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特别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8-29 11:49:12
  • 《去绮园》
  • 暑假的一天,我和爷爷奶奶又一起去了绮园。天气特别炎热,就像在蒸笼里一样,又闷又热。

    我们大约十点左右就到了,停好车子,买了票就进了绮园。

    绮园里游客明显比上一次多,我依然迫不及待地走到假山上去玩。在假山上,我发现一张大大的蜘蛛网。它十分精致,呈放射状,在阳光下它随风摇曳,闪闪发光。我想把它拍下来,但是怎么都拍不出,只拍出了石头,有点遗憾。再往上走,我走到最顶端。这里可以看到整个绮园。绮园真的好漂亮啊!就如诗中所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般美。九曲桥下,鱼儿在水中快乐地嬉戏。

    我们又往里走了,在一个石桌旁休息了一会儿,我看到一根古朴自然、线条优美的雀梅藤。它的叶可泡茶,也和它的根一样可药用;它的果味酸,但可以食用。从挂在藤上的牌子知道:这根藤有130年了。哇!我们祖孙三代——爷爷、爸爸和我,三人的年龄加起来都没有那么大!

    后来奶奶看了时间,说道:“不早了,我们还要去张乐平博物馆呢!”到了博物馆门口,看到馆前草坪上矗立着张乐平与三毛在一起的铜像。在底座上刻着一句话:

    大树是由苗苗长大的,对苗苗我们要精心灌溉。

    ——张乐平

    走进馆内,有张乐平先生的一百余幅漫画珍品和不同版本的作品集、遗物、书法作品等。其中有一幅漫画,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三毛之父”的样貌。临走之前,我们还买了一本《三毛从军记》,盖了好多纪念章。

    回去的路上,我们又去阿杜土菜馆吃了午饭。店中的客人比上次多好多,但那边的菜还是一如既往的好吃!回家路上,车开不动了,于是叫了拖车送到修理厂,爸爸接我们回家。

    今天去了漂亮的绮园,看了有趣的三毛,吃了美味的中饭,又经历了车子坏在半路上,有喜有忧,真是丰富多彩的一天!

    (作者系浙江省嘉兴市实验小学五年级卞耀祖)

     

  • 《我是小小眼科医生》
  • 今天,我特别兴奋,因为鄢老师要带我们去爱尔眼科医院,体验当“小小医生”的乐趣!以前总是医生叔叔阿姨给我检查眼睛,今天我也要学着给别人检查了!想到这里,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出发前,我赶紧背上小书包,怀着激动的心情出发了。

    一走进爱尔眼科医院的大厅,我就被眼前的一切吸引住了!各种各样的眼科仪器整齐地摆放着:有测量眼压的眼压计,有检查视力的验光器,还有一个大大的视力表挂在墙上,上面印着我们熟悉的“E”字。医生阿姨先带我们来到一条挂满了宣传海报的走廊,上面图文并茂地介绍着爱眼护眼的小知识,还有哪些食物对眼睛有好处,比如胡萝卜、蓝莓、鸡蛋等等,真是让我学到了不少新知识!

    接下来,就是我们最期待的环节——学习使用仪器检查眼睛啦!我和小伙伴们被分到了一位温柔的医生阿姨一组。我们跟着阿姨上了楼,开始认真学习。第一个项目是测视力。阿姨耐心地教我们如何指示方向,如何记录视力数据。我和小伙伴们听得格外仔细,很快就掌握了要领。我们两两一组,一个当“小医生”,一个当“小病人”,互相练习起来。“小病人,请看好了,这个‘E’字朝哪个方向呀?”我有模有样地问着,心里别提多得意了!

    学会了测视力,我们又开始挑战验光。这个可比测视力难多了!看着那些复杂的旋钮和镜片,我有点眼花缭乱。阿姨一步一步地教我们如何调整仪器,如何让“小病人”看清里面的图像。我们学了很久,一开始总是出错,不是调错了镜片,就是没对准位置。“别急,慢慢来,你们真棒!”在阿姨的鼓励和耐心指导下,我们一遍遍地尝试,终于勉强掌握了基本操作。虽然过程有点曲折,但成功的喜悦让我们特别开心!

    体验活动的最后,到了激动人心的颁奖时刻!我们每个“小小医生”都领到了一份荣誉证书和小奖品。大家兴高采烈地走上台,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领完奖,我们还一起合影留念,记录下这难忘的瞬间。

    今天的“小小医生”体验活动真是太有意义了!我不仅学到了许多爱眼护眼的知识,还亲身体验了医生的工作,感受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这真是一段快乐的时光,我下次还想参加这样的活动!

  • 《黄昏·冬日·爱》
  • 冬天的黄昏,总是特别易于触动人心。那天,街头车水马龙,行人匆匆,而在这喧嚣之中,爱心的暖流正悄然流淌。

    陆天,一个十四岁的少年,正走在回家的路上。他目光柔和地看着街角,那里有一个为流浪者设立的爱心餐点发放桌,准时摆放着整齐的餐盘和餐具。每逢周末,他都会利用空闲时间参与其中。此刻,他正轻轻地将热腾腾的饭菜递给一位颤巍巍的老人,眼神中流露出关切与温暖。他在心里默默想着:“这世上,有那么多不易,能为他们做点事,我觉得很值得。”

    就在这时,寒风凛冽,志愿者徐明带着几位同伴匆匆赶来,他们裹着厚重的棉衣,手里提着保暖物资。徐明一边整理着厚厚的围巾和手套,一边留意着周围需要帮助的人。他特别注意到一个小女孩,正因鞋子湿透而冻得瑟瑟发抖。他立刻走上前,细心地为她更换了干爽的鞋袜,并给她戴上柔软的手套。看着女孩脸上重新绽放的笑容,徐明的心里涌起一股莫名的满足感,仿佛这寒冷的冬日也变得温暖起来。

    金色的余晖洒在这群志愿者身上,他们的身影在路灯下拉得很长。陆天与徐明默契的对视一笑,会心的眼神中流露出从这份奉献中获得的快乐和意义。街道另一头,车辆缓缓行驶,车窗中透出和谐的灯光,仿佛每一辆车都在默默传递着这份爱心。

    冬日的黄昏没有没收温暖,反而留下了满满的爱。

  • 《爱》
  • 记得有次我生病了,妈妈特别着急。虽然她工作很忙,但她还是在家和医院之间来回奔波,只为了照顾我。不管外面的天气怎样,刮风还是下雨,妈妈总是准时出现在我面前,带我回家,让我好好休息。这就是妈妈的爱,像河流一样,源源不断。

    等我病好回到学校,同学们也都特别关心我。他们一拥而上,告诉我最近学校里发生的所有新鲜事。坐在座位上,还有几位热心的同学主动教我错过的知识,耐心地为我讲解每一道题目。这就是同学的爱,温暖如春。

    在课堂上,老师也对我特别照顾。他们会关心地问我是否好点了,还会叮嘱我要注意身体,不要再生病了。有时候,老师还会悄悄地塞给我几包感冒药和两盒润喉糖。这就是老师的爱,细腻又周到。

    每当我望向窗外,看到蓝天白云、晴空万里,我就感到特别开心。清风轻轻地吹过,和树叶一起玩耍,树叶被挠得痒痒的,一抖一抖地笑个不停。这时候,我就会想,这就是我对大自然的爱吧!

    其实,爱也是相互的。每次妈妈为我做好一碗香喷喷的米饭和一盘可口的菜,我都会觉得特别幸福。而当我送给同学一根跳绳或一支钢笔时,他们也会露出开心的笑容。还有,当我为老师送上一个盆栽或一本精美的笔记本时,他们的眼里总是充满了感激。这些都是我对他们的爱,虽然简单,但却真挚。

    那天下了大雨,我站在校门口焦急地等待。我不停地来回踱步,嘴里喃喃自语:“妈妈怎么还不来呢?应该快到了吧?”就在这时,妈妈出现了。她的头发全湿了,裤角也湿透了,鞋子更是被雨水浸得透透的。但她却完全不顾自己,只关心我是否淋湿了、是否冷。看到这一幕,我的眼泪差点掉下来。这就是妈妈的爱啊!它像那河流一样深沉而宽广。

    所以你说,爱是不是特别伟大、特别无私呀?它就藏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小细节里等着我们去发现、去珍惜呢!

  • 《我的青龙偃月钓鱼记》
  • 你们钓过鱼吗?我有过一次特别难忘的经历。那根青色的鱼竿,在我眼里简直像关羽的“青龙偃月刀”般威风——即便套着杆套,也藏不住它帅气的模样,更别提它曾创下连续钓上二十条鱼的傲人战绩。

    这事儿得从4月30日说起。那天妈妈说“五一”要带我们去江苏,我和弟弟高兴得蹦了起来;更让我们眼睛发亮的是,她还说要带我们去钓鱼!对我这个连真鱼竿都没碰过的新手来说,这消息简直像天上掉下来的好事。我们恨不得立刻插上翅膀,飞过去。

    坐了十个多小时的车,总算到了江苏。迎接我们的还有位“钓鱼导师”——王叔。他手里拎着两根特意为我们准备的鱼竿,我几步冲过去,一眼就从两个黑套子里挑中了那根“青龙偃月”。人、竿都齐了,钓鱼去!

    我攥着鱼竿,信心满满地想抛出人生第一杆,可钩子“嗖”地一下,竟牢牢钩住了我的衣角。我手忙脚乱地去找爸爸和王叔帮忙,费了好大力气才取下来,后背都惊出了汗。

    这小插曲让我有点打退堂鼓,可转头看见弟弟已经扔下鱼竿跑一边玩了,我反倒来了劲:非要学会不可,到时候让他羡慕个够,看他还怎么在我面前耍威风!

    我一次又一次地试着抛竿,不是甩太近,就是钩子缠了线,可我没停下。终于,在不知多少次失败后,鱼线“嗖”地划出一道弧线,稳稳落进水里——没过一会儿,鱼竿猛地一沉,我使劲往上一提,一条银光闪闪的小鱼挂在钩上,扑腾个不停!那一刻的高兴劲儿,真是没法用话形容。

    现在想起那次钓鱼,我总记着一个道理:只要咬着牙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尝到成功的甜。而那根“青龙偃月”鱼竿,也成了我心里一段闪闪发亮的回忆。

  • 《梅花山快乐春游记》
  • 今天太阳公公起得特别早,因为我们要去梅花山玩啦!我牵着妹妹肉嘟嘟的小手,跟着妈妈、阿公阿婆一起出发。一路上我都像只小麻雀,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哇!山上的梅花开得好热闹呀!粉粉白白的,像无数个小风铃在枝头跳舞。走近一看,还有好多"棉花糖"挂在树上呢!妈妈说那是绣线菊,可我偷偷舔了一下,一点都不甜(嘻嘻)。

    半山腰有个神奇的小集市!穿古装的小姐姐们像童话里的公主,有个姐姐还送给我们一只闪闪发亮的糖凤凰。妹妹馋得直舔嘴巴,我却舍不得吃,这可是会发光的宝贝呀!最神奇的是,我们居然遇到了"古代人"!一位拿宝剑的哥哥和拿手帕的姐姐在梅花树下散步,他们的衣服飘啊飘,就像从故事书里走出来的一样。我悄悄问妹妹:"他们会不会轻功呀?"肚子"咕噜噜"唱歌的时候,妈妈变魔术似的掏出野餐垫。我们坐在大石头上,边吃饭团边听远处飘来的笛声。妹妹笑得像只小母鸡,"咯咯咯"地停不下来。山顶的小卖部有两位白头发老奶奶,她们笑眯眯的样子让我想起童话里的仙女教母。我和妹妹一人买了一个冰淇淋,吃得满嘴都是奶油,像两只小花猫。

    回家的路上,妹妹趴在我背上睡着了。虽然没看到电视里那样的花海,但今天有梅花、有糖人、还有全家人在一起,这就是最最快乐的春天啦!

  • 《赶火车》
  • 赶火车是一件特别刺激的事儿。

    我们前一天收拾好行李,六点四十就起了床。酒店里的早餐多种多样,美味极了,我们心满意足地享受着早餐。这时,爸爸一看手表,急忙放下手中的筷子,喊道:“完蛋,我们吃饭超时,高铁要赶不上了!”我们一听,丢下勺子,把嘴里的食物囫囵吞下,拿起行李,加足马力,用最快的速度跑向地铁站。

    好不容易上了地铁,我的天哪,没想到我们的酒店离火车站那么远,一共要坐二十站。每一站的停靠都让我们更加心急如焚,上上下下的乘客也显得那么慢慢吞吞。爸爸连坐下来的心情都没有了,一直盯着每一站的站牌名。我们默默地数着站数:“一站,两站……二十站。”

    终于到达了高铁站,我们像三匹脱缰的野马,直奔候车厅。爸爸的大长腿跑得比我和姐姐要快得多,他时不时扭过头看看我们,重复地喊道:“快点,快点!”到了进站口,已停止检票,爸爸急匆匆地说:“我们还有三分钟,让我们过去吧!”检票员让我们过去了,却丢下一句让人心凉的话:“别赶了,你们赶不上了。”

    爸爸压根儿不放弃,带着我和姐姐继续狂奔。“火车,那是我们的火车,快,孩子们。”就近原则,爸爸让我们跳上了挨的最近的火车车厢,我和姐姐先跳上,爸爸立马跟上,下一刻,火车的车门就被关上了。爸爸高兴地说道:“我们赶上了!”姐姐也一脸兴奋:“太好玩了!”我感觉自己的心脏都快飞出来了,有些无语地看着他们,心想:下次还是我来记时间吧!

    (作者是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实验小学三年级学生)

    后 记

    凡事要给自己留点时间。

    家长感言

    我想下次再带孩子出门时,孩子们应该会比我有时间概念了。

    教师赏析

    细腻的文笔再现赶火车的场景,不禁让读者也跟着着急起来。(赵玲玲)

  • 《雨》
  • 今年的雨下得特别频繁,一下就是好几天。时而淅淅沥沥,时而大雨倾盆。每当下雨时,我总是趴在窗边,欣赏着雨的变化。

    蒙蒙细雨时,天地间就像蒙着轻纱一样的雨雾,轻轻的拂过我的脸颊,就像母亲的手抚摸一样温柔。花草树木慢慢地吮吸着甘露,小鸟抖抖身上的羽毛,好像在说:“真爽!”雨水落在窗玻璃上好像一条弯弯的小溪,也像珍珠晶莹剔透。

    突然,一道闪电划破天空,“咔嚓”一声炸雷,瓢泼大雨从天而降。雨点儿“噼噼啪啪”地敲打着窗玻璃,与渐渐远去得雷声谱写着美妙的交响曲。远远望去,大地像挂了一个巨大无比珠帘,马路上溅起的水花像一股股白烟,地面上一条条小溪欢快的汇聚成一片“汪洋”,“汪洋”冒出的泡泡,此起彼伏地绽放,宛如大地在吹奏透明的风铃。

    天终于放晴了,天空如洗,湛蓝中透着几分梦幻,让人沉醉不已!

  • 《我的同桌》
  • 我的同桌是个特别搞笑的人,他简直是我的“快乐小太阳”。每天我走进教室,总能看到他坐在座位上,对着我傻傻地笑,眼睛眯成一条缝,露出两颗大大的白牙齿,看到他的笑容,我一天的心情都会变好。

    他的搞笑藏在点点滴滴里。有一次我问他:“你想要小小的双眼皮,还是大大的双眼皮呀?”他听完啥也不说,只是挠挠头,对着我傻傻地笑,笑得肩膀都在抖,逗得我也跟着笑起来。他每天都会换不同的发型,有时梳得整整齐齐,有时头发翘起来一撮,像顶着个小天线,看起来特别酷。最有趣的是,他的桌子常常不知不觉歪到一边,直到我碰碰他的胳膊说:“你的桌子‘跑’啦!”他才恍然大悟地笑起来,赶紧把桌子挪回原位。

    别看他搞笑,学习上可认真了。他的字写得特别好看,方方正正的,每次都被老师表扬。每天他都是最早来教室的,我看到他的时候,不是在安安静静写作业,就是在低头抠手指——他的小手总是有点破皮,像刚经历过“冒险”,但这一点也不影响他做题时认真的样子。

    这就是我的同桌,一个又搞笑又聪明的男孩。他的笑声像小铃铛一样,总能驱散我的不开心;他认真学习的样子,也悄悄影响着我。有这样的同桌,每天的校园生活都充满乐趣。我希望我们一直做同桌,一起学习,一起笑着长大!

  • 《邯郸学步的典故》
  • 据传说,赵国人走路的姿态,特别优美大方。邻国的人们,往往表示羡慕。

    燕国的寿陵,有几个少年,相约到赵国去学习走路的姿态。他们一同在赵国的国都邯郸,专心观察来往行人,竭力模仿他们的动作。可是结果很不妙:这几个少年, 不但没有把赵国人的走路姿态学得,反而把自己原来的走路能力也失去了。他们后来简直是爬着回去的。

    这段故事,载《庄子•秋水》,原文是:

    “……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欤(你没有听说过关于寿陵余子学行于邯郸的事儿吗)?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匍而归耳! ”

    “余子”,唐成玄英疏注:“弱龄未壮,谓之余子。” 《辞海》解释:周代兵役制度规定每户以一人为正卒,余者,即余子。

    一味模仿别人,而忘了自己固有的长处,因此,不但没 有吸取到别人的优点,反而出了洋相,这就叫做“邯郸学行”,后来一般都说作“邯郸学步”或“学步邯郸”。例如有人只从形式上简单地生搬硬套别人的经验,而忽视自己的特点,不结合自己的实际,其结果往往难免和“邯郸学步” 一样。

    上述故事,《汉书•叙传》也曾引述,它说: “昔有学步于邯郸者,曾未得其仿佛,又复失其故步。”这里就已改为“学步” 了。而且,《庄子》的“故行”,这里也改成了 “故步”,意思是相同的,都是指“旧的步法”。因此而又产生了“故步自封”这句成语,它形容顽固地坚持自己的一套, 不愿革新改进。“自封”,在这里作拘执自守的意思。也作 “固步自封”。

    郭沫若《屈原》第一幕:“你心胸开阔,气度那么从容!你不随波逐流,也不故步自封。”