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曹雪芹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04-28 19:56:42
  • 《《红楼梦》读后感450字》
  •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作者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

    这本书讲述的是从小体弱多病的林黛玉辞父进京来到了荣国府,与公子贾宝玉相恋了。因其他人阻挠,凤姐使用“移花接木”,导致贾宝玉娶的是薛宝钗,林黛玉吐血身亡。贾宝玉看破红尘从此一入空门的故事,其中最让人感到惋惜的还是林黛玉的悲惨命运。

    在读到黛玉泪尽而逝时,我感慨万千:“用一世的泪水还尽,再无牵绊”那让人怜惜的林妹妹,终将香消玉殒,让人惋惜。《红楼梦》真不愧是中国四大名著之首。

    书中最让人动情和令人印象深刻的无疑是宝玉和黛玉的凄美爱情,两人意趣相投却最终阴阳两隔,永远不能见面。看似在写两人的悲惨爱情实则在描写世俗的残酷。

    作者将贾宝玉和一群地位不同的少女放在一起,展示她们的青春和生命。小说描绘了上至皇宫、下及乡村的广阔历史画面,广泛而又深刻地向我们反应了封建末世复杂深刻的矛盾冲突,揭示了封建贵族的本质特征和必然衰败的历史命运。

    读完了这本《红楼梦》我不禁感叹起了世事的无常和人生命运的无奈。

  • 《《红楼梦》读后感》
  •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这本书写出了曹雪芹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和憎恨。

    《红楼梦》,一部含笑的悲剧,一本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为中心,生动描写了封建贵族家庭由荣华走向衰败的三代生活的巨作。在曹雪芹的描绘下,纸上的人物都栩栩如生,文中曹先生还运用我国书法、绘画、诗词、音乐等各类手法,展示了一部社会人生悲剧。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见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红楼梦》的故事是从林黛玉进贾府,慢慢地和贾宝玉相爱,后来凤姐用了调包计,让贾宝玉和薛宝钗成了夫妻,最后林黛玉因此吐血而亡,贾宝玉从此心灰意冷出家为僧。我感叹贾、林两人爱情悲剧的时候,看到了造成悲剧的一个重要因素:林黛玉的清高个性,与当时的世俗格格不入,无法与社会“融合”,她的自卑情结正是她自尊的体现,也是她悲剧的开始。“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假假真真,让人琢磨不透《红楼梦》中的一切,林黛玉作为灵魂人物,她与常人不同,她就是她,一丛清高孤傲的、孤芳自赏的空谷幽兰。林黛玉的自卑情结是命运所赐,也以此写成了她的命运。

    我是个不太自信,有点儿固执,有点儿犟脾气的人,碰到不开心的事会发脾气,会违反一些纪律,不执行一些标准。我知道,这些性格影响了我的人际交往,我也在努力改正,学会适应陌生的环境。

    千古一愁,红楼一梦。《红楼梦》博大精深,常读常新,人人有感,次次有悟才是它的不朽魅力。

  • 《读《红楼梦》有感》
  • 七月流光的盛夏季节,我拜读了曹雪芹的《红楼梦》后,心情却步入了寒风凛冽的严冬时节……

    《红楼梦》通过四大家族由盛而衰的过程和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展现了一段错综复杂的家族衰史,揭示了封建末世的人间百态。其中元春探春、宝钗扑蝶、黛玉葬花等经典情节,充满了诗情画意,被广为流传。所塑造的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聪明灵秀的贾宝玉,稳重端庄的薛宝钗等大量人物,形象丰富,风采各异。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让人抚怀感叹,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令人永生难忘。透过他们的人生遭遇,看到的不仅是一场悲欢离合,命运浮沉的人生大戏,更是一部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书中的人物之多,场面之盛,在中国古典小说创作上是空前绝后的。

    掩卷沉思,泪水长流。宝玉和黛玉悲剧式的结果,让我感怀不已。可冷静思考,生活在封建社会的他们,结果自然是注定的。四大家族相互勾结一损皆损的境地揭示了封建贵族的腐朽,也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表现出来的封建的婚姻道德,文化教育的腐朽,堕落及封建社会必然崩溃没落的历史趋势,体现了追求个性自由的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想到自己,生活在一个日新月异的美好社会里,生活在一个幸福美满的和谐大家庭里,我有什么理由不努力?我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持之以恒地刻苦学习,学好本领,用最优异的成绩拥抱更加美好的未来!

  • 《《红楼梦》读后感》
  •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经典的文学巨著,是曹雪芹耗尽全部心血创作的旷世杰作,对后人影响巨大的作品。作品通过描写贾府的由盛到衰,揭示了封建社会必将走向没落的命运。小说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也正是对封建社会血与泪的控诉。

    作为一部文学巨著,《红楼梦》的文学艺术鉴赏性是非常高的。比如《刘姥姥进大观园》中,写到众人被刘姥姥逗笑的情节就十分精彩,让读者有如置身其中的感受。“……史湘云撑不住了,一口饭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哎哟哎哟;宝玉早滚到祖母怀里,贾母笑得搂着宝玉叫心肝……”同是写笑,每一个人的神态动作却各不相同,描写生动、形象、具体,从侧面衬托出刘姥姥的风趣幽默,以及贾府上下喜欢她的原因。

    《红楼梦》里的人物众多,出场的人物就有四百多个,许多人物的性格特点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其中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刘姥姥等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就说贾宝玉吧,他表面上玩世不恭、顽劣、轻挑,内心却是善良纯真。他虽然出生贵族家庭,但他却厌恶自己所在的封建阶级,认为人只有善恶美丑之分,从没有贵贱之分,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女人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他的这句话充分体现了他同情女性,尊重女性,崇尚人权平等、男女平等的可贵观念。特别是他与林黛玉纯洁的爱情,更体现了他思想的成熟性。

    再来看林黛玉,她性格纯真率直、清高孤傲、多愁善感,骨子里透出的对封建道德的叛逆,深深地吸引着宝玉。她的“侬今葬花入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入亡两不知”,寄托了黛玉凄凉的身世之感,但也从另一个角度让我们看到中国古代社会闺阁中优秀的文学才女的风范 。

    《红楼梦》不仅是我们中国文学的璀璨明珠,更是世界文学的绚丽瑰宝。今后,它将一如既往地以无穷的魅力吸引更多的读者。

  • 《猛烈冲击封建制度的思想家—曹雪芹》
  •     胡文彬、周雷二同志的《红学丛谭》,已交付山西人民出版社,即将和读者见面了,嘱我写一篇序言。我想他们的意思,无非是因为我们很相熟,或者夸大一点说,在某种程度上,我曾经是他们写作《丛谭》的见证人,要我来做一点绍介的工作。我自己也认为,在他们这本处女作出版的时候有责任讲几句话。

        胡文彬、周雷二同志,从事《红楼梦》研究的历史确乎不长,收辑在这本《丛谭》中的论文《猛烈冲击封建制度的思想家—曹雪芹》,最早是发表在《吉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一九七四年第一期上。他们两位又并非学习文学的,而是毕业于原东北人民大学(即今吉林大学)历史系的高材生。他们目前的工作岗位,也是一位在人民出版社的新华文摘社工作,另一位则在北京市社会科学研究所从事北京史和地方史志的研究。他们自谦说:“《红楼梦》是业余爱好”,而这个“业余爱好”,却占去了他们工作之余的大部分时间。

        “丛谭”也者,作者用意恐伯是要说明其“杂”,而从读者的角度,又可看出其涉猎范围之广。《丛谭》辑有大小文章三十余篇。

        前面谈及的论文,可以说是全面概括了他们对曹雪芹和《红楼梦》思想意义的认识和评价。《论<红楼梦>后四十回的政治倾向》,《谈程高本对(红楼梦》的篡改及其目的》,虽然是批判了程高本后四十回及其对前八十回的“篡改”,而实际上也是从对照的意义上,更进一步论述了曹雪芹《红楼梦》的思想价值。

        其他也有几篇是论述《红楼梦》产生的历史背景,红学研究中的发展情况和问题,曹雪芹身世资料真伪的论辩。但占据《丛谭》中心篇幅的,是《红楼梦》版本问题的探讨。我以为,作者提出曹雪芹原作手抄本的正名和重新命名的问题,是采取了严肃的科学态度的。《论程丙本》一文,更以确凿的论证,批驳了一些“海外奇谈”。

  • 《有关曹雪芹的作文》
  •     雪芹生于这一家族的末世,对往日的风月繁华之盛,虽然不无怀恋的感情,但对于那腐败的贵族阶级,罪恶的封建制度,雪芹又进行了广泛的揭露,猛烈的抨击。关于曹雪芹个人的历史资料,目前我们知道得还不多。但是,从敦诚、敦敏的赠诗中,也还是可以稍散看到一点他的性格风貌。所谓“接两侧著容君傲”,所谓“傲骨如君世已奇”,都说明了他在沦落、贫困中却不甘屈服的性格。我们虽然不相信新红学派的“自传”说,却也无须否认,《红楼梦》的男主人公贾宝玉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有着曹雪芹性格的影子。《红楼梦》开章第一回以石头的“梦幻”作为楔子,借顽石的无材补天做了深情的自我嘲讽。贾宝玉出场的那两首“西江月”: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份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叹。寄言纨绔与高粱:莫效此儿形状!

        这是说尽了贬词,实际上却是唱的赞美诗。能够写出《红楼梦》的悲剧的天才,在卑污、奸恶、虚伪的贵族世界里,自然是“无材”去补缀那封建制度的“苍天”,而只能拆穿它的荒浮无耻的真相。无材补天的悲愤,概括了《红楼梦》的主题。对封建制度的“苍天”,充满着愤怒、诅咒和仇恨的情绪,对被毁灭了的叛逆者,却唱出了热情的颂歌。在封建社会里,做一块不同流俗的顽石,虽然造成了曹雪芹一生坎坷遭遇的悲剧,却体现了作亥的孤傲不屈的精神,“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就是二百年前的曹雪芹不能被人理解的遗恨。

  • 《曹雪芹的生前》
  •     《红楼梦》前八十回的作者曹雪芹逝世二百年了。在他生前,《红楼梦》的部分手稿已开始传抄、流传,他死后不久,就出现了“好事者每传抄一部,置庙市中,昂其值得数十金,可谓不胫而走矣”(百二十回本《红楼梦》《程序》)的盛况。十八世纪末—清乾隆末年,即距离曹雪芹逝世不过三十年左右,高鹗、程伟元的百二十回木的《红楼梦》已经刊行问世,风靡全国。所谓“开谈不讲《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所谓“士大夫有习之者,你为‘红学’”,都说明了在清朝中叶以后,《红楼梦》的流传之广,影响之大。这部小说的艺术成就,是有口皆碑的,可以说它把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推上了最高峰。

        但是,这样一位富有才华的伟大作家,在十八世纪的旧中国,却不能见容于现实。他的一生—从曹氏家族的繁华末世,到‘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的沦落,贫困的兴衰变化,固然为他写出《红楼梦》这样的伟大杰作准备了物质的和思想的基础,而这种身世遭遇,也无情地毁灭了他的罕见的天才,在他贫困的晚年,《红楼梦》终于成了未完成的杰作(根据各种流传的手抄本来看,《红楼梦》大概有八十回左右,是曹雪芹的原著,其余四十回,一般认为是高鹗所续)。这位对近古文学史有卓越贡献的作家,实际上是在贫困和悲愤中“泪尽而逝”的!

        曹雪芹的先辈有几代都做过江宁织造,织造虽然不是什么大官,但却掌握着封建王朝的经济大权,是一个只有皇帝亲信才能得到的肥缺。从曹寅(雪芹的祖父)、李煦(曹寅的妻兄)、曹颗、曹握(雪芹的父、叔辈)给康熙的奏折以及康熙的批语里,可以看出世袭织造七十年之久的曹氏家族,和这位皇帝的特殊的亲密的关系。江宁织造曾给曹家带来了赫赫百年的荣华富贵,《红楼梦》中所描写的江南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过往的繁荣兴衰的历史,都有着曹家盛衰的影子。

     

  • 《漫想》
  •     漫步在静寂的植物园中,望着曹雪芹的黄叶村,心中本应也是寂静的。然而在内心的深处,却有着另一种呐喊,因为在黄叶村的后面,在黄叶村静寂了百年后,这里曾经不平静过,也就永远不会再寂静下去。因为这里曾经记下了一个名字,也将继续、永远记在这里。她的名字叫:“一二·九”。

        从虎门的硝烟,到威海的船炮,从五四的呐喊,到长征的路程,历史的这一页书页上镌刻着的都是血红色的大字。在这些血色中,有一笔气势磅礴的,她的名字叫:“一二·九”。

        站在潺潺流水的“水源头”,细听着流水的倾诉,是这样的平静,当年的战乱似乎很遥远,又很接近……流水东逝,带走了时间,带走了故事,却没有带走人们脑中的记忆。仿佛水边的巨石,不随着这可怕的时间一点点衰老,一点点消亡;只是默默地坐在那里,让人们从自己那斑驳的身上去追忆曾经发生的故事。

        不禁有些痴想:究竟有多少人像我这样,站在这里,站在这老石边,回忆过那段浓烈的往事?我不知道,惟一知道的是,有段故事都写在了这片环境里,等着后人去看,去读,去感悟……

        红红的枫叶旋到石边,抹下石上的一丝尘埃,轻盈地飘到流水中,带着一片鲜红,离我远去。那是萧索的风在伤感秋日吗?一一讨为感逝去的青春吗?不,那是开朗的风在发散讯息—发散从七十年前带来的讯息,充满了活力和激情的精神讯息。

        一直这样认为:当人离开了这个世上时,总会自私地带走尘世中一切美丽的东西。惟一能留下的,是一种很怪的东西,无形无影,却能一直活在世上。

        ——精神!

        环视四周,是群山,是绿水。精神就生在这儿,种在这儿;从这里生长,从这里散扬。散扬到满山遍野,染红山这边的一片枫叶;散扬到华夏大地,唤起水那方的一腔豪情。

        精神,留下来,传下去;不需要记史的文章,也不用雕刻的塑像。这些都还不如一块水边的老石。那,是最好的、无字的记录。真正能够永不磨灭的事物是无需依附在易被腐朽的东西上的。脱去现实的、有形的、沉重的外衣,不灭的精神在这个世上轻盈地舞着,拂过每个有心的人。缭绕着每个被她感动着的人。在她的漫舞中,感受她的伟大,洗涤自己的灵魂……

        费了很大的力气,才终于从遐想中抽身而出。长舒一口气,四周静悄悄的,只有心里还在一点一点地浸染,浸染那满山遍野的精神的灵气……

     

  • 《生命的动力》
  •     《红楼梦》中有一首《好了歌》,曹雪芹当年在贫困潦倒境况下写就的这篇文字,似乎已经将人间的各种欲望梳理得干干净净。不能否认,这篇《好了歌》多少年来,不知影响了多少人的人生观。但是,可以说,包括作者在内,至今还没有一个人能够彻底达到那种无欲无求的境界。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凡是一个正常的人,欲望和追求总是他生命的动力,失去了动力的生命也就不能称其为生命了。

        人这一生,大约自降生那天起,便充满着形形色色的欲望和欲求。比如,饥则欲食,寒则欲衣,男大欲婚,女大欲嫁,还有诸如建功立业的成就欲,金银财宝的占有欲等等,不一而足。那么,究竟应该怎样来看待人的形形色色的欲望呢?在分析这个问题之前,田园想先读一封听众来信。这封信是这样写的:

        田园大姐,我是菏泽地区一个普通的农村女孩。今年我高考落榜了,这对我来说,早已是意料之中的事,所以,我并没有像别人那样痛不欲生,相反,却有一种解脱感。说心里话,我这个人虚荣心特别强,我们家的生活不算穷,但是,绝对谈不上富裕,无论是吃的穿的,很难同那些有钱人相比。这才真正使我感到痛苦。在这个世界上,没有钱,是不会被人瞧得起的。所以,我现在心里只有一个强烈的欲望,就是想方设法去挣大钱。我甚至下了决心,为了实现自己的这一愿望,我将不惜付出自己的一切。这样,挣了钱以后,我就可以过上富贵的生活,可以人前人后把头抬得高高的,也可以孝敬自己的父母了。至于您在节目中常说的什么人格啦尊严啦,那些东西既不能当饭吃,也不能当钱花。不知您是怎样看这个问题的?盼您的答复。

        好,这封信田园就读到这里。说实话,看了这封信以后,田园非常生气。应该说,人的欲望是一种客观存在,从个人的行为来看,为着某种正当的欲望去追求、去拼搏是完全应该予以肯定的。比如,为事业,为他人;甚至为发家致富,为提高生活水平。但是,这有一个前提,必须是在正当的范围内。只要是在这个正当的范围内,在合理的、无损于他人和有益于社会的前提下,我们是完全可以大大方方、坦坦荡荡,去追求、去获取。相反,如果为了自己的欲望不惜采取一切手段,甚至像这位姑娘所说的不惜付出自己的一切去捞、去挣,那么,从根本上说,这就失去了做人的价值。人一旦陷入这个误区,那么他的这一生只能是一场悲剧。现实生活中这种例子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这封信使田园想到了很多。为什么一个单纯的姑娘,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并意欲走入这样一种极端?田园想,这首先应该从我们的思想教育上找原因。多少年来,我们总是在谈论教育的失误,学校教育总是摆脱不了围着高考指挥棒转的怪圈。不错,我们的学校也开政治课,但这政治课还是得围绕着高考转。孩子是单纯的,他们的接受能力是开放式的,如果没有一个占主导地位的正确思想的循循引导,对于尚缺乏抵御不健康思想免疫力的青少年来说,将会影响其一生的正确的人生观形成。

        前几天,田园读到一篇小说,这篇小说发表在一个名气很大的文学刊物上。它的故事情节大概是这样的:一位农村姑娘到城里打工,由于挣不到大钱,便去卖淫。后来她带着卖淫挣到的十几万块钱回到家乡,把钱投入到家乡建设中,最后竟成了为家乡建设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田园不想在这里争论小说本身思想性的高低,只是隐隐约约地感到担心,这种荒唐的导向,对我们今天的青年人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严重后果?,

        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有句名言: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求得幸福。他这句话曾经被马克思所赞赏。所以,田园相信,任何一个通过诚实劳动和正当途径,通过对正当欲望的追求而取得成就的人,他的思想是高尚的;他所创造的财富,他对社会的贡献,也是有价值的。我们无数在平凡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拼搏奋斗的普通劳动者,不正是这祥一种推动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吗?

     

  • 《我的同学“凤辣子”》
  •     大家一定都知道曹雪芹笔下的“凤辣子”吧,我班也有个“凤辣子”,她说起话来就像“连珠炮”似的,“噼里啪啦”地一阵接着一阵。不过,她说的话句句在理,叫人反驳不得。她就是我班的“能人”———邹正天。

        记得有一次,我班开“辩论会”,“辩论”的题目是:男的强还是女的强。一个男生先站起来,趾高气扬地说:“当然是男的强喽!我国几届国家主席不都是男的吗?”这下可惹恼了“凤辣子”,她立刻站起来,一串“连珠炮”炸开了:“谁说男的强?古代,李清照、蔡文姬文才出众,花木兰、穆桂英胆识过人。而现在,就拿我们学校来说,大队长、大队秘书长、文体委员都是女同学。你可别忘了‘巾帼不让须眉’!还有……,

        一席话,说得那个男生哑口无言。同学们不由自主地向“凤辣子”投去赞赏的目光。

        “凤辣子”据理力争时,有一股“辣”劲;朗读文章时,却别有风味。

        记得有一次,黄老师让她朗读课文《春》。她站起来,有声有色地朗读起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随着她抑扬顿挫的声调,我们都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仿佛置身于春天里,看见“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我们感受到了一种韵律的美,感受到了祖国春天的美。

        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你们是不是觉得我班的“凤辣子”的确是个“能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