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五年级小学生王亦洪写了一首《秋游》诗,突然在网络上走红。全诗如下:
再不秋游,善良的小心灵都要过期了!可见,孩子们对秋游是何等地期待。眼下秋高气爽,大家的秋游愿望马上都会实现。可是,和秋游一起到来的,必然还有一篇秋游作文。你准备好了吗?
其实,秋游这类游记作文最好写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别的作文,写之前你可能还需要搜肠刮肚找材料。秋游、春游这类作文是先让大家实地旅游,然后才写作文。事儿就是刚刚发生的事儿,不至于肚子里无货。
所以,咱们先把恐惧心理放下,开开心心地去秋游。不过,秋游的时候要多长个心眼儿,注意观察。如果游览的是风景名胜,大家最好在出发前一天到网上去查查这个景点的相关资料,观察的时候会有的放矢。
写秋游作文的时候,只要按照周老师在下面提示的抓住三点,注意三个“不要”,那一定能够写出一篇优秀的秋游作文。
一是要抓住重点,不要写成“流水账”。这个要求,是对小学中低年级的孩子们提的。因为这个阶段写作文,很容易事无巨细往本子上写。比方说秋游,往往是从早上吃饭开始写起,如何坐了车,如何买了票,如何看了景,如何玩了游乐设施,一篇写下来,可不就是“流水账”吗?
要学会裁剪材料,做到详略得当。那些过场式的东西不用说,或者顶多一笔带过。我们要把笔墨用在真正精彩的环节上,一篇秋游作文有这么三两个详写的精彩环节就足够了,甚至一个也行。写景点,把最美的那个点写好。写游乐场,把最惊险刺激的那个设施写好。
二是要抓住特点,不要写成“千山一面”。这个要求,是对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的孩子们提的。这个阶段,大家基本上都知道裁剪素材了。可是,让人苦恼的是,笔下的风景写得不“像”。写山,都是巍峨挺拔,写水都是清澈见底。完全没有独特之处,完全不是自己所去的那一处。
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拿出武器库里的作文武器了。什么武器?一样叫描写,一样叫修辞。写景,当然要用上环境描写,写整体,写局部,写颜色,写声音。总之,就像画工笔画一样,把自己看到的描画出来。修辞上,我们可以用比喻,可以用对比,可以用通感。总之,不但要画得像,还要把山水的灵魂给画出来。这一切的前提,当然是仔细地观察。
三是抓住爆点,不要“看山只是山”。我们看完了山水,玩完了游乐设施,还不算结束,还应该在情感上、在思想上留下点什么。比方说,太喜欢这里的风景了,将来如果能够住在这里多好啊。这就是情感的爆点。比方说,王安石游完褒禅山,深深地体会到“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这就是哲理的爆点。
写出山水的特点,那只是“看山是山”。在山水之外抒发自己的情感,阐释自己的心得,这就到了“看山不是山”的境界了。当然,这个要求是比较高的,一般适合初高中生。
实际上,我们上面的要求也不是机械的。一个孩子如果上了高中还在写“流水账”,那第一个要求对他也很重要。一个孩子如果只是小学生,但他已经可以做到“看山不是山”,那么第三条要求对他也不算高。
本组里的好几篇文章都是介绍事物的奇妙特性:奇妙的回音、奇妙的石头、黄山奇松…这些短文的作者通过讲述某一事物的种种现象来表现出它的特性,生动地突出一个“奇”字,使人激起兴趣,引发无限的联想和想象。
例如《黄山奇松》一文,一开头,便生动地展现了黄山那“林深夜来早,峰高月来迟”的“奇景”。接着,由一幅画引出了黄山的“奇松”,并重点描述一了探海松、凤凰松、黑虎松和接引松的奇特形态。继而,通过讲述黄山松长大和奇姿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它有一种无坚不摧的钻劲,它是世界上一种十分奇特的水风钻”,来说明黄山是一座“无松不石,无石不松”的“奇山”。最后,点明了黄山松的特性给予人们的深刻启示:“假如我们每个人的大脑神经也像黄山松的根那样,深深地钻进知识的宝库里,那么,我们的知识之树一定也会根深叶茂,果实累累!”
由表及里,由事物的表面现象来揭示事物的内在特性,从中介绍某些科学知识,说明某个做人处事的道理,这是写作科普文章的重要方法之一。建议你学习这一方法,写一段话或一篇短文,向人们介绍一种你所了解的事物的特性。
例如,以《奇异的玻璃》为题,讲讲近年来生产出的各种新型玻璃(防盗玻璃、消声玻璃、吸热玻璃等)的形状、颜色、用途和性能。
又如,以《神奇的芦荟》为题,讲讲近年来科技工作者对芦荟研究的成果、芦荟的外形、性能和对人体保健与治疗疾病的神奇作用。
写事物时,不仅要把见到的、听到的记下来,还要把联想到的写出来。这样,文章的内容才更充实,表达的感情才能更深刻。
本文的小作者搜集了一张家乡小河的图片。习作重点写了一年四季这条小河及两岸的美丽景色,也写了由这些景色引起的联想。例如:山区的小镇,流过小镇的河,春风杨柳,活泼的鱼儿,金黄的稻谷,这些都是实在的事物;而“母亲年轻时美丽的面庞”,“躺在母亲的怀里”等,都是由真实的事物引起的联想。这样写不仅使文章内容更充实,而且也更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小河的热爱之情。
对着小山尖声喊叫,便得到尖利刺耳的回声;而对它和和气气,便的到柔和温婉的回声。得到什么样的回声,全取决于我们在小山面前发出的最初的声音。
人们常说“世事难料”,其实并不如此。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世事,世事便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回报我们。这便是回声的启示。
面对他人,如果我们捧出“真诚”,就能收获“友情”;如果付出“猜妒”,比、便只能品尝“孤独”。《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其心计可谓举世无双,但过多的心眼纵然让她在贾母前落下个好名声,却终究摆脱不了寂寞无伴的悲哀。即使对贴身丫环平儿,她也一概以猜忌相对,这当然不能以心换心了。连曹雪芹也不由发出了“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慨叹,其原因便在于她没有付出应有的“真”,便当然得不到“真”的回声。
面对人生,如果我们付出“努力”,便能收获“成功”;如果付出“享乐”,便只能得到“哀叹”。伟大文学家鲁迅一生的努力可谓光照史册,他不厌其烦地做着“一木一石”的工作,又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工作上”。即便在知道自己“来日无多”之后,他仍一刻不停地在努力。当我们翻阅《鲁迅全集》的鸿篇巨制,仰望先人的成就时,常常流连于先生的“回声”,却忘了看一看先生当初那一声声顽强、坚毅的奋斗的呐喊。有的人在临终之际,哀叹自己今生一事无成,抱怨命运的不公,但他们却忘了这“平庸”的回声正是对他们青壮年时沉溺享乐,不思进去的最公正的回应。
回声是公正的。因此,它最“无情”,却又最“有情”:捧出“奋进”,便收获“成就”的回声;捧出“拼搏”,便收获“胜利”的回声;捧出“自信”,便收获“坚强”的回声,捧出“勇敢”便收获“坚毅”的回声。相反,若你付出的是自私、懦弱、沉沦……你便决计只能得到孤独、悲伤和失败的回声。
让我们记住那位母亲的话,捧出爱,捧出心,收获一曲“真、善、美”的回声。
写作分析:
综观全文,本文能很好地把握《回声》这篇材料的内涵,抓住回声的性质和“母亲”的话,准确定位感点: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世事,世事便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回报我们;在论证方面,也多种角度、多种方法、选取典型事例深入论证中心论点;文章也体现了作者相当的文化底蕴,平时没有对名著、对鲁迅有一定的了解,开卷论题是不可能信手拈来如此贴切的例子的。
本文第一节复述材料,是述读,用精简的一句话概括《回声》的内容,并紧扣材料,用“得到什么样的回声,全取决于我们在小山面前发出的最初的声音。”为下文感点的提出蓄势、铺垫。
第二节,紧承述读,顺理成章地亮出感点——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世事,世事便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回报我们。这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第三、四节是发感,作为文章的主体部分论证中心论点,从“面对他人”和“面对人生”两个角度,选取典型人物王熙凤、鲁迅的典型事例,分别从反面和正面来论证中心论点,论证充分,具有较大的说服力。
第五、六节概括强化中心,发出号召:让我们记住那位母亲的话,捧出爱,捧出心,收获一曲“真、善、美”的回声。
文章六节,按照“述感——感点——发感——结感”的写作流程,完密地构建了读后感的结构,本文在结构上堪称是一篇典型的读后感。
假如,风有颜色,那世界一定变得更美丽,更生动,更可爱。彩色的风和自然景色搭配起来,一定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假如风有颜色,春天的风应该是绿色的。花朵盛开,绿色的风吹向正在盛开的花朵脸上,啊!那五彩缤纷的花配着绿叶,肯定美极了!
假如风有颜色,夏天的风应该是浅蓝色的。因为天气很炎热,看到浅蓝色一定感觉到很清爽。要是有一阵蓝色的风吹来,就像是在游泳池中自由自在地游泳,那会多么凉爽呀!浅蓝色的风,吹过每个角落,会给动物和人类带来一丝丝的凉意。
假如风有颜色,秋天的风应该是金黄色的。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一阵金黄色的风吹来,像是一块块待收的麦田,又像一块块黄金,闪闪发光,金黄色的风吹进了每一个人的心里,使人心中感到了丰收的喜悦。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假如风有颜色,冬天的风应该是火红色的。有了一阵阵轻飘飘的火红色风吹来,不是觉得很暖和吗?从宇宙上看,地球一定非常可爱,风美丽的颜色忽隐忽现,会使地球非常神秘。
假如风有颜色,千变万化,色彩斑斓,会将世界点缀得更美丽、更生动、更可爱!
本组有5篇短文,都是反映现代新科技的科普童话。其中,有些是已经研究成功的,有些是正在研究的.有些还是假想。学习这5篇短文,会使我们大开眼界,活跃想象,提高学习科学和追求创新的兴趣《魔鞋》讲了一双具有奇异功能的新式鞋的作用和设计原理;《牧羊琅》讲了运用现代电子技术训练和控制野狼来管理牲畜的奇迹;《绿姑娘》讲了一位植物学家是怎样揭开女儿变成“绿姑娘”的奥秘的;《施冰山的孩子》讲了几个聪明善良的孩子将南极的冰山施到非洲干早灾区的感人故事;《基因美容师与蛇王太子》讲了如何运用“基因技术”将基因移植给老鼠而使.‘鼠太子”成了鼠类的克星。
学习本组短文,要先讨一些现代高科技中的新创造、新技术进行正确的理解,充分认识这些高科技出现的重大意义,向科学家们学习,奋力攀登现代科技的高峰。
标签:作文你有秋游五年一份小学生南京诗刷秘笈查收1、吃饱了,我肚子一挺睡着了。 (选自秦佳的习作《偷玉米》) 点评 :挺字用得很风趣,很形象,使人好像看到了小作者肚子填饱后突出来的鼓鼓的样子。 2、那一格格四四方方的稻田活像许多魔块,拼出了一幅美丽......
假如,风有颜色,那世界一定变得更美丽,更生动,更可 爱 。彩色的风和自然景色搭配起来,一定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假如风有颜色, 春天 的风应该是绿色的。花朵盛开,绿色的风吹向正在盛开的花朵脸上,啊!那五......
在《小山羊和狒狒》这个童话故事中,狒狒救小山羊这件事写得非常生动、感人。狒狒聪明、勇敢、动作敏捷的表现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为什么能把这件事写得这么生动感人?一是因为作者运用了比喻的写法,如:写......
本组里的好几篇文章都是介绍事物的奇妙特性:奇妙的回音、奇妙的石头、黄山奇松这些短文的作者通过讲述某一事物的种种现象来表现出它的特性,生动地突出一个奇字,使人激起兴趣,引发无限的联想和想象。 例如《黄山......
本组有5篇短文,都是反映现代新科技的科普童话。其中,有些是已经研究成功的,有些是正在研究的.有些还是假想。学习这5篇短文,会使我们大开眼界,活跃 想象 ,提高学习科学和追求创新的兴趣《魔鞋》讲了一双具......
昨天下午2点多,微博网友我们1班发微博称:下午开始批阅 寒假 作业,改到一篇奇文。 作文 题为《历史乱套了》: 这条微博很快在网上被大量转发,到昨晚8点半,已有15980条转发,2605条评论,其中不......
对着小山尖声喊叫,便得到尖利刺耳的回声;而对它和和气气,便的到柔和温婉的回声。得到什么样的回声,全取决于我们在小山面前发出的最初的声音。 人们常说世事难料,其实并不如此。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世事,......
写事物时,不仅要把见到的、听到的记下来,还要把联想到的写出来。这样,文章的内容才更充实,表达的感情才能更深刻。 本文的小作者搜集了一张家乡小河的图片。习作重点写了一年四季这条小河及两岸的美丽景色,也写......
以另一天体上智慧生物的视角谈地球遭到污染的问题,手法新颖巧妙。文章紧紧围绕中心,以天真的口吻和大胆的 想象 构筑故事情节,内容简单,但并不平铺直叙,有层次,有起伏,表现了淳朴善良的儿童关心 环保 、关......
《小海豚贝贝》这个童话故事,作者通过写小海豚贝贝在深海里救金叔叔,在科学宫里学按电源开关,在水池里救小猴子、跳火圈、闯迷宫以及和海豹去深海里寻找新长征号潜艇等几件事,表现了小海豚的聪明能千。在童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