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子路》载:
叶公问政。
子曰:“近者悦,远者来。”
叶公,即春秋时楚国大夫沈诸梁,字子高。叶(地名, 在今河南叶县南),是当时沈诸梁的封邑,他于是自称为 “叶公”。
当时,鲁国的孔子周游列国,先到卫国、曹国、宋国、 郑国和陈国、蔡国,又辗转来到了当时属于楚国的叶邑。叶公接待了孔子,同他谈了话,并且向他请教怎样办好一个 地方的政治。
对于这样一个大问题,孔子的回答却只有六个字:“近者悦,远者来。”这六个字的原意是说,要使近处的、境内 的人民欢悦无怨,还要使远处的、境外的人民心向往之、愿意前来。也就是说:要普遍关心四方人民的生活,使不论远近,都心悦诚服。
《韩非子•难三》也载:叶公子高问政于仲尼。
仲尼曰:“政在悦近而来远。”
仲尼,即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韩非子》的这 段记载,与上述《论语》所载,内容基本相同。
后来人们把孔子的话简化而为成语“近悦远来”或“悦近来远”,形容国家或地方治理得好。近处本地的人受到恩泽而髙兴,远方外地的人也闻风而来归附。
《魏书•杨播传》: “悦近来远,招附殊俗。”
叶公:	 	
您好!	 	
恐怕你不认识我吧!但我认识你。自从读了你的故事——《叶公好龙》后,我气愤填胸!气你言行不一致,气你没有实事求是,气你没有表里如一!	 	
在这里,我必须与你聊聊怎样做一个表里如一的人。表里如一的人,应该不要口是心非,要言行一致,要实事求是。不应该口头上说喜欢某种事物,其实并不喜欢,甚至对其还有畏惧情绪的行为。	 	
叶公,请做一个言行一致、实事求是、表里如一的人吧!如果你这个故事还留传下去,你的脸皮有多厚也抵挡不住呀!	 	
祝	 	
表里如一	 	
一位少先队员	 	
X月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