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山寺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04-27 16:04:41
  • 《桃花小巷作文450字》
  • "人间四月芳芬尽,山寺挑花始盛开",在白居易笔下,桃花是令人心仪的美景,我也很喜欢桃花,更庆幸的是在我的学校旁,有一条"十里桃花林”----同华巷"。我称它为“桃花小巷”,每到春天,这里会有许多人来打卡留念,成了赤峰的一处免费的旅游景点。

    桃花小巷里,有三种不一样颜色的桃花,有白色的、淡粉色的、白粉渐变的。我比较喜欢白色的桃花树。因为我觉得它代表着我们小孩子纯洁与无暇的心灵。

    从远望去,花朵绽放,像是给大树穿上一件蓬松的羽毛裙,风一吹,花瓣飘飘摇摇,像是在和微风嬉戏。每当这个时候,我总会捡一些掉落的花瓣,做成花朵标本,放在书本里,保存着春天的美好。有时候,会把它做成花朵画,挂在卧室,可以一直欣赏她的美丽与无暇。

    "桃花飘飘,落如雨下,"这是我写给桃花的诗。在桃花小巷,就算是一阵风吹过,都是绝美的。那桃花瓣如雨一样,纷纷扬扬地落下,这景色犹如仙境一般。我曾试着画过她,但没有一次和这"仙境"一样。

    今年的桃花小巷,依旧迎来了许多拍照留念的人,我很幸运,因为每年的这个季节,美丽的桃花小巷都会伴随着我,也会成为我童年记忆中那精彩的一幕。

  • 《游庐山作文500字》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你们猜到是什么地方吗?哈哈,没错,就是庐山。

    今年暑假,爸爸妈妈带我们去了庐山的三叠泉,要看三叠泉必须要下1400多步阶梯。我们走啊走,走啊走,看见有两个人正在卖力地抬轿子。大家都知道上山容易下山难,我走得腿都软了!不知走了多久,终于听到瀑布声,我们加快脚步,向声音传来的地方走去。又走了很久,大家已经精疲力尽,于是我们坐下来休息。妈妈买了冰棍,我们一人一根,吃完了,大家又往前走。又走了好久,瀑布声越来越大,最后我们终于看到了三叠泉。我们从通道里下去,我走进三叠泉,水花溅在我的身上,顿时感到神清气爽,我把手伸进去,顿时感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把我的手往下摁。我把手放在清水里,心里感叹,“这水可真清啊!”

    玩了一会后,我们准备返程了,我们往上爬呀爬。大人们爬得很累,我们小朋友却健步如飞地跑向山顶,就怕自己落在后面。我们跑啊跑,终于跑到了山顶,回头一看,大人们远远地落在后面。到达山顶后,我们大口大口地吃着西瓜,香甜的汁水沁人心脾。我擦了擦嘴上的瓜汁,满足地笑了:心里想着,这是只有勇敢爬山的小朋友才有的奖励哦!

    庐山,以后有机会我还要再来!

    (小作者是浙江省桐乡市北港小学四年级学生)

    后 记

    离去庐山已经有一个多月了,现在想起来还是那么难忘。我仍旧念念不忘当时大巴车沿着蜿蜒的山路进入郁郁葱葱的庐山,念念不忘到达的当天去的花径亭,我们在门口背了《大林寺桃花》才进去的,也念念不忘爬完2800多级阶梯后的那块大西瓜!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再去庐山!

  • 《桃花巷作文350字》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是盛开”。伴着四月的脚步,桃花又开了。前来赏花的人还真不少,我也算是其中一个。

    我来到了这条巷子里,一眼望不到的是巷子的另一头。有白色的、粉色的、还有粉红色的桃花。人们都挤在这条巷子里,有的赏花、有的直播、还有的在拍照留念……

    我也不列外,我来到一颗树下,目不转睛的欣赏桃花。那数不尽的桃花,挤挤挨挨、推推搡搡、肩并着肩,手拉着手,不约而同的都绽放了。我情不自禁的亲吻了桃花,它那嫩嫩的花瓣、还有几根黄色的花蕊,贴着我的皮肤柔软又光滑,好想一直亲吻它……这时春姑娘都嫉妒那花枝招展的桃花,它生气的一吹,花瓣落满了大地,春姑娘哈哈大笑,但没想到人们更喜欢这淡淡的花香啦,“春姑娘害羞的缩回了头”。

    这条巷子也为春天增加了不少色彩,很幸运的是我就居住在这里。欢迎远方的你来欣赏桃花!

  • 《四月清明》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清明节回家路上,沿途的花儿开得烂漫,香气袭人。

    我从车上晕乎乎地下来,在我面前展开的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老树新发枝丫,白墙衬搭青瓦。微风轻轻拂过,涟漪泛起阵阵。

    爸爸和伯父与老家的亲戚打招呼,我和姐姐听着方言就像听着外星人讲话一样。我偷偷问妈妈他们在说什么,妈妈说她也听不懂。

    伯父告诉我们,门口的池塘边上有一棵好大好大的桑椹树。我一听,喜悦顿时冲散了疲惫,兴冲冲地出发准备去摘桑椹。

    我快步走到树底下,抬头往上看,惊呆了,只见枝条上结满了桑椹。有红的,紫的,绿的,也有半红半绿的,它们像一条条胖乎乎的毛毛虫挂在桃心状的绿叶间。妈妈告诉我和妹妹,紫黑色的完全成熟了,很甜。红色的还没熟透,偏酸。半红半绿和全绿的不摘。还告诉我们干的桑椹有入药的价值呢。

    我摘了第一颗就迫不及待地想放进嘴里,妈妈说还不能吃,要清洗过用淡盐水泡一会才能吃。摘了几颗后,我的手被染成红色了,妹妹大叫“你流血啦,流血啦!”我才不会被吓到呢,明明就是桑椹的果汁嘛。

    当满满一盘用淡盐水清洗过的桑椹摆在我的面前时,我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紫红紫红的桑椹甜进了我的心里,好像连阴沉沉的天气都变得清朗了许多。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四月的清明,我印象深刻!

  • 《桃花》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阳春四月,繁花似锦,最是赏花的好时节。我们一家坐着车来到了桃花园赏桃花。

    一走进去,就看见满园的桃花和络绎不绝的赏花人,热闹非凡。

    我来到一棵桃树下,用鼻子一闻,桃花散发出浓浓的香味,令人陶醉。那粉红色的花瓣,细嫩的花蕊,无一不吸引着人们的眼球。等一阵风吹过,那一片片花瓣就像蝴蝶一样翩翩起舞,落在地上像下起了‘‘花瓣雨’’。

    走近观察,我看见有的有的桃花半开放着,像调皮的小精灵。有的刚刚开放,像害羞的小女孩红润的脸蛋儿。有的还是花骨朵呢,像沉睡的小姑娘等待被唤醒。

    我听见人们发出的惊叹声还有小孩子的嬉闹声,好像在世外桃源,简直太美了!

    我爱桃花,也爱春天 ,更爱这生机勃勃的大自然!

  • 《放风筝》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又是一个星期天,春意融融、和风阵阵,很是惬意,粉嫩嫩的桃花像小娃娃的笑脸;沁人的花香,让人久久难以忘怀,这样的日子里,正适合去踏青放风筝。

    我和家人开上车、载着风筝,向我们的目的地——中心广场“进军”。

    来到广场,这里已是人山人海,犹如集市。来时还带了足球,想着踢两脚,哪知绿茵场也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地方,男女老少肩靠肩、背靠背的挨挤着,憋了一个春天的人们,终于释放了。虽说新冠病毒已是秋后的蚂蚱,但为保险起见,我们还是找了一个相对人少又宽阔的地方来放风筝,抬眼望去,天空已成为风筝的海洋,有蝴蝶、小熊,也有跟我们一样的嫦娥,还有我最讨厌的蝙蝠,还有……我的嫦娥身形曼妙,穿着轻飘飘的华丽衣裳,头上卡着一个闪亮亮的金凤簪,美丽极了。我迫不及待地希望我的嫦娥早点飞上天空,等不到风婆婆的到来,就让爸爸捏住嫦娥的顶端在前面奔跑,我跟在后面拿着线盘放线,等到风筝将要起飞的时候,爸爸就把风筝放出去,这样来来回回的几次,嫦娥飞不高就落下来了,总算是等到风婆婆了,嫦娥迎风起飞了,我生怕风筝再掉下来,小心翼翼地逆着风向左右移动脚步,缓缓地放着线,“嫦娥”越飞越高了,我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我谨记爸爸说的放风筝要领:“风筝放起来后,主要看线是否紧,如果很紧那就继续缓慢地往长放线,如果线松了就赶紧往回收线,要始终保持线是紧的。”就这样,我的“嫦娥”渐渐地飞到了最高,帮我抢占了“C”位,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眼前的景象让我想起了一个传说《嫦娥奔月》,我和爸爸相互看了看对方会心地笑了。

    一下午的时间转眼即逝,我意犹未尽地离开,期待下一个周末!

  • 《最是一年春好处》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我们几个好朋友跟着大人相约去看桃花。

    “春到人间万物鲜,百般红紫斗芳菲。”我们叽叽喳喳,一路走,一路聊,见到好玩的好看的都忍不住停下来赏玩一番。步行有趣,但路程遥远,我们都有点乏闷了,就想着找点乐子做。我灵机一动,向朋友们提议道:“我们来玩古诗词大挑战吧,比比谁古诗积累多?”大家一致赞成拍手说:“好啊,来比一比。”

    于是,一句句千古名句,从我们嘴里蹦出:“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大家你一句我一句,背诵了半天也没比出个高低来。这时正好一阵桃花的清香扑面而来,我有感而发,说:“绵延锦缎长几里,不及桃花深山来。”大家顿时都来劲了,开始改编古诗, “ 千门万户何时开,疫情结束迎客来”“忽如一夜暴风来,千树万树连根倒。”“人闲桃花落,日静春山空”“千里莺啼绿映红,几个小儿闹春风”……有些改得很妙,有些改得很有趣……

    每个人的诗都各有各的风格,有时改了一个字,意境就会完全不一样,怪不得古人作诗时,一个字都要推敲好久,正是因为有对每一个字都要耐心推敲的这种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态度,才会有这么多千古名句。

    回去的路上,我们改古诗还改得不过瘾,又开始改歌词了。你唱:“我左手右手画一个圈圈,美丽春色收进来……”我唱:“你笑起来真傻啊……”我两岁多的小妹妹也来凑热闹“我骑上心爱的小皮皮,它带我飞到家里了……”看到她憨憨的样子,我们都忍不住哈哈大笑。

    我们在诗歌大比武中,不仅得到了乐趣,还体会到了古人在作诗时字斟句酌的“推敲”精神。今天我感受到了“最是一年春好处”,相信明日定会“绝胜烟柳满皇都”。

  •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全诗的意思及作者》
  •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忆江南词三首》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注释】

    ①“山寺”一句:作者《东城桂》诗自注说: “旧说杭州天竺寺每岁中秋有月桂子堕。”

    ②郡亭:疑指杭州城东楼

    ③看潮头:钱塘江入海处,有二山南北对峙如门,水被夹束,势极凶猛,为天下名胜

    【译文】

    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像天堂一样的杭州:游玩灵隐寺寻找皎洁月亮中的桂子,登上郡亭 ,枕卧其上 ,欣赏那起落的钱塘江大潮。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

    【鉴赏】

    第二首词以“江南忆,最忆是杭州”领起,前三字“江南忆”和第一首词的最后三字“忆江南”勾连,形成词意的连续性。后五字“最忆是杭州”又突出了作者最喜爱的一个江南城市。如果说第一首词像画家从鸟瞰的角度大笔挥洒而成的江南春意图,那么,第二首词便像一幅杭州之秋的画作了。

    作者很爱西湖的春天,他在词里偏偏不写杭州之春,这可能是为了避免和第一首词所写的春景重复。他写杭州之秋,一写灵隐寺赏月赏桂,一写高亭之上观钱塘江潮。两句词就写出两种境界。“山寺月中寻桂子”的“山寺”,指的是西湖西边的灵隐寺。这座古刹有许多传说,有的还蒙上一层神话色彩:传说灵隐寺的桂花树是从月宫中掉下来的。作者曾在寺中赏月,中秋节桂花飘香,那境界使他终身难忘。山、寺、月影下,寻桂子,写出了幽美的环境,也写了置身其间的词人的活动。

    然而,词人回忆杭州还有另一种境界使人难忘。那就是“郡亭枕上看潮头”,钱塘江潮是大自然的奇观,潮头可高达数丈,所以白居易写他躺在他郡衙的亭子里,就能看见那卷云拥雪的潮头了,显得趣意盎然。“郡亭枕上看潮头”,以幽闲的笔墨带出惊涛骇浪的景色,与上句“山寺月中寻桂子”的静谧而朦胧的美的境界形成鲜明的对照,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白居易是热爱杭州的,所以他在回到北方以后,又产生了“何日更重游”的愿望。

  • 《梦回千年》
  • 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始盛开。四月这个温暖的季节,清晨的阳光含混着花香在天地间沉浮,荡漾出一波又一波的暖意。汽车奔驰在路上,眼前闪过一道道的春意。交替变换的景色中,我头倚着窗,在阳光笼罩中沉沉地睡去——仿佛梦里,我穿越了千年。

    【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

    古都的古韵还是一样的深厚,汽车驶入城中,没有预想中的纷繁喧嚣,比起灯红酒绿的都市,洛阳更添了一份沉稳与安宁。阳光静静的投洒于天地,如今宽阔的路边随处可见遗留的古迹——城门、寺庙、宅邸,每一个都安静的驻守在原处,千百年来不曾有过变迁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抹上了厚厚的一层历史韵味,仿佛在像每一个路过的人们诉说着历史的流转。

    没有多做停歇,我们马不停蹄地赶到了这次的目的地——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是中国三大石窟之首,分为东西两部分,中间的伊河穿流而过,毫不留情的隔断了似乎本该连在一起的山脉,给我们的游行或多或少添了阻碍——或许上帝本就不想让我们轻松的获得些什么——要想参观龙门石窟的全景,游人必须绕行好几百米走过跨河的大,才能一览这壮阔的古迹。

    从禹王池开始,龙门石窟算是真正展露在我们眼前。池水虽小,却一如柳宗元笔下的石潭——泉水清凉,寒气透骨;锦鲤穿梭,往来翕忽。行走在这样一个季节,这样清澈的池水好像更给这个春天平添了几分生气。再往前走,便开始有几座佛像伫立。它们或表情庄严,或眉目和蔼,每一座都有各自的独特风格,却无一例外的充满灵气,仿佛上一秒不是这个表情似的。

    东山的石窟,最壮观的要属卢舍那大佛了。佛像身高近几十米,抬头仰望,颇感自己的渺小,不由地心声敬畏。虽然双臂已被人砸去,一路游览过去,那份庄严之感却丝毫未减。佛像伫立在石窟中,千年不动,眉目间却流淌着历史的痕迹——是的,多少的朝的历史在他的眼中起起伏伏,他注视着时光的流逝,更是历史变迁的见证者。他以他肃穆的矗立,向一代又一代的世人诉说着过去,给予后世见证,也给予了警醒。他是历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旗帜——从枯黄的石块中,我仿佛能够看见历史在向前推进。

    我看见浮华在天地间沉默,接着是旭日升起——

    【云际梵音常缥缈,松悄塔影自森沈。】

    唐太宗诗云:“半天楼上开窗户,万螃丛中望少林。”群山环绕中,少林寺渐渐从绿荫中显现。从山脚一路走来,路边不乏早早就在练武的孩子们,更觉得不愧是习武之地了。

    初进大门,觉得少林寺和普通的寺庙并无很大的区别,无非是几座殿堂,再供几柱香火;再或者因为少林寺名声在外,为其题字的名家不少,立了几座碑罢了。踱步向前进,寺中桃花开得很盛,夹带着几颗参天的银杏,春意盎然。

    参观了几座寻常的大殿,最后我们停步在一座寺庙前。寺中光线不好,连壁画都看的不是很清楚,但是循着导游的手指方向望去,可以清楚的看到地面上的几处坑坑洼洼。据导游介绍这是寺中人日复一日练功所留下的凹凸不平的印记。我不禁感叹:这是需要怎样的毅力与坚持!那可是真真切切的青石板堆砌的地面,不是硬生生砸下去的生硬的坑洼,而是日以继日打磨才出现的凹凸——俗话说水滴石穿,这样独特的景致,若不是在少林寺,其他还有哪里能够看到?或许正是少林寺中有着这样坚毅的习武之人,他才能够闻名四海,才能够让当朝的帝皇亲手为其题字。到底需要怎样的一种坚毅和刻苦才能锻造出这样一幅不俗的别致景致?一天两天的刻苦习武可以,一月两月也不足为奇,一年两年也在情理之中,或许需要几十年、甚至一代又一代的几十年,才创造了这样的少林寺,才让中国少林的名声,名扬四海。

    【平台为客忧思多, 对酒遂作梁园歌。】

    初入开封城,没向前行走几步就能看见城墙环绕,护城河穿城而过。初春的河水微波荡漾,比起苏杭西湖,开封的护城河畔毫不逊色。恢弘壮阔的古城映对风起波澜的河水,两者包裹着一片天地,身处其中似乎能看见当年的两宋盛世——府前河畔,或许曾有无数英灵为国殉身;月下柳旁,或许曾有无数佳人被送入朝堂——他们是宋朝兴衰的见证,更是时代流转的参与者。正是有了当年的叫得上叫不上名字的人们,才有了大宋沉浮的荣辱。

    开封府正对护城河,身后不远处即是清明上河园,一个正对护城河,一个面朝护城墙,如同两位庄严的老者坐落于古城中。经历了无数起伏和荣辱,看尽了无数绝代和芳华,一曲唱罢,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只留斑驳的古迹和恢弘的伟绩人间传颂。

    千年历史于天地间悠扬,或喜或悲;七朝古都于沉浮上飘飞,有起有浮。

    护城河的河水仍然清澈,粼粼波光像是上帝撒下一把钻石,折射的是历史的变迁与起伏。千年古都傲然屹立于大地,如今我们穿越了千年,在这幅画卷前停住脚步,目光流转,最后停驻。在这场千年的穿越之旅中,我们见证了历史也感受了兴衰荣辱,如一曲,如一梦。

    午后的阳光从窗外透过,汽车驶向归途,我睁开眼,目光尽头是古城的大门,缓缓闭上,在我的视线中渐渐远离。梦醒,千年前的一切似乎都已变得飘渺起来,但她带给我们的见证和震撼却深深刻在心底,真真切切。

    不是梦,却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