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松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04-29 04:27:05
  • 《姥爷的油松林》
  • 姥爷家住在小兴安岭一支的昆都勒,姥爷承包了一片油松林。

    油松林物产丰富,有比巴掌还大的松蘑, 有各种各样的中草药,如柴胡、苍术……还有又大又圆的松塔。

    油松林风景优美,有四季常青的油松, 有齐膝的青草,青草地上点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 红的、 紫的、蓝的、白的……一丛丛、一簇簇 好像从天上洒进油松林的一桶彩色油漆。

    油松林有趣极了,里面藏着一条清澈的小河。暑假,我和表哥能在刚没过小腿的河里捉鱼;寒假,我们就在结了冰的河面上溜冰“哧溜 ……哧溜”稍有不慎就会摔得四脚朝天。

    夏天油松林里会出现野兔、 野鸡和小松鼠。有一次我去油松林里采蘑菇,不一会儿就摘了满满的一筐,正要往回走时突然蹦出了一只野鸡。我见它在四处觅食,于是扔给他两朵蘑菇,而后悄悄的跟在他的后面。不一会儿功夫便来到鸡窝旁,我偷偷躲在油松后看着。哦!原来它是鸡妈妈,正要把蘑菇分给它的鸡宝宝呢!我在油松上做下记号,决定明天给他们带些小米,可是第二天当我带着小米来到鸡窝旁却发现早已“鸡去窝空”了,我心里觉得遗憾极了。

    冬天油松林里会有狍子出来觅食,姥爷说:“前些年生态破坏严重,狍子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在油松林里了,但是近几年随着“退耕还林”等政策的实施,狍子又时常出现在油松林里了。如果你足够幸运一定能看到狍子的身影!”真希望我也能有看见狍子的好运气。

    我喜欢昆都勒,喜欢姥爷的油松林,喜欢油松林的一草一木。

  • 《之呼者也一一自画像《仿古文》》
  • 小生姓高,名杨毅。年方十一,松阳县象溪人氏。相貌平平,身高四尺有余。

    鄙人甚好读书,现虽非学富五车,但半拉子装车有余,博览群书,无事不晓。

    高姓本人有一陋习,脾气火爆,易生火气,凡吾之所在,常常硝烟滾滚,大有火焚阿房宫。不过鄙人倒是:上到天文地理,下到一把游戏,样样皆会。

  • 《秋天的雨【仿写】》
  •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你看,它把绿色给了松树。翠绿的松针像无数支小箭,像“后羿射日”那样,“嗖嗖嗖……嗖嗖嗖……”,赶跑了夏天的炎热,带来了秋天的凉爽,人们不再“汗流浃背”了。

    秋天的雨把金色给了桂花。金色的桂花在枝头上冲着我们笑,微风过后,送来缕缕清香。于是,校园就像“八月桂花香满园”一样,等待着我们去感受这沁人心脾的香味。

    秋天的雨把红色给了苹果。青色的苹果在秋雨的滋润下,露出了一丝丝的微笑,慢慢地笑红了整个脸蛋,就像一只只可爱的“红灯笼”,摇摇晃晃地看着我们,等待着我们去采摘。

    秋天的雨把黄色给了鸭梨。鸭梨闪烁着金黄色的光芒,光彩照人。熟透了的鸭梨,香气四溢,让人垂涎三尺,恨不得上前咬一口,解解馋,享受那清脆、爽口、多汁的感觉。

    秋天的雨把紫色给了葡萄。紫色的葡萄挂满了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像一颗颗闪闪发光、软绵绵的宝石,晶莹剔透,吸引着人们。大家翘首以待,盼望着新鲜葡萄的上市。

    秋天的雨把金黄色给了水稻。放眼望去,一大片的田野都挂满了金黄色的稻穗,沉甸甸的。秋风轻轻地吹,稻子笑弯了腰,今年是一个丰收年,令人想起了一句古诗:“稻花香里说丰年”。

    ……

    秋天的雨,不但给我们带了清凉的香味,而且还给我们带了丰收的喜悦。

  •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译文] 山谷在刚下过一场新雨之后,晚上天气寒凉秋意更浓。明月在松林中洒下一片清辉,清泉在山沟的石头上流淌。

    [出自] 王维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解释

    1.王维,约(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唐代诗人、画家。

    2.暝:夜,这里指傍晚。

    3随意:任凭。

    4.喧:喧哗。

    5.浣女:洗衣服的姑娘。浣(huàn):洗。

    6.春芳歇:春天的芳华衰歇了。歇:尽,消失,消散。

    7.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此处指诗人自己。

    8.留:居。

    9.空山:幽静的山。

    10.新:刚刚。

    【诗文解释】

    一阵新雨过后,青山翠谷越发显得静幽,夜幕降临,凉风习习,更令人感到秋意浓厚。明亮的月光照映着松林,泉水从石上潺潺流过。竹林中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原来是洗衣少女们归来,莲叶浮动,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尽管那春天的芬芳早已逝去,我陶醉在这美妙的秋色中,依然向往长留。

    译文1:

    空寂的终南山刚下了一场雨后,秋天的黄昏时候降临了。

    明亮的月光在松树间照耀,清澈的泉水在岩石上流淌。

    竹林里传来喧闹声是洗衣的女子回来了,水上的荷叶摇动是打鱼的渔民下船了。

    任凭春天的芳香花草消逝,我自己还是可以居留在这里。

    【韵译】:

    一场新雨过后,青山特别晴朗,  秋天的傍晚,天气格外的凉爽。

    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  清泉悄悄地在大石上缓缓流淌。

    竹林传出归家洗衣女的谈笑声,  莲蓬移动了,渔舟正上岸收网。

    尽管春天的芳菲已经消散而去,  游子在秋色中,自可留连徜徉。

    译文2:

    刚刚把一阵新雨送走, 青山翠谷格外空旷清幽。

    夜幕降临,凉风悠悠, 使人感到秋意浓厚。

    皎洁的明月在松间浮游,苍松把月光染得碧油油。

    月下的山泉清澈、亮透,一鸿鸿地从石上潺潺奔流。

    静静的竹林忽然间喧闹不休,是洗衣女一路笑声回到村口。

    小河上莲叶纷披银珠儿乱抖,是顺流而下载满月色的渔舟。

    任凭春天的花草凋谢已久, 再不是万紫千红的气候,

    为什么我仍然长往不走?山中的秋色呵美如醇酒。

    赏析:

    此诗为王维山水诗中的名篇。雨后秋山明快舒朗、清新鲜洁的环境特点构成了全诗的基调。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及对理想境界之追求。

    明月清泉,竹喧莲动,浣女归舟,层次鲜明,因果清晰,且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构成一幅清晰和谐的雨夜秋山图。

    诗的开头两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写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是诗人用大手笔勾画的雨后山村的自然画卷。其清新、宁静眼睛淡远之境如在眼睛前。一个“空”字,渲染出天高云淡,万物空灵之美。诗人隐居于此是何等的闲适,如此描绘山水田园之典型环境流露出诗人的喜爱之情。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被雨水洗涤后的松林,一尘不染,青翠欲滴;山石显得格外晶莹、剔透新亮;就连月光也像被洗过一样,极其明亮皎洁;山雨汇成的股股清泉顿时流淌于拾级而上的石板上,又顺着山涧蜿蜒而下,发出淙淙的清脆悦耳的欢唱,好似宛转的“小夜曲”奏鸣。“照”与“流”,一上一下,一静一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仿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脉搏在跳动。此时此刻诗人也仿佛觉得自己也被洗净了一般,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创造出如水月镜般不可凑泊的纯美诗境。此种禅意非隐居者莫属。苏轼把此联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典范之秀句。

    接下来诗人由写景转为写人。在这幅山水画作之中,山村的自然美和村民们的生活美是水乳交融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此二句均为写人——“浣女”、“渔夫”的活动的画面。诗人采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可不是么,既是夜间,又被竹林遮挡,怎么能见到浣洗完衣服归来的女人们呢!然而,竹海之中传来的女人们缓步挪移时拨动夜露浸润的翠竹,发出“沙沙”的声响,又伴着她们银铃般的笑声,好一派欢声笑语的喧闹竟打破了如此宁静的夜空;再听水面莲叶波动,这便是渔夫乘着月光归来。诗人触景生情,感慨油然而生:山民们戴月而归,随性而起,这般勤劳、朴素、开朗的性格,远比宦途官场清明、纯净得许多。这些细节无不传达出诗人不仅喜爱这儿的景美,更喜爱这里的人美。这就很自然地给结句作了有力的铺垫。尾联两句“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是诗人有感而发。虽然春光已逝,但秋景更佳,愿意留下来。王孙指诗人自己,这是诗人对《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的诗意的反其义而用之,是说春天的芳华虽歇,秋景也佳,隐者自可久留。正如诗人在《青溪》所言:“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其喜归自然,厌恶宦海之情溢于言表。

    总之,这首山水田园诗画山绣水,清新宁静,寄情山水,于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 《世上婚礼》
  •     世上婚礼,

        百怪千奇,

        有的犹如朽木,

        有的却象松竹一样翠绿

        有人在尖顶教堂,

        对偶神膜拜顶礼。

        以飘渺不定的梦幻,

        填补灵魂的空虚。

        有人男戴高高的礼帽,

        女拖长长的裙衣。

        向众多的宾客,

        显示身份的尊贵。

        有人裹住绞罗绸缎.

        周身上下缀着珠

        以向贫穷的人们,

        夸耀财富的无比……

        小川和杜慧的婚礼,

        却平凡得出奇,

        延河拉起琴弦,

        宝塔吹起竹笛。

        两个别致的沙发,

        是小川用泥堆积,

        一锅红枣绿豆粥,

        就是那个年代的盛餐佳肴.

        一张粗布世界地图,

        改成一床简朴的棉被,

        它比鸭绒被还要温暖.

        祖国和世界装在心里。

        伙伴前来祝贺,

        吴老送来喜联一对:

        “杜林深植慧,小水汇为川,

        亲切的嘱望象春风吹。

        一棵塞北的青松,

        一棵江南的翠竹,

        松竹相依相恋,

        经受了战争岁月的洗礼.

        啊,这个别致的婚礼,

        简单又富于风趣。

        它象战士那样充满豪情,

        又似诗人有点浪漫主义。

  • 《和谐的课堂教学使我健康成长》
  •     教育氛围是人文环境。像松软的土壤有利于种子萌发一样,和谐的教育氛围有利于我们的全面成长和个性的发展。只有和谐教育的氛围才有利于人的潜在能力得以显现,并使其得以成长。我校的和谐教育,使我们成为一名名全面发展的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把我们看成学习的主人,常常采用故辜引人入境的方法。常言说:“不愤不启,不徘不发”。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正是产生愤排的心理,使我们学生处于欲罢不能跃跃欲试的学习状态之中。如老师讲《按比例分配时》,曾讲了一个小故率:在大森林里,大象准备在0。8公顷的地里栽种玉米和大豆,栽种面积的比是3:2,可是自己不知道每种作物该种多少公顷,请小动物们帮忙,谁推算得又对又快就奖励谁一个桃子。小猴子为了得到桃子,今天它可动脑筋了,他算啊、想啊。……突然。它高兴得跳起来说:“玉米该种0.48公顷,大豆应种0.32公顷”。其它小动物都很惊讶。同学们也很惊讶,小猴子算得对不对呢?为什么小猴子能算出来呢?正当大家疑虑万千时,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线段图,说“同学们,你们看看这个线段图,看出了什么?”同学们经过仔细观察后,王松同学说:“题目中告诉我们玉米和大豆栽种面积的比是3:2。也就是说这块地是5份,共0.8公顷,玉米占3份,大豆占2份。”“对,王松同学想得太好了!你们还有什么见解?”老师兴奋地说。我受到了王松同学发言的启发大声说:“这块地共0.8公顷,玉米就是这块地的3/5,就是0.8x3/5=0.48公顷;大豆就是这块地的2/5,就是0.8x2/5=0.32公顷。所以小猴子算得是正确的”。话音刚落,教室里顿时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孙琪同学说得棒极了!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内容《按比例分配》。下面同学们讨论一下这类题有一定的规律吗?”同学们个个兴趣浓厚,在热烈地讨论后终于找到了按比例

        分配这类题的规律,那就是:用总数乘以和它们相对应的分率。老师又补充说:“这类题的检验方法是:一是两部分的和是否等于总数,二是两部分的比是否与已知的比相同。”最后,老师在幻片上为我们出示了几道习题。同学们做得非常轻松,连最差的同学也做对了。结合生动的故事,为我们创设了最佳的教学氛围,激发了我们自主探索的兴趣,使我们谁都能够学得会,记得牢。

        老师不但在数学方面采用和谐的教学方法,语文方面也是这样,记得老师讲《船借箭》这一课时并没有直接讲,而是把它编成一个历史故事有声有色地讲给同学们。她在讲每一个情节前都提出一些小问越,还把同学们分成组举行小竞赛,按每组同学回答问题的多少,给每组同学计分。这样,同学们在老师的启发诱导下,积极开动脑筋,同桌互相讨论,大胆谈理解,再加上老师的点拨,使我们在十分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中轻松愉快地学到了知识,受到了教育。

        为了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我校还创设了多种条件,开展丰富的活动使各类学生在课内、课外、校内、校外,都能表现自己,展示才华,体验成功,增长自,提高素质。总之,和谐教育使我们成为一名名全面发展的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