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断井颓垣
【拼音】
duàn jǐng tuí yuán
【释义】
井:指井栏;垣:短墙。意思是指断了的井栏,倒塌的短墙。形容庭院破败的景象。
【出处】
明·汤显祖《牡丹亭》第十出:“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解释:以前这里都是姹紫嫣红,开满了各种花,现在这里却是井栏断裂,围墙倒塌,一副破败的景象。
【近义词】
断垣残壁 断壁颓垣
【反义词】
欣欣向荣
【用法】
作宾语、定语;形容荒凉残败,无人居住的景象。
【成语故事】
在明代戏曲家、文学家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中有一个女主叫杜丽娘。杜丽娘出身官宦之家,聪明、娴静而又美丽,不甘于封建礼教的压抑束缚,追求理想的爱情生活。梦中与书生柳梦梅结合,此后就追求梦中情人,思念成疾而死,被埋葬梅花观中。后柳梦梅果然来此,她随即复活,冲破封建家长的阻挠,与梦梅结为夫妇,实现了自己美好的愿望。
杜丽娘在婢女春香怂恿下,背父游园,在丽娘梳妆打扮准备游园时,春香看到她的容貌,说了一句:“今日穿插得好。”杜丽娘自述:“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镇,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提防沉鱼落燕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当杜丽娘第一次看到园中大自然这美不胜收的春天时,说道:“原来姹紫嫣红开遍,”可是如此美景,却没有一个优雅的环境相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杜丽娘不由得联想到了自己的美貌只是面对古板的教书先生和令人窒息的书斋,青春正在悄然逝去,自然的天性受到禁锢,此时是大好春将她内心深藏的活力唤醒,自己身心的美和大自然的美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不由生出惜春的感叹:“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谢灵运说“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而在这里也表达了杜丽娘的无奈,成为了千古绝句。
作为在封建正统思想教育下的大家闺秀,杜丽娘还未能完全摆脱礼的羁绊,复活后在婚事问题上她对柳梦梅说:“这事还早,杨州问过了老相公、老夫人,请个媒人方好。”在杜丽娘看来“前夕鬼也,今日人也。鬼可虚情,人须实体。”她要求柳梦梅要在婚事问题上要取得父母的认可,接着又陪他上京赶考,获取功名。
在爱情的追求上,杜丽娘仍然是执着的。在金銮殿上,皇帝责问她:“自谋自婚,有何主见?”她回答:“臣妾受了柳梦梅再活之恩,真乃是无谋而嫁!”杜宝又提出“离异了柳梦梅,回去认你。”她坚决不干。她的斗争,终于赢得了与柳梦梅的结合。
【造句举例】
西施看着早已破败的断井颓垣,不由得潸然泪下。
破旧的房屋,到处是断井颓垣,崩塌的水泥层粉碎地撒了一地。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栏,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
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
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忆君迢迢隔青天,
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
【作者】:
李白(701-762)当然是大家公认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天才诗人之一,大多数人认为他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词人。他祖籍陇西(今甘肃),一说生于中亚,但少年时即生活在蜀地,壮年漫游天下,学道学剑,好酒任侠,笑傲王侯,一度入供奉,但不久便离开了,后竟被流放到夜郎(今贵州)。 他的诗,想象力“欲上青天揽明月”,气势如“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确无人能及。北宋初年,人们发现《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和《忆秦娥》“秦娥梦断秦楼月”两词,又尊他为词的始祖。有人怀疑那是后人所托,至今聚讼纷纭。其实,李白的乐府诗,当时已被之管弦,就是词的滥觞了。至于历来被称为“百代词曲之祖”的这两首词,格调高绝,气象阔大,如果不属于李白,又算作谁的作品为好呢?
注释:
燕然:山名,即杭爱山,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
【赏析】
《长相思》属乐府《杂曲歌辞》,常以“长相思”三字开头和结尾。全诗写得情真意切,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前一首似有寄意,后一首写妇女对远征亲人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