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宁可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04-28 15:21:24
  • 《她陶醉了》
  • 她,是一个“宁可一日无粮,不可一日无书”的人。

    下课铃“叮铃铃”地响了起来,伴随着铃声的响起,那安静的教室也逐渐喧闹和嘈杂起来,大家都纷纷聚在一起天高地阔地闲聊着,笑声,吵闹声此起彼伏。唯独在教室摆放课外书架的那一个寂静的角落引起了我的注意,那个角落安静得仿佛与四周隔离了一样。我好奇地静悄悄地走了过去,一看,原来是一个同学正手捧着一本《红楼梦》在津津有味地看着,看她一幅如痴如醉的样子,真似沉迷于书中无法自拔。

    只见她时而微笑,好像遇到了宝玉他们放纸鸢。时而皱着眉,好像见到了黛玉葬花,凄凉无比。时而在那跺脚,好的像见到了黛玉长眠这天,宝玉竟然是大婚之日。

    我站在她的身后许久,她竟丝毫没有察觉。直到上课铃声响起,她才恋恋不舍地把书收起来了,好像还陶醉在书中。原来,这就是她作文写得这么好的原因。真是“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原来,任何的小有成绩,都是努力的结果,而非幸运的降临。

  •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小英雄雨来》作文650字》
  • 中国有一句古训:“宁可一日无粮,不可一日无书”。在我看来,书不仅是人类的精神粮食,更是我们的老师和知己。我家的书架上 摆放着各种各样的书,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小英雄雨来》这本书。

    初读这本书时,我被书里的主人公雨来深深地吸引了,他是一个活泼顽皮、聪明机智,勇敢顽强,而且具有强烈爱国思想的少年儿童。

    雨来是芦花村一名普通的十二岁小男孩,可是他所表现出来的机智勇敢是许多大人都比不上的。有一次,交通员李大叔为了躲避日本鬼子的追赶,躲进雨来家的地洞里,日本鬼子找上门来逼问雨来说出李大叔躲在哪,软硬兼施,可无论日本人怎么折磨雨来,把他打得两眼直冒金花,鲜血直流,雨来就是咬紧牙关说不知道,最后日本人没办法了,要枪毙雨来,雨来趁鬼子没开枪之前跳入了河中躲过一劫。

    雨来很善于游泳,这个优点不止一次的救过他。还有一次,日本鬼子要扫荡芦花村,可怜的雨来被抓住了要求带路,雨来就将计就计的把他们带到了假的地雷阵,还故意提醒他们要非常小心地通过地雷阵,可等到了真的地雷阵,他反而告诉鬼子们现在安全了,可以放心大胆地走了,正当鬼子们庆幸他们已经走出了地雷阵时,地雷山崩地裂似地爆炸了,鬼子伤亡惨重,雨来却安然无恙。

    雨来感人的故事有很多很多,说也说不完,他从一个聪明的孩子到最后成长为一个机智勇敢的“小八路”。他经历的这一切是我们这一辈人所想不到的。

    雨来小小年纪就这样的勇敢,他生活在战火纷飞的艰苦年代,却那么的勇敢、机智、热爱祖国,我们和他比起来,我们更幸福,但我们没有表现出他那样的优秀品格。我们应当以他为榜样,向他学习,向他看齐。

  • 《推荐一本书作文450字》
  • “宁可一日无粮,不可一日无书”,这是中国的一句古训。是啊,书是人类的精神粮食,离开了书,人们的生活将一片空白。

    今天,我将介绍一本书, 一本很感人的书,它就是《绿山墙的安妮》。这本书的作者叫作露西·莫德·蒙格玛利,在那个时候,蒙格玛丽向孤儿院申请一个男孩,但在阴差阳错下一个女孩被送了过来,经过这件事,蒙格玛丽有了创作灵感,于是就有了《绿山墙的安妮》。

    作者在书中以清新流畅、生动幽默的笔触,讲述了纯真善良,热爱生活的女主人公小安妮。这个天真热情满脑子都是浪漫想象的小女孩,自幼父母双亡,后来被生活在绿山墙的马修和马瑞垃两兄妹收养,酷爱想象的安妮自尊自强凭自己的刻苦勤奋,不但得到领养人的喜爱,也赢得老师的敬重和同学的友谊,渐渐快乐成长为绿山墙里的小主人,其间,为马修与马瑞拉这对兄妹原本平静无趣的生活带来了无穷的快乐。

    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书,女作家优美的文字不仅把人带入风光旖旎的爱德华王子岛,带入优美的绿山墙,也带入一个个美丽世界,让认人忍俊不禁,也让人潜然汨下,浮想联翩。

    如果你想知道安妮的故事的话那就赶快去阅读吧,我相信你一定会被这感人的故事所感动。

  • 《我喜欢的一部名著作文850字》
  • 宁可一日无粮,不可一日无书。——题记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身空……”一曲熟知的旋律伴着荡气回肠的歌声,拉开了电视剧《三国演义》的序幕。剧中精彩的故事情节,气势恢宏的战争场面,个性鲜明的英雄人物,激发了我对三国故事的浓厚兴趣。

    走进三国,我知道了《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罗贯中写出的一部断代体古典名著,它描写了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到三国归晋统一之间发生的故事,详尽刻画了魏蜀吴三个国家的兴衰史。

    读了《三国演义》,我被那些精彩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桃园三结义、官渡之战、七擒获孟获、三顾茅庐、草船借箭、赤壁之战……我能向同学滔滔不绝地讲述关羽为找刘备千里走单骑,赵云为救阿斗百万军中十进十出,同学们都称我为“三国迷”。我尤其着迷书中那些争斗的计谋:美人计、苦肉计、空城计、连环计、反间计------一计不成,再来一计。《三国演义》就是人类智慧的天花板。读三国肯定会让你能言善辩,智谋过人。

    《三国演义》更让我着迷的是那些英雄人物。小说塑造出了1191个栩栩如生的人物,我真是对作者的文笔佩服得五体投地。生性多疑的曹操,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忠心侠义的关羽,性格耿直的张飞,仁义爱民的刘备,嫉贤妒能的周瑜……三国时代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三国演义》就是一部英雄的传奇。

    但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赤胆忠心的关羽。在一次战斗中,关羽在战争中不幸中了毒箭,就把名医华佗请来治疗肩上的伤。华佗发现关羽中的箭上有毒,并告诉关羽说需要刮骨疗伤,把手臂的肉刮出来清理毒素才可以痊愈,最好打上“麻沸散”止痛。关羽却毫不犹豫地叫华佗赶紧开始治疗,根本不用止痛药。只见他一边叫华佗刮骨疗伤,一边神色自若地和马良下棋。这次治疗极其疼痛,但是关羽似乎如雕刻一样纹丝不动,丝毫没有露出没有一点点疼痛的表情。关羽就是如此的顽强勇敢,不像我们个个都是家中的少爷公主,遇到困难就会退缩,一点也不会自己想办法。虽然关羽最后败走麦城,被吕蒙杀害,但他那颗赤胆忠心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中。

    品读三国让我们了解历史,知道忠义,学习智慧。《三国演义》不愧是我最喜欢的名著。

  • 《一颗纽扣》
  • “为了祖国,我宁可一辈子受苦!”

    ——童第周

    我是一颗纽扣,平常而普通。

    (一)

    “别走,还有颗扣子没缝上去呢!”女主人温柔地把我缝在了一件中山装的袖子上。

    “你在国外要注意身体,常写信来啊!”

    “知道啦!”

    男主人和女主人拥抱后便离开了家,我随男主人匆忙去往了海外,踏上求学的路程。

    (二)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留学生要回到祖国!”这是个阴云密布的日子,1931年,主人正在海外留学,日本军队进入了中国,对东北地区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中国留学生在布鲁塞尔举行了抗议活动,主人被推举为了负责人,带领队伍来到了日本大使馆前。

    我看到一群日本人在使馆内悄悄说着什么。

    过了一会,一群警察竟来到了现场,他们一把抓住了主人衣服的领子,拖着他带到了警局,接着又把主人重重地摔在了地上,粗暴地对主人喊着。主人一言不发,只是望着警察。我看着主人那坚定的目光,担心极了主人会挨毒打!我又看到警察那凶狠的目光,我的心像被火烧一样的疼,我真希望自己能冲上去帮忙,可无奈我只是一颗纽扣。

    警察半天后便将主人放了,晚上回来后,主人的钢笔在纸上刷刷飞舞着,但他写完,却又匆匆揉成一团,丢进纸篓。他不停地写着,小小的笔尖宣泄不了他的愤怒。

    那日之后,主人思考了很久,我看见他的纸上重重写着“归国”二字。

    图片

    (三)

    时光匆匆,犹如滚滚春江东逝水。转眼主人已博士毕业,主人的导师达克教授找上门来,他对主人讲:“童第周,你成绩优异,科研成果更是引人注目,只要再待一年,就可再得一个特别博士。到时,就可以带着你的妻子和女儿,一起来布鲁塞尔,远离中国的战火!”

    但主人望了望窗外,对着达克教授道:“要搞科研, 就应该回到祖国去搞; 有成绩,为什么就要给别的国家?在这危难当头的时刻,我更要回到祖贡献力量!”

    达克教援见主人去意已绝,便也不再阻拦,他拍了拍主人的肩膀,惋惜地对他说:“既然你决心要走,我也不会阻拦你,你是我最出色的学生。你第一次在我的课上做实验,我记得你一下剥开了卵膜,我将它制成了标本,就当留给你做纪念了。”达克教授将标本递到了主人的手上,便离开了。

    送走达克教授后,我看见主人一直抚摸着那个玻片标本,平时普通的标本,在主人手上忽然变得沉重起来,好像连带着主人的心情也变得沉重起来。他好像在思考着是否应该带着妻子和女儿,来布鲁塞尔。

    良久之后, 主人放下了标本,站起身望着窗外,我看见主人脸上浮现出了坚毅的神情,他已下定决心,要回到祖国。

    (四)

    三四年十二月,主人终于订到了回国的车票,达克教授不顾布鲁塞十二月的鹅毛大雪,亲自送主人到了火车站一路上,他对主人讲了很多,随着"呜呜”的汽笛声,火车缓缓驶出了月台,主人与达克教授挥手告别,他们二人的心中,充斥着离别的不舍。但两人没有说一句"再见”,这是一场无声的告别。

    (五)

    我与主人辗转多条铁路,车厢里既闷热又黑暗,我与主人经常在车里被闷得喘不过气。

    那是不平凡的一天,我与主人在车站广播里听到了响亮的"中国"二字,主人兴奋地站在了铁窗户前呼喊着。火车到站后,主人立马带着行李下了车,对着满洲里寒冷的土地大喊一声:“中国,我回来了!”之后,我与主人乘车到北京,又走水路,终于在春天回到了主人的故乡。

    四年了,主人他终于见到了他心心念念的家人!主人刚看到他的妻子,便放下了行李冲过去与她拥抱。在看到她身旁的孩子时,主人先是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这就是他的“囡囡”。他高兴地举起了女儿,亲热地对妻子说道:“毓芬,四年来,我在国外读书,没能回来陪伴囡囡成长,你不仅要支持我留学,还要一个人养囡囡,太感谢你了!我已经接到了通知,要任国立山东大学生物系教授!能带你们一起去。走,我们回家!”“回家喽!”囡囡高兴地叫着。

    主人回家没几天,便出发去了山东。之后的几年,主人几经辗转,只能在38年到四川李县进行研究。

    (六)

    当时的中国战火纷飞,主人与妻子的工作是胚胎学研究,可他们既没资金,也没设备,主人每天吃不香,睡不着,头发一根一根地掉,我也跟一起发愁。

    一日,主人与妻子在镇上的旧货堆上发现了一架德国蔡司双简显微镜,要6万元,这是主人夫妇二年的工资。

    那日回家后,主人和妻子久久不能平复。第二天,两人一早便商议起此事:“这个显微镜十分珍贵,有了它我们才能开展工作!”“我们就算砸锅卖铁,也要将它买下来!”

    我跟随主人来到了铺子上,主人一眼便看到,显微镜涨价了五千元。主人问老板为何涨价,谁知老板开口便说:“你不知道,这附近哪儿有卖这的,过了这村就没这店, 你爱买不买。”

    回家后主人间妻子讲了此事,这高昂的价格,使他们负担不起。

    “我们一定要卖下那台显微镜!我收拾旧衣服,明天去集市上把它们卖了!”

    “为了事业,宁可一辈子受苦!”

    主人与妻子四处奔走,终于凑齐了六万元,为此他们欠下了10年的债务。

    主人与妻子一生清贫,我被缝在主人的这身中山装上,已有数十年时间,主人的一生中曾多次穿着这件中山装拍照。而我作为一个普通而平常的钮扣,使命便是陪伴主人走过这近60年的时光。如今我也在青海主人的故居中,静静地与那些曾经与主人一起生活的物件,待在一起。

    后记:一颗平凡的纽扣,讲出了一位伟大科学家不平凡的故事,道出了一种不平凡的伟大的精神,更陪伴了一个个不平凡的科研成果的诞生!

    正是有这样的一个个的平凡,才铸就了那一个的不平凡!

  • 《菊,我喜欢》
  • “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味弄,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这首诗是爱国诗人郑思肖在南宁也是宋朝灭亡之后所写。以寒菊为题,以寒菊象征着忠于故国,决不向新朝俯首的气节,写出作者心中壮烈激昂。

    菊,中国十大名花之一,更是九月的花中隐士,超然高洁,它和那些妖艳柔美的花并不一样,他有着陶潜先生的“花之隐者也”,是隐士的象征,有着斗士的为民请命,替天行道,是战士的代表,更是在宋代才女李清照笔下抒发情思的对象,所以她也是思念伤感的象征,在这样说来,她又何尝不是高洁品格的象征呢?

    梅兰菊竹,可是花中的四君子,其中菊是那金秋绽放的美丽,恬然自处的高洁,不趋炎热的勇敢,四君子的介绍说:“菊,它不仅清丽淡雅,芳香袭人,还艳于百花凋后,不与群芳争冽,故历来被用来象征恬然自处,傲然不屈的高品格。”是啊,菊确实如此。

    翻阅教材,目光骤然停下,一篇文言文映入我的眼帘:菊花盛开,清香四溢,其瓣如丝如爪,或黄或白,或赭或红,种类繁多,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这篇文章的内容很简单,就是告诉我们菊花淡雅,芳香。在百花凋零、万物枯黄的日子,接受风霜严寒的考验,她的坚强与勇敢,令人钦佩!

    我们又何尝不做一个清洁隐士,勇敢战士呢?菊,我喜欢。

  •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 “宁可一日无粮,不可一日无书"。这是中国的一句古训。一本好书,能让人身心得到修养,心灵随之豁达。

    马克思说过:“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正如他所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海伦.凯勒对被誉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女性之一。在他生命的88个春秋里,只拥有了19个月的月光明和声音,但她的精神却给全世界人民带来了无穷的光明和希望,她勇敢接受了命运对她的挑战,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难,与用爱心去拥抱世界,终于从跌倒中站起,从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

    这本书写了海伦对生活、光明的热切渴望,写了她对人生的感悟,让读者和她一起分享生活的酸甜苦辣,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海伦对生活的热爱,虽然天生失眠,耳聋,但她并没有抱怨生活对她的不公,而是用热情的态度积极的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并劝诫世人应该珍惜拥有的一切。

    海伦曾在书中写道,"第一天,我要看人,看他们的善良与谆朴……第二天我要去看黎明,看曙光……第三天,我要去看我生活的世界,那是那么的美好!"三天的时间!三天的时间啊,这对海伦来说是多么的珍贵!

    著名作家郭沫若曾说过:"艰难的环境一般是会使人沉默下去的,但是有坚强的意志,积极的进取的人,却能发挥相应的作用。”海伦.凯勒在盲聋两大巨大的压力下,努力抬起了头,走出了自己辉煌的一生。

    赶快翻开书读一读吧,在这里你能与书海相约,你能与毅力相伴,你能明智晓理,在书籍的陪伴下,走上自己光彩靓丽的人生旅程!

  • 《芦荟》
  • 大自然是灵魂的画手,绘制出格式各样的生命,像是宁可枝头抱香死的菊花,傲霜斗雪笑风寒的梅花,花开时节动京城的牡丹,玉洁冰清尘不染的昙花……其中,我最喜欢的还是舍身为人的芦荟。

    芦荟一年四季都是绿绿的,远远望去像一棵挺拔的小树,叶子向四周伸展着,像一把把锋利的宝剑。仔细看,每一片叶子上都长着许多小刺,你只要一碰到它就会疼得哇哇大叫。芦荟的每一片叶子上,还有一些白色的斑点,就像一颗颗珍珠镶在上面,用手摸一摸,叶片厚厚的,软软的。我很喜欢这盆芦荟,她就住在我家的阳台上,只要我一有空就去看她长高了没有?是不是该浇水了?年前的一天,我又去看芦荟,我惊奇发现在芦荟的中间冒出一个长长的杆,上面长着一个穗子,颜色是黄黄的,一簇一簇的,都密密麻麻的挤在一起,妈妈说那是芦荟的花。可是我觉得芦荟的花并不好看!可妈妈说:“你别看她的花不鲜艳,长的也不好看,也不用特别的打理。可它的用处很多!这棵芦荟已经在我家住了十多年了,比你还大了呢!”

    充满好奇的我去求助了互联网,发现芦荟的用处真的不少呢!她可以净化空气,释放氧气,就像一台天然氧气净化器;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倘若你不小心被烫伤了,还可以用芦荟汁敷,伤处很快就好了;爱美的女士还可以用她来做面膜;芦荟还可以吃,许多食物中都含有芦荟的成分;夏天不小心被蚊子咬了,也可以用她的汁来涂抹,一会就不疼了。我喜欢芦荟,虽然它没有那么扑鼻的清香和美丽的花朵,但我佩服她顽强的生命力和勇于奉献的精神。

    我爱我家的芦荟,爱她朴素的外表,更爱她勇于奉献的精神!

  • 《向你推荐一本书》
  • “宁可一日无粮,不可一日无书,”阅读课外书成了我每天风雨无阻的事情。今天我向大家推荐的是我最近看的一本动物小说,沈石溪写的《狼王梦》。

    沈石溪让狼赋予人类的情感,让读者总是伴着《狼王梦》里紫岚一家的经历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感动,一起悲伤。母狼紫岚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生下了五只小狼,一只生下来就被冻死了。紫岚的丈夫黑桑被狼王的竞争者洛夏用卑鄙的手段给害死了。为了完成丈夫的“狼王梦”,紫岚不辞劳苦,呕心沥血地培养自己的四个孩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她先把希望寄托在大儿子黑仔身上,黑仔不负众望,很快就在狼群中脱颖而出,可遗憾的是黑仔却被金雕叼走了。然后,紫岚又把希望寄托在老二蓝魂儿身上。蓝魂儿也不负紫岚的精心培养,出类拔萃,可是却中了猎人的计谋,惨遭不幸。就这样紫岚失去了两个优秀的儿子,悲痛欲绝的她,却仍然没有气馁,拼尽全力继续培养三儿子双毛。懦弱的双毛在紫岚的教导下变得有勇有谋,紫岚似乎看到了实现狼王梦的希望。双毛在和老狼王洛夏作战时,被咬破了喉管,最后撕成了碎片......媚媚怀孕后,紫岚又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狼孙身上。为了保护女儿和狼孙们,紫岚和金雕殊死拼搏,最后与金雕同归于尽......紫岚一生从未放弃过做狼王的梦想,不管有多难,遭遇多少挫折,勇往直前,简直太伟大了。我真心祝愿媚媚的孩子,将来有一只能成为真正的狼王,成就紫岚和黑桑的梦想。

    《狼王梦》让我认识了爱是无私的,也是无价的,也希望大家和我一样,爱上《狼王梦》。

  • 《宁可枝头抱香死的意思及全诗欣赏》
  •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全诗赏析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名句 出自宋代诗 人郑思肖的《画菊》

    画菊

    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赏析:

    郑思肖的这首画菊诗,与一般赞颂菊花不俗不艳不媚不屈的诗歌不同,托物言志,深深隐含了诗人的人生遭际和理想追求,是一首有特定生活内涵的菊花诗。

    郑思肖,南宋末为太学上舍,曾应试博学宏词科。元兵南下,郑思肖忧国忧民,上疏直谏,痛陈抗敌之策,被拒不纳。郑思肖痛心疾首,孤身隐居苏州,终身未娶。宋亡后,他改字忆翁,号所南,以示不忘故国。他还将自己的居室题为“本穴世界”,拆字组合,将“本”字之“十”置于“穴”中,隐寓“大宋”二字。他善画墨兰,宋亡后画兰都不画土,人问其故,答曰:“地为人夺去,汝犹不知耶?”郑思肖自励节操,忧愤坚贞,令人泪下!他颂菊以自喻,这首《画菊》倾注了他的血泪和生命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这两句咏菊诗,是人们对菊花的共识。菊花不与百花同时开放,它是不随俗不媚时的高士。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两句进一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也决不被北风吹落的高洁之志,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这是郑思肖独特的感悟,是他不屈不移、忠于故国的誓言。

    宋代诗人对菊花枯死枝头的咏叹,已成不解的情结,这当然与南宋偏安的隐痛有关。陆游 在《枯菊》中有“空余残蕊抱枝干”的诗句,朱淑贞在《黄花》中有“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的诗句。从形象审美的完整程度和政治指向的分明来看,都略逊郑思肖的这两句诗。   “枝头抱香死”比“抱香枝上老”更为痛切悲壮,且语气磅礴誓无反顾。“何曾吹落北风中”和“不随黄叶舞秋风”相较,前者质询,语气坚定;后者陈述,一个“舞”字带来了些许佻达的情调,与主题略显游离。更重要的是,前者点出“北风”,分明指向起于北方的蒙古汗国,反抗之情,跃然纸上。

    当然,陆游、朱淑贞的诗都是好诗,但三诗并立,郑思肖这两句诗的忧愤,则更为深广。   这首诗句用于表达“民族气节、忠贞国”时显得分外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