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爸爸妈妈都在制作间干活,往陶瓷器上描绘八重云彩。描绘云彩的工作别的地方干不了,只有我们松江市一带的人才能胜任。爸爸经常对我说:“往陶瓷器上描绘云彩的工艺是从古代流传到今天的,许许多多的人都知道这件事。”
在松江市的百货店、土产铺子、礼品店里,陈列着一些陶瓷器,我看到不少陶瓷器上都有爸爸妈妈所画的云彩。从东京、大阪等地来松江旅游的人,很喜欢这些玩艺儿,经常买几件带回去。
制作间里有很多纸板箱,里面装着许多成品,漆味直冲鼻子。桌子上放着许多长短粗细不一的毛笔,还有稀释颜料用的厚玻璃板,盛着红、黄、绿三种漆料。
爸爸熟练地用木刮刀调和漆料,搅拌得十分均匀。要绘画的陶瓷器很多,有盆子、花瓶、砚台盒等。所画的图案,最多的是牡丹花,其次是菊花和梅花。很多人都希望买有牡丹花图案的陶瓷器,因为牡丹花是岛根县的县花。
爸爸和妈妈整天坐着工作,每天都要给许多陶瓷器画画。画好的陶瓷器陈放在称为干燥室的壁橱里。干燥室又暗又潮,如果不是潮湿之处,所上的漆是不会干的。
漆浆一旦枯在手上,皮肤发炎,痒痒不止,这真是令人费解。我和弟弟从小就常在制作间玩耍,已经习惯了,没有发炎、痒痒之事。有时竟有这种怪事,外人一进制作间,皮肤马上就会过敏。为了这个缘故,爸爸总要提醒顾客不要进入制作问。
目睹爸爸和妈妈的工作,我觉得他们十分辛苦。客户焦急地等待要货的时候,爸爸和妈妈在我们熟睡之后还要继续干活,以便把货及时送到客户手里。我曾这样想:爸爸和妈妈如果像我同学的父母亲那样,在公司或政府机关上班就好了。这样,爸爸和妈妈就可以轻松一些,晚上也可以和我们在一起游戏。
晚上因为干到很晚,爸爸和妈妈都说太累了。尽管这样,他们还是努力地干着,因为这是工作。我和弟弟不能和爸爸妈妈一起娱乐,我们也只好忍受着痛苦。
前些日子,我对爸爸说过这样的话:“难道不能用机器来代替爸爸妈妈画画吗?长大以后,我要为爸爸妈妈制造一台好机器。”
“这种活只能用手干。用手画的,才更有价值,买这种东西的人也以此为乐!”
平时爸爸妈妈都很忙,偶而有些余暇,就和我们一起游戏。爸爸妈妈很喜欢收集、研究古代的东西,常去附近的山里寻找很久很久以前的陶器,并一一加以考证。上次我也跟去了,还发现了古坟时代的素陶壶具。
制作间的架子上全是破碎的古代陶器,这都是爸爸收集的。空闲的时候,爸爸就抽出大百科辞典,对这些破旧的东西进行考证。我和弟弟以为这都是些不值钱的东西,随意拿着玩耍,爸爸见了气得要命。我真不明白,对这些又脏又破的东西为什么这样珍爱呢?
“爸爸和妈妈要是能成为调查古代事情的老师就好了,可是……”我对妈妈说。
“任何工作都是艰苦的,现在的工作也不错I”妈妈说道。我想,爸爸和妈妈还是最最喜欢画画的啊东
每篇作文都有,个主题,能鲜明她揭示主题的文章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给人以某种教育。
本文用能展示爸爸妈妈热爱陶瓷绘画工作的几个片段,赞颂了爸爸妈妈踏实认真、一丝不苟、刻苦钻研的工作态度。写人记事并非一定要写伟人,一定要写大场面。在那些日常的欲默无闻的劳动之中,我们能得到许多平凡人物的优秀品质。
你的爸爸妈妈也是平凡的人,但他们身上也有许多高尚的情操,只要你认真地观察、思索,便会看到那些闪光的珍宝。
3月3日是爸爸妈妈的结婚纪念日,这一天我们开了一个庆贺会。
离庆贺会还有半个小时,我和姐姐去商店买了点心以及牛奶、发酵粉,卜妈妈做蛋糕要用的,还买了石竹花、霞草花。
回到家,我和敬子姐姐就开始做庆贺会的准备工作,我们把前一天用节目单和彩纸做成的花环拿到开庆贺会的那间屋子里。做好准备工作之后,我们便把爸爸妈妈领进屋子。
庆贺会就要开始了。敬子姐姐是庆贺会的会长,首先由她讲话。
“3月3日是爸爸妈妈的结婚纪念日,庆贺会现在开始!”敬子姐姐说话的时候,我在玻璃窗上贴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禁止在这间屋子里抽烟l”
姐姐接着又说:“庆贺会的第二项内容是套圈。”套圈是这样的,我们把自己制作的花环套到爸爸妈妈的脖子上。姐姐给爸爸套了一个花环,我给妈妈套了一个花环。
“啊,太高兴了!”爸爸妈妈高兴得叫了起来。
然后,我们向爸爸妈妈赠送贺信,赠送之前宣读了一下。贺信是这样写的:
“1985年3月3日是爸爸妈妈的结婚纪念日,爸爸不能和别的阿姨好,妈妈不能和别的叔叔好,拜托你们了。爸爸妈妈为了什么才结婚的呢?如果是为了爱情结婚的,那么就应该永远地友好,互相帮助。我们感谢爸爸妈妈,因为你们结婚后生了我们。3月3日,敬子、典子。”
下面一项内容是握手,爸爸和妈妈乐呵呵地握了握手。
我们让爸爸妈妈谈谈结婚目的,爸爸有点难为情,他说:“为了生敬子和典子才结婚的。
“下面该妈妈说了!
“为了和你爸爸在一起才结婚的。”
最后一项是赠送鲜花,我和姐姐把石竹花、霞草花分别送给了妈妈和爸爸。
赠花仪式后,姐姐宣布庆贺会结束,她说:“庆贺会就开到这里,最后大家一起唱一个欢快的桃花节的歌。”
爸爸妈妈没有唱,就我和姐姐两人高兴地唱着。
结婚纪念日这一天,我们过得非常愉快。
写记事作文的时候,同学们要动脑子好好地想一想,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
官本典子写了庆贫会前的准备工作,召开庆贺的过程、庆贫会后的活动。她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来写的,这样的叙述次序井然,有条不紊。
官本典子虽是一年级的学生,但她的作文富有儿童情趣。给爸爸妈妈的贺信语挚情长、发人深思,充分地反映了典子和敬子这两个小女孩追求家庭幸福的美好愿望。
在我10岁生日那天,爸爸买了一架电子琴,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了我。这电子琴就摆在我的写字台上,看上去可惹人喜爱啦!天蓝色的琴身,蓝得那么鲜艳;黑白相间的琴键,白的如玉,黑的乌黑发亮。按一下琴键,就会发出撩亮悦耳的声音。
我第一次弹琴时,只知道用手乱按琴键,结果发出了难听的声音。妈妈听了,就开始教我识谱,然后教我认每一个音的位置。不到三个小时,我就会弹《大海啊,故乡》这首曲子了。开始还断断续续,连不起来,后来就慢慢熟练了。当我熟练地弹起这首曲子,我的心情真是激动万分,妈妈也欣慰地笑了。不到一个月,我就会弹十多首歌曲了。
我熟练地按着18个琴键,它们就像兄弟姐妹般地默契配合,奏出一段段风格迥异的曲子来。高音,描绘着祖国的大好河山;中音,抒发着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感情;低音.深沉地回忆着过去的艰苦岁月。这些曲子,有的抑扬顿挫,有的深沉激昂,但更多的是欢乐。是我童年的欢乐。电子琴陪伴我,消除了我许多烦恼。每当我写作业累了的时候,便去弹弹电子琴,让大脑得到适当的调节。
我的电子琴也给全家的生活带来了欢乐。有一天晚上,突然停电了,家里一片漆黑,这时,姥姥点起蜡烛,我搬出了小电子琴,妈妈拿来口琴。我让爸爸和姥姥坐好,对他们说:“下面请大家听音乐,电子琴和口琴合奏:《党啊!亲爱的妈妈)。”说完,我弹电子琴,妈妈吹口琴,为我伴奏。爸爸闭上眼睛,用脚尖轻轻和着曲调有节奏地打拍子。姥姥那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微笑。
啊!电子琴,你把我带到了一个神奇而美妙的境界!我爱电子琴!
【作文点评】文章首先交代电子琴的来历,内含纪念意义。然后详写学、练电子琴的情景。继而写练习、演奏的经过。本文的突出特点是写作顺序清楚。文章是按此思路成文的:琴的来历一第一次学琴、练琴一琴的结构一学琴好处一弹琴的乐趣。由此可见,作者构思本文是下了工夫的。因此,思路清楚,行文有序,点面结合,详略得当,中心突出。其中头尾叙述详细、具体;其他简略、概括交代,这就更能突出“我”与电子琴的亲密关系。
我8岁生日那天,爸爸送给我一个有趣的“笑佛”。它既不会跑,也不会跳,可它会笑。
“笑佛”可真惹人喜爱。它的头圆圆的,是个光头。耳朵又长又大,聋拉在肩上,仿佛在倾听着周围的一切。额头上有一颗大痣,痣下两边镶嵌着两只炯炯有神的眼睛,乌黑发亮,好像在环视着四周发生的变化。它整天眉开眼笑,脸两旁笑成了两个小酒窝。它的身体又肥又胖,身上披着一件袭装。它左手捏着衣襟,右手拿着佛珠,盘坐在国形的底座上,嘴里似乎在不停地告诉人们:事事要从善而行。只要你一推它,它就会哈哈大笑。我觉得很奇怪,便查寻它是怎样发出声音的。于是,我打开它的底座,仔细地观察,发现里边有一个电池盒,盒子里边放着两节电池,用电线连着下面的一个小喇叭。一摇电路接通了,它就会发出笑声来,给人以快乐。
“笑佛”还是我学习上的助手呢!每当我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它就会鼓励我,为我加油鼓劲。有一次,我考试的成绩不理想,可它还是对我微笑着,我想:“你一定是在嘲笑我的吧!”可它又好像在说:“你不要灰心,下次努力,争取考出好成绩。”我抚摸着它,会心地说:“你真是我的好朋友!”
【作文点评】“笑佛”不会跑,不会跳,却会笑。文章紧紧围绕这个“笑”字,有序地把这个“笑佛”的外形各部分写得具体、形象。同时,在描述“笑佛”中白始至终融入自己的感情,展开联想,用拟人化的写法把文章写得生动活泼,充满童趣。
我家书架上摆着4只小瓷狐狸。这是爸爸当做生日礼物送给我的。
这些小瓷狐狸洁白无瑕,神态各异,非常有趣。你瞧那一只,挺着胸脯,撅着嘴巴,手插在腰上,一副神气活现的样子。仿佛在说,世界上数我最了不起!也许,它就是《狐假虎威》中那只依仗老虎的权势,在百兽前抖了一次威风的狐狸吧!再看看那只徽洋洋的用尾巴当被子,躺着休息的小狐狸,多可爱呀,仿佛它是一只最乖巧的、不会干坏事的狐狸。因此,我平时有点偏爱它,有空就去摸摸它,仿佛是替它把“被子”盖好,免得受凉。有一只狐狸长得特别肥大,可能是大哥吧!我从一本书里看到,动物一般来说第一胎要比后面几胎大得多。因为它大,可以首先抢到爸爸妈妈弄来的食物,所以就越来越强壮。再看最后那只,半蹲着,举着前爪,一副笑嘻嘻的样子,真好像是在向老虎、狮子献媚,于是我叫它“拍马屁的狐狸”。
我每天做完作业,总喜欢看看、摸摸这些小瓷狐狸。我真敬佩那创造这些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的人们。
【作文点评】文中对4只小狐狸描写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小作者调动了课本中大家熟悉的故事,通过自已丰富的想象,将4只小狐狸逐一对读者作了介绍,层次清楚,语言活泼、优美。
“妈妈,同学们都换新裙子了,您给我也买一件吧?”
“你夏天的衣服够穿了,不用再买了!”
“再买一件漂亮的嘛……”
“不行,等需要时再买!要节约资源嘛!”
完了,我知道妈妈的“口头禅又来了。妈妈就是这样一个人,她是一个常常把“节约资源”当口头禅的人。
妈妈不光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在我们家,妈妈简直是一个节约资源的模范。在妈妈的指挥下,我家所有的灯具都换成了节能的。晚上,只要人离开了房间,就要随手关闭灯,她可不允许满家通亮。当然马上回来的情况例外。还有,妈妈不允许随便频繁地开关电视机,妈妈说这样耗电。在家里使用电脑,妈妈教我在短时间内不用电脑时,设计成待机状态,说这样可以省电……总之,我家在用电方面是蛮节约的哟。
在用水方面,我的二姨还经常说起妈妈不让她用流水刷碗的一件事。那次,二姨到我家做客,饭后她帮着刷碗。刷碗时,她就着水龙头用大水流直冲,结果遭到了妈妈的批评,当时,二姨不满意地反驳:看你会过的,浪费点水怕啥?妈妈当时就说“节约资源,人人有责”嘛。结果,这件事被二姨当成笑话说。每当二姨说的时候,妈妈还是一本正经地说“节约资源,节约资源”。说笑归说笑,二姨再帮着刷碗,也不再用大水流冲了。看来,妈妈还是影响了二姨啊。其实,妈妈“节约资源”的口头禅影响了全家人。妈妈淘米的水,我会主动地端来帮着浇花;爸爸做饭也会把洗菜的水积到一个桶里,留着冲马桶;洗完衣服,妈妈还会用洗衣服的水来拖地……
妈妈“节约资源”的言行还表现在穿着上,她总是说衣服够穿就可以了,何必去浪费呢?她是不会跟着时尚潮流走的。有些衣服旧了,心灵手巧的妈妈就把他们改造一下,继续废物利用。
记得我在四年级时学过一篇课文《只有一个地球》,当时,我跟妈妈讨论宇航员在太空中拍摄到地球时曾发出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的,又是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讨论地球资源的现状等问题,妈妈就很认真地把她的“节约资源”的口头禅进行了解释,她说的意思跟课本上的差不多呢。
是啊,妈妈的口头禅告诉了我一个浅显道理: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为地球家园美好的明天,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简评:叶翰洋同学的这篇习作以“妈妈的口头禅”为线索,叙述了妈妈在生活中节约能源的事例,反映了要节约资源的主题。文章表达流畅,立意深刻。
标签:妈妈爸爸我的工作妈的都在制作陶瓷器干活我是一个出生在西德的华裔小姑娘。在西德时,爸爸常拿出许多凤景优美的画片给我看,说:这就是我们的祖国!我多么想回到自己的祖国呀!去年,我跟爸爸回到了可爱的祖国。现在,在北京冶金机电学院附小上二年级。这里......
亲爱的妈妈: 您好!真想跟您当面谈谈,可是又没有胆量,只好给您写信了。 妈妈,这两天发生的率还一直在我眼前闪现。 昨天放学,回到家里,看见桌子上摆放着四个新杯子,好奇的我,情不自禁地拿起一只杯子,看了......
我家离 学校 很远,爸爸妈妈怕我走丢了,总是接送我上下学,爸爸妈妈都很累。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商量,自己回一次家。 放学了,我自己乘车回家。这是我第一次自己回家,心里很害怕.怕找不着家,真的走丢了。 我......
去年 教师 节,妈妈的 学生 送给她一个风铃,我非常高兴地把它挂在家里的窗户上。 风铃精美、别致。风铃的上面有一只小船,满身金黄,闪闪发光,好看极了。小船有两张风帆:一张是主帆,中间有一个凸起的红色的......
亲爱的爸爸: 今天是您去世一周年纪念日,我心里好难受。听大人们讲,人死以后都要升入天堂,不管这话是真是假,我都要写这封寄往天堂的信。 爸爸,您知道吗?我和妈妈每天都在想您,自从您走以后,妈妈昔日美丽的......
改革开放,我家的生活好了,真是芝蔗开花节节高,全家人满怀信心奔小康。但没想到爸爸染上了赌博的坏习惯,而且着迷,把好端端的一个家给毁了。 去年 春节 的一天,家里来了几个爸爸的朋友。吃过午饭闲着没事,客......
我的爸爸是个 教师 ,前年由 学校 调到教科室工作。他中等个,有点驼背。虽说才40开外,两鬓却夹杂着几根银丝。瘦瘦的脸盘上嵌着一双不大却有神的眼睛。高高的鼻梁上成天架着一副500度的近视镜,看什么都离......
上 幼儿园 之前,我的耳朵还能听见妈妈的话语、爸爸的谈论。小鸟的欢鸣。 踏进幼儿园之后,听觉渐渐地下降了,到了 小学 一年级的时候什么声音都听不见了。 妈妈的话语,小鸟的鸣叫都是我最爱听的,然而我什么......
我家的后窗台上有一个美丽的盆景,它是爸爸亲手制作的。它虽小,但很别致,不论近看远看,都像一幅美丽的立体画。 盆景的底部是一个青色的长方形盆子,里面有一座屹立在水中的石山,石山周围的水清撤见底,给人以湖......
爸爸,接我回去,让我上学吧。快9月1号了,要是新学期开学后同学们知道我辍学去侍候一个半身不遂的老太太,他们会难过的。老太太待我很好,就是节假日她的儿女们来时那眼神、言语我受不了。他们埋怨我用不好高压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