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野菜集

2024-04-13 12:42:18 明樾 字数: 点击:

荠菜

今年的春天,乍暖还寒,最难将息。节近清明,还下了一场小雪,山头戴上了白帽,人们又换上了刚脱下不久的棉衣。今年的春天,似乎与往年有所不同,也许经过了一场瘟疫洗礼的缘故,人的脾气变得和善了许多,天气却异常地暴躁了起来。风是这个季节的常客,突然间,就猝不及防地刮上一夜的大风,气温骤降,天色阴沉昏黄,但很少下雨。怎么能够好好地下雨呢?天上刚刚泛起一丝欲要下雨的云,转眼间就被风吹得七零八落。不但云,就连枝头刚开的鲜花还未纵情地拥抱春天明媚的阳光,就被风吹得遍地都是。于是,在这个悲惨的春天,雨更加珍贵起来,大有贵如金的局势。两个月以来,只下过两次毛毛小雨,连地皮也没浸透,河里的水干涸了,自来水常停,真怕又再一次面临旱灾的侵袭。然而,尽管一切都不是那么地如意,但春天还是不能阻止地来到了,只是,来的有些矜持,像个没出阁的姑娘,羞羞答答、遮遮掩掩,完全没有了以往的奔放与热烈。最能体现春天来到人间的,除了堤边一排排修长飘逸的柳树,就是田野里各种各样的野草。野草百分之八十以上是人畜能吃的,而且,每种野草都有它独特的功效和用途,人们把能吃的野草称之为野菜。在这个疫情泛滥的时候,纯天然无公害无污染的野菜,当属人们餐桌上的佳肴之一。

荠菜,荠菜先春萌发,是最早返青报春的野菜之一。荠菜属十字花科,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具有促进消化、降血压、预防癌症、明目等功效。

荠菜味道鲜美,是人们最喜爱的野菜。雨水过后,荠菜就破土而出了。荠菜出土大概十天左右,就会生枝开花。荠菜的花色白细碎,素雅清丽,有淡淡的香气。荠菜的吃法很多,凉拌、做饺子包子馅、做粥都可以,最受欢迎的是做饺子。把寻来的荠菜摘洗干净,放在开水中焯一下,捞出来过凉水保色保鲜,然后捏干切碎,再炒几枚鸡蛋剁碎和荠菜和在一起就可以做饺子馅了。

三千多年前的诗经里就赞美荠菜“谁谓荼苦 其甘如荠 ”,说明荠菜是没有苦味的野菜。继诗经之后,民间又有“三月三,头戴荠花”的民俗,每个朝代的文人都箸有荠菜的诗词,最为著名的当属北宋文学家苏轼的诗。苏轼赞美荠菜“虽不甘于五味,而有味外之美”,并美其名曰“天然之珍”。他的咏荠名句:“时绕麦田求野荠”,形象地描绘了人们绕着麦田采集荠菜的生动情景。南宋诗人陆游也爱食荠菜,在他的《剑南诗稿》中就有不少食荠、赞荠的诗句:“残雪初消荠满园,糁羹珍美胜羔豚”、“手烹墙阴荠,美若乳下豚。”他称赞荠菜做羹和粥,味道比香嫩的烤乳猪更加绝妙。

苜蓿

整个春天,人们都蜗居在家躲避疫情,不聚会,不走亲戚。平民百姓,面对偌大的疫情,出力无力,出钱没钱,唯一能做的,就是管好自己和家人别出门。每时每刻关注的,除了疫情,还是疫情。朋友圈的文友们不时地发表一些有关于疫情的作品,而我却没有一点灵感,反而有些厌烦。文人能有什么用呢,怪不得战争年代都弃文从武。看看医生、护士都像勇士一样奔赴前线抗疫,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空有心潮澎湃的份了。以前打工时抽时间都要写点东西,现在整天闲着却写不出东西,也无心写。别说写东西,连出去锻炼一下身体也懒得动,吃了睡,睡了吃,体重一下子增加了四五斤。记得有人说,毁掉一个人的办法就是让他闲着,此话想来是有些道理。手机看得多了,头昏眼花,视物模糊,去野外走走,寻野菜也是最好的缓解视觉疲劳、排遣郁闷的方法。在我的记忆中,几乎没吃过苜蓿。成人后,在街上买过几次,木木的也不怎么好吃,但这两年胃口突然大变,每年春天,都要采来大量的苜蓿,做菜团、菜卷、包饺子、凉拌,味道甚是鲜美。

苜蓿,俗称金花菜,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苜蓿具有清热利尿、通便等功效,还可以预防贫血、气管炎、湿热、黄疸、肠出血等症。

苜蓿形似三叶草,耐干旱,耐冷热,产量高而质优,又能改良土壤,因而为人所喜爱,广泛栽种。苜蓿原产伊朗,是当今世界分布最广的栽培牧草,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主要产区在西北、华北、东北、江淮流域。

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咏苜蓿》“苜蓿来西域,蒲萄亦既随。胡人初未惜,汉使始能持。宛马当求日,离宫旧种时。黄花今自发,撩乱牧牛陂。”就交待了苜蓿的出处、形状和用途。同一时代的诗人岑参,也说“苜蓿峰边逢立春,胡芦河上泪沾巾。闺中只是空相忆,不见沙场愁杀人。”只是他诗中的苜蓿却有哀怨的气息。

野豌豆

野豌豆为豆科,属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解痉止痛、止咳化痰、防癌抗癌等功效

野豌豆的嫩芽尖可以吃青菜,成熟的种子可以磨面。野碗豆当地叫苗豆子,民间又称歪头菜,分布在蒙古、远东、朝鲜、俄罗斯、日本以及中国大陆的西南、东北、华东、华北等地。

野豌豆从古老的《诗经》里姗姗走出来,还有一个美丽的名字——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猃狁之故。”其中的“采薇”,说的就是它。白居易曾在《续古诗十首》中写道:“朝采山上薇,暮采山上薇。岁晏薇亦尽,饥来何所为。”早晨去采摘野地里的野豌豆,傍晚也去,足见野豌豆为当时的人们依赖喜爱。

吃野豌豆尖也是最近才开始的,之前,并不知道这种牛最喜欢吃的野草人还能吃。近几十年,人们生活变得好了,把野菜逐渐一一搬上餐桌,那种野菜能防病治病,对人的身体有益,人人似乎都成了养生方面的专家,应该是一个好的现象。我总有个疑问,为什么我从记事到长大没吃过这种野菜呢?想了很久,终于想明白了,我长大的这个年代,刚好是人们经过了五七八年这个特殊时期,大人们被野菜吃的厌烦了,于是之后的好长一段时间都不愿吃野菜,也不愿回忆起那个时代的一点一滴。试想,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爬雪山过草地时,就是靠吃野菜草根度过了那段艰难的时期,那些人如果活着,谁还愿意回头吃那些东西吗,可能想起都倒胃口。

蒲公英

听说这次疫情的病源来自蝙蝠,上次的非典祸起果子狸,许多野生动物的体内都含有大量的细菌和病毒,不禁有些结舌。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山里人,我吃过好几种动物的肉,却从没听说过蝙蝠还能吃。果子狸当地叫“野猫,围子”形似猫,专吃苹果、梨、桃等水果,戏剧《狸猫换太子》中的狸猫应该就是这种动物了。果子狸的肉味道鲜美,深受人们喜爱。过去山里的人们,种庄稼和抗日差不多,全靠手中的枪来守卫,你不去打野物,种的庄稼收不回来。打来的野物肉,也是放在大锅里,放上花椒、桔皮等香料煮得烂熟,又搁上蒜凉拌了才吃,说是为了消毒。原来以前的人也知道这些野物的肉里含有毒素,而现在的人动不动就生吃,据说生吃营养高,现在的人缺营养吗?野生动物招惹你了吗?最近两年,人们大量吃蝉的幼虫,于是夏日里少了美妙的蝉音,蝉一年的伏蛰,才换得短暂的夏日,再说,蝉又不带给人间危害,人又何必去伤害它。不管怎么说,人的命金贵,动物的命也是命,细想过去许多打猎的能手,能富贵命长的确实很少,冥冥之中,确有报应一说。还是多吃野菜吧,野菜既能保健,对瘟疫也有预防,尤其是蒲公英。

蒲公英,在我国全国范围内都有生长,是一种药食两用的中药材,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的功效,适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疠,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等症。

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华花郎等。

《本草述》蒲公英,甘而微余苦,是甘平而兼有微寒者也。蒲公英种类繁多,紫蒲公英指大蓟,秋蒲公英的花朵蕴含着丰富的花蜜,因此每当开花时节,蜜蜂会蜂拥而至。蒲公英全身是宝,它是一种营养丰富的保健野菜,主要食用部分为叶、花、花茎、根。其嫩叶、未开花的花蕾、根状茎均可食用。挖其嫩幼苗,开水烫后,冷水漂洗,炒食、凉拌、做汤。风味尤佳。它的叶子、根、花还可以泡茶喝,果实又能像杨花柳絮那样在风中飞舞,是农村孩子喜爱的玩具。

《诗经》里多次提到的“谁谓荼苦 其甘如荠 ”之苦荼,应该就是蒲公英。里面还记载“自伯之东,首如飞蓬”,以一个年轻女子的口吻写出,意思是自从情哥哥走了之后,她就没心思梳洗打扮了,头发乱得就像蒲公英开了花一样。

古诗词里没有描写蒲公英的诗,但当代诗人左河水有诗赞云:“冷落荒坡艳若霞,无花名分胜名花。农夫脚下庸杂贱,食客盘中色味佳。飘似舞,絮如纱,秋来志趣向天涯。献身喜作医人药,意外芳名遍万家。”形象而逼真地描写了蒲公英的生长环境和药用价值。

苦苣菜

苦苣菜又名苦菜、苦荬菜、小鹅菜,为菊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苦苣的药用价值很高,性寒,味苦,产地中国北部、东部和南部,主要作用是清热解毒。它的茎叶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VB2和VC,可供食用。苦苣菜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祛湿降压的功效。

苦苣生于田野、路旁、村舍附近。其嫩茎叶可生食,也可用沸水烫一下,再换清水浸泡,除去苦味,然后凉拌或炒食。是消暑保健的佳品,所以夏天来个凉拌苦菜,也是非常美味的。

苦苣菜,来自《诗经》“采苦采苦,首阳之下。”苦,就是苦苣菜。这首诗是一首讽刺诗,意思是攀山越岭采苦菜啊采苦菜,那苦人儿寻到首阳山下来。宋代诗人滕岑曾有诗云:“我居西山下,距城半里所。门前有雀罗,户风无阿堵。小园桃李空,数棱独苦苣。同心相过时,小摘为烹煮。”杜甫也有诗云:“清晨蒙菜把,常荷地主恩。守者愆实数,略有其名存。苦苣刺如针,马齿叶亦繁。青青嘉蔬色,埋没在中园。”

七十年代一部黑白老电影《苦菜花》中的苦菜花就是苦苣花,其中插曲苦菜花开黄盏盏…。苦菜花色黄,形似蒲公英花,它们都属于菊科。戏剧《五典坡》里,王宝钏寒窑苦等薛平贵十八年,据说就是靠吃苦苣芽维持生活的,但是真实的故事是王宝钏并没有等来薛平贵,她早在十八年之前就饿死了,后人认为她太可怜了,于是改编了剧情,把王宝钏给演活了。如此,苦苣是民间辛苦的象征。

(资料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明樾,原名巩巧明,甘肃成县人,文学爱好者。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