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节拍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04-29 15:15:49
  • 《你好,未来》
  • 踏着童年的节拍

    载上梦想

    启航未来

     

    你是大树妈妈

    我在树荫下学习知识

    你是花朵

    我在五彩缤纷的环境成长

    你是太阳

    温暖我的小心灵

    你是蓝天

    教会我们拥有广阔的胸怀

     

    我是祖国的未来

    你是未来的培育者

    我是未来的花朵

    你是花朵的修剪师

    我是未来的学子

    你是学子的家人

     

    你那温暖的港湾

    是我遇到困难时的依靠

    这里

    有着书声琅琅

    这里

    有着句句叮咛

    这里

    有着活力舞台

     

    未来已来

    未来实验小学已来

    莘莘学子们

    这里

    将是你与我最美的童年记忆

  • 《四季如歌》
  • 春天,

    如诗,

    平仄有律,

    万物跟随节拍,灵动惬意。

     

    夏天,

    如画,

    色彩斑斓,

    青春在风中张扬,生机勃勃。

     

    秋天,

    如火,

    硕果累累,

    生命的张力在此刻尽显,如火如荼。

     

    冬天,

    如梦,

    白雪皑皑,

    为大地编制爱的嫁纱,美轮美奂。

     

    我愿春天

    是一阵微风,

    把小草吹绿了,

    让杨柳吐翠了;

     

    我愿夏天

    是一个太阳,

    把大地变老了,

    让大树生长了;

     

    我愿秋天

    是一块颜料,

    把果实染色了,

    让世界变美了;

     

    我愿冬天

    是一块白毛毯,

    把房屋履盖了,

    让青春休眠了。

    四季如歌,

    梦在徜徉中......

  • 《王瓒祠,让我心生敬意》
  • 那日,风光正好,我听着歌,脚踩节拍,独自一人跳着走在路上,不知不觉远离了人群。来到一片安静的土地上。

    四周都是高墙,赤色的墙壁上残留着零散的漆片,留下了岁月的痕迹。树叶在风的吹拂下发出沙沙的声响,愈衬得这土地的安静。我下意识抬头望去,“王瓒祠”三字映入我的眼帘。使人仔细打量起这块地儿来。

    王瓒是温州的榜眼王。他天性聪颖,精力绝人,钻研经史,昼夜不辍。他一生胸怀坦荡,刚正不阿,气量宽宏,不计私怨。他对文化教育事业作出许多贡献,曾两任国子祭酒,四典礼部会试,撰修国史,侍讲经筵,著作众多,被誉为“字冠一时,四海师模”。他揭露奸阁,极谏昏主,是一个以社稷苍生为念、置个人生死与度外的正人君子。

    想到这儿,我不由得心生敬佩。原先这儿带给我的寒冷已全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心中满满的热血,我很清晰地感受到那股热流的流动。

    慢慢地,我被这儿吸引了,凋零的枯叶,硕大的年轮,封建的光影,无声寂静中最好的陪伴。我选择坐在树下,手指轻轻地抚摸着粗糙的树皮,在这摩挲感中,渐渐陷入沉思。

    我仿佛看到了王瓒,他在寂静的黑夜中挑灯夜读,他在朝廷面前极谏昏主,眼中竟是满满的镇静和坚定。他认真思索,眼中透露着对知识的渴求。这样的一个他,仿佛就在我面前。指引着我,让我慢慢靠近。

    可他还是随风而去了,再优秀的人也依旧逃不出时间的束缚。但是他的精神品质依旧流传在这世上。他用自己的精神照亮了我们,让我们相信自我,相信生活。

    回神而来,火红的太阳随着亘古不变的方向越变越红,越变越大。我拍拍衣袖,整理好着装,转身离去,最后一次深深吸了一口这儿的清爽空气,将王瓒坚定执着的品质一同吸取进来,让我多一丝沉着。而后轻轻关上那古铜色的大门。

    王瓒的执着用功,王瓒祠的清净,让我心生敬意!

    【编辑点评】

    作者游览王瓒祠,怀想古人,咏叹王瓒的执着精神和刻苦的品质。语言凝练,思考深刻,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 《中华石鼓园游记》
  •     迎着七月似火的骄阳,踏着轻松的节拍,我们在作文培训班亢老师的带领下,浩浩荡荡的向中华石鼓山出发了。

        我们坐在10路公交车上,一路欢歌笑语,不到二十分钟时间,我们终于到达的石鼓山公园。

        刚一下车,在同学们的欢呼声中,我们快步走到一块硕大的巨石前合影,只见石头上雕刻着五个红色的隶书繁体大字——中华石鼓园,落款为文怀沙。听亢老师讲文怀沙是一位著名的国学大师。

        迎着习习的凉风,沿着宽阔的盘山公路,我们向着石鼓山缓缓而行,一路上,漫山遍野,茂密的木,给整个山穿上了一件碧绿的外衣。路边一簇簇的绿草叶子油光发亮,狗尾巴草真有点像大狼狗的长尾巴,路旁边被剪成蘑菇头的石楠圆嘟嘟的好可。我们沿着“Z”字形的台阶拾阶而上,青灰色的台阶上,布满了三角形的图案,显得古朴典雅,忽然,路旁高大的玉灯玉兰映入我的眼帘。亢老师说:“它开的是白色的花,叶子手掌那么大,属于落叶乔木。”我看见上面有一个和葡萄一样的东西,但和葡萄不同的是它每个都黏在上面,难到是葡萄发霉了,原来这就是它的果实,我这才恍然大悟。

        我们继续沿着台阶往上走,横穿盘山公路,一块刻有“汉字春秋”的大石头映入眼帘,这几个大字为后面的“仓颉造字”汉白玉浮雕拉开了帷幕,抬眼望去,如白的缎带呈现在我们眼前,仓颉盘腿而坐,手持树叶,若有所思,我想他大概是在想造一个字吧。浮雕上面还有后羿射日,只见他拉满一张弯弓,射向他身后光芒四射的太阳,再往上就是秦王率领着几员大将,个个身着铠甲,英姿飒爽,旁边写着“秦统一文字”,好不威风啊!

        一阵凉风吹来,我们朝上一看,啊,原来我们已经上到了山顶,一座“宝塔”巍峨耸立,这就是石鼓阁,石鼓广场平坦开阔,石鼓阁四周有四座小阁楼遥遥相对。石鼓阁仿秦汉建筑风格,高56.9米,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从外看总共有五层,而里面有九层,寓意周秦文明在中华文明史中的九五至尊地位。

        和石鼓阁遥遥相对的是祭天敬祖雕塑群,讲述了秦公游猎后用牛头羊头做祭品,祈求上天保佑老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

        在阵阵凉风中传来了一阵悦耳的钟声,我们循声而去,只见一排排编钟正被同学们奏响,编钟上还有铭文刻在上面,于是,我也拿起木槌,奏起了“秦公庆典”曲,叮当作响的声音,被阵阵清风吹的很远很远。在这个悠扬的乐声中,我们仿佛穿越到了千年以前的秦朝,当我们沉静在这美好的时光中,亢老师的召唤将我们的思绪拉回了现实当中。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一路欢声笑语,穿过了绿树掩映下的“仁义礼智”——伍德园,来到了气势宏伟的青铜器博物院,这个广场宽敞平坦,一面巨大的石鼓仿佛从天而降,坐落在广场中央,两边的建筑雄伟壮观,有点像古埃及金字塔的风格。石鼓上嵌满了古铜色的铭文,看起来古色古香,在夕阳的余晖里更显沧桑。

        夕阳西下,大地被涂上了一层金色,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中华石鼓园,这次石鼓园之旅,不禁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秀美,更让我感受到了周秦文化的灿烂辉煌。

  • 《雨中浪漫》
  • 我自认为生活很有规律,每天都按一定的节拍进行活动。而晚饭后的散步,又成为我一夭中最惬意的时刻、悠悠故,快活似神仙。

    今天傍晚,天空中不时传来一阵阵闷雷声,我却听之任之,我行我素,例行公事地艘出家门,开始我半小时的浪漫。

    漫步在梧桐树下,欣赏着那百看不厌的“倦鸟归巢”的街景,习习凉风,吹散我一天的燥热与烦恼,我的心徽徽自醉了。只有这时候,我才能将自己绷紧了一天的神经彻底放松,把自已还原成自由自在的我。

    渐渐地,路人的节奏似乎加快了许多。骑单车的不顾座下单车的连声哀鸣,只管一个劲儿地往前蹬;行人也似乎很着急,快走中夹着一阵小跑。

    风,似乎更凉,还带着点儿湿润。我眯起近视眼,翘首望天,什么也没有;低头看路,一个个小圆点儿正不断地增多。我才明白:天下雨了。

    我仍然不紧不慢地走着。一点儿也不介意。夏天的雨好似一阵风,来得迅速,去也匆匆。

    雨点儿越来越急,打在我身上的雨豆也越来越多。不得已,我才益进一家商店的枪下。

    地上变湿的已不再是一个一个的小圆点。而是一块一块

    的,继而又汇成一大片一大片……这地上便再也找不到一小块干土了。

    从“哗哗”的雨声中不难听出,这雨点儿很大、很重,它们击在路上,溅起朵朵小银花,皇冠似的,然后迅速消失,紧接着又有千万朵雨花开了。

    我入神地看岁、看着,突然冒出一个幼稚的念头:我是不是应该摘一顶皇冠来戴呢?我伸出双手,向雨神祈求一个美好的答复。

    然而她却很怪吝,连我这个小小的请求也忍心拒绝。那些雨点儿落在我的手上,跳动一下,还未形成皇冠的雏形便香消玉限了。

    我只好收回双手,无可奈何地摇摇头,打消了那可爱的念头。看来只有欣赏的缘分而无占有的福分。

    一阵轻风拂过,我觉得有些凉,便抄起手来,继续欣赏雨中美景。

    耳边净是雨声,一串串又密又急的雨点儿,在眼前织成一层珠帘,白晃晃的。此时,空中的雨声响成一片,地上的水花开成一片。而我的心中,则美成一片……

    雨声渐渐小了,雨花渐渐稀了,雨点儿渐渐轻了,雨帘渐渐消失了。

    雨后的天空格外明净,空气格外清新,树木格外翠绿,我的心情也格外舒畅。

    雨停了,虽然并没有出现绚丽的彩虹,但我也早已满足。我拍拍衣服,走在飘着雨尘的大街上,继续寻找着我的浪漫。

    我突然记起,曾经写过一篇雨中郊游的文章,语文老师在上面赫然批上:

    浪漫固然好,但要谨防感冒!

    而我现在却想斗胆反驳:浪漫确实好,感冒倒未必,倒未……阿……阿……阿嚏!

  • 《这也是一种“迷”》
  •     在奔腾不息的变革激流中,和着渤海浪涛那深沉的节拍,在龙口矿区弹奏出新一代的改革强音。

        这强音的弹奏者是山东省煤炭工业局“企业改革创新能手”、‘模范团支部书记”称号的获得者,一个普普通通的青年铆工。近几年来,他张开改革的双嘴,先后承包两个姐于困境的国营小厂,使之起死回生,为国家做出了无私的奉献。

        他的名字叫陶立波。

        1985年春节刚过,龙口矿务局工程处机修厂的80名工人,带着节日的欣喜,迈进了工厂的大门。不进工厂则已,一进门心就凉了半截.横七竖八躺着那些没用的加工件,犹如满面污垢的乞丐,让人看了心里没劲.“大锅饭,大锅饭,吃得几乎快要饭!”青年工人们发出阵阵牢骚和怪话。

        这天,25岁的陶立波,站在全厂职工面前,用他那浓重、胶东口音说出了三个字:“豁上了。”

        伴随一个承包的决定,乱麻般的问题也一股脑儿堆在陶立波面前。承包合同明文规定:“分灶吃饭,分级核算,自负盈亏”。这12个字写在纸上容易,做起来难啊!陶立波拿着承包合同,似乎看到了全厂注册的”。多名工人在向他伸手要吃、要穿……

        他看准了“锁孔”,配上了打开难题的“钥匙”。

        机修厂原是维修矿区设备,为矿区加工配件的单位,生产任务长期吃不饱,然而却是坐等家门,工人们说是“三闲”:设备闲、人闲、技术手艺闲。陶立波心里明白,只要变三闲为三忙,机修厂的日子就好过了。他壮了壮胆子,走出矿区,到社会上揽活干.某厂招标施工煤气J.程,别人投标5000元,而陶立波竟以1850元的低数中标。他有“王牌”军,挑选了17名业务技术好的团员青年,组织了一支突击队,昼夜施工,硬是靠过硬的思想作风和业务技术,提前10天完成施工任务,并一次试运转成功。这一下,小小的机修厂名声天振,好多客户找上门来。青岛,烟台等近30多家工厂企业与讥修厂建立了业务联系……

        机修厂的日子好过了,到年底,一举甩掉连年亏损的帽子,盈利“万多元,工人月平均收入由原来的“元增加到110多元而陶立波。只拿职工平均收入的90%。

        1986年春节刚过,春联还未退色,厂里喜气洋洋,陶立波个人不顺心的事儿却频频袭来。一天,他正和工人们突击加工矿区井下急需的一批活,妻子气吁吁地跑进工厂,流着泪告诉他:“孩子鼻眼歪斜、红肿……”“这叫‘吊腮疯’,孩子幼小,赶紧去治!”一些老工人催促着陶立波。不满两岁的孩子送到青岛一家医院,直到第7天,陶立波才抽空赶往数百里外的医院,第二天又赶回工厂。妻子含泪嗔怪他,他只淳朴地开导她:“厂里的事我不能不管啊!”

        那些日子,陶立波又和工程处签订了第二年的承包合同,他确实忙,不能不把心思全部放在了厂予里。他妻子在鞋厂工作,繁重的家务,幼小患病的儿子,加上市里拓宽马路,家中的几间房子又要拆迁等等,百事缠身,过度劳累,心情烦恼,她突然病倒,而且病得很重。幸亏抢救及时,否则……

        陶立波赶到医院,俯在病床上,眼泪滴到了妻子那苍白的脸上。他感到内疚,默默地为她祝福,待她好转后,他悄悄地对她说:“请您谅解我,待工厂效益好了,我将加倍地偿还对您的爱……”只是这句溢暖的话语,只是那轻轻一吻,夫妻情爱尽在其中……

        在陶立波经受个人“祸不单行”的“多事之秋”缠绕的同时,他却以惊人的胆气和毅力,又承包了一个倒闭的铸造厂。

        矿务局工程处为了解决60多名编余人员的就业问题,投资28万元。与当地联营,建起了一个以玛钢铸件为主的铸造厂,因信息不灵投产不到10个月便关了大门。职工发不出工资,有些人干脆把生产工具和原材料拿回家抵当工资。

        陶立波的心又沸腾开了.“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又是团支部书记,我不能眼瞅着让铸造厂这样垮下去室”就这样,机修厂,人员花名册上,一下子多了60多号人。

        1986年7月,老天爷好像有意与陶立波作对,在他家拆迁房子的时候,天气十分炎热。拆好的房料堆在那里丢失不少,陶立波一天到晚忙厂里事,根本顾不上这些。年过花甲的父亲宽慰他:“孩子,你好好领大伙干吧,房子的事不用你管,我替你张罗。”酷暑,老父亲花钱雇汽车买石头,而机修厂的车就停在大院里.……原来,儿子早就关照过他:“公车咱们绝对不能用。”

        过分的劳累,使父亲病倒了,送到医院第了天便离开了人世……陶立波成功地救活了两个厂,却没有救活自己的父亲。

        也许有人会议论他公私何不两全,但,他并没有后悔,因为他原禾就准备付出必要的代价,个人“吃亏”.也在意料之中。在他没承包的那些年,他作为四级铆工年收入2600元,而现在年收入却只有1300元。但几年来,陶立波在大伙的支持下,接连救活两个厂,盈利210万元,新添固定资产100多万元,同时还上交矿务局工程处利润80万元,使一个花钱靠国家的亏损企业焕发出勃勃生机。

        有人笑着问他:“以后,你还想去‘救厂’吗?”

        他回答得很干脆:“如果需要,我还想去试试”。

        这也是一种“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