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课例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04-28 04:21:33
  • 《课例研修|观余映潮老师执教《记承天寺夜游》》
  • 不逾矩而从心所欲

    ——观余映潮老师执教《记承天寺夜游》

    益阳市赫山区万源学校 杨玲

    余映潮老师执教《记承天寺夜游》,分“理文章大意”“析课文结构”“赏千古名句”三大板块,分别抓住关键词句、表达方式和比喻修辞设计主问题,理性构建,感性表达。“板块式”和“主问题”,它们让语文课堂,不逾矩而从心所欲。

    板块式教学,不逾矩,意味着取舍。

    语文阅读教学“百花齐放”,却也“百家争鸣”,“教什么”变得随意、茫然和无所适从。板块式教学,让教师理性思考后合理取舍。

    全盘把握教材编排体系,深入挖掘文本核心价值,方能合理取舍。

    《记承天寺夜游》在单元的定位“古代诗文”,单元导读语说“整体感知内容大意”,课后习题要求“朗读并背诵课文”,这些都是“不逾矩”的提示。就文本核心价值而言,《记承天寺夜游》美妙在何处?余老师对此框定的板块是“结构”和“名句”。“取”了这三大板块,自然就“舍”了其他,课堂因此眉目清明。

    “板块式”说的是课堂整体设计,“主问题”指向课堂整体操作。

    “主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开合自如,从心所欲,意味着提炼。

    主问题,必须有精准性,有开放度,能支撑起课堂长时间参与深层次的阅读活动,它要求教师打通“教法”和“学法”,它既是教师解读文本的着眼点,又是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的着手处。

    如“赏千古名句”板块,可以从虚实结合、动静相生、用词之妙等方面展开,但余老师将这些都提炼在“比喻”这个主问题之下。“这一句为什么好”,这是在精准地聚焦。“请来表述你的欣赏”,余老师将束缚减到尽可能少,学生自然畅所欲言。“放开”学生发言,又自然地“收拢”在“比喻”之下,最后用“不著一字而尽得风流”和八个四字词语言其美,余老师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匠心独具。

    “板块式”,合理取舍,不逾矩。“主问题”,精准提炼后放开去,从心所欲。自律而自由。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堂设计和操作上高度“自律”,去理性构建课堂的充分的自由。

    因声求气诵妙文,返璞归真品名句

    ——观余映潮老师执教《记承天寺夜游》有感

    雅礼洋湖实验中学 蒋超群

    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里评价《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是苏轼的绝世妙文,而在学习完余映潮老师执教的这堂课后,我深深地觉得,余老师这堂课也是一堂绝世妙课。

    一、诵读,体会情感之微妙

    《记承天寺夜游》作为一篇言简义丰的短文,虽然只有85个字,但其中既有喜悦又有哀愁,既有自由洒脱又饱含无奈和忧伤,如何教才能让学生透过词句体会到作者这些微妙的情感呢?

    这节课上,余老师主要运用“因声求气”的方法,通过设计层层深入的朗读,引导学生慢慢地沉入文本,贴近文字,触摸到了作者的灵魂。何谓“因声求气”?“声”指节奏、音调平仄、押韵,“气”指情感、气势,“因声求气”就是通过感受诗文语言的音韵、节奏来把握作品的精神。余映潮老师这节课上的朗读设计更是将“因声求气”这一传统方法发挥得淋漓尽致。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读出一点文言文的味道”,指导学生读好“念”、“盖”、“但”这三个关键词,尝试把这三个词的读音拖长,并且放慢语速,读出感叹和遗憾的味道;再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读出一点夜游的兴味”,读出“欣然”和“亦”这两个词语中蕴藏的愉悦和惊喜;三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读出一点复杂的情愫”,读出一个遭贬“闲人”的失意和落寞。三次朗读,每一次朗读都有不同层次的要求,都有不同层次的指导,绝非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余老师在这一环节中,指导学生从语音、语调、停顿、语气、表情等多方面去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可以说,学生每朗读一次,他对文本的理解就深了一层,对情感的体验就多了一分。

    反观自己平时的课堂是如何处理朗读的呢?似乎更多关注的是学生读的声音、读的形式和读的技巧,甚至于有时为了赶进度,让学生齐声朗读一遍就草草收场了。看似书声琅琅,其实有口无心,我们只是让学生张开了嘴巴,却没有打开他们的心。学习了余老师的朗读设计,我为平日低效重复的朗读指导感到汗颜,同时也深刻地体会到什么才是真正有效的、有层次的朗读指导。

    二、背读,分析结构之美妙

    《记承天寺夜游》这样一篇绝世妙文,妙处甚多,而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最容易忽视的就是它美妙的结构,余映潮老师却巧妙地捕捉到了这一点。在这个环节中,余老师如稚气未脱的顽童般,和学生们做起“游戏”来——你们背一遍,老师就教给大家一些知识。

    在余老师层层深入的点拨下,学生逐步体会到这一篇“神品”灵动而又缜密的结构。第一遍背,学生不仅知道了这篇文章是叙议结合的佳作,第一层是叙述,第二层是抒情议论,还明白了原来表达方式也可以是划分层次的依据;第二遍背,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了解到第一层的叙述中还可以细分为记叙和描写;第三遍背,学生收获到古人作文时的典型笔法——起承转合,并且这四个层次中还包含着作者不同的心情。

    余老师看似只是告诉了学生一些知识,其实是给学生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学生看似只是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用笔记录了下来,其实是加深了对文章章法的理解。但是,关于这一环节,我也有一处疑惑:文章结构的这些妙处,是由教者直接告诉学生更好,还是引导学生自己去体会更好?我们常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那么,教者是否可以先通过设计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他们深入地揣摩文本之后再进行适当的点拨呢?

    三、赏读,品味语言之精妙

    学生经过大半节课的诵读、背读后,已经对文本有了深入的理解和思考。这时,余映潮老师体贴地说道,“同学们已经很累了,让我们休息一下吧,再做一件安静的事情。”顺畅地过渡到了本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欣赏“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千古名句。

    听完余老师这句话,我在想:为什么此时不安排学生出声诵读了呢?真的只是出于对学生的体贴么?会不会还可能因为品味词句比较适合于默读,毕竟默读不受节奏和速度的限制?会不会是余老师此时想要营造出不同的课堂氛围,让课堂“静下来”,让思维“动起来”?无论何种原因,我认为余老师此时让学生做这么一件“安静的事情”实乃明智之举。

    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我们的语文课,不论创设了多么丰富的活动,设计了多么精巧的环节,最终一定要落到语言和文字上面去。这篇绝世妙文中有不少美词佳句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但是余老师只取其中一瓢饮,聚焦于文中写景句的欣赏。这个环节最令我叹服的是余老师对学生回答的评价语,他绝不会用一句轻飘飘的“你真棒”来予以肯定,也不是一个从不否定学生的“好好先生”。当学生说作者以明月自喻,以黑夜比喻朝廷时,余老师在肯定她的思绪开朗时也纠正了她这种牵强附会的说法;当学生说这一句既写出了月光的澄澈洁白,也写出了竹柏影子的交错纵横时,余老师在他的回答上进一步阐述其中动和静的相互映衬;当学生说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微妙的心境时,余老师轻轻地用一句“一切景语皆情语”进行高度的概括。

    这一环节中,最令人拍案叫绝的莫过于余老师在最后用八个四字词语对这一美句的品析,其中涉及修辞、悬念、意境、情感、结构等多方面内容,这三十二个字不仅体现出余老师思想之凝练,语言之简练,更彰显其文本解读之老练。我想,无论时代如何演变,无论科技如何发展,文本解读能力是语文教师永远的基本功。

    大道至简,大象无形。也许在我们平日的观念里,更多的是追求课堂的新颖,但是余映潮老师用这一堂课告诉我们,语文课也可以如此朴实,如此自然。

  • 《课例分享|自读课小说阅读课例《孤独之旅》》
  • 【话题探讨】请就自读课教学的真实困境谈具体的突围之法。

    自读课要处理好这些关系。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自读课姓“自”,应该以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探讨为主。教师应该信任学生。能够由学生自主发现和建构的内容,就应该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完成。但信任不等于放任,教师要在阅读训练重点上把准大方向,不能疏忽阅读方法的过程性指导。

    教材与教学的关系。自读课要“读”,要根据教材中单元提示和自读课文的旁批及阅读提示来阅读。学生层次有差别,“读”的要求和成效,也应该有层次。下要保底,上不封顶,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不同程度的阅读体验。

    教读与自读的关系。自读课是“课”,同样要有课堂完整的结构,有自己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功能。有个很形象的说法:教读课是“卖家秀”,举例子,给方法;自读课是“买家秀”,要把教读课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迁移运用到阅读实践中。

    (益阳市金银山学校 何丽苗)

    我们都知道,自读课文就是篇目前标了“*”的阅读材料,自读课就是将教读课所得知识、方法和能力有效迁移和拓展的课型。我们都知道,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学生学习的陪同者、见证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实践者、探究者,是知识的运用者、迁移者。我们都知道,自读课教学尤其要放手让学生自学。但教师如何有效提供阅读指导再“放手”,学生如何有效使用阅读方法去“自学”,总难把握尺度。自读课文教什么,怎么教,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追根溯源,“以本为本”,我特意将自读课文挑出来反复阅读、比对,我发现,教材中现代文自读课文都有旁批或阅读提示助读,文言文自读课文,都有阅读提示和课后习题助读,教学时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这些助读系统。每篇自读课文的阅读提示各有侧重,或指向文章内容,或指向文体知识,或指向写法特点,或指向阅读方法,或指向荐读篇目……教学自读课文时,阅读提示就是航向标,我们应该根据它确定教学重点,设计好主问题,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独立阅读,引导他们用教读课文中所学方法自主解决问题。

    (益阳市赫山区万源学校 夏政英)

    教学设计

    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自读课文《孤独之旅》

    益阳市龙光桥镇中心学校 蔡晓静

    教学目标

    1.把握人物的成长历程,理解小说的主题。(重点)

    2.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品味诗意的语言。(难点)

    3.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1.谈“昨天的杜小康”。阅读课文后的阅读提示的前部分。请你用一个词语概括曾经的杜小康。如何理解文题中“孤独”的含义?能用哪个词替换它吗?

    2.明确学习目标。阅读课文后的阅读提示的后部分,师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

    二、新知探究

    (一)自学自研

    探究活动:抓住心理变化,品尝成长滋味。

    提示:结合旁批阅读全文,然后思考、批注、朗读。

    1.用横线划出文中表现杜小康心理变化的词句,说一说杜小康在成长过程中品尝到了哪些滋味。

    2.用波浪线划出文中描写环境的句段,写下赏析的关键词,请选择最有感触的一处有感情地朗读。

    3.回望成长背后那串深深浅浅的脚印,杜小康最应该感谢的是什么?

    预设:杜小康由“恐慌”到“面对”到“战胜”。写人物心理,可以直接描写,也可以通过语言、动作、环境等间接表现,比如孤独。曹文轩说:“有些孤独,其实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无法回避的元素。我们要成长,就不能不与这些孤独结伴而行。”文题不是“放鸭之旅”“成长之旅”,是“孤独之旅”,孤独是文章的主旋律,也是杜小康这趟放鸭之旅的生活底色,那个以孤独为底色,由天空、芦荡、大水、狂风、暴雨、小船、鸭子、生病、饥饿等所构成的荒无人烟的世界,让他成长。

    追问:理清杜小康心理变化过程后,你觉得杜小康是个怎样的人?

    衔接:大量的环境描写,诗一般的氛围,对人物也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二)合作共研

    探究活动:品读诗意语言,感悟成长环境。

    提示:1.紧扣文本,抓住典型景物及其特点;2.标画重音词,变化语速语调,读出人物情感变化;3.朗读和品析相结合。

    预设:第15段,用鸭的孤独来衬托人的孤独。鸭子们成为无家的漂游者,用亲昵的口吻读这些乖顺的小东西吧;第24、25段,芦苇、香草、萤火虫、水鸟,描绘了静谧美好的夜晚,这景象是放鸭前的杜小康从未见过的,使他暂时的忘却恐慌;第36段,写出了暴风雨的可怕,渲染异常恐怖的气氛,特别重读“最恶劣”,另外表时间的两个词也可强调,突出暴风雨持续时间之久。

    (三)总结归纳

    1.环境描写的作用:①渲染气氛;②烘托人物形象;③揭示人物心境(展示人物心理),表现人物性格(展示人物精神世界);④推动情节发展;⑤深化作品主题;⑥反映(暗示)社会背景。

    2.曹文轩小说中的语言生动细腻,富有韵味,值得反复咀嚼。

    三、巩固提升

    有感情地朗读下面的句子,体会曹文轩小说中诗一般的语言。

    1.“这天下午,桑桑正和细马在田野上放羊,看到蒋一轮陪着妻子,来到了校园外的田野上。太阳暖融融的,满地的紫云英,正蓬蓬勃勃地生长,在大地上堆起厚厚的绒绒的绿色。其间,开放着的一串串淡紫色的小花,正向四下里散发着甜丝丝的气味,引起许多蜜蜂在田野上嗡嗡欢叫。”(《草房子》)

    预设:美丽的春日田野图。我们看到了牧羊的孩子、晒太阳的夫妻、淡紫色的小花、绒绒的绿叶、歌舞的蜜蜂,我们听到了蜜蜂嗡嗡欢叫的声音,我们闻到了甜丝丝的气味,我们感受到了暖融融的阳光。视觉、听觉、嗅觉、触觉融为一体,使我们身临其境,如置画中。画面流淌的诗意让我们感动,让人情不自禁想回归自然。

    2.“油菜花田与大片大片的麦田互为相隔,天底下,黄一片,绿一片,将一个彩色世界闹得人心里暖洋洋的。”“汗珠从青铜的下巴下落下,落在了干草中。他的眼前,一会儿金,一会儿黑,一会儿红,一会儿五彩缤纷。”(《青铜葵花》)

    预设:我们的眼前顿时浮现出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照片,照片里有美丽的大麦地,有忙碌的场面,有令人怜爱的青铜。

    四、学后反思

    1.通过本课学习,你收获了什么?还有什么疑惑?

    2.出示“明天的杜小康”。

    孤独之旅走完了,而杜小康还得向前,还有无数个陌生的前方在等着他,后来啊,他的前方出现了很多比孤独更可怕的磨难,你能想到他的未来吗?油麻地小学校长桑乔最后说了这么一句话:“日后,油麻地最有出息的孩子,也许就是杜小康了!”

    五、课后达标

    自选一项:

    1.摘录书中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和诗一般的环境描写。

    2.阅读《草房子》或曹文轩的其他作品。

  • 《教学反思|教读课文言文阅读课例《愚公移山》》
  • 【话题探讨】

    “主问题”教学法对初中语文教师提出了哪些要求?

    随着课改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语文老师都把目光投到了“主问题”教学方法上面来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入“主问题”教学法,对优化语文课堂结构和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有着重要意义。

    “主问题”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能从课文整体的角度和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理解、品味、欣赏、探究的重要问题或话题,它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部编版的语文教材编排非常灵活,“主问题”教学法对我们初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我们要有整体意识,我们要熟悉整套教材的编排体系,了解每一个学年、每一个学期、每一个单元的训练重点在哪。其次,我们要有文本意识,要摆脱对教参和教辅资料的依赖,要回归教材,潜心研读文本,换位思考,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阅读,去体会,去品味,去精心设计主问题。我们还要有主导意识,充分发挥教师点燃、点拨、点评的作用,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扎实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益阳市龙光桥镇中心学校,潘敏)

    “主问题”教学法绝不是对教师教学的简单缩减,而是让教师精益求精,养成与文本、与学生、与课堂对话的习惯。

    1.它要求教师对文本内容以及相关出处有较为全面的认识,从而准确地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或者通过对作者写作意图的分析来准确地抓住文本关键,进而得出“主问题”。

    2.它要求教师准确把握学情,进而设定难易适中的“主问题”,并能根据不同的学习进程对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

    3.它要求教师全面驾驭课堂,在学生自学、交流、展示、质疑等活动中,能提供有效帮助,并能通过恰当的评价方式推动课堂向深度、向广度或向高度发展。

    (益阳市龙洲中学,郭益平)

    教学反思

    文言需要诵读,课堂需要聚焦

    ——执教《愚公移山》所得的经验

    益阳市赫山区万源学校 杨玲

    向省里选送《愚公移山》这个课例,聚焦文言文阅读“死于章句,废于清议”的教学现状,借用学生的话来说,“非常勇敢”。所以,我在反思中拒绝了“亮点”这样“温和”的字眼,郑重地使用了“经验”。

    经验,可以复制和推广。

    聚焦于课例中的教学方法,个人认为,突出“诵读法”和更新“串讲法”,是经验。用“有任务和要求”的诵读,来提升文言语感,把适机追问、相互答疑和对应的诵读指导,有机结合起来“串讲”。

    我们都知道,学习文言文,更需要“书读百遍”,可总看不到“其义自见”。这与诵读任务和要求不明确及教师“串讲”不精当有关。

    紧扣寓言中的“人•事•理”这个主问题,安排了朗读。

    第一轮读,任务是“找到人物对移山的态度并简析”,与此对应的要求是精准地读出表明态度的关键词句。学生找到的诸如“惧其不已也”“笑而止之”“跳•往助之”“聚室而谋”“杂然相许”“献疑”“感其诚”等,都是重要的“脚本”,利用这些提示,能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

    第二轮读,任务是“找出两个对比鲜明的人并背诵”,与此对应的要求,除了“熟读”,还应该读得“有感情”。以声传情,离不开重音词、语速、语调和语气的处理。课例中,有个孩子洋洋洒洒地讲了一大通来对比其妻和智叟,冲散了我原本聚焦“愚智辩论”的预设。而且,这样的“侃侃而谈”正是文言文“废于清议”的迹象,我必须让它“生于章句”!

    于是,我截取了其妻和智叟的话,追问两处话语中相似句式和不同态度。追问,追出了“精彩纷呈”。学生找到了“以……力”,前者以“君”尊称,后者说“残年余力”,语带鄙夷。学生发现了,两处句子都使用了“曾不能”和“如……何”的句式。前者将人与山比较,指向移山之难,后者说愚公奈何不了山中草木,强调的是愚公年老力衰。还有学生指出,“其”放在“如……何”的前面,使句子非表疑问,而是强调反问语气。

    在此基础上,我安排了转换角色读人物语言的练习。重读“焉置土石”“甚矣”“不惠”等词,拉长“其如土石何”中“其”字尾音,区分疑问语气和反问语气,这些诵读技巧的应用,变得自然而然。同时,其妻对移山的关切、担忧、深思,智叟的傲慢、尖酸、刻薄,都不需“清议”,而是化在“生于章句”的诵读中。

    第三轮读,任务是“找寻人物对话背后的心理”,与此对应的要求,不止于“语言”“思维”,还要引向“审美”和“文化”。“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愚公”,学生言之凿凿说愚公蠢,再次打破了我的预设!

    我顺延学生的思路分析了智叟的心理,追问:愚公又为什么说智叟思想顽固呢?我觉得此处是有必要“串讲”的。由两人的观点,到两人对“事”的分析,再聚焦智叟和愚公争论的本质,是对“人力和自然力”的认识这个“理”。教师这样层层“串讲”,才能避免学生在故事表层原地打圈圈,才能将浅显“小故事”背后深刻的“大道理”引出来。

    课例显示,这样的“串讲”是有效的。

    再议愚公形象,学生没有讲出我预设中的“不畏艰险”“心志坚毅”“目光长远”。一个孩子说“愚公是有大智的”,我欣喜地抓住了这个预设外的“智”字,并板书。接着有孩子受了启发,说“愚公是一个非常勇敢的人”,让我更欣喜地提取了“勇”这个字。“明知不可为而为者,是为勇者!”说出这个句子时,我和孩子们都觉得好痛快!再回到“搬家”之说,有孩子生发观点:他是仁义的。“仁”字被板书。我将“智”“勇”“仁”串讲起来,又顺势追问:愚公如此智慧、勇敢、仁义,为何还被叫做“愚公”呢?学生竟然联想到了《陋室铭》,“陋室”的名字和“不陋”的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课堂由此及彼,由表而及里。

    文言需要诵读,课堂需要聚焦。以上,姑且妄议为执教《愚公移山》的“经验”。经验,源于反复实践。这份实践的指导,来自教材的编排体系。

    部编版语文教材中,“单元导语”“预习提示””思考探究”等,提供了精到的“助教和助学系统”,教者若能认真领会“编者意图”,多能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并依此生出有效的教学举措。

    肖培东老师在《语文:深深浅浅之间》中说,“文言文教学要实现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的统一,是高境界。”学生也说到了,文言文学习要面对“难”和“懒”两座大山。愚公移山,毕力平险,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不回避问题,迎难而上,是勇者之举。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只为福泽子孙,是仁者之心。自然伟力有限,人力虽弱却无穷,目光长远,辩证看待,是智者之思,是古人的智慧和胸襟。

    借《愚公移山》课例所得,聚焦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深研诵读之法,用好串讲之法,连通文言文简洁的“文字”和深厚的“文化”,需要语文教师静心求索和躬身实践,我将为此继续努力。

  • 《教读课文言文阅读课例《愚公移山》》
  • 【编者的话】

    “双减”政策之下,如何“减负增效提质”?

    初中语文新授课,可以尝试这样做:

    聚焦“主问题”设计,强化课堂“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活动主线”意识,追踪素读文本、设计教案、教授新课、反馈课堂、总结经验等环节,充分利用部编版教材助学系统,注意区分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紧密结合实际学情,有针对性地根据文本选点设计课堂活动,面向全体设计“注重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分层作业。

    从本期开始,将推出“初中语文新授课”相关课例。

    感谢您的关注和推广!

    图片

    诵读是文言文教学的大树之根

    ——《愚公移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益阳市赫山区万源学校 杨玲

    研讨主题

    聚焦课堂,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学内容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读课文《愚公移山》。

    教学目标

    1.读懂“小故事”:变化语调和语速,分析不同人物对移山的不同态度。(重点)

    2.读懂“大道理”:结合原文来解读愚公形象,感受古人的智慧与胸襟。(难点)

    教材和学情分析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在八上出现了第三单元和第六单元这两个“古汉语单元”,即整个单元的课文都是古诗词和文言文。教者认为,这是在提醒我们,要注意“语体”的不同,并对应采取合适的方法。

    文言文学习的“难”,很大程度上源于语体障碍。文言文学习中出现的“懒”,可能与识记任务较多和学习方式单一、枯燥有关。

    不“肢解”词句,不“生讲”术语,不“硬背”译文,而是创设语境,有指向地诵读,重在培养良好的文言语感,激发“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探寻文言文从“文字”到“文化”的秘密,对学生来说,应是有意义且有意思的尝试。

    教学方法

    聚焦文言文学习“死于章句,废于清议”的课堂难题。更新“串讲法”,把追问、答疑和适当的语言训练有机结合在一起。突出“诵读法”,用“有任务和要求”的诵读,来提升文言语感。

    教学过程(使用希沃白板5制作并播放课件)

    一、目标导学

    1.学情检测。用小游戏检查上节课学习效果。

    ①读准字音:太行(háng) 冀(yì)州 河曲(qū) 始龀(chèn) 亡(wú)以应 箕畚(jīběn) (错)

    解析:“冀(yì)州”读音有误,应为“冀(jì)州”。

    ②解释词语:古汉语中,山南水北为“阳”。“益阳”,因在益水之南而得名。(错)

    解析:古汉语中,山南水北为“阳”。“益阳”,因在益水之北而得名。

    ③读准停顿:河 曲 智 叟 / 笑 而 止 之 曰 (对)

    ④翻译句子:“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意思是“邻居住在京城的妻子留下一个男孩。(错)

    解析:“京城”是复姓。“孀妻”指寡妇。”“疑男”指死了父亲的男孩。

    2.出示单元目标和课文预习提示,点明本节课学习任务。

    教师预设:本单元我们要“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上节课,我们注重于《愚公移山》这篇文言文的“文字”,读准了字音和停顿,整体上读通了内容大意。《愚公移山》的预习提示说“《列子》是一部很有趣的著作,其中有大量的寓言”。这节课,我们来读“有趣的故事”和“深刻的道理”,聚焦文言文中的“文化”。

    3.明确本节课的目标。

    二、新知探究

    (一)自学自研

    1.出示课后“思考探究”第一题、第二题和第三题,抛出主问题:对移山之事,不同的人有不同态度,他们言行背后的心理,各是怎样的?

    2.独立学习,教师巡查学情。

    学生活动:带着问题小声读课文,边读边标注。①找到对应的语句,看不同人物对移山的不同态度。②找出文中对比鲜明的人物。③揣摩人物言行背后的心理。

    (二)合作共研

    3.聚焦“话题”: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学情况。

    学生活动:分享成果,探讨疑难。

    4.聚焦“文本”:哪些人物对比鲜明?怎样读出不同意味?

    教师预设:智叟笑愚公“汝之不惠”,愚公叹智叟“汝心之固”。

    智叟所说的“残年余力”确是事实,应重读。“曾不能毁山之一毛”中“山之一毛”的出现,透出强烈的不屑。“其如土石何”,“其”字加强反问语气,强化了智叟语气中的理所当然和盛气凌人。

    愚公说智叟思想顽固,“曾不若孀妻弱子”。根据“长息”和句末句号的提示,此句非感叹句,是陈述句,语速应缓,语调不宜“高亢”。愚公说子孙后代生生不息,这个层次用了“顶针”手法,当“一句顶着一句”,恰当地连读,读出愚公思想的深邃。“而山不加增”,“而”字表转折,“山”字后的停顿可适当加长。同样是反问句,“何苦而不平”较之“其如土石何”,语调上扬的幅度要小一些,表现出愚公移山所持的坚定信念。

    5.聚焦“文化”:分析愚公形象。

    学生活动:紧扣原文说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愚公”。

    教师预设:不畏艰险/心志坚毅/目光长远/……的愚公。引导学生再次放眼全文,从“我”的角度解读愚公移山之举。如抓住故事中人物取名“愚公”,来说历史上和生活中关于“大智若愚”的人和事,以此深化寓意,让古老故事中的精髓,与时俱进地焕发出新的意义。

    (三)课堂小结

    教师预设:《愚公移山》要说的不只是“移山”之事,也不只是“愚公”其人,而是寓言背后的“理”。像这样有意思的故事,像这样有深度的哲理,《列子》中还有很多。

    三、巩固提升

    分角色分层次背诵课文。

    学生活动:从“聚室而谋”“其妻献疑”“叩石垦壤”“智叟嘲笑”“愚公长叹”“帝感其诚”等情节中,挑选一个或几个感兴趣的部分,有感情地诵读。

    四、学后反思

    说说课堂收获和疑惑。

    学生活动:从课堂中学习的内容、方法、技巧、情感体验等方面,说说自己的收获,也可以说说经过本节课的学习,留存或产生的疑问。

    五、课后达标

    1.必答题,独立完成课后“思考探究”第三题。

    2.选答题,合作完成课后“积累拓展”第五题或第六题。

    板书设计:

    愚公移山 《列子》

    人事→ 寓言 → 理

  • 《评璩艳霞老师《秋天的怀念》课例》
  • 这是我第三次听璩老师上《秋天的怀念》了,她说她特别喜欢这篇文章。因为喜欢,她不惧众多名师都上过这一经典名篇;因为喜欢,她说要跟这篇文章“死磕”到底;因为喜欢,她每一次都不愿意重复自己的教学设计……越发觉得,能上好一堂课,讲好一篇文章,做好一名老师,这份“喜欢”必不可少。听完璩老师的课,我很是喜欢,因为我不仅感受到了文章中的深情,也体会到了璩老师课堂中的真挚。

    一、反复朗读,感受生命的温度

    《秋天的怀念》文字克制但情感饱满,文中处处流淌着作者的真挚和深情,是朗读教学的绝佳文本,再加上第二单元的单元目标要求继续强调朗读,因此这堂课上璩老师开展了多次朗读活动。

    课堂伊始,璩老师用低缓深沉的语言朗读《我与地坛》中的一句“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不仅让学生迅速知悉了文章的写作背景,又一下子将学生带入了凝重、忧伤的情境之中。接着,璩老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一句,先是师生对读,把握重音,再让学生在朗读时加上相应动作,感受史铁生的“暴怒无常”,最后引导学生进行心理补白并朗读:我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呐喊:________,体会史铁生的绝望。

    这堂课,璩老师用她的匠心和巧思为学生设计了多种朗读形式,引导学生进行了有效的朗读训练,很好地达成了单元目标。尤其是最后让学生朗读心理补白的部分,听到学生声嘶力竭地喊出史铁生内心的绝望、不甘时,可以看出他们已经完全地代入并沉浸其中了。

    二、环环相扣,体会生命的厚度

    作为一位年轻教师,平日备课时我最害怕课堂思路不清,一片混沌,因此,我最喜欢也是最感佩的就是璩老师这节课的四个教学环节——生命的绝望、生命的觉醒、生命的忏悔、生命的救赎。

    在“生命的绝望”这一环节,璩老师通过开展多种学生的朗读活动去感受史铁生的痛苦;在“生命的觉醒”这一环节,璩老师带着学生去文章的字里行间捕捉描写母亲的细节,体会母爱的伟大;在“生命的忏悔”这一环节,紧紧围绕着“好好儿活”和菊花的深层蕴意,体悟生命的宝贵;最后,通过不断追问学生“我们怎么好好儿活”,引导学生珍惜幸福的当下。每一个环节都有具体的教学目标,或是落实朗读训练,或是分析人物形象,或是探究文章主旨,或是达成育人目的。整堂课思路清晰,环环相扣,而且以“生命”贯穿课堂始终,彰显了璩老师“生命语文”的教学追求。

    三、巧设补白,挖掘生命的深度

    解读文本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关注文本的重复处、空白处、矛盾处和冗杂处,教师对这些地方的深入挖掘,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把握作品的独到和精妙。璩老师这一堂课就精准地抓住了文本中的空白处,通过设计几处“补白”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培养了学生探索和创造文本的能力。

    第一处是让学生在“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后加一句话,想象史铁生当时内心的痛苦与绝望;第二处是让学生补充母亲的那句“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中的省略号内容,思考母亲还想说些什么,体会母亲弥留之际对儿女的牵挂与担忧;第三处是创设情境——假如母亲还在,史铁生多想对妈妈说:“妈妈, ”,引导学生补充史铁生想说而再也无法说出口的话,感受他无尽的忏悔和愧疚。

    《秋天的怀念》是一篇情感深挚的散文,然而作者在写作时却极其克制,将内心汹涌的复杂情绪藏匿在了文字的背后。因此,璩老师非常巧妙地创设了多处“补白”,引导学生不仅要关注作者说了什么,更要思考作者还有什么没有说,使得学生在一次次想象与补白中读出了文字背后的深情,读懂了作者的创作意图。

    三、妙用资源,拓宽生命的广度

    璩老师的这一堂课还是“1+X”整合教学的典范,整堂课通过教授《秋天的怀念》,用史铁生不同书中的语段作为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语,真正实现了课内、课外阅读内容的联动,实现了一篇课文和几篇文章或几本书的联动。

    导入时引用《我与地坛》中的“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短短一句话就让学生明晰了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生存状态;在“生命的忏悔”这一环节,通过引用《我与地坛》中的一句话:“那时他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学生顿时就能体悟到文中隐藏得极深的忏悔和愧疚;在最后一个“生命的救赎”板块中,璩老师补充了两处资源——史铁生遗体捐赠说明和史铁生获得首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时的颁奖词,加深了学生对于生命的理解,引导学生思索“我们要如何好好儿活”。

    听完璩老师这一堂《秋天的怀念》,蓦地想起了大学时期的一个中午,夏日的阳光铺满了绿茵茵的草坪,我坐在空空荡荡的自习教室,默默地读着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淌下了一行行滚烫的眼泪。真挚的文字总是动人,真挚的课堂亦是如此。

    巧借课堂活动,走向文本深处

    长沙县泉塘中学 陈晓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全国著名教育专家中学精品课堂展示研讨会上,我有幸观摩了教育部“名师领航工程”璩艳霞老师的《秋天的怀念》一课,近距离地感受到了名师的风采,文字的魅力。这堂课传达出了浓浓的生命意识,是对工作室“生命语文”理念的最好诠释。这些生命的唤醒,借助丰富的课堂活动得以实现。

    一、 以读为线,读中感悟。

    本单元的目标是“继续朗读,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璩老师在设计中以朗读为线,展开对文本的赏析。在朗读活动中,没有简单的重复,而是逐层深入。“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为了让学生体验到作者当时的状态,学生读,师生读,加入动作读,在不同的朗读中,感受“生命的绝望”。

    在朗读中,抓住教育的契机。在读“狠命的捶打”时,有一个同学读得非常有感情。璩老师马上询问:“你为什么读得这么有情感?”让学生顺势说出了朗读的关键,适时发现并及时利用教育契机,教育的智慧在课堂上绽放光彩。

    变式品读,比较异同。“‘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她又悄悄地出去了“这一部分的品读,教师为了让学生通过语言体会到母爱的细致,采用了变式阅读,将人物语言分行呈现,语言的变式使得两个人物性格更分明,拳拳之心跃然纸上。

    二、 批注阅读,学习有法。

    批注式阅读是在一定的阅读情境中,基于自己的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对文章的语言进行感知,对文章的内容、语言、情感等用符号或文字加以圈画、赏析、点评的一种阅读方法。批注式阅读是一种研究性活动,是一种以主动探究为核心的阅读实践活动,是一种有思考的,由浅度阅读走向深度阅读的个性阅读方式。我们在很多的名师课堂中可能都只看得到精彩纷呈的个性设计,让人叹服的个人修养。难能可贵的是,在全国的研讨活动中,我们还能看到这样真正立足于课堂,适用于我们一线教师的教学设计。

    在“活动二:品析细节,读懂母爱”中,问题设置为:“品析描写母亲的那些细节,说一说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在要求学生动笔批注时,给出批注的指导,关注:1.动作、语言、神态2.叠词3.环境描写。不是简单地交代方法的运用,而是具体给出方法的指导,提供支架,让学生知道要动笔,还知道如何动笔,如何阅读文本。也许一两次的训练还不足以有明显的效果,但是如果长期采用此种方法,我相信,孩子们一定会给我们惊喜。

    三、 读写结合,文本对话。

    一个小时的课,学生却不觉得漫长,沉浸在文本之中,来来回回。《秋天的怀念》一文,如果是一个母亲来读,不必讲自能领会其中悄悄的脚步和红了的眼边儿。可是,一群七年级的孩子,有着健康的身体和同样健康身体的母亲,有着无忧的岁月和还未品尝过的苦,他会懂得其中的千般滋味吗?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如若不懂,慈悲何来?璩老师无疑是懂得这一点的,在设计中,她设计了多个补白活动,通过补白,让学生真正走入人物的内心,去体会那一次呐喊,那一场无奈。

    在“活动一:品读,补充心理活动”环节中,请在“这是生命的绝望,我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呐喊:________。”他会呐喊什么?请你喊出来。在不同的呼喊声中,那绝望的气息在教室里回荡,震撼人心。在读懂母爱时,“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她还想说什么?“好……好好儿活……”断断续续的生命绝响是永不断裂的爱。补写活动三:“如果史铁生的母亲还在,他多想对妈妈说:‘妈妈_________’文本,只有打通了,被理解了,才有存在的意义。在一次次补白中,过去的史铁生,现在的史铁生,那个“挡在窗前”的母亲都鲜活了起来,带给人心灵的震颤。

    那些细节,最是动人;那位教者,最是动人;那个场景,最是动人。写下文字的时候,课堂情景恍在眼前,唤醒生命,照亮人生。

     

  • 《读写课例丨绘一轮有温度的月 抒一份有深度的情》
  • 教学目标:

    1.理解东坡词中各种“月”意象的涵义,及其所体现的儒道互补的传统思想;

    2.激发关于“月”的丰富联想,能绘月抒情,内化古典诗词中的写作资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预热,歌曲播放)

    猜一猜:这是哪个字?(“月”的小篆)大家转眼之间就是初三年级的毕业生,我们常常会感慨岁月真快呀,那你知道我们为什么用岁月来形容时间吗?(出示图片)你看,它的这种变化和流转,就如同我们的日子和时间。时间堆叠就成了历史。而在历史的文学记忆中,月又是一位永恒的主角。

    (出示未升格的学生例作)请你来评价一下这段和“月”有关的文字如何呢?

    (出示灯片,请学生点评)

    今天,我们来共赏苏东坡笔下的月,体悟他的内心,思考他的月又能激发我们怎样的联想,让我们奇思妙想,笔下生花。

    二、赏月·悟情

    1.示例:【灯显】《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灯显】东坡看到了怎样的月,产生了怎样的感想?

    ①“明月几时有”:东坡看到了一轮明月,东坡由月澄明如水的色泽,想到了天上的宫阙,生发了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不平之气。

    ②“何事长向别时圆”:东坡看到了一轮圆月,总是在人们离别之时才圆。东坡由月亮圆满的形态,想到了人间的别离,牵动了一份离别难舍的情思。

    ③“月有阴晴圆缺”:东坡看到了月亮阴晴圆缺的流转变化,想到了人们悲欢离合的变迁,这些事情自古以来就很难周全,从而看淡了自己的政治失意和离情别绪。发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东坡由月更迭流转的动态,想到了人类悲欢离合的变迁,表现了一种旷达从容的态度。

    小结:你看,东坡笔下的月不是单调笼统的,它有澄澈明亮的色泽,有圆满的形态,还有流转更迭的动态变化,苏轼由这些不同形色和动态的月生发了无尽的联想,并由此表达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情志。

    学生配乐演唱下阕,展示并齐读诗词下阕的扩写习作。

    2.学生自由讨论:《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灯显】任选一首作品,结合诗词句说说:东坡看到了怎样的月?产生了怎样的感想?

    “月明多被云妨”:东坡由被云层遮住的晦暗的月亮,想到了遭小人谗言,被贬流放的自己,抒发了内心的悲戚和愤懑。

    “中秋谁与共孤光”:东坡把月光置于一个单调的背景下,想到自己被贬谪的遭遇,烘托了内心的的孤苦寂寥。

    “云散月明谁点缀”:月亮不需要点缀本身就是澄清明朗的。东坡从色泽的角度描绘了一片月光朗朗,由此想到了虽九死一生但志意不改的自己,表现了高洁的人生持守。

    【灯显】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

    【灯显】请你借用下面的句式,在东坡诗词的情境中,补写细节,生发联想、感悟。

    【灯显】我遥望着这一轮月啊,她 ( 形状、色泽、动态) ,我 (联想、感悟) 。

    小结:东坡的这些作品,有的绘月的色彩,它的皎洁澄澈是祝福,是深情,是高洁的持守,是洒脱的达观;它的昏暗是孤苦,是失意不平。有的描绘月的形态,它的残缺是思念,是寂寥;它的圆满是团圆的憧憬,奋进的希望……

    三、绘月·抒情

    过渡:在这些诗篇中,我们一方面感受文字中流淌的深情,潜藏的智慧——有蓬勃积极的向上力量,有达观从容的淡泊情怀;另一方面,也可以经由东坡的启发,将他的所见所思,及其激发自己产生的联想诉诸自己的笔端。

    1.升格并分享学生作文片段

    2.展示并朗读教师示范片段

    3.习作布置:中秋绘月抒己之思

    总结:东坡是生活感知艺术家,文学是历史赐予我们的恩宠。希望我们每一位同学也能成为生活感知的艺术家,用写作来记录岁月,以岁月反馈自己,如此才能不负东坡,不负历史的厚赐,不负这段美好人间岁月!

    教后反思

    “月”作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经典意象,激发着文人无限的情思,营造了宁静深远的文学世界。苏东坡笔下的月,以形态之圆缺、色泽之明晦及其更迭流转的动态变化,浸染了他的个人感悟和人生品格。月之形色的流转变幻寄寓着东坡从容达观的人生态度,色泽的澄明清朗昭示了高洁的人生持守,而这也正是东坡儒道互补的传统思想的体现。需要注意的是,东坡笔下不同形色的月对应的情感并非一成不变的,如“圆月”既能抒发奋进的希望,也可加剧难舍的离情,在教学中需引导学生重点关注。同时学生从古典诗词中习得绘月的技法,还应联系现实生活的实际情状,展开丰富的联想,抒写自己心中的那一轮“月”! (附中博才 尹良英)

     

  • 《写作课例│《学写游记》作文升格指导》
  •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游记概念及要求;

    2.学习游记写法:明确游览顺序,抓住典型景物进行生动描写,融情于景;

    3.通过学写游记,培养学生在旅途中发现美、捕捉美、描绘美、表达美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激发兴趣

    古语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同学们外出旅游的机会越来越多。请同学们分享一下你去游玩过哪些地方,你的感受是什么?旅途中什么让你最难忘?

    其实城市的繁华、乡村的秀美、大山的巍峨、大海的辽阔,无不展示着各自的魅力。如果能把这些美景定格成文字,写成游记,他们就会变成永远珍藏的美丽,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探讨游记写作的具体方法。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对游记这种题材已略知一二。(明确概念)

    游记就是记述游览经历,描写游览见闻,抒发游览感受的文章。

    明确:记述游览经历,描写游览见闻,抒发游览感受的文章就是游记。

    二、写景技法指导

    (一) 理游览顺序

    学生自由点评老师课前挑选的同学典型问题习作,谈一谈习作的优点和不足。

    明确:优点是使用表示方位词词,将所见景物一一串联,理清了游览顺序。

    不足是选取景物不典型,景物描写不生动,情感表达不真切这三个问题。

    (二)找典型景物

    1.前车之鉴

    为什么这个同学的文章给你景物选取不典型的感觉?

    明确:没有详细描写典型景物,所有景物都是简单罗列,详略处理不得当。

    2.方法指津

    你认为在谋篇布局上怎样才能做到详细描写典型景物?

    明确:用较大篇幅对最典型景物进行详细描写。不典型、不重要的景物少花笔墨,简略描写。

    3.反思自批

    同学们,你的文章有景物选取不典型的问题吗?有的话,请在自己的文章上做好圈画批注。

    (三)描生动景物

    1.经典引路

    我们应抓景物的什么进行详写,才能使景物描写更生动,表现这一地方异于别处的美呢?请大家翻开课本,小组合作讨论,根据本单元所学总结一些描写景物的方法。

    2.对比总结

    同学们在课前对典型问题习作中的片段进行了升格,请同学讲一讲你为什么要这样进行升格。

    明确:抓景物特征描写要多角度观察、多维度描写。

    3.反思自批

    我们将眼光回到自己文章上,你描写的景物生动吗?如果不够生动,赶紧圈画、批注出来。

    (四)融真情于景

    1.病文共诊

    有同学知道跟着课文学写作,《岳阳楼游记》结尾处和梁衡《壶口瀑布》表露的情感相似。(学生病文和原文比较)为什么他将梁衡的文字用在自己的文章中你觉得情感表达有问题呢?

    明确:梁衡的情感是“有感而发”、“有据可循”。而病文所抒的情和前文所写的景关联不大,所以导致情感表达不真实、不贴切。

    2.美文共赏

    老师选出了我们班一篇写的不错的文章以供学习。请大家谈谈这位同学的文章在抒发情感上给了你什么启示。

    明确:我们可以在游记结尾处,使用抒情议论句抒发情感。但是要添加与景物相切合的,且真实表达自己情感的抒情议论句,要做到融真情于景。

    3.反思自批

    那同学们你的文章用了抒情议论句了吗?做到了融真情于景吗?自己检查自己的文章,圈画、批注出在抒情方面自己还能改进的地方。

    三、当堂升格

    请你根据本节课所学写作技法以及刚才的圈点批注,将自己的《岳阳楼游记》进行升格。

    四、板书设计

    写作课例│《学写游记》作文升格指导

    学生导学案一

    一、课内迁移

    请认真阅读第五单元写作指导板块,并结合第五单元所学课文,总结游记写作技法。

    技法1:

    技法2:

    技法3:

    二、例文共读

    阅读这篇习作,从游记的写景、抒情等角度找出其优点及不足,并选取片段来升格。

    《岳阳楼游记》

    我曾有幸与班上同学一起到过三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他的雄伟壮阔令人震惊。

    刚进门,就可以看到“五朝楼观”这样一个景点,它把各个朝代的岳阳楼都做了一个微观,围在一个池子旁。我知道经过各个朝代的翻修,才有了现在的岳阳楼。但回过头去看看,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特色,每一雕都不多,每一笔都不少。我们没有过多的停留,转眼到了新碑廊,这是一个刻满了碑文的走廊,有的豪放,有的秀气,看得我眼花缭乱。中间有一个现代的喷泉供人玩赏,尖叫声越大,喷得越高,因为这很闹腾,我们就去了美名传四方的岳阳楼。

    整体看岳阳楼,它的四个角都是向上翘起的,好似一个钩子,这叫做飞檐,有了这个,整个楼感觉壮观且宏伟。学校办了一个有意思的活动,让全年级师生一同在岳阳楼下诵《岳阳楼记》,这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以前在家都读到过这篇文章,而如今在岳阳楼下再读一次,感觉整个人意境都来了,顿时觉得这三百多个字中,句句属实,毫不夸张。

    随后,我们走进了岳阳楼,走到第一层那气势就出来了,红黄相间,中间还带点黑。再往上,岳阳楼的名作《岳阳楼记》赫然出现在墙上,那刚劲有力的笔画,出奇流畅的线条构成了这一文章,看完后无一人不说惊,无一人不叹好。要看风景还是要上三楼去,那里在四面都开了窗,其中有一方是正好面对洞庭湖的。湖上水天一色,碧波荡漾,有几只小得要看不见的船向远处游去,近岸的柳叶随风舞动,好似一幅风景画。在正中间挂了毛泽东题的字,那边上的对联,是李白写的“水天一色,风月无边”。这些名人题的字、做的诗,成就了岳阳楼的文化内涵。

    在岳阳楼的附近,还有几个亭子,像仙梅亭、三醉亭等,他们无一不有出奇之处,有着过人的光彩。世界都有美好,不论大小,都有发光奇特之处,人也不例外。

    学生导学案二

    一、病文共诊

    (一)《岳阳楼游记》

    岳阳楼在洞庭湖的边上,我曾经去过那里。2019年底,我随着学校导游的步伐走向岳阳楼。我们顺着文化艺术中心一直往前走,本以为肯定会无聊至极,可眼前的仙梅亭让我耳目一新。真的好惊讶,怎么会有全木质结构的建筑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经过岁月的洗礼还屹立在这一动不动?通过了解,聪明的古代工匠,使用了与故宫角楼同样工艺的榫卯结构,真的让我赞叹不已!

    再往里面前进,就可以看到岳阳楼的“庐山真面目”了,它与仙梅亭一样用的是不需要任何胶水、钉子的榫卯结构。岳阳楼上最吸引人的就是郭沫若先生写下的“岳阳楼”三个大字,这一看就让人严肃起来。尽管现在的岳阳楼是清代重新修整建造的,但依旧可以看见岁月的痕迹。远看,岳阳楼的飞檐像飞鸟展翅,金光闪闪,在严肃中又有一丝俏皮。仔细一看,金屋顶是黄色琉璃瓦,也是全中国最大的盔顶建筑。这样的楼好像是西方美学、力学、工学的完美结合。

    再走进岳阳楼的主楼,最先看到的便是仿品《岳阳楼记》,全文368个字,让人感觉每一个字诉说着那个故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走向楼上,映入眼帘的就是备受关注的《岳阳楼记》真迹。看着这篇文章,想到了当年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担忧。右边上一角,便是毛泽东主席的题词,真是为岳阳楼锦上添花。从岳阳楼往下看,洞庭湖的美丽景色尽收眼底。

    岳阳楼的博大宽厚,柔中有刚,遇强则强;像一个人一样,经过了岁月的洗礼。

    【探究质疑】

    1.描写的景物:

    2. 景物的特点:

    3.抒发的情感:

    二、对比细改

    《岳阳楼游记》

    1917班 钟言

    在学校的一次集体研学活动中,我随着老师同学一同来到心中向往以久的岳阳楼。

    在出发去岳阳楼的路上,老师便让我们背诵了《岳阳楼记》。读着名人范仲淹文字中的岳阳楼就不由得好奇,更想着一看岳阳楼的真貌。约是下午2点,阳光正好的时候,我们来到了岳阳楼公园。从南大门进入,向前走了不久,看到五座小亭,亭与亭间有潺潺的溪水环绕,亭子很小,只比人稍高。这五座小亭由黄铜筑造,体现在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不同的建筑风格。但五座小亭簇在一起,就别有一般古朴、精致的风趣蕴含其中。这就是微缩景观---“五朝楼观”。

    缓缓绕过亭子和溪水,继续向前走了一段路,来到了一处名叫“碑廊”的景点。碑廊中有两座碑坊,一座在南,一座在北。走近南面的那座碑坊,石上用雄劲有力的书法刻着“南极潇湘千里月,北通巫峡万重山”,回首再仰视北边的碑坊,上面有“闲云野鹤自来往,沅止澧澜无古今”几个大字。这两座高大的碑坊南北对峙,布局对称,为岳阳楼添上了一抹古朴、庄重之感。

    离开碑廊,稍微向前,就能看见岳阳楼高大伟岸的身躯展现在我们面前。岳阳楼的主体形态为三层,有四根楠木制的大柱,直贯楼顶。亭子四角的房屋檐向上翘起,如飞鸟展翅,给人向上的动感。亭顶盖着黄色琉璃瓦,泛着灿烂的阳光如流动的金沙。楼顶上挂着一横幅,书着“岳阳楼”三个大字,笔法苍劲有力。走进岳阳楼,映入眼帘的是书法作品《岳阳楼记》的雕品。上到二楼,真品就展现在眼前了。细细品味一番这滋养着无数文人墨客心灵的文章。它不仅写出了岳阳楼的壮阔,也描绘出岳阳楼另一种秀丽的韵味。简单的368个字,将古代文人的笔触和思想完美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来到三楼,凭栏而望,只见洞庭湖湛蓝的湖面一直延伸到地平线处,与如蓝水晶一般的天空相接,正如诗仙李白所做的对联“水天一色,风月无边”。岳阳楼在无数优美的诗歌文字的衬托下愈显其历史内涵。偶有鸥鹭转转掠过水面,泛起圈圈涟漪,宛若年轮,陈述着这座自清代以来的悠久历史。

    走下岳阳楼,心中感慨万千,岳阳楼已不再是一栋楼,是湖湘人精神的象征,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它用自己伟岸的身躯,静静地驻守在洞庭湖畔,承载着古今悠悠历史,记录着中华文化的薪火相传。

    【比较探究】

    对比两篇习作,请你说一说本文在抒情上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再提出一点修改建议。

  • 《学科融合课例丨关于爱 ——纪伯伦散文诗集《先知》导读》
  •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纪伯伦关于“爱”的认知:平等、独立、自由;

    2.了解纪伯伦人生思考的突出特点:辩证观点;

    3.了解《先知》的艺术特色:用形象和寓言说出人生的道理。

    一、导入

    (根据语句猜篇名)

    【灯显】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诗经·子衿》)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桃夭》)

    如果你爱上了某个星球的一朵花。那么,只要在夜晚仰望星空,就会觉得漫天的繁星就像一朵朵盛开的花。(《小王子》)

    白猫静静地躺倒在虎斑猫的怀里,一动也不动了。虎斑猫抱着白猫,流下了大滴大滴的眼泪,他头一次哭了……哭啊哭啊,他哭了有100万次。一天中午,他的哭声停止……他再也没有活过来。(《活了一百万次的猫》)

    我把这些语句放在一起,大家有什么发现吗?现实主义的诗篇中有对爱的感知,虚拟幻想的童话里也有对爱的体悟。不同作品中对爱的诠释可能不同,但爱却是很多文学作品思考和表达的主题。我们今天将接触到纪伯伦散文诗《先知》——这部诗人的巅峰之作,探讨这位黎巴嫩诗人对爱——这个亘古不衰的主题有着怎样的思考和表达?

    二、译文比对

    【灯显】纪伯伦对于“爱”有怎样的思考?

    课前,我选了三首诗给大家尝试翻译(《论孩子》《论婚姻》《论欢乐》),对英文原著的翻译会影响我们对作品的理解。我们尝试比较大家的译文,字斟句酌,看看纪伯伦对于爱的思考都有着怎样的精到之处?

    1.《论孩子》

    On Children(节选)

    Your children are not your children. / They are the sons and daughters of Life’s longing for itself. / They come through you but not from you, / And though they are with you, yet they belong not to you. / You may give them your love but not your thoughts / For they have their own thoughts. / You may house their bodies but not their souls / For their souls dwell in the house of tomorrow, / Which you cannot visit, not even in your dreams. / You may strive to be like them, / But seek not to make them like you, / For life goes not backward nor tarries with yesterday. / You are the bows from which your children, / As living arrows are sent forth.

    (1)示范朗读

    (2)自由讨论:

    你的孩子将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渴望的儿女。

    他们因为你而来,但不来自于你。

    他们因你而来,但他们不属于你。

    你也许给他们你的爱,但没有想法,

    他们有他们自己的想法。

    你也许知道他们的爱好,但不是灵魂。

    他们的灵魂居住在明天的房子。

    你没有拜访的那一个,甚至没有你的梦想。

    你也许努力变得像他们一样,

    但不能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生命不会向后走,或停留在昨天。

    对你的孩子来说,你就是弓,

    孩子是射向远方的箭。

    (叶悠悠 译)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由于生命的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个世界,却不是为了你。

    他们在你身旁,却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他们你的爱而不是你的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保护他们的身体,但不是灵魂。

    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属于你在梦里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你可以努力变得和他们一样,

    但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生命不会回退,也不会在昨天停留。

    你是弓,

    儿女是射出的箭。

    (夏冰灵 译)

    ①through [θruː]prep.通过、透过,“因为”(through虽然没有“因为”的意思,但如果契合作者的意思,稍微改变也是可以的。)父母是孩子降生的原因?“借助”父母是孩子降生的一个途径?诗歌开篇即说:“你的孩子并非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自身渴求的儿女”,人们之所以会有孩子,是因为生命延续的需要,然后给予了父母孕育生命的可能,人类以一种谦卑的姿态匍匐在造物主面前。既然,父母是生命经过的一段途径,后面翻译“却不是为了你”就很精准地切中了作者的原意。

    from[frəm]prep.从,钱满素翻译的是“他们由你而生,却并非从你而生”,她采纳了from这个单词的原意(追问:你觉得“从”怎样?)。在中文中,“从”指两人相随,译者否定了孩子的亦步亦趋,尊重了生命的主体性。

    ②thoughts ['θɔːts]n.思想、想法,(追问:父母不能给你的到底是想法,还是思想?)想法,一种建议;思想,一种处世的习惯和价值观的体现。如果我们将父母的想法一股脑儿拒绝,那么父辈的经验就不会在我们身上产生叠加效应。虽然,也许对于孩子,该走的弯路少走不了,该撞的南墙也无法避免,但前人的经验、建议能在你跌倒摔伤的时候指导我们不会在同一个地方再次头破血流!而思想呢?经历不同,知识结构也不同,作为父母,又怎样将自身经验固化成思维的条条框框灌输给孩子呢?

    看来,对单词翻译的不同,即便意思相近,也能影响对原文意旨的理解。翻译,不仅要顺,还得真,符合作者表达的真实的思想情感。

    ③cannot,是不能。(追问:孩子的明天,为什么当父母的连造访的资格都没有呢?)

    【灯显】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龙应台《目送》)

    死, 右边是人,左边是“歺”(è),残骨,人的形体与魂魄分离就是生命的终止。魂魄,是精神、思想、气质一类的东西。因为你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再依赖父母,自然与父母的距离会拉伸。有句话说“人是活在过去的”,意思是现在的你被过去影响的结果,而你的过去是父母的现在啊!作为父母,我如何进入你的未来呢?

    过渡:《孩子》这首诗表达的是父母之爱。通过译文一些细节处的比较,你觉得在这首诗里纪伯伦对父母的爱提出了怎样的建议和忠告?

    ①生命个体是独立的,应该被尊重。(追问;怎样才能看到生命是独立的个体呢?)平等!生命,从来不是谁属于谁,从脐带被剪短的那一瞬,孩子就与父母越来越远,而与世界越来越近。所以,尊重,才能让生命自由!

    ②(追问:尊重,是不是意味着随便,放羊?)“用力将你弯曲,好让箭射得又远又快”,要知道,在你用力弯曲将箭射向远方的同时,自己也成了一把稳当的弓啊!

    小结:所以啊,万物相生。也许,孩子的未来,父母无法企及,但他们可以智慧地参与。这种参与不要求灌输、强制,因为爱,不能以光荣的名义约束自由!心怀喜乐,平等尊重,因为我们每一个个体都是独立的,可以相连,不可从属。

    (追问:这跟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生命观一致吗?从下面老师提供的一些信息中,你有什么发现?)

    【灯显】会意字,象右手持棒之形。手里举着棍棒教子女守规矩的人是家长。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mò),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

    子曰:事父母几(轻微)谏,见志(意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

    我国传统文化中,父母对子女的威权,子女对父母的顺从,体现的是一种相亲、群体的生命观,处于血缘关系中的人,始终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当然,我们当代对此有改变,但很难说不会再受到沿袭了几千年的思想的影响。这也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我节选了《孩子》诗中的几句,大家朗读一下钱满素的中文翻译,再次感悟对亲情之爱的思考。

    【灯显】

    他们由你而生,却并非从你而生,

    纵然他们跟着你,却不属于你。

    你能给他们爱,却不能给他们思想,

    你能庇护他们的躯体,却庇护不了他们的灵魂,

    你可尽力仿效他们,却不可让他们像你。(钱满素 译)

    (追问:大家发现纪伯伦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吗?)

    “but”,表明作者的观点涉及矛盾的对立面,一方面相连相爱,一方面自主自立,这是纪伯伦对人生思考的突出特点:辩证的观点,能从矛盾中,从各个方面全面地认识对象、看待问题。

    过渡:节选的另外两首诗,你能从中发现纪伯伦关于爱,充满辩证的观点、看法吗?

    (后面两首诗牵引学生痕迹不能明显,要注意放开谈,顺序都可。但探讨完后要回到独立和奉献的辩证关系上。)

    2.《论婚姻》

    On marriage(节选)

    You were born together,and together you shall be forevermore. / You shall be together when the white wings of death scatter your days. / Aye,you shall be together even in the silent memory of God. / But let there be spaces in your togetherness, / And let the winds of the heavens dance between you. ……

    Give your hearts,but not into each other’s keeping. / For only the hand of life can contain your hearts. / And stand together,yet not too near together: / For the pillars of the temple stand apart, / And the oak tree and the cypress grow not in each other's shadow.

    ①spacesVStogetherness,合一VS缝隙,一组反义词可见亲密关系中的双方既彼此相融相通,又留有余地。

    ②stand apart;not in each other's shadow,爱恋的双方也得有自我的空间。

    【灯显】我如果爱你—— /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 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 根,紧握在地下 / 叶,相触在云里 /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 仿佛永远分离 / 却又终身相依(节选自舒婷《致橡树》)

    (追问:为什么相恋相依,却要给彼此之间留有余地呢?)

    因为夫妻可同甘共苦,但人格却是独立的,要给对方自由和自主的权利。为什么我们爱远方的人容易,爱近旁的人却难?因为人心总是希望周边的人能达到自己的期许,总是希望身旁的人接受自己的意志,多了计较,少了包容;多了强加,少了放松。尊重对方的独立,才能保持距离;保持距离,才能欣赏对方的优点,包容对方的缺点,磨合彼此的差异。真正的爱情,不是依附,而是有依赖,也能独立的。

    【灯显】一粒沙是一片沙漠,一片沙漠是一粒沙。(纪伯伦《沙与沫》)

    每个自我都既小又大,既是碎片,又是苍穹,既是沙与沫,又是大海。再微小的,也是独立的个体,每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

    (追问:理解了这些,我们再来看大家对原文的一处翻译。)

    【灯显】

    原文:Give your hearts,but not into each other’s keeping.

    译文:彼此付出你的心,但不要互相保留。(彭宇轩)

    付出真心,却不要让彼此保管。(王子瀚)

    (问:冰心也是如彭宇轩这样翻译的,比较你觉得谁的更合适?)

    相爱的人,可以交心,但同一音调中共颤的琴弦,彼此也是单独的,不能被对方持有。“管”有一种占有的味道,所以,我觉得“保管”会比“保留”更贴切。

    3.《论快乐》

    On pleasure(节选)

    It is the pleasure of the bee to gather honey of the flower / But it is also the pleasure of the flower to yield its honey to the bee / For to the bee a flower is a fountain of life / And to the flower a bee is a messenger of love / And to both, bee and flower,the giving and the receiving of pleasure is a need and an ecstasy.

    (如学生没找到辩证的点,则追问:在爱情里,在亲情里,在任何一段亲密关系中,我们都有必要葆有自己,不迎合,不迷失,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我们不能全心倾注自己的情感,因为太多投入,就越容易迷失?)

    给予和接受都是需要和欣喜。(追问:为什么给予也能带来欢乐呢?)看到爱着的人得到满足是一件欣慰的事。诗歌中,作者用蜂和花的形象来表达对爱的接受和赠予。(追问:为什么接受爱的蜂能成为爱的使者呢?)

    【灯显】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莫怀戚《散步》)

    “我”是母亲的儿子,我获得了母亲爱的馈赠,也把这份爱传递给了“我”的儿子;儿子获得“我”爱的馈赠,也把这份爱反馈给了“我”的母亲,他的奶奶。受到爱的感召的人,会传递爱,然后搭建一个温暖的、稳健的关系网,构成一个充满温度的世界。

    总结:纪伯伦用蜂和花、弓和箭、橡柏和神殿的柱子,诠释了爱里的付出和独立。倾注一份情感,是真诚;葆有一份独立,得自由。可以依赖,但并不依附对方;可以交心,但并不改变自己。付出,是对所爱者的交代;独立,是对自我的责任。对外,我们得学会经营一段关系;对内,我们得试着对待一个自己。纪伯伦辩证地诠释了他对爱的思考。

    三、漫谈感悟

    《先知》里还有一些与爱有关的诗句:

    【灯显】爱不占有,也不能被占有。爱就在爱中满足。(《论爱》)

    把你最好的,奉献给朋友。倘若他必须知道你的落潮,也让他知道你的涨潮。(《论友谊》)

    欢乐是一首自由之歌。我愿你们用全新来唱它,但不要你们在歌中迷失了心。(《论欢乐》)

    我的爱若在你们记忆中消失,那么我会再来。(《道别》)

    受这些诗句的启发,你能自创两句小诗,也来谈谈你对爱的理解吗?

    【灯显】我如果爱你,像 ;可那 却是 。

    示例:我如果爱你,像吹响温柔的笛声,可那笛子却是被刀刃镂空的木头做成;

    我如果爱你,像斟满芳香的醇酿,可那酒杯却是在高热的窑中烧就。

    总结:文学作品把爱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我们把她翻译出来:在《子衿》里她名叫思念,在《桃夭》里她名叫热烈,在《小王子》里她名叫唯一,在《活了一百万次的猫里》她名叫陪伴,在《孩子》里她名叫独立,在《欢乐》里她名叫奉献……我们的一生,不过就是在不断道谢、道爱、道歉、道别,我们不可能设想一种无爱的生活,那就让我们在生活里好好爱,在阅读和写作中好好思考爱,因为她比整个世界更寥廓。

  • 《优秀课例 |细品生活,细描于纸上 ——单元主题写作课《抓住细节》
  •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认识“细节描写”,体会其妙处;

    2.在写作中运用“细节描写”,掌握其精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回忆前三个单元学过的课文,哪些人、景、事令你印象最为深刻?

    预设:常说,细节决定成败。文学作品中,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是典型的细节描写。

    二、明确概念,提供范本

    1.细节描写是对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细微刻画,往往能起到以小见大、画龙点睛的作用。

    预设:并不是所有的描写都叫细节描写,只有那些于微小之处表现事物特征或作者情感态度,能够给予读者深刻印象的描写才可称之为细节描写。

    2.品味精彩词句,体会其动人传神之处。组内交流后派代表分享。

    【文段1】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节选自《阿长与<山海经>》)

    【文段2】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节选自《老王》)

    【文段3】烈士们的尸体,做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卡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捺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还有一个战士,他手里还紧握着一个手榴弹,弹体上沾满脑浆,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国鬼子,脑浆迸裂,涂了一地。另有一个战士,他的嘴里还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节选自《谁是最可爱的人》)

    【文段4】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节选自《老山界》)

    示例:

    【文段1】精准的动词“伸开”“摆成”“挤得”,突出阿长睡相的难看,表现出阿长粗俗、率性的性格特点。“烤”字,特别有意思,用的是孩子的视角:“我”被阿长挤得“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空间逼仄,闷热,却又无法可想,更加放大了这种不适感,写出了“我”对阿长的无可奈何和厌恶。

    【文段2】细致的肖像描写,将老王重病缠身、身体孱弱的状态刻画得生动形象,不仅使读者如见其人,也为下文写老王的去世以及后面杨绛先生自责因受惊吓而忽略老王的心意做铺垫。

    【文段3】特写镜头震撼人心,沉寂的战场,烈士们的尸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写出了战斗的惨烈,渲染悲壮的气氛。尤其一个战士和另一个战士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样子,使人动容。

    【文段4】对“火把”“之”字的描述准确传神,具有生动的画面感,形象地写出山路的陡峭,侧面表现红军过老山界的艰难。用“奇观”来评价,蕴含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李森祥的小说《台阶》中有许多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试找出一处或几处。

    思考:细节描写往往有哪些特点?怎样写好细节描写?

    预设:

    文中精彩句段。

    因为沙子多,父亲要了个板刷在脚上沙啦沙啦地刷。后来父亲的脚终于洗好了,终于洗出了脚的本色,却也是黄几几的,是泥土的颜色。我为他倒水,倒出的是一盆泥浆,木盆底上还积了一层沙。

    父亲的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头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晃破了便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我就陪父亲在门槛上休息一会儿,他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动,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细节描写特点。细节描写应真实,它来自我们对生活细致地观察。细节描写应典型,它需要我们精选最能表现人、事、物等特点或突出主旨的相关素材。细节描写应生动,力求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如临其境。

    细节描写方法。抓住特征,细化动作,运用修辞。

    三、速写片段,评改作文

    任选其中一个典型的生活场景,运用生动的细节描写,写出你真实的感受。

    1.这堂考试没人监考……

    2.下课了,教室里沸腾起来……

    3.放学后,我很晚才回家……

    四、课堂小结

    精描细绘,声态并作,现身纸上,宛在眼前。希望大家做生活的有心人,勤于观察和思考,勤于记录和表达,运用细节描写,让笔下生花,花语传情,情真而意切!

    五、布置作业

    选择自己相对满意的记叙类习作,根据表现主旨、塑造人物和表达情感等方面的需要,添加合适的细节描写,升格习作。

    【板书设计】

    细品生活,细描于纸上

    ——单元主题写作课《抓住细节》

    人物 景物 事件

    以小见大 画龙点睛

    真实 典型 生动

    表现主旨 塑造人物 表达情感

    抓住特征 细化动作 运用修辞

    【课堂习作】

    这堂考试没人监考。考试进行了三分之一的时候,我被卡住了。潦潦草草列了两页草稿纸,还是算不出来。也许是因为平时的知识没有学懂罢,也许是因为家庭作业没好好完成罢,也许是因为风扇的声音太吵了罢,也许,是这题超纲了吧……下意识地,我脑海中已经塞满了搪塞自己理由。

    心烦意乱地,我不停地抖动着脚,手抠着桌子边摇晃着。“咔—吱—咔—吱”的响声,让不少同学向我看过来,就像看着一只搞笑的猴子。还有多少时间呢?不会只有十几分钟了吧!我翻了翻试卷——还有一页没写!我更加不耐烦了,试卷被我翻过来又甩回去,我胡乱地在草稿纸上画着圈,听着纸张无辜地被笔尖蹂躏,发出破碎的嘶吼,我莫名地觉得解气。

    窗外下雨了,像是在申诉着什么,也像是在密谋着什么。我似乎是不经意地向旁边的同学侧了侧,那纸上的答案,仿佛脱了缰的野马,朝我冲撞过来,重重地踏着我砰砰加速跳动的心。我知道,我心上现在也有一只马儿,它想撂开束缚在草原上撒欢,它也知道再跑就到了悬崖边。脑袋里嗡嗡嗡地轰响,不知道是不是窗外的雨下得太大了。那同学应该是察觉了我的异常,眼神探寻着问我有什么事。我艰难而又轻松地笑着摇了摇头,坐正了身体后,我果断地跳过了那一题……

    (作者:益阳市赫山区万源学校初2005班卢家铭)

  • 《优秀课例:向《昆明的雨》学选材》
  • 教学目标:

    1. 从学生的问题作文出发,明确学生作文选材中的典型问题。

    2. 从《昆明的雨》中总结选材的方法。

    3. 把经典中的总结的方法运用到病文的修改中,实现选材的升格。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平时啊,我们最怕写作文。老师最常听到的一种抱怨就是:实在不知道写些什么?选择文章的材料真的有这么难吗?

    二、学生原作,任务驱动

    也许真的有些难,还记得刚刚过去的月考作文题目吗?我们班的一个学生写的是《成长的滋味》,他的作文没有上40分,他很疑惑。今天,我们一起来帮帮他,试着从选材上帮他找找问题。

    学生印发资料:《成长的滋味》

    预设:

    空洞(没有具体的材料,空洞无物) 散乱(主题不明确)

    陈旧(“小升初”“中考”等材料老生常谈)

    立意不高(材料不够积极和正能量)

    过渡:这位同学的初衷是用多种材料来突显一个主题,可是却空洞,散乱,陈旧,重复,可谓问题重重。找出问题的目的,最终是解决问题,怎么办呢?

    三、品析经典,学习选材

    鲁迅先生曾说:“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说明着应该怎样写。”今天让我们一起向一位公认的大作家——汪曾祺先生来学习如何选择材料。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他的经典散文《昆明的雨》。

    1.这篇散文,我们已学过。题目是“昆明的雨”,可是写雨的语段却不多,那写了些什么呢?

    学生回顾,PPT呈现

    仙人掌、菌子——杨梅、卖杨梅的女孩 ——缅桂花、房东母女——在小酒店的闲适时光

    追问:汪老是不是有些偏题了?

    这些事物都与雨相关

    师总结:其实这告诉我们一个思路:选材,可以进行相关联想,选择一些与题目或主题相关的具体的人、事、物,化抽象为具体。(板书:相关联想)(板书:具体)

    2. 这些材料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预设:

    (1)是一些平常、细微的物、事、人(板书:小巧)

    (2)它们都是真实的,是汪曾祺亲眼看到的,感受到的。

    (3)它们都蕴含了汪曾祺对昆明的思念和喜爱。(板书:明旨)

    3.昆明细微的、真实的人、事、物很多,为什么汪曾祺只写这几样呢?你能找到其中的原因吗?

    预设:

    (1)它们给汪曾祺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2)它们能体现昆明的雨季的特点,承载了汪曾祺的独特的回忆,它们都是独特的。(板书:独特)

    (3)它们从多个方面展现着昆明的风土人情。(风景、风俗、氛围、滋味、人情)(板书:丰富)

    小结:这些材料,它们多角度地丰富而不是重复地展现着昆明的风土人情,它们又不是陈旧的,它们是那么的独特,是汪曾祺的专属回忆。它们更不是空洞的,而是那么细小小巧,来自于对生活的细节的观察和感悟,最关键的是:所有的材料都紧紧烙上了汪曾祺最真挚最浓烈的对昆明的生活的怀念热爱之情,一切一切的选材最终还是要回归到是抒发情感的载体,并且这份情是真情、深情啊!

    四、升格修改,学以致用

    1.借鉴和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我们再次回到开头的作文《成长的滋味》,请你根据我们今天所学的选材上的丰富具体、小巧而独特、情之所寄,试着为这篇文章在选材上提供一些修改建议,可以针对一则材料,也可以针对几则。(思考三分钟)

    (让学生充分说,为下面的修改提供思路,打好基础)

    2.王老师的生活中也有成长的滋味,如果我来写《成长的滋味》,我会选择这样一些材料:

    (1)参与完省级赛课,回到歇息的酒店,看着地上两袋厚厚的资料和上面密密麻麻到甚至看不清的红色笔迹,突然我的眼泪控制不住地往下掉,这是成长的滋味。(作为教师——泪)

    (2)生完孩子的第三天,不断尝试着直立着坐起来,只是为了方便给女儿喂奶,手术的伤口火辣辣的疼痛感一下让我的汗浸透了整个衣裳,这是成长的滋味。(作为妈妈--汗)

    (3)工作完回到家中,看到妈妈带着我女儿玩耍的日渐苍老的背影,我打开炉灶的火,想代替妈妈准备家中的晚餐,热油迸溅了出来,手背上一阵灼痛,这是成长的滋味。(作为女儿——油)

    提问:你喜欢我选的材料吗?为什么?你能否从我选择的这些材料中挖掘提炼一个主旨?

    (挖掘提炼:生活中经历的不同身份的苦的滋味,都是成长的琼浆)

    (板书:提炼挖掘)

    五、课堂练笔,小试牛刀

    1.我相信此时你也一定特别想写写属于你的成长的滋味了,试着选择多种材料,突显这份滋味。列下你的选材的提纲,并且用一句话挖掘提炼材料的主旨。

    2.以小组为单位,彼此交流提纲,从你们组的成员作品中,推选一篇你们认为选材最好的提纲,派出一个代表与大家一起分享,并且结合今天学到的只是要说说你们的推荐理由。

    (小组讨论后展示)

    六、课堂结语

    德国伟大的作家歌德曾说过:如果材料不合适,一切才能都会浪费掉!写作文,三分在技巧,七分在选材。希望大家今天从这堂课中学到选材的方法,用心去感悟生活的细节,选择丰富的、小巧的、独特的、具体的,最能寄托你真挚情感的材料,写出有血有肉、鲜明可感、意蕴丰富的好文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