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民俗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04-20 10:13:59
  • 《家乡民俗记一放烟花》
  • “鼓乐喧哗震动天,龙灯舞福连连”,我的家乡在苏州,这里有许多有意思的民俗,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放烟花。那时的村子里响声连绵不断烟花五彩斑斓。

    放烟花这个习俗可大有来历呢,我查资料发现它的寓意有驱邪避祸,爆炸声能战略邪恶力量,帮助人们带来平安和吉祥,“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更有着辞旧迎新的这个寓意,烟花绽放时象征着新的一年的开始

    烟花。的样式也各式各样,有旋转声控类,有喷花类,有火箭类……其中最常见的还是喷花类烟花这类烟花主要以喷射火苗火花为主要特征。

    放烟花的场面十分壮观,道路上的人们穿着喜庆的红色衣服,点了一个烟花,“砰”的一声,烟花升到天空时分裂成了几种不同颜色的小点点洒落下来,如同天女散花一般。一瞬间把黑夜造成了白昼,大家快来看哦,多美的烟花啊!人们陆续从窗边探出脑袋,更是有人飞奔到楼下,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拍下这美好的时刻。引得大家连连赞叹,一时间呐喊声,响彻云霄、震耳欲聋,烟花的声音犹如无声的惊雷,在原本寂静的夜空中绽放出璀璨的光彩。

    烟花的声音是激昂高亢的,如同交响乐的高潮,这种声音一直鼓舞着我前进。……

  • 《家乡的社火作文950字》
  • 闹社火,又称耍社火,是北方地区的传统民俗,每年春节都要举行,穿街过村进行表演,成为人们庆贺新年的盛会。社火,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充分表现劳动人民优秀文化观念和审美思想。在我的家乡,每年的社火从正月初一开始到正月十五结束。

    最有名的就是家乡的太平鼓了。太平鼓有低鼓、中鼓、高鼓三种打法。底鼓打法是鼓紧贴地面,鼓在左、右、前、后抡打时右腿跨鼓,左小腿和脚内侧将鼓夹起来进行旋转。中鼓打法是将鼓置于鼓手膝关节下方,一般采用“跳”“跃”“翻”“转”“闪”“展”“纵”等技法打击。高鼓打法将鼓身置于鼓手的胯部,表演时左手撑鼓,利用鼓运动时的惯性抡鼓,形成人鼓翻飞的壮观场面,常见的有“鹞子翻身”“二踢脚加劈叉”“扫膛腿”“燕式跳”“猛虎下山”等。表演时,众多鼓手前纵后跃、左旋右转、忽而天、忽而地、时而跳打、时而举打,起落有序,配合默契,神似黄河排浪百折不挠,势如万马奔腾惊心动魄,声同春雷滚滚山河振振,方圆十数里皆闻其声。太平鼓寓意天下太平,是家乡社火中必不可少的项目。

    家乡的高跷也别具一格。它是一门祖辈相传的舞蹈表演艺术,也是社火中一个传统的保留节目。表演者穿上传统的戏剧服装,画上秦腔剧中人物的脸谱,拿上道具,踩上高高跷,排成长队,在太平鼓队强大阵容的引导下上街表演。家乡高高跷跷腿的高度达3至3.3米,居全国之冠。它的表演历史极为悠久,相传从元末明初就已开始,其起源历史距今已经有700余年。家乡的高高跷可谓是远近闻名。

    在社会表演中,舞狮是不可缺少的项目。舞狮时需要两个人齐心协力才能完成,一个人当狮子头,一个人当狮子尾,他们需要配合完成多项动作,如:“睁眼”“舔身”“抖毛”等动作,让人看起来像一只活生生的真“狮子”,展现在我们眼前。

    在社火中最搞笑的就是扭秧歌了,他们尽所其能,就像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样,虽然舞的凌乱,丑态百出,但是跳出了老百姓心中的欢乐和喜庆。他们搞笑的样子,惹得观众们哈哈大笑,前仰后合。

    让人惊叹还有家乡的铁芯子表演。也就是在一个高二三米的花架上坐几个七八岁的小孩,画上脸谱,装成戏曲里面的一组人物,并把花架绑在彩车上,人随车动,同是花架子自己也在自传,那可神气极了!

    家乡的社火可真是非文化物质遗产,我们要祖祖辈辈把这文化艺术瑰宝传承下来。

  • 《奶奶的汤包》
  • 袅袅汤包香,飘在古老的民俗里。人们做汤包,送汤包,吃汤包,祈福增寿,喜迎新春。记忆里,那一个个爽口顺滑,内容丰富,油而不腻的汤包,温暖着我儿时的时光。

    在除夕夜,奶奶总会照着家乡的习俗,提前准备好芹菜、黄豆、老豆腐、虾皮、咸菜以及方方正正的汤包皮等食材。

    大年初一这天,天还蒙蒙亮,奶奶便起了床,准备做汤包。先把配料煮熟后混在一起,接着用勺子把混合的配料稍舀半勺,放在汤包皮的中央,再把皮卷成长条,握住两端,然后把两端捏在一起,一个汤包便大功告成了。汤包就像一个个小包袱,可爱极了!奶奶弯着腰一口气就“复制”了七十多个。我学着奶奶的样子也做起了汤包,但要不是馅儿放多了,就是皮卷得不好,粘不住了……我心想:看着简单的汤包原来做起来这么难啊!

    奶奶把包好的汤包一个个整齐地放在蒸笼里,把火开成大火。过了十来分钟,蒸笼里传出一阵阵“呲呲”的蒸汽声,伴着那声音的就是诱人的香味了。不必等奶奶呼唤,我已精神一震、垂涎三尺,冲向厨房,迫不及待地让奶奶先给我盛几个解解馋。奶奶直了直酸麻的腰,笑呵呵地把盖子打开,用筷子夹出几个晶莹剔透的汤包放在碗里。

    我急不可耐地接过汤包,轻轻地咬一口软软的皮,各种馅便溜了出来。用舌尖轻轻一卷,嗯,油而不腻,味美至极。这热乎乎的汤包,咬一口,我感觉整颗心都暖透了。

    汤包的味道让我难以忘怀,但奶奶对我的爱更令我铭记在心。

    (小作者是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横溪镇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

    后 记

    小小的汤包不但让我了解了家乡的传统习俗,便让我体会到了奶奶对我的爱。

    家长感言

    孩子跟着奶奶学包汤包的样子虽然笨拙,但这次动手的机会让孩子体会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是他难忘的一次人生经历。

    教师赏析

    周正文小朋友的这篇习作,将奶奶做汤包的过程介绍得描写得详细而又生动。整篇文章文字生动有趣,惟妙惟肖,把一位慈祥的奶奶和一个贪吃的“我”表现得淋漓尽致。真是棒极了!(周诚益)

  • 《家乡民俗》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件事写了中国人民过节的主要传统,虽然每个家乡都有不同的风俗民俗,但是,每个家庭不能少的就是……

    爆竹,几乎每个地方都有放爆竹烟花的习惯。在大年初一的时候,不管你还在城市里,乡村里,还是等等地方,都能听到爆竹的声音。我的故乡广东,就和所说的一样,每天都有爆竹的声音,虽然这个声音吵得人睡不着觉,但是这也是一种民俗习惯。

    爆竹有很多种类,比如有:联排放的小连续放的有冒烟的,有没烟的,有彩色的,又有没颜色的。

    小孩子们都争吵着要去放爆竹,大人们也喜欢放爆竹,有调皮的小孩子,喜欢把爆竹点着了之后再跑,十分可爱。

    除了放爆竹,过年还有一个不能少的环节,就是发红包。大人们发红包,小孩子们收红包,这种习惯,一直从古至今传承下去。孩子们,到各个亲朋好友家里拜年。虽说要到处奔波,但孩子们也很兴奋,毕竟那个亲威不会给孩子们的压岁钱呢?孩子们一个个拿着红包,吃着糖果,双脚再累,脸上的笑容也是甜的。真是“只要肯给‘压岁钱’,‘加班加点’无所谓。”恐怕这一天才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候。

    如今的春节,虽然少了几分代代相传的古老“年味”,却多了一分当代社会的气息,让人们时刻感受到社会的进步,国家的繁荣昌盛。

  • 《“七月半”》
  • 在我们中国,有许许多多的民俗文化、民俗节日,我们海宁这里“七月半”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日。可能你不太知道“七月半”吧,其实它就是中元节也就是鬼节,不过我们这里都喜欢叫“七月半”。

    “七月半”就是农历七月十五,但海宁这里过这个节日都必须在七月十五之前,一般在十二十三十四这几天,传说祖先们在七月十五前几天就会回来看看活着的亲人,又必须在七月十五中元节前就回去他们所在的地方了,所以要提前过节。过七月半,我们总会烧一桌菜,有一整只鸡、一大块猪肋条肉、一条鱼等。在菜前面放一只小香炉,中间插上三柱香,两边各插一根蜡烛,当上一次上的香快烧完时就可以再点三柱香续上,上香时必须用左手把香插进香炉,一共上三次。在没有放香炉的三边上摆上筷子和酒盅,酒盅内需倒入三分之一黄酒,一共分三次倒整个酒盅,和上香次数一样。这样一桌丰盛的酒菜是用来供奉自家的祖先的。插上香倒好酒,我们就跪在铺在桌前的红布上叩拜,心里有什么愿望可以向祖先们祈求,如:保佑一年风调雨顺、期末门门考一百之类心愿。当第三次上的香快烧完时,拿一个没用的铁锅子,在里面放一些纸钱和一些纸折的金色的、银色的元宝用火烧了,给已故的亲人们在阴间使用。

    在七月半还有一个很重的习俗,就是吃馄饨。那天早上,大人们除了买菜还会买回馄饨皮和包馄饨的肉,洗干净的猪肉在案板上随着刀子的反复锤剁逐渐变成肉末,加入黄酒、小葱、盐、香油等作料拌出的肉馅格外香,不到中午饭点,我们小孩子总是嘴馋地缠着大人烧一碗馄饨吃,一般大人总拧不过我们这些小孩,但总是先烧上两碗馄饨端上供桌给祖先们享用,然后才会给我们小孩烧馄饨吃。

    除了这些,七月半还有一些其他的讲究,我这个小孩始终不是很能弄清楚,不知道你们那儿是怎么过七月半的呢?(作者系嘉兴市行知小学 501班学生)

  • 《新会民俗掇拾》
  • 煮一壶陈皮茶,待香溢了满屋,指间萦绕着浓浓的陈皮香。眺望远方被青苔爬满了身子的开平碉楼,还未叹道岁月匆匆,只叫屋后聒噪声勾了神,原是到了天后诞的日子,便是到了抢花炮的日子。首炮意为“发财炮”,二则为“添丁炮”,末的唤“如意炮”。有些镇还留有天后庙,过去每逢天后神诞,都要演大戏和烧花炮,今仅剩后者了。只见各村参加者双掌分别染成绿、红诸色,好不热闹。

    若逢庆典,总有戏班子舞狮。家家户户便叫自家小孩上前去牵狮尾,追狮头。老人说,古代有奇兽,专门破坏民间农作物,须得通过舞狮吓跑它。那时恰逢除夕,是个良辰,后来便个个好日子都舞一次,象征着吉祥哩!小孩若是摸到了狮头,长大后便可能成为栋梁之才。

    茶盏再续,已是大年初二。小贩叫唤着“好生鲤,大生鲤,金银鲤……”待好一番焚香烧烛,还得携着活生生的鱼儿往驿前桥、募前桥的河边埠头,将其放生。其间趣味不大,孩子们也只跟着拱手,遂大人的愿儿祈神,求个平平安安,乖乖巧巧即可,心里眼里盼的都是放了鱼儿后的炒米、糖跟粉印饼。

    与这如出一辙的是二月二那天,有云“二月二,龙抬头。”若是道放生鲤,孩子们还有个零嘴儿当盼头,这天便是要死要活咯,因着老人道,这天得剪头发,将去年的不顺利通通赶跑,大人剪了心想事成,小孩剪了乖巧懂事。女娃娃则不乐意,这天便哭着闹着,倒也平添了几分热闹。

    茶凉之时,却已到了端午。老人家坐在河边,洗涤着手中的粽叶,嘴碎念念尽是些神神鬼鬼,“地母娘娘,龙母娘娘,保佑……”不同于北方,南方的粽子常是咸口的,轻咬一口已满是咸猪肉的香。再是端午糕,虽是为了祭祖用,却终入了小孩的口,松松甜甜,唇齿留香。

    侨乡新会,一个经得住品味的地方。还是那座庙,那条河,时代变了,人变了,可那些民俗仍在传承呐!

    (作者是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尚雅学校八年级学生)

    后 记

    每每步入侨乡带着烟火气的那些地方,就好似回到过去。寻一个天晴的日子,带一泡陈皮茶,着一袭汉服去看放生鲤。只一回眸,便望尽了数百年的沧海变迁。

    家长感言

    这些民风民俗都是由老一辈传承下来的。正所谓入乡随俗。因此我们也会一代传一代,将这些风俗传承下去……

    教师赏析

    小作者用灵动的眼睛,去发现家乡的民俗文化之美。一杯柑普茶,一口糯米香,这就是小作者心中的家乡,笔下记录的点点美好,都是家乡的自豪。(吴锦桃)

  • 《舞龙闹新春》
  • 舞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在我的家乡定南,每年的春节都会举办一次盛大的舞龙表演,以此来祈求平安和吉祥。

    传说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村子,村里有一对夫妻,他们生了一个孩子,孩子化作一条龙,惩凶除恶,每逢田地干旱就散云播雨。每逢春节,村民就敲锣打鼓来舞龙,以此纪念小龙。

    去年的春节,温暖的阳光普照大地。在乡村过年的我随大家到广场上观看舞龙表演。到了广场,远远望见几个穿着传统服饰的年轻人正在排练表演。大家坐上观众席,随着鞭炮齐鸣,锣鼓喧天,表演拉开了帷幕。

    首先,几头瑞狮快步跑进场地,摇头摆尾舞动起来。随后,几条巨龙也轰天而飞,潮水般朝广场中央涌过来。“咚咚锵,咚锵”,鼓声响了起来。群龙狂舞,盘旋上空,两条龙缠绕在一起翻转起来,排山倒海的气势迎面而来。两条龙相对,戏弄着一颗宝珠,这叫“二龙戏珠”。所有龙朝着一颗宝珠相聚,令人眼花缭乱……

    再看那些舞龙的年轻人,合作得天衣无缝,龙的姿态被他们展现的淋漓尽致:龙盘旋着,他们就转圈跑动;龙狂舞着,他们就卖力摇摆;龙上下飞旋,他们的姿态也一高一低……

    震撼的场面应接不暇,最令我惊讶的还是龙冲天而飞的场景:舞龙者托起龙头、龙身,快步踩着细小的木桩而上。这样高难度的动作,足以表现他们配合得相当完美,令我十分佩服。

    “咚咚锵,咚锵”,舞龙表演结束了,人们还意犹未尽,不愿离开。

    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图腾,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我们要发扬龙马精神,也愿我们舞龙这个文化习俗代代相传,经久不衰!

  • 《第一次踩高跷》
  • 今天下午,我们从袁家村民俗博物馆出来后,见门外摆放了许多高跷。我目不转睛地盯着它们,心想:这玩意儿我还是在电视里见过,踩上去是什么感觉呢?爸爸估计看出了我的心思,就问我:“想试试吗?”“想!”我连忙回答,他们踩着高跷还可以边走边舞蹈了,估计也不会太难。

    于是爸爸跟老板说:“我家大宝想学习一下踩高跷,可以么?””行啊!”然后,爸爸付了钱,老板拿了一副最低级脚位——20厘米的高跷递给我。高跷是红色的,每一根支架的下面都有个踩脚的地方。我拿着高跷和陪练一起来到了绿色的草地上,坐在地上由陪练帮我把高跷下面的绳子系在脚上,上面的绳子系在膝盖上。

    高跷系好后,我迫不及待地从草地上站起来,心想:这么简单的东西根本不需要教。我自以为是地开始走起来,可刚走了一步就扑通一声摔在地上,和大地来了个亲密拥抱,磕得我膝盖生疼。爸爸飞快地跑上来扶起我,陪练细心地给我讲解行走的技巧,听完讲解后,我又开始练习,感觉我就像个刚学走路孩子的一般,步履蹒跚,生怕一松手我又摔了。我两手紧紧地抓住系在树上的安全绳子,小心翼翼地迈开腿,走了一圈又一圈。渐渐地,我找到了踩高跷的感觉,慢慢地松开手,又走了几圈,竟然没有摔跤。我就大胆地围着一棵大树走了几圈,周围的人看见我行走自如,都给我竖起了大拇指。

    陪练对我说:“你现在这么厉害,要不要增加点儿难度,把脚位30厘米的高跷换上再走走?””我信心满满地回答:“来就来!”我换上了30厘米的高跷,站起来走路还是那么熟练。于是,站在一旁的爸爸就给我出了道难题,让我试踩一下70厘米的高跷。我心想:就算是70厘米高,也绝对没有问题。当我换上70厘米的高跷,站起来的那一瞬间,我居然比爸爸妈妈还高,平时都是我仰视着爸爸妈妈,现在爸爸妈妈也要仰视我了。嘿嘿,原来个子高的感觉挺不错也,我现在的高度是210厘米。可是,我站着的感觉却没有之前那么稳,摇摇晃晃的,我心里开始忐忑不安了,是放弃挑战还是继续坚持?围观的人们都在一个劲地鼓励我。我决定还是要挑战一下自己。我还是像之前那样双手握着安全绳,慢慢一步一步地自己找感觉。渐渐地,我心里逐渐平静了下来,松开手,慢慢向前移动,可因为实在是太高了,陪练和爸爸还是在一旁做我的“保护伞”。

    这次踩高跷既让我获得了快乐,又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要敢于去面对,去尝试,只要坚持不放弃,就一定会成功。

  • 《土家女儿城》
  • 在我的家乡,有一座充满民俗特色的古城---土家女儿城。

    星期六的下午,我和妈妈来到女儿城。这里人山人海,真是一片欢乐的海洋,沿着鹅卵石铺成的小路一直走我们来到由石板铺成的女儿城主街,街边有着独具土家风味味的吊脚楼,雕梁画栋,色泽艳丽,古雅多姿。新婚的姑娘会在吊脚楼上哭嫁,等待着迎亲的新郎。据说,不哭的姑娘不准出嫁呢,哭得越动听、越感人代表对父母的不舍,更是乖巧好媳妇代表。外人听起来像是哭声,但其实新娘是在唱,以歌代哭、以哭伴歌……

    再往前走,就是跳摆手舞的地方。在这个广场的中间,有四个强壮的大汉,只见他们牙关紧咬,四肢发力,抬着一个非常大的鼓,鼓上是一位美雨的土家姑娘,亭亭玉立的站在上面,跳着摆手舞,婀娜多姿的挥舞着手臂,好似仙女下凡。

    来到小吃街,全国各地民小吃尽聚于此,有利川根耙凉粉、恩施油香、过桥米线、陕西夹肉饼、长沙臭豆腐……游客们只需在景区内便可一饱口福。

    我爱女儿城,我爱我的家乡—— 一个美丽又神奇地方。

  • 《高手在民间》
  • 在江苏、泰州、高港大地上,至今仍流传着这样的民俗:每逢端午时节,家人都会给刚出生的婴儿穿“虎头鞋”,以“避邪”,去“五毒”,保佑一生平安。这一习俗已流传千年,“高港虎头鞋”早已名声在外。

    可如今会做虎头鞋的人,实在是打着灯笼也难找,有一人仍在坚守,她就是我们家乡远近闻名的邓小华奶奶。

    邓奶奶的手艺,来自家传,她从小就受到母亲的耳濡目染,制作虎头鞋已有30多年。

    用黑色丝线绣成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用各取一半的黑白丝线搓成一根,绣成眉毛和睫毛,再用五彩的丝线捋顺做成胡子……在邓奶奶的手里,半小时内,一块普普通通的红色锦缎上,便出现了一个惟妙惟肖的老虎头雏形。

    一双虎头鞋,要经过纳鞋底、拼布、挑花、绣花、补花、粘胡须、滚边、镶边等十多道工序。制作一双虎头鞋,要纳几千针!这一套套我们听都没听过的活计,在邓奶奶的眼里,却是比吃饭还要自然的!

    但尽管这样,做工精细的邓奶奶一天做不到一双鞋,一年不超过300双。有一次,儿子将她制作的虎头鞋拍成照片,发到网上。一时间,那些照片非常火爆,深受大家的喜爱。也有人从网上订单。其中,有位豪客,一下子要80双。但他有个要求,就是必须一星期内交货。这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像周瑜要求孔明3天之内造10万支箭一样难。只凭邓奶奶一个人的力量,就算不吃不睡,加班加点,至少也要两个多月啊。最后她只能婉言拒绝。她明明可以做功马虎些,顾客也是绝对看不出来的!但,她没有!

    邓奶奶卖一双虎头鞋,只有60元。刨去成本,几乎一点不赚。邓奶奶一个月卖虎头鞋的钱,根本没有退休前,在工厂里做那份清闲的工作赚得多,而她一直坚持做,坚持不昧良心地做,为的是心底里的那份热爱吧。

    邓奶奶还会自创的“十二生肖鞋”。她原本只是随便试试,没抱成功的希望。但没想到的是,生肖鞋一上市,就受到许多奶奶婆婆的喜爱,她们都争着买。尤其是宝宝本命年的生肖,更为走俏。还有不少湖南、无锡的外地朋友,特意找邓奶奶买。邓奶奶做的这些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虎头鞋,也曾经被当做国礼,赠送给加拿大等异国友人。

    中国的,就是世界的。可真真儿是,高手在民间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