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你看天上,好漂亮的云!”
小时候的我,常望着天上的云朵发呆,那是童真在心中悄然绽放的花。可现在呢?它已经慢慢枯萎,被我遗失在不知名的角落,尘封已久。
那时在放学路上,我喜欢四处张望。在路边看麻雀吃果子;踩踩地上的水坑,看它溅起的水花,好似碎玉那样晶莹;蹲在路边观察蜗牛爬行,有时还会捎它一程;捡起一片树叶放在水坑上,看它像小船一样“漂移过海”。当时的世界,每一粒尘埃都藏着故事,每一缕风都夹杂秘密等我去发现。童真就像魔法棒,轻轻一挥就能带我走进童话世界。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任务的加重,童真也被一句句话语在悄无声息中挤走了。我开始觉得看鸟和观察蜗牛是浪费时间,匆匆走过;看到水坑会绕开,怕打湿鞋子;落叶在我眼中,也变成了需要感觉清理的垃圾。我开始用功利的标尺丈量世界,做事先权衡利弊。后来经过一件事我才明白,童真不是幼稚,而是对世界纯粹的热爱,是让生命鲜活的养料。
那天,我陪亲戚家的孩子玩。看他在纸上画出一堆彩色线条,兴奋的指着向我介绍说:“这个是山,那个是彩虹。“又要拉我出去,让我猜云朵像什么。我答:”像棉花糖。“他却双眼放光的跟我说:”那是会飞的绵羊,他要给我们送好吃的来了!“然后我们就被叫回去吃饭了。我猛然醒悟:丢失的童真,其实是对世界不加修饰的好奇,是抛却规则后的尽情幻想。
童真不该丢失,它是疲惫生活中的糖,是长大后回想起来仍带着笑意的光。唯有永远怀揣着童真,心灵才不会被岁月磨损,才能一直向阳生长。
(指导老师:唐燕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