我想。
“倒一点水……”我自言自语,一边专注地看着妈妈那双泛黄的手。只见十只手指干净利落地一推,一揉,手指从四面八方向面粉挤去。她平缓的气息一呼,一吸,把看似易散的面粉都听话地掌握在手中。
我也不闲着。雪白的右手紧紧握住杯子的腰杆,左手更是小心谨慎地托住杯口,紧皱的眉头似乎能随着上扬地手移动着,多倒那么一滴也要狠狠滴骂自己一下。
此时,杯中的水好比生命的源泉。沐浴了水的面粉好像活了起来,几下轻推慢揉,几次“雨水”滋润,那如沙般的面粉仿佛让那魔棍轻挥几下,竟变成了一堆巨大的庞然大物——这就是元宵的稚型。
“再把面团揉几下,记得要往一个点揉,用力!”妈妈两手互相摩擦着,细声细气地提醒,马上就好了。
我双手合并着,坚定的眼神自动锁定了方位,腮帮如警示般股三股,雪白的掌心“刷‘地朝面团的白肚皮上刺去,只感觉得血管像打了气般“快要炸了”,没想到,面团软而富有弹性,推在上面跟抹在脸蛋上没什么两样!
此时此刻,我的手指好比牙齿,而面团已经有了元宵的味道。
紧接着,妈妈如鹰爪般的手抓在面粉的一点,捏出了一两个白的深的深洞。轻而不急的一撕二撕,刹那面团一分二,而分四,八个白团静卧不动——最乐的一刻“揉元宵”来了。
这时,可谓“全家动员”,五个人、八个面球,球在两手之中左游右逛,无头苍蝇般前扑后退,时而扁圆时而细长,在这千揉百磨之中,圆形的元宵完成了。
八个“雪球”在木板之上排成一线,有谁能想到,再“推”、“揉”的锻铸下,竟会如此美丽‘和谐。
许久后,厨房里的铁锅脚踩火焰之上,在里面蠢蠢欲动、不停翻滚的热水下,鹅卵石块般的元宵静静在水底围成一圈,只为等待浮出水面的那一刻……
关于元宵节的作文900字
元宵节,在我的家乡南安,是一个最热闹、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在这个亲情浓浓、牛气冲天的新春佳节里,我们盼来了张灯结彩、锣鼓冲天的“盛世元宵节”。
我不得不说,这是最令我难忘的节日,在我的眼里,今年它比以往更加精彩。
元宵节早晨,我拉着妈妈去买花灯。刚走在大街上,琳琅满目的灯笼就令我眼花缭乱。我一眼就看中了一盏精致可爱的小花灯。瞧,一只小牛挺着“大肚子”(那是放蜡烛的小屋子。)甩着土黄色的尾巴,旁边还站着一个小牧童,一手拿着青绿色的竹笛,一手轻轻地抚摸着牛背。那场景,令人为之心动。于是,我立马把这个灯笼买了下来。
月亮才刚刚把太阳踢进山谷里,我就匆匆地把汤圆吃完(不过那入口即化的口感,真是令人回味无穷),迫不及待的点亮自己的小花灯,高高兴兴地和妈妈弟弟一起去赏花灯。
花灯展会场的人可真多啊,男女老少,川流不息。这时,我遇到了几个好伙伴。她们见我的花灯如此可爱,羡慕地说:“哇,你的花灯在哪里买的呀,真好看。”我不禁引以为豪,又带谦虚地说:“哪里哪里,你们的也不赖啊!”话音刚落,黑乎乎的会场顿时变得五光十色,那一盏盏、一排排五颜六色的花灯散发着迷人的光辉,给会场的人们披上了彩色的轻纱。我和伙伴们看得入迷。看,那小鱼型的灯笼,还会发出一闪一闪、与众不同的光芒,真是年年有余(鱼)啊:那小兔型的灯笼,不仅身体里会发光,就连那双明亮的眼睛也有着红色的神奇色彩……
“啪啪啪……”一阵连续不断的鞭炮声把我从对花灯的着迷中拉了出来。转头一看,啊,是踩街队伍,我好奇地走了过去,瞧,在锣鼓声中,激情飞扬的舞狮舞龙,诙趣横声的火鼎公婆,粗犷豪放的拍胸舞,吸引越来越多的围观者,欢笑连连,掌声如轻雷轰轰。
陶醉在这“盛世元宵节”的我,不禁想到:在这个欢乐的新春佳节,在这个万家团圆的元宵节,我们无比快乐。愿元宵节的笑容,永远留在人们的脸上。
关于元宵节的作文900字
元宵节前的饭桌上总有几分不同:糯米粉、铁盆、木板、水杯——开始做元宵了!
妈妈总是那一句“揉一点面放一点水,揉到元宵的感觉时,停水续揉。”
在我面前的铁盆里。装着白沙般的面粉。在我左手指间乱摇一阵,掌心缓缓向面粉拍去,无论怎么用力掌心都不能压到盆底。
随手一捧粉屑,立刻如流沙般从指尖划过,用另一只手轻抚一下,才明白留下了抹不去的痕迹。
这难办。我想。
“倒一点水……”我自言自语,一边专注地看着妈妈那双泛黄的手。只见十只手指干净利落地一推,一揉,手指从四面八方向面粉挤去。她平缓的气息一呼,一吸,把看似易散的面粉都听话地掌握在手中。
我也不闲着。雪白的右手紧紧握住杯子的腰杆,左手更是小心谨慎地托住杯口,紧皱的眉头似乎能随着上扬地手移动着,多倒那么一滴也要狠狠滴骂自己一下。
此时,杯中的水好比生命的源泉。沐浴了水的面粉好像活了起来,几下轻推慢揉,几次“雨水”滋润,那如沙般的面粉仿佛让那魔棍轻挥几下,竟变成了一堆巨大的庞然大物——这就是元宵的稚型。
“再把面团揉几下,记得要往一个点揉,用力!”妈妈两手互相摩擦着,细声细气地提醒,马上就好了。
我双手合并着,坚定的眼神自动锁定了方位,腮帮如警示般股三股,雪白的掌心“刷‘地朝面团的白肚皮上刺去,只感觉得血管像打了气般“快要炸了”,没想到,面团软而富有弹性,推在上面跟抹在脸蛋上没什么两样!
此时此刻,我的手指好比牙齿,而面团已经有了元宵的味道。
紧接着,妈妈如鹰爪般的手抓在面粉的一点,捏出了一两个白的深的深洞。轻而不急的一撕二撕,刹那面团一分二,而分四,八个白团静卧不动——最乐的一刻“揉元宵”来了。
这时,可谓“全家动员”,五个人、八个面球,球在两手之中左游右逛,无头苍蝇般前扑后退,时而扁圆时而细长,在这千揉百磨之中,圆形的元宵完成了。
八个“雪球”在木板之上排成一线,有谁能想到,再“推”、“揉”的锻铸下,竟会如此美丽‘和谐。
许久后,厨房里的铁锅脚踩火焰之上,在里面蠢蠢欲动、不停翻滚的热水下,鹅卵石块般的元宵静静在水底围成一圈,只为等待浮出水面的那一刻……
下午五点二十五分,妈妈问我晚餐想吃什么。我说吃饭,可妈妈吃不下。碰巧,今天妈妈买了包汤圆的材料。妈妈说:“今天晚上,我们一起包汤圆吧!”
妈妈先去做准备,我去书房写作业。
过了一会儿,妈妈在厨房里喊我:“星星,过来包汤圆了!”
“好!我来了!”我钻进厨房,只见汤圆馅儿紫的发亮,原来是用紫薯加炼乳做成的,看起来可诱人了。我馋得直流口水,目不转睛地盯着它。趁妈妈不注意,我偷偷吃了一勺。“哇,太好吃了!”我情不自禁地夸赞起来。
呀!不好,露馅了!妈妈转过头来笑着说:“你这调皮的小馋猫。”说完,我和妈妈都笑了起来。
开始包汤圆了,妈妈弄了一点干的糯米粉放在我的手上,让我用手搓一搓。搓好后,妈妈在我手里放了一个小圆球,让我轻轻地把它压成饼。压好之后,我想把它拿下来,可它紧紧的粘在我的手上,接着手指也被粘住了。妈妈急忙往我手上撒点粉,我在情急之下,手猛地一拍,拍的身上、池子里都是粉……最后,我包了三个大汤圆,总体来说还不错,只是第一个有点儿糟糕。
过了一会儿,妈妈把汤圆端到我的面前,我夹了一个放进嘴里,甜甜的、黏黏的,可好吃了!
今天,我学会了包汤圆。
关于包汤圆的作文450字
和饺子一样,汤圆作为中国的传统食物被人们世世代代传承下来。尤其是每年的元宵节,吃汤圆更是所有中国人的传统。然而十几岁的我却一直到今年的元宵节才真正亲手包了一回汤圆。
正月十五,我们全家人都来到奶奶家过元宵节。下午三点钟左右,所有人都陆陆续续来齐了,奶奶随即“一声令下”:“大家开始包汤圆吧!”于是在场的人除了我和三岁的弟弟以外都走进了厨房。妈妈在走进厨房之前还特意回头嘱咐我一句:“看电视吧,照顾好弟弟。”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对妈妈说:“妈妈,我也想包汤圆。”妈妈看看我,笑着说:“好吧,那你就先把手洗了,再到厨房来。”
我高高兴兴地洗过手来到厨房,妈妈让我站在她的旁边,这样方便她手把手教我这个“新手”该如何去做。“把这块面平放在手上……用勺子取一点馅儿放在皮儿上……稍微少一点……”我就这样一步步地按照妈妈所说的来做。“两只手把面向中间聚,把馅儿包住别露出来……不错,会了吗?”在妈妈的“手把手教学”下,我终于完成了第一份“作品”!之后我越包越快,不出一会儿就包了小半盆。奶奶和伯父们都夸我能干。
到了晚饭时间,我吃着自己包出来的汤圆,心里美滋滋的。自己的劳动果实永远是最棒的!
关于包汤圆的作文450字
元宵节到了,我最喜欢猜灯谜,所以早上就和妈妈向浙北大酒店进军了。
来到浙北大酒店,一进去就是一副灯谜——一轮残月带孤星(打一字)。哎呀,这可不是“开门红”啊,一进门就被难住了。我耐心地思考,因为考验我IQ的时候到了。我思考正入神,突然听见一个雉嫩的声音在念这条谜面。当我回过神来时,却发现一个小女孩乐颠颠地跑到总服务台,说出了答案,服务员给了她一包汤圆。这让我大跌眼镜、目瞪口呆。难道我的IQ还不如一个小孩子?
这可真是气煞我也。我和妈妈“双刀直入”谜山题海,非要消灭几个“敌人”。可它们个个都是老手,我怎么也奈何不了。母子俩基本耗尽脑细胞,我妈决定放弃转而去买东西。可我不死心,一边“调养生息”,一边“寻找敌情”。
就在我快要善罢甘休时,一副谜面映入我的眼帘:“读书破万卷(打一成语)”。哎呀,看到这一副谜面,我就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我开始想,“读书破万卷”下一句不是“下笔如有神吗”?我立刻想到“神来之笔”。一股强烈的表现欲驱使我走到服务台,当我说出答案,服务员说正确,我都快蹦起来了——要不是有这么多人。我的信心立刻大增,大脑也渐渐活跃起来。
我愈战愈勇,随即又结果了好几个“敌人”。看着战利品——汤圆,逐渐增多,我有一种说不出的开心。一转眼已过去了三个多小时。
灯谜,咱们明年再开战!汤圆,我明年再来智取!
今天是元宵节,妈妈说,在滨江公园有猜灯谜的活动。她还说,看花灯、猜灯谜、还有吃汤圆是元宵节的民俗。 晚上七点半,我和妈妈还有亲戚一起来到滨江公园,人真多,非常热闹!那里没有猜灯谜,我好失望。但是我们放了烟花,还放了孔明灯和河灯,真是太有趣了! 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放孔明灯。我先在上面写了“希望我学习100分”,然后妈妈把蜡烛固定在孔明灯上,我用打火机点燃蜡烛,孔明灯全都鼓起来时,就松开手,它就慢慢地升向了天空。我真希望能梦想成真。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我国的元宵节元宵节有很多节目,比如,踩高跷、舞龙、舞狮、猜灯谜等,我们家乡最重要的是放烟花了。
晚上我和家人出发去元宵现场看烟花,路上全是和我们一样是去看烟花的,大家都显的十分高兴。
到了元宵场上,锣鼓齐鸣,可热闹了,只听见几声沉闷的声音,一个个烟花带着红红的火星窜上了天空,几声脆响,夜空绽放几朵美丽的花朵。它们的形状不一,颜色各不相同,有的像玫瑰花,有的像满天星,可漂亮了!
在烟花的脆响声中,人们扬起了幸福的笑脸。虽然烟花很美,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和家人聚在一起开开心心的过元宵节,吃着甜甜的汤圆是幸福的时刻,也是美好的时光。
二月九日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刚吃过晚饭,我就迫不及待地拉着妈妈去赏灯。当我们来到通往西山公园的路上时,那里已经是人的海洋,大人们扶老携幼,欢声笑语,孩子们头戴牛角,手提灯笼,喜气洋洋。
离公园老远的地方,就看见了一座高大雄伟、金光闪闪的灯彩牌楼,走近牌楼只见两面挂着“百彩千灯欢盛世相逢年年好,两山一水乐升平共祝岁岁春”的对联。在牌楼前,人们停下脚步,纷纷举起相机,拍照留念。
走进牌楼,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灯的世界和人的海洋。树上吊着灯、架子上挂着灯、地上摆着灯;有圆的、方的、六角形和八角形的;有红的、黄的、绿的和篮的;有宫灯、荷花灯、十二生肖灯和气氛灯等,足有一二百盏之多。我最感兴趣的是那盏硕大而雄赳赳气昂昂的“金牛兆福灯”,它活灵活现,威猛无比。还有那栩栩如生的“仙鹤灯”和像是要腾飞的“孔雀灯”。展区东边还有一个可爱的“卡通牛灯”,她是一个穿着黄色短裙的卡通娃娃,她长着比身体还大的头,头上生有一对熊猫似的眼睛和一只小狗似的嘴巴,头顶上有两只金色的犄角,太有趣了。我们在那里反复看了好几遍,久久不愿离去。元宵之夜是一个多么难忘的夜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