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七月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10-31 06:01:32
  • 《夏日里的爱心冰箱》
  • 七月,城市被热浪吞噬着,连空气都弥漫着躁热的气息。蝉在枝头不知疲倦地鸣叫,仿佛在抱怨着天气的炎热。

    天刚蒙蒙亮,我和妈妈就在厨房里忙碌开了。我从冰箱里摸出两个圆滚滚、黄澄澄的饱满柠檬,搁水龙头下冲得干干净净,接着小心翼翼地把柠檬切成薄片,再一片一片地放进杯中,往杯子里丢进几颗冰块,冰块的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我握紧捣汁棒,开始用力地捣碎它们。冰块变成了小碎块,然后加入20毫升琥珀色的果蜜。果蜜慢慢裹着碎冰往下沉。我用勺子搅了几下,最后提起水壶往杯子中倒满凉水,颜色瞬间变成了淡黄色。一杯爽口的柠檬水就做好了。

    志愿者阿姨弓着腰,仔细把柠檬水分装好,放进保温箱。她直起身,拎着沉甸甸的箱子快步往小区里的爱心冰箱走去,笑盈盈地说:“咱们给冰箱补货去啰!”

    时间已经不早了,接下来,我站到了爱心冰箱旁。汗水不停地从我的额头冒出,后背早已被汗水湿透,衣服紧紧贴在身上。我站静静地观察着。

    不一会儿,一位外卖小哥骑着电动车匆匆赶来,我赶紧叫住他。他的脸上布满汗珠,安全帽下的头发已经湿透,一缕缕贴在脸上。他快步走到冰箱前,我连忙打开冰箱,拿出一瓶柠檬水递给他。他迫不及待地拧开瓶盖,大口大口地喝了起来。喝完后,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洋溢着笑容:“小姑娘,太感谢了,这柠檬水太解渴了!”

    没一会,几位环卫工人缓步走来。她们皮肤黝黑,身上的工作服已经被汗水浸湿。她们手里拿着扫帚和簸箕,走到冰箱前,犹豫了一下,然后小心翼翼地拿了瓶水,轻轻拧开瓶盖,慢慢地喝了起来。喝完后,她们用手背擦了擦嘴。其中一位环卫工人看着我,感激地说:“谢谢你们啊,这水喝着真舒坦。”我回应道:“阿姨,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你们辛苦了!”她们环顾了一下四周,似乎在寻找什么,随后走到垃圾桶前,将瓶子丢了进去。

    ……

    小小的“爱心冰箱”,就像夏日里藏在街角的清凉魔法盒,给滚烫的夏日注入了透心凉的善意。

    (小作者是浙江省宁波大榭开发区第二小学五年级学生)

    后 记

    阳光还是那么烈,但想起那些道谢的笑脸,就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

    家长感言

    读了你的作文,妈妈特别感动。原来你在志愿者活动中,不光付出了行动,更学会了体谅和共情。小小的爱心冰箱,装满了你的善意。继续做个有心人,妈妈为你骄傲!

    教师赏析

    小作者围绕“爱心冰箱”这一社区公益活动展开,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怀与温暖。作文细节描写真实动人,凸显了受助者的朴实与感恩。(方红波)

  • 《美妙的季节》
  • 七月,炙热的太阳,尽情地发出强烈的光芒,烘烤着大地,我们来到海边,湛蓝湛蓝的天空上飘着许许多多的白云,有的是一朵一朵的,有的是一大片一大片的,还有的像鱼鳞一样,一群群海鸥张开翅膀,在蓝蓝的大海上空自由自在地飞翔,一会儿快速翱翔,一会儿又缓慢飞行,真是惬意极了。站在海边,向远处望去,水和天连接在了一起,只有一条线能够分得清楚。近处金黄的沙滩上长着一些又高又壮的椰子树,如果在椰子树下,搭上一个大大的帐篷,是多么惬意呀!海滩上还有许多美丽的贝壳,形状各异。

    看到这么美丽的海滩,我情不自禁地跑向金黄的沙滩,赤着脚玩耍起来。夏日的沙滩真是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好地方,夏天真是一个美妙的季节呀!

  • 《游双龙洞》
  • 七月二十九日,我们一家前往课本中描绘过的双龙洞游玩。

    刚靠近洞口,金灿灿的“双龙洞”三个大字便映入眼帘。在洞口两侧,能清晰看到一条黄龙和一条青龙的头部,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腾空而起。与此同时,耳朵边传来泉水流动的哗哗声,似在热情地欢迎每一位游客。

    刚走到洞口下方,一股凉意扑面而来,与外面三四十度的高温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低头往下看,能看到水流潺潺,朝着另一处奔去。再往前,一条又扁又宽的小船出现在眼前,这船能容纳六个人。我们小心翼翼地躺上去,船便缓缓向另一边驶去。整个过程不过十几秒,可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我紧张极了,感觉只要把头稍稍抬高一点,额头就会被上方的石头擦破。

    过了小船,再往前走,便是形态各异、奇形怪状的石头世界。抬头望去,黄龙和青龙的龙身在石壁上蜿蜒盘旋,还有那“海龟探海”等奇石,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此外,石钟乳和石笋也随处可见,它们即便不经过任何比喻,也美得让人忍不住驻足细细观赏。

    继续前行,一个巨大的瀑布出现在眼前,它比我见过的任何一个瀑布都要大好几倍,水流如万马奔腾般倾泻而下,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场面极为壮观。

    再往前走,便是直达洞口的楼梯,这台阶高得离谱,比普通台阶高了一两倍不止,爬上去可真是个力气活。游玩结束后,我们乘车回到酒店,可我的心却还留在双龙洞,对那里的美景依旧依依不舍。

  • 《红月亮》
  • 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七月十六日月亮像个亮晶晶的银盘挂在树梢。皎洁的月光给整个大地镶上一层薄霜。连草丛里的蟋蟀也销声匿迹了。

    大约在23时30分,圆圆的月亮忽然出现了小小的缺口,就像被调皮的小孩子偷偷的咬了一口。渐渐的缺口越来越大,变成了小船,变成了镰刀,最后化作一根闭环的银丝,这时星星们高兴了,在天空中一闪一闪眨着亮晶晶的大眼睛。

    天狗真的把月亮吃了吗?不是。这是地球挡在了太阳和月亮中间,就像孩子们玩耍时蹑手蹑脚的捂住了好朋友的眼睛,地球的影子里藏着月亮的秘密。

    哇!月亮突然变成红色,这是为什么?原来,月食期间,太阳光穿过地球大气层时,短波蓝光被散射,波长较长的红光则通过折射到达月球表面,这就是“红月亮”,也叫“血月”。

    十七日3时左右,东边的天空突然露出了一丝光线,弯弯的月牙从红月亮的背后探出脑袋,慢慢舒展成了小船,又变成了圆滚滚的白玉盘。5时,皎洁的月光又洒满了大地。

    在月光的照耀下,小区内的各种树木被微风吹拂着,“沙沙”作响,好像是在和重圆的月亮高兴地打着招呼!

  • 《小狗阿宝》
  • 七月下旬,我们全家回福建探亲。

    到老宅时已是深夜,昏黄的灯光下,一道棕白色的影子直扑我的脚边——过量的“热情”绊了我一个趔趄,我堪堪站稳,定睛一看,竟是一只素未谋面的小土狗。它窄窄的脊背上,棕斑如碎星错落有致地铺在柔软的白色短毛上;鼻尖是小巧的倒三角形,白色毛发从吻部一路延伸至颈后;颈上浅黄色的项圈象征着它“家犬”的身份,浑身上下透着一股“我可不是省油的灯”机灵劲儿。它雄赳赳气昂昂地围着奶奶打转,俨然把自己当作了奶奶的“守护神”。

    奶奶说,它叫阿宝,是别人前不久送来的一只小土狗,才几个月大,站起来不及我的小腿高。起初它并不大亲人,只认奶奶一个主人,每天跟随她上山,再蹲在门口眼巴巴地等她回家。我也跟着阿宝跟随奶奶,它蹲在门口,我就搬把椅子坐在门口。在我软磨硬泡的“攻势”之下,一来二去,我们竟成了形影不离的好友。

    吃午饭时,阿宝常大摇大摆地穿梭在桌腿间,抬起湿漉漉的眼睛讨要美食。我夹起一小片牛肉,半转身了,正迎上它渴望的注视。阿宝左扑右闪,身子随筷子灵巧地忽高忽低、时站时卧,却始终不吃近在嘴边的肉。直到筷子一松,它才一跃而起,大口咀嚼起来——那副贪吃又守规矩的模样,实在让人忍俊不禁。

    也许是因为渐渐把我们当成了家人,阿宝开始带新交的朋友回家——那是一只通体雪白的成年大狗,牙泛寒芒,神情凛凛,让人心底发怵。我上前几步想投喂示好,却被对方威胁般的低声呜吼劝退。这时,阿宝猛地撞上大白狗的侧腰,硬是把体型远超自己的“好友”挤出门外,一副护主的架势。我悄悄跟上,一大一小两只狗耳朵紧紧贴在一起,翻滚打闹间压倒一片青草。尾毛摇得像怒放的绣球花,在清澈的天空下,仿佛奏响了一曲友谊的交响乐。

    偶尔得闲,阿宝会领着我出村散步。它信步穿过尚且青翠的玉米地,棕白相间的脊背在绿浪间穿梭。江水无边的碧色自田畦边蔓延开来,阿宝欢快地踏入江中,四只“白袜”浸入清凉的江水,在熔金般的霞光里自在游弋。我独坐江畔,习习晚风卷走仲夏的暑气,阿宝划开粼粼的涟漪,于群青的山色环抱中,一路向我游来。

    (作者是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尚雅学校九年级学生)

    后 记

    现在回到广东,我总会想起阿宝——想起它围着奶奶打转的样子。愿这只小小生灵,能代我给予远在老家的爷爷奶奶,多一些欢腾,多一份温暖的陪伴。

    家长感言

    在我们忙于琐事、对日常习以为常之时,孩子却用她纯净的眼睛和心灵,捕捉到了我们未曾留意的美好。她对故乡、对长辈的眷恋,细腻地寄托在一只小狗身上,这份感知力与共情力,远比任何成绩都更珍贵。

    教师赏析

    在小作者看来,阿宝是朋友,是闺蜜,是眷恋,是人狗情未了,是超越人与动物之间的爱。感情真挚,让人动容。(李妙娟)

  • 《马尔代夫:一场色彩的旅行》
  • 七月的热风,裹挟着我的兴奋与激动,一路吹到了印度洋。穿过棉花糖似的白云,我探着脑袋从飞机窗户往下看——水天相接之处,海面像被天空染蓝的绸缎,一直铺向天际。我们终于来到了马尔代夫的阿可丽拉岛,感受这片海岛独一无二的美。

    海岛的蓝,是一种静谧的“碎冰蓝”。坐上水上飞机,升向高空。窗外,一座座岛屿如珍珠般点缀在蔚蓝大海中,让我惊叹不已。如果说这片汪洋是巨大的蓝宝石,那么岛屿就是自然撒落的珍珠,白沙为它们镶上了银边。仔细看去,岛屿仿佛从碧色绸缎中浮现,像精心切割的绿宝石,又像神仙随手洒下的碎冰钻,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有一种黑,是充满活力的神秘黑。我们乘船去追海豚,它们每隔十几分钟就跃出水面。蔚蓝海面上,一群精灵跃出——有的嬉戏追逐,有的在空中划出银弧,还有的用尾巴拍打海面,溅起的浪花中,全是我们止不住的欢呼。

    有一种橘,叫落日橘。我坐在椰树秋千上,闭眼感受海风轻抚脸颊。再睁开时,已是黄昏。太阳慢慢下沉,起初是淡金色,像被阳光吻过的绸缎;逐渐地,颜色愈来愈浓,变成饱满的橘。海浪打着节拍,如同演奏和弦乐,每一次起伏都漾着碎金似的光,荡出惬意生活的甜香,整个世界仿佛都变得格外温馨。

    马尔代夫的美,美在静谧的碎冰蓝,美在活力的神秘黑,美在温柔的落日橘,美在海豚跃起的银弧线……这一切,真令我流连忘返!

  • 《海韵佛光织舟山》
  • 七月的风热烈的呼呼作响,撩起了我的发丝,也将新的旅途推向了远方。母亲带我乘坐飞机夜赴舟山,窗外星海低垂,大海浩瀚,舟山在引擎轰鸣中苏醒。

    第一站,普陀山:云烟深处的禅音。

    我们乘坐游轮从普陀山慈航客运站出发前往短姑码头,游轮缓缓地行驶着,浪花温柔地跟着船尾,带着雪白的泡沫。登顶普陀时,暮鼓撞碎夕阳,琉璃瓦流淌金光,香客的祈愿随烟缕漫入云霭。我和母亲行至佛顶山,忽见绿涛间金佛垂目。海印池的荷叶托住露珠,香客捻珠低诵,梵钟声里,我学母亲合十许愿,掌心落进一滴凉雨。导游说燃烧的香可以将心愿通过烟的方式传达给菩萨。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前往南海观音,各点燃三支香,对着菩萨,心里轻轻默念:祝愿大家天天开心,身体健康!

    第二站,朱家尖:沙与浪的狂欢。

    携着激动的心情,我们终于抵达了南沙。金黄的沙滩犹如闪闪发光的金子,海浪不断翻滚着涌向海岸,顶着海风,我扑向沙滩。细沙温柔地裹住脚踝,海浪轻轻地游走在脚边,冰冰凉凉,很是舒服。要知道,南沙可是拥有中国舟山国际沙雕节的地方。傍晚,随着涌动的人群,我和妈妈慕名参加。七彩的灯光照耀在精致的沙雕上,熠熠生辉。这次的沙雕节以特色人物为主,细致雕刻了人物的样貌和动作。看!这个雕像女孩戴着鲜花帽子,穿着连衣裙,好像正开心地唱着歌,她的眼睛看向远方,嘴角俏皮地往上翘,给观众一种活泼可爱,自然大方的感觉;瞧!那是一对天鹅,它们的头靠在一起,将脖子摆成爱心形状,身上的羽毛刻的淋淋尽致,很有层次,充分展现出了画面的立体感……这惟妙惟肖的雕刻技术不仅在母亲的相机里留下了一道道唯美的风景,也被游客举着相机称赞“像被沙粒施了魔法!”

    第三站,沈家门:舌尖跳浪。

    开饭啦!夜排档霓虹灼亮,蒸蟹的鲜甜混着渔港腥风,爆炒的海瓜子夹着滩涂盐味,椒盐大虾在盘中排着队……看着这些色香味俱全的海鲜,我和母亲精心挑选了一番。母亲吃着虾肉指点:“看!桅杆上渔灯连成星河。”原来舟山的夜,是海天倒转的银河。海浪拍打着沙滩,海风呼呼吹拂着脸庞,把我们的欢乐带去那浩渺的银河。

    “呜呜——”在火车的长鸣中,我们离开了舟山。行李箱里,白沙岛的彩石与海潮声共振。母亲笑我晒成黑炭,我摩挲相机里定格的浪花——舟山早将海魂刻进我骨中。

  • 《美丽的大麦岛》
  • 二零二五年七月二十六日,妈妈带我去大麦岛观海,一路上,我们先坐的地铁,下了地铁我们又走了一段遥远的路。虽然我们还没到达麦岛,但我的迫不及待的心已经到了麦岛。

    到了麦岛后,我看到了无边无际的大海和奇形怪状的石头,有的石头像大公鸡,那形状真是惟妙憔肖,有的像可爱的小狗,仿佛下一秒就要跑到我的身边了。不仅看到这些,我还看到好多石头上有窟窿,应该是因为海水每天坚持不懈、不放弃的冲击着石头,所以坚硬的石头上才有了窟窿,这让我想到了水滴石穿这个成语。

    出门时我们还带了一个空水瓶,我和妈妈抓了两小鱼,原本想带回家养,但最后,我们还是把小鱼放回了大海里。因为我觉得大海才是它们最快乐的地方。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那么快。回家的路上,我们仍然竟犹未尽,回味着海边游玩的快乐时光。这次海边游玩让我们不仅收获了快乐,也放松了身心,更让我们更加热爱大自然。

    海边游玩不仅是一种娱乐休闲的方式,也是一种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的方式。在海边,我们可以尽情地释放自己,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 《捉泥鳅》
  • 七月盛夏,酷暑难耐。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妈妈的娘家,一个还没有拆迁的农村去看望老太公。

    到了之后,整体感觉不错,村庄整齐干净。听老太公说,村里的田地大部分由大户承包,但每家都有一些自留田,因为这些田地机械化操作不方便,承保大户不愿意承包只有自己种。老太公家人喜欢吃早稻米。现在早稻苗刚刚插入田里不到十天,长势很好。在来老太公家的第二天,老太公就带我到刚刚插好秧苗的水田里去捉泥鳅。

    中午时刻,挂在天空中的大火球照在村里的墙上和水泥铺的路面上,反射出一轮又一轮的热浪。老太公和我带着竹制的鱼笼,顶着头上的火球,冒着高温去捉泥鳅。

    老太公告诉我,高温下捉泥鳅也是一项技术活,如何识别泥鳅躲在水里或在土里什么地方,是捉到泥鳅的前提,而不是盲目的在水里或土里乱摸。刚插好秧的水田里,水不是很深,大约五到十厘米,水田里的水温很高,因为泥鳅既怕热又怕动,自己不想用力钻进土里筑巢,来逃避高温酷暑,因此它也学会投机取巧,就用人们在水田里插秧时,留下的深深的脚印,作为自己的安乐窝来避暑。

    老太公还告诉我,泥鳅在水里面是一个不好捉的小动物。但是在高温的水田里,泥鳅也老实多了,你摸到它的时候,它会装死,在你手里一动不动,如果快要离开水面了,它却一溜从手中滑走。听了老太公的话,我小心翼翼地双手并拢,慢慢地将并拢的手放入一个大脚印中,轻轻地捧起大约五、六条泥鳅,快出水面时,老太公赶紧把鱼笼放在我的右手边,只要配合的好,泥鳅就能一条不漏地全部被“俘虏”。

    如此反复,我学会了捉泥鳅这一项技能。

    (小作者是安徽省芜湖市石硊中心学校六年级学生)

    后 记

    捉泥鳅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我明年的暑假还要到老太公家去。

    家长感言

    非常支持孩子暑假到农村去体验生活,我们觉得既能让孩子开阔视野,又能促进孩子学会动脑动手的技能,体会生活的乐趣。

    教师赏析

    小作者以细腻的观察捕捉到了乡村生活的独特细——盛夏的高温、早稻田的景象、捉泥鳅的技巧,尤其是对泥鳅“投机取巧”f躲在插秧脚印里避暑、“装死” 后突然溜走的描写,既生动又充满童趣,可见孩子在体验过程中真正用了心、动了情。(俞良德)

  • 《七月随想高一作文》
  • 七月随想高一作文

    七月到了。夏日的七月的天气变化莫测。

    一会儿如低吟浅唱的妙曼少女月下抒情;瞬间却像戾气的君王,暴躁而霸道,狂妄的不可一世;但眨眼却能变成翩翩佳公子,手持折扇,凝眸含笑。放眼世间,红尘多少岁月,七月只如浮云,转瞬即逝,深夜梦回惊醒,月光莹莹,历经风吹雨打,窗外遍地残花,推窗而看,满地狼藉,此乃七月独作,静中带动,动中显静;整中带凌,凌中带乱,唯七月也。那一抹泣血残阳下,红霞晕染了半个苍穹,这是红与蓝的相结合,优雅中透露着万众风情。夕阳下,墨绿的树林被镶上了金边,在那一条并不宽敞的泥泞小道上,那孤单形影的.异客,被勾勒出最完美的身影,一人,一路,一影,于这时,孤寂与活力被刻画的淋漓尽致。总爱常常幻想,若有一人在大雨滂沱之际,会毫无顾忌脱下外衣的,披在两人头上方,在漫无边际的浩浩荡荡的雨阵中,尽情感受这一刻的静谧,只为听到那一丝不漏的强节奏的心跳声。若或肯在淅淅沥沥的细雨里,持一把伞,漫步其中,慢慢品味洗净后的喧哗。无论雨水或大或小,那份与君共赏的思念却是永恒不变的。七月初也好,七月末也罢,那淡淡的屡屡惆怅总会浮上心头,不曾离去。人生何其漫长,但也一瞬即逝。

    人生能有几番七月,仰望苍天,仍旧湛蓝一片,问其不语,那随风拂过的云朵却告诉了世人,纵然人生苦短,但能随心自在,博其精彩,那份七月情便能牢牢抓住,再不离去。

    【七月随想高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