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到了,这是我来北京以后迎来的第一个春天。
北京的四季变化很快。一到春天,漫长的严冬的踪迹马上就不见了。草木也好像从长长的睡梦中醒来似的纷纷萌芽。梅花、樱花、桃花等各种颜色的鲜花依次开放,冬天灰白色的世界,转眼就变成一个五彩缤纷的海洋了。北京的街头到处都充满生命的喜悦。走路的人也满面春风,欣赏着春天送给人们的礼物。去年夏天来到北京的我真没想到北京的春天这么漂亮,有这么多花。
阳光和煦的一天,一个中国朋友约我去颐和园看花。最初她不告诉我去看什么花,进去后我才明白了她的意思。园里如醉如痴开得十分烂漫的樱花迎接着我们。看到好像铺上粉色地毯似的万寿山时我立刻呆住了。“哎呀,好漂亮的樱花啊!”我不由得大声地赞叹,同时我的心里充满对朋友的谢意。她知道我们日本人特别爱看樱花,所以她为了让我高兴,安慰我在中国因想家而寂寞的心。
我跟她爬上樱花满天飞的万寿山,坐在烂漫怒放的樱花下,向她讲述日本人为什么这么喜爱樱花。樱花忍受了长久而又寒冷的冬天,到了春天盛开不久,就一下子凋谢了。日本人希望人生也如樱花一般,短暂的一生中有过片刻辉煌的成就,而后潇洒地结束人生。日本人觉得刚刚开放就马上凋谢的樱花与理想的人生一样。所以日本人喜爱樱花。在日本,樱花一开,大家就欢呼雀跃,纷纷出去看花,坐在樱花下开酒宴,享受春天的生活。作为日本国花,日本人像爱国家一样爱樱花。
我跟朋友很愉快地度过了一天。虽然今年我是在北京看的樱花,看花的地方跟往年不一样,不过看到的却依然是盛开得灿如云霞的樱花。作为一个日本人,我肯定一辈子也忘不了今年在北京看的樱花和朋友的温情。北京的樱花,留给我的又一个美好的记忆。
我小的时候只知道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她是离我的家乡非常非常远的一个地方,几乎比天上的月亮还远。爸爸如果对我发脾气,总是会说:“克丽斯婷,你不听话,我就把你寄到中国去!”这真使我吓得发呆。
等到来了中国,我才知道,北京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城市,既有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也有像故宫、颐和园那样吸引人的名胜古迹,还有那么多的林荫路和公园。但我最喜欢的不是那举世闻名的天安门,不是那金碧辉煌的故官,也不是那雄伟壮观的长城,而是那一条条看上去很不起眼的小胡同。
我最爱闲逛,北京的胡同特别引起我的注意。乍一看,都是灰墙灰瓦,一个模样。其实不然!这每条胡同都有一个说头,都有自己的故事。每次我在胡同里穿来穿去,就有一种留恋过去的感觉,好像胡同里有一个陌生的声音在讲述着一些古老的故事。好像路上的石头都要讲述一下自己的经历,好像我又回到了古代。
我喜欢北京的胡同,不只是因为它能给我带来这么多的遐想,更主要的是因为胡同中人与人之间那种真挚的感情。因为胡同里是鳞一般,短暂的一生中有过片刻辉煌的成就,而后潇洒地结束人生。日本人觉得刚刚开放就马上凋谢的樱花与理想的人生一样。所以日本人喜爱樱花。在日本,樱花一开,大家就欢呼雀跃,纷纷出去看花,坐在樱花下开酒宴,享受春天的生活。作为日本国花,日本人像爱国家一样爱樱花。
我跟朋友很愉快地度过了一天。虽然今年我是在北京看的樱花,看花的地方跟往年不一样,不过看到的却依然是盛开得灿如云霞的樱花。作为一个日本人,我肯定一辈子也忘不了今年在北京看的樱花和朋友的温情。北京的樱花,留给我的又一个美好的记忆。次栉比的四合院,居住在四合院里的人们就像生活在大家庭中一样。我的一位中国朋友就住在四合院里。他住的房子旁边以前有一棵老树,一次大雨之后,老树倒了,正砸在我朋友家的房顶上,房子塌下来,邻居们哲时放弃了自己家的事情,连续三天帮他修好了房子。这件事让我很受感动,在四合院里像这样的事情实在是举不胜举。
可惜的是,许许多多的小胡同逐渐地被高楼大厦所代替。北京的胡同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呢?数髦再增加,——恐怕不太可能了,高楼出现得越多,胡同就会减少得越多。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胡同变高楼,不正反映了北京的发展吗?从胡同的变化可以看到北京日新月异的变化。
北京,这座历史名城,文化古都,今后一定会变得青春焕发,欣欣向荣。
我的家乡是吉林省长春市。在长春市地质宫前,坐落着春城璀璨的明珠—文化广场。
文化广场正如它的名字一样,整个广场充满了文化的气息,是春城人民闲暇时散步不可多得的好场所。
沿着一道道由错落有致的地砖码放成的小径,穿过一排排整整齐齐的汉白玉路灯,就来到了文化广场的中心。
广场的中心立粉一尊赚塑品。这个由黄铜铸成的男人双脚又开,脚踏地,仰望着天空,双有成45°角向上斜举着,蓝蓝的天空仿佛被“嗤”的一声刺穿了。整个雕塑品给人以顶天立地之感,是要告诉人们活在世上就要顶天立地。它是力且的象征,从它的每一块隆起的肌肉下组含着的力盆都可以看出来,这又是在告诉中国人在受欺侮时要奋起反抗。
突然,有一只风筝掉在我脚下,我把它捡起后不禁向天上望去,只见无数的风筝在天空澳舞,它们造型各异,色彩斑斓。
这时,在我的视野中出现了一个白色的精灵。啊,和平鸽!只见那绿得喜人的小草上挂着晶莹剔透的雌珠,和平鸽轻盈地落在上面,安详地向喂食的人们走去……
啊,小草、白鸽、风筝、雌塑和人构成了一幅多么和谐的画面,真让人流连忘返!这时,遥远的记忆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在我上三年级时,曾来过地质宫。那时根本没有什么“文化广场”。那里杂草丛生,荆棘遍布,很少有人来。而现在却发生了这可喜的变化!
我站在文化广场中心处遥望西南方—祖国的首都。我想了许多许多,我想那里更美。是的,我的伟大的祖国,从城市到乡村不是都在发生粉翻天砚地的变化吗?我爱家乡长春,我爱首都北京,我爱祖国的每一寸土地。祖国啊,我赞美你!
在蜿蜒的穆棱河南面,有一片连绵的山峦。它以市区的西部为起点,向西延伸到遥远的天边。其间,有一颗明珠镶嵌在它高起处的山腰。那就是鸡西市第九中学—所标准化初级中学。
说起她,我们总会油然生起一种自豪感。她座落在山峦东端的山坡上,她虽不大却是很美丽的校园。校门向着太阳升起的方向,校门里面就是操场。操场尽头是坐西朝东的教学楼。它年年月月就这样观看日出,欣赏朝霞;年年月月看着我们这些花一样的少年在阳光下长大。操场东西宽50米,南北长60米。南面有单杠、双杠等体育器械,北面是两层高的办公楼。一道红砖墙围起了这颗山间明珠。围墙里面有一圈沿墙生长的柳树,袅娜多姿。
教学楼虽然也是两层,却由于位居高处,竟比普通三层楼还高,并且沉稳、端庄。楼门前是左右宽大的近20级台阶。沿阶而上,便进人门厅。眼前是往届毕业生献给母校的大镜子。镜子后面,透过明亮的玻璃窗,可以看见一个宽敞明亮的会议室。门厅两边是贯通左右的走廊。走廊两面是对称排列的教室、实验室,还有办公室、收发室、油印室。二楼是二、三年级共12个班的教室,还有办公室、校长室、教导处。这座两层的教学楼总共容纳了一千多名学生和近百名教师。我们就在这里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每当上课铃声响起,喧哗的操场于转瞬之间就变得静寂。随后,不定哪个教室,便会响起全体同学齐声朗读课文的声音。记得前人有一个名对:“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人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两句话分明是我们学校生活的写照。
我爱我们的学习生活,爱我们的学校,爱这个不大却很美丽的校园。
我喜欢养鸟,但每次都是以失败告终。至今难以忘怀的是:养了一只大斑啄木鸟。
记得是春节前夕的一天,爸爸下班回来高兴的对我说:“鑫蕊,爸爸救了一只鸟,你上网查查是不是啄木鸟?”原来那天爸爸在路上开车的时候,突然发现车前有一只鸟在地上扑腾,显得十分痛苦。爸爸连忙下车把它捡起来,带了回来。
我从网上知道了这是一只大斑啄木鸟,体长23厘米,它是留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森林医生”的美称。它有一张小巧玲珑的面孔,一双又小又圆又亮的眼睛。最有特点的就是那又长又尖又有棱角的,像钻头一样的嘴,它能把藏在树杆里的害虫掏出来。一身黑白相间的羽毛,像搽过油似的,特别光亮。尾部下面有一块红艳艳的羽毛,非常显眼。一双像钩子一样的爪子,能牢牢抓住树干。像一把铁扇一样的尾巴,就在它啄虫的时候它会抵住树干。我非常喜欢它,但是我只能临时照顾它。因为妈妈给国家动物保护协会、动物园都打过电话,人家都放假了,所以没有送过去。
我给它找了一个鸟笼算是它临时的家。可是它吃什么呢?从网上知道它吃天牛、金龟子的幼虫,但是现在是冬天,寒风凛冽,我到哪去找那些虫子呀!这时爸爸从一位养鸟的叔叔那里知道它可以吃面包虫,并且还拿回来了一些面包虫,一开始爸爸喂它时,它总是战战兢兢、东张西望,非常警惕,好像时刻在提防着什么,不敢吃食。过了一段时间,不知是饿了太久,还是什么原因,它就趁我不注意的时候开始吃食了,就这样它的胆子一点一点的大了,吃起虫子也不慌张了。渐渐地我也敢喂它了,它总是歪着脑袋看着我,好像在对我说:“再来一条。”慢慢地它和我熟悉了,在我的精心的照料下,它的身体开始恢复了。我真替它高兴啊!它能早一天回到大自然去。
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大年初一那天,我和爸爸妈妈要到爷爷家去过年,我怕它饿,临走时我给它喂了许多虫子,还给它换了水,看着它吃饱喝足了我才放心地走。晚上回来,我急忙跑到鸟笼旁去看它,它非常安静的躺着,好像在睡觉,我怕打觉它的好梦,悄悄地走开了。过了一会儿,我想:它是不是该醒了,想到这我迫不及待地跑到鸟笼旁,看见它还在那躺着,我叫它,它没有反应,于是我大着胆子用手去摸它,它还是没有反映。我连忙叫来爸爸,爸爸看了看,说:“它已经死了。”听了爸爸的话,我感到非常意外,我不相信它死了,因为早上我走的时候它还好好的呢?于是我把它从笼子里拿了出来,发现它的身体已经僵硬了。真的是死了,我心里非常难受。我不明白它是什么原因而死的。也许它是由于感染疾病而死的,或者是由于长时间的饥饿一下子吃了许多虫子被撑死的。它的死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我依依不舍地把大斑啄木鸟放进一个小盒子里,在院外挖了一个小坑,把它埋葬了。虽然我和这只大斑啄木鸟只有不足两天的接触,但我们俩已经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这只大斑啄木鸟让我至今难忘。
我想:如果要不是天气太冷没有食物它也不会从树上掉下来;如果不是春节,国家动物保护协会也不会放假,不管它是饥饿或是有疾病它都不会死;如果大年初一那天我不去爷爷家,它也许能得到及时的治疗。通过养这只大斑啄木鸟我知道了不论做什么事都不是那么容易的。我以后一定要多积累一些养鸟的经验,吸取这次教训,终有一天我会实现我的养鸟梦。
亲爱的平平妞: 你好吗?四年多没有见而,你一定长得比我高了吧? 哎,今天给你写这封信,就是想告诉你,最近两年,咱们的大杂院有了可喜的变化,我开始爱它了。 你还记得,你搬家那天,我多么茨慕你呀l我偷偷地抹眼泪,恨不得跟你一起离开这个令人讨厌的大杂院。咕们大杂院里的卫生从来没有人过问,脏水乱泼、垃圾乱倒,整个院子坑坑注佳,恶臭难闻,要是赶上下雨天都没法叫人下脚。更头痛的是术来不大的院子,十几家住户却像跑马占地一样把院子给瓜分得七零八落。破砖烂瓦砌成的墙,东一堵、西一而的,以示自家的势力范围。大家常常为争夺地盘而吵闹、打架,鸟烟瘫火的,叫人心烦!
平平姐,你还记得住在西屋的那个“小辣椒”阿姨和孙奶奶吵架的事吗?只为了几寸地盘争得脸红脖子粗,许多不堪入耳的话一古脑儿倒了出来,逼得咱俩只得用棉花堵住耳朵写作业。 可是你现在回来看看A巴!昔日又脏又乱的大杂院你准找不到了。 告诉你,咱们大院门口端端正正地贴着“卫生大院”、“文明大院”的红纸大字。 你不信吗?我先讲一段“小辣椒”阿姨和西屋孙奶奶的对话吧1 “孙大妈,您洗衣服呀?哟,这么多的衣服我来帮您洗吧In “不啦,不啦,你工作忙,还是我自个儿洗吧!’’ “要不就用我家的洗衣机吧!又快又省劲。” “那敢倩好,太谢谢你啦!’, “谢什么,都是一个院的。” 听,李叔叔和张奶奶那]七说得多热闹! “张大妈,这么多煤您老搬得了吗?放下吧,我给您搬 “哎,他李叔,可别忙了,你病刚好,我这不是自己还能搬吗,不麻烦你了。” “您老甭客气啦!我干活出点汗,没事儿!’,说着就搬起来,像穿梭一样往来在弯弯曲曲的窄道中……
平平姐,听到这儿你一定很高兴吧,可高兴的事还有呢! 上星期日,在压根儿没人注意的西北角,对,就是音兄儿那间小屋里住的刘爷爷家也热闹开了。原来是刘爷爷相中了一个三开大衣柜。在邻居们的帮助一F大衣柜运回来了。可是院子太窄,搬不进来。不是碰这堵墙,就是撞那家房,急得大家团团转。这时,“小辣椒”高声说:“这些该死的墙,干脆,把咱们自家垒的破砖墙拆了吧!’,“对!拆墙1"大家七手八脚,拆的拆、运的运,不到半天工夫,“墙”拆完了。一下子,我只觉得院子宽敞了,亮堂了,好像出气也痛快多了。又不知谁提了个建议:“咱们用这废砖头垒个小花池吧! 再种些花,养点儿鸟,大家说好不好?’,“好!’’大家异口同声。
顿时,院里沸腾了,男女老少齐动手。老爷爷们指指点点地好似指挥员,叔叔阿姨们挥舞铁锹,瓦刀叮叮当当,好像技术工人;奶奶婶婶们跑前跑后,沏茶倒水,递毛巾给人们擦汗,我们这些“小字辈”也不甘落后地跟着忙乎。 傍晚时分,院子完全变样儿了。坑坑佳佳的路被铺垫得平平整整;一堆一堆的垃极被清除了;院中心垒起了一个圆形小花池。大家把自家最名贵、最漂亮的花都搬了出来,摆放在花池里。顿时,一个引人的小花坛展现在眼前。我们高兴得围着花坛唱呀、跳呀!大人们说呀、笑呀!真比过年还热闹。平平姐,看到这里你一定坐不住了吧?那你接到信快来吧皿 祝你学习进步! 王鸿瓜 11月l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