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更多

感动的作文

2023-05-28 17:12:30 文题网 字数: 点击: 标签:要回

    方老师的父亲去世了,他要回江西老家奔丧。这一去恐怕就要一个星期了。

    听到这个消息,我们议论纷纷:再过一个多星期就要大考了,方老师这一走,我们可怎么办啊?—早已习惯了方老师严肃紧张的教学作风,如今还要适应代课老师新的风格,这个星期岂不是在适应中过去了”我们的数学成绩这次恐怕是又无出头之日了!

    日子就在我们的焦虑中悄悄过去。方老师已经两天没露面了。我们的心情挺糟糕—怎么办?我们似乎已经看见可怜巴巴的数学成绩,看见紧锁眉头的方老师了。为了不让这一切真的发生,数学课代表已开始着手“自力更生”计划了。

    下一节课又是数学课。小董说他刚才看见一个身穿黑衣的人,好像是方老师。我们都不相信—方老师回江西老家才两天多,怎么可能已经回来呢?小董固执地说,下一节课说不定就是方老师来上。“即使方老师真的回来了,他也不可能不休息一下就来上课嘛!”大家笑话小董。我想,这下小董翰定了!

    走廊上传来急促而又熟悉的脚步声。大家一下子安静下来。这脚步声,一声比一声急,像是在追赶什么似的。难道,真的是方老师回来了?我们有点惊喜。终于,方老师出现在教室门口。两天不见,老师又瘦了许多.依旧是一副不拘小节的样子—皱巴巴的外套,一翘一翘旅动着的那缕头发。我们似乎不认识方老师一样,愣了一会儿,不约而同地鼓起了掌。几个平日里专爱淘气的男生似乎也被这感动了,大声地说着:“方老师,您终于回来了!”

    看得出,方老师也很激动。他摆摆手,向大家不好意思地笑笑。他快步走上讲台,拿出课本,用沙哑的声音说出了第一句话:“请大家把书翻到第136页,下面我们看第七题。”一时间,教室里异样的安静,只听得到翻书的“沙沙”声。瞬间,我觉得有股热流涌上眼眶。我眨了眨眼睛,也翻开了书。没有过多的表白,没有更多的交流,我们开始了有史以来师生配合最为默契的一堂课。





作文点评

    本文截取的是师生生活中的一个普通片断。塑造的是一个时刻关爱学生的平凡得近乎本色的老师形象,但文章传递的情感是不平凡的。方老师“出现”在我们面前仅仅是短短一瞬,也丝毫捕捉不出他情感的言行,但这一瞬所激荡的情感充盈了整个课堂,更流淌至每个学生的心田。总之,这篇文章用语十分简洁,文字较富表现力。

作文与雕塑

    “怎么,只有50分?”我惊修了。莫不是老师写错了,将“8”写成“5”啦?我迫不及待地翻到作文的最后,老师的评语是这样的:“本文应着重写登梧桐山的所见所感,你却大写特写其登山前的准备和兴奋之情,喧宾夺主,重点不突出。”老师的评语,唤起了我的回忆:今年上学期,我们初中三年级组织了一次春游活动—登梧桐山。事后,语文老师布置我们写作文—‘春登梧桐山》。我从头天放学写起:听到消息后,心里如何激动,如何邀好野餐伙伴,商量买些什么食品,晚上如何银转反侧,不能入睡;第二天极早起床,洗漱,收抢东西,兴奋地来到车站,伙伴们相见时,又怎样各自炫耀自己带的东西。以上,我写得详细、清楚,且形象生动,有比喻,有排比。写到登山所见所感时,我觉得没有什么可写,就很简略了。

    读完评语,再看作文,我仍转不过弯来,我想找老师解释一下,又苦于无恰当的机会。

    事隔不久,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了《文学初步》一书。其中“砍掉双手的巴尔扎克雌像”的小故事给了我启发和教育,使我对那次习作有了正确的认识。故事是这样的:法国艺术大师罗丹雕刻了一尊巴尔扎克像。这尊像的双手十分自然地交叠在胸前,就象活的一样。所以,当罗丹的学生们看到雕像时,都齐声称赞雕像的双手雕得好。但罗丹听了,非但不得意,反而怒气冲冲地砍掉了那双完美的手。

    为什么罗丹要砍掉雕像的双手呢?这是因为罗丹雕刻这尊像的意图是要突出表现雕像的脸部表情,但由于双手雕得太好,吸引了人们的全部注意力,使作者原来的创作意图遭到了破坏。所以,罗丹毫不犹豫地砍掉了那双手。

    这个故事使我联想到我的那篇作文,它不是正象罗丹手下的巴尔扎克雕像一样,由于主次倒置,而冲淡了主题吗?巴尔扎克雕像是由于手雕得太完美了,我的作文呢?是由于次要的东西写得太多了,洋洋洒洒四、五页,可那又有什么用呢?本来,那篇作文的重点应在登上梧桐山的所见所闻所感上,而别的却只要一笔带过就行了。如听到消息后的激动心情啦,准备活动啦等等,这些不是不能写,但由于它们对表达主题思想关系不大,因而应该略写,有的甚至可以不写。然而,我对这些却写得太多,对登上格桐山见到的情景呢,反而惜墨如金。这就象巴尔扎克的雕像一样—次要的东西喧宾夺主了。至此,我才知道,老师给的分多么准确,评语又是何等的中肯啊。

    通过这一事例,我认识到,不但在艺术上,就是在文学上我们也要有罗丹精神,要敢于忍痛割“爱”,大胆地删去那些多余的,对表达中心思想毫无关系,或关系不大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笔力集中,使文章重点突出,中心明确。也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好文章来。





【简评】

    这篇读后感很大一个特点是时“读”的文章理解准确,写“感”类比贴切。

    作者由读《文学初步》中的“砍掉双手的巴尔扎克雕像”的故事,领悟出《春登梧桐山》一文喧宾夺主,详略不当的葬病,并推出作文的要领来,说明写文章要勇于钊爱,集中笔力突出心,就象岁母砍去巴尔扎克雄像的双手一样。这种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能力,是写好读后感的基本功。

    这篇读后感在谋篇布局上也是用了心的。它不是直接先写读了什么,而是从叙述自己作文得了低分心中不服的事开始,再说读《文学初步》中巴尔扎克雄像一事,蜡然领悟自己作文的井病所在。文章“读”、“感”紧密交织,令人觉得入情入理,颇有说服人的力量。

难忘今宵

    随着主持人一句“首先请班主任老师讲话”,全场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班主任老师今天也特别激动,他扶了扶架在弃梁上的眼镜,意味深长地说到:“同学们,我今天只说一句话—祝大家在自己十六岁的花季中再创辉坦,为自己的人生谱写更加美妙的乐章。”掌声雷鸣般地响了起来,同学们相互凝望着,眼睛里闪着亮光。

    接下来由学生代表讲话:“……三年来,老师们给予我们的不光是知识,更是使人终生难忘的爱,无论走到天涯海角,我们都会深深记住老师的教海。”啊,多么真挚的话语!他讲出了我们初三(1)班全体同学的心里话。

    此时此刻,我觉得似乎长大了许多,似乎一下于成了一位懂事的成人,真正世得了生活的意义。之后,便是同学们自编自演的节目。一曲《无名小路》,唱得人热泪下滚,心情漱荡不已;“小作家”肖x诗兴大发,当场诵读了题为《今天·明天》的诗,诗中倾诉了我们对今天的珍惜,对明天的位憬……窗外的贡越下越大,教室里的春意越来越浓。《难忘今宵》的合唱,将联欢会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是啊,离别在即,师生之情,同窗之谊是多么的珍贵啊!教师放切的寄语,同学精彩的表演,将令人终生难忘!





范文评析

    续写,要根据所给材料接着写下去。续写的内容要和原材料所设里的悄景有机地结合起来。所谓“合理想象”,就是续写的部分,能和原材料相联系,没有割裂感,所写内容,合于事理。本文的续写,完全合于上述要求,着重写了联欢会上的老师讲话、学生代表讲话,同学表演节目,这些和所给开头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续写的文字,中心明确,如果用四个字概括,即是自拟的题目《难忘今宵》。在文中,则体现在最后一段的总结上,这段抒情议论的文字既和题目照应,又起到“卒章显志”的作用。

    所给开头中,有“寒冬,北风呼啸,雪花纷飞”的交代;续写的文字中,有“窗外的雪越下越大,教室里的春意越来越浓”的照应。做到前后照应,也是续写中应注愈的问题。正是由于这些,使得续写文字和所给开头浑然一体。

《老师诊断》点评

   由于画面内容比较复杂,所以作者在总体把握的前提下将其“大而化之”,分成几个局部来写。

    作者按由下至上、由物及人的顺序由第一层写起,然后写到画面的中层,最后写到画面的上层。介绍完“物”之后,再介绍人的情态。这样写,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从内容上说,本文分别回答了“是什么”(是一个横刹面图)、“有什么”、“有多少”、“在哪里”、“什么样”、“做什么”、“有什么特点”、“标题是什么”等问题,因此,介绍画面内容清晰、周详。

    本丈不足之处是:

    1.最后一个自然段是作者的议论,是由漫画引发的内容,而不是画面本身的内容,所以应当删去,要注意写作要求是“介绍画面内容’,另一个要求是300字以内”,所以要把不必要的文字删去。

    2.语言应再简练。如:“最下面的一层画的是地下水,从左到右占满画面的底部,说明画中所画的地方都有地下水存在。”标点的字可侧去。

   再如:“在土层的上面也就是画的最上部分是一个左手提着铁敏、右手嘴上裕着毛巾,嘴里抽着烟的人。”这一句太长,不利于对这一重要内容清清楚楚地加以介绍,所以应将长句改为几个短句,每个短句适当加一些修饰、限制成分。

    3.介绍画面应抓住整体或局部的特点。从整体上看,五个坑深浅不一,从局部看,最深的坑差一点就挖到了地下水,而最浅的坑仅仅只挖了一锨深,把这些特点介绍清楚,有利于暗示出面面的寓意。

讴歌老师 锐意改革

    学生写老师,以笔讴歌园丁,这类作文为数不少。

    这里,我们看到《托着太阳上升的人》、《别开生面的语文寒假作业》、《噢!那迷人的月啊!》等三文,独辟蹊径,写法较新,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托着太阳上升,这个人可了不起竺谁呢?原来是老师。为什么老师是这样的人?噢,原来毛主席说过,青年是早展八九点钟的太阳。那么,老师呢,不就是托着太阳冉冉升起的人吗!

    嗬!让人怎么也想不到。

    可作者为什么这样赞誉老师呢?是自己的老师循循善诱,热诚关怀感动了他。我们从文中可以看到,老师是那样热爱学生,以自己的心,以自己高超的谈话艺术,让犯错误的学生不仅打消了顶牛的心理,而且认识到自己的不对,更从中把认识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种手法,这种具体予以描述的场景,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让人切实感到老师的不平凡,从而萌生深深的敬意。

    作者以切身感受写文,又予以提炼升华,则突出了题目,给人以回味的余地。

   《别开生面的寒假作业》中的老师,锐意改革,勇于进取,以生动活泼的方式,开发学生的智力。调动学习语文的兴趣与积极性,在寒假作业上有所突破。“每人自己出一套150分钟的语文试卷,然后互相交换卷子,互相切磋探讨。一堂课下来,大家都觉得受益不浅。”而且学生自己根据老师这种新的尝试,总结出了三个方面的好处,并进而谈出

    “学好语文的关键在于发挥同学的学习主动性。让同学自己出题又互相进行探讨,虽说是粗茶淡饭,却也品尝到它的美味。”

   这种认识,不正是老师改革教法的结果吗叮

    作者以一次寒假作业的改革为突破口,把老师的时代风。貌,表现得淋漓尽至。

    以上两文,不空发议论,均有实际内容,又讲究写法,说明作者下了一番功夫。

    那篇《噢!那迷人的月啊……》似乎没写老师,开头、中间,那么多文字,无一个字写老师,倒是让读者为少男少女的萌动而不能自拔而感到忧虑!    然而,奇迹出现了,出现在文章就要结束的时候。“方老师来了。”在朗朗的月光下,鬓如白霜的方老师来了,听,她那拨动人心弦的话语,“剪断儿女私情,振奋起来,跟大家一起走,冰冷的月光决不会永远停留在一朵初放的花朵上。”

    一般暖流流过学生的心田…

    老师的作用,不只授业,而还要传道、解惑,要以正确的观念教育后代,教书育人,让青少年象小树花朵一样健康成长,用阳光雨露滋润孩子的心田,融化他们内心冰块……

    作者很会写,写得恰到好处。

    三文写老师,对老师的讴歌,不二般化,不千篇一律,而在作一种新的探索,新的努力,目的是把新时代的老师反映得更真实,更完美!

 

折纸孔雀

    上星期上美术课,老师叫我们照着19课上画的步骤图折纸孔雀。

    折纸开始了。我先拿出一张黄色的彩色纸,折好对角线,把它裁成四边相等的正方形。接着再以对角线的一端为基准,将相邻的两边紧挨对角线折过来。第三步,再把这两个边往外折,它们各自分成两个一样大的尖三角形。这时,我看着图上部左右两边的两个白色小尖角,以为是要剪的,于是拿起剪刀几下把它们剪去。谁知剪去以后,不管怎样折,和书上第四步的图示就再也不一样了。我翻来覆去找原因。后来仔细对照第4图,才发现是不该剪去上面的两个尖角。没办法,我只好另外换张纸,重新开始折。

    由于有了第一次的教训,折到第六步时,孔雀的身子部分总算折出来了。接下来折孔雀的颈和嘴。别看图上只有三个步骤,看起来简单,折起来却不容易。开始,我把作孔雀颈的尖角折向左边,不对;再折向右边,也不对。后来仔细对照图示,把尖角往里面折才对了路。可是,尖角究竟要折进多长,颈和嘴的比例究竟怎样分配,问题又来了。比例安排不恰当,折出来的不是像乌鸦,就是像只大公鸡,或者像只小鸟,连我自己看起来都忍不住想笑。折来折去,纸折得皱巴巴的,像是干咸菜。彩色纸由黄的换成红的,又由红的换成绿的、蓝的和紫的,一直换到第五张,才折出个像模像样的孔雀来。

    通过这次折纸孔雀,我深深体会到老师经常和我们说的那句话:看事容易做事难,凡事都得仔细认真,反复实践。





作文点评】这篇作文把折纸孔雀的步骤、过程叙述得清清楚楚,有条不紊,而且行文还颇有曲折。你看,第一次折纸时,剪去了不该剪的部分,后来折对了路,可又出现了比例安排不

当的新问题,反复了多次才折成。这样写很符合实际。除叙李清楚以外,文章的语言表达得也较生动,如不说折了几次,而说“彩色纸由黄的变成红的”,再换成“绿的、蓝的和紫的”。纸折来折去变得皱巴巴的,用“像是干咸菜”的比喻,更显得形象恰切。

标签:作文老师老家感动父亲江西方老师奔丧要回去世
相关作文
对亲情的感悟

本文是一篇以情动人的佳作。感动于父亲经历病痛后的重拾信心,拥抱春天;更感动于小作者面对抑郁父亲时的焦虑与担忧。 小作者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春天里的拥抱春天的故事,自然地赋予了春天以双重的含义。小作者企盼父......

为老师投书求医

《少年报》来了,《少年报》来了。同学们高兴地喊着。我从老师手里接过报纸,迅速地浏览着一个个标题。当我翻到第三版时,突然被一个题目吸引住了:《糖尿病患者的福音》。我迫不及待地往下读:上海市第一人民 医院......

我们需要坚持

今天下午有体育课,体育老师让我们练习跳杆。 我们排着队伍来到操场上,先活动了一下身体,便来到跳杆跟前准备跳杆。望着那高高的跳杆,我心里怦怦乱跳。渐渐地轮到我了,我心里更紧张了,但还暗暗给自己打气,要相......

“生死”篮球赛

一、初入江湖 请投票!诸葛老师又在讲台上发出雄浑的男高音。原来,今天中午要举行篮球赛了!我的嘴巴像一个鸡蛋一样,我的眼睛也比平时大了许多,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可能太激动了吧! 我前面的卫弈洲说:什么吗......

《狼牙山五壮士》感动了我

当老师带我们读完《狼牙山五壮士》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狼牙山五壮士》叙述了1941年的一天,五位英雄为了完成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被小鬼子打到了悬崖边,他们利用地理优势杀了很多鬼子。但是打了一......

最有趣的一次实验作文

中午,老师带着微笑上讲台。老师说:同学们,我今天要做个实验。同学们都在想:老师要做什么实验呢? 这时,老师拿出一杯水和一个鸡蛋。老师问大家:把鸡蛋放在水中,会浮上来,还是沉下去。有的同学说:会沉下去。......

一节有趣的实验课

上课了,老师面带笑容地走进教室,和蔼地对我们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看谁能说出道理来。说完,老师从抽屉里章出一条纸蛇和一根蜡烛。同学们看见老师用这些东西做实验,觉得很有趣。 老师说:同......

我刻长城模型

开学第二天,我们要上新课(长城》,老师除了布置预习外,还给我们一个新奇的任务用黄泥刻一节长城的模型,说是还要搞评比展览哩。 中午放学后,我便约几个同学跑到老龙脊冈挖来了黄胶泥。到家后,我把黄泥在石头上......

令我最感动的一件事

令我 感动 的事情有许多,可最令我刻骨铭心的,还是那件事情。 那是一个炎热的 夏天 ,我和奶奶到姐姐家玩,妹妹也来了。大人们不是在打麻将,就是在打纸牌,都在忙。姐姐在上初一,妹妹才上三年级,两人学习成......

《棒棒老师》点评

这篇《棒棒老师》续写得多好,把一个本来很枯燥的问题浪费可耻,节约光荣,说得这么形象生动。另外,题目是棒棒老师,可文章中棒棒老师并没有出场,却尽显棒棒老师的精神寓教于乐。 但站在想像力这个角度讲,本文的......

不满意这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