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红船爱心行之景宁博物馆之旅作文1000字

2023-12-12 06:53:15 徐淑妍 字数: 点击:

我在暑假和同校的朋友们来到了丽水景宁,参加了这场公益行活动,了解当地的畲族文化,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活动便是去参观畲族博物馆。

来到丽水后的第二天,我们上午去参观了畲族博物馆。领着大家的解说小姐姐告诉我们,畲族一路迁徙才来到了这里。我看着眼前畲族人在迁徙路上休息的情景,我仿佛看到了畲族人带着一家老小,拖男挈女,向着远方前行。他们手拉着手团结一致,不管身后牵着的牲畜有多缓慢,不管肩上的扁担有多重,但他们脸上带着笑容。或许正是信仰的力量,对未来无比的期望和向往,以及心里怀着那颗乐观的心,他们凝结成无穷的力量,无论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这如同炽火般的力量,这样的民族精神怎么不让人敬佩万分?

我对后面的展物更加期待了。接着我们又看到了畲族人的挑担,小姐姐告诉我们这里可以体验一下挑着担子感觉。我迫不及待地想上去试试,这一点小事难不倒我,这么简单。我心里边想边将那将那根两头绑着两捆树枝的担小心翼翼地抬起来。可这根本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简单,重量压在我的肩上,又酸又痛,抬起来十分困难。感觉我抬着的根本不是树枝,而是两座又称又大的巨山,真是“泰山压顶”啊。我感觉不光我的肩膀在抖动,就连我的腿也在抖动发力。我使出吃奶的劲死命往上抬,两手死死抓住担子往上顶,可那担子也没被我挑高多少,那担子似乎在嘲笑我:“哈哈,这都举不起来。”我觉得自己已经使出了洪荒之力,连肩膀都被压红了,那扁担也是只高了一点点,我放弃了。想到畲族人每天都挑着沉重的担,走着难走的山路,还日复一日。那坚韧不拔的精神让我既敬佩有愧疚,想着自己平时娇生惯养,一点小苦小累都吃不了。他们如此吃苦耐劳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这个民族不仅有信仰和精神,还有无穷的智慧。我们又看到了许多畲族的日常家居,如梳妆台,煤油灯等,都是他们纯手工打造。无论雕刻的地方多么细小,花纹也清清楚楚。有的像一条条蛟龙,弯曲优美;有的像一朵朵花,惟妙惟肖;有的像一只只动物,生动形象。更是令我眼花缭乱,满目琳琅。还有那一根根纯手工制成的彩带让我赞不绝口。只见有两个老奶奶坐在两个类似织布机的机器面前,她们的桌子上还放着其它彩带。我凑近一看,每一条彩带都是一件艺术品,不仅颜色多样,风格和花纹也是各式各样。每条丝线在一条彩带的整体上发挥得恰到好处,比刚梳完的头发还顺滑。那些花纹像是有魔法一样,每一个的间隔都一模一样,还织有文字的。我看着老奶奶灵活的双手操作,对畲族人的心灵手巧更佩服了。

畲族虽是少数民族,但风土人情毫不逊色。那信仰,精神及智慧更是令人敬佩。

【老师评语】2022年这个特别炎热的七月,小作者的这次”嘉兴少年在景宁爱心行动”,更是带着南湖少年炽热的爱走进景宁畲乡。“爱出者爱返”,有付出就有收获!这篇参观记中感受到小作者细腻丰富的情感和文笔,为你点赞。

“ 红船爱心行之景宁博物馆之旅作文1000字 ” 相关的作文(5篇)

跟着“红船“学历史

在一个小雨纷纷、凉风习习的午后,我和我的好朋友坐着嘉兴特有的“水上巴士”游玩,我们的目的地——南湖革命纪念馆。

当我们走进去时一眼就看见了一膄“红船”,它全身闪着“红光”,给人以温暖又亲切的感觉,它的上方有一个像太阳一般的党徽,指引着我们向前行进。

我们先随着指示牌的方向,参观了中国历史上最屈辱的一段历史-中国近代史。从1940年开始后的鸦片战争我们国家居然签了40多个不平等条约、其中有虎门条约、望厦条约、中法新约、南京条约等等,另外我们还赔了约12.3亿两的百银和2400万银元,这些西方国家真是太可恶、太可恨了,除此以外我们还看到了以前战争中使用的火炮、枪等旧式武器,还有几本我只能看懂一点点的老书本。

随后我们走上了二楼,一幅幅泛旧的照片映入了我们眼帘,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张中国共产党在红船上开会的照片,中国共产党带领着中国人民艰难地从血雨腥风中顺利地走了出来,他们经过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无数次战斗,才实现了全国统一,新中国才得以成立。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句话把我们带上了三楼,一位位熟悉的领导人带着微笑迎向我们,有邓小平爷爷,江泽民爷爷,胡锦涛爷爷,还有现在最魄力和勇气的习大大,一代代的领导人引领着我们,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自由、更快乐、更美好。

这艘“红船”承载着过去,也终将驶向更美好的未来,虽然历史很沉重,但是未来一定会更精彩。(作者系嘉兴市友谊小学 五(2)班学生)

爱心弹簧

“这个弹簧真好看!”我充满感激的对爸爸说到......

练完古筝后,我们一家来到超市里的一家饭店吃午饭。在等待上菜的时间里,我拿出用五十个积分在琴行换来的正方形弹簧,在弟弟面前耍了起来。“哇呜!要!”弟弟趴在桌子上,伸手就来抢,我赶紧把手一缩,弟弟抓了个空。“阿妈!”弟弟见自己没抓到,就哭着叫起妈妈。妈妈对我说:“给弟弟玩会儿,他又不会弄坏。”爸爸见弟弟哭闹不止,怕影响别人吃饭,忙说:“别那么小气,弟弟顶多就咬咬,弄坏了再买一个。”因为我从小就敬畏爸爸,所以只好心不甘情不愿的把弹簧递给弟弟。

弟弟一把抓起弹簧,用力摇了起来,我的心像被针扎了似的。趁弟弟在玩别的东西时,我用手指捏起弹簧的一端,小心的扯了扯,确定弟弟没有拿着,再用力一拉,弹簧到手了!

可当我再仔细一看时,差点哭了出来,弹簧已经打结了,怎么拆也拆不开,但是为了不让爸妈伤心,我假装无所谓地把弹簧丢在一边。

吃完午饭,我们到超市散步,妈妈抱着弟弟四处转悠,爸爸则跟着妈妈到处逛,我低着头,有气无力的跟在他们后面,一想到自己的弹簧,鼻子就有点酸。爸爸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把我们引到玩具区,妈妈对我说:“快到你生日了,挑一个礼物吧!”听了妈妈的话,刚才的不开心全飞走了。

挑礼物的时候,爸爸不知道去哪了,当我挑好时,爸爸才出现,爸爸显得有些神秘。

我抱着礼物准备离开,爸爸掏出一个爱心型的彩色弹簧,说:“补给你的。”我的心灵一震:这就是父爱!

每当我玩起那个弹簧,一种温暖立刻涌上我的心头。

爱心接力

“叭哒”——一声玻璃破碎的声音,惊得我猛地抬头。坏了,车窗玻璃被大风刮断的树枝砸个正着,裂了一个口子。顿时,风挟着雨从口子里灌了进来。车窗边坐着一个盲人老大爷,他身体一抖,脖子一缩,颤颤巍巍站了起来,不料车身一晃,他又跌坐在椅子上,挣了几次却站不起来,显然,他的腿有伤而难以站立。侵入的寒风冷雨如刀如剑,刺得他打了个激灵却无处可躲。

只见他身旁的一个中年阿姨,见状迅速从包里抽出一把伞,撑开来,卡在大爷与玻璃窗之间。顿时,风雨被挡在车外,那大爷也安静了下来。可那大风就是作怪,猛地一刮,把伞掀翻了。那位中年妇女用尽全身力气抓住那伞,斜靠在边窗旁,用身体挡住了风雨的入侵。溅起的雨星不时飞到她的脸上,调皮的风儿不时撩乱她的长发,她就像一尊雕塑屹立不倒。老大爷在她的保护下一脸安祥。

车又过了两站,那阿姨有些躁动不安,一边东张西望,一边问大爷:“您在哪里下?”

“终点站。”

“哎呀,这可怎么办呢?我下站就到了!”她自言自语地说。神情上有几分焦躁。

“大姐,没关系,你下了还有我呢!”一个身材魁梧的大叔似乎被她感动,主动要求接替她的工作。“可这伞怎么办?”

“没关系”阿姨摆摆手“留下来,放司机那儿,我下次来取。”

阿姨下车了,我望着她远去的背影,心里感到一阵温暖。回过头来,看见那大叔一手握着伞柄,一手抵着伞骨,紧紧守候在大爷身旁,目光是那样坚定,形象是那样高大……

过了两站,大叔要下车了,接替他的是胸前别着××大学的一位女生。齐耳的短发,白皙的皮肤,镜片后是一双明亮的眼睛。她紧握伞柄,像一位忠实的士兵紧握钢枪,守护住一方平安。

风在刮,雨在下,车在行,爱心接力在这条公交线路上延续……

我心中的红船精神

山与山的连绵让我们骨肉相连

水与水的流淌让我们情意激荡

——题记

一身挺拔的军装,带着自信的微笑,晒成古铜色的脸庞,坚毅地往上望;天空中挂着一轮冉冉升起的太阳,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就连他帽儿上的那颗五星,也被染成了一片红光——我想,这就是小兵张嘎心中的梦想。

看过《小兵张嘎》之后,我思绪万千。我喜欢嘎子的“嘎气”,钦佩他热爱祖国、宁死不屈的精神。当敌人拷问嘎子时,他英勇反抗,坚强不屈;当部队攻打岗楼时,他机智勇敢,与八路军里应外合,全歼敌人;当敌人追捕时,他镇静机敏,躲过了鬼子一次次的追击……

在现代生活中,这种精神得到了发扬。我非常有幸采访到了抗美援朝老战士徐三光爷爷,听他讲述了那年的烽火战场:志愿军顶着枪林弹雨前进,战场上往往硝烟弥漫,情势非常严峻,但是大家都把生命置之度外,拼命投入到战斗中,瞄准敌人,逐个歼灭,虽然牺牲了很多同志,但是最终取得了战斗的胜利!爷爷说,他是长在红船边的一名战士,他的眼里只有一个方向,那就是跟党走,报效祖国!

我的身边就有这么一位爱党爱国的普通党员,他就是我的太外公。在我小的时候,太外公就一直在我身边念叨,他这一生的遗憾就是没有参军入伍,没有拿起钢枪穿起军装保卫祖国,所以太外公转化热爱为梦想,把自己的两个儿子送入的军营,每逢见人都是一副骄傲的模样;小时候家里穷,没钱读书,太外公就自主学习,忙完了白天的工作,晚上就挑灯夜读,得知可以填写入党申请书时,他激动得一晚上没有睡着,就想着能来南湖看一看红船,把自己多年的心思告诉她,无奈当时交通不便,太外公便作罢。在我幼儿园时,外婆特地把太外公从海盐接了过来,那天,春风和煦,夹杂着我们的欢笑,太外公来到了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在见到红船的那会,他一句话也没有说,静静的站立在那里许久,眼泪就流了下来。现在想来,他已经找到了心中的梦想,看懂了属于自己的红船!

看机智勇敢的小兵张嘎,我很敬佩;听抗美援朝战士徐爷爷的英雄事迹,我热泪盈眶;听太外公讲他一生的梦想时,我很激动。

我的家就在南湖旁,看到我们城市的变化,我真庆幸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时代。它的“勤”,藏在农田里金黄的稻谷中;它的“善”,藏在街市上忽高忽低的吆喝声中;它的“和”,藏在校园内孩子们的欢笑声中;它的“美”,藏在南湖畔清波漾漾的湖水中……

让我们在恬淡的氛围中感受水乡的市井之美,在寻常的巷陌间体味城市浓缩的历史,在微漾的湖水上读懂红船的百年精神!

行之——兴化作文1000字

复似一年又绿时,春晖普泽四月中。——题词

又是一年一度的春游,晴好的天气里,老师带领我们下访了兴化——一个美丽的圣地。

早就听说兴化有一个镇,名叫“戴南镇”。戴南镇是兴化市唯一的全国千强镇,主要的游玩景点:唐太宗敕封护国寺、蒋庄良渚文化遗址等等,由此可见兴化的文化底蕴多么深厚!

我们在大巴上欣赏到了千垛菜花,甚是震撼!一排排、一列列油菜花整齐地开放着,一片片金灿灿的,远远看去,就像是铺了厚厚的黄金,美丽极了!兴化有一句古话:“河有万湾多碧水,田石一垛不黄花”,真是果不其然呢!

到了李中水上森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成百上千棵高耸的大树,树与树之间的空地上,开满了紫色的野花。树林间、天空中不时飞来各种鸟,那种白色的鸟最为常见,身躯长,有两只大翅膀,它们快乐地飞来飞去,时而发出清脆的鸟鸣声,说不定会有“惊喜”在你身上发生呢。往里走,一条条小河奔流不息,里面的水清澈见底。再往前,老师引导我们有序地上了木船,让我们更加亲近了自然。上船后,老爷爷拿起竹杆,举起来,用力向河中间一推,船就随波而流。鸟鸣衬托着这优美的意境,小船穿梭在一棵棵高大的树木之间,让人顿觉神清气爽,真可谓: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下了船,我就看见一男一女在水上行走,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轻功水上漂?哦,原来他们脚踩着一根直径约五厘米的木棍,不过能有这样的平衡力也很厉害呢!只见她手持一根长长的竹竿,时而向前走两步,时而往后退两步,竹竿的两头轮流拍打着水面,突然,水花四溅,原来是她掉入了水中,正在我们惊讶和担心之时,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水中穿上来,重新站在了木棍上,真是精彩绝伦啊!

正往前走着,耳边传来《梦里水乡》的美妙歌声,快看:一群美丽的水乡姑娘站在小船上,穿着白中泛绿的衣裙,手臂在空中划出柔软的抛物线,时而跃起,时而闻歌起舞,动作婀娜多姿,她们旁边还立着楚楚动人的孔雀,真是相得益彰! 掌声、赞叹声不绝于耳。

看完这些精彩的表演,我们就马不停蹄地赶到了垛上餐厅。垛上餐厅的饭菜十分可口。桌上的烤鸭色泽金黄,口感清脆;鸡腿更是美味至极,连米饭看着都十分诱人,看得我们一个个垂涎欲滴。

吃饱喝足后,我们就前往郑板桥故居了。郑板桥故居坐落在兴化市东城外郑家港7号,故居建于清代,整体建筑坐北朝南,青砖黛瓦。内有门楼,两方天井,堂屋和“聊壁风雨”的厦屋,充分体现了郑板桥生前所述“室雅何须大”的意境。

快乐的时间转瞬即逝,我们意犹未尽地坐上大巴,离开了这个秀丽脱俗的地方。

兴化,真是个令人神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