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丰年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04-25 09:47:15
  • 《稻花香里说丰年》
  • 今天,我去了江村1936·南园,一起去的还有我的好朋友周致远。我们刚到门口,就有一只巨大的“大猩猩”赶紧来迎接,它龇着牙,让人看了直打哆嗦。往里走,还有一个更大的稻草人,双臂像两把巨大的菜刀。

    江村1936·南园分了很多块地,有的种玉米,有的种花生,有的种黄瓜……我们来到秋葵地里,秋葵有两种,一种是红的,又高又大,果实像一把小镰刀,绿的又矮又小。

    我们又来到红薯地里,一个大坑里有两个很大的红薯被别人刨出来了,不远处又躺着几窝小红薯。我拿起地上的一把小锄头刨了起来,不一会儿,就刨出来一个体型偏大的红薯,我开心极了!

    我们路过花生地,我选了一棵最大的花生,用出吃奶的劲就是拔不出来,爸爸抓住几根茎用力一拔,哇,好多花生啊!我和周致远一个一个地捡起来,捡了好久,我往袋子里一看,呀,这么多!才捡了一半都不到呢!这棵花生真能长。

    到了吃午饭的时间,餐厅居然是稻草屋!我们把东西放好就去烧饭,妈妈把猪油、青菜、大米……都拿到土灶旁边,哥哥在灶膛里点起了火,我和周致远捡柴火扔进去。不一会儿,饭烧好了,香喷喷的咸肉菜饭,我吃了两碗。

    吃完饭,我们去喂山羊,山羊竟然吃树叶!我们继续往田野里走,发现了三架水车,我和周致远去踏水车,可是用出了吃奶的劲都没踏出水来。这时,周致远的妈妈看见前面有一大片美丽的狼尾草,叫我们去拍照,周致远二话不说,向狼尾草丛中一跳,只听“扑通”一声,周致远掉进了水沟里,把我们都吓呆了。周致远惊慌失措地跑向她的妈妈,他的裤子、鞋子全湿了……

    今天是收获满满的一天,又是好笑的一天,但对于周致远来说是难忘的一天。

  • 《家乡的风俗作文850字》
  •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说的应该就是春节的热闹景象了。

    我的家乡座落在安徽的一个小县城里,是一个群山环抱,顺风顺水的好地方,尤其是春节的一些有趣的风趣,深深烙印在我的脑海……

    临近春节那几天,村子里的妇女们忙着打扫屋子,男人们则去采购年货。家家户户杀鸡宰羊,热闹非凡。而我则接到了一项重要任务,那就是帮大家伙儿写春联,我自信满满,心里有几分得意,显示我才华的时候到了。我认真地书写着每一个字,一横一竖……不一会儿,一个福气满满的“福”字就写好了,再一横一竖,一个“吉”字又写出来了。我越写越起劲,我要把最美好的祝福送给我的亲人,送给我的父老乡亲!乡亲们则欢欢喜喜地将“福”字倒贴着,寓意是发横财,再把那些个春联贴上,准备迎接新年,共庆团圆。

    饱饺子也是春节必备,讲究的是色香味俱全。我们家乡的风俗与其它地方有所不同,特别讲究形状,主要是两种类型,一种是用圆形的面皮包的“花边饺”;另一种是用梯形面皮包的“金元宝”。预示着来年,大家团团,财源滚滚。

    到了除夕那天,我们一家人齐聚奶奶家,帮忙做团圆饭,其乐融融。之后,我们一大家子便玩起了抢红包的游戏,我们人手一部手机,建一个大群,把七大姑八大姨,小舅舅、大舅舅、舅妈,都拉进来,然后抢红包,谁抢的最少,谁就发。大家情绪高涨,欢笑声不绝于耳。而我的奶奶,姑姑则在认真地看春晚,还边聊着来年的打算。姑父在聊国家大事,叔伯在规划春节的行程,我在起劲地抢着一个个红包……

    等到了午夜十二点,新年刚刚来临,我们通常会拿个袋子,跪在那里给长辈拜年,长辈就会给我们发压岁钱,并给予我们美好的祝福。接着放烟花,让之前一年中的霉运都随着烟花烟消云散。再放孔明灯,许下自己的愿望。

    春节那天,我们早上五点钟就要起床,拿上印好的纸钱,去祭拜先袓,仪式完成后。妈妈就会给我们发新年红包,别人都是直接给,而妈妈总会跟我们玩个游戏,把红包藏起来,让我们去找,还给我们指定方向,其实指不指方向,我也知道,一定藏在书本里,因为妈妈总盼望着我学习步步高升,考上名校。

    迎新年,喜洋洋,家家户户大团圆,每个人都春风满面……

  • 《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
  •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新春到来,合家团圆的日子到来了。

    我的家乡是一个古朴的小村落,坐落在青山脚下。那里四水环抱,群山连绵,绿荫百里,溪水澄澈。这么美丽的风水宝地,自然有独特的风俗相伴。

    我们村是一个“书香四溢”的村子,在这里,大家都喜欢练字。临近春节,对联是首要考虑对象。大家先把旧联撕下,再运用各种字体,写出一幅幅赏心悦目的对联,上至隶书、草书,下至楷书、行书。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其中有一位年近古稀却精神矍铄的老人,他戴着眼镜,两鬓斑白,是我们六甲村里很有名望的“书法家。”他的行、草书写,章法极佳,潇洒灵动,而且在他的作品上,有种酒的醇香。原来,这个老头儿在调墨时,总喜欢加点酒,真是与众不同。

    除夕夜,村里的乡亲们都会到一些大户人家里去吃年夜饭。大家到后,可口的饭菜都端上了桌:牛羊肉、辣子鸡及血鸭等土菜,甚至连炸蜂蛹这种“黑暗料理”都上了桌,其它家的小娃娃们都退避三舍,唯独我大块朵颐了起来。结果一尝,鲜香酥脆,真是美味佳肴!

    过了除夕夜,春节就来到。乡亲们互相串门,与邻居们相互拜年,送上新年祝福。长辈们将压岁钱装进精美的小红包里,发给前来拜年的小娃娃们。有些“贪婪”的娃儿们,还拿着一个布袋,向大人们讨要好吃的,大人们也毫不吝啬地将瓜子、开心果、糖果塞进他们的布袋子里,娃娃们的脸上则洋溢着满足的笑意……

    过年真好!希望新的一年,大家生活更美好!

  • 《稻花香里说丰年》
  • 10月18日下午,在我们的久久期盼下,全班同学终于来到了蒋巷村参加“收获的秋日”教育实践活动。

    来到了蒋巷村,老师带领我们走过一座长长的拉索桥,穿过一片绿油油的草地,来到了民俗馆参观。在这里,讲解员阿姨给我们讲解了五六十年代农村人民的生活、劳动场景。

    接着,老师带领我们走向稻田。放眼望去,金灿灿的稻田好像一片金色的海洋。一阵微风吹过,一大片稻子随风起伏,连绵不断。一株株稻穗弯着腰,鞠着躬,垂着头,一粒粒稻谷挺着大肚子,鼓得都快撑破了。走到田边,农民伯伯们先给我们示范了怎样割稻。只见他们左手抓住一把稻杆,右手握紧镰刀,把镰刀搭在稻杆的根部,稍一使劲儿,一把金黄的稻子被割下来了。到我亲手体验的时候了,我照着农民伯伯的样子,躬着身,摆好姿势,右手用力拉动镰刀,费了好大的劲儿,才割下了几根。我左手少抓了一些稻杆,割起来就容易多了。可没割几把,手就酸了。

    然后,我们去广场上体验摔稻。我双手紧握稻谷,用力往地上摔打,一粒粒稻谷蹦蹦跳跳地跑出来,好像为我们唱着丰收的赞歌,我们不时传出阵阵欢呼声……打着打着,我们不禁唱起了音乐课上学的《打麦号子》:“打麦号子,哼哪哼哪,来干活咯,哼哪哼哪……”我们打得热火朝天。终于,我打完了所有的稻子,手又酸又痛。以前的农民没有现代化机器,劳动只能靠双手,劳作一天该有多累啊!这时,我想到了李绅《悯农》里的著名诗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体验完了收割,我们又去参观了轧米。进入车间,几台巨大的机器“轰隆隆”地工作着,我亲眼看到了一粒粒金灿灿的稻谷如何变成一颗颗白花花的大米。我感叹道:现代化农业太神奇了!现代化农业不仅解放了农民的双手,还大大提高了劳动的效率。

    此外,我们还观看了农民伯伯扎稻草人,参观了蒋巷书院,品尝了米糕……今天不但了解了以前的民俗,还体验了收割。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农民的艰辛和粮食的来之不易,以后要更加珍惜粮食。

  • 《着癞子,庆丰年》
  • 正月十五元宵节大家都知道,它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除了知道吃元宵,还有赏灯的习俗?可你知道元宵赏灯是怎么来的吗?

    据说元宵赏灯始于上古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我的家乡平湖就保留了这个习俗—— “着癞子”。什么是“着癞子”?我来告诉你吧!

    着癞子,又称烧癞子、炭癞子、着田财,是平湖独特的火把节。在正月十五的夜晚,农民们会拿着点燃的用稻草做的火把,在田间地头或晒谷场挥舞着,远远望去燃烧着的草把子随着挥动在漆黑的夜间如飞舞的精灵,星星点点遍布田间。人们边跑边唱不同版本的田谣:“着癞子,着癞子,田稻好来讨娘子……”“着癞子,着癞子,自家田里出金子。”“着癞子,烧癞子,抛得高,米屯高。”等等。这里的“癞子”是我们平湖的方言,指害虫的虫卵,“着癞子”顾名思义,就是在春耕前烧毁越冬后的虫卵,使得庄稼生长得更好。在这个节日里,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都投入了高度的热情,那欢声笑语中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

    平湖新仓镇根据这一传统习俗创作出了民俗舞蹈《着癞子》,我参加活动的时候看过呢!农民叔叔阿姨们穿着古时的农人装束,拿着草把,欢快有力地跳跃挥动,时不时还变换阵型,有趣极了。这个舞蹈不但在平湖表演,还到过嘉兴、浙江、甚至走出了国门,远赴韩国参加亚洲音乐舞蹈艺术节,并获得了大赛的金奖,真了不起!

    着癞子是我家乡的民俗,它体现出了家乡悠久历史中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对生活的热爱。可是现在只有一些农村地区还保留着这样的习俗,元宵“着癞子”已经不多见了。

    (小作者是浙江省平湖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五年级学生)

    后 记

    “着癞子”是我们平湖的习俗,是需要我们一代一代传承下去的经典习俗,我真想亲眼看一看!

    妈妈感言

    在一次乡间的活动中,孩子欣赏了舞蹈"着癞子",自小生活在城市中的她非常好奇,就自己去请教农民伯伯们,了解到这是我们平湖农村的一个习俗,孩子很期待能够亲身去体验,感受农村生活的热情。

    教师赏析

    曲吉轩同学将自己了解到的“着癞子”习俗娓娓道来,从那些古老的田谣里感受到它寄托着庄稼人对生活最淳朴的期待。

    “着癞子”我也只是听农村的朋友说起,并没有亲眼见过。期待有机会能与孩子们一起亲眼看看“着癞子”,感受那田间火把节的热情,亲历之后再写作文,一定不一样!(钱方薇)

  •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意思》
  •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出自宋代诗人辛弃疾的古诗词作品《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注释】

    1、丰年:丰收的年景

    2、听取:听见

    【译文】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 。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鉴赏】

    路旁的稻田里,稻花飘香,预告着又一个丰年的到来。田里的青蛙也不甘寂寞,阵阵叫声此起彼伏,连成一片。

  •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的诗意及下一句》
  •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古诗作品《游山西村》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仗无时夜扣门。

    【注释】

    1、腊酒:腊月里酿造的酒

    2、足鸡豚(tú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

    【译文】

    可不要笑话那酒浆浑浊,酒香中溢出的农家的那份热情却早已使人心旷神怡·,正好又是丰收的年头,朴素的农家主人们正在自酿腊酒,杀鸡宰猪准备着接待客人。寻寻觅觅,山峦重重叠叠,溪流迂回曲折,似已无路可走,但是继续前行,忽然柳树茂密,山花鲜艳,又一个小村庄出现在眼前。

    【鉴赏】

    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腊酒,指腊月酿制的酒。豚,是猪。足鸡豚,意谓鸡猪足。这两句是说农家酒味虽薄,而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翻译赏析》
  • 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译文] 稻花飘香,一片蛙鸣,那蛙声也像在诉说丰收的年景。

    [出自] 南宋 辛弃疾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忽见。

    【注释】

    ①:黄沙:黄沙岭,在江西上饶西。

    ②:“明月”句:苏轼《次韵蒋颖叔》诗:“明月惊鹊未安枝。”别枝:斜枝。

    ③:社:土地神庙。古时,村有社,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译文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诗人急急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弯,茅店忽然出现在我的眼前。

    【译文二】

    明亮的月光惊起了正在栖息的鹊,它们离开枝头飞走了。在清风吹拂的深夜,蝉儿叫个不停。稻花飘香沁人心脾,驻足聆听那一片蛙声,好似在为人们的丰收而欢唱着……

    你看,天边还偶尔看得见七八颗星星,转眼山前便洒落了两三点雨。大雨将至,赶紧避雨,可一向熟悉的茅店竟找不到了,跑到溪头转弯处,茅店就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赏析】

    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因遭奸臣排挤免官,闲居于江西上饶,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这一时期,他虽曾短暂出仕,但以在上饶居住为多,留下了不少词作。这首词即是辛弃疾罢官闲居上饶时的词作,着意描写了黄沙岭的夜景。

    词的上片写夏夜风光,月白风清,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丰收在望,给夜行人带来无限的喜悦。“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是从长空着眼,词人将月、鹊、风、蝉等夏日夜间常见的几种景物,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展现出一幅清幽而又美好的夏日夜景图。这两句的意思是:明亮的月光惊起了正在栖息的鸟鹊,它们离开枝头飞走了。在清风吹拂的深夜,蝉儿叫个不停。“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二句又展开一幅丰收在望的图画。词人由飘香的稻谷联想到大丰收,心中自然是无比喜悦,但不说自己所想,而写鸣蛙争说,构思新颖而奇妙。

    下片写疏星稀雨,溪头茅店,情趣盎然。整首词清淡、自然、灵活、轻快,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具有浓郁的泥土气息。“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将镜头拉向远方,境界幽怨而清幽。这两句的意思是:你看,天边还偶尔看得见七八颗星星,转眼山前便洒落了两三点雨。“七八个”、“两三点”形象而生动,与上片的清幽恬静的气氛相映成趣,充满清新的乡土气息。“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二句,运用了倒装句法,写出了词人突然看见旧屋的惊喜。

    全词语言明白如话,基调轻快活泼,词人运用近乎白描的手法描摹了一幅明丽清新、生机盎然的夏夜乡村图,表达了对丰收的喜悦之情和对乡村生活的热

    赏析二:

    这首词写的是在一个月色皎洁的夜晚,作者行走在江西上饶黄沙岭途中所见到的乡村景物及其感受。

    上阙写夏夜景物,通过明月、惊鹊、清风、鸣蝉、稻花、蛙声等景物,组成一幅农村仲夏月夜图,十分优美动人。读这几句我们会深深感到作者观察是那么细致入微:月光其所以能惊动乌鹊,不仅因乌鹊对光线敏感,侧面说明枝头的明暗发生了变化,原先是暗的地方变得亮了起来,而且暗示出月亮在移动,静中现动。而蝉的叫声除受鹊惊的影响外,又是与清风徐来相关联,轻风摇动了树枝,使一直静静地爬在上面的蝉也受惊了,它拽着长声飞到远处去了(也可能没有飞)。宁静的夜晚,突然间惊鹊离枝飞啼,蝉儿应声而鸣,真是一支奇妙的小夜曲。可是作者似乎还不满足,他又把另一个声部引入这个二重唱,那是稻花香里的连成一片的蛙声。以上鹊惊、蝉鸣、蛙声,都是对声响的描绘,是由人的听觉感知的;稻花香则是嗅来的,是清风吹送到鼻孔的。这样写,完全符合夜间观察事物的特点,尽管是朗月当空的仲夏夜,但还是听觉、嗅觉更管用。这样就让读者仿佛感受了四野朦胧的奇妙景象。清凉的南风送来了一阵阵的“稻花香”和一片热闹的蛙声,像是在诉说丰收的年景一样,作者把蛙拟人化了,写蛙懂得“说丰年”,既生动地渲染了连蛙也为之欢唱的丰收年景,也映托出人逢丰年的喜悦。苏轼《南国》诗写道:“春畴雨过罗纨腻,夏陇风来饼饵香。”也是写丰年的喜悦的,很有特色。相比之下,似乎这首《西江月》的表现手法更觉委婉、自然,因而给读者的印象更加鲜明深刻。

    下阕侧重于夜行人感情的抒发。用天边稀星和山前疏雨,预示夏夜阵雨将至的情景。南方每到夏天,常有所谓“过雨云”,并不需要整个天空布满乌云,只要头顶上有几片云就可以下起雨来。“七八个星”和“两三点雨”,构成了一种淡远奇特的境界。但阵雨将临,对行路人来说总有威胁,所以尽管只有“两三点”,诗中人也会有焦急之感,从而加快脚步。词面上没有写到“加快脚步”,这里我们依常情推测,但结尾两句又告诉我们,这推测是正确的,“路转溪桥”,那座旧时的茅店“忽现”眼前,使主人公变得坦然了。“忽见”二字很传神,它把夜行人急寻不着而突然见到的惊喜神态全部表现出来了。下阕,作者没有着意描绘行人的心理活动,是在写景叙事中暗示出来的,让读者品味出来的,这就是“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这首词,上阕写农村的夏夜,月白风清,送来阵阵稻花香味,处处蛙声相应,一片丰年景象,它给夜行人带来无限的喜悦。下阕写天外疏星,山前飘雨,溪回路转,茅店忽现。笔调灵活,轻快,构思浑朴、自然,反映出作者的愉快心情。

    《西江月》这一词牌,上下两阕句式相同。第一句无韵,第二、三句押平声韵,第四句押原韵的仄声韵。这种平仄通押的调子,在词调中是很少见的。但是,《西江月》却是最流行的曲调。前后阕头两句要用对仗,在变化中显出稳定。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两句说在稻花飘香的时候,只听见蛙声阵阵,好像在说今年是一个丰收的年景。意思是一片蛙声伴着阵阵稻花香,预示丰收在望。听取:听到。一片:连成一体,到处都是。○蛙声本无意,却认为仿佛有心在预报丰年,寓情于景,洋溢着作者的喜悦之情。

    “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把人们的关注点从长空转移到田野,表现了词人不仅为夜间黄沙道上的柔和情趣所浸润,更关心扑面而来的漫村遍野的稻花香,又由稻花香而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年景象。此时此地,词人与人民同呼吸的欢乐,尽在言表。稻花飘香的“香”,固然是描绘稻花盛开,也是表达词人心头的甜蜜之感。而说丰年的主体,不是我们常用的鹊声,而是那一片蛙声,这正是词人匠心独到之处,令人称奇。在词人的感觉里,俨然听到群蛙在稻田中齐声喧嚷,争说丰年。先出“说”的内容,再补“声”的来源。以蛙声说丰年,是词人的创造。

  • 《陆游 游山西村》
  • 游山西村

    原文: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文

    不要笑话农家的酒浑,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当山和水不断出现在我眼前时,我正疑惑无路可行,忽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吹箫击鼓,结队喜庆,春社祭日已临近,布衣素冠,简朴的古风依旧保存。 从今后,如果允许大家在晚上闲逛,那么我将拄着拐杖,不定时地会在夜晚敲响农家朋友的柴门。

    注释

    选自《陆游集》。陆游(1125~1219),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国人。主要作品:《示儿》《钗头凤》《夜游宫》《鹊仙》《沁园春》《沈园》等。

    1、腊酒浑:腊月里酿造的酒,称为腊酒;浑,浑浊。酒以清为贵。

    2、足鸡豚(tú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足:足够,丰盛。

    3、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

    4、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明亮。

    5、箫鼓:吹着箫打着鼓。

    6、追随:紧跟着。

    7、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作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丰收。

    8、古风存:保留着淳朴的古代风俗。

    9、若许:如果这样。

    10、闲乘月:乘着月明来闲游。

    11、无时:没有一定的时间,即随时。

    12、叩(kòu)门:敲门。

  • 《游山西村 陆游》
  • 游山西村

    原文: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文

    不要笑话农家的酒浑,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当山和水不断出现在我眼前时,我正疑惑无路可行,忽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吹箫击鼓,结队喜庆,春社祭日已临近,布衣素冠,简朴的古风依旧保存。 从今后,如果允许大家在晚上闲逛,那么我将拄着拐杖,不定时地会在夜晚敲响农家朋友的柴门。

    注释

    选自《陆游集》。陆游(1125~1219),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国人。主要作品:《示儿》《钗头凤》《夜游宫》《鹊仙》《沁园春》《沈园》等。

    1、腊酒浑:腊月里酿造的酒,称为腊酒;浑,浑浊。酒以清为贵。

    2、足鸡豚(tú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足:足够,丰盛。

    3、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

    4、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明亮。

    5、箫鼓:吹着箫打着鼓。

    6、追随:紧跟着。

    7、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作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丰收。

    8、古风存:保留着淳朴的古代风俗。

    9、若许:如果这样。

    10、闲乘月:乘着月明来闲游。

    11、无时:没有一定的时间,即随时。

    12、叩(kòu)门: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