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资本主义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04-27 03:16:08
  •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故事》
  • 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开始出现,许多国家竞相寻找海外市场,地处东方的亚洲是他们探险的目标。

    许多探险家纷纷远航,哥伦布在西班牙大金融家和国王的支持下,开始了寻找东方的航行。1492年8月3日,哥伦布率领由三艘小帆船组成的船队,从西班可巴罗斯港出发,向西航行,企图横渡大西洋,到达亚洲。

    哥伦布率领船队在海面上航行了71天,来到一个小岛。但并没有见到马可·波罗描写的中国的城镇和宫殿,哥伦布十分失望,只好返回西班牙。

    从1493年9月开始,哥伦布再次进行探险,1498年8月,哥伦布来到南美洲北部大河奥里诺科河的河口,无意中发现了美洲大陆。当时,哥伦布并没意识到他的发现有多么重要,直到后来,人们才意识到发现美洲大陆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8月初,出海的一切已准备就绪。一支将在大洋上航行的最赫赫有名的船队停泊在西班牙西南的一个小海港帕洛斯港中。它包括哥伦布的旗舰圣玛丽亚号和两艘轻快帆船平塔号和尼娜号( la Pinta, la Niña y la Santa María)。三艘船大小各不相同,在船上装有大炮,与当地土著居民做交易的物品以及6个月粮食和其他食品。旗舰“圣玛利亚号”,重130吨,长约35米,甲板长18米,有3根桅杆,并备有角帆,由哥伦布任船长。第二艘是平塔号,船长是马丁·宾森,重90吨,速度快,船体长度只有旗舰长度的一半。第三艘尼娜号,重约60吨左右,船长是马丁的兄弟维森特·宾森。宾森兄弟也是做为投资者参加这次探险的,是否成功也与他们的切身利益紧相关联。

    最困难的工作是召募水手,队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哥伦布的朋友,佣人,也有好奇的官员们。相当一部分是以这次航行为条件特赦的犯人。这样凑成了88人,其中包括一名懂阿拉伯语的语言学家。这是因为在那时人们认为所有语言的母语是阿拉伯语,所以这位语言学家是打算在会见中国大汗时充当翻译的。

    1492年8月3日,哥伦布率领船队起锚出海了。那时没有一点风,船帆无力地悬垂着,船队缓缓地趁着落潮沿着廷托河驶出。

    8月12日,船队驶到了位于非洲近海的加那利群岛。补充了木柴和供应品之后,9月6日,船队离开加那利群岛,由于所有的船员情绪都很好,所以没有一个逃亡的。船队乘着加那利群岛附近常起的东北风朝正西方航行,根据哥伦布几年前在这一带航海的经验,这种东北风是越洋驶向日本国最好的风向。

    船队顺着偏东风日夜不停地航行着,有时一昼夜可以向西航行150多英里。可是日复一日,总是那空无一物的海面展现在人们面前。船员们过着单调的海上生活。从早到晚,船童每隔30分钟报告一次根据沙漏得到的时间。船员每隔4小 时换一次班,由于在15世纪后期的小船上,只有船长和一两名高级官员才有享受舒适的船舱和卧铺的权力,所以不当班的船员只有懒洋洋地躺在甲板上闲聊,或缩在阴凉处好好地睡上一觉。

    远航开始的日子里,哥伦布过得非常愉快,空气清新的早晨,煦暖的午后和宁静的大海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喜悦。唯一使他焦虑不安的是海员们焦虑的心情。哥伦布在开始的时候就准备了两本航海日志。一本记录他估计的每天驶过的实际距离,是秘密的;另一本记载的航程比实际航程小得多,是公开的,这样是为了在航期拖长时,使船员们不致感到惊恐而失去心。但是由于哥伦布总是把航速估计过高,所以他这本假日志倒更接近于实际的情况

    虽然,两个星期后,由于风向改变,航队开始逆风而行,可这却使哥伦布感到宽慰。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我正需要这逆风,因为船员们很担心这一带海上以后永远不会有适当的风向来送他们返回西班牙。”

    不久,他们发现一簇簇碧绿的海飘浮在海面上,这时他们已经航行到了大西洋中部由大量漂浮的马尾藻覆盖的马尾藻海。当他们顺利通过之后,他们才意识到起初担心船会触上暗礁或被四周的海草缠住是没有必要的。后来,一个海员找到了一只附在海草上的海蟹,哥伦布认为这迹象表明陆地即将临近了,因为在他看来,蟹是不可能在离陆地80里以外被发现的。其实,这只是一种在马尾藻海里到处繁生的小蟹。

    9月25日傍晚,平塔号的船只高喊在前面到了陆地,另外船上的船员也跟着爬上了桅杆,一个海岛在海天相接之处隐约可见。哥伦布激动不已,跪在地上感谢上帝,并且命令全体船员唱起了对上帝的颂歌。可是他们发现的海岛在第二天却无影无踪了。这种事在过去和以后都发生过,他们是把低垂着的雷雨云误认为是陆地了。

    10月份,船队已与世隔绝地在大洋上漂泊了3个星期了,可是陆地的影子还是看不见。满面胡茬,衣服也由于汗浸海水淋而成板块的海员开始公开抱怨,他们说这次远航是一种愚蠢的航行,有几个海员要把哥伦布扔到大海里后再返航回去。

    可是毫不动摇的哥伦布还是要继续一直向西航行。10月7日,他们看到一种肯定不是海的小鸟越过头顶向西南方飞去。这时正值大批候鸟从北美飞向加勒比海岛群和南美过冬的转徙高潮。因此哥伦布就率领整个船队朝西偏西南方航进,这是以候鸟为航标的。

    10月11日,海浪送来了一根有叶的枝条,一根开满朵的树枝和一块好像人工砍凿过的木头……这些迹象表明陆地已临近了。哥伦布在日落时带着船员唱起了祝福歌。他提醒大家,国王曾许诺以巨额年金做报酬给第一个发现陆地的人,并且哥伦布还以一件丝绸紧身上衣为奖励。晚上,船上点起了明火,把灯笼悬挂在船尾,这样可以保证各船互相不失散。晚上7点,船员开始值第一个夜班。

    在海浪汹涌的夜间,船队颠簸在月光闪烁下的浪头上。各船船长都凝神搜索着西边远处的洋面上,或在甲板上紧张地来回踱着。10点钟,哥伦布终于发现了远处的一点微弱的火光。好像有人拿着一只蜡烛举起后又放下,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就永远消失了。据后人分析,哥伦布看到的火光可能是印第安人在一个海岛的东海岸燃起的野火,以用来驱赶室内的蚊蚋。

    使大家空欢喜一场的误报过去了,大家又都恢复了平静,在静谧的星光下,船队继续向前航行。第二天上午两点钟,平塔号的一个船员又高呼道:

    “陆地!”这次他们的确发现了陆地,那些在月光中闪显出灰白色调的砂石构成了崖岸。这只是在佛罗里达外缘成弧形展开的巴哈马群岛中的一个海岛,却不是东印度群岛的一部分。

     

  • 《大国崛起葡萄牙观后感》
  •     资本主义的早期阶段是重商主义阶段。重商主义是一种经济理论,但更是一种实践。重商主义和后来的经济理论相比,尤其是和20世纪以后的经济理论相比,只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思想。按照重商主义理论,财富唯一的表现形式是贵金属,简单地说就是金和银。我们都知道金银是货币,它们不是财富本身,而是财富的衡量标准或保存手段。可是重商主义把金银看作财富唯一的体现形式,这样一来,任何人要想富有就要拥有更多的金银。但重商主义是讨论国家贫富的一种理论,所以所谓的财富多少,是针对国家而不是针对个人的。

        弄到最多的金银,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呢?实际上无非两个途径,一是经商、贸易,二是暴力抢劫。我们发现在15、16世纪之交,西方有些国家走出国门开始进入海洋,做什么?第一经商,第二掠夺,经商不过瘾就掠夺。

        最早的殖民主义国家飘洋过海到处觅宝,结果出现了“地理大发现”。没有地理大发现,我们这个世界还不成为一个“世界”;地理大发现之后,不同的地方都联系起来了,形成了“世界”,一个世界体系。

        地理大发现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追求财富,而且财富的概念非常明确,就是贵金属,是金银。这样我们就能理解西班牙和葡萄牙在那个时期的所作所为。尤其是西班牙对所谓新大陆的劫掠极其残暴,充满了血腥。印第安人90%以上被消灭了。为了填补人口空缺,就开始从非洲进口黑奴,这样又造成一种新的类型的商业贸易,即奴隶贸易。这就是在资本主义早期发展阶段的情况,西班牙和葡萄牙代表着重商主义的早期阶段。

        我们可能要问:为什么最早出现在大国舞台上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而不是其他国家?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两个国家在欧洲最早从封建分裂状态中走出来,形成了自己统一的国家,出现了强大的中央政府。当时,国家统一的形式表现为绝对主义王权(我们过去翻译成“专制王权”),在欧洲所有国家中,这两个国家最早出现这种国家形态。资本主义追求金银财富,绝对主义王权则执行和推动重商主义,两者结合,才使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近代以后世界上最早的“大国”。

        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重商主义是早期重商主义,在这个阶段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一种血腥的暴力、直接的抢劫、赤裸裸的争夺。西班牙和葡萄牙当时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中世纪的封建主义残余,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世纪。到19世纪两国残存的封建主义因素仍然相当多,因此,它们没有继续发展。

  • 《中国是否已在试验资本主义呢?》
  •     我们看到这个问题本身即应重新考虑。在这里,我要谈的是,人们在思想观念上可以超越时代,但社会经济基础却不是与人的理想相符合的,正是中国人民看到了“共产主义”的美好前景,在思想上越过资本主义的局限,靠这一信仰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但到了建设阶段,经济发展中却不能存在一个断层,经济的发展同社会一样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可以设想未来的社会,但也只有真正到了未来的社会,我们才能肯定地说是那个样子。我们依靠一种信仰建立了一种制度,我们再反过来去发展这种制度的经济基础是可能的,也是现实的。我把这种观念先、制度后的经济建设方式称为经济基础的回还建设。坚持以新观念下的经济制度为基础,即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在其他方面保留旧制度的因素和成分,即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旧制度成为新制度的组成部分和发展基石,杂合发展,在进步中使旧制度逐步消失。社会进步本来就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也是一个新旧体系共存的过程,社会主义中存在资本主义的因素,显然是历史发展中过渡时期的正常现象,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方案解决港澳台向题,并且成功地实现了港澳的回归,显然这一成功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和两者共存的可行性和正确性。这正如一块冰,加热融化,也不是一下就变成了水,也必须有一段冰水共存的时期。

        我们承认改革开放后给社会,特别是精神文明的某些方面造成的负面效应,也正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制度共存而受其影响的现实,社会是一个整体,相互影响是必然的,市场取向改革融人了原来以为是资本主义所具有的一些因素,建立了这种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局面从毛译东时代起就赞成社会主义也应搞点资本主义采用资本主义以其历史发展中证实的长期合理性的科学技术,管理方式上的精华,这是一个优秀民族应当做出的明智的选择。改革开放显然是“搞了点气那么从经济关系到人格精神层面带上一点翻资本主义”的色彩是不足为奇的,“中国经济完全由货币操纵以后,有如先进国家萦荣及市场不景气的周期性也会随之发生rs(黄仁宇,《中国大历史”。而这些就很易使人觉得中国是在试验资本主义,这显然是二种错觉,我们的大前提仍然是社会主义,并且改革开放利弊都有也符合辫证的关系。只要我们坚持社会主义的道路,深化改革,不出现“大跃进”式的急蹂,进和“文革”那样的动乱,坚持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两手抓,相信那些弊端是可以逐渐消除的。

        由上分析,中国政治经济体制虽然仍在一个探索、发展、改革的阶段,但它确乎在逐步完普过程中能引导中国信心百倍地迈人21世纪,中国之所以还不能如欧美那样强大,只是我们的经济实力还不够,但我们的确看到了社会主义体制下经济发展的迅猛,而预示了中国灿烂的前景。当代最杰出的历史学家汤因比与日本社会活动家汤田大作通过对科技一工业文明深刻的反省和对宗教的社会学意义进行再认识,两位大师深信:未来必定是现实和历史的革命性发展。这种发展将使东西方文化融合而趋于统一,那么这种统一的工作由谁来承担,谁又能承担呢?“将来统一世界的大概不是西欧国家,也不是西欧化的国家,而是中国。”(汤因比)因为“中华民族的政治统一经验和世界主义精神,孺教世界观中的人道主义和合理主义……东亚民族的活力、勤奋、勇气与聪明,内聚力很强的文化观念等,正是未来世界统一所必须的条件。”(吴怀连)“中国人和东亚各民族合作,在被人们认为是不可缺少和不可避免的人类统一过程中,可能要发挥主导作用,其理由就在这里。”(汤因比)当然,这种统一不是军事或政治上的征服,而应看作是世界对中国文化的一种选择,是对未来人类共同理想的选择,是世界的中国化,是历史的回归,依仗我们现在的特色和在逐步发展中的改善和完餐,中国在21世纪的世界舞台上发挥主导作用显然不是天方夜谭。

        无论如何,这都是一种有粉深厚现实基础的希望,是中国人民也是世界人民对中国未来的一种奖好的期待,21世纪的中国显然是一个超过20。世纪中国的东方巨龙’奋那中国的未来是否的如汤因比所预言的那样呢?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一相信中国将会在21世纪再给出~个惊人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