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记叙文写作指导七 | 金句是怎样炼成的

2024-04-13 16:23:49 文题网 字数: 点击:

记叙文写作中,如果出现一些金句,就能让读者眼睛会为之一亮。尤其在考试时,阅卷老师不给打高分都不好意思。

一般而言,在日常教学中,老师们会引导学生运用修辞来提升语言表达力,正如语言学家王力所说:“修辞的作用就在于给平实的语言赋予超凡的表达效果。”

01、最常用的修辞:三比

中学生在作文中使用最多的修辞是“三比”:比喻、比拟、排比。下面我们逐一分析。

一、比喻

比喻使语言更为生动。优秀的比喻,就像一颗子弹,总能命中作者和读者心中的目标。

有篇文章,是《南方周末》记者缩写,记叙了农民工邓勃春运期间,历尽艰辛返乡的事情。在文章结尾,作者这样写到:

好不容易挤上火车,邓勃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突然看到不知道是谁,在满是水雾的车窗上,用手指写下了两个字:“回家。”字体边缘的水淌下来,像是眼泪。窗外是枯树枝、高压线、灰色站台,白雪茫茫……

——《南方周末》

邓勃打工一年,却没有挣到钱,但过年又必须回家,他历尽波折才登上火车,精疲力尽,这时候,看到车窗上的水滴,就像他憋在心里没有流下来的眼泪。这个比喻,贴合情境,引发共鸣,令人动容。如果改成“像石缝里渗出的山泉”,就不符合情境了。

二、比拟

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让人和动物“跨物种交流”,生动别致。我们一般用的是拟人。拟人,就是赋予事物以人类的行为特点,让读者感到所写的事物更活泼、亲近,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紫藤萝瀑布》

在作家宗璞笔下,紫藤萝就是一群欢快的精灵,能推能挤,会笑会嚷,一副生机盎然的景象立马展示在读者面前了。

三、排比

运用排比,可以“造势”,突出强烈的情感。排比看似简单,其实里边也有很多学问。例如:

那是我亲眼看见的,那一年秋天,于不知不觉中,它竟结出一粒小小的酸枣。是的,只有一粒,而且小得几乎为人们所不见。

那酸枣是春光秋色日月星辰的馈赠,是一片浓缩的丹霞云霓。亮亮的,红红的,像玛瑙,像珍珠,像一团燃烧的火焰,像那万仞峭壁的灵魂。

——《峭壁上的酸枣树》

这个句子中标红色的部分,既是比喻,又是排比。仔细品味你会发现,并不是将几个相同或相似的成分放在一起就是好的排比,排比也有内在逻辑。

这“红红的、亮亮的”酸枣,像玛瑙(外形、颜色、质地都像),像珍珠(外形、质地像),像火焰(颜色像),像灵魂(精神像),这样的排比,是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一步一步揭示出了“酸枣”的精神实质。

02、最有性价比的修辞:引用和化用

孔子说:“言而无文,行之不远”。让语言“有文采”,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合理地或引用和化用。如果你有较多的古诗词积累,“引用和化用”就不费吹灰之力了。

台湾的琼瑶女士可谓是引用化用的高手。她的几十部小说题目,几乎都运用了引用或者化用手法。

《在水一方》,大家最为熟悉,出自《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几度夕阳红》,出自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庭院深深》出自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青青河边草》有人认为出自《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也有人认为出自蔡邕的《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对古诗词如此钟爱,以至于“琼瑶”笔名也是来自《诗经•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诗经·木瓜》

另有一位台湾作家张晓风,也是引用和化用的高手,下面一段文字,竟化用了六七句古诗:

必然有风在江南,吹绿了两岸,两岸的杨柳帷幕……

必然有风在塞北,拨开野草,让你惊见大漠的牛羊……

必然有风像歌,像笛,一夜之间遍洛城。

曾翻阅汉高祖的白云的,曾翻阅唐玄宗的牡丹的,曾翻阅陆放翁的大散关的,那风,今天也翻阅你满额的青发,而你着一袭风衣,走在千古的风里。

——张晓风《穿风衣的日子》)

第一个分句化用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第二个分句化用乐府民歌“风吹草低见牛羊”,后面分别有“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大风起兮云风扬”“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铁马秋风大散关”的借用与描述。

引用和化用,如同白水中的糖分,空气中的清香,既能展现文学积累,又能带给人美感。

03、最吸引眼球的修辞:移用和通感

如果说,以上的方法还算是较为常见的,你还想进一步新人耳目、出类拔萃,那就听读写菌再分享两个妙招。

最近,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的一句话火了,她在记者会上引用网络语言说:“做人不能太美国了。”惹得记者们会心一笑。

为何大家这句话有味道?因为“美国”一词属于词类活用,名词作形容词用了。如果说“做人不能像美国总统一样太失信了”,八成是火不了的。

语言常有固定的用法和规则,临时改变这种语法习惯,就会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这种手法,我们姑且称之为“移用”。这样的案例也不少:

菊花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花落人断肠,我心事静静淌……花已向晚,飘落了灿烂;凋谢的世道上命运不堪。

——周杰伦《菊花台》

放学后,张老师又赶在天黑前去家访。他弯着腰,轻声咳嗽着,把他一串串清晰的脚印,板书在弯弯的小路上。

母亲拨亮了那盏昏暗的油灯,温暖顿时洒满了简陋的屋子。灯光下,母亲又颤颤地瞄准了针眼。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母亲就这样用那根细细的线、长长的线,串起了一个又一个艰辛的日子。

——曾冬《唐诗素描》

在周杰伦的《菊花台》中,“笑容”可以“泛黄”,“心事”可以“流淌”,“灿烂”可以“飘落”;在第二段话中,“板书”一词,巧妙地将老师的身份和当时的情境结合起来;第三段话中,“针线”不仅串起了衣服,也串起了“艰辛的日子”。这些说法,都属于语法上的病句,却是文学上的妙句。伟大的作家往往都是语言规则的“突破者”,带我们走进语言的“大观园”。

同样是对规则的突破,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也用得非常巧妙,文中用来描写荷香的一句话是:“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香本来是闻到的,但朱自清却把通过嗅觉闻得到的“清香”比喻成听觉获得的“歌声”,将嗅觉和听觉打通,融为一体,使迷人的境界更添韵致,使读者感受更加立体化,表达效果也就更佳了。

这种手法叫做“通感”,它是借助想象和联想,把事物本来作用于某个感官上而产生的感觉移植于另一个感官上,使感觉相通的一种手法。在高中会学到的。不妨再举一例:

(王小玉的)声音初不甚大,也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处不畅快。

——《明湖居听书》

王小玉的演唱是听觉可感的,作者却用触觉加以表现,使听觉触觉交织为一,非常生动传神。

所以,亲爱的、热爱的,只要你平时注意积累,同时进行仿写,金句就会层出不穷。假以时日,必成一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