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爷爷63岁,孙子5岁。孙子午觉醒了,爷爷给他穿好鞋。可不一会儿,鞋带开了,鞋又掉了。爷爷把孙子抱上炕头,又给他穿好,并在他的脚面上拍了一下,吓唬他不准再掉了。这一吓,让孙子记住了爷爷这一生留给他的第一印象。
孙子7岁,不会骑自行车。爷爷要上地里帮儿子收麦子。孙子哭喊着非要去。爷爷只好把他抱上车大梁,嘱咐他把好车把,小合掉下去。可还没骑出胡同口,爷爷就摔倒了。孙子吓哭了,他看见爷爷的手上渗出稠稠的血。
孙子8岁,进一年级。他兴冲冲把新书捧回家,要爷爷包书皮。爷爷把去年的挂历摘下来,剪好,包得齐齐整整,还用油笔在每本书皮上端端正正地写上三个字:x x x!孙子长到现在这么大了,还没包出过像那样干净利落的书皮。
爷爷从小瘸了脚。孙子虚荣,不让人们叫爷爷难听的名儿。一次,他又听到一个人叫爷爷不好的名字。他搬起一块大砖头砸向那人。那人躲开了。爷爷却打了孙子一拐棍。那人笑着说,真有个“愣头青”好孙子啊!
1993年,爷爷68岁。孙子上三年级。孙子脑筋慢,数学差。考完试胆战心惊地告诉妈妈成绩,却总要挨打。每次打得哭时,爷爷就一瘸一拐地走来,抱住孙子。孙子委屈的泪糊满爷爷的衣襟。
北方冬天冷,要烧炕。瘦小的孙子担负起抱柴火的责任。每天傍晚他就去村外抱上满满一大怀的玉米秆,有时还有些小木头。这时,爷爷已经把炕洞的灰掏尽了。孙子蹲在爷爷身边,和他一起烧炕。红红的火苗映得爷爷红光满面。这是孙子记忆中最为幸福的时候。
1995年,爷爷70岁,孙子12岁。爷爷又找了份工作—给村外木料场看门,晚上不回家。下雨,孙子就要给爷爷送饭。有一天路上满是雨水,孙子的大草帽掉下来,一不小L",提的饭盒掉到地上,馒头脏了,米汤洒了,孙子不敢回家。怕挨打。他站在爷爷给人家看的场子外哭了好久,直到爷爷出来关门。那天晚饭,爷爷就着白开水,吃了两个脏馒头。
木料场的院墙有一个操场大,且是砖垒的,不稳固。下大雨,刮大风就会塌倒一处。孙子和爷爷就站在一起,一块砖头,一块砖头地堵那个豁口。孙子常常自作聪明,弄出点这样那样的摆放花样。爷爷呵呵笑着,给孙子一毛钱去买冰棍。
孙子有个弟弟,常在一起玩。三月的一天,他们拿着牛皮纸去找爷爷,要他糊个纸风筝。爷爷很高兴,煮好浆糊,小心翼翼地裁纸。两兄弟托着下巴,惊奇地发现一条金鱼成型了。装好线,兄弟俩兴冲冲地,到田野里放飞了人生第一个翱翔的梦。
冬天下了好大雪,田里又冬浇。满眼又大又厚的冰层。孙子要爷爷给做个冰车儿。爷爷答应了。他在场里找了几块木板,丁丁冬冬,出来进去忙了一上午。下午孙子就拿到了一辆崭新的冰车儿。冲到田里,冰上一滑。好快啊!孙子一直滑到冰上洒了月晖。
爷爷看的场里有个大菜园。爷爷在里面种了西红柿、茄子、豆角、黄瓜、南瓜,冬天还有白菜。他的大部分时间就是翻土、种菜。傍晚时分,常是浇园。孙子爱玩水,弄得一身泥。他还把爷爷好不容易挖好的水道当成一条大河,提个小船或放个小板。“呜呜—”开船了,一直开到了爷爷站的园里。爷爷骂他不听话,他就是不听话,还笑着,跳着。
孙子上六年级。又是冬天,他跑到一个深水坑边玩冰,一不小心掉了进去,冰破了,他差点被水埋了。好容易抓住了棵枯死的“草杆子”,爬上来,全身都湿透了。他吓得哭啊哭,直到拄着拐棍的爷爷找到他。那以后,他在爷爷床上,足足躺了两天。而爷爷就一直在火炉前坐着,给孙子烘着棉衣,热着饭。
1997年,爷爷回家住了,孙子却开始了他的外地读书生涯!先是离家五里的镇上,后是离家二十里的县城,直到现在,远在异省他方。
离家渐远,孙子的心也渐远。初中生的苦恼与逆反,让他敢于对家人冷漠,包括爷爷。爷爷问话,他不答;爷爷训他,他不理。以前只要听到爷爷咳嗽一声都要询问怎么了的孙子变了,变得那么不近人情。爷爷也开始沉默了,但每个月月初孙子去上学时,他都会从破旧的钱包里掏出十块钱,交给孙子。
1999年,孙子升初三了。期中假期,孙子成了电视机的挚友。爷爷劝少看点,对眼不好。孙子哪里听得进。一天晚上,孙子正专注地盯着屏。就听见轰地一声,原来爷爷挂窗帘,不小心摔倒了。孙子吓傻了!叫醒弟弟,却怎么也扶不起爷爷来……大腿骨骨折!做手术、钉钢板!在床上躺一个月不能下地!孙子后悔了!他无地自容!老老实实地照顾爷爷。爷爷坐着,高兴地和人聊天。有孙子照料,他见人就夸。
高中离家不远,每个星期孙子都要回家。他给爷爷买面包吃,爷爷给他做好饭。孙子也学会了揉面,他每次揉面都放水过一点,因为爷爷说面软做拉条子,揪片子好吃,面硬做猫耳朵好。孙子爱吸那长长的拉条子,也爱和爷爷比赛谁拉得快,拉得长。
课程多了,孙子对历史感兴趣。回到家里就问爷爷,阎锡山怎么治山西的,八年抗战是怎么样的,“文化大革命”是怎么样的……爷爷饶有兴趣地给孙子说着。孙子知道了阎锡山的改革和著名的窄轨铁路,知道了抗战时的二条战线,知道了旧房子墙上的毛泽东语录……
爷爷77岁时,服用阿莫西林过敏,半夜被送到医院打吊针。孙子那时正在医院旁边的学校钻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高考题。事后他才知道。爷爷在医院口吐白沫,全身抽搐。孙子吓坏了!跑回家狠狠骂了弟弟一通。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孙子开始忌妒弟弟。虽然每个礼拜回家,自行车拐到熟悉的门口,他就能极兴奋地喊坐在门边的老人“爷爷,我回来了!”但看到弟弟能像泥鳅一样每天缠着爷爷,孙子心里就酸酸的。
黑色六月在期待与恐惧中过去了。孙子上了西安一所大学。爷爷很高兴,手里拿着录取通知单.翻来搜去地看,还问长问短,问得同样得意的孙子都有些无奈了。
要走了,孙子和父母一起去西安。孙子提着行李,最后看了爷爷一会儿,爷爷坐在门口的样子便永远定格在他的记忆里。谁能料到,这会是爷爷留给孙子的最后一张相片,且是没有底片的。
大学的生活,让孙子兴奋,又让他不适。想家了,接电话的总是父母。孙子只好给弟弟写信,叮泞弟弟照顾好爷爷。弟弟写回信,说爷爷好想念远方的孙子。一个星期天,孙子忍不住又拔了电话。他想父母现在应该不在家。嘟—嘟—嘟—时间一秒一秒过去,直到变成“嘟嘟嘟……”孙子想爷爷行动不便,架着双拐,自然慢了。他默默祷告一番,又播了同样的号。“嘟—嘟—”“喂!”那边传来了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声音。孙子顿时噎住了,一会儿,他开始号陶大哭!这,是爷爷留给他最后的声音。
2003年的冬天,孙子接到爷爷出事的消息。他崩溃了,买了高价票,忐忑地往家赶。一路上,他揣测着,析求着。但当进了熟识的胡同,看到那一墙的白纸,他晕倒r。被架到爷爷灵前,他哭啊哭啊!他委屈地嚼着苦涩的泪,愤恨地抽着自己的脸颊。
孙子在大学里有许多梦。梦里给爷爷买了轮椅,他推着爷爷在金色鱼塘边看风景;他梦到和爷爷一起坐在大剧院里看爷爷喜爱的《蝴蝶杯》、《打金枝》、《下河东》……他梦到自己把挣来的第一笔钱交到爷爷手上……这一切都终归成了梦,成了一生的憾事。
那是我很小的时候发生的事情,至今历历在目,萦绕在我的心中,久久不能忘怀。
一天下午,我又和往常一样,舒服的躺在沙发上,一边看着电视一边吃着东西,忽然,门口传来一阵脚步声,我心想:不用猜都知道,应该是妈妈回来了,她一定给我带了很多好吃的回来吧。我毫不犹豫的把门打开,我真是料事如神,妈妈真的回来了。只见妈妈从包里掏出来了两包薯片和一包巧克力。我馋的口水都流到地上去了。我像发狂了似的,拿起那两包薯片和一包巧克力,立刻跑到房间里,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不一会儿,我的脑子里就蹦出了一个很奇怪的想法:大人们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由此推理,种薯片也就能得薯片呀!以后就有吃不完的薯片了,真是恍然大悟,直夸自己怎么这么聪明呢?
有了这个想法,说干就干,到了厨房,我跟妈妈说了我这个想法,妈妈并没有马上否定我的想法,只是跟我说:“既然你都有这个想法了,不如你动手做一做,看一下到底是不是这样吧。”我跃跃欲试,兴奋地拿起小铲子,在土地上挖一个土坑,这时才想起因为走得急,刚刚出来时没有拿水桶,然后我就飞快的跑回家里去,拿到水桶后发现刚刚挖的那个土坑突然就不知不觉的被填满了。我又用心地挖了一个,把薯片小心翼翼的放到土坑里面去。别人家的小孩看见我在这里玩土就问我在这里干啥呢?我就说我在种薯片。那个小孩疑惑不解就跑回家告诉了她的妈妈,然后我也有点奇怪,回到家里,爸爸一看我这眼神就知道我一定是干了什么好事,或者是遇到了什么好事。然后我就跟爸爸说了这件事。爸爸哈哈大笑,我有点生气地说:“你笑什么呀?我见你们总是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那种薯片也就会得薯片呐!”爸爸说道:“你就傻孩子,薯片怎么可以种呢?”接着爸爸给我讲了一番植物知识,然后妈妈也凑过来给我讲了一个故事,我才明白原来自己干的事一件多么出丑,还是一件愚蠢的事啊!没几天小区里就已经全都知道我种薯片这件事了大家听了都是哈哈大笑,害得我一个星期都没敢走出家门。
我能保证这种愚蠢的事绝不可能再做第二次啦。这真是我的第一大糗事。
晚上,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刚刚发生的事情就像一记拳头重重打在我的心上,让我心痛,更让我愧疚。
下午放学回到家,妈妈听到我开门的声音,笑盈盈地从楼上走了下来,满怀期待地看着我,问:“测试成绩下来了吗?给我看看考了多少分呀?”我吓了一跳,心里害怕极了。完了完了!这次数学考试,我没考及格,怎么办?“五十二点五分。”我的声音低得连自己都难以听清,但妈妈还是听清楚了。
妈妈的笑容僵住了,她有点不敢相信地看着我,我偷偷看了一眼妈妈,她的眼里都是惊愕。像是没有听清又像是在确认,妈妈又问:“多少分?”我低下了头,声音更低了,眼泪已经在眼眶里打转了。“五十二点五。”“哦……”妈妈眼神黯淡下来。“快去洗手吃饭吧。”说着转身就去了厨房给我盛饭。唉,妈妈没有暴跳如雷,也没有对着我大喊大叫,可那无声的沉默让我更压抑,我感觉整个房间的空气像是凝固了一样,让我无法呼吸。我在妈妈的眼神里看到了失望,这比打我骂我更让我难受。想起每当我骄傲地把好成绩告诉妈妈的时候,她开心得又唱又跳,比我还高兴,再看看此刻的妈妈,连背影都透着失望。我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我走到妈妈跟前,轻声对妈妈说:“妈妈,对不起,我让您失望了。”妈妈叹了口气,说:“苏苏,先吃饭吧,吃完饭让我看看你的试卷,我们找找没考好的原因好吗?”我重重地点了点头。
整顿饭,我都感觉味同嚼蜡。晚饭后,妈妈来到我的房间,仔细地看过我的卷子后,她严厉而又不失温和地对我说:“今天你考成这样,我也有责任,作为家长我没有监督好。但最大的问题还是你,有些题你不会我就不说了,但是大部分的题都是因为你马虎大意所以失分了。考试之前妈妈再三提醒你,一定仔细认真。你看看,简单的计算题你也能算错,还有这题,你连题目都没有看清,这是最让妈妈最失望的。无论学习还是生活,对待每一件事情必须要仔细、认真、负责任……”妈妈说了很多,我一直低着头流泪。
时间在一点一点地流逝,我愧疚的心情无法形容。“妈妈,相信我!我会努力的,不会再让您失望了!”我暗暗发誓。
(小作者是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民安路小学五年级学生)
后 记
这是我第一次考那么差,我担心妈妈会训斥我,但妈妈没有,她帮我分析原因,讲解错题。
这次是我错了,我一定会好好努力,下次考个好成绩给妈妈看!
家长感言
孩子拿着试卷时那自责、恐惧、小心翼翼的眼神,至今深深印在我脑海中。面对孩子的成绩,我更多的是自责,孩子成绩的提高是需要家长全心配合的,每个孩子都想考出好的成绩,面对孩子的疑惑不解,我是否真的做到了为她排忧解难?
教师赏析
刘紫苏是一个很会仔细体验生活的孩子。她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叙述得非常清楚,尤其是对妈妈失望的神情举止以及自己害怕和愧疚的内心描写得非常真切。读着她的作文,似乎能感受到她面对妈妈时,怦怦的心跳和紧张的气氛,同时也感受到妈妈既失望又理解孩子的心情,以及她作为家长的责任和担当。为这样的一对母女点赞!(魏彩平)
记得三年级的时候,向老师给我们的承诺就是,只要我们全班同学数学考试全部及格就带我们去操场玩一节课。
左盼,右盼终于盼到了发试卷的时候了,认认真真等待着试卷发下来。当试卷依次发到大家手中时,每位同学都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的试卷看是否及格,突然一个声音冒出来:“张榆林不及格”。霎时!全班人的眼神纷纷落到他身上,齐刷刷的盯着他,从眼神里可以看出大家心里的怨恨,就因为他一个人不及格,这次去操场玩的机会肯定没有了。
下课铃响了,反正也不能出去玩,我就坐在教室里看书。张榆林也意识到了自己对不起全班同学,他就开始跑出了座位。刚开始我以为大家只是在教室追打他、抱怨他。慢慢地,教室里越来越安静,我猛地抬头一看,怎么教室里只能几个人了?我出去到走廊上一看,好多同学趴在栏杆上往下看,有的同学嘴里还不停地对着下面的同学在喊着“快追、快追……”有的同学在那里哈哈大笑,看着张榆林一直跑到了操场上直到看不见。
我在想,这次玩不成也没关系,只要我们努力的好好学习,以后会有很多机会可以玩。有得必有失嘛!
嗅着愈来愈陌生的气息,我不安地望向哥哥。可他好像什么都没意识到似的,继续认真地踩着脚下被无数人踩过的石阶。
——题记
凌晨四点,突然惊醒,屋里弥漫着白色风信子的淡淡清香。夏末秋初,夜寒露重,我重新整好被子,在花香中,沉沉睡去。
早上七点被闹钟惊醒,我长长地打了个哈欠,拉过衣服,睡眼朦胧地穿起来。妈妈正在收拾我的箱子,属于妈妈的特殊味道与阳光糅合在一起,轻轻地抚摸着我的鼻子,痒痒的,暖暖的。两天前,我们到了泰山,住进天街里的这家宾馆。玩够了,疯累了,也想家了,今天就要下山回家。
我拿起自己的东西,拉着哥哥就往半山腰的停车场跑。因为休息得好,两个充满活力的年轻人几秒钟就消失在两家大人的视线里。过了一会儿,我有些累,逐渐放慢了脚步,于是和哥哥一边数着石阶,一边聊着天。不知不觉中,几个小时过去了,可记忆中的停车场却怎么也没出现。嗅着愈来愈陌生的气息,我不安地望向哥哥。可他好像什么都没意识到似的,继续认真地踩着脚下被无数人踩过的石阶。我张了张嘴,可看着哥哥认真的神情,我又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又过了好长时间,我终于把头扭向哥哥,问他怎么还没有到停车场。哥哥这才环视四周,可他也想不起停车场在什么地方了。从没经历过这种情况的我被恐惧包围了起来。我想起几天前的新闻报道,说许多大城市都出现了贩卖人体器官的非法案件,顿时,冷汗渗透了手心。
“妈妈,我想妈妈了……”我小声对哥哥说,“我会不会见不到妈妈了?我怕……”
“没事,别怕,”哥哥安慰我说,“鼻子下面有嘴呢,让我问问其他人吧。”
一路走一路问,终于到了一个停车场,可是看遍了所有的车都没找到那辆熟悉的墨色吉普车。重新燃起的一点希望也被浇灭了,过路的游客怎么看怎么像坏人,我终于忍不住小声哭了起来。
我和哥哥连路也不敢问,只有凭着印象继续寻找着。毒烈的太阳悬在了头顶,像一只好奇的眼睛,注视着我们。可我丝毫感觉不到阳光温暖的气息,所闻到的,都是汽车尾气那呛人的味道。已是正午,我的肚子饿了,哥哥也好不到哪儿去。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哥哥拉着我拐进一条小路时,我的眼睛一亮:这不是来时的,通往停车场的那条路吗?我开心极了,拉着哥哥就跑。远远的,我便看见爸爸妈妈熟悉的身影和那辆吉普车。飞奔过去,我一头栽进妈妈的怀抱。闻着她温馨的体香,我的眼泪汹涌而出。
后怕,如果不是凑巧拐进了那条小路,也许我就永远闻不到属于妈妈的温暖的阳光味道了……
一文题为:“我们每个人都是某人一生的挚爱。”这话平平淡淡,却有真情,而情真意浓的话多得是,就它伴了我几年,直到今天。
我有一把吉他,很少人知道;我会弹这把吉他,很少朋友知道。哼哼小曲,还能有人欣赏。于是吉他连同写作便成了我公开并天然保密的秘密。其实是我人如此,哼哼小曲儿,便够了。我也忘了当初为何会想去学这一门乐器,母亲告诉我是她在前一年让我去学,后一年我就想去学了,意思好似起始点是她。也许,不过我记得不是。于是,就真的忘了。
在门口徘徊了一阵,看到有人要出来时,眼光故意朝另一方向望去,余光还是瞥着那人,站姿极不协调,就差没听见心跳。中间空出了一块,然后已经开始学了,首先是抱吉他的方法:坐于板凳一半的位置,挺胸收腹,左腿掌放上脚凳。身上有五个点支撑着吉他:左、右大腿中部左右;右手尺骨;胸部;左手掌。这些最基本的动作难我了好久,半年之后才完全掌握。刚开始时,不是忘了挺胸,就是哪儿哪儿没放好。勉勉强强过了关,开始练指法,一路磕磕绊绊。后来我哥来跟我一起学,我便有了对手,有了竞争高低之情。在几个月的基本指法练习后,我开始弹分解和弦,自觉得弹得不错,的确超越了他一点点。我骄傲而不言,我晓得只有一点点而已。那时的我,还没有梦,有些茫然。
老师的教法很是轻松,将曲子弹一遍,便由我自己练,其中定是有道理的。遇到不懂的地方,老师就又弹一遍。老师从不说特别有创见与深意的密门,反正就是要多练,用心去感悟。好啊,我便多练,用心去感悟,感悟什么?老师说:是一种感觉。近段时间,在去新华书店买书时,路经琴房,听两人聊道,中国吉他落后别国几十年什么的,听着心里怪怪的。我对老师有很大的敬意,什么世界级大家的曲子由他弹起来,真听不出有什么差别,可感觉不同,因为世界级的大家跟一个小小的以技艺为生的吉他老师的技艺能比么?这简直是天理不容!
我跟哥哥的竞争持续了一年多,他忙于应付考试,于此的时间少了,加之他说他所在的中学不允许带乐器入校,故每星期就练两天了。我亦是住校五天,周末回家的学生,因为学校并没有下禁令,我便坚持拿着吉他练习。
如此过了一年,我弹会了《爱的罗曼史》,看着活动还不太熟练的手指,听着断续的音符,我还是无可抑制的激动着。就在那一年,我拿下了三级。考级时,我有相当的压力。我是跟三位师兄一起去考的。走进考场之前,我看着眼前的高楼,真信不了高雅艺术的殿堂,竟在这么个马路旁的脏兮兮的楼上。里面其实多不错的,地面花瓷砖铺着,墙壁多明净的。那里很正规,负责收钱的人在缴费后发一张零碎的小纸条,纸条上歪斜地写着个数字,可能是号数罢。糊里糊涂的,我已进了考场,里面来了几个家长在我们几个考生的座位上正襟危坐着,我跟师兄们会了会眼神,神采各异。在一个考生考完的间隙,桥师兄硬硬地道:“到后面坐会儿。”坐了会儿,随着一个数字的声音传出,桥师兄信步走去,他的体态稍有“体胖”,不料正好映衬了他那张英俊而腼腆的面庞,所以全体就和谐了。他端坐着,凝思些许,弹着幽邃的《拉利亚祭曲》,眼如深泉,九指轻捷。一声沉重和弦起头,音符就若流水般响着,和弦弹得缓急轻重有秩。我只有聆听这美的曲,只有出神地望着他。他弹得正如老师所言,从容不迫,连最难的要左手连续跨两个八品的地方也轻松弹过。我想起他已弹会八级的《阿尔汉布达拉宫的回忆》,弹这五级的曲子,信手拈来即可,当然,这是好几个月后我开始练此曲时才晓得。一阵轻盈的分解和弦弹过,开始了五级的轮指技法,这才是真正的流水!然后另两位师兄前去,弹的皆是《阿尔汉布达拉宫的回忆》,这又是一曲潺潺溪水,流动着沉郁的快乐。在心旷神怡时,我忽的惊醒,我还有一处指法弹得不顺畅!几经思量,我决定硬碰硬了。心中定是虚的。在我考试时,我只觉全身都在颤瑟,我竭力克制,好在这些举动没有扰乱我的乐音。我牢牢按着“稍缓”的金律,因为我是新人。到了最难弹的第二段,我将速度放到最低,我紧紧记着缺漏,却在弹奏时不慌不忙地忘却。我的手一直在抖,到了那段,我聚精而奏,不料一个细微抖动,将难点一带而过,分外轻松。我不能放纵,直至弹完,行礼后,微笑了。现在,我也品味着毕淑敏老师所著《女心理师》中的一句话:“前面是一堵墙。当你以为头破血流之时,却穿墙而过。”我也从不曾想过,原来紧张还有这般功用。
试后,有关负责人专门在老师面前大大夸奖了三个师兄,我就在旁边听着,我很欣喜啊。可在他的言辞里,没有我的名字,他也没看我一眼。我想怪他、想索求一些荣誉,我的心真的十分渴慕,可我不敢怪他、不敢索求,我的努力还没到高处,我的收获必不会多。老师说要他们三人排练个三重奏,他还是照顾了在一旁坐着的我,告诉我说:“等你级别够了,就来个四重奏啊!”我当即思潮翻滚,愤愤地想着:总有一天的。那声音一字一顿,无比清晰。
过了一个月,我进修四级的《小罗曼史》,这是不为老师所知的。我一边完成老师的任务,一边拓展,竟发觉像在做数学语文似的,而且更自豪。在我晓得三位师兄也曾如此时,我不由得笑了,这笑跟以往的不同,太不同了······于是,我有了梦。功夫不负有心人,——几月后,我对此曲已较熟练。老师仍在教我弹基础的练习曲。我请他教我这曲。教完了第一小段最简单的,他的眼色有些惊异。我不是很笨拙么?第二段最难,可我弹了几个月,稍微弹几分钟试试手就熟练了,老师仍让我再练练,看到我欲弹最后一段时,他说:“最后一段才是全曲的精华,先把前面的弹好。”呵,全曲大致分三段,首段最易,中段最难,末段只有些许难。待我全曲一并奏完,他终微微点头。课时已尽,走时,他嘱咐我道:“再练熟些,下次来一个音都不许错!”这句话里明显浅藏着我所需要的东西,便道声再见,望了望蔚蓝天空,慢步离开。
在学了一年半时,哥哥彻底放弃了吉他。些许日子过去,发觉师兄们已没来上课,偶遇桥师兄时,才晓得他们已很久没到老师那儿去练琴了,他还淡淡称赞我真刻苦,我强颜一笑而过。
五级的《拉利亚祭曲》我已弹完,终弹不出师兄们的感觉,轮指也不够熟。还是转过身去弹《小罗曼史》,尽管弹得不怎么样,可这是我弹得最好的一曲。起初沉沉欲睡,中段若惊雷突炸,而不离悲情浪漫,然后一段抒情,似北风持续吹拂枫的枝叶,火红的叶翩跹而舞,落地无声。我通过自我灵魂的创造仿若看到了新生,看到了神圣。感觉还是感觉,总会消逝。
其实哥弹吉他,本是源于继父,不是因为他自己。我是因为我自己,——我想了,我便做了。我发现一个人在做一件事时,若没有一个自我的意识与一个必须的理由,他的这件事会做得很唐突,不能够长久。呵,哥的那把吉他是继父买人情给买回来的,一千块一把烂吉他,不过可以靠这把吉他多做一点儿事或是为做些事儿多打一些基础。这个人情的好处不知体现没有,反正自己的孩子已拿着把贵重的烂吉他消磨了一年多时间。
我的自我意识来自我的性格,我的必须的理由源于我的梦。我想做一个作家,我想得到的是千万个灵魂在我的笔下旋舞,我将会有一个小世界,我是它的主人,我的思绪所指,也就是命运的所指,也就是无数生死。而我亦是这个世界,我们同生同殁。我更希望,在我死后,它依然能保留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仅源于别人的灵感是不够的,我需要自己创造,而条件不允许,课业太繁忙,书籍是一类,我要寻求另一类文化来提高。那就是音乐,我也不清楚它到底给了我什么,反正有那么一种感觉,仿佛是在指引。印度大诗人泰戈尔是戏曲家,其获诺贝尔奖的经典《吉檀迦利》的意思是“献诗”,他将“生命之诗”献给“歌之神”,他让音乐文学合二为一。法国著名剧作家、戏曲家大仲马小仲马父子不也是如此?在潜意识之中,我便感到音乐与文学,本是一体。我这人较笨拙、粗心,遇事啰嗦,看上去活一弱智书生,风吹即倒似的。我偶尔又思索到一些世间玄秘,引发情绪,变得有些癫狂,文字已无耐心写了,每每这时,音乐竟会潜意识似地涌出,成了平息的药剂,我就不药而愈了。
爷爷对我学吉他一事好似不高兴,他觉得弹吉他赚不了钱,婆婆一听此话立刻反驳:“只要孩子喜欢就好!陶冶情操,哪不好啊?”唉,我一年也难得到那里去一次,两位老人相守相伴几十年······
《阿美利亚的遗言》我已练了些时日了,这六级的曲子弹着还挺轻松。其中音色凝重,还要将六弦降调。我浮想起一段灰蒙蒙的天空阴云变幻,忽然,人工泛音如数绞清光从九天泄下,均匀有秩,上下起伏而波澜不惊,最终遗言已尽,魂灵沉殁在低沉的泛音余声中了。就像那阿根廷曾经的第一夫人艾薇塔“阿根廷别为我哭泣”般的浪漫,那是高尚的生命在说话,不过阿美利亚的遗言更婉约一些,没那么宏壮。
“我们每个人都是某人一生的挚爱”,我为什么如此铭记这句话?或许正如我对吉他的喜爱,只是一个指引、一种感觉,只是一捆捆无解的缘罢。
——连江
标签:午觉醒了爷爷生的孙子63岁憾事5岁1988年我从小就独自生活在一阔大而又空寂的别墅。我的父母都是做生意的,每天忙忙碌碌,几乎不回家,我的生活费都是打电话让汇款的,而且每次的通话只有几十秒钟的时间。 刚开始我是有点孤独,但是在以后我发现我想要的东......
我的同桌,也就是我的好朋友税柯维。她的爷爷因为晚上起来上厕所没有开灯打的手电筒而不小心摔了一跤,税柯维爸爸赶紧来到她爷爷奶奶家。她爸爸看见她爷爷那疼痛难忍的样,心疼的不行,慌慌忙忙地抱起她爷爷就冲向县......
全市统考明天就要开始了,同学们都抓紧时间复习着功课。 晚上,我坐下做数学题。一道难题一直纠缠了半个小时,也没理出个头绪,真恼人! 咚咚咚有人在敲门。紊乱的思绪被搅得更乱了,我决计不去理会。 咚咚咚这人......
这是一个多月前发生的一件事了,仿佛刀刻一般牢牢地记在我的脑海里。 一天中午,我拿着一个粉红色外皮的笔记本。它可是我的心肝宝贝。我津津有昧的欣赏着。上面写了许许多多好词好句、名人 名言 和歇后语。平时我......
在人生的旅途上难免会遇到粗心,而粗心也成为我 成长 道路上的绊脚石,往往在我面临成功之时,阻挡我的去路,让我丢失了一个个宝贵的机会。 而生活中也处处存在好心人,在自己有困难之时给予帮助。 我和闺蜜们一......
学生 自有学生的乐趣。只要是课外活动时间,我就会与同桌何立波玩一种叫石头、剪子、布的游戏。我俩将椅子背靠背当作战马,双脚张开跨坐在上面。虽然这样坐着不很雅观,但是绝对气派,颇有骑士的风 游戏的规则是用......
一文题为:我们每 个人 都是某人一生的挚 爱 。这话平平淡淡,却有真情,而情真意浓的话多得是,就它伴了我几年,直到今天。 我有一把吉他,很少人知道;我会弹这把吉他,很少朋友知道。哼哼小曲,还能有人欣赏......
我今年六十五岁,这在人生的长河中,已经是走了不算短的一段路途了,但在无产阶级先锋队的队伍里,我只是一个新入伍的战士。在庆祝建党六十周年的大喜日子里,回顾一下自己追求党所走过的道路,是很有意义的。 一九......
期末考快到了,全中国的 小学 生的气氛都有一些紧张,中心小学也不例外,小蛮腰老师早早的来到班上,开始替同学们打气道: 同学们,努力哟! 努力。 花 花第一个响应,从座位上跳了起来。 发什么神经,用嘴来......
这是一件不该发生的事。 漫长的 寒假 生活结束了,又该回到久违的 学校 ,我满心喜悦地拿着200元的学费,蹬上自行车,去喊马莉。马莉是我最好的朋友,从 小学 三年级一直玩到中学,从来没翻过脸。 一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