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良莠不齐的典故

2025-11-20 20:14:51 文题网 字数: 点击:

“良”,形容良好、美好的意思,例如良田、良药、良马等等。

“莠”,本是一种野草的名称,俗谓“狗尾草”,叶子与禾苗相似,常混杂在禾苗中生长,未吐穗时,很难识别它。人们以莠为恶草的通称,并用来比喻恶人、坏人。《孟子·尽心》说:“恶莠,恐其乱苗也。”——讨厌这种莠草,就是怕它冒充禾苗,弄得真假不辨,好坏难分。

形容好人坏人混在一起,就叫做“良莠不齐”。太平天国洪秀全《整顿属员诏》:“人品良莠不齐,诚深因逸生事。”

还有一种和莠同类的野草,叫做“稂〔láng〕”,俗称狼尾草,也是混杂在禾苗中的“乱苗”之草。《诗经·小雅·大田》有一句道:“不稂不莠”。原意是:田里没有稂,没有莠,一色的禾苗长得多好,肯定丰收!可是后来,“不稂不莠”作为成语,其含义却变成:不象稂,不象莠,可也不是好苗,能不能长出粮食,是令人怀疑的。《红搂梦》第八十四回,贾政道:“……第一要他自己学好才好,不然,不稂不莠的,反倒耽误了人家的女孩儿。”

明朝人田艺衡的《留青札记》卷三十五有这样的记载:“元时称人以郎、官、秀为等第,至今人之鄙人曰‘不郎不秀’是言不高不下也。”宋明间对出身卑贱者称呼为“郎”,对富贵子弟和有财势者称呼有“秀”。这个“不郎不秀”,即指不高不下,或所谓髙不成、低不就的那种人。明朝薛近兖〔yǎn〕的《绣襦记》,“弄得来郎不郎、秀不秀,难道你一世无成? ”

“不郎不秀”和“不稂不莠”,意思完全相同,都是比喻不成材或没出息。

上述《留育札记》认为:“‘不郎不秀,或即‘不稂不莠’,因字音和字形相近而转变。”但是,《诗经》的“不稂不莠”怎样改变了原意?又怎样变成了“不郎不秀”的同义语?它没有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